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解读 PPT
合集下载
《建筑防排烟》PPT课件
防烟分区是对防火分区的细分,防烟分区的作用是 有效的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流动,它无法防止火灾 的扩散。
建筑精选课件
16
2 防烟分区
根据《高规》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及 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要求划分防烟分区。
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 分防烟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17
防烟分区可通过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 小于0.5m的梁来划分。
建筑精选课件
22
9.1.3 安全疏散
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通道,根 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 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等几种型式。
建筑精选课件
23
1. 敞开楼梯间
2. 封闭楼梯间
图7-1
建筑精选课件
图7-2
24
பைடு நூலகம்
3. 防烟楼梯间
图9-3 防烟楼梯间形式示意图 (a)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b)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c)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
建筑精选课件
27
❖ 设置自然防排烟设施,利用烟气的热浮力特性采用 自然排烟和防烟。
❖ 设置机械送风、机械排烟系统,对保护区域的实行 正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
建筑精选课件
28
自然排烟的条件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 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对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有条件 时应尽量采用自然排烟。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建筑精选课件
16
2 防烟分区
根据《高规》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及 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要求划分防烟分区。
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 分防烟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17
防烟分区可通过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 小于0.5m的梁来划分。
建筑精选课件
22
9.1.3 安全疏散
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通道,根 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 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等几种型式。
建筑精选课件
23
1. 敞开楼梯间
2. 封闭楼梯间
图7-1
建筑精选课件
图7-2
24
பைடு நூலகம்
3. 防烟楼梯间
图9-3 防烟楼梯间形式示意图 (a)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b)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c)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
建筑精选课件
27
❖ 设置自然防排烟设施,利用烟气的热浮力特性采用 自然排烟和防烟。
❖ 设置机械送风、机械排烟系统,对保护区域的实行 正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
建筑精选课件
28
自然排烟的条件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 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对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有条件 时应尽量采用自然排烟。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防排烟系统课件
• (2)排烟系统的布置 排烟系统的布置除满足上述设计规定中有关 要求外,还应注意:
• ①排烟气流应与机械加压送风的气流合理组织,并尽量考虑与疏 散人流方向相反。
• ②为防止风机超负荷运转,排烟系统竖直方向可分成数个系统, 不过不能采用将上层烟气引向下层的风道布置方式。
• ③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减少漏风量对排 烟效果的影响。
• ①长度超过20。且不能直接对外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走道;虽有 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 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 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如大型办公室、储存较多可燃物的库房等)。 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考虑排烟设施,而对于使用人数较少、面积 较小的房间不考虑排烟设施,既可保障基本安全,又可节约投资。
• ⑧排烟口均应设有手动开启装置或与感烟器连锁 的自动开启装置或消防控制中心远距离控制的开 启装置等。除开启装置将其打开外,平时一直保 持闭锁状态。
• 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墙面上,距地板面0.8~1.5 m处;或从顶棚下建筑垂消防时设备工,程--距防排地烟系统板面宜为1.8m处。
• (4)排烟风机、排烟风道的布置
• a.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不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 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h计算(单台风机最 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 200㎥/h)。
• b.担负2个或2个以上防烟分刚>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 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 c.车库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几计算,
• 7.1.3 排烟系统
• 1)自然排烟
• (1)原理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
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这种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与室外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其动力 是由于火灾时产生的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热压增大, 在室内外空气之间产生的热压差。
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PPT课件
实施效果
