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
鲜食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鲜食玉米行业分析报告鲜食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与分类特点鲜食玉米行业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和销售以鲜食玉米为主的食品类产品的产业。
鲜食玉米可以分为黄色玉米和白色玉米两种,由于本身颜色、口感等特点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市场上受到不同的欢迎程度。
二、产业链鲜食玉米行业的产业链包括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
其中种植主要是指玉米种植,玉米的生长过程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生长环境、品种种植、施肥、生长阶段分析等;采摘是指在玉米成熟期及时采摘,并通过适当的处理措施,保证玉米口感的新鲜;加工则是指玉米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脱粒、去皮、煮熟等,根据原料加工方式不同,玉米制品口感、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销售则是指将玉米产品进行市场销售,可以通过批发零售、电商等方式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三、发展历程鲜食玉米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蔬菜食品,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鲜食玉米市场需求量增加。
在我国,鲜食玉米的生产自古以来就广泛存在,但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加工方式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高,鲜食玉米逐渐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为家庭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国家有关鲜食玉米行业的政策文件主要涉及:1、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要求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农产品的加工研究,提高加工技术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2、关于鲜食玉米质量安全相关工作的通知。
该文件要求加强鲜食玉米种植和加工管理,确保玉米种植的环境安全和加工过程的卫生标准,保障鲜食玉米的质量和安全性。
3、关于加强粮食市场质量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着重规定对米面杂粮、饲料玉米等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建立全程追溯系统,从源头把握质量。
五、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及其发展驱动因素1、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饮食健康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鲜食玉米作为一种兼具健康和美食的食材,得到了广泛的市场接受。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玉米是一种经济作物,以粒果为食用部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或饲料。
玉米是全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特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黄色玉米、白色玉米、紫色玉米等。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玉米和饲用玉米。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同时,玉米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三、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子繁育、种植、收割、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其中,玉米种子繁育是玉米产业链的基础,种子的优质和数量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是玉米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土地选择、施肥、除草、除虫、浇水、采摘等重要过程。
运输和销售环节是将玉米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玉米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四、发展历程中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开始种植玉米。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2018年,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为4183万公顷,产量为2.18亿吨,分别占全球的29.6%和28.4%。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农业部关于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加强玉米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玉米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玉米生产的食品安全。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玉米等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玉米的产业链中涉及到许多产业,如种植、加工、销售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通用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附历年高考试题+新教材修改)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例(2017年高考全国2卷)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调查报告

玉米的生长期一般在90-120天左右,期间需要 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营养。
3
成熟期
玉米的成熟期一般在秋季9月,此时玉米已经完 成灌浆和成熟,可以收获。
玉米产量及分布
总产量
全国玉米总产量达到1.18亿吨,其中东北地区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35.9% 。
区域分布
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是主要产 区。
灌溉技术
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灌溉方式主要有 地面灌溉、喷灌和滴灌等,农户可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玉米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时需采用综合措 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控制灌 溉水质等。
03
玉米生产情况
玉米生长周期
1 2
播种期
玉米的播种期一般在春季5月,此时气温逐渐回 暖,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03
发展电子商务
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玉米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优化玉米消费结构和质量
1 2
调整消费结构
引导玉米消费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如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生产淀粉、酒精等产 品。
提升产品质量
推行玉米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玉米的需求。
3
加强质量监管
玉米生产效益
成本收益
玉米生产的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用工等,而收 益则取决于市场价格和产量。
影响因素
玉米生产效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品种、技术、 市场等,同时也受到政策的影响。
04
玉米市场情况
玉米市场规模
种植面积
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1亿亩,其 中黄淮海地区是主要产区,东北 地区种植面积约3000万亩。
2023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分析报告模板

