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第二版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流程模拟与优化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化工过程 进行模拟,通过优化算法对过 程进行优化。
效果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总结经验教训。
02
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
化工过程建模
总结词
化工过程建模是化工系统工程的基础,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化工过程的 动态行为和性能。
详细描述
化工过程建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的化工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仿真、 优化和控制。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流 体动力学等,以及各种设备的特性。
生物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应用案例
以某生物化工厂为例,通过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单元操 作进行优化,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环境 污染的目标。同时,该案例还展示了化工系统工程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一: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将石油转化为各种化学品、燃料和材 料的过程。在化工过程中,分析和合成是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技术
石油化工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吸附、结晶等。通过对这些 技术的分析和优化,可以确能耗和物耗。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化工过程 分析与合成
目录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 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 • 化工过程操作与控制 • 化工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01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一门研究化工 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换、传递和 平衡的学科。它通过对化工过程的系 统分析,实现过程优化、节能减排和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二版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Process
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Chapter2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PS
2-I
[学习目的] 掌握图的分隔、切断和排序; 掌握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及其不同点; 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 了解图的数学表达; 了解常见的经典序贯模块方法。
S6
S5 S1 e1 e2 S4 S 7 S3 S2 e3 e4
子图 S5 e2
S6 S4 S2 e3 S7 ,e1,e4
C、几种重要的子图
路: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由其它节点和相互顺序连接的 边构成的交替序列。 通路:两节点间按有向边方向与其它节点连接的点、边交替序列。 回路: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的通路,即封闭的通路。
[学习重点与难点] 图的分隔、切断及排序方法; 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
例 发酵液的分离问题
例 1 发酵液流率=50 kg/min,其中含97%(wt)的水和3%(wt) 的乙醇。 建立蒸发器的模型:计算产品和废液的总流率,同时计算产 品和废液中水和乙醇的流率。
物料衡算关系: F1= F2+ F3 组分衡算关系: F1x1= F2x2+ F3x3
在一个图中,若两个点由一条边连接起来,则称为邻 接点。 若用图来表示化工过程系统的网络结构,则单元过程为 图中的结点,而这些单元过程之间的物料流、能量流等 信号流即为图中的有向边,故可用有向图来描述相应过 程系统的结构,然后通过图论的方法来研究过程系统的 结构特性。
在有向图中,射入一个结点的边的数目称为该结点的入度, 由一个结点射出的边数称为该结点的出度,而结点的入度 和出度之和为该结点的度数。 如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子系统,则所对应的图可以分解为子图。
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 第二版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生产技术与操作

图3-1 甲醇生产流程图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二 合成气制甲醇的生产准备
一、反应原理
目录页
图3-5冷激式绝热反应器结构示意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四 甲醇合成工艺流程组织
一、甲醇合成反应器
3.反应器的材质 合成气中含有氢和一氧化碳,氢气在 高温高压下会和钢材发生脱碳反应(即氢 分子扩散到金属内部,和金属材料中的碳 发生反应生成甲烷逸出的现象),会大大 降低钢材的性能。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 易和铁发生作用生成五羰基铁,引起设备 的腐蚀,对催化剂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为防止反应器被腐蚀,保护反应器机械强 度,一般采用耐腐蚀的特种不锈钢制造反 应器。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三 甲醇合成工艺条件