改造后的防排烟系统提高了博物馆 的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火灾 发生时烟雾对人员和文物的影响。
某地铁站的防排烟系统运行管理
案例概述
某地铁站是一个繁忙的公共交通 枢纽,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对
于保障乘客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要点
根据地铁站的特殊环境,设计合 理的防排烟系统布局,并配备专
业的维护和管理团队。
有效控制火灾损失。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介绍防排烟系统设计 ,可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 全意识,了解如何在火灾 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安全。
02
防排烟系统基本知识
防排烟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防排烟系统是用于控制火灾产生 的烟雾流动,防止烟雾扩散到其 他区域,并排出到室外的系统。
功能
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能够 迅速启动,通过排烟口、送风口 等设备,将烟雾从室内排出,保 证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
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根据用途
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 自然通风系统。
根据工作原理
分为集中式防排烟系统和分散式防排烟系 统。
根据使用场所
分为室内防排烟系统和室外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的基本构成
排烟口
用于排放烟雾,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 上或屋顶上。
送风口
用于向室内送风,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 墙上或屋顶上。
材料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搭配不同 种类的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维护保养
定期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材料的长 期稳定性和有效性。
ABCD
施工工艺
注意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 行施工,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改造后的防排烟系统提高了博物馆 的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火灾 发生时烟雾对人员和文物的影响。
某地铁站的防排烟系统运行管理
案例概述
某地铁站是一个繁忙的公共交通 枢纽,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对
于保障乘客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要点
根据地铁站的特殊环境,设计合 理的防排烟系统布局,并配备专
业的维护和管理团队。
有效控制火灾损失。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介绍防排烟系统设计 ,可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 全意识,了解如何在火灾 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安全。
02
防排烟系统基本知识
防排烟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防排烟系统是用于控制火灾产生 的烟雾流动,防止烟雾扩散到其 他区域,并排出到室外的系统。
功能
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能够 迅速启动,通过排烟口、送风口 等设备,将烟雾从室内排出,保 证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
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根据用途
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 自然通风系统。
根据工作原理
分为集中式防排烟系统和分散式防排烟系 统。
根据使用场所
分为室内防排烟系统和室外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的基本构成
排烟口
用于排放烟雾,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 上或屋顶上。
送风口
用于向室内送风,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 墙上或屋顶上。
材料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搭配不同 种类的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维护保养
定期对防排烟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材料的长 期稳定性和有效性。
ABCD
施工工艺
注意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 行施工,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34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35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每层水平风管不宜穿越防火分区,但一 些工程的某些楼层面积较大,按防火分 区设排烟系统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 在穿越处设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 火阀(如图5所示)。
36
排烟防火阀设置常开或常闭,视 排烟口的形式而定。 (1)当设常闭的排烟口时,排烟支
防烟排烟系统
1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 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 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 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 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 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 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 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 工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 动工作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 态和动作状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风机和电动 排烟防火阀、电控挡烟垂壁、电动防火阀、常 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电动排烟窗的动作, 并显示其反馈信号。
42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4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 设置,竖向布置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 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竖向连接 的层数可不受此限制。
