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XX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中国XX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中国XX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展大联合、大协作,通过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交流平台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影响力”和“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我国XX 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XX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六部门”)共同实施中国XX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

一、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类实施根据我国英文XX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提升我国XX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筹规划、滚动推进,遵从XX期刊发展规律,兼顾不同学科XX期刊的差异性和发展水平,引导我国XX期刊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激励引导、重点支持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相结合,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高、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英文XX期刊,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XX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XX期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期刊评价体系和引导激励机制,激发我国XX期刊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国内优秀科研论文在国内XX期刊上发表。

——统一部署、合力推进以实施期刊影响力计划为抓手,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依照统一指标、统一支持力度和遴选标准,采用集中评审的办法,择优遴选获支持期刊。

六部门协同推进,创新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中国英文XX期刊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目标任务期刊影响力计划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力争到“十二五”末,引导一批学术质量高、重要学科领域的中国英文XX期刊JCR影响因子进入学科Q1、Q2区。

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XX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XX期刊。

第二步: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级XX期刊群,使我国一批英文XX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提升期刊工作方案

关于提升期刊工作方案

关于提升期刊工作方案提升期刊工作方案在如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期刊数量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提升期刊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提升期刊工作方案。

一、加强学术评审学术评审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升期刊的学术评审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培养专业评审团队:通过邀请具有丰富学术经验和高学术声誉的专家学者参与评审,确保评审过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 审稿流程优化:简化审稿流程,加快审稿速度,及时回复作者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提高稿件的质量。

3. 提供评审报告:为每一篇被拒稿件提供评审报告,让作者了解不足之处,以便他们进行改进,并鼓励再次投稿。

二、拓宽期刊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是衡量其质量与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为了拓宽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国际化交流合作:积极寻求与国外知名期刊的交流合作,例如共同举办学术会议或合作出版特刊,增加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交流。

2. 积极推广市场:加强期刊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向学者和研究人员宣传期刊,并主动邀请知名学者撰写特邀文章,提升期刊知名度。

3. 运用社交媒体:成立期刊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期刊最新发展和重要论文的摘要,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引用。

三、提升作者体验作者是期刊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提升作者的体验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者。

以下是几个重要措施:1. 提供优质服务:设立24小时在线咨询平台,及时回复作者的问题和疑问,为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2. 减少出版周期:优化期刊的编辑和出版流程,压缩出版周期,尽可能提高稿件在线发表的速度,以满足作者的迫切需求。

3. 开展培训活动:定期举办作者培训活动,分享学术写作技巧和发表经验,帮助作者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学术表达能力。

四、加强期刊管理科学、规范的期刊管理是期刊工作的基础,对于提升期刊工作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信息化增强期刊产出力与影响力提高期刊科学评价水平教案

以信息化增强期刊产出力与影响力提高期刊科学评价水平教案

《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基础数 据库建设标准》
本标准对“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 基础库”的结构、数据源、数据项及 其著录格式和标记规则作明确、具体 的规定。以保证应用该数据库进行数 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客观 性、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基础数 据库标准》的特点
源数据的完备性 数据标识的准确性 数据统计的可重复性 数据描述的规范性 数据结构的灵活性
标准》 《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
的特点 《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
的主要内容
计量评价基础数据库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基础 上,根据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理论, 综合各类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和各 期刊评价研究机构对学术期刊计量评 价基础数据的要求,重新整合、加工 和规范而产生的标准化数据库。
谢谢大家!
一、期刊信息化工程
二、科学文献计量评价基础 库标准化建设
三、网上文献采编发行与期刊 文献的产出力和影响力
四、利用期刊网络数据库提高 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一、期刊信息化工程
数据库 服务工程
数据库
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库 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
刊库 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 中国期刊“世纪光盘”全文数据
《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基础数
据库标准》的主要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期刊元数据 论文元数据 引文元数据 数据段的切分方式和标记规则 数据的关联规则 数据的排重 数据的测试和验证
三、网上文献采编发行与期刊 文献的产出力和影响力
网上采编、网上研究有助于期刊以 最快的速度发表最新最重要的文章
库 中国学术文献作者数据库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电子版

中国科协下行文模板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协下行文模板中国工程院

附件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继续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

现编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力争通过一个时期努力,引导一批重要学科领域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学科国际排名中进入前列;支持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初步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群,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二、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类实施根据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筹规划、滚动推进,遵从科技期刊发展规律,兼顾不同学科科技期刊的差异性和发展水平,引导我国科技期刊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激励引导、重点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定额资助”的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高、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英文科技期刊,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激发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国内优秀科研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