04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Corn Price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玉米 价格
补贴
种植 收储制度
农业经济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1.玉米价格行情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2.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大幅波动
在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首先,从月初开始,玉米价格呈小幅上涨 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库存偏低和季节性需求增加的影响。但是,在中旬期间,价格出现了一波 较大幅度的下滑,可能是由于前期供应过剩和市场调整的影响。最后,在月底,价格逐渐回升,可 能是因为需求有所增加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总体来说,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需要根据市 场情况和供需关系来进行分析。
政策影响玉米价格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政府的农业政策、货币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都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 政府可能会通过调整农业政策来控制玉米产量,从而影响玉米价格。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和供需关系是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 玉米价格的波动。
1)天气因素:玉米的生长环境以及收成情况直接影响其价格。干 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都可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 影响。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2022年7月我国分析行业进展
2022年7月我国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涨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62元/公斤,环比上涨0.38%,同比上涨 3.33%。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波动明显,影响价格因素有哪些?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理论评析:如何使微观主体有活力(如何激发企业活力)?P30
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1)结合材料,分析市场价格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2)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政府限制某些产品价格的看法。
答案示例:
⑴分析市场价格引导资源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需要具备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宏观调控科学 的基本条件。
⑵正确认识政府限制某些产品价格 某市将居民的生活用水水价设定两个水量的分界点,从而形成三种收费 标准:用水15吨以内为人民币0.6元/吨,15—20吨为1.4元/吨,20吨以上为 2.1元/吨。 该市实施阶梯水价,旨在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 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拓展水价上调的空间,提升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推 动居民和企业进行节水改造,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促进绿色发展。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品 课件【 精品】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和贸易国,而在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中,玉米仅次于稻谷,居生产、消费和流通量的第二位,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试分析总结如下: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
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
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
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
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5、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
玉米市场政策回顾及2020年展望

玉米市场政策回顾及2020年展望2020年作为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元年,玉米市场可谓跌宕起伏。
2020年相关政策持续出台,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下游需求风云变幻。
从年初的停止临储收购预期,导致行情震荡下行,到新粮上市前由于优质玉米稀缺,玉米价格一直表现较强,而随着新粮上市,市场预期普遍偏空,开秤价格再度大幅下行,但11月份天气、物流、粮质、农户惜售等因素齐发力,玉米价格年末逆势反弹,而进入12月后,上量压力又促使玉米价格松动。
我们将从政策、供需、价格、深加工、养殖、物流等多方面回顾2020年国内玉米市场情况,并对2020年玉米市场做出展望。
2020年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回顾与展望2020年虽然是玉米市场化的第一年,但玉米走势依然带有强烈的政策色彩,全年基本围绕着玉米的收抛储情况以及政府的降库存和调结构的政策预期展开。
2020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低的态势,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玉米均价为1621元/吨,较年初下跌341元/吨,跌幅为17.4%。
整体而言,经过2020年一年的调整,国产玉米竞争力已经有所加强,国内外玉米差价大幅缩小,进口玉米及进口玉米替代品受到明显抑制,但依然未能解决国内玉米高库存的问题。
(一)1~5月底单边下行阶段。
2020年初因收储工作的进行,市场价格初期走势较为平稳,但随着收储工作的进行,加上历史库存越来越高,市场预期普遍偏空,期货市场上一度出现恐慌性下跌。
两会期间对玉米去库存问题的讨论,也导致玉米期货价格快速下跌,玉米现货价格也同步下跌,但相对于玉米期货市场的激烈反应,现货市场反应相对滞后,但下跌趋势相同。
(二)6月逆势上行阶段。
进入6月份,因前期临储大量收购,导致市场粮源偏紧,同时由于企业库存处于低位。
随着有序拍卖启动,企业急于补库,拍卖初期成交情况良好,市场价格反弹,再加上有关方面有意通过控制临储轮出节奏支撑玉米价格,造成市场上优质玉米严重短缺,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反弹。
五年高考(2015-2019)II卷政治第38题

MOST
© 2020 Companyname PowerPoint Business Theme. All Rights Reserved.
17
❖【点睛】图表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
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
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 图9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
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
收入
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 长7.4%(同口径)。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2017年)
题目要求运用经济生 游企业的原料成本会
活的知识分析,依据材 降低,人从而会扩大生
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 产,对玉米的需求会增
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 加。
①玉米价格下跌,
③因为需求增加,
农民种植玉米的获利 所以企业会收购大量
会减少,所以农民会减 的玉米,因而可以消化
少玉米的种植面积,玉 库存,促进玉米的供求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
38(1)答案: 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要求。(3分) 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3分) 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3分) 保护纳税人权益。(3分)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
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玉米的国家收购标准

玉米的国家收购标准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国家收购标准是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
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国家对玉米的收购标准主要包括收购价格、收购数量、收购质量等方面的规定,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收购价格是农民关心的重点问题。
国家根据市场行情、生产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收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农民的生产成本,以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益水平。
其次,收购数量是国家收购标准的重要内容。
国家根据市场需求和粮食储备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购数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种植规模和产量,确保他们的销售需求得到满足。
另外,收购质量也是国家收购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对玉米的质量要求严格,主要包括玉米的含水率、杂质率、霉变率等指标。
确保收购的玉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除了以上几点,国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相关的收购标准,以保障农民
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国家还会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
总的来说,玉米的国家收购标准是国家粮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
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将继续完善收购标准,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玉米生产成本构成及成本节约建议