15
正压送风阀口
16
正压送风阀口说明
周强-《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宣贯PPT资料67页
简介
• 3、主要新增或修订内容 • 3.1 防烟设计 • 直灌式加压送风 • 明确封闭楼梯间防烟方式 • 避难层(间)及避难走道防烟方式 • 加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及表格风量的修订 • 超压时应有泄压措施
• 3.2 排烟设计 • 防烟分区划分 • 自然排烟窗(口)技术要求 • 火灾模型的确定和排烟量(计算) • 中庭排烟设施 • 单个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 • 最小清晰高度
•
火灾时烟气卷吸四周空气所产生的混合烟气流。烟羽流按火焰
及烟的流动情形,可分为轴对称型烟羽流、阳台溢出烟羽流、窗口
型烟羽流、墙型烟羽流、角型烟羽流。
直灌式加压送风——利用国外资料和国内实验成果
2.术语
• 2.1.11 储烟仓 smoke reservoir
位于建筑空间顶部,由挡烟垂壁、梁或隔墙等形成的用于蓄积火灾烟 气的空间。储烟仓高度即设计烟层厚度。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学习交流
2018.8
• 各位好!很高兴与 同行们一起交流。今天, 给大家介绍的是本人对 GB51251-2019《建筑 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的认识体会,仅供参考。
问候!1.ຫໍສະໝຸດ 介• 1、标准(规范)编写情况简介 • 2019年11月,成立以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和上海消防总队为主编单位
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编写组。参编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 所、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 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 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 2019年10月完成初稿;2009年10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 2009年11月完成送审讨论稿;2019年7月完成送审讨论稿。 • 2019年3月通过专家组审查,2019年九月完成报批稿。 • 2019年3月完成报批修改稿。 2019年4月-2018年7月,根据国家对于规范、标准编制的规定更名为 GB51251-2019《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修改定稿排版付印。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 件
#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防烟 排烟通风的概念、系统要求、通风系统分类以及设备选型和施工要求。
简介
什么是防烟排烟通风
防烟排烟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用于控制烟雾传 播和提供良好逃生环境的系统。
为什么需要防烟排烟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要求
通风系统需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传送介质、供排风形式、供风方式等分类。
质量控制
通风系统需要进行空气流量控制、气密性测试等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设备选型
风机选型
根据建筑的尺寸、需求量以 及系统阻力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排烟风机。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可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防止火灾蔓延,减少财产损失。
防烟排烟系统
1
防烟能力要求
防烟系统需要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以及避免烟气对人体 的危害。
2
排烟能力要求
排烟系统需要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建筑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3
传统系统和新技术
传统系统包括自然烟排和机械烟排,而新技术如排烟风机和排烟控制系统提供了 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束语
通过本课件您了解了防烟排烟通风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的要求和选择。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防烟排 烟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排风管道
确保排烟管道符合规范,能 够保持良好的烟气排放。
火灾防护设施
安装火灾防护设施,如防火 阀门和烟气排放控制装置, 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施工和运行
1
# 防烟排烟通风PPT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防烟 排烟通风的概念、系统要求、通风系统分类以及设备选型和施工要求。
简介
什么是防烟排烟通风
防烟排烟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用于控制烟雾传 播和提供良好逃生环境的系统。
为什么需要防烟排烟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要求
通风系统需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分类
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传送介质、供排风形式、供风方式等分类。
质量控制
通风系统需要进行空气流量控制、气密性测试等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设备选型
风机选型
根据建筑的尺寸、需求量以 及系统阻力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排烟风机。
防烟排烟通风系统可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防止火灾蔓延,减少财产损失。
防烟排烟系统
1
防烟能力要求
防烟系统需要能够有效控制烟雾扩散,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以及避免烟气对人体 的危害。
2
排烟能力要求
排烟系统需要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建筑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3
传统系统和新技术
传统系统包括自然烟排和机械烟排,而新技术如排烟风机和排烟控制系统提供了 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束语
通过本课件您了解了防烟排烟通风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的要求和选择。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防烟排 烟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排风管道
确保排烟管道符合规范,能 够保持良好的烟气排放。
火灾防护设施
安装火灾防护设施,如防火 阀门和烟气排放控制装置, 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施工和运行
1