——统一部署、合力推进采取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依照统一指标、统一支持力度和遴选标准,采用集中评审的办法,择优遴选获支持期刊。

联合实施部门协同推进,创新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支持方式(一)项目设置期刊影响力计划支持的英文科技期刊分为四个类别,实行项目管理。

A类期刊:为已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在本学科排名居前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冲击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探析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探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文科技期刊已成为科研人员在国际上发表原创性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起步较晚,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 年以后,英文科技期刊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重大进步[1]。

创办英文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成果走向国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期刊向更高标准发展[2-4]。

有了这些国家政策和项目的资助,中国创办了许多的影响力高的英文科技期刊,现在创办英文新刊的热度也较高。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生物医学科技革命的兴起,生物安全既面临着新发传染病、外来物种入侵等传统威胁,同时,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新的生物安全威胁。

生物安全与健康战略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显著的拓展,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生物安全领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其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正因为如此,《生物安全与健康(英文)》(Biosafety and Health,以下简称B&H)期刊于2019年创刊,填补了国内生物安全与健康学科的空白,成为中国生物安全领域国家科学平台建设的风向标[5]。

国内较多学者对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途径收稿日期:2022-09-21*基金项目: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 创刊),(PIIJ2-D-02-(2018)) ;中国科协,2021年度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国际学术交流项目”(2021XHQK001);中国科协,2022年度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高水平英文期刊培育项目”(2022KJQK012)作者简介:蒋涛(1980—),男,北京人,博士研究生,副编审,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办公室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办公室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办‎公室篇‎一:‎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附件‎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继续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

现‎编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力争‎通过一个‎时期努力‎,引导一‎批重要学‎科领域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学‎科国际排‎名中进入‎前列;支‎持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初步‎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群,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二、‎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类实施‎根据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筹规划‎、滚动推‎进,遵从‎科技期‎— 1 ‎—刊发展‎规律,兼‎顾不同学‎科科技期‎刊的差异‎性和发展‎水平,引‎导我国科‎技期刊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激励引‎导、重点‎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定‎额资助”‎的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高、‎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英文‎科技期刊‎,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激发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国内‎优秀科研‎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

期刊助力服务工作计划方案

期刊助力服务工作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服务社会、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期刊的助力服务作用,提升期刊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期刊质量,增强期刊的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

2. 拓展期刊服务领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3. 加强期刊与企业的合作,助力企业发展。

4. 增强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期刊走向世界。

三、具体措施1. 优化期刊内容(1)加强选题策划,关注行业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期刊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2)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确保期刊内容的权威性。

(3)加强论文评审,严格把控论文质量,确保期刊的学术水平。

2. 拓展服务领域(1)开展线上服务,如在线阅读、论文投稿、专家咨询等,方便读者获取期刊资源。

(2)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

(3)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如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3. 助力企业发展(1)为企业提供行业资讯、市场分析、政策解读等服务,助力企业把握市场机遇。

(2)举办企业论坛、供需对接等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3)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项目申报等服务,助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4. 提升国际影响力(1)加强与国际知名期刊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期刊的国际知名度。

(2)积极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示我国学术成果。

(3)拓展海外发行渠道,扩大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期刊管理制度,确保期刊工作的规范运行。

2. 加强期刊队伍建设,提高编辑、审稿人员的专业素养。

3.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期刊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期刊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 优化期刊内容,提升期刊质量。

