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解析(四川农业大学)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四川农业大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四川农业大学)
2、
(1) (2) (3) (4) (5)
(6)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1)1,4-丁二醇〉 正辛醇>3-己醇〉2-甲基-2-戊醇>正己烷
(2)
1碳酸〉邻甲苯酚〉水〉苯甲醇〉苯甲醚
22,4—二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苯酚>邻甲苯酚
(3)④>②〉③>①
5、
(3)具有多电子得p—共轭体系;(1)、(4)具有—共轭体系;
10、
11、
12、
13、
14、
15、
第四章芳香烃作业参考答案
1、
(1)邻硝基甲苯(2)3-羟基苯磺酸(3)3-甲基-4—氯苯甲酸(4)1,4-二甲基萘
(5)4—甲基-3-苯基-1—戊烯(6)6-氯—2—萘酚
2、
(1)(2)(3)(4)(5)
(5)Z(顺)—3-甲基—2—氯—2-戊烯(乙烯型)(6)3—甲基-4-溴-1-丁烯(隔离型卤代烃)
(7)对-氯甲苯(乙烯型) (8)1-苯基-1-溴丙烷(烯丙基型)
2、(1)(2)(3)(4)
(5)(6)(7)(8)
3、(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5)
(3)3-噻吩磺酸(4)3-吡啶甲酰胺
第十三章碳水化合物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氨基酸、蛋白质习题参考答案
(6)
3、(1)
(2)
(3)
(4)
(5)
(6)
(7)

有机化学夏百根第三版答案

有机化学夏百根第三版答案

有机化学夏百根第三版答案1、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2、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3、即有一定亲水性,又能与水分层的是()[单选题] *A正丁醇B乙酸乙酯C二者均是(正确答案)D二者均非4、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A酮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5、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6、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游离蒽醌类成分有一定酸性,可用的提取方法是()[单选题]*A酸溶碱沉法B碱溶酸沉法(正确答案)C水提醇沉法D醇提水沉法7、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8、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正确答案)B黄芩C槐花D陈皮9、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0、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11、关于前胡,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是伞形科前胡属植物(正确答案)B药理药效作用主要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解痉、镇静等(正确答案) C可与皂荚、藜芦等药物一起放在药中煎煮D不溶乙醚等有机溶剂12、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单选题] *AC5-C3BC5-C2CC6-C3(正确答案)DC6-C413、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柱内填料是()[单选题] *A氧化铝B活性炭C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正确答案)D羧甲基纤维素14、单萜和倍半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15、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16、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单选题] * A羟基位置B羟基数目C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17、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正确答案)D菲醌类18、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19、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单选题] * A龙脑B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薄荷醇D西瑞香素20、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哌啶类C吡啶类D吡咯类21、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C槐花D陈皮(正确答案)22、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单选题] *A香豆素苷类(正确答案)B游离蒽醌类C樟脑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23、使游离香豆素呈现红色的是()[单选题] *A异羟肟酸铁反应(正确答案)BA-萘酚-浓硫酸反应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24、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25、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26、很少含有挥发油的植物科为()[单选题] *A菊科B唇形科C茜草科(正确答案)D姜科27、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宜采用(多选)()*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28、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9、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单选题] *A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柠檬烯C色原酮D天精30、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答卷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答卷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答卷
《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下列卤代烷烃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水解,SN1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3-甲基-1-溴丁烷、2-甲基-2-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
B.2-甲基-2-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
C.2-甲基-2-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
D.2-甲基-3-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2-甲基-2-溴丁烷
正确的答案是:B
2.苯、甲苯、氯苯、硝基苯发生硝化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是( )
A.苯、甲苯、氯苯、硝基苯
B.苯、甲苯、硝基苯、氯苯
C.甲苯、苯、硝基苯、氯苯
D.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正确的答案是:D
3.与金属钠反应最慢的是( )
A.乙醇
B.1-丁醇
C.2-丁醇
D.叔丁醇
正确的答案是:D
4.下列化合物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
A.二乙胺
B.乙胺
C.氨
D.三乙胺
正确的答案是:A
5.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苯酚
B.邻甲基苯酚
C.邻硝基苯酚
D.对甲基苯酚
正确的答案是:C
6.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作用,反应最快的是( )
A.乙醇
B.1-丁醇
C.2-丁醇
D.叔丁醇
正确的答案是:D。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引 言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