防排烟系统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39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a)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 间加压送风;
ppt课件完整
40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b)走道排烟、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自然 排烟(楼梯间靠外墙)
ppt课件完整
41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示意图
31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1)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2)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减少 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
ppt课件完整
32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由三方面构成
对加压空间的送风 加压空间的漏风 非加压部分的排泄
ppt课件完整
33
ppt课件完整
15
5)非高层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的地上丙类仓库。
6)汽车库。
ppt课件完整
16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方式可分为: 局部排烟方式
集中排烟方式
ppt课件完整
17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方式
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机械排烟又 可分为两种方式:
计算力障碍表现为不会计算不会付钱等31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象思维受损理解判断能力下降无法系统思考问题无法对一件事情做相应判断
防排烟系统
ppt课件完整
1
主要内容
一、概念 二、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组成及
《建筑防排烟》PPT课件
第九章 防烟排烟通风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 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在这种 气体的窒息作用下,死亡率很高,约达50%~70%。
• 另外烟气遮挡人的视线,使人们在疏散时难以辨别方 向。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尤其是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烟囱效应”,使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9.1.1 建筑物烟气流动特 1 烟气的扩散机 E性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理
Smoke layer
Y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 Flammable vapor burning 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等疏散通道门关闭时,按保持 疏散通道合理的正压值来确定加压送风量:
Ly 0.827 f p1/m 36001.25
2.风速法
按开启失火层疏散门时应保持该门洞处一定的风 速来计算加压送风量:
nF(1 b)
L a 3600
3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
8.3.8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 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 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在这种 气体的窒息作用下,死亡率很高,约达50%~70%。
• 另外烟气遮挡人的视线,使人们在疏散时难以辨别方 向。
9.1.1 作用与功 烟气能致能命
尤其是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烟囱效应”,使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9.1.1 建筑物烟气流动特 1 烟气的扩散机 E性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理
Smoke layer
Y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 Flammable vapor burning 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等疏散通道门关闭时,按保持 疏散通道合理的正压值来确定加压送风量:
Ly 0.827 f p1/m 36001.25
2.风速法
按开启失火层疏散门时应保持该门洞处一定的风 速来计算加压送风量:
nF(1 b)
L a 3600
3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
8.3.8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 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防烟排烟系资料》PPT课件
h
12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根据自然排烟条件,除在进行自然排烟设计
时,需要将排烟窗口布置在有利于排烟的位 置,对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计算 外,自然排烟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h
13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1. 对于高层住宅及二类 高层建筑,应尽可能利 用不同朝向开启外窗来 排除前室的烟气。
h
20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 ❖ 3.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 m
的中庭。中庭在烟气控制、防止火灾蔓延、 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等方面仍有一定问题, 应设置排烟设施。 ❖ 4. 总面积超过200 m2或一个房间超过50 m2, 而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 排烟风机
2)烟风机设置要求:
❖ (1)应设置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的上部, 并宜设在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隔墙隔开的 机房内,机房的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6 h的防火门。
❖ (2)为了方便维修,排烟风机外壳至墙壁或 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60 cm。
h
36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六)排烟风机、排烟风道的设计要求
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h
14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2. 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可开启面积的计 算可参照下列方式进行:
❖ 1)上悬窗开窗角度不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其窗面积 计算。开窗角度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窗扇面积减去 窗扇正投影面积的值与2倍侧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讲义及问题分析PPT课件
