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
中国古代新闻史人物汇总
王韬(1828—1897):中国近代报刊政论家。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原名利宾,又名瀚,字懒今。
出身乡塾家庭,自幼苦读经史。
18岁中秀才。
旋因乡试不中,弃八股,转治经世致用之学。
1849年受聘英传教士麦都思所办的上海墨海书馆,协助艾约瑟、伟烈亚力等译西方自然科学等书籍,并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
1862年返乡省亲时,具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民政长官,多所谋画。
事发后早清政府缉捕,得上海英国领事馆庇护逃亡香港。
自此更名韬,字仲弢,又字紫诠,笔名天南遁叟等。
居香港后,在英华书院协助英传教士理雅各译中国经书为英文,并于1864年主编罗郎也主办的《近事编录》。
1867年冬,应理雅各邀,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了对西学与西方时事政治的了解,改良思想有所发展。
返港后为《华字日报》等报刊撰稿。
他编译的《普法战纪》在该报连载。
1871年与友人集资收购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成立中华印务总局。
1874年和黄胜合作出版《循环日报》,任该报主笔10年。
在任主笔的头两年中,撰写大量政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
其政论文风不拘一格,有所创新。
1879年曾游日本。
1884年获李鸿章默许,返沪定居。
1885年开设弢园书局。
1886年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
继续为《申报》、《万国公报》等报刊撰文。
1897年5月病逝。
著述颇丰。
其中《弢园文录外编》一书所收多为报刊政论,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彭翼仲(1864—1921):中国近代报人。
名诒孙,字翼仲。
江苏苏州人。
出身官宦世家,做过通判一类小官。
长期客居北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在街头当过摊贩,因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有所了解和同情。
1902年开始报馆生涯,历经坎坷。
一生办过3种报:1902年6月23日创办《启蒙画报》;1904年8月16日创办《京话日报》;同年12月7日创办《中华报》,都在北京出版。
其中以《京话日报》影响最大,是当时北京第一家销数逾万份的报纸。
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篇目索引
13 日
14 日
论东京御前会议
国家战时军治化
,
15 日 16 日
今后的国家教育 建国与E 国
吴其昌
z
1 日 2 日 3 日 4 日 5 日 6 日
月
7 日 8 日 9 日 10 日 11 日
知彼知己
反侵略运动
新加坡的会操
保护难民的迫切问题 悲愧奋力② 三论川事
中国青年
英美日海军问题
难民伤兵 敌军纪律问题之本质观
23 日
24 日
特别对英美政府一言
中国与德义③·
勉空军将士
8 日
9 日
10 日
美国声明日本违反两公约
论北线战事
国庆之辞
25 日
沪战形势的说明
11 日
天空轰炸平民问题 一一从国际法上观察天空轰 炸平民之非法 陶描
26 日
27 日
28 日
全国更需要切实团结
勉北战场各军
沪局与国民的觉悟
12 日 13 日
14 日
之志趣>>,载 1926 年 9 月 1 日天津版《大公报衍。 抗战期间, <<大公报》也象当时中国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饱尝了战争 的创痛,"颠沛流离,随倒随迁,随起随建,亘逾八年,. ( <<大公报八年
来的社难)) ,载 1946 年 7 月 7 日上海版《大公报>> ) ,先后发行有天津、上
海、武汉、香港、重庆、桂林等版。本目录索引只选取了《大公报》在
翻检之苦,提供一个参考利用的工具。
1937 年(天津版)
7
1 日
2 日
月
3 日 彻查投机之发展
本报科学奖金征文揭晓②
大公报
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大力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报道 祖国建设伟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公报》为香港的平稳过渡、顺利 回归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 香港回归后,《大公报》与港人同呼吸、共命运,忠实地 记录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 积极贡献。
经 营 模 式
抗战时期
七七事变后,《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抗战期间, 《大公报》辗转迁徙,财产损失严重,但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报馆依 旧获得长足发展,渝版、港版、桂版一度同时发行,在规模和舆论影 响力上,国内报纸难望其项背。
英敛之强烈反对清政府压制言论的做法,一再发表文字,争取新 闻自由
。 在呼吁新闻自由的同时,也公开痛斥不良报纸,报人和报风,提倡新闻道德 一曰真实,二曰正直,三曰公平
----辛亥革命时期
创刊时的《大公报》为书版式,用国产毛边纸单面印刷,日 出8个小版块。 栏目:除了邸抄,上谕,论说,时事要闻、中外近事等栏目 每天都有外,其他如,附件,录件、译件等栏目不定期出现, 这样使得版面丰富灵活。 大公报屡次改版力图精益求精。就1905年而言,该报就有过 大小两次版面改革。1916年元旦开始,大公报使用白报纸两 面印刷,向现代报刊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真 正 的 新 闻 纸
以多从 论种一 说多开 最样始 为:就 重如十 要言分 ,论重 相、视 当闲评 于评论 今、工 日附作 的件, 论等评 社等论 。,形 其式 中也
代 表 报 纸 风 格 的 评 论
栏 目 特 色
.