3.1 种子 作为玉米种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种子 的投入平均占生产成本的7%,占物质及服务费用的15% 左右,是节约成本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图2给出了不同地 区单位玉米产量种子用量及种子费用,从种子费的角度 来看,平均种子需要864元/hm2,大部分地区的费用相差 不大,云南省种子费最高,西北地区种子费普遍较高,广 西、湖北、四川、辽宁及黑龙江等地区的种子费较大,导致 种子费大的可能原因包括种子用量大以及种子价格贵2 个方面,从不同地区单位玉米产量的种子用量(图2)可以 看到,陕西省单位玉米产量使用的种子用量最大,其次为 河北省,而山西、东三省、广西、湖北、西南以及西北(陕西 省除外)等地区单位玉米产量的种子用量并不显著高于 其他省份甚至显著小于平均值,这些地区主要的影响原 因就在于种子的价格。从该角度可以看出,对于陕西省 及河北省来说,降低种子用量具有更明显效果,而山西、 东三省、广西、湖北、西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应当通过合 理的市场调节,降低玉米种子的单价,进而减少种子费 成本。
5*FUkg/hm2U
55BUhm2U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0-0040-04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和 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2000年到2018 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由 15%增加至25%[1],而生产成本则不断增加,且其增长速度 远高于利润增长,因此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不 同地区玉米生产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 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了节约生产成本的策略和建议。
27 卷 10 期
吉梦喆等 我国玉米生产成本构成及成本节约建议
粮价下跌背景下粮食生产的新问题与新思路

粮价下跌背景下粮食生产的新问题与新思路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价格下跌幅度大、范围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粮价下跌带来了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影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隐患,也暴露出我国粮食市场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弊端。
必须未雨绸缪,通过划定基本农田和高标准良田建设、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价补分离改革、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标签:粮价;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入秋以后,我国三大主粮价格全线下跌,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稻谷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跌幅,既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又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给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隐患。
在此背景下,要保障粮食生产不出现大的滑坡,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就必须注意研究粮食增产不增收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未雨绸缪,探索新形势下保障粮食生产的新思路与对策,继续调动人们的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一、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表现和特征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三大主粮价格全线下跌,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下跌明显,尤其是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这是多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这次粮价下跌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是。
第一,下跌幅度大。
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
就粮食生产大省河南来看,2015年玉米产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但价格却为十年来最低。
根据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针对秋粮的调研结果,玉米从2015年七八月份的1.12元/斤降到11月份的0.71—0.81元/斤,最大降幅36.61%;大豆也从2.41元/斤下降到1.92元/斤,平均降幅20.33%;中籼稻则由2014年的1.35元/斤下降到1.18元/斤,降幅12.59%。
饲料下跌原因