3. 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各类活动。

4. 加强与企业合作,助力企业发展。

5. 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期刊走向世界。

国科会「补助学者提升国际影响力试办方案」计画经济部「台

国科会「补助学者提升国际影响力试办方案」计画经济部「台

E-mail
mpo@meettaiwan.tw
會展產業整體推動計畫 會展推廣與國際行銷計畫 會展人才培育與認證計畫
contact@
ching@.tw
爭取國際會議在台舉辦計畫 (02)2599-3445
monica.chi@meettaiwan.tw
問題與討論
爭取國際會議在台舉辦計畫
肆、各子計畫任務(一)
會展產業整體推動計畫
單一服務窗口
會展產業調查與研究
政府部會資源協調整合
政策宣導及補捐助事宜
國際會議及展覽之補助
國 國際展覽:國外參展廠商家數達10%以上或來自 6個國家(地區)以上之商展
國科會「補助學者提昇國際影響力 試辦方案」計畫 經濟部「台灣會展躍升計畫」
建教合作組組長 劉全璞教授
98.03.20
國科會「補助學者提昇國際影 響力試辦方案」計畫
壹、目的 為推動學術研究國際化 鼓勵學者專家進入國際學術 領導圈 發揮影響力,造福研究社群
貳、計畫內容
擔任國際重要學術組織理監事及執行委員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主編、副主編 爭取或籌備主辦國際專業學術旗艦型會議 爭取重要國際學術組織在台設分會及運作 有助於推動學術貢獻全球化及與國際接軌 的計畫
相關訊息,請詳閱國科會網站:
.tw/int/ct.asp?xItem=14429&ctNode=1212
經濟部「台灣會展躍升計畫」
壹、前言
會議展覽產業(簡稱MICE產業)包含:
會議(Meeting) 獎勵旅遊(Incentive) 大型國際會議(Convention) 展覽(Exhibition)
適用對象:大專校院、依法立案之國內民間機 構、公司或機關
補助額度: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一、我国科技成果的发表现状中国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有4600多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已跃居世界前列,并且,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家加大力度重点支持原创性研究,科研立题、研究思路和论文质量逐步和国际接轨。

据200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与1997年相比,2001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在《SCI》、《EI》和《ISTP》三系统中由世界排名第11位上升到第6位。

(1)2001年《SCIE》共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35685篇,比上年增长17%。

就论文数而言,据世界第8位。

与1997年相比,5年间我国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排序上升了4位,被收录的论文数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17%。

(2)2001年《EI》收录的论文为18578篇,比上年增长%,世界排名稳定在第3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3)2001年我国被《ISTP》收录的会议论文10263篇,比上年增长4247篇,增长率为%,由上年的第8位跃至第6位。

目前,世界六大检索系统,如美国的《SCI》核心版收录我国期刊14种,《EI》收录107种,《CA》收录721种,英国的《SA》收录129种,俄罗斯的《РЖ》收录493种,日本的《JBST》收录140种。

[1]随着中国科学家频频亮相《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中国科技期刊也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年12月公布的统计分析数据,《细胞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刊物的学术质量开始向世界水平看齐。

2001年我国《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达到,两种期刊均为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

在美国ISI发布的JCR中,有指标数据的中国科技期刊60种,总被引频次超过1000次的只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4个。

2001年我国被《SCIE》收录的数量虽然从63种上升至67种,有60种有计量指标,但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只有。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作者:朱艳华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09期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问题进行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探讨,分析了现在通行的国际评价机构及数据库的选刊原则以及国内科技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评价标准,并对其影响力进行分析,最后建议:增加国际编委,实行国际编委审稿、组稿制度;试办多语种期刊,刊发国际论文,提高海外论文比;关注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特色栏目建设;对稿件进行深加工提高论文显示度等。

关键词: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核心期刊数据库评价指标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学术论文越来越得到政府、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重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了12.51万篇国际论文,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PTCD)共收录了1998种科技期刊,收录了以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53.06万篇,同时对1998种科技核心期刊作了期刊引证分析。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也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对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3656种科技期刊及187.5万余篇论文作了学术影响力分析。

期刊评价机构在2011年均采用了新的、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期刊进行评价,过去“以数论刊”“以刊论文”甚至“以数据库收录论文”对期刊进行评价的方式正在得到纠正,由此可见对学术论文及学术期刊的评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期刊界的重要任务。

一、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机构及数据库1.国际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及数据库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学科领域,侧重基础科学研究,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科学和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3600余种期刊,覆盖国际上大多数有重要影响的刊物,集合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及提升途径

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及提升途径

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及提升途径作者:熊秋平来源:《现代出版》2013年第05期摘要: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影响因子(IF)是衡量科技类期刊水平的两个重要标杆。

影响因子(IF)更能体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总体仍较低,应通过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办好重点期刊、健全编委会和审稿制度、争取国内高质量的论文、建立高效的编辑部、建立合理的办刊经费结构等途径来提高自身质量和影响力。

关键词: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学术期刊一、科技类学术期刊的两种评价标准1. 科学引文索引(SCI)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1961年创立的引文数据库。