”
“
“
”
大公报
大公报评价:《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创刊于1902年。
它是一种民间报纸,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政论闻名报界,其社论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史料。
一百多年来,《大公报》以“坚持宣传正义声音”为宗旨,以立论中肯、报道详实为特色,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声誉。
历史:清末,由英敛之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办。
其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以敢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
民国,王郅隆接收了《大公报》,之后聘请胡政之担任主笔兼经理,随后他就对《大公报》的版面进行了改革。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
1926年—1949年期间是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
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行,《大公报》正式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
抗战时期,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
《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
1941年4月,《大公报》收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来函,被认为是“《大公报》刊行悠久,代表中国报纸。
”“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于国内舆论者至巨。
”“《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
”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获得最佳报纸称号(密苏里新闻学院奖是新闻界内很高的荣誉,先前亚洲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时报》得到过这个殊荣)。
当日重庆新闻界隆重集会,以示庆贺;《大公报》发表《本社同人的声明》,概括《大公报》的成功经验为“文人论政”和“商业经营”。
第七单元课堂笔记(1)
第七单元课堂笔记一、新闻天津新闻业概况开埠之后,西方的社会生活模式经由租界而整体移入,使天津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
天津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及铁路、电报等近代化设施的建成,为新闻业提供了发展的动能与条件,使之成为我国较早发行报纸的城市,并逐步成长为中国新闻的北方重镇。
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新闻业达到繁荣的顶峰。
天津新闻业形成期的标志应为始于1880年由天津海关主办、面向外国人发行的英文报纸《北方邮报》;在天津,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和期刊是严复、王修植、夏曾佑等于1897年创办的日报《国闻报》和旬刊《国闻汇编》;1902年2月北洋官报局成立,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我国历史最长的百年老报《大公报》也于同年创刊。
五四运动中,一批高张反帝反封建旗帜的革命报纸趁势而起。
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影响巨大,被誉为“全国学生会报之冠”。
进入30年代,天津的新闻报业达到鼎盛期。
《大公报》、《益世报》(1915年)、《庸报》(1926年)、《商报》(1928年)被称为天津的“四大报纸”。
天津报业对文学的贡献天津报业的另一特色是文学副刊非常活跃。
《大公报》“文艺”副刊先后由吴宓、沈从文、萧乾主编,聚集了周作人、废名、朱自清、李健吾、林徽因等几乎全部“京派文人”,也培养了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等一批青年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午报》、《新天津报》、《评报》(分别由三位回族报人刘孟扬、刘髯公、刘霁岚主办,时称“报界三刘”)等一批小报成为通俗文化的重要阵地。
著名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宫白羽和言情小说名家刘云若的作品大都发表于天津的报纸。
其中,沙大风主办的《天风报》就曾经推出了刘云若、还珠楼主两位大师的成名之作《春风回梦记》和《蜀山剑侠传》。
《益世报》的爱国主义壮举天津《大公报》、《益世报》坚持独立、公正的新闻原则与爱国、进步的政治立场,用奋斗与牺牲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荣且悲壮的纪录。
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新闻思想
【 键词】 敛之 关 荚 新 闻思 想 ( 《 大公 报 》
