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子宫和附件解剖和生理
子宫附件超声-精品医学课件

6、鉴别诊断:
①子宫腺肌瘤:患者有渐进性痛经,肌壁增厚、回声粗糙, 无“假包膜”。
②子宫肥大:多产史,子宫呈均匀增大,宫体无结节,宫 腔无变形。
③卵巢肿瘤:注意瘤体与子宫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活动关系。 ④子宫畸形:注意宫腔线回声及宫体形态。
32
22
肌壁间肌瘤
23
浆膜下肌瘤
子宫表面有球状或结节状突出,呈 低或中等回声,加压扫查,瘤体与 子宫无分离现象。
24
粘膜下肌瘤
位于宫腔内者,”宫腔分离征” 可见宫腔内有中等或低回声团块, 即杯内球状
25
粘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脱入 宫颈管及阴道, 宫颈增大,其间 可见肿物团块, 同时见宫腔线扭 曲不规则
7
2、经阴道超声:
(1)探头频率:5MHz、6.5MHz、7.5MHz等。
扫查角度:60°、90°、120°、150°等
(2)优点:
① 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② 不必充盈膀胱及不受肥胖限制 ③ 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显示率高
(3)局限性:
① 视野有限、解剖方位不清、远处较大肿块不能显示全貌 ② 对高位卵巢、绝经后阴道萎缩、盆腔内炎症粘连、结构变
15
⑵ 子宫动脉的频谱形态在非妊娠期显示收缩期尖 锐峰,舒张期速度减慢,并形成舒张早期“切 迹”。
16
(3)在各种血流参数中,RI与PI测值有较大的临床 意义,并随月经周期发生改变。 ① 分泌晚期和月经期RI与PI值升高。 (RI = 0.88±0.1,PI =1.8±0.4) ② 增殖期为中间值,分泌早、中期RI、PI值减低。 ③ 妊娠期子宫动脉RI、PI值减低,由于血流低阻 力使子宫肌层和粘膜层有丰富的血流灌注。 ④ 卵巢动脉经腹难测,多经阴道超声测到,与卵 巢功能状态有关。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ppt

2023-10-27
目录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外阴及阴道 • 子宫及输卵管 • 卵巢及黄体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女性生殖腺
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 素和卵泡刺激素)
子宫
孕育胎儿的场所,月经血流出的通道
注意性生活前的卫生
性生活前应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香皂。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生殖系统 疾病,如阴道炎、子宫肌瘤等。
关注身体变化
如果发现生殖系统有异常症状,如阴道流血、分 泌物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
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 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一个较 窄的通道,妊娠期子宫峡部伸长变长,至临产 后可长达7-10厘米。
子宫及输卵管的功能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能够 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保护,促进
胎儿的生长发育。
输卵管是卵子运输的通道,同 时能够促进卵子和精子的结合
受精。
子宫和输卵管还能够调节内分 泌,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平衡
输卵管
输送卵子,为受精卵提供通道
阴道
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生殖功能
产生卵子、受精、受精卵着床 、发育胎儿
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修复和 重新增生的过程
免疫功能
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免疫排斥 反应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内生殖器
位于盆腔内,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宫颈 组织结构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 • 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三、输卵管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 排卵后7 ~ 8d 高峰
– 月经前最低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六、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 量少,浑浊粘稠 – 椭圆体结晶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七、输卵管阴道的周期性变化
• 输卵管的变化
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 功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并分泌激素 • 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 泡)→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退化)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产生并排出卵子–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源自–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功能:排卵后7~8天达 高峰,14天左右萎缩 – 白体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骨代谢,脂代谢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T升高
三、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1
(一)月经
• 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
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 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在11-18岁。 •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
正常月经间隔21-35日,平均28日。
辽宁幼教网 /show.php?contentid=36691
妇科超声诊断--子宫附件 ppt课件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第三节 子宫附件正常声像图
• 基本扫查法 ★经腹体表探测:膀胱适度充盈 ★经阴道超声探测:
PPT课件
30
正常子宫声像图
• 子宫纵切:
• 呈倒置的梨形
• 轮廓光滑清晰
• 肌层均质性中等强度回声
• 宫腔呈线状高回声
• 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周期有关,增殖期 约2-5mm,分泌期5-10mm,
PPT课件
41
子宫肌瘤
肌壁间
浆膜下
阔韧带肌瘤 宫颈肌瘤
粘膜下
PPT课件
42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粘膜下肌瘤
PPT课件
43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浆膜下
粘膜下 肌壁间
PPT课件
44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浆膜下肌瘤
PPT课件
45
子宫肌瘤
10