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

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1-1解:(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杂化改变为sp 2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1) Lewis 酸 H + , R + ,R -C +=O ,Br + , AlCl 3, BF 3, Li +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RO -, HS -, NH 2, RNH 2, ROH , RSH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硫原子个数 n=5734 3.4%6.0832..07⨯=1-4解: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CH 3NH 2 >(CH 3)2NH >(CH 3)3N1-5解:32751.4%1412.0C n ⨯==,327 4.3%141.0H n ⨯==,32712.8%314.0N n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Na n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1解:(1) 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4)互变异构2-2解:(1)2,2,5,5-四甲基己烷(2 ) 2,4-二甲基己烷(3)1-丁烯-3-炔(4)2-甲基-3-氯丁烷(5)2-丁胺(6)1-丙胺(7)(E)-3,4-二甲基-3-己烯(8)(3E,5E)-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9)2,5-二甲基-2,4-己二烯(10)甲苯(11)硝基苯(12)苯甲醛(13)1-硝基-3-溴甲苯(14)苯甲酰胺(15)2-氨基-4-溴甲苯(16)2,2,4-三甲基-1-戊醇(17)5-甲基-2-己醇(18)乙醚(19)苯甲醚(20) 甲乙醚(21) 3-戊酮(22 ) 3-甲基-戊醛(23)2,4-戊二酮(24)邻苯二甲酸酐(25)苯乙酸甲酯(26)N,N-二甲基苯甲酰胺(27)3-甲基吡咯(28)2-乙基噻吩(29)α-呋喃甲酸(30)4-甲基-吡喃(31)4-乙基-吡喃(32)硬脂酸(33)反-1,3-二氯环己烷(34)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35)顺-1,2-二甲基环丙烷2-3解:(1)CH3CHCH3CH3CH3CHCH3CH3C(2)CH3CHCH3CH2CH2CH2CH3C2H5(3)CH3CHCH3HCH22CH3C2H525(4)C2H5HCH3H(5) H2252CH2CH3(6)(7)HCH3HCH3HH(8)3(9)52H5(10)(11) CH3NO2NO2(12)H3(13) (14)OHCOOHBr(15) BrCHOCH3CH3(16)CH3CH2OH(17) OH(18)OH BrBr(19)OHSO3HNO2(20)OO O(21) O(22)O(23)HCH3HCHO(24)H33(25)NHCH3O(26)NH2NH(27)NHO(28)S(29)NCH2H5OCH2H5(30) CH3(CH2)7CH=CH(CH2)7COOH(31)NH2ONH2(32)H2N-CONH-C-NH2(33) OOO(34)OCHO2-4解:(1)C H3CH2CH3CH3CHCH3CH3C命名更正为:2,3,3-三甲基戊烷(2)C H3CH2CHCHCH3CH3CH3(3)(4)(5)(6)(7)(8)2-5解:可能的结构式.. 2-6解:(1)(2)CH3C2H5CH2CH2CH3CH2CH2CH2CH3(3)CH3CH3CH2CH2CH3CH3C2H5C2H5C2H5CH2CH2CH3 2-7解:1,3-戊二烯1,4-戊二烯H2CH2CH32CH3H31-戊炔2-戊炔H2C2H5CH3CH CH31,2-戊二烯2,3-戊二烯H2333-甲基-1,2-丁二烯第三章饱和烃3-1解:(1) 2,3,3,4-二甲基戊烷(2)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 3,3-二甲基戊烷(4)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 2,5-二甲基庚烷(6) 2-甲基-3-乙基己烷(7)2-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8)1-甲基-3-乙基环戊烷3-2解:(1)H3332CH3(2)(3) H333(4)(5) (6)3-3解:(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2) 正确(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5) 4,4-二甲基辛烷(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3-4解:(3) > (2) > (5) > (1) > (4)3-5解:BrHH HHBr BrHHHHBrBrHHBrHHBrHB rHH(A)对位交叉式(B)部分重叠式(C)邻位交叉式(D)全重叠式A>C>B>D3-6解:(1)相同(2)构造异构(3)相同(4)相同(5)构造异构体(6)相同3-7解: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少。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1.(1)sp3变为sp2;(2)sp2变为sp3;(3)无变化;(4)sp 到sp2到sp3、sp2 2.(2)实验式:(3)(4);分子式:(1)(2)(5);构造式:(10)(11)(13);结构简式:(6)(7)(12)(14);折线式:(8)(9)3.(1)饱和脂肪醇(2)饱和脂肪醚(3)不饱和脂肪羧酸(4)脂肪环多卤代烃(5)芳香醛(6)芳香胺4.C6H65.通过氢键缔合:(1)(5)(8)与水形成氢健:(2)(3)(7)不能缔合也不能与水形成氢健:(4)(6)6.(1)(2)(3)(4)第二个化合物沸点高;(5)第一个化合物沸点高7.(1)(2)(3)(5)第一个化合物水溶性大;(4)第二个化合物水溶性大8.根据P11表1-2,反应前4个C-H键,一个C=C双建,能量为;2267 kJ反应后6个C-H键,一个C-C单键建,能量为;2831 kJ反应吸热:ΔH=-564 kJ9.(1) (3)(4)(5)正向进行反应;(2)逆向进行反应10.(1)HCl>CH3COOH>H2CO3>C6H5OH>H2O>C2H5OH>NH3>CH4(2)RO->OH->RNH2>NH3>H2O>ROH>I->Cl-1.(1)(2)(3)(4)CH3CH2CHCH2CHCH3CHCH3H3C CH32.5-二甲基-5-乙基己烷CH3CH22CH2CHCH2CH3CH2CH3CH3CH2CH33-甲基-3,6二乙基辛烷CHCH2CHH3CH3CH332,4-二甲基戊烷2-甲基-3-乙基己烷(5)(6)(7)(8)2.(1)2,5-二甲基己烷反-1-甲基-4-异丁基环己烷CH 3H CH 3H顺-1,2-二甲基环己烷3正丁烷1-甲基二环[2.2.1]庚烷(2)2,4-二甲基-4-乙基庚烷(3)2,2,4-三甲基戊烷(4)2,2,4,4-四甲基辛烷(5)异丙基环己烷(6)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7)甲基环戊烷(8)二环[4.4.0]癸烷3. (1)(2)(3)(4)(5)CH3CHCH2CH3C2H53-甲基戊烷(CH3)3CCH2CH2CH32,2-二甲基戊烷CH3CHCH2CH2CH3CHCH3CH32,3-二甲基己烷CH3CH2CCH2CH3CH3CH33,3-二甲基戊烷CH32CHCH2CH3CH3CH3CH32,2,4-三甲基己烷(1)(2)(3)(4)(5)Br 2Br++Br99%1%+Cl 2Cl+HBrCH 3CH 2CH 2Br+Cl 2Cl+Br 2BrCH 2CH 2CH 2CH 2Br6. (1)(2)(3)(1)(2)(3)(4)8.(1) 液溴 深红棕色 环丙烷使溴水深红色退去(2)液溴 深红棕色 1,2-二甲基环丙烷使溴水深红色退去 9.10.CH 3CH CH 3H 3C(2)12.CH3H3CCH3CH3反顺Cl22ClCl+CH4CH3+HClCl CH3+CH3ClCH3H3CCH3H3C1.2,2,4-trimethylhexaneH(Z)-4-methylhept-3-ene(Z)-4-methylpent-2-ene(2E ,5E )-3,7-dimethylocta-2,5-dieneH(E )-2-chloro-4-methylpent-2-ene(2E ,4Z )-hepta-2,4-dieneHHHH2-methylbuta-1,3-dienepent-3-en-1-yne(Z )-4-isopropyl-3-methylhept-3-ene (E )-3,4-dimethylpent-2-ene(E )-4,4-dimethylpent-2-eneClCl(1Z ,3E)-1,4-dichlorobuta-1,3-diene(E)-4-isopropyl-3-methylhept-3-enebut-2-yneHBrBrBr2BrBr4OHOHOHOSO3HOHOZnO OCl2ClH2OHg2+ H2SO4OBr2BrBrO3 Zn H2O O OOHHHHKMnO4H+OOHCOHCH3CH3OHCH2CH CH2KMnO4H+CH2COOH CO24.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13、《有机化学》第三版答案徐寿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3、《有机化学》第三版答案徐寿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1) 己酸 (2) 2,2,3-三甲基丁酸 (3) 2-氯丙酸 (4) β-萘甲酸 (5) 3-丁烯酸(6) 环己烷羧酸 (7) 对甲基苯甲酸甲酯 (8) 对苯二甲酸 (9) α-萘乙酸 (10) 乙酸酐 (11) 甲基丁烯二酸酐 (12) N,N-二甲基甲酰胺 (13) 3,5-二硝基苯甲酰氯(14) 邻苯二甲酰亚胺 (15) 2-甲基-3-羟基丁酸 (16) 1-羟基环戊烷羧酸 2、 COOH COOHC C COOH COOHH H CH=CHCOOHCH 3(CH 2)16COOH(1)(2)(3)(4)O OONHCOCH 3C OOCOO C H 2C COOCH 3CH 3(5)(6)(7)(8)H 2C CH 2COH 2C CH 2CH 2NHH 2NCOOC 2H 5CO NHCH 2COCO NH (9)(10 )(11)CH 2N H 2NH 2HCCH OOO2CHOCOCH 3(13 )(12)3、略4、(1)草酸 > 丙二酸 > 甲酸 > 乙酸 > 苯酚(2)F 3CCOOH > ClCH 2COOH > CH 3COOH > C 6H 5OH > C 2H 5OH (3)对硝基苯甲酸 > 间硝基苯甲酸 > 苯甲酸 > 苯酚 > 环己醇 5、(1)① Ag(NH 3)2OH ② I 2 + NaOH (或NaHCO 3)(2)① Ag(NH 3)2OH ② △ (3)① Br 2 ② KMnO 4 (4)① FeCl 3/H 2O ② NaHCO 3(5)① AgNO 3 (乙酰氯有AgCl 生成) ② AgNO 3/C 2H 5OH6、(1) CH 3CBr(CH 3)COOH (2) (CH 3)2CHCH 2OH (3) (CH 3)2CHCOCl (4) (CH 3CH(CH 3)CO)2O (5) (CH 3)2CHCOBr (6) (CH 3)2CHCOOC 2H 5 (7) (CH 3)2CHCONH 27、CH3CH2CH2CHO CH3CH2COCH2CH3CH2CH2CH3CH2CH2CH2白色3+△2,4-二硝基苯肼黄色2溶于水不溶于水油层H+×××××CH3CH2CH2CHOOH+CH3CH2COCH2CH3CH3CH2CH2COOHO COCO O CH3CH3CH3CH3CH2CH2H2C COCH2OCOOH2CCHCHCH3CH3CH3CH=CHCOOHCO2H2O+(1)(2)(3)(4)(5)8、9、(1)A:H3O+ B:PCl3、PCl5(或SOCl2)C:NH3D:P2O5,△E:NH3,△F:NaOBr + NaOH G:H2/Pd-BaSO4(2)C O O HC2H5①②C2H5M g B r H3O+,P B r3;(3)2NH3,H2NCONHCONH2(4);OHCNOHCOOHO COCO O;10、CH3CH2CH2COOHCH3CH2CH2OH CH3CH2CH2BrCH3CH2COOHLiAlH433+△(1)CH3CH2CH2CH3CH2COOHCH2CH2CH(OH)COOH△Cl2POH-4H+(2)CH2CH2Br CH2COOHNaCN3+△HBr(3)CH3COCH2CH2CBr(CH3)222OCCH2OCH2CH2CH2CBr(CH3)2CH3CH3COCH2CH2C(CH3)2COOHOH3+Mg干醚2(4)(1)(2)(3)CH 2CH 2CH 2CH 2CO O CO COOC 2H 5COOC 2H 5CH 2COOH CH 2COOH11、(4)COOHCOOHC OCH 3O(5)(6)CH 3C COC C 2H 5Br HO CH 3H CH 3NH 2CNOCH 3CH 2CO CH 3CH 2CH 2COCH 2COOC 2H 5CH 2COOC 2H 5(7)(8)(9)(10)12、(1) HCOOCH 3 > CH 3COOCH 3 > CH 3COOC 2H 5 > CH 3COOCH(CH 3)2 > CH 3COOC(CH 3)3 (2)CH 3OCO 2CH 3CO 2CH 3ClCO 2CH 3O 2NCO 2CH 3∨∨∨△(1)HC≡CHCH 2CH 2=CHCOOCH 3HCN 3224CuCl 213、+HBr(2)CH 3CH(OH)CH 3CH3CH(Br)CH 33CH(CH 3)COOH3CH(CH 3)COOHOH 3++(3)3+C 6H 5CH 3C 6H 5CH 2C 6H 5CH 2COOH6H 5CH 2COOH23+△P(4)Cl 2CH 3CH 2CH 2COOHCH 3CH 2CH(COOH)23+△(5)CH 2=CH 2HOBrHOCH 2CH 2BrOHCH 2CH 2COOH(6)CH 3OCHOCH 3OCH(OH)CNO 2NCH(OH)COOHHCN3+O H 3+△H+(7)CH 3CH 2BrCH 3CH(Br)COOHCH 3CH(Br)COOC 2H 5CH 3CH(ZnBr)COOC 2H 5CH 3CH 22C 2H 5OH O H CH 2=CH 2CH CH CHOCH 3CH(OH)CH(CH 3)COOH 2CH 3CH 2CH 3CH 2COCl2PCl 5Pd/BaSO 4CH 3CH 2CHO△P+(8)Br 2C H OH ZnO H 2OCH 3COCH 3OCH 3CH 3C CH 2COOC 2H 5OZnBrCH 3CH 3C CH 2COOC 2H 5OHBrZnCH COOC H CH 3CH 2OH CH 3COOH BrCH 2BrCH 2COOC 2H 5BrZnCH 2COOC 2H 5(9)OH 2OH 2BrZnCH COOC HO OZnBr CH 2COOC 2H 5OH CH 2COOH14、从氯到两个羧基的距离不同,诱导效应也不同来解释。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农业大学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农业大学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提出杂化轨道理论的科学家是:A:凯库勒 B: 拜尔 C:范特霍夫 D:鲍林答案:鲍林2.有机物中碳的杂化态有几种:A:1种 B:2种 C:4种 D:3种答案:3种3.有机物中的π-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结构中的所有化学键可同时为π-键 B:可自由旋转 C:不能自由旋转D:键能高于σ键,易发生化学反应答案:不能自由旋转4.