SCI选用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3500余种期刊作为SCI引用源期刊,这些期刊就是所谓的“SCI期刊”,SCI从这些期刊中选择编者认为有参考作用的论文编成索引(也有的SCI期刊是全部文章均被收录)出版。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客观上需要较统一的评价单位或个人学术成果水平的标准,是否被SCI收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论文及学术期刊的水平,因此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作为学术评价指标逐渐得到科技界的广泛认同并实施至今。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学术成果评审时,大多都有“被SCI收录的论文篇数”这一指标,该指标已成为评价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已成为国内衡量科技类学术期刊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据统计,2011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内地科技期刊134种①,2012年收录151种,这些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已成为众多期刊中的佼佼者,在本学科的权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种科学文献索引系统,SCI是国际公认的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检索工具,它一年大约选取80万篇论文,几乎包罗了国际基础学科研究的全部文献。

但SCI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需要的研究文献信息,这也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SCI索引的主要意图,他们无意让它成为评价学术水平的标准。

我国学术期刊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的路径探析

我国学术期刊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的路径探析

2023年第3期总第429期VIEW ON PUBLISHING【摘 要】国际传播是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的领域,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对我国整体国际传播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意识显著增强、高影响力文章数量明显提升、领域的丰富性进一步释放、国际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宽,但在优质稿源、市场运营、对外宣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可采取推动转型发展、留住优质稿源,加强技术应用、建立联合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宣发能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引才机制等方式,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关 键 词】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学术影响力;学术话语权【作者单位】何苗苗,伊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一带一路”专项研究基地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YDYL2023YB006)研究成果;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21年编辑学课题“学术期刊‘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PY202108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6;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23.03.011媒介技术的推动使世界一体化发展成为现实,各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传播由此逐渐成为国家外交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而国际传播能力的构建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学术期刊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核心部分之一,既是我国各个领域学习、研究、进步的理论阵地,又是我国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研成果成功接轨国际化的主要平台,更是我国学者与他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
附件1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
2017年D类项目评审会陈述答辩安排
1.基础学科、生物学、农学、管理学科、交叉学科组
编号
拟使用中文刊名
拟使用英文刊名
主办单位
Agricultural 1-01 农业工程及可持续发展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ility
中国农业工程学 会
中国科协
15:30
1-24 科技教育与政策
Science Education and Policy
青岛大学
山东省教育 厅
15:45
1-25 统计理论及其应用
Statistical Theory and 华东师范大学;中
Related Fields
国现场统计研究
教育部
16:00
编号
拟使用中文刊名
拟使用英文刊名
and Cellularine Life Sciences & 岛海洋科学与技
Technology
术国家实验室发
教育部
展中心
陈述时间 14:30
Mycology
中国菌物学会
中国科协
14:45
Non-wood Forest
中南林业科技大 湖南省教育
Product and Utilization 学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主管单位 陈述时间
教育部
9:30
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华东理工大学出 华东理工大
版社有限公司

9:45
CCS Chemistry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协
10:00
1-06 中国化学会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年度总结报告【模板】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年度总结报告【模板】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主要包括:项目开展具体工作情况;项目主要进展情况;项目实施的成果及综合效益;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附件2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期刊名称:
承担单位:
联 系 人:
职务职称: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电子信箱: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办公室制
一、基本情况
期刊名称
中文
英文
JCR
目标达成情况
年 度
进展情况
JCR2012
JCR2013
JCR2015目标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同学科排名
总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次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加速了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扩展。

反过来,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发展程度。

在中国各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如何适应这一潮流,如何让中国学术期刊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走出去,创造中国的国际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之基础.期刊数量激增。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更是迅猛异常,我国期刊业也随之迎来了飞速发展,期刊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百种猛增到世纪初的多种,其中科技、学术类期刊约占%左右。

.期刊种类齐全,几乎辐射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地域范围、文种等,形成了学术期刊出版体系。

从传统学科到新兴学科,从人文学科到自然学科,从专业类到综合类,囊括了所有学科、所有门类,中国学术期刊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地域分布上,学术期刊也覆盖了中国各个角落。

在文种上,除了汉语,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并陆续有英文、日文等外语期刊问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出版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这是适应中国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应运而生的,适应了大环境的需求。

.期刊质量、编辑人员素养有较大提升,学术水平与日俱增,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出版界的需求以及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出版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学识素养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观和提升。

在国家出台“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策略以及打造精品期刊战略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无论学术质量还是编辑出版质量都突飞猛进,得到了国际学界及业界的认可,多种期刊相继被国际检索机构及世界著名数据库收录。

同时,为适应新的大环境的需要,期刊出版界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有些期刊先行尝试,整合重组、兼收并转,组建了集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继续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期刊影响力计划”)。