(二)子宫的组织结构
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内 膜层。其中肌层自内向外可分三层:即 黏膜下层、中间层和浆膜下层。
• 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层,余下1/3为基底 层。
•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
PPT课件
11
子宫壁 侧切面
PPT课件
12
子宫内膜 的周期性 变化
PPT课件
病理:子宫腺肌症 23 岁, 月经过多,痛经
PPT课件
76
子宫腺肌症
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
85 岁,弓形动脉硬化
PPT课件
77
四、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理变化:肉眼观,分为四型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子宫骶骨韧带:将 宫颈向后上牵引,间 接保持子宫前倾位。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输卵管 :为卵子与精子相遇和结合的场所,也是向宫腔运
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卵巢:产生和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或具有生殖和内分
泌功能。 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表面无腹膜,有单层立方上皮覆 盖。卵巢实质分为外层皮质与中心髓质两部分,皮质有 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含疏松结缔 组织及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4条径线)
入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长 11cm. 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长距离。(平均13cm) 斜径:一侧骶髂关节上缘至对侧髂耻隆起的
距离。(12.75cm)
中骨盆平面(最狭窄,纵椭圆形)
中骨盆前后径:第4、5骶椎之间到耻骨联合下缘中点 距离(11.5cm)
▪ 卵巢 ▪ 子宫 ▪ 阴道
阴道
➢ 性交器官、排出经血、娩出胎儿 ➢ 位置及形态:位于骨盆腔下部中央,前邻膀
胱和尿道,后邻直肠。阴道上端包饶宫颈、 环绕宫颈的部分叫阴道穹窿,按其位置分前、 后、左、右4部分,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 宫陷凹相邻,为盆腔最低部位,是诊断某些 疾病(异位妊娠)或实施手术的途径。
▪ 孕激素
1、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弱子宫收缩,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 拉丝度减少。
2、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3、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4、在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5、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6、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正常妇女在排卵前基础体温低,排卵后可升高0.3
王艳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v1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二、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一)卵巢 的功能
合成并分 泌激素
卵泡闭锁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阴道穹隆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二)子宫
1.形态 位于盆腔中央,站立时呈前倾前屈位。
成人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重 约50g,宫腔容积约5ml。
子宫在盆腔内不同的位置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壶 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 层。 输卵管壶腹部是受 精的场所。输卵管
肌肉收缩和纤毛摆
动有输送孕卵到达 子宫腔的功能。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四)卵巢
1.成年妇女卵巢大小 4cm×3cm×1cm,重5~6g。 2.皮质内含有数以万计 始基卵泡及发育不同阶 段卵泡。 3.髓质内含丰富血管、 淋巴管、神经和疏松结 缔组织。 4.卵巢是产生排出卵子和 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发育成熟的卵泡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二、生殖器官及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2.卵巢分泌的激素
(1)甾体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
雌激素:由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颗粒黄体细胞产生。
孕激素 :由黄体颗粒细胞产生 雄激素(少量):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产生。 (2)多肽激素 松弛素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

(三)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 Moloy分类),分为女型 、 扁平型 、类人猿型和男型 4 种类型 。
骨盆4种基本类型及各部比较
PART 05
骨盆底
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 结节。 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为尿生殖三角,向 后下倾斜,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三角区为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管通过。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女性生殖器淋巴流向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由第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 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走行与阴部内 动脉途径相同。
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 阴蒂背神经及肛门神经3支,分布于 会阴、阴唇及肛门周围。
女性外生殖器神经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1. 骨盆的骨骼
女性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 接,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 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 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 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