目录页
一、反应温度
合成甲醇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有一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的温度 即为最适宜反应温度。
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温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催化剂、压力、原料气组成、空间速度和设备使 用情况等,尤其取决于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不同,最适宜的反应温度也不同。对 ZnO-Cr2O3二元催化剂,最适宜温度为380 ℃左右;而对CuO-ZnO-Al2O3三元催化剂,最适宜温度为 230~270 ℃。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四 甲醇合成工艺流程组织
一、甲醇合成反应器
2.反应器的结构 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结构形式较多,根 据反应热移出方式不同,可分为绝热式和 等温式两大类;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分 为直接冷却的冷激式和间接冷却的列管式 两大类。以下介绍低压法合成甲醇所采用 的冷激式和列管式两种反应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作业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作业
一、催化工艺过程分析:
1、催化反应机理:C-H键相互作用,使芳基空位的活性提升,运氧
修饰后芳基空位可被电子稀释,从而形成反应底物活性中心,当反应受体
进入反应中心,共振调和后释放出能量,完成催化反应;
2、催化反应用催化剂:一般用金属酸盐类催化剂,如钯,铂,铑,
钌等,中间体配体可以促进反应剂与金属配体之间发生配位反应,从而形
成最终产物。
3、催化反应反应条件:一般选择常温,温度可以调节,以便促进反
应进行,可使用催化剂的浓度调节,保持反应反应水平,采用气体环境可
以促进催化反应,保持良好环境,防止反应的干扰,并可以运用多重反应
来改善产物结构。
二、合成反应过程:
1、将原料2-氧代均三甲基氯化铵钠和钯催化剂放入反应釜,加入足
量的乙酸乙酯,加热至100摄氏度;
2、待温度升至100摄氏度后,快速加入一定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振荡搅拌;
3、勤搅拌,直至钯催化剂完全溶解;
4、再将振荡液搅拌至反应液的温度升至110摄氏度,转移至液相色
谱分析,将反应液加入色谱柱中,检测反应物;
5、分析结果显示,98%以上的原料均被催化反应转化。
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 第二版 项目四 甲醛生产技术与操作

目录页
项目四 甲醛生产技术与操作
学习目标
目录页
能力目标 1.能够比较银法和铁钼法生产甲醛过程的特点; 2.能够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3.能够分析影响甲醇氧化生产甲醛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4.能够分别绘出银法和铁钼法生产甲醛的工艺流程图; 5.掌握甲醛正常生产操作步骤及常见异常现象的分析、判断和处理方法。
项目四 甲醛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二 生产准备
目录页
三、主要生产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1.甲醇 甲醛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甲醇,甲醇的质量好坏对反应的转化、生产收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必须提供符合标准的优质甲醇。其工业规格要求应符合GB 338—1992标准。 2.水 要符合一般锅炉软水的要求,最好是除氧软水,否则会直接影响设备寿命和产品质量。 3.蒸汽 生产过程中加入的蒸汽不参加反应,只起到了把反应热带走的作用。但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失 去活性,要求蒸汽不夹带铁锈、水滴和其他杂质。
项目四 甲醛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二 生产准备
目录页
三、主要生产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4.空气 生产上需要的氧气来源于空气。要求空气干净,无化学污染和尘土。 5.包装材料 甲醛水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甲醛贮存的槽或桶的材质应具有防腐性能,否则将严重影响产 品质量。
项目四 甲醛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二 生产准备
目录页
一、甲醛的基本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甲醛(formaldehyde)是最简单的脂肪醛,分子式为C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0.03,别名蚁醛。 甲醛在常温下是无色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对眼睛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甲醛有毒,在 很低浓度时就能刺激眼、鼻黏膜,浓度很大时对呼吸道黏膜也有刺激作用。沸点252 K,在常压下冷 却到254 K时可得液体甲醛,并在155 K冷凝成固体。甲醛气体可燃,甲醛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7%~73%。 2.化学性质 甲醛(HCHO)分子特殊的结构,使甲醛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可以和许多 物质作用,生产多种产品。甲醛的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有加成、氧化、还原和缩聚反应。
(完整word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名词解释1. 夹点的意义(夹点处,系统的传热温差最小(等于ΔT min ),系统用能瓶颈位置。