英敛 之 (87 12 )名华 , 16- 96 , 字敛 之 , 号安 蹇 , 满族 正 红 旗 人 , 祖 籍 北 京 。在 《 大公 报 》 的百 年 历 史 中 , 敛之 作 为 创 办 人 无疑 有 英
( ) 一 有赖 于媒体 自我管理 媒体是一个高素质人才云集的
地方 , 有理 由通 过 自律 来 解 决 问题 , 括 新 闻 化 广 告 问题 。当前 , 包 要 明 确 一 系 列 具体 的 、 操 作 的 自律 职 业规 范 , 一 系 列他 律 性 可 将
广告经营者守法经营 。这样 , 新闻化 广告才能慢慢退温 , 才能逐
家却 只 有 区 区 二 十余 家 报 馆 。虽说 中 国人 口众 多 , 但真 正识 字 读
书 者 不过 五 分 之 一 , 字 人 太 少 因 此 报 纸 发 行 受 阻 , 以 民 智 不 识 所
道 德 和 争取 新 闻 自 由的 典 型 维 新 派 人 士 。 他 的 办 报 思 想 集 中 表 现 在创 办 《 大公 报 》 十年 期 间 。
英法美德 日等 国所办报馆的数量 , 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 办报 与
强 国 的逻 辑 关 系 : 国家 的盛 衰 须 依 赖 于 人 民 的愚 智 , 人民 的 而 愚 智则 体现 在办 报 馆 的数 量和 报 纸 的 销量 上 。“ 馆 多 。 必强 ; 报 国
报 纸畅 , 必 智 ” 民 。而 在 当 时 , 中国 四 万 万 人 来 计 算 , 大 个 国 以 偌
求 精 , 为 国 民 教化 的机 关 。 成 英敛之认 为 , 闻纸的影响是巨大 的, 新 不仅 是 “ 世 文 明 之 近
英敛之·英千里·英若诚
英敛之英千里英若诚
政清
【期刊名称】《中国天主教》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英氏祖孙三代一门三俊。
英敛之是《大公报》创办人,他是满族人,天主教友,世居北京。
他学识修养均佳,亦为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新闻界、教育界素有地位。
英敛之很开明,他把儿子英千里送到英国留学。
英千里毕业于伦敦大学。
英千里教友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国文字,保持中国人本色。
抗战期间,英千里参加抗日地下活动,曾被日寇逮捕。
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市教育局长。
40年代末期,英千里去台湾,夫人及儿女留在大陆。
英千里在台湾主持台湾大学外文系,著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陈若曦、余光中、於黎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政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76.1
【相关文献】
1.英克莱志存高远意在千里 [J], 尹克
2.《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性格特征及喜好特长的考察r——基于《英敛之日记遗稿》的视域 [J], 施欣
3.英敛之:“一部百科全书式中国近现代史”的肇基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研究综述 [J], 施欣
4.英若诚戏剧翻译风格的译者行为批评——以英若诚汉译《推销员之死》为例 [J], 袁凝忆
5.“万卷书与千里路”的辩证思维——温振英论继承与发扬创新中医学的思路 [J], 郑军;李敏;王仲易;彭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那么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下面给大家说说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供大家阅读!吕碧城(1883-1943),原名吕贤锡,号碧城,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山西太原,父亲吕凤歧为光绪进士、山西学政,吕碧城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
到吕碧城12岁时,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
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她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小姑娘的作品时,他惊讶得简直不敢相信。
她是“被时光之河湮没的一朵奇葩,亦是一个不老的传奇”。
她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也有人说她就是“民国第一才女”,还是女词人中“三百年来第一”、“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她又是“吕氏四姐妹”(吕惠如、吕美荪、吕碧城、吕坤秀)之一和之首,且有人称她是“风华绝代民国剩女”,独身终老;她还与秋瑾齐名,号称“民国南北二女侠”。
她是作家、报人、旅行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既美丽又聪慧,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古典文学造诣冠绝天下,乃近代第一女词人、女报人;还工书画、擅琴艺,会说6国语言,包括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一直坚持只用文言创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