苯的熔点和沸点比环己烷高,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解释,哪条正确:A:苯的分子量大,色散力大 B:苯是极性分子 C:苯分子间有氢键作用 D:苯分子间色散力大答案:苯分子间色散力大5.有机分子的极性取决于:A:键长 B:分子对称性 C:键级 D:键能答案:分子对称性6.在醛酮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电性效应为:A:共轭效应 B: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C:超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答案: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7.甲基自由基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态为A:sp4 B:sp2 C:sp D:sp3答案:sp28.乙醇生成乙醚的反应属于:A:缩合反应 B:氧化还原 C:均裂反应 D:消除反应答案:缩合反应9.丁烷有两个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此处的异构体含义为:A:官能团异构 B:构像异构 C:构造异构 D:构型异构答案:构造异构10.有机物中C-C键的自由旋转,产生异构为:A:官能团异构 B:镜像异构 C:构像异构 D:构造异构答案:构像异构第二章测试1.烷烃分子结构中连有氢数目最多的碳是:A:仲碳 B:伯碳 C:叔碳 D:季碳答案:伯碳2.丁烷的典型构像中,能量最高者为:A:部分交叉构像 B:部分重叠构像 C:全交叉构像 D:全重叠构像答案:全重叠构像3.影响烷烃熔点和沸点的根本性的原因是:A:分子的对称性 B:分子间紧密堆积的程度 C:分子间色散力大小 D:分子间取向力的大小答案:分子间色散力大小4.在烷烃的卤代反应中,碘代反应很少的原因是:A:反应吸热,难以进行 B:选择性太差 C:碘单质价格昂贵 D:剧烈放热,难于控制答案:反应吸热,难以进行5.下列自由基最不稳定的是:A:苄基自由基 B:异丙基自由基 C:叔叔丁基自由基 D:乙基自由基答案:乙基自由基6.环丙烷的分子构型特征为:A:碳为sp3杂环态 B:C-C键的强度与开链烷烃中接近 C:C-C键的杂化轨道重叠程度比开链烷烃小 D: C-C键可以自由旋转答案:C-C键的杂化轨道重叠程度比开链烷烃小7.下列特征不是环己烷椅式构象特征的是:A:中间四个碳构成一个平面,两端的碳位于平面两侧 B:骨架上的氢分为直立氢和平伏氢两类 C:骨架碳构成两个平行的平面 D:骨架上十二个氢性质相同答案:骨架上十二个氢性质相同8.下列取代环己烷存在优势构像的是:A:顺1甲基-2-乙基环己烷 B:顺1,2-二甲基环己烷 C: 反1,3-二甲基环己烷 D:顺1,4-二甲基环己烷答案:顺1甲基-2-乙基环己烷9.1,2-二甲基环丙烷与Br2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A:C B:B C:D D:A答案:D10.下列烷烃发生一氯代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产物的是:A:C B:A C:B D:D答案:B第三章测试1.乙烯分子的结构特征为:A:为平面分子 B:是极性分子 C:结构中有一条π键,一条σ键 D:碳原子显示电正性答案:为平面分子2.按照次序规则, 最大的原子或基团是:A:Br B:乙炔基 C:Cl D:乙烯基答案:Br3.含四个碳的开链单烯烃的所有构造异构体数目是:A:5个 B:3个C:4个 D:7个答案:3个4.下列碳正离子最为稳定的是:A: B: C: D:答案:5.下列分子命名需要使用Z/E命名法的是:A:B:C:D:答案:6.下列结构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B:C:D:答案:7.烯烃的臭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A:铁粉 B:氢气 C:锌粉 D:铝粉答案:锌粉8.双烯合成反应属于:A:亲电加成 B:自由基反应 C:协同反应 D:氧化反应答案:协同反应9.能与丁烯二酸酐反应的底物是:A:B:C:D:答案:10.烯烃的α-氢卤代反应:A:产物符合马氏规则 B:产物是反马氏规则的 C:为自由基反应 D:为亲电加成反应答案:为自由基反应第四章测试1. 1. 判别下列化合物那些有芳香性()A:4 B:5 C:1 D:7 E:3 F:2 G:6答案:4;5;32. 2. 下列化合物中苯环上电子云密度低于苯的是()A:苯胺 B:苯甲醚 C:苯甲醛 D:苯酚答案:苯甲醛3. 3. 下面碳正离子中存在的共轭效应有(不考虑超共轭)()A:σ-p共轭 B:p-π共轭C:π-π 共轭D:π-π 和 p-π共轭答案:π-π 和 p-π共轭4.下列分子中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A:对硝基苯酚 B:间硝基苯酚 C:对羟基苯甲酸 D:邻羟基苯甲酸答案:邻羟基苯甲酸5.乙基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氯化,一氯代产物中的主要产物是()A:A B:D C:C D:B答案:A6.甲苯卤代得苄基氯应属于什么反应 ( )A:亲核取代反应 B:游离基反应 C:亲电加成反应 D:亲电取代反应答案:游离基反应7.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容易的是 ( )A:甲苯 B:氯苯 C:苯 D:硝基苯答案:甲苯8.下列化合物不能被酸性KMnO4作用下氧化成苯甲酸的是()A:乙苯B:甲苯 C:环己基苯 D:叔丁苯答案:叔丁苯9.下列化合物中能进行付克烷基化的是()A:C B:D C:A D:B答案:B10.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进入原取代基间位的是()A:C B:D C:A D:B答案:C第五章测试1.下列Fischer投影式中,哪个是同乳酸分子一样的()A:C B:B C:A D:D答案:C;A2.化合物的构型是( )A:2S, 4Z B:2R, 4E C:2R, 4Z D:2S, 4E答案:2S, 4Z3.Fischer投影式是R型还是S型?下列各结构式中哪些同上面这个投影式不是同一化合物?()A:A B:D C:C D:B答案:A4.下列化合物无旋光性的是()A: B: C:D:答案:5.与的关系是()A:相同化合物 B:互变异构体 C:对映异构体 D:非对映异构体答案:非对映异构体6.下列化合物具有手性的是()A:D B:A C:B D:C答案:D7.下列化合物中无旋光性的是()A:B B:D C:AD:C答案:A8.薄荷醇理论上所具有的立体异构体数目应为 ( )A:8 种 B:4 种 C:2 种 D:16 种答案:8 种9.左旋仲丁醇和右旋仲丁醇的下列参数中,哪一项是不同的()A:熔点 B:沸点 C:比旋光度 D:溶解度答案:比旋光度10.判断下述分子中存在的对称因素:()A:有一个对称面 B:有两个对称面 C:有对称中心 D:有对称轴答案:有对称中心第六章测试1.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A:2—甲基—1—氯丁烷 B:2—氯戊烷 C:4—甲基—4—氯丁烷 D:4—氯戊烷答案:2—氯戊烷2.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A:1—氯—3—甲基环己烯 B:1—甲基—5—氯环己烯 C:1—甲基—3—氯环己烯答案:1—甲基—5—氯环己烯3.判断下列卤代烃与NaCN在DMSO溶剂中反应(S N2)的活性顺序最快的是()A:A B:B C:C答案:A4.下列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A:苄氯 B:4—氯—1—戊烯化合物 C:氯乙烯 D:2—氯丙烷答案:苄氯5.比较下列化合物与AgNO3反应速率, 最快的是A:B:C:D:答案:6.下列化合物属于叔卤代烃的是()A:C B:B C:D D:A答案:C7.反应的主产物是:A:B:C:D:答案:8.可选用下列哪种试剂鉴别3-溴-2-戊烯和4-溴-2-戊烯?A:KMnO4溶液 B:AgNO3/EtOH 溶液 C:溴水 D:Lucas 试剂答案:AgNO3/EtOH 溶液9.反应的主产物是:A:B:C:D:答案:10.反应的主产物是:A:B:C:D:答案:第七章测试1.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H2O B:CH3CH2OH C:D:答案:H2O2.下列醇与金属Na反应,活性最大的是A:甲醇 B:叔丁醇 C:异丙醇 D:乙醇答案:甲醇3.化合物在强酸催化下进行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A:B: C: D:答案:4.化合物的正确命名是A:E-1-羟基-3-戊烯 B:Z-1-羟基-3-戊烯 C:E-3-戊烯-1-醇 D:Z-3-戊烯-1-醇答案:Z-3-戊烯-1-醇5.反应的主产物是A: B:C:D:答案:6.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A:乙醚 B:正己醇 C:氯己烷 D:正己烷答案:正己醇7.可以用来鉴别苄醇,乙醇和异丙醇的试剂是A:硝酸银的乙醇溶液 B:Tollen 试剂 C:Lucas 试剂 D:硫酸答案:Lucas 试剂8.下列化合物属于伯醇的是A:A B:B C:C D:D答案:D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2-硝基苯酚 B:2,4-二硝基苯酚 C:2-甲基苯酚 D:2,4,6-三硝基苯酚答案:2,4,6-三硝基苯酚10.化学反应的主产物是A: B:C:D:化学反应的主产物是答案:第八章测试1.下面结构的正确的系统命名是?A:异丁基丙基酮 B: 7-甲基-4-辛酮 C: 2-甲基-5-庚酮 D:1,1-二甲基-4-庚酮 E:6-异丙基-4-辛酮答案: 7-甲基-4-辛酮2.下面哪个结构式代表了环己酮和它的互变异构体?A:III B:IV C:II D:V E:I答案:II3.简单的烯醇要比酮式异构体不稳定,原因是?A:在酮式结构中有更少的原子是共平面的 B:烯醇不是手性的 C:烯醇中的碳碳双键没有酮中的碳氧双键稳定 D:在烯醇式结构中存在较大的张力 E:实际上,简单的烯醇更稳定答案:烯醇中的碳碳双键没有酮中的碳氧双键稳定4.下面哪个试剂能完成下面的转化?A:Zn(Hg), HCl, 回流 B:全部都能 C:LiAlH4, 乙醚 D:Pt/H2答案:Zn(Hg), HCl, 回流5.把HCl气体通入戊醛的甲醇溶液将形成下面哪个化合物?A:1-氯-1-甲氧基戊烷 B:1,1-二甲氧基戊烷 C:1,1-二氯戊烷 D:1,1-二羟基戊烷E:1-氯-2-甲氧基戊烷答案:1,1-二甲氧基戊烷6.下面化合物对亲核试剂的反应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I > III > IV> II > V B:III > V > IV > II > I C: I > IV > II >III >V D:V > III > I > II > IV E: IV > II > I > III > V答案: IV > II > I > III > V7.4-甲基戊醛与苯肼反应的产物是哪一个?A:II B:V C: IV D:III E:I答案:I8.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IV B:V C:III D:II E: I答案:IV9.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IV B:V C: I D:III E:II答案:II10.下面哪种化合物不能被NaBH4还原?A:HCHO B:(CH3)2CHCHO C:CH3CH2COCH3 D:C6H5OH答案:C6H5OH第九章测试1.下列酯类发生水解反应活性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B A B:A CC:A B D:C A答案:A C2.下列羧酸酯中哪些能发生酯缩合反应()A:甲酸苯酯 B:甲酸乙酯 C:苯甲酸乙酯 D:丙酸乙酯答案:丙酸乙酯3.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丁酸 B: 2-氯丁酸 C:3-氯丁酸 D:2,2-二氯丁酸答案:2,2-二氯丁酸4.下列酸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弱的是()A 苯甲酸B 对硝基苯甲酸C 对甲氧基苯甲酸A:B C B:A B C:C AD:A C答案:B C5.下列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发生取代反应最快的是()反应最慢的是()A 乙酸甲酯B 乙酰氯C 乙酰胺D 乙酸酐A:B A B:B C C:A CD:A B答案:B C6.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 B:C:答案:7.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B:C:答案:8.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B: C:答案:9.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B: C:答案:10.下列化合物的命名是:()A:(Z)-4-乙基-7-溴-4-庚烯酸 B:(Z)-4-乙基-7-溴-3-庚烯酸 C:(E)- 4-乙基-7-溴-3-庚烯酸 D:(E)- 4-乙基-7-溴-4-庚烯酸答案:(Z)-4-乙基-7-溴-4-庚烯酸第十章测试1.下列化合物属于仲胺的为A:D B:C C:B D:A答案:C2.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丙胺 B:二丙胺 C:三丙胺 D:乙酰苯胺答案:二丙胺3.化合物和可用下列哪种试剂进行鉴别?A:对甲基苯磺酰氯和氢氧化钠 B:菲林试剂 C:硝酸银的乙醇溶液 D:盐酸答案:对甲基苯磺酰氯和氢氧化钠4.下列化合物物中碱性最弱的是A:对氯苯胺 B:对甲基苯胺 C:对硝基苯胺 D:苯胺答案:对甲基苯胺5.化学反应的主产物是A: B: C:D:答案:6.下列化合物按碱性最强的是A:乙酰胺 B:尿素 C:乙胺 D:二乙胺答案:二乙胺7.化学反应的主产物是A: B:C:D:答案:8.制备化合物可选用的试剂是A:B:C:D:答案:9.下列化合物那个可以作为亲电试剂A: B:C: D:答案:10.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为A:氯化甲基三乙基铵 B:氯化甲基乙基铵 C:氯化1,1,1-三乙基甲胺 D:氯化1,1,1-三乙基甲基胺答案:氯化甲基三乙基铵第十一章测试1.下列糖类是还原糖的是()A:纤维素 B:蔗糖 C:所有的单糖 D:淀粉答案:所有的单糖2.下列糖类化合物中那个不具有还原性?()A:D-葡萄糖 B:D-赤藓糖C:α-D-甲基葡萄糖 D:蔗糖答案:蔗糖3.下列化合物不能进行银镜反应的是()A:麦牙糖 B:乳糖 C:淀粉 D:葡萄糖答案:淀粉4.下列几种糖属于还原糖的应是 ( )① 蔗糖② 麦芽糖③ 纤维素④ 葡萄糖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③答案:②④5.糖类的相对构型取决于( )A: 最小编号的C*的构型 B:所有C* 的构型C:α-C原子的构型 D:最大编号的C* 的构型答案:最大编号的C* 的构型6.下列哪个试剂可以用于醛糖和酮糖的鉴别()A:稀硝酸 B:溴水 C:热乙醇 D:水答案:溴水7.D-(+)-葡萄糖不具有下列哪些性质()A:与苯肼反应生成糖脎 B:水溶液具有变旋光现象 C:不与溴水反应 D:被Tollens 试剂氧化答案:不与溴水反应8.葡萄糖水溶液的变旋光现象源于()A:开链式与环氧式结构的互变异构 B:葡萄糖的醛基容易被氧化 C:葡萄糖容易聚合 D:葡萄糖与水形成氢键答案:开链式与环氧式结构的互变异构9.用于鉴别糖是否具有还原性的试剂是()A:Lucas 试剂 B:水合茚三酮 C:Fehling 试剂 D:AgNO3 / EtOH答案:Fehling 试剂10.α-D-(+)-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具有下列哪一类化合物的性质()A: 醚 B:半缩醛 C:酯 D: 酚答案:半缩醛。