夹点处热流量为0 ,夹点将系统分为热端和冷端两个子系统,热端在夹点温度以上,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热阱),冷端在夹点温度以下,只需要公用工程冷却(热源);)2.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以用能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整个工艺背景的过程能量综合)3. 过程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
)4、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对于化工过程,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模型反映物理原型的规律)5、过程系统优化(实现过程系统最优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6、过程系统合成(化工过程系统合成包括:反应路径合成;换热网络合成;分离序列合成;过程控制系统合成;特别是要解决由各个单元过程合成总体过程系统的任务)7、过程系统自由度(过程系统有m个独立方程数,其中含有n 个变量,则过程系统的自由度为:d=n-m ,通过自由度分析正确地确定系统应给定的独立变量数。
)填空题1. 稳态模拟的特点是,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中(不含)时间参数2. (集中参数模型)认为状态变量在系统中呈空间均匀分布,如强烈搅拌的反应罐就可以用这一类模型来描述.3. (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型,纯粹由统计、关联输入输出数据而得。
(确定性模型)又称为机理模型4. (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是过程系统的两大类优化问题,它们贯穿于化工过程设计和化工过程操作。
5. 换热网络的消耗代价来自三个方面:(换热单元(设备)数)(传热面积)(公用工程消耗)6. 过程系统模拟方法有、和。
7. 试判断图a 中换热匹配可行性1 , 2 ,3 ,4 。
8. 在夹点分析中,为保证过程系统具有最大热回收,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避免夹点之上 热物流与夹点之下冷物流间的匹配;夹点之上禁用冷却器;夹点之下禁用加热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第二版

3)适合于收敛单元的数值计算方法应满足条件 A、对初值的要求不高 ✓初值易得,不易引起迭代的发散; ✓初值组数少。
例: 用直接迭代法求解方程组
P22例2-2
解: 令猜值为x1=2;x2=10;x3=5
解: 令猜值为x1=6;x2=3.5;x3=5
(2)
qS/(S-1)
S
g(xk)g(xk1) xk xk1
(3)
✓对于隐式一维代数方程:
f(x)xg(x)0 (4)
相应的迭代公式称作割线法,其迭代公式可从Wegstein迭
代公式导出
从(4)式可得出:
g(xk)xkf(xk)
(5)
将上式代入(2)式
x k 1 q k ( 1 x q ) x x k [ f ( x k ) x ] k ( 1 q ) f ( x k )
f ( X )(k)
( X )(k) ( X )(k) X (k)
( X )(k)
5)收敛容差 ✓在方程的迭代求解过程中,收敛判据中设定的前后两次迭代 结果的差值。为一足够小的正数。
一般用 来表示。
✓实践中,一般根据工程计算所要求的精度,或凭经验进行估计。
合适的容差应能使迭代时间不过长,又能使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精度。
✓从上例可见,阻尼因子q值的选取具有较大的任 意性和经验性。1958年Wegstien提出了一种简便的 方法,可以弥补这种阻尼因子取值困难的弱点.
2)Wegstien法 A、一维Wegstien法
求解一维方程:x=g(x)
(1)
Wegstien迭代公式如下:
x k 1 q k x ( 1 q ) g ( x k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张卫东-第一章绪论

A B
反响
C 精馏
B+C
B
E C+D
D
反响
分别
C
过程
客观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 转移。
在工艺生产上,对物料流进展物理或 化学的加工工艺称作过程工艺。
化工过程 冶金过程 石油炼制过程 医药生产过程
1.1 化工过程
以自然物料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 的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 原料制备
❖ 化学反响
FLOWSHEET, 美国Houston大学开发的CHESS〔Chemical
Engineering Simulation System 〕 其次代〔70年月〕 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的FLOWTRAN 美国Braun公司开发的PF10〔Process Flow〕 日本千代田工程公司开发的CAPES
这种模拟包括建立神经元 〔脑细胞〕模型,以 及它们相互间传递信 息的网络构造模型。 这就是人工神经网络
Expert System
关键组成是学问库与推理机制,适用于求解非数 值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问题
70年月中期以前多属于解释型和诊断型。70年月 后期消失了设计型、规划型、掌握型等其它 类型的专家系统
系统可行性分析、先进掌握系统方案设 计 日本的一些大型化工建设工程公司将动态模 拟技术用于进展新建大型化工厂工艺及
1.5 化工企业CIPS技术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任务是以高产、优质、低 耗为目标,寻求工艺生产中的设备、流程的 合理配置方案以及最优生产工况的操作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生疏到,寻求化工过程优待工 况依据不仅来自工艺过程本身,而必需遵循 的根本性依据是企业的经营决策
50年月后期,数学模拟。根本上解决了大局 部单元过程的开发放大问题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2

n
m
n
Oj
∑F x
j =1 Ij
Ij
= ∑ FOj xOj
j =1
m
……
FIn xIn
过程 单元
FO1 xO1 FO2 xO2
……
FOm xOm
TSHY
16/43
2.2.2 单元模型建立方法
2. 能量衡算
对于任何过程单元,其能量平衡均满足:
m
∑E
j =1
Oj