3 建筑面积大于500m2小于等于1,000m2的商场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 场所,其排烟量不应小于60,000 m3/h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室内场 所建筑面积1%的排烟窗。当建筑面积大于1,000m2,其排烟量不应小于下 表中的数值,或设置自然排烟窗,其面积应根据下表及排烟风速1.2m/s 计算。
20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1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2、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1)火灾模型(功率)和排烟量
•
不同场所火灾功率不同;风机排风量应考虑所担负的最
大防烟分区排烟量和所有漏风量之和。
• 2)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应计算确定(按公式),但对指定 的场所可按相关的规定确定。(如:建筑内的走道或回廊的 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
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2019/12/4
12
防排烟
• 排烟设计--• • 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 (民用建筑)
1)公共建筑内的中庭及长度大于20m的走道; 2)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3)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4)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 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5)各房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半地 下室)
• 例如: • 1、小于等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
(h·m2),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 2、大于500m2小于等于2,000 m2时的办公室,排烟量不 应小于60,000m3/h,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20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1
防排烟-----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2、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 1)火灾模型(功率)和排烟量
•
不同场所火灾功率不同;风机排风量应考虑所担负的最
大防烟分区排烟量和所有漏风量之和。
• 2)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应计算确定(按公式),但对指定 的场所可按相关的规定确定。(如:建筑内的走道或回廊的 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
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2019/12/4
12
防排烟
• 排烟设计--• • 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 (民用建筑)
1)公共建筑内的中庭及长度大于20m的走道; 2)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3)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4)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 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5)各房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半地 下室)
• 例如: • 1、小于等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
(h·m2),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 2、大于500m2小于等于2,000 m2时的办公室,排烟量不 应小于60,000m3/h,或设置不小于室内面积1%的排烟窗。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经济原则
易维护原则
在满足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应考虑系统 的经济性,合理控制成本。
设计应便于日后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运营 成本。
设计流程
选择设备与材料
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 烟设备、风口、管道等材料。
计算与模拟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设备的 型号和参数,确保系统性能达 标。
需求分析
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 层高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防 烟排烟系统的需求。
维修保养
性能测试
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确保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
对需要维修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机故障
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应及时更 换电机。
阀门卡涩
定期对阀门进行润滑保养,防止卡涩。
控制线路故障
检查控制线路是否正常,如有断路或短路应 及时修复。
组建安装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安 装团队,确保安装质量和进度
。
安装步骤与要点
安装风管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正确安 装风管,确保风管的连接牢固
、严密。
安装风机
将风机安装在指定位置,确保 风机的基础平整、稳固,同时 注意风机的减震和降噪。
安装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图纸,正确安装防烟 排烟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控 制箱、传感器、执行器等。
布局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布置排烟 设备的位置,确保烟雾能顺畅 排出。
施工图设计
完成详细的施工图设计,为施 工提供依据。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规范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守 国家和地方的消防规范
,确保系统合规。
考虑环境因素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当地的气候、风向等因 素,使排烟系统更加合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解读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2)
清晰高度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底部高度 越高,即人员疏散的清晰高度越高,单位 时间产生的烟气量也就越大。