有论者说,以她的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果能用白话文创作,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任何女性作家。
曾是天津《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主笔;参与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出任总教习、监督;担任袁世凯总统府机要秘书、参政;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倡导动物保护与戒杀,自己晚年也彻底吃素。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吕碧城的轶事典故人际纠纷英敛之与吕碧城相识后,因为欣赏其才华胆识,一度生出倾慕之心。
英敛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觉感到丈夫的热心有些过了头,暗自伤心悲痛,几欲离家避走。
最后,英敛之“发乎情,止乎礼”,以君子之风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业上给予吕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对她力加拔擢,还将她引荐给当时的众多社会名流。
大公报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理论界也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1963年,《大公报》作为新中国财经战线专业报,为了加强经济理论宣传、提高宣传质量,酝酿将原来每周分散刊出的经济论文集中刊出,创办一个周刊作为经济理论研讨的园地,刊名定为《经济评论》。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中宣部和国务院财贸办的同意。《大公报》对创办《经济评论》如此看重,与毛泽东当时对《人民日报》理论宣传不足的批评有关。毛泽东认为它把理论阵地让给了《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
创刊时的大公报一直是书册式,一个整版直排,分上下两栏,栏之间留一空白,每栏都加了边框,对折以后即可装订成册(右图所示)。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后,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二十八岁的胡政之在和英敛之“面洽以后,入馆任事”。胡上任后主持报馆改革。1916年11月10日起,胡政之入馆一个月后,《大公报》由书册式改成了通栏式,将垂直的两栏改成四栏,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改成六栏、八栏。在字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各种字号大小间隔、搭配,改变了原来比较单调的状况,使版面变得错落有致。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胡政之也在采访完巴黎和会后辞去经理职务。1923年9月王郅隆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丧生,安福系于次年垮台。难以为继的大公报于1925年11月27日宣布停刊。
1953年1月1日,沪版北迁与《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全国性的《大公报》,并于1956年9月迁到北京,10月1日出版,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分工报道财经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大公报》于1966年9月14日停刊,改名为《前进报》,但是只办了103天,也停刊了。
大公报》在天津
• 1900年3月到云南,担任法国驻蒙自领 事馆馆员。由于当地常发生教案,同 年7月随领事返回天津。 • 1901年4月,天津紫竹林天主堂总管柴 天宠提议集资开办报馆,邀英敛之进 行筹备。 • 1902年7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发 刊,英敛之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提 倡变法维新,抨击时弊,不避权贵, 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 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他本906年,与《北洋日报》等联名发表《告 天津各报大主笔书》,发起组织中国近代 第一个新闻团体“天津报馆俱乐部”,作 为同业“研究报务、交换知识”的场所。 • 1912年,他和好友马相伯一起上书教廷, 请求创办一所天主教大学。 • 1916年,英敛之将《大公报》转手售予王 郅隆,迁居北京香山静宜园,创办香山慈 幼院和辅仁社(1925年),1926年1月10 日病逝。去世后的次年,辅仁大学在北京 正式立案。
总 编 辑 , 记 者 王 云 生
《大公报》在天津
忘我之为大 无私之为公 报
• •
•
•