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解析(四川农业大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解析(四川农业大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课后答案解析(四川农业大学)第二章烷烃作业参考答案1、共有九种: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3-CH 2-CH-CH 2-CH 2-CH 3CH 3CH 3-CH-CH-CH 2-CH 3CH 3CH 3CH 3-CH-CH 2-CH-CH 3CH 3CH 3CH 3-C-CH 2-CH 2-CH 33CH 3CH 3-CH 2-C-CH 2-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3-CCH 3CH 3CH-CH 3CH 32、(1)3-甲基戊烷(2)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3)2,2,3,4-四甲基戊烷(4)2-甲基-5-乙基庚烷(5)2-甲基-3-环丁基丁烷(6)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7)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8)1-甲基-4-乙基-3-叔丁基环己烷3、(1)(2)CH 3-CH-CH 2-CH 2-CH 33CH 3-C-CH 2CH 3CH 3CH 3(3)(4)CH 3-CH-CH-CH-CH-CH 3CH 33CH 2CH 32CH 33)34、(1)(2)CH 3CH 2-C CH 3CH-CH 3CH 3CH 3-C-CH-CH-CH 3CH 3CH 3CH 3 CH 3-CH-C-CH 2-CH 3CH 33CH 3CH 3-C-CH 2-CH-CH 3C H 3C H 3C H 35、(1)错。