− ∑ EIj = Q + W
j =1
n
(1) (2) (3, 4) (5) (6) (7)
F1 = F2
F3 = F4
Q = F1C pf (t1 − t2 )
Q = F3C pw (t4 − t3 )
K = K ( F1 , F2 , F3 , F4 , t1 , t 2 , t3 , t 4 , Ψ)
TSHY
24/43
举 例
模型中: 模型中: Q——热负荷; 热负荷; 热负荷 K——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A——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 t2——物料出口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 ∆tm ——对数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差; t1——物料入口温度; 对数平均温差; 物料入口温度; 对数平均温差 物料入口温度
Q EI1 EI2
根据热力学原理,物流能E包括内能、 动能、位能,即:
1 E j = F j (U j + PjV j + v 2 + gZ j ) j 2
…
EIn
过程 单元
W
EO1 EO2
EOm
…
根据焓的定义,H=U+PV,则: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吴淑晶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课程代码:040323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上机/实验等学时:2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材:张卫东,孙巍,刘君腾.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二版).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姚平经.过程系统工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王弘轼.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都健.化工过程分析与综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培养学生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培养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掌握化工工程分析和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2.掌握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化工过程系统优化与合成的系统工程方法。
4.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5.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6.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教学内容:化工过程;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化工过程模拟系统;化工企业CIP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掌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化工企业CIPS技术;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2章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

序贯模块法的求解与过程系统的结构是有关 的。无反馈联结的树形结构(即无循环物流),模 拟计算过程与单元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
具有反馈联结的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
需要用到断裂(Tearing)和收敛( Convergence) 技术。
S2
S3
S5
S2
S3
S5
• 通过断裂技术可以打开回路,以便采用序贯模 块法进行求解。在断裂物流处设置一个收敛单 元。 • 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 效果也将不同。 • 最优设置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组分衡算
F2 x2 F4 x4 F 5x5 F4 x4 F6 x6 F 7x7 F8 x8 F3 x3 F 5x5 F 7x7
各单元间的数学关系
能量衡算
F1H1 Q1 F2 H 2 F 3H 3 F2 H 2 Q2 F4 H 4 F 5H 5 F4 H 4 Q3 F6 H 6 F 7H 7 x2 K1 x3 (12) (13) (14) (9) (10) (11)
【例2-2】发酵液流率=50 kg/min,其中含97%(wt)的 水和3%(wt)的乙醇。 要求产品中乙醇含量超过80%; 建立过程的模型: 计算产品和废液的总流率,
同时计算产品和废液中水和乙醇的流率
单个蒸发器不能达到要求,需要多个蒸发器串联。
6
4
Flash 3
2
Fl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序贯模块法(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ly Modular Method)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再循环流股结构
子系统的特性更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如:想得到合格A
分离子系统
精馏
萃取
板式 填料
间歇 连续
这种在多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及排除,以 构造最理想系统的过程为系统的综合过程。
〈3〉过程系统合成的方法 过去:全部凭借工程师的经验。 现在:借助对各种子系统的分析与模拟,
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 间歇化工过程 换热网络合成 分离塔序列综合
