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引言

肇始于日本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出,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弱质化,以及农村经济的极大衰退。1992年6月应运而生的绿色观光农业,促进了日本城乡互动和一体化建设,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山区占绝大部分的日本农村带来了极大的生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潜力与希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进程中,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兴起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绿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将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市民参与融为一体,使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它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资金、技术在耕地上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绿色观光休闲农业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保持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日本由于与中国地理环境相似,文化相承,而且都属于人多地少的情况。十八年之后的今天,在中国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时候,重温日本绿色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有着别样的深远意义。

1 绿色观光农业产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积极转变农业政策,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以农业人口转移为前提,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寻求“自立经营农户”,积极缩小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这样,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出,造成了山区和半山区农业生产的衰退,农村的过疏化和高龄化,耕地撂荒、农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居

民渴望与城市市民进行食品、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很少返回农村居住。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显现,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清洁的自然资源、新鲜的食物和悠闲的生活。逐渐萌生了到农村去观光休闲的愿望。

与此同时,日本加入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导致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农业政策上仿效欧美的效率主义、环境主义和地区主义日趋抬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战略,其中农村的旅游开发作为其开发政策的重要一环被逐步推行。1970年由日

本农林水产省山村振兴基本问题咨询委员会起草了“山村的振兴与开发”的政策文件。该文件首次阐述了山村区域具有长期保护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健全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予城市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为了城市居民缓解自身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农村区域经济的振兴,利用城市和乡村相邻的特点,日本农村地区从70年代左右开始出现了“观光热”,即向旅游方向发展的现象,当时被称为“农村观光”。进入80年代后,日本处于“泡沫”经济时期,利用民间资本大规模地开发休养地(度假村)和进行旅游开发的热潮喷涌而出。自20世纪80

年代至90年代初,在日本各地农村各种综合休养地、农业主题公园和模仿欧洲风情的庄园相继建成。1992年6月,“绿色观光(green tourism)”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新的粮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的政策文件中,以此为标志,日本绿色观光农业的发展拉开了大幕。此后,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以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业公园为主要形式的绿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渐次形成,不断发展壮大。

2 绿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在农林水产省的文件中,绿色观光被定义为“在绿郁丛丛的农山渔村,与当地的自然、文化和居民进行交流的一种滞在型余暇活动”。绿色观光农业最早勃兴于意大利和英国。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乡村旅游在民俗学中逐渐诞生,不断展开。这里的“绿色”具有“生态”之意。

从1993年起开始推进的“农山渔村休闲余暇”活动,绿色观光农业成为日本国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被逐步宣传推出。1994年,“农山渔村余暇法”开始实施,日本政府积极

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农林渔业民宿体验的登记制度。政府各部门都在大力推进绿色观光农业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日本的绿色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进农村区域发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是其直接的推进主体。据此,“绿色”也有“区域振兴”之意。

在日本,绿色观光的内容包括:(1)农产品直销和集会、故乡庙会、农林水产业庆祝活动;(2)市民农园、插秧、割稻、挤奶等农业和农村体验活动,与农村和农民接触和交往的活动,以及观赏接触大自然等活动;(3)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的农林业实习体验,参加农村庙会等文化机会活动,以及从事农村环境,当地土特产品和文化的教育活动。日本的绿色观光的内容是逐渐推展到多方位的城市和乡村交流活动,可供选择的内容也日趋多样化。

一般来说,绿色观光与一般的大众观光有着本质区别:在资源利用方面,前者是利用农村一般的自然资源,而后者是利用特殊的自然资源;在客户来源上,前者是城市市民,与农村居民进行相互交流接触,而后者为一般流动性很强的商业旅游者;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系,前者强而后者弱;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前者关注而后者根本不关注。

3 绿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类型和特点

自1992年正式实施以来,日本绿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到2005年,日本全国绿色观光设施共有5009个,当年利用者共有770万人次;产地直卖所13538个,同年利用者高达2.3亿人次;农业和农村研修资料馆904个,同年利用者1716万人次;农业公园662个,利用者1727万人次;森林和林业研修资料馆有387个,利用者472万人次;体验实习林有204个,利用者32万人次;在森林休闲设施中森林公园有1561个,利用者4771万人次,宿营地2596个,利用者1484万人次。另外,市民农园2006年有3124个,比1996年的1496个增加了109%,其中滞留型农园从2000年的21个增加到2006年的68个。

随着设施场所的增加,绿色观光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据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日本国民人均国内观光旅行的次数和住宿次数从2003年的1.70次和2.81次分别增加到1.82

次和2.93次。日本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日本市民愿意到农村居住,超过一成的市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可见,绿色观光在日本已经蔚然成风。

日本绿色观光农业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型。一是农林业公园型。主要为都市近郊的农林主体公园,包括观光农业公园、林业体验和野营公园等。二是饮食文化型。即利用农林水产资源产品进行餐饮零售,提升当地土特产品的品牌化。主要有农林水产品的早市、直卖、配送和直销业务、土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以及农村的便利餐馆等。三是农村景观观赏和山野居住型,主要是在山区和半山区的村落建造住宅区和附带农园的别墅,吸引城市居民来此购房居住和观赏山景。这有利于传统农村景观的保护。四是终生学习型。主要是从二三产业回归从事农业的城市居民,他们在农村相关设施中参加以农林水产品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农林水产业研修课程、体验农村生活和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

日本绿色观光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积极倡导和扶持绿色观光产业的发展。二是法律法规和财政预算齐头并进,做到了有法律、有预算。三是科学制定绿色观光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总结。四是促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适时对其进行财政支持。五是在绿色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的主体性,通过区域居民的合意程序进行决策。六是尊重农村居民和地方特点,不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实行低价格销售,薄利多销,吸引回头客。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