改为:2,2-二甲基丁烷(2)错。

改为:2,2,5-三甲基-4-乙基己烷(3)正确(4)错。

改为:2,2-二甲基丁烷6、(1)改为:H H 3CC 2H 5CH 3H HCH 3CH 2CHCH 2CH 3C H 33-甲基戊烷(2)CH(CH 3)2H 3CClCH 3H HCH 3-CH 2-C-CH(CH)2 CH 3Cl2,3-二甲基2-氯丁烷7、C 1-C 2旋转:2H 52H 5优势构象 C 2-C 3旋转:333优势构象8、(1)(2)(3)CH2CH2CH3CH2CH3CH3CH(CH3)2OHCH2CH39、(1)>(2)>(3)>(4)10、A:B:CH3-CH2-CH2-CH2-CH3C:CH3-CH-CH2-CH3 CH3 CH3-C-CH3CH3CH311、(4) > (3) > (1) >(2)12、CH3CH2CH3CH3褪色:不褪色:CH3CH3CH2CH314(1)HI CH3-CH-CH2CH3IC H3(2)C 2H 5C H 3H 2SO 4CH 3-CH 2-C C H 2CH 2C H 3OSO 3HCH 3-CH 2-CH 2C H 2CH 3C H 3OH2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习题参考答案1、(1)2-甲基-4-乙基-3-己烯(2)(Z )-3-甲基-2-戊烯(3)4-甲基-2-丙基-1-戊烯(4)(Z )-4-甲基-3-庚烯(5)2,2-二甲基-5-乙基-3-庚炔(6)(E )-3-甲基-2-溴-2-戊烯(7)(2Z ,4Z )-3,5-二甲基-2,4-庚二烯(8)3E-2,4-二甲基-1,3-己二烯2、(1)(2)(3)(4)(CH 3)2C=C CH 2CH 3CH 3C=CCl3H H 3CCH 2=C-CH=CH 2CH 3CH 2=CH-CH 2-CH=CH 2(5)(6) C=CH 3C CH 3H CH 2CH 2CH 3C=CH 3C C=C HHH CH 3HCH 3C=C CH 32CH 3C-CH CH 3 4CH 3CH 3Br(2)CH 3-C=CH-CH 3 CH 322CH 3-C C H 3 C H -C H 3OH +BrCH 3-C C H 3C H -C H 3Br Br(3)CH 3-C=CH-CH 3 CH 3IClCH 3-C CH-CH 3 CH 3Cl I(4)CH 3-C=CH-CH 3 CH 3HBr / 过氧化物CH 3-C CH-CH 3 CH 3HBr(5)CH 3-C=CH-CH 3CH 3 24CH 3-C CH 2-CH 3CH 3OSO 3HH 2OCH 3-C CH 2-CH 3CH 3OH(6)CH 3-C=CH-CH 3CH 34 +CH 3-C=OCH 3+CH 3COOH(7)CH 3-C=CH-CH 3CH 3 O 3C H 3CH 3CO OO CHCH 3H 2O / Zn CH 3-C=O CH 3+CH 3CHO4、(1)CH 3CH 2C=CH HBr(2mol)3CH 2C CH 3BrBrCH 3CH 2C O CH 3CH 3CH 2COOH +CO 2+H 2O3CH 2C=CH 2 CN(2)H 3C+HBrH 3C(3)CH 3-C=CH-CH 332+HBr CH 3-C CH 2-CH 3CH 3Br CH 3-C CH-CH 3CH 3Cl ++CH 3-C CH 2-CH 3CH 3OH(4) CH 3-CH=CH 2CH 2-CH=CH 2C l22C H 2C l(5)CH 2=CH-CH=CH 3-CH=CH-CH 2Cl CO 2+H 2O C=O H H+O=C-C=O H H CHO5(1)CH 3-CH 2-CH 3CH 2=CH-CH 3CH=C-CH 3abc3)2+(2)CH 3-CH 2-aCH 2=CH-CH 2-CH 2CH 3b C=C-CH 2-CH 2CH 3cCH 2=CH-CH=CH-CH 3d aCH HC CH HCCHCH C O CH 36、(1)CH 3C CH 3CH 3+>CH 3-CH-CH 2-CH 3+>CH 3-CH-CH 23+(2)CH 2=CH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3+(3)CH 2+H 3CCH 2+CH 2+O 2N>>7、用浓H 2SO 4 8、(1)(2)(3) C=CH-CH 3H 3C H 3CCH 3CHCH 2CH=CH 2CH 2CH 3CH 39、(3)、(4)具有π—π共轭体系;(2)具有缺电子的p —π共轭体系;(3)具有多电子的p —π共轭体系;(1)、(4)具有σ—π共轭体系; 10、(A)CH 3(B)CH 3-CH 2-CH-CH 3 CH 3(C)CH 3CH 2CH=CH 2(C)CH 3CH 2CH=CH 2(A)CH 3(B)CH 3-CH 2-CH-CH 3Br11、(A)CH 3CH=CHCH(CH 3)2(B) CH 3CH 2CH=C(CH 3)2(C)CH 3CH 2CH 2CH(CH 3)212、CH 3CH-CH 2C=CHA:B:CH 3-C=CH 2-CH=CH 2C H 3CH 313、2Cl222Br BrCl(1)CH 2=CH —CH 3CH 2=CH —CH 2Cl 2Cl222CH 2CH 2BrCl (2)CH 2=CH —CH 3 CH 2=CH —CH 2(3)CH 3C=CH +H 2OH 2S O 4, HgS O 4 CH 3-C-CH 3O14、属于单环单萜(1(22属于倍半萜(3属于二萜4)属于倍半萜15、 CH 3C=CH H 3CCH 2CH 2C=CHCH 3CH 3第四章芳香烃作业参考答案1、(1)邻硝基甲苯(2)3-羟基苯磺酸(3)3-甲基-4-氯苯甲酸(4)1,4-二甲基萘(5)4-甲基-3-苯基-1-戊烯(6)6-氯-2-萘酚2、(1)(2)(3)(4)(5)COOH NO 2CH=CH2ClSO 3HCH 3ClNO 2CH 3CH(CH 3)2CH 2CH 3(6)H 3COClCOOH3、(1) C OOH Cl 2C OOHC l(2) CH 3ClHNO 3H 2SO 4 CH 3Cl CH 3ClO 2NNO 2+(3)CH(CH 3)2C(CH 3)2Cl(4) OCH 3+(CH 3CO)2O无水3OCH 3C-CH 3OOCH 3+C-CH 3O (5)C(CH 3)3CH 2CH 2CH 3 KMNO 4H +C(CH 3)3COOH(6)CH 2CH=CH2CH 2CH 3KMNO 4H +COOHCOOH(7)CH 3CH 2CH 2CH 2Cl + 无水3CH-CH 2CH 3CH 3(8) CH 2CH 3HNO 3H 2SO 4CH 2CH 3NO 2KMNO 4H + COOHNO 22FeCOOHNO 2Br4、(1)OH>C H 3>>C l>N O 2(2)CH 3>CH 3CH 3>COOH >CH 3 COOH>COOH COOH5、(1)a b c褪色:ba,cCH 3CH 3abc褪色:c不褪色:a(2)a b c褪色:b,caCH 2CH 3CH=CH2C=CHab c:C 无沉淀:b6、(1)(2)(3)(4)(5)323H(6)(7)(8)(9)3227、(1)无水3+CH3CH3KMNO4H+COOHHNO24COOHNO2(2)无水3+CH3CH3Cl(3)+(CH3CO)2O无水3C-C H3 OBr2FeC-C H3OBr(4)3CH32CH 2Cl23(5)3C H33Br2FeC H3BrO2(6)3CH333CH3CH3322 8、有芳香性的是:(2),(4),(5),(8)9、CH3CH2CH310、C=CHCH 3AH 2NiCH 2CH 3CH 3B-H 2OCC O OO CD第五章旋光异构作业参考答案2、对:(6)(7)。

有机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针对《有机化学第三版》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学的定义是什么?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科学。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什么?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碳元素,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有哪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系统命名法、常用命名法和特殊命名法等。

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哪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直链、支链、环状和立体异构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和立体化学1.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哪些?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等。

2.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有哪些?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包括手性、立体异构和对映异构等。

3. 请解释手性和对映异构的概念。

手性是指分子或离子的镜像不能通过旋转重叠的现象,分为左旋和右旋。

对映异构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但不能通过旋转重叠的镜像异构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1.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有哪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2. 请解释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的概念。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小分子的反应。

3. 请解释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的概念。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的反应。

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部原子或官能团的重新排列而形成新的分子的反应。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合成、消除合成、取代合成和重排合成等。

2. 请解释加成合成和消除合成的概念。

加成合成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分子的加成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方法。

第三版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版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版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化合物不是芳香族化合物?A. 苯B. 吡啶C. 环己烷D. 呋喃2. 哪个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A. 羟醛缩合B.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反应C. 格氏试剂反应D. 迈克尔加成3. 以下哪个是碳正离子的稳定化效应?A. 诱导效应B. 共轭效应C. 场效应D. 超共轭效应4. 哪个反应是消除反应?A. 酯化反应B. 水解反应C. 脱水反应D. 还原反应5.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烯烃?A. 甲烷B. 乙炔C. 乙烯D. 甲醛6. 哪个是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A. 碳链B. 羟基C. 羰基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个是自由基反应?A.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B. 哈洛反应C. 氯代烷的卤素原子交换D. 威廉森醚合成8. 哪个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保护基团?A. 乙酰基B. 苯甲酰基C. 三甲基硅基D. 所有选项9. 哪个是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学术语?A. 顺式B. 反式C. 同分异构体D. 所有选项10. 以下哪个是有机化学中的酸碱反应?A. 酯化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聚合反应答案:1-5 C B D C C;6-10 D C D B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是含有_______电子的共轭体系。