现编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力争通过一个时期努力,引导一批重要学科领域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学科国际排名中进入前列;支持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初步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群,增强科技期刊服务创新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二、实施原则
——整体规划、分类实施
根据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筹规划、滚动推进,遵从科技期刊发展规律,兼顾不同学科科技期刊的差异性和发
展水平,引导我国科技期刊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激励引导、重点支持
采取“以奖代补、定额资助”的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学术质量高、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英文科技期刊,创办一批代表我国前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激发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国内优秀科研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

——统一部署、合力推进
采取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依照统一指标、统一支持力度和遴选标准,采用集中评审的办法,择优遴选获支持期刊。

联合实施部门协同推进,创新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支持方式
(一)项目设置
期刊影响力计划支持的英文科技期刊分为四个类别,实行项目管理。

A类期刊:为已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在本学科排名居前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冲击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

B类期刊:为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或在我国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英文科技期刊(包括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程科技类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其国际影响力有较大幅度提升,成为国际高水平英文科技
期刊。

C类期刊: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或具有学科特色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其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化英文科技期刊。

D类期刊:为申请创办的能够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填补国内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其建立科学规范的编辑出版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尽快提升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化科技期刊。

(二)经费支持
A、B、C类期刊奖补经费分别为200万元/年、100万元/年和50万元/年,一次评审确定,稳定奖补3年,分年拨付经费。

D类期刊奖补经费为50万元,每年遴选一次,待期刊取得刊号后一次性拨付经费。

每年支持的期刊数量根据国家财力可能和国家期刊管理政策具体确定。

四、组织实施
(一)申报主体和条件
期刊影响力计划项目申报的主体为英文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

申报A、B、C类期刊的条件为:有CN号、连续出版3期以上的英文科技期刊,均可根据本刊国际影响力水平和发展基础分别对应申报。

申报D类期刊的条件为:符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具有一定办刊条件和基础的拟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均可申报。

(二)申报程序
1.项目发布
公开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符合条件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或拟创办英文期刊的单位均可申报。

2.资格审查
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

其中,D类申报期刊重点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

3.专家评审
支持项目由专家评审产生。

按照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基础,并综合考虑申报期刊学科分布情况,原则上将申报项目按学科分为若干学科小组进行评审。

联合实施部门推荐产生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各类期刊遴选指标、评审方案以及其他评审文件,评选产生当年支持项目。

遴选指标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构成,专家委员会通过审阅申报材料、现场陈述答辩进行评审计分,按照各申报项目的综合得分排序,确定入围名单。

4.项目公示
入围名单经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经联合实施部门审定,正式确定为入选项目并发布。

5.项目下达
入选期刊项目申报主体每年度应与中国科协签订项目任务书,明确建设方向和任务目标。

(三)项目实施
各入选期刊应根据期刊影响力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签订的项目任务书,紧密结合办刊实际,重点围绕以下方面推进期刊建设:
1.加强办刊队伍建设。

面向国内外招聘总编辑及其他骨干专业人员,遴选高水平的编委和审稿人,选派优秀编辑或出版、营销推广人员到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学习,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编审队伍。

2.加强优质稿源建设。

积极参与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有机嵌入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期刊国际宣传、推广,积极举办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采用约稿、组稿等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稿源,尤其是我国财政支持科研项目产出的高质量论文,提升稿源质量,提高期刊学术引证指标。

3.加强出版伦理道德规范与科研诚信建设。

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抵制和惩戒,完善学术诚信制度,维护良好的学术秩序。

4.加强办刊能力建设。

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学习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先进运作方式和出版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出版进程,采用国际主流的编辑出版系统,缩短出版周期。

5.其他有利于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直接业务活动。

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对外投资、罚款、捐款、赞助等其他方面。

五、保障措施
(一)监管引导
各联合实施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整体监督和管理,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入选期刊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在项目执行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入选期刊进行业务经验交流和培训,提高入选期刊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配套支持
在实施期刊影响力计划的同时,入选期刊主办或出版单位应结合各自单位实际情况,在办公条件、人员待遇以及办刊能力建设方面给予相关配套支持。

(三)检查验收
入选期刊每年底向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报送当年项目总结。

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对入选期刊项目业务和财务情况开展年度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在项目期末进行总结验收。

对期刊出现严重违反项目任务书规定内容情节的,中国科协有权会同期刊主管部门收回已投入资金,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