绪论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过程:客观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 过程工艺:对物料流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加工工艺。 化工(炼油,化肥)、轻工、冶金过程、医药生 产过程等。 制造工艺:以工件为对象的加工工艺。像电视机、 汽车、机械零件加工等的生产,都是制造工艺
缺点:一旦发生计算机故障则将出现全控制 系统瘫痪的危险。由于这种缺陷的困扰,曾 使计算机控制技术一度陷于难于发展的困境。
世纪年代中期集散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控 制技术出现了灿烂的应用前景。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又称为化工过程系统工 程,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是在系统工程、化学工程、 过程控制、计算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边 缘上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化工系统工程学的综合性 从化工系统工程学的形成过程可知,这是
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 化学工程学 系统工程学 运筹学 计算技术 过程控制理论
三、化工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内容
任务:在“一定的输入输出条件下,寻求 一个整体最优的过程系统”。
对一个待求的未知系统应指出:该系 统应如何规划、设计、操作、控制。
数学模型:建立数学表达式,在建立过程 中运用逻辑关系、规则、概念。
模拟计算:首先要寻求有效的数学模型求 解的方法,并将模型的求解过程转变为计 算程序,然后计算得出直观形式的输出结 果.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2章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分解

单元模型
X(c)
X(a)
单元模型
X(b)
X(d)
X(a) 输入流股变量向量(状态、流量和组成) X(b) 输出流股变量向量 X(c) 设备参数 X(d) 其他输出(热量或功)
单元模型的变量
设系统的总变量为m,单元模型中涉及的独立 方程的数目为n,则系统的自由度d
d mn
从m个变量中选取d个变量称为设计变量,也称为决 策变量,其取值对模型求解结果有影响。 剩余的n个变量称为状态变量。
TISFLO(德) FLOWPACK-Ⅱ(英)
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基本原理
序贯模块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通常单元模块与过程单元 是一一对应的 单元模块是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制 而成的子程序 单元模块具有单向性特点。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
从系统入口物流开始,经过接受该物流变量的单元模 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作为下一个相邻单元的输入 物流变量。
具有反馈联结的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 需要用到断裂(Tearing)和收敛(Convergence) 技术。
S2
S3
S5
S2
S3
S5
• 通过断裂技术可以打开回路,以便采用序贯模 块法进行求解。在断裂物流处设置一个收敛单 元。
• 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 效果也将不同。
• 最优设置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化 规
计 定
计
程
计
计
单元
程
计
优
设 流 过 物性 算 算 算 算
计算
面向方程法
• EOM又称联立方程法,将描述整个过程系统的数 学方程式联立求解,从而得出模拟计算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MM SMM的基本部分是模块(子程序),用以描述物性、单元操 作以及系统其它功能。 SMM对过程系统的模拟以单元模块的模拟计算为基础。
SMM按照由各种单元模块组成的过程系统的结构,序贯 的对各单元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完成该过程系统模拟计算。
系统中的单元设备只要已知其所有输入流股和有关决策变量, 就可通过调用相应的单元模块,解出所有输出流股。 对于开环系统(即不含循环流股的系统),完全可以根据系 统的输入流股,从系统输入开始,按流程方向依次逐个计算 对设备进行顺序计算。 但是当系统内有循环流股时,某些设备的输入流股来自流程 后面的设备,是未知的,这些设备就无法单独求解。
环路:中间节点只通过一次的回路。环路是网络的一个特征, 与再循环、网络拓扑结构直接有关。 e1 s1 e2
s3 s4 e4 s5 e3 s6 s2
e5
相互连接的图:图中任意一对节点均可由路来连接。 显然,在过程系统模型化中,只有这种相互连接的图才是有 意义的,因为当图中含有不相互连接的结点时,则可分解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相连子系统,对这些不相连系统,则完 全可以分别建立模型并分别完全独立地来进行计算。
例5
乙醇在反应器中通过发酵而得到,在这个理想流程中,通过 发酵可以将2kg的谷物转化为1kg 水和1kg乙醇,进料流率为 100kg/s,含谷物20%(wt),水 80% (wt)。反应器效率为0.25。
发酵产物经过滤后,在浆液中,每10kg的谷物中仍
含1kg的水/乙醇溶液,5%(wt)的浆液排放掉。
化工过程系统的结构——常表示为化工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2.1.3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化工过程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一大型的非线性方程组表示, 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过程系统模拟非常复杂,手工计算是难以 胜任的,即使采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求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模拟计算求解的方法包括: 序贯模块法(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ly Modular Method)
切断
系统降阶!