12. 亲电取代反应中,亲电试剂首先攻击_______原子。

13.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效应来增强。

14. 消除反应通常发生在_______化合物上。

15. 烯烃的特征是含有_______个碳碳双键。

答案:11. 4n+2;12. 碳;13. 超共轭;14. 醇或卤代烷;15. 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芳香性,并举一个例子。

17. 什么是亲电加成反应,与亲电取代反应有何不同?18. 请解释什么是保护基团,并说明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19. 什么是立体化学,它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16. 芳香性是指含有4n+2个π电子的共轭体系具有的特殊稳定性,例如苯就是一个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二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习题答案第五章

《有机化学第二版》夏百根、黄乾明主编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旋光异构一、名词解释:1、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

2、一定温度和波长下,物质的浓度为1g/ml、盛液管长度为1dm时测得的旋光度。

3、实物与其镜象不能重叠的特性。

4、与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

5、对称因素:使物质或分子能够重叠的操作6、彼此间呈现实物和镜象的关系但又不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分子。

7、等量的对映体的混合物。

8、分子内虽然有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因素而使之不具有旋光能力的化合物。

9、旋光异构体分子中互相之间不呈实物和镜象关系的化合物分子。

二、判断: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对8、错三、判断:1、有2、有3、无4、有5、有6、无四、1、2、3、BrHC2H5CH2BrC2H5CH2BrHBrR SHBrCl HCH33H ClCH3BrH32R,3S 2S, 3R 2R,3R 2S,3SCl HCH3BrH3H ClCH3HBr3 HCOOHCOOHBrHBrBr HCOOHBrHCOOH2S,3S 2R,3R 2R,3SH BrCOOHCOOHBrH4、五、命名:1、R —氟氯溴甲烷2、S —3—羟基—2—戊酮3、2R ,3S —2,3,4—三羟基丁醛4、R —2—氨基苯乙酸5、2R ,3R —3—氯—2—丁醇6、2R ,3S —2,3—二溴丁二酸 六、1、相同分子2、对映体3、非对映体4、对映体 七、A :B :或A : B : 八、 A :B :C :CH 2CHCHCH 2CH 3CH 2OHCH 3CH 2CHCH 2CH 32OHCH 2CHCCH 2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OH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3OH OH HHC 2H 52H 5C 2H 5CCH 3HC H HCH 3C 2H 5C HCH 3C H HCH 32Z,4R 2Z,4S C 2H 5CCH 3HC H CH 3H 2E,4R 2E,4SC 2H 5CHCH 3C H CH 3HC CH 5C 2HHC 2H 5。

《有机化学结构和性质相关分析与功能》第三版课本答案全

《有机化学结构和性质相关分析与功能》第三版课本答案全

第一章绪 论问题一部分参考答案μ=0。

1. (1) sp 3 (2) sp (3) sp 2 (4) sp(5) sp 3 (6)sp 22. (1),(3),(6)互为同分异构体;(2),(4),(5),(7)互为同分异构体。

3. (1)醇类 (2)酚类 (3)环烷烃 (4)醛类 (5)醚类 (6)胺类4.π键的成键方式:成键两原子的p 轨道沿着与连接两个原子的轴垂直的方向“肩并肩”重叠而形成。

π键特点:①电子云平面对称;②与σ键相比,其轨道重叠程度小,对外暴露的态势大,因而π键的可极化度大,在化学反应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共价键的异裂;③由于总是与σ键一起形成双键或叁键,所以其成键方式必然限制σ键单键的相对旋转。

5. (1) (2) (5)易溶于水;(5) (4) (6)难溶于水。

6.C 6H 67.C 3H 6F 2第三章开链烃问题三参考答案3-1(1) 3,3-二甲基己烷(2) 2,2,4,9-四甲基癸烷3-4 (1) 2,4,4-三甲基-1-戊烯(2) 4,6-二甲基-3-庚烯3-5 2-己烯有顺反异构:3-8 在较高温度和极性溶剂条件下,1,3-戊二烯同溴化氢主要发生1,4加成:习题三参考答案1.(1) 2-甲基-4,5-二乙基庚烷(2) 3-甲基戊烷(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4) (顺)-3-甲基-3-己烯or Z-3-甲基-3-己烯(6) (Z)-3,5-二甲基-3-庚烯(7) 2,3-己二烯(8) 3-甲基-2-乙基-1-丁烯(9) 2,5,6-三甲基-3-庚炔(10)1-丁炔银(11)3-甲基-1,4-戊二炔(12) 3-甲基-1-庚烯-5-炔2.3.4.(Z)-2-戊烯(E)-2-戊烯(Z)-3-甲基-3-己烯(E)-3-甲基-3-己烯(Z)-3-甲基-4-乙基-3-庚烯(E)-3-甲基-4-乙基-3-庚烯(Z)-5-甲基-3-乙基-2-己烯(E)-5-甲基-3-乙基-2-己烯(Z)3-甲基-1,3-戊二烯(E)3-甲基-1,3-戊二烯5.2,3,3-三甲基戊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2,3-二甲基-1-戊烯6-甲基-5-乙基-2-庚炔二乙基-1-己烯-4-炔6. (1)和(3) (2)和(4) (5)和(6)7.8.1-庚烯2-庚烯3-庚烯2-甲基-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2-甲基-2-己烯3-甲基3-甲基-3-己烯2,3-二甲基-1-戊烯2,4-二甲基-1-戊烯3,5-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戊烯2-乙基-1-戊烯3-乙基-1-戊烯2,3-二甲基-2-戊烯2,4-二甲基-2-戊烯3,4-二甲基-2-戊烯3-乙基-2-戊烯3-甲基-2-乙基-1-丁烯9.(1) 官能团位置异构(2) 顺反异构(3) 碳胳异构(4) 官能团异构(5) 碳胳异构(6) 碳胳异构1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3011.12.13. (CH 3)22CH 3 > CH 3CH 3 >C(CH 3)4 > CH 4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取代反应。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40.1%、含氮6.7%、含氧53.2%,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① 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1:2:133.3:7.6:34.3162.53:17.6:121.40== 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 2O② 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21612126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 2H 4O 22. 在C —H 、C —O 、O —H 、C —Br 、C —N 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 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 —H 键。

3. 将共价键⑴ C —H ⑵ N —H ⑶ F —H ⑷ O —H 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 ,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 F —H > O —H > N —H > C —H4. 化合物CH 3Cl 、CH 4、CHBr 3、HCl 、CH 3OCH 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 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 —H 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

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

CH 3OH(2)碳碳三键,炔烃 羟基 ,酚(4)COOH酮基 ,酮 羧基 ,羧酸(6) CH 3CH 2CHCH 3OH (1) CH 3CH 2C CH(3) CH 3COCH 3(5) CH 3CH 2CHO醛基,醛羟基,醇(7) CH3CH2NH2氨基,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111.7°。

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

3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

(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内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有机合成(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有机合成(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有机合成(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希夫碱的是()A.CH3CH=NCH3B.Ph-CH=N-PhC.(CH3)2C=N-CH3D.Ph-N(CH3)22.一个化合物虽然含有手性碳原子,但化合物自身可以与它的镜像叠合,这个化合物叫()A.内消旋体B.外消旋体C.对映异构体D.低共熔化合物3.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定是手性分子。

()T.对F.错4.叔丁醇钠的碱性比较强,亲核性也越强。

()T.对F.错5.下列化合物的碱性比较中,正确的是,()A.苄胺>苯胺>吡啶>吡咯B.苄胺>苯胺>吡咯>吡C.苄胺>苯胺>吡咯>吡啶D.苄胺>吡啶>苯胺>吡咯6.丙烯的氢化热比乙烯的氢化热低。

()T.对F.错7.二氯丙烷可能的构造异构体数目是多少?()A.2B.4C.6D.58.卡宾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生成?()A.重氮甲烷光分解B.乙烯氧化分解C.乙烯酮热分解D.甲烷氧化生成9.在乙酸乙酯制备中,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