2. 骨盆的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正常女性骨盆(前上观)
3.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位于骶、尾骨与 坐骨结节之间;
妇产科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组成
内生殖器
女性 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
卵巢:产生卵子并分泌女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的管道和卵子受精的部位;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阴道:性交、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第九版-妇产科学整理

第九版-妇产科学整理第九版妇产科学整理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以及生育调控的医学学科。
第九版妇产科学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更新和完善,涵盖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更先进的诊疗技术。
以下是对第九版妇产科学的整理。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阴道是性交和胎儿娩出的通道,其黏膜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呈倒置的梨形,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
子宫体的内膜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的部位,由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组成。
卵巢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的生殖功能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月经周期。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的功能,垂体则分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作用于卵巢。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卵泡的发育和排卵、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殖、分泌和脱落,形成月经。
三、妊娠生理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受精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的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并在宫腔内着床。
胎儿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孕期母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生殖系统的变化、乳房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泌尿系统的变化等,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
四、妊娠诊断早期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特有症状。
妊娠试验检测尿液或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是诊断妊娠的常用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确定宫内妊娠,并能看到孕囊、胎芽和胎心搏动。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可以通过腹部检查、超声检查等方法,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位、胎盘位置等。
第二、三节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三节 妊娠及受孕过程
22
妊娠
妊娠pregnancy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成熟卵受精是妊娠开始, 胎儿及附属物娩出是妊娠的终止
妊娠期:通常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约为266天(38周)
23
妊娠 (pregnancy)
卵子受精(ovum fertilization)
胚胎(embryo)
胎儿(fetus)
生长(growth)
分娩(delivery)
新生儿
胎盘及其附属物
(newborn) (maternal-placental-fetal unit)
24
受精及着床过程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妊娠的开始
25
着床过程
着床过程: 定位(apposition) 粘着(adhesion) 穿透(penetration)
4、精索 :是一对扁圆形索条,由睾丸上
端延至腹股沟管内口
19
男性内生殖器:附属腺
1、精囊腺:扁椭圆形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之后,输精管壶腹的外 侧,其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合成射精管
2、前列腺:位于膀胱底和尿生殖膈之间,分底、体、尖。体后面有 一纵生浅沟为前列腺沟,内部有尿道穿过。 功能:分泌前列腺 液。其作用是可以中和射精后精子遇到的酸性液体,从而保证精 子的活动和受精能力。前列腺还可以分泌激素,称之为前列腺素, 具有运送精子、卵子和影响子宫运动等功能。
15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 内生殖器 和 外生殖器二个部分
内生殖器: 包括生殖腺(睾丸)、输精管 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 和尿道)和 附属腺(精囊腺、 前列腺、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 包括 阴囊 和 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1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一、外生殖器
本节考点:
外生殖器:
(1)范围
(2)组成
(一)范围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二)组成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双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局部损伤时。
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妇女的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也稀少。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两侧小阴。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神经:支配外生殖器的神经主要为阴部神经,
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与阴部内动脉
并行。
右、左骶交感与神经节
内生殖器主要由 梨状肌
髂外动脉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 骶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支配;另外,子宫平 阴部神经
滑肌有自律活动,完 全切断其神经后仍有 节律性收缩,并能完
蒂脚。仅阴蒂头可见,
富含神经末梢,极敏
感,能勃起。
精选可编辑ppt