高温的烟气在热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卷吸周 边温度较低的空气,其质量就必然会扩大, 烟气的自身温度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烟气 具有质量与温度成反比的规律。
3.2 自然通风设施(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 面积不应小于2.0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 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 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 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当无法采用自然通风方 式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当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前室符合下列要求时, 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敞开的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或合用前室; 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的前室或合用前室,且前室两个不同 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m2,合用前室分别不小于 3.0m2。
窗口型烟羽流 烟气从门、窗等墙壁开 口处溢出的烟羽流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 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当无法采用自然通风方 式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窗口型烟羽流 烟气从门、窗等墙壁开 口处溢出的烟羽流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度
Q=at2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系统设置 3.2 自然通风设施 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3.4 机械加压送风计算 3.5 机械加压送风控制
3.1 系统设置(1)
设置部位: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间)
排烟方式 ——采用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方式, 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分为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系统。
设置部位:超过一定长度的走道;超过一定面积的房间; 汽车库、中庭、舞台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防止烟气侵入的能量 风速—— 0.7~1.2 m/s; 风量——应按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解读
章
节
条
1、总则
5
2、术语
17
一般规定 11
3、防烟系 统设置
自然通风
5
机械加压 8
一般规定 7
4、排烟系 自然排烟 7
统设置
机械排烟 14
补风系统 7
5、系统设 防烟计算 8
计计算
排烟计算 13
6、系统 防烟联动 5
控制
排烟联动 7
强条 章
节
条
一般规定 6
进场检验 5
4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2)
清晰高度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底部高度 越高,即人员疏散的清晰高度越高,单位 时间产生的烟气量也就越大。
高温的烟气在热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卷吸周 边温度较低的空气,其质量就必然会扩大, 烟气的自身温度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烟气 具有质量与温度成反比的规律。
三重目标 及时排除有毒有害的烟气,提供室内人员清晰的
疏散高度和时间; 排烟排热,有利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开展对火灾
事故的内攻处置; 在火灾熄灭后,对残余的烟气进行排除,恢复正
常的环境。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防烟方式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的方 式,防止烟气进入等疏散空间的系统,分为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或自然通风系统。
1.2 烟气的特点(2)
烟气蔓延特点 实验过程中,烟气沿大空间建筑顶棚移动水平速 度约1-2米/秒。在具有中庭的大空间建筑内一旦 发生火灾,由于中庭内没有分隔物,烟气在十几 到几十秒内就升到20多米高的顶部,并进一步形 成烟气层。在建筑高度不高的建筑里,烟气层的 下降速度很快,在中型功率火强度条件下约10分 钟就到了对人构成危害的高度。
7、系统 施工
风管安装
6
3
部件安装 5
1
风机安装 5
1
一般规定 5
2
8、系统 调试
单机调试
7
6
联动调试 4
2
9、系统 一般规定 4
验收
工程验收 8
10、维护 一般规定 3
1
管理
维护管理 9
1
合计
181
强条
1 20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体积越 大,提供人员疏散的允许时间就越长。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4)
烟气控制的设计原则 防烟分区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根据功能布局 清晰高度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
——适应建筑需要 烟缕质量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
——保证烟气浮力 火灾模型不图太强也不图太弱
——符合实际荷载
向四面扩散开来,受到墙壁阻挡后,便开始转向 下流。
1.1 烟气的特性(1)
烟气体量特性 通常情况下,对于空间高度较高的建筑场所,火 灾呈稳定燃烧态势,烟气量产生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燃烧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状态,除非火灾已造成 建筑的轰燃既全室燃烧,烟气量与楼层面积或防 火单元大小无直接关系。通常要求按楼层面积一 定百分比来确定排烟口面积或每小时换气次数的 简单方法,理由并不充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1 烟气的特性(2)
烟气温度特性 火灾烟气层的温度大大降低。即使功率为几个兆瓦, 火灾烟气的温度也仅升高二、三十度。因此,在 大空间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主要来自 于它的毒性和遮光性。
量和其他门漏风总量以及未开启常闭送风阀漏风 总量之和计算。 风压—— 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 分布。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1)
控制烟层保证人员疏散 构建储烟仓——在防烟分区的顶部形成用于火灾
时蓄积热烟气的局部空间 维持清晰高度——排除烟气使烟层底部至室内地
平面的高度大于人员疏散所需的高度
1.3 烟羽流的类型(1)
轴对称型烟羽流 不与四周墙壁或障 碍物接触,并且不 受气流干扰的烟羽 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2)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从着火房间的门梁处 溢出,并沿着着火房 间外的阳台或水平突 出物流动,至阳台或 水平突出物的边缘向 上溢出至相邻的高大 空间的烟羽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3)