() T.对F.错10.具有对映异构现象的烷烃的最少碳原子是多少?()A.6B.7C.8D.9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F4.参考答案:F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T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F10.参考答案:B。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答: x
(60.53% 60.55%) 60.54%
xT
M (Cl ) M ( NaCl )
100%
35.45 58.44
100%
60.66%
绝对误差: Ea x xT 60.54% 60.66% 0.12%
相对误差: Er
Ea xT
100%
0.12% 60.66%
100%
0.20%
解:根据反应方程式 m(KHC 8H4O4 ) c(NaOH)V(NaOH)M(KHC 8 H4O4 )
m1 0.1mol L1 0.02L 204.22g mol 1 0.41g
m2 0.1mol L1 0.03L 204.22g mol 1 0.61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是 0.41~0.61g; 同理,若改用草酸作基准物质,则
(3)
3 100
1.4182 100
(4)一溶液 pH=12.20,求其 c(H+)
答:
213.64 + 4.4 + 0.3244 = 213.6 + 4.4 + 0.3 = 218.3 126.9+0.316×40.32-1.2×102= 19.6
10.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 3.5g,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哪 个比较合理?
有效数字三位。 适当增加样品量,使(cV)EDTA-(cV)Zn 差值的有效数字为 3 位。
中国农业大学论坛/天地农大 BBS 整理提供,仅供参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 2O3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烷烃作业参考答案1、 共有九种: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3-CH 2-CH-CH 2-CH 2-CH 3CH 3CH 3-CH-CH-CH 2-CH 3CH 3CH 3CH 3-CH-CH 2-CH-CH 3CH 3CH 3CH 3-C-CH 2-CH 2-CH 3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3-CCH 3CH 3CH-CH 3CH 32、(1)3-甲基戊烷 (2)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3)2,2,3,4-四甲基戊烷 (4)2-甲基-5-乙基庚烷 (5)2-甲基-3-环丁基丁烷 (6)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7)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8)1-甲基-4-乙基-3-叔丁基环己烷3、(1) (2)CH 3-CH-CH 2-CH 2-CH 3CH 3CH 3-C-CH 2CH 3CH 3CH 3(3) (4)CH 3-CH-CH-CH-CH-CH 3CH 3CH 3CH 2CH 32CH 33)34、(1) (2)CH 3CH 2-C CH 3CH-CH 3CH 3CH 3-C-CH-CH-CH 3CH 3CH 3CH 3 CH 3-CH-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CH 2-CH-CH 3C H 3C H 3C H 35、(1)错。

改为:2,2-二甲基丁烷(2)错。

改为:2,2,5-三甲基-4-乙基己烷 (3)正确 (4)错。

改为:2,2-二甲基丁烷6、(1)改为:H H 3CC 2H 5CH 3H HCH 3CH 2CHCH 2CH 3C H 33-甲基戊烷 (2)CH(CH 3)2H 3CClCH 3H HCH 3-CH 2-C-CH(CH)2CH 3Cl2,3-二甲基2-氯丁烷7、C 1-C 2旋转:2H 52H 525优势构象 C 2-C 3旋转:333优势构象8、(1)(2)(3)CH2CH2CH3CH2CH3CH3CH(CH3)2OHCH2CH3H3C9、(1)>(2)>(3)>(4)10、A:B:CH3-CH2-CH2-CH2-CH3C:CH3-CH-CH2-CH3CH3 CH3-C-CH3CH3CH311、(4) > (3) > (1) >(2)12、CH3CH2CH3CH3褪色:不褪色:CH3CH3CH2CH314(1)HI CH3-CH-CH2CH3IC H3(2)C 2H 5C H 3H 2SO 4CH 3-CH 2-C C H 2CH 2C H 3C H 3OSO 3HCH 3-CH 2-CH 2C H 2CH 3C H 3OH2第三章 烯烃 炔烃 二烯烃习题参考答案1、(1)2-甲基-4-乙基-3-己烯 (2)(Z )-3-甲基-2-戊烯 (3)4-甲基-2-丙基-1-戊烯(4)(Z )-4-甲基-3-庚烯 (5)2,2-二甲基-5-乙基-3-庚炔 (6)(E )-3-甲基-2-溴-2-戊烯(7)(2Z ,4Z )-3,5-二甲基-2,4-庚二烯 (8)3E-2,4-二甲基-1,3-己二烯2、(1) (2) (3) (4)(CH 3)2C=C CH 2CH 3CH 3C=CCl3H H 3CCH 2=C-CH=CH 2CH 3CH 2=CH-CH 2-CH=CH 2(5) (6) C=CH 3C CH 3H CH 2CH 2CH 3C=CH 3C C=C HHH CH 3H3、 (1)CH 3C=C CH 32CH 3C-CH CH 3Br 4CH 3CH 3Br(2)CH 3-C=CH-CH 3CH 322CH 3-C C H 3C H -C H 3OH +BrCH 3-C C H 3C H -C H 3Br Br(3)CH 3-C=CH-CH 3CH 3IClCH 3-C CH-CH 3CH 3Cl I(4)CH 3-C=CH-CH 3CH 3HBr / 过氧化物CH 3-C CH-CH 3CH 3HBr(5)CH 3-C=CH-CH 3CH 324CH 3-C CH 2-CH 3CH 3OSO 3HH 2OCH 3-C CH 2-CH 3CH 3OH(6)CH 3-C=CH-CH 3CH 34+CH 3-C=OCH 3+CH 3COOH(7)CH 3-C=CH-CH 3CH 3O 3C H 3CH 3CO OO CHCH 3H 2O / Zn CH 3-C=OCH 3+CH 3CHO4、(1)CH 3CH 2C=CHHBr(2mol)3CH 2C CH 3BrBrCH 3CH 2C OCH 3CH 3CH 2COOH+CO 2+H 2O3CH 2C=CH 2CN(2)H 3C+HBrH 3C(3)CH 3-C=CH-CH 3CH 32+HBr CH 3-C CH 2-CH 3CH 3Br CH 3-C CH-CH 3CH 3Cl ++CH 3-C CH 2-CH 3CH 3OH(4) CH 3-CH=CH 2CH 2-CH=CH 2C l22C H 2C l(5)CH 2=CH-CH=CH 3-CH=CH-CH 2Cl CO 2+H 2OC=O H H+O=C-C=O H H CHO5(1)CH 3-CH 2-CH 3CH 2=CH-CH 3CH=C-CH 3abc3)2+(2)CH 3-CH 2-aCH 2=CH-CH 2-CH 2CH 3b C=C-CH 2-CH 2CH 3cCH 2=CH-CH=CH-CH 3d aCH HC CH HCCHCH C O CH 36、(1)CH 3C CH 3CH 3+>CH 3-CH-CH 2-CH 3+>CH 3-CH-CH 2CH 3+(2)CH 2=CH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3+(3)CH 2+H 3CCH 2+CH 2+O 2N>>7、用浓H 2SO 4 8、(1) (2) (3) C=CH-CH 3H 3C H 3CCH 3CHCH 2CH=CH 2CH 2CH 3CH 39、(3)、(4)具有π—π共轭体系;(2)具有缺电子的p —π共轭体系; (3)具有多电子的p —π共轭体系;(1)、(4)具有σ—π共轭体系; 10、(A)CH 3(B)CH 3-CH 2-CH-CH 3CH 3(C)CH 3CH 2CH=CH 2(C)CH 3CH 2CH=CH 2(A)CH 3(B)CH 3-CH 2-CH-CH 3Br11、(A)CH 3CH=CHCH(CH 3)2(B)CH 3CH 2CH=C(CH 3)2(C)CH 3CH 2CH 2CH(CH 3)212、CH 3CH-CH 2C=CHA:B:CH 3-C=CH 2-CH=CH 2C H 3CH 313、2Cl2CH 2CH CH 2Br BrCl(1)CH 2=CH —CH 3CH 2=CH —CH 2Cl 2Cl22CH 2CH 2CH 2BrCl (2)CH 2=CH —CH 3CH 2=CH —CH 2(3)CH 3C=CH +H 2OH 2S O 4, HgS O 4CH 3-C-CH 3O14、属于单环单萜(1(22属于倍半萜(3属于二萜4)属于倍半萜15、 CH 3C=CH H 3CCH 2CH 2C=CHCH 3CH 3第四章 芳香烃作业参考答案1、(1)邻硝基甲苯 (2)3-羟基苯磺酸 (3)3-甲基-4-氯苯甲酸 (4)1,4-二甲基萘 (5)4-甲基-3-苯基-1-戊烯 (6)6-氯-2-萘酚 2、(1) (2) (3) (4) (5)COOH NO 2CH=CH2ClSO 3HCH 3ClNO 2CH 3CH(CH 3)2CH 2CH 3(6)H 3COClCOOH3、(1) C OOHCl 2C OOHC l(2) CH 3ClHNO 3H 2SO 4CH 3Cl CH 3ClO 2NNO 2+(3)CH(CH 3)2光C(CH 3)2Cl(4) OCH 3+(CH 3CO)2O无水3OCH 3C-CH 3OOCH 3+C-CH 3O(5)C(CH 3)3CH 2CH 2CH 3KMNO 4H +C(CH 3)3COOH(6)CH 2CH=CH2CH 2CH 3KMNO 4H +COOHCOOH(7)CH 3CH 2CH 2CH 2Cl +无水3CH-CH 2CH 3CH 3(8) CH 2CH 3HNO 3H 2SO 4CH 2CH 3NO 2KMNO 4H +COOHNO 22FeCOOHNO 2Br4、 (1)OH>C H 3>>C l>N O 2(2)CH 3>CH 3CH 3>COOH >CH 3COOH>COOHCOOH5、 (1)a b c褪色:ba,cCH 3CH 3abc褪色:c不褪色:a(2)a b c褪色:b,caCH 2CH 3CH=CH2C=CHab c:C 无沉淀:b6、(1) (2) (3) (4) (5)323H(6) (7) (8) (9)3227、(1)无水3+CH3CH3KMNO4H+COOHHNOH2S O4COOHNO2(2)无水3+CH3CH3Cl(3)+(CH3CO)2O无水3C-C H3OBr2FeC-C H3OBr(4)3CH32CH2Cl23(5)3C H33Br2FeC H3BrO2(6)3CH333CH3CH3322 8、有芳香性的是:(2),(4),(5),(8)9、CH3CH2CH310、C=CHCH 3AH 2NiCH 2CH 3CH 3B-H 2OCC O OO CD第五章旋光异构作业参考答案2、对:(6)(7)。