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 五 ) 阴 道 前 庭 【外生殖器】
小阴唇两侧的菱
形区域。前为阴
蒂,后为阴唇系
带,此区域包括
以下几部分:前
庭球、前庭大腺、
尿道口、阴道口
及处女膜。
精选可编辑ppt
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腺脓肿或囊肿。精选可编辑ppt
9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的后下方及前庭前 部,后壁上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 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 4、阴道口及处女膜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 方的前庭后部,为阴道的开口。其表面覆盖 有一层薄膜为处女膜,中间有一小孔,月经 血由此流出。处女膜可在初次性交或剧烈运 动时破裂,分娩后会形成处女膜痕。
精选可编辑ppt
34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五、骨盆底】
骨盆底组织由多层肌肉及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 其间有尿道、阴道、直肠通过。其主要作用是承载 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骨盆底的前 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 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分娩时若损伤骨盆底组 织,可导致盆底松弛,影响盆腔器官的位置与功能。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子宫韧带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三、输卵管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分为4部: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其须状组织有拾卵作用)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
促卵泡素(FSH)
排卵前24h出现高峰,持续24h,经前水平最低
促黄体生成素(LH)
排卵前24h,月经前水平最低
雌激素 (E2)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峰
通化市生殖健康服务中心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2
雌激素的变化(E)
排卵前高峰 排卵后7~8d 月经前最低
2:1 成人妇女子宫长约为7-8cm,宽4-5cm,厚23cm,容积5ml, 重量约50克。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底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颈
宫颈的阴道上部 宫颈的阴道下部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底
子宫颈
未产妇宫颈 经产妇宫颈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子
宫
宫体与宫颈之间 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 狭部,非孕期长约1cm, 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 狭部上端为宫颈解剖 学内口,下端为组织 学口.
孕激素的变化(P)
排卵后7 ~ 8d 高峰 月经前最低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子宫及附件解剖及生理
六、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量多,稀薄透明 羊 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浑浊粘稠 椭圆体结晶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小时内。 • 男女生殖道必须畅通
受精意义
1、标志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快速的细 胞分裂。
2、染色体恢复46条。保持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同 时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 数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会与交换,从而使新个体既 维持双亲的遗传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亲代的特性。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内部一团细胞 内细胞群
外周一层细胞 滋养层
卵裂和胚泡形成
中央一个空腔 胚泡腔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受精
• 定义:成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 •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的必备条件
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血管扩张充血,腺体增大,腺细 胞的胞质出现许多颗粒,内膜呈现高度分泌状态。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
时间
1-4
螺旋动脉 收缩--扩张 破裂--出血
子 宫 腺 缺血、坏死
脱落
基质细胞 同上
内膜厚度 功能层脱落
增生期
5-14 增长,弯曲
增长,变弯曲 腺腔较窄 分裂、增殖 2-3mm
胎盘
胎盘的功能
• 物质交换 • 屏障作用 • 内分泌功能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第1~2
周在尿中出现,第8周过高峰(尿TT试验) 2、人胎盘催乳素:第2个月分泌,第8个月达高
峰。 3、雌、孕激素:第4个月分泌。
胎儿发育特征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在医师考试中,女性生殖系统在执业医师中占55分左右,助理中占30分左右,因此要想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女性生殖系统是重点中的重点,但是绝大多数学员感觉女性生殖系统很难学,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效果不理想。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是大家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基础没有掌握好,学好女性生殖系统,基础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今天首先给大家总结一些女生殖系统解剖的知识,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并记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几个重点知识点:一、子宫的韧带: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宫骶韧带:向后向上牵引子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注:切除子宫而保留双附件时,不需要切除的韧带是卵巢的韧带,固定子宫的韧带都需要切断。
二、子宫的解剖: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1.位置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
宫底位于骨盆人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