英敛之履历 1867年11月23日,英敛之出生于北京 的旗人家庭。幼年家贫,未接受正规 教育,自幼习武从军。 1888年,他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 并自学法文。 1898年4月,撰写文章《论兴利必先除 弊》,开始评论国事。戊戌变法失败 后,恐被株连,潜往外地。 1899年8月,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 《党祸余言》,对变法失败“深感郁 结,心不能已”。
英 敛 之 的 一 生
• 思想维新 • 反帝爱国 • 傲骨为大公
北京谚语 • 皇上是傻子 • 王爷是架子 • 官是搂子 • 兵是苦子
《 大 公 报 》 新 主 张
• 兴实业 • 办学校 • 立宪法 • 反缠足 • 禁鸦片 • 倡导白话文 • 介绍共产主义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研究
在我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上,英敛之是一位著名的民间独立报人,也是一名优秀的报业家与经理人。他让一份起初并不显山露水的普通报纸走向“居津门、观天下”的辉煌道路,并将报纸的言论影响力与思想引导力保持了长达十年之久,成为百年大报新闻影响力、舆论公信力的奠基人与“新记”全盛时期的肇基者。
此外,英敛之在《大公报》上创办了白话“附件”,对白话报的畅行、白话文章的兴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开风气之先的栏目与举措,有助于白话报章的进步与推广。
在英敛之的精心主持与掌舵下,《大公报》的早期十年基本上做到了坚持无党无派、坚持大公至上、坚持朴实无华,最终成就它在报刊史、舆论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一段辉煌。英敛之和他的同业诸君坚守经济独立、追求言论自由、传播维新思想,誓言为民族之先觉、为社会之南针、为大众之导师和为知识分子之表率。
英敛之报刊实践主要为:早期向《益世报》、《知新报》等维新派、宗教性报纸投稿,传播了改良主义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及天主教思想;亲自参与了《大公报》的实际创建,解决了报馆创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成为该报事实上的总主笔和主想集中体现在:报纸为社会公器、报人是社会公人,应以“公正”立身、以公议“论政”,有公则兼容并蓄、无私则义无反顾;敢言直行,鞭挞丑恶,直指封建腐朽势力,抨击保守顽固分子,反抗外国势力集团;报馆是社会教育的有益补充,应充当民众的导师;报社必须吸纳和拥有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报纸可以启迪民智、教化风俗;报人需要良好的道德与廉洁的操守,等等。
傲骨英敛之
1905年,天津《大公报》因宣传抵制美货,触怒了这个地方最高长官。
袁通过天津巡警局,以“有碍邦交,妨害和平”的罪名,下令禁邮禁阅《大公报》。
英敛之半身照消息传来,《大公报》随即刊出该报创办人兼总经理英敛之亲撰“启事”,文中称,“抵制美约一事……敝报当仁岂能独让?故随诸君子之后,亦尽国民一分之天职……今不幸敝报独触当道之怒,严禁士人购阅,不准邮局寄递,为不封之封”,并指明此“当道”即为袁世凯。
此后数日,英敛之连续撰写多篇抵制美货、反对袁世凯的文章,报纸的零售量骤增。
袁世凯不得已,曾数次欲以重金收买英氏,均遭拒绝,只得作罢。
发生在上世纪初的这则轶事,仿佛是当年尚处于萌芽状态,生存艰难的中国报业的一个缩影。
此时的中国,“南北纵横,报馆仅有二十余家,南居二十,北得余数,四五家而已。
”在清廷的直接钳制下,北方新闻界死气沉沉,内容多为阿谀奉承献媚之词,发行量仅为数百份至上千份。
所以,也难怪,在这份新报纸创刊的第一天,发行量就超过了5000份,这并非一个小数字,它的创办人英敛之,高兴得“夜不能寐”。
这份新报纸用毛边纸印刷,仅有一面,报头刊有法文,意为“无私”。
关于“大公报”寓意,英敛之将其解释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
英敛之自任该报总经理、撰述、编辑诸职,并总揽言论和经营的全权。
在创刊的第五期,这份报纸就刊出英敛之亲笔撰写的《论归政之利》一文,公开要求慈禧撤帘归政,他直斥慈禧的亲信、军机大臣——“刚毅国贼,祸国殃民”,将那些拥护慈禧归政的大臣称为“谄媚小人”。
在清政府杀害革命党人徐锡麟和秋瑾之后,《大公报》也刊出专文,谴责对徐锡麟的“啖肉剜心”,乃20世纪中国的“野蛮凶残行径”;对秋瑾这一女子,“以猛狮搏兔之力擒之……既无证据,又无口供,遂处斩刑”,已经达到了“野蛮已极,暗无天日”的地步。
万马齐喑之时,《大公报》的横空出世,靠的便是其创办人英敛之所理解的西方报业公例——“阐发公理也,激扬公论也,开通民智也,维持国力也。
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新闻思想
[ 键 词 ]英 敛 之 ;大 公 报 》新 闻 思 想 关 《 ; [ 图 分 类 号 ]G 1 . 中 209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 16 (0 2 0 - 0 4 - 0 文 O 8 7 3 2 1 ) 5 19 7
me t n o r aim rilswhc u o wa d ma y t o g t n iws i il fj u n l m h o is n sa dj u n l s a t e ih p tf r r n h u h s a d ve n fed o o r ai t e re c s
闻 理 论 的 思 想 主 张 。他 最早 提 出报 纸 具 有 商 业 经 营和 社 会 责任 双 重 性 质 , 认 为 社 会 责 任 是 主 要 的 , 督 政 府 、 并 监 向 导 国 民 、 于 直 言 , 报 纸 的基 本 职 责 ; 主 张 , 馆 是 主 持 清议 、 持 公 理 的 地 方 , 者 必 须 具 有 清 华 高贵 的 品 质 , 敢 是 他 报 维 记 不 然 就 没 有 资 格 从 事这 个行 业 ; 认 为 , 闻法 制 要 以 维 护 言 论 自 由为 前提 , 了清 晰 , 于 执 行 , 为舆 论 监 督 的 他 新 明 便 成 坚 强后 盾 , 不是 官 员 用 来 任 意 查 封 报 馆 的保 护 伞 ; 提 倡 , 纸 要 更 好 的 达 到 开 民 智 的 目的 , 要 积 极 提 倡 内容 而 他 报 就