错:(1)(2)(3)(4)(5)(8)3、有旋光性的为:(1)(2)(4)(5)4、(1) (2) (3) (4)Br 331414 H 3C 25C H H H 3C注:旋光异构体的数目略。

5、(1)R-氟氯溴甲烷 (2)S-3-羟基-2-戊酮 (3)2R ,3S-2,3,4-三羟基丁醛 (4)R-2-氨基-2-苯基乙酸 (5)2R ,3R-3-氯-2-丁醇 (6)142R ,3S-2,3-二溴丁二酸(2S ,3R2,3-二溴丁二酸)6、(1)都是S- ,所以是相同的。

(2)分别为:2R ,3S-和2S ,3R- ,所以是对映体关系(3) 分别为:2R ,3S-和2R ,3R- ,所以是非对映体关系 (4)一个为R-,另一个为S-, 所以是对映体关系.7、A:CH 3CH 2-C-CH=CH 2OHCH 3B:OHCH 3CH 3CH 2-C-CH 2-CH 38、CH 3-CH 2-CH=CH-CH 2-CH 3H 2SO 4H O 3-CH 2-CH-CH 2-CH 2-CH 3OHB4/OH-CH 3-CH 2-CH-CH-CH 2-CH 3OH OH*C525C 的构型为:第六章 卤代烃习题参考答案1、(1)2-甲基-1-氯丙烷(伯卤代烷) (2)2-甲基2-溴丁烷(叔卤代烷) (3)2,2-二甲基4-溴戊烷(仲卤代烷) (4)Z-2-甲基-1-溴-2-戊烯(烯丙基型) (5)Z (顺)-3-甲基-2-氯-2-戊烯(乙烯型) (6)3-甲基-4-溴-1-丁烯(隔离型卤代烃) (7)对-氯甲苯(乙烯型) (8)1-苯基-1-溴丙烷(烯丙基型)2、(1) (2) (3) (4)CH 3-CH-CH-CH 3CH 3Br Br CH 3-C C CH 2-CH 3CH 3Cl 3CH=CH-CH 2Cl CH=CH-CH 2Br(5) (6) (7) (8) C=CH 3C ClCH 3C=C ClHH HClH CH 3ClCH 2Br3、(1)CH 3ClCH 2ClClClCH 3ab cda b c d:b 快 a 慢无沉淀;褪色:dc(2)CH 3-CH-CH-CH 3CH 3ClCH 2=CHClCH 2=CH-C-CH 3ClCH 3a b ca b c:快c:慢a b(3)CH 2=CH-CH-CH 3ClCH 2=CH-CH-CH 3I先有黄色沉淀:CH 2=CH-CH-CH 3I CH 2=CH-CH-CH 3Cl4、 (1)CH 2-CH-CH 2CH 3CH 3BrCH 3-CH-CH-CH 3CH 3BrCH 3-C-CH 2CH 3CH 3Br>>(2)CH 2-CH 2-CH 2CH 3BrCH 3-C-CH 3CH 3Br CH 3-CH 2-CH-CH 3Br>>(3)CH 2-CH 2-CH 2CH 3BrCH 2-CH 2-CH 2CH 3ICH 2-CH 2-CH 2CH 3C l>>(4)CH 3-C-CH 2CH 3CH 3BrCH 3-CH-CH-CH 3CH 3BrCH 2-CH-CH 2CH 3CH 3Br>>5、 (1)CH 3-CH-CH-CH 3C H 3C lCH 3-C=CH-CH 3C H 32CH 3-C-CH-CH 3C H 3BrBrCH 2=C-CH=CH 2C H 3(2)ClCH 2Cl+NaCNCH 2CN2H +ClCH 2COOH(3)C H 2Br +Mg无水乙醚C H 2M gBr(1)CO 2(2)H 2OC H 2C OOH(4)CH-CH BrCH=CH2HBrCH 2-CH 2BrCH 3ONa 乙醇CH 2-CH 2OCH 3(5)CH 3BrCH 3KMnO H +CH 3-C-CH 2-CH 2-CH 2-C-OHOO6、 23(1)CH 2=CH 2Br 22-CH 2NaCN乙醇NC-CH 2-CH 2H O H +HOOC-CH 2CH 2-COOH(2)CH 3-CH 2-CH-CH 3Br3-CH=CH-CH 4H +3COOH(3)CH 2=CH 2CH 3-CH 2ClNa3-CH 2-CH 2CH 3(4)CH 3-CH 2CH 23-CH=CH 2CH 3-CH-CH 3C l3CH 3-CH-CH 3N H 3(5)CH 2-CH-CH 3C H 3BrCH 2=C-CH 3C H 33-C-CH 3C H 3Br NaCN乙醇3-C-CH 3C H 3C NH 2O H +3-C-CH 3CH 3COOH(6)CH 3-C=CH 2CH 3HBrCH 3-CH-CH 2BrCH 3NaCN 乙醇CH 3-CH-CH 2CNCH 3H 2OH +CH 3-CH-CH 2COOH CH 37、CH 3-CH-CH-CH 3CH 3BrCH 3-C=CH-CH 3CH 3HBrAB3-C-CH 2-CH 3CH 3BrCCH 3-C=CH-CH 3CH 3KMnO 4H +CH 3-C=OCH 3+CH 3COOH8、A 、CH 3CHCH=CH 2BrB 、CH 3CH-CHCH 2BrBr BrC 、CH 2=CH-CH=CH 2第七章 醇 酚 醚习题参考答案 1、(1)4-基-2-己醇 (2)2-甲基-2-丙烯基-3-戊烯-1-醇 (3)2,4-己二醇(4)3-环己烯-1-醇 (5)4-苯基-2-戊醇 (6)E-5-甲基-4-庚烯-3-醇 (7)4-甲基苯酚 (8)对甲氧基苯甲醇 (9)苯乙醚 (10)1,2-环氧丁烷 2、(1) (2) (3) (4) (5)CH 3-C-OH C H 3C H 3 H 3COCH 2OHOHCH 3 H 3COHC H 2OH(6) COOHOH3、(1)(CH 3)3C-OH +HBr (CH 3)3C-Br+H 2O(2)OH +HCl (浓ZnCl Cl(3)CH 3-CH-O-CH 3CH 3+HI(浓)CH 3-CH-OH CH 3+CH 3I(4)CH 3-CH-CH 2-CH-CH 3CH 3OHK Cr O H +CH 3-CH-CH 2-C-CH 3CH 3O(5)CH 3CH 2CH 2CH 2-OH +S OCl 23CH 2CH 2CH 2-Cl(6)CH 3-CH-CH-CH 3CH 3OH H 2S O 4170CCH 3-C=CH-CH 3CH 34+3-C=OCH 3+CH 3COOH(7)OH C 2H 524C 2H 53(2)Zn / H 2OCH 3CH 2-C-CH 2CH 2CH 2CHOO(8) O+CH 3CH 2CH 2CH 2OHCH 2-CH 2OH OC H 2CH 2C H 2CH 3(9)H 3COH23COH BrBr(10)OHON aCH 3BrOC H 3+CH 3I4、(1)1,4-丁二醇 > 正辛醇 > 3-己醇 > 2-甲基-2-戊醇 > 正己烷 (2)① 碳酸>邻甲苯酚>水>苯甲醇>苯甲醚② 2,4-二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苯酚>邻甲苯酚 (3) ④>②>③>① 5、 (1)CH 3CH 2OCH 2CH 3CH 2-CH 2CH 2CH 3BrCH 2-CH 2CH 2CH 3OHCH 2-CH 2CH=CH 2OHabcda b c d:ba ,c ,无气体放出:a有气体放出:c ,da (2)ab c d:da ,b ,变绿快:ab 不变色:c(3)CH 2-CH-CH 2OH OH OHOHOHCH 2-CH-CH 2OH OH OH不变色:OHOH显紫色:OH不显色:OH6、分子间的氢键:(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