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维持。
2.形态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 4~5cm,厚2~3cm,容量约5ml。
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宫体;宫体顶部称为宫底;宫底两侧称为宫角。
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为宫颈。
宫体与宫颈之比,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 老年妇女为1:1。
宫腔呈倒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
(重点考点)宫颈内腔呈梭形称为宫颈管,成年妇女长 25~30cm,其下端称为宫颈外口,通向阴道。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期可分为3个阶段:
月经期:第1~4日,卵巢中的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缺血、坏死→剥落、出血。
增生期:第5~14日,原始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逐渐增生、增厚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1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
进入并浅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 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1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 两侧缘到盆壁,又称子宫 旁组织。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生长卵泡
原始卵泡:由中央的初 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 的卵泡细胞构成。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闭锁卵泡 大部分退化 生长卵泡
1个
次初级级卵卵泡泡::卵卵泡泡细细胞胞分由泌两卵层泡增液生、至并多 形 卵层 分 带丘成裂 ;;生 次;卵前 初初长 级泡卵期 级级卵 卵腔细, 卵卵泡 泡胞;体 泡母: 。周卵积 周细分围细增 围胞为出胞大结仍初被现,缔处级挤放周组于卵射于围织第泡冠一出形1和。侧次现成形成透卵成熟明泡
30 会阴肌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肛门
后界为尾骨尖
子宫解剖课件ppt

子宫的组织结构
01
02
03
04
子宫内膜
位于子宫最内层,随月经周期 变化而变化,受激素影响。
子宫肌层
位于子宫内膜之下,由平滑肌 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功能。
子宫外膜
位于子宫最外层,分为浆膜层 和纤维层。
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 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子宫韧带的解剖与功能
主韧带
主韧带是连接子宫和骨盆侧壁的韧带,它固定子宫在骨盆 中的位置。
圆韧带
圆韧带起自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稍下方,出阔韧带 前叶的覆盖于阔韧带前叶皱襞内。圆韧带的功能是维持子 宫呈前倾的位置。
宫骶韧带
宫骶韧带起自宫体和宫颈交界处后面的两侧,向前、向两 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宫骶韧带仅对 维持子宫前倾有主要作用。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辅助生殖技 术。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
切除子宫及宫颈,是治疗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淋巴结清扫术
清除盆腔淋巴结,以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与化疗
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杀死癌细胞,降低复发率。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01
02
03
卵泡期
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开始 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好 准备。
黄体期
在黄体期,子宫内膜继续 增厚,为胚胎提供充足的 营养。
月经期
月经期开始时,子宫内膜 开始剥脱,形成月经。
子宫颈的结构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4、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 宫 子宫发育,增加平滑肌对 子宫肌松弛 , 降低平滑肌对催
【内生殖器】
孕育胎儿的场所
(二)子宫 1.大小:50g 5ml
子宫角
7 ~8cm ;4 ~ 5cm;
2 ~ 3cm
2.解剖学结构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上) 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结缔组织构成,呈梭 形,成年女性长约3cm,下端称 宫颈外口,开口于阴道。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期长
2019/6/14
【月经及其周期】
(一)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初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初潮年龄为 11-18岁,较早11-12岁,多数在13-15岁之间。 (三)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 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
排卵—多发生在 下次月经来潮前 14日左右。
比利时的妇科医生为一名妇女做子宫切除手术时一枚卵子正排出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二)分泌激素
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 少量雄激素 均为甾体激素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3、卵巢性激素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排卵前、排卵后7~8日高峰 2)孕激素:排卵后7~8日最高峰 3)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少量来源于卵巢
会阴侧切损伤了那些肌肉组织?
【女性骨盆】
占52.0%—58.9% 前浅后深形态 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 耻骨弓角度较大 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 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底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颈
宫颈的阴道上部 宫颈的阴道下部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底
子宫颈
未产妇宫颈 经产妇宫颈
子宫
• 宫体与宫颈之间 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 狭部,非孕期长约 1cm,临产后形成子 宫下段.狭部上端为 宫颈解剖学内口,下 端为组织学内口.