q ai e ob u n l t .H eb l v dt a r s a s o l a et ep e o dto f r tci gfe d m f u l d t ej r ai s t f o s ei e h tp e slw h u dt k h r c n iin o o e tn re o o e p
大公报ppt
• 《大 公报》 在天 津问 世, 公元 纪年 是 1902 年。
2013-8-18
2013-8-18
百年大公报
饱览世事,历经百 年沧桑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 中文报纸 桀骜不驯汪洋恣肆 渐渐归于平静
办报特点
• • • • • • •
反映下层社会 主张变法维新 突出新闻特性 编排醒目美观 注重培养人才 力求见解独特 对时政有所批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公报》重庆版﹑上 海版先后停刊。天津版改名《进步日报》,主要 报导财政经济和国际问题﹐1966年9月10日停刊。 香港版出版至今。
4.最佳报纸称号的获得: • 1941年4月,《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 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 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获得最佳报纸称号。
•
当日重庆新闻界隆重集会,以示庆贺;《大 公报》发表《本社同人的声明》,概括《大公 报》的成功经验为“文人论政”和“商业经营”。
5.内部机构的改变: 1941年9月,张季鸾去世,内部机构变化:成立董监 事联合办事处,成立社评委员会. 6. 1943年2月2日,重庆版发表《看重庆,念中原! 》社评. 1943年9月6日,胡政之宣布《大公报同人公约 》五条,其中第一条规定“本社以不私不盲为社训”。
新记大公报
2013-8-18
• 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辉煌时期----新记大公报时期
1.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 大公报时期。
2.其中“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 出名。
3.形成过程: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 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与《大公报》有关人士 进行了多次接触和交谈。毛泽东欣然为《大公报 》职工题字"为人民服务"。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之谜
些 端 倪 ,比如 英 敛 之 10 年 5 1 94 月 3 日见 到 吕碧 城 后 写 的 日记 中 ,说 自
出了 名 的 吕碧 城 曾不 无 得 意 地 说 : “ 由是京津 闻名来访者踵相 接 ,与督
己 “ 怨艾 颠倒 ,心猿意 马”什么 的 ,
并 且 ,英 敛 之 的 夫 人 在 吕 碧 城 来 过 的 几 天 后 ,执 意 要 去 北 京 读 书 。这
些 , 已可 以说 明 一 些 问题 。
署诸 幕僚 诗词 唱 和无 虚 日。 ”试 想 ,
吕碧 城2 岁时 就成 为 北洋 女 子师 范 3
学 堂 的 总 教 习 也 就 是 校 长 , 没 有 英
吕贤 基 来 安 徽 之 后 不 久 ,在 舒 城 一
役 中战败 ,投 水 自杀 。算 起来 ,吕
贤 基 应 该 是 吕凤 岐 的 曾 祖 父 。 吕贤
基 是管 工 部 的 ,那 时候 的工 部 ,负
样 的 地 位 和 权 力 ,在 建 官 府 工 程 的
作为她 的乡贤 ,我刚工作时去过 责 全 国各 地官 府设 施 的建 设 ,以这 同 时 ,为 自己 家 谋 这 样 一 个
溏派 臭 { 鎏
J NH A NH I G U I SI A WE
之谜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
赵 焰
近 磊善 昙 _
的 经 历 ,她 的 思 想 和 结 局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称 得 上 是 一 个 谜 。 旌 德 庙 首 的 吕 家 大 屋 ,那 屋 真 大 , 总 共 有 几 十 间 ,黑 漆 漆 阴 森 森 的 , 像 是 栖 着 无 数 幽 灵 的 中世 纪 古 堡 。 我 在 里 面 走 得 晕 头 转 向 ,一 直 担 心
【中国文学名人】英敛之简介
已重新整理排版,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中国文学名人英敛之简介《大公报》清末、民国时期著名日报之一。
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敛之,富商王祝三(郅隆)为主要经济资助人。
英主张变法维新,《大公报》遂在北方言论界初露头角。
1916年9月英将报纸盘售给王祝三。
王时为安福系财阀,聘胡霖(政之)为总编辑兼经理。
张勋复辟帝制,《大公报》著文声讨,营业渐有起色。
直皖战争后,安福系失败,胡退出,报纸又走下坡路,直至1925年11月27日宣告停刊。