1.2 烟气的特点(1)
烟气分布特点 烟气在向上部升腾堆积的过程中,不断卷吸周围 的空气,总的质量流逐渐增加,体积也不断增加, 平均温度和浓度则逐渐降低。当在大空间建筑物 内产生的火灾烟气会在空中由于降到一定温度 (不超过环境温度的15点。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1 烟气的特性 1.2 烟气的特点 1.3 烟羽流的类型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火与烟 先是可燃固体开始燃烧,发生阴燃; 当达到一定高的温度并遇到适合的通风条件时,
阴燃便转变为明火燃烧; 随后,可燃物的燃烧速率迅速增加,在火源上方
形成向上流动、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的烟羽流; 当烟羽流受到房间顶棚的阻挡后,便在顶棚下方
窗口型烟羽流 烟气从门、窗等墙壁开 口处溢出的烟羽流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度
Q=at2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系统设置 3.2 自然通风设施 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3.4 机械加压送风计算 3.5 机械加压送风控制
3.1 系统设置(1)
设置部位: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间)
排烟方式 ——采用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方式, 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分为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系统。
设置部位:超过一定长度的走道;超过一定面积的房间; 汽车库、中庭、舞台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防止烟气侵入的能量 风速—— 0.7~1.2 m/s; 风量——应按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解读
章
节
条
1、总则
5
2、术语
17
一般规定 11
3、防烟系 统设置
自然通风
5
机械加压 8
一般规定 7
4、排烟系 自然排烟 7
统设置
机械排烟 14
补风系统 7
5、系统设 防烟计算 8
计计算
排烟计算 13
6、系统 防烟联动 5
控制
排烟联动 7
强条 章
节
条
一般规定 6
进场检验 5
4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2)
清晰高度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底部高度 越高,即人员疏散的清晰高度越高,单位 时间产生的烟气量也就越大。
高温的烟气在热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卷吸周 边温度较低的空气,其质量就必然会扩大, 烟气的自身温度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烟气 具有质量与温度成反比的规律。
三重目标 及时排除有毒有害的烟气,提供室内人员清晰的
疏散高度和时间; 排烟排热,有利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开展对火灾
事故的内攻处置; 在火灾熄灭后,对残余的烟气进行排除,恢复正
常的环境。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防烟方式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的方 式,防止烟气进入等疏散空间的系统,分为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或自然通风系统。
1.2 烟气的特点(2)
烟气蔓延特点 实验过程中,烟气沿大空间建筑顶棚移动水平速 度约1-2米/秒。在具有中庭的大空间建筑内一旦 发生火灾,由于中庭内没有分隔物,烟气在十几 到几十秒内就升到20多米高的顶部,并进一步形 成烟气层。在建筑高度不高的建筑里,烟气层的 下降速度很快,在中型功率火强度条件下约10分 钟就到了对人构成危害的高度。
7、系统 施工
风管安装
6
3
部件安装 5
1
风机安装 5
1
一般规定 5
2
8、系统 调试
单机调试
7
6
联动调试 4
2
9、系统 一般规定 4
验收
工程验收 8
10、维护 一般规定 3
1
管理
维护管理 9
1
合计
181
强条
1 20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体积越 大,提供人员疏散的允许时间就越长。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4)
烟气控制的设计原则 防烟分区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根据功能布局 清晰高度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
——适应建筑需要 烟缕质量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
——保证烟气浮力 火灾模型不图太强也不图太弱
——符合实际荷载
向四面扩散开来,受到墙壁阻挡后,便开始转向 下流。
1.1 烟气的特性(1)
烟气体量特性 通常情况下,对于空间高度较高的建筑场所,火 灾呈稳定燃烧态势,烟气量产生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燃烧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状态,除非火灾已造成 建筑的轰燃既全室燃烧,烟气量与楼层面积或防 火单元大小无直接关系。通常要求按楼层面积一 定百分比来确定排烟口面积或每小时换气次数的 简单方法,理由并不充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1 烟气的特性(2)
烟气温度特性 火灾烟气层的温度大大降低。即使功率为几个兆瓦, 火灾烟气的温度也仅升高二、三十度。因此,在 大空间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主要来自 于它的毒性和遮光性。
量和其他门漏风总量以及未开启常闭送风阀漏风 总量之和计算。 风压—— 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 分布。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1)
控制烟层保证人员疏散 构建储烟仓——在防烟分区的顶部形成用于火灾
时蓄积热烟气的局部空间 维持清晰高度——排除烟气使烟层底部至室内地
平面的高度大于人员疏散所需的高度
1.3 烟羽流的类型(1)
轴对称型烟羽流 不与四周墙壁或障 碍物接触,并且不 受气流干扰的烟羽 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2)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从着火房间的门梁处 溢出,并沿着着火房 间外的阳台或水平突 出物流动,至阳台或 水平突出物的边缘向 上溢出至相邻的高大 空间的烟羽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3)
1.2 烟气的特点(1)
烟气分布特点 烟气在向上部升腾堆积的过程中,不断卷吸周围 的空气,总的质量流逐渐增加,体积也不断增加, 平均温度和浓度则逐渐降低。当在大空间建筑物 内产生的火灾烟气会在空中由于降到一定温度 (不超过环境温度的15点。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1 烟气的特性 1.2 烟气的特点 1.3 烟羽流的类型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火与烟 先是可燃固体开始燃烧,发生阴燃; 当达到一定高的温度并遇到适合的通风条件时,
阴燃便转变为明火燃烧; 随后,可燃物的燃烧速率迅速增加,在火源上方
形成向上流动、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的烟羽流; 当烟羽流受到房间顶棚的阻挡后,便在顶棚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