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三则》_初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三则》_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的
1.从寓言学习做人的道理。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故事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难点:寓言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护(bi4)爱慕(mu4)凯歌(kai3)
粘(zhan1)自吹自擂(lei3)大模大样(mu2)
张牙舞爪(zhang1)妒忌(du4)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词语:
(1)庇护:原指包庇,袒护;含贬义。

本课指保护。

保佑;含褒义。

(2)爱慕:本课指因喜好而追求。

(3)粘:本课指紧紧地附着在物体上。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6)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7)洋洋自得;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适。

洋洋:得意的样子。

(8)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9)护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也作忌妒、嫉妒。

3.默写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两千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和对以后寓言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2.关于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

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导语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希望同学们通过《寓言三则》的学习,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课外读一些寓言故事,扩大视野。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提问: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3.提问: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

为什么“笑”?
讨论并归纳: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自以为得意地笑。

4.提问: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5.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讨论并归纳:尴尬不堪,面红耳赤等答案不限。

6.提问:这个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点出寓意。

7.提问:第一段讲故事运用哪些表达方式?
讨论并归纳:以叙述为主,间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8.提问:为什么要间用描写?
讨论并归纳:为了增强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

9.提问: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四、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然之下便显然而止。

用反衬手法,作了辛辣的讽刺,点出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者的一文不值。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几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珠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责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

c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1·文中“添头”的含义是:。

2.“这个值多少钱”中的“这个”在文中指代:()
A宙斯的雕像B.赫拉的雕像
C.宙斯儿子的雕像D.以上三项全不对。

3.“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中的“笑”应该是:()
A谦恭客气的笑B.漫不经心,无所谓的笑
C.略带羞涩,极力克制的笑D.洋洋自得的傲然微笑4.“这个算添头,白送”中的“白送”的深层含义是:()
A.赫耳墨斯的雕像只值几个银元
B.赫耳墨斯的雕像不要钱
C.赫耳墨斯的雕像不值钱
D.赫耳墨斯不被世人敬重
5.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后,表情可能是:()
A恍然大悟,目瞪口呆B.笑逐颜开,尴尬不堪C.恍然大悟,尴尬不堪D.目瞪口呆,尴尬不堪
6.此段文字的寓意是:o
第二课时
一、预习
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今天我们学的《蚊子和狮子》也是选自《伊索寓言》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则寓言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讨论并归纳:
相同点:结构相同。

都是第1段讲故事,第2段议道理。

不同点:(l)情节不同。

《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

《蚊》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蚊子与狮子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蛛网粘住了。

(2)寓意不同。

《赫》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蚊》讽刺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手法不同。

《赫》把神当作人来写。

《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4)表达方式不同。

《赫》主要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赫耳是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

《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邈视强大的敌人。

描写两次吹喇叭的动作,第一次表现蚊子的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得意忘形。

最后用间接引语,写出蚊子的反省。

3.朗读《浓烟和烟囱》
4.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烟囱和浓烟的不同性格?
讨论并归纳:主要运用拟人的对比手法。

烟囱是建筑物,抓住其“静止”的特点,赋予它从不自吹自擂,永远默默工作的性格。

写浓烟,则抓住它扩散的形态,赋予它自我扩张的个性,说它“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

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再用对话将性格对比深化。

浓烟奚落别人,夸耀自己,而烟囱对戒烟的嘲笑,不亢不卑,实事求是。

最后对比了浓烟和烟囱两种相反的结局。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6.提问:读完三则寓言,猜想一想,寓言所写的几个不同的角色,同社会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处?
讨论(答案不限)
四、小结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阅读寓言,要透过简短的故事情节发现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文后要成答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文中“凯歌”的含义是:
2.“也会这么干”中的“这么”在文中指代:()
A我不怕你。

B.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C.用爪子抓,牙齿咬。

D.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3.“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时的神态是
()
A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B.悠然自得,轻闲自在。

C.锐气毕露,势不可挡。

D.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4.“你并不比我强对中“强”的含义是()
A蚊子有能扰乱狮子视听的“喇叭”。

B.蚊子很勇敢。

C.蚊子有办法激怒狮子,使它失去理智。

D.蚊子知己知彼,能以己之长克狮之短。

5上文对蚊子描写的方法主要是:()A行动心理B.语言心理C.语言行动D.语言神态6蚊子将要被吃掉时的心理可能是:()A茫茫然不可理解。

B对蜘蛛无比仇恨。

C.深深悔恨、痛悟。

D.豪气犹存,视死如归。

7.对此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8.此段文字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
《寓言四则》_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分析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


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先由学生
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

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
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

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

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

(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

)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

如《赫耳
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

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

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
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

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

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