饲料下跌原因
饲料下跌的原因有多种。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
1.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供应超过需求:大豆和玉米是常见的饲料原料,在饲料行业中的需求量非常大。
如果供应超过了需求,价格就会下降。
2.天气因素:天气对饲料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影响很大。
如果季节性或长期性干旱或洪灾等天气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饲料供应量就会下降,从而推高价格。
3.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如果饲料原料的贸易政策发生变化,比如减少进口关税或限制出口,会改变供应和需求关系,进而影响价格。
4.经济因素:经济状况对饲料需求也有重要影响。
当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畜牧业和养殖业的需求可能下降,导致饲料价格下跌。
5.替代品的影响:如果出现了更便宜或更适合的替代品,饲料的需求就会下降,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6.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饲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影响饲料价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饲料价格的波动可能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
因此,饲料价格下跌的具体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进行分析。
2022年中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情况分析粮食增产是一件大事,对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和农业形势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粮食价格却无法始终维持上涨状态,下面文章就来详述一下2022年我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状况。
国家统计局8日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22年增加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
这是自2022年以来全国粮食连续第十二年获得丰收。
“十二连丰”成果喜人,但丰收背后掩盖的问题,亟须关注。
两大缘由推动粮食“十二连丰”“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一是由于播种面积增加,二是单产有所增加。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
更多最新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走势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70010.7万亩,比上年增加900多万亩,增长0.5%。
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亩达365.5公斤,每亩比去年增产6.5公斤,提高1.8%。
“今年中央财政连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准时下拨2022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夫的种粮收入预期。
同时,农业种植结构连续优化调整,冬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曾衍德说。
由于种植棉花、油菜籽等费工费时,比较效益较低,一些地区调减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如江淮部分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幅接近30%。
因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粮食约达67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3.1%。
对于粮食单产提高的缘由,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认为,农业气象条件良好、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业科技支撑有力、农业生产措施得力,是单产提高的主要缘由。
“国以粮为先。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粮价可能反弹等背景下,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对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
”中国农科院讨论员秦富说。
备受关注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开头在粮食市场呈现“威力”。
我国玉米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出口量 104656 59980 116735 163995 23182 86110 30705
进口量 003 361 063 001 024 040 652
贸易规模 104659 60341 116798 163996 23205 86150 31357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数据。
(一)贸易量 2000—2015年,我国 玉 米 贸 易 量 波 动 较 大。 出 口 贸 易方面,我国玉米出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2003年,出口量 为 163995万吨。此后,受玉米出口政策调整的限制,我 国玉米出口量大幅度减少;期间 2005年由于玉米产量大 增,我国出 台 政 策 鼓 励 玉 米 出 口,实 现 较 大 幅 度 增 长; 2015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仅为 111万吨。 进口贸易方面,我国玉米进口量最大的年份是 2012 年,进口量达 52071万吨。2000—2009年间,我国玉米 贸易进口量极 少,虽 有 波 动 但 幅 度 不 大;2010年 进 口 量 大幅增加,到 2012年达到顶峰。2013年和 2014年的进 口量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2015年进口玉米 473万吨, 进口量同比增长 8203%。 通过分析 2000—2015年我国玉米进出口贸易量可 以看出,玉米 贸 易 规 模 不 断 减 少,2000年 我 国 玉 米 进 出 口贸易总量为 104659万吨,到 2015年玉米进出口贸易 总量为 47311万吨。其中,2009年进出口贸易总量仅为 2131万吨,为 15年来最低。
一、我国玉米贸易现状 1985年以来,我国玉米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净出口状 态。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出口呈现负增长, 2010后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21世纪以来,我国玉米出 口量不断下 降,进 口 量 逐 年 增 加,贸 易 规 模 锐 减 (见 表 1)。
鲜食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鲜食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鲜食玉米指未成熟且未经加工的玉米籽粒,适合于直接食用或用于烹调。
其外观通常为白色或黄色、味道甜美。
二、分类特点根据成熟度不同,鲜食玉米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类型。
早熟玉米成熟期较短,适宜种植在寒冷地区;中熟玉米适宜种植在温和地区;晚熟玉米则适宜种植在温暖地区。
三、产业链鲜食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采收、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
其中,种植和采收是基础环节,加工和流通是关键环节,销售是末端环节。
四、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初,国内开始引进鲜食玉米品种。
90年代中期,中国鲜食玉米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21世纪初,鲜食玉米产业进入第二个高速增长阶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中国政府于2015年出台《鲜食玉米产业“十三五”规划》,支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和监管措施。
六、经济环境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这为鲜食玉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七、社会环境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因此,鲜食玉米生产必须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以保障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八、技术环境科技进步对鲜食玉米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现代种植、加工和流通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鲜食玉米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九、发展驱动因素中国政府制定的支持性政策、人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和科技进步是鲜食玉米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十、行业现状鲜食玉米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但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生产流程不规范、生产成本较高等。
十一、行业痛点鲜食玉米行业存在价格不稳定、缺乏品牌知名度、生产环节污染等痛点。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鲜食玉米行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控制生产成本、规范生产流程等,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未来,鲜食玉米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行业有望进一步壮大。
十四、竞争格局中国鲜食玉米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品质是打破竞争格局的关键。
2019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新教材修改 高考例题)

2020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附历年高考试题+新教材修改)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例(2017年高考全国2卷)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和贸易国,而在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中,玉米仅次于稻谷,居生产、消费和流通量的第二位,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试分析总结如下:
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
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
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
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
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5、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
由于牲畜和家禽饲养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饲养量上升,则玉米价格看涨;反之则看跌。
6、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
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7、玉米价格与其他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和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
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它可以通过小麦/玉米价格比率来表示出来。
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
小麦价格倾向于保持在玉米价格的115%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
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的种植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比价在3:1左右,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由于大豆玉米比价上扬,农民种植大豆效益明显高于玉
米,所以今年黑龙江省许多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转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
8、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
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对玉米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如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而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保持稳定。
9、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到家禽对玉米的消费,而消费减少,自然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运和战争,也可能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出口或进口。
10、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玉米的价格也会随之而波动。
11、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在玉米市场尤其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上,由于多空双方对未来价格认识的分歧,玉米价格的变动通过心理的预期得以体现出来,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玉米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其他因素的影响。
玉米替代物的发展情况、玉米以及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的生产方法和消费结构的长期变化、国际汇率尤其是美元汇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化、运输的成本与难易等其他因素的变化,也会对玉米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