1926年夏,胡霖、张季鸾(《中华新报》主笔)筹备恢复《大公报》,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负责经济资助。
9月1日,《大公报》在天津复刊,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张任总编辑,声明社训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并对《大公报》进行了一系列革新,突出新闻特性,编排醒目美观,注重培养人才。
尤其是社评,力求言之有物,见解独特,对时政有所批评,很快名闻国内,《大公报》也一跃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报纸和舆论界的代表之一。
1927年以后,《大公报》总体上对国民党持支持态度。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紧,《大公报》主张抗日,并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情况。
为了应变,《大公报》开始筹备南方各版,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公报》天津版于7月底停刊,上海版12月13日停刊。
《大公报》同人分赴各地办报,先后有汉口版、香港版、桂林版,最重要的重庆版自1938年12月1日起出版,销售额最高近十万份。
它坚持抗日立场,鼓舞民心士气,对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
1941年4月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选为当年最佳外国报纸,获荣誉奖章。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王芸生接任总编辑,曹谷冰、金诚夫、徐铸成等领导《大公报》。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上海版于1945年11月1日复刊,天津版12月1日复刊,香港版1948年3月15日复刊,重庆版继续出版。
《大公报》一度支持过国民党的内战政策,1948年后因立场有所改变受到当局迫害,重庆版一度被强行接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17年大水,为了救济灾童,英敛之受聘出任慈幼局长, 主持收养灾童的各项日常工作。无家可归的孤儿难童们得 到救护,有了一个暂时安身的场所。水灾平息后,200名 孤儿无人认领,徐世昌总统便与前清皇室内务府商量,将 皇家静宜园发给熊希龄和英敛之,营建慈善学校。
罗马公教创办的天主教大学,直属梵蒂冈教廷教育部。 当代台湾高校之一,是台湾知名的私立大学,迄今仍是汉语 国家仅有的宗教大学
•辅仁大学与宗教的关系
➢ 辅仁大学的创立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会士 的学术传教的传统。
➢1912年,英、马二氏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共同 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 主教大学。
对人们进行抽象的“人心改造” 遍求佛教、道教、基督教 汤若望 《主制群徽》
22岁 笃信天主教
• 1912年,离开《大公报》,隐居于北京香山静宜园,专 心钻研天主教教义,成为天主教在北方的领袖
• 创办辅仁社,辅仁大学 • 一生致力于天主教改革,受到神长的严重警告。 • 对英敛之宗教生涯的评价
英敛之本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也是一个爱国的 天主教徒。他在报纸上宣传要“自开教会”,在宗教活 动中积极主张培养中国籍教士,主张“自传”。他这种 不屈从外国宗教势力支配,要求独立自主,自开教会的 品格和主张,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
➢复校 ➢教会大学普遍注重“全人教育”,辅大亦以跨系通识课程丰
富,必修人生哲学、专业伦理为其特色。
➢校徽:中央十二颗星象征上智之座圣母 ➢校旗:校旗即教廷旗,以黄色为标记,代表辅大直属教廷。
中央十二颗星象征辅大主保——圣母·玛利亚
英敛之与慈善事业
• 在天津红十字会创立之初,英敛之为会董事,并负责当时 红会庶务部的具体工作。
英敛之简介
(1867—1926)
• 原名英华,别名赫胥利·英华,字敛之,号 安蹇斋主、万松野人,满清皇族后裔。
• 代表作品有《万松野人言善录》《也是集》 • 1926年与世长辞,在香山顶裸岩上留下了
他的四个大字——“水流云在”。Leabharlann 宗教生涯英 敛 辅仁大学 之
慈善事业
英敛之宗教生涯
• 青少年时期
内忧外患、列强窥伺、清廷昏庸无能 探索救国救民和人生意义 改良愿望受阻
英敛之与辅仁大学
• 辅仁大学,简称辅大 英文名: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1925年由辅仁社及本笃会创立 • 国立辅仁大学(英敛之为创始人之一) 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校名随之改为国立辅仁大学 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 私立辅仁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 1959年,中国主教团、圣言会及耶稣会共同参与复校计划。 1960年经台湾地区教育机构核准在台湾复校。
• 1920年慈幼院正式开院,英敛之作为静宜园董事会常任董 事,参与了香山慈幼院的筹建和领导工作,付出很大的辛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