子宫和附件解剖和生理
• 阴道 • 子宫 • 输卵管 • 卵巢
阴道
/2004/06/05/85/article220398513.shtml
一、阴道
功能:性交器官、月经通道、产道
位置:前为尿道,后为直肠。有四个穹窿部;后
穹窿与子宫直肠凹陷相邻。
解剖:阴道呈上宽下窄、前后壁相互紧贴的管道,
覆盖。卵巢组织分皮质和髓质。卵泡在皮质,而髓质主 要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 •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内生殖器邻近器官
• 内生殖器的邻近 器官包括: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二、女性生殖系生理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出生4周内,假月经,乳房肿大 2. 儿 童 期:4周~12岁 3. 青 春 期:10岁~19岁
月经期 第1天
增生晚期 第14天
分泌期 第25天
增生早期 第6天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 激素(GnRH)
垂体
促卵泡素 (FSH)
促黄体生成 素(LH)
雌激素
孕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关系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
• 促卵泡素(FSH)
– 排卵前24h出现高峰,持续24h,经前水平最低
内有横形皱壁;
二、子 宫
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坐骨棘水平之上, 呈前倾前屈位,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 输卵管和卵巢。
子宫的功能
1. 孕育胚胎、胎儿, 2. 娩出胎儿, 3. 产生月经 4. 提供产力协助胎儿
娩出
子宫形态
• 成人子宫外形上宽下窄,前后稍扁,倒置梨形 上为宫体,下为宫颈。成人宫体与宫颈比例为
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阴道上段黏膜改变最明显 雌激素影响: 黏膜上皮增生,阴道呈酸性环境 孕激素影响:阴道黏膜上皮脱落,间接了解卵巢功能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子宫卵巢超声常规表现
经腹扫查子宫
经阴道扫查子宫
经阴道扫查子宫
经腹扫查宫颈
感谢观赏
正常月经间隔21-35日,平均28日。
(一)月经及其临床表现
• 经期及经量
2~7日,30~50ml,>80ml属于经量过多
• 月经血的特征 暗红、粘稠不凝固
• 月经期的症状 无特殊不适
• 月经期保健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2
• 子宫内膜的变化
– 增生期:第5~14天 – 分泌期:第15~28天 – 月经期:第1~4天
子宫体的组织结构
•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 浆膜层、肌层、内膜 层。
• 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 层,余下1/3为基底层
•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
宫颈 组织结构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
• 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
黄体功能:排卵后7~8天达
高峰,14天左右萎缩
辽宁幼教网 /show.php?contentid=36691
– 白体
雌激素、孕激素生理功能
子宫平滑肌
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乳腺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水钠潴留 代谢影响
雌激素
肥大增生,收缩
增生 松弛,分泌增加,变稀
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生理特点:① 全身发育; ② 生殖器官发育
③ 第二性征; ④ 月经来潮;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4. 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 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分泌性激素
5. 围绝经期: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过去称更 年 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向衰退的变更时期。≥40岁,历时10余年,因人 而异
加强收缩 增生角化变厚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骨代谢,脂代谢
孕激素
松弛 分泌 闭合,分泌减少,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T升高
三、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1
(一)月经 • 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 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 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在11-18岁。 •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
6. 老年期:60岁以后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功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合成并分泌激素
• 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 泡)→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退化)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产生并排出卵子
–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 排卵
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 黄体形成及退化
•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 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三、输卵管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分为4部: • 间质部 • 峡部 • 壶腹部 • 伞部
(其须状组织有拾卵作用)
卵巢
• 卵巢的大小约4×3×1cm,绝经后卵巢变小变硬。 • 卵巢的组织结构:表面无腹膜,表面由生发上皮和白膜
– 排卵后7 ~ 8d 高峰 – 月经前最低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六、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 量少,浑浊粘稠 – 椭圆体结晶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配套光盘
七、输卵管阴道的周期性变化
• 输卵管的变化
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 阴道黏膜的变化
• 促黄体生成素(LH)
– 排卵前24h,月经前水平最低
• 雌激素 (E2)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峰
通化市生殖健康服务中心 /jkwh3.asp
五、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2
• 雌激素的变化(E)
– 排卵前高峰 – 排卵后7~8d – 月经前最低
• 孕激素的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