切断
块内 排序
块间 排序
计算次序可 执行程序 建立计算次序
系统结构分析的过程是系统模拟使联立求解的变量 数逐步降低的过程,因此结构分析也称系统分解。
将一个联立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高维数学问题变成 一系列维数相对数较低的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有效降低系 统模拟求解的难度。
2.1.5 过程系统的结构描述 系统的数学模型 = 单元过程的数学模型+ 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 化工流程图过于复杂和精细,不适合用于系统的结构分析, 过程描述要适合用于计算机的储存和结构分析的数学运算,所 得到的系统分解结果要能直接用于系统数学模拟计算,因此需 要对化工流程进行归纳\简化和数学描述. 对于系统结构模型,应把系统各单元设备之间的相互连 接关系,以及物料流和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关系表示出来。 这种关系可以用结构单元图来表示,如用数学形式表示, 即系统的结构模型。
注意:人们只关心两点是否被一条线所连接,而对点的形状、 大小及连线长短、粗细等不感兴趣。
B、图的种类 可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两类。
e5 S e6 6
e5 S e6 6
S4 S 7 S3 S1 S2 e2 e3 e1
无向图
S5
e4
S4 S 7 S3 S1 S2 e2 e3 e1
有向图
S5
e4
每一条边均为有向边的图为有向图。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优缺点 优点: 与实际过程的直观联系强模拟 系统软件的建立、维护和扩充都 很方便,易通用化; 计算出错时易于诊断出错位置。
缺点:
计算效率较低,尤其是 解决设计和优化问题时 计算效率更低。
B、EOM EOM又称联立方程法,将描述整个过程系统的数学方程式 联立求解,从而得出模拟计算结果;
过程系统设计
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广义上模拟的含义:
采用一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内在联系,与原型具有客观 一致性,且可再现原型发生的本质过程和特性的模型,来 进行研究和设计原型过程的方法。
上述三类问题,针对所要求解问题的不同,其求解的复杂程 度也不同。设计问题比模拟分析问题多了一层迭代;而优化 问题不仅增加了循环迭代,还增加了目标函数模型和最优化 模型,使求解过程更加复杂。本章仅针对模拟与设计。
EOM解算快速有效,对设计、优化问题灵活方便,效率较高; EOM形成通用软件比较困难;不能利用现有大量丰富的单 元模块;缺乏实际流程的直观联系;计算失败之后难于诊断 错误所在;对初值的要求比较苛刻;计算技术难度较大。
C、联立模块法
联立模块法又称双层法,将过程系统的近似模型方程与单元 模块交替求解。
在一个图中,若两个点由一条边连接起来,则称为邻 接点。 若用图来表示化工过程系统的网络结构,则单元过程为 图中的结点,而这些单元过程之间的物料流、能量流等 信号流即为图中的有向边,故可用有向图来描述相应过 程系统的结构,然后通过图论的方法来研究过程系统的 结构特性。
在有向图中,射入一个结点的边的数目称为该结点的入度, 由一个结点射出的边数称为该结点的出度,而结点的入度 和出度之和为该结点的度数。 如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子系统,则所对应的图可以分解为子图。
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
用EXCEL求解此问题
2.1.1 过程系统模拟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所谓模拟即是对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这种求解 可解决第1章绪论中所提到的三类问题,即:
模拟
设计 优化
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
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 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
S6
S5 S1 e1 e2 S4 S 7 S3 S2 e3 e4
子图 S5 e2
S6 S4 S2 e3 S7 ,e1,e4
C、几种重要的子图
路: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由其它节点和相互顺序连接的 边构成的交替序列。 通路:两节点间按有向边方向与其它节点连接的点、边交替序列。 回路: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的通路,即封闭的通路。
构单元图中以边的形式出现。
利用结点和边的结合对系统结构进行数学描述,
构成结构单元图/图。
图论作为离散数学的一个分支,在解决网络结构的表示及分 析运算中有着广泛应用。 A、图:一定逻辑关系的一种特定表示形式, 是对网络结构、拓扑关系的一种数学抽象。 图G由节点E(不分形状大小)及边S(不分粗细长短)所组成, 即G=(E,S)。
L3 1
L4
II III IV II
S2 S3 S7
1 1 1 1
1
2
3
4
5
6
7
若采用序贯模块法,首先需要将系统分割成若干 个不可再分块(独立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顺 序求解,对含有多个单元的不可再分块,可用迭 代的方法联立求解。
上例中,则需要将系统分割成4个不可再分块,使 各不可再分块之间再无循环流股,可以按流程拓 扑的方向顺序进行求解。对于上例,求解顺序为 {1}——{2,3}——{{4,5},6}——{7}。
一、 图论的基本概念
化工过程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如何转化为结构单元图?
氨合成过程的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4 6
1
2
9
3
5
7
8
结构单元图由结构单元与流股 构成。结构单元也称为结点,可 以是一个单元设备,也可以是一 个虚拟单元。
储槽中既不发生物理变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 故不在结构单元图中出现。
对代表物料流和能量流的流股分别进行编号,在结
整体(不可再分块): 具有公共节点的环路所构成的子图(含有再循环物流)。
树:由根和枝组成,往下生长,构成数学上的树。 树的概念可以用来搜索图中的环路,从而找到不可再分块。
二、图的矩阵表示法(回路矩阵、关联矩阵、邻接矩阵) A、回路矩阵 Loop/Stream Matrix p18
回路: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的通路。 环路:中间节点只通过一次的回路。(简单回路Simple Cycle) 行——回路;列——流股 若回路i中包含有物流j,则相应的矩阵元素 1 , e1 S e4 否则为空白或为零。 6 S2 S4 S5 S6 S7 例 S5 S4 S 7 L1 1 1 1 0 0 S2 e2 e3 L2 1 0 1 1 1
C、不可再分块的切断 对必须联立求解的不可再分块进行切断运算,切断块内的 所有再循环流股,确定具有最佳效率的切断方案。
D、计算次序的确定 根据切断结果和不可再分块内流股的方向确定各不可再分块 内所有单元的计算顺序,然后产生一个总的模拟迭代计算次序。
流程
图 结构描述
矩阵 表格
搜索 环路
环路 分割
不可 再分 块
2.1.4 过程系统结构分析步骤 A、系统结构的数学描述 对化工流程图作适当的归纳和简化,将其变成又结点和边组 成的流程拓扑图,并以矩阵的形式描述图中的结构信息。 B、系统的分隔 利用系统结构矩阵进行必须联立求解子系统的识别,将整个 系统分隔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不可再分块,并确定 各个不可再分块的计算顺序。
2.1.2 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结构 输入模块 单元过程模块 计算方法库
物性数据库 热力学数据库
管理系统
执行模块
经济分析模块
优化方法库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提供模拟计算中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过程系统 的拓扑结构信息。输入方式可以是批处理或一次性输入,也 可以采用用户人机对话的方式。
单元过程模块:根据输入流股及单元结构信息,进行物料及
热量衡算关系: H1F1+Q= H 2 F2+H3F3
相平衡关系:
x2 = Kx3
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