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浅谈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加强与相关企业、机构 和学校的合作,共同推 进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 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 渠道。
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 宣传、媒体报道和社会 教育等,加强对农村职 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 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 职业意识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对未来缺乏认知
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缺乏认知,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竞争力
01
职业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职业,增强竞争力,
提高就业率。
规划职业生涯
02
职业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
发展方向。
提高综合素质
03
职业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实施策略的展望
制定实施计划
加强师资培训
开展实践活动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农村职校学生职业 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包括课程设置、培训 计划和考核标准等方面 。
教师是学生职业意识培 养的关键因素,应加强 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 职业指导能力和素养。
通过实践活动,如社会 实践、职业体验、顶岗 实习等,让学生深入了 解职业要求和就业市场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职业素养。
解决方法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职校的办学 条件,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投 入的机制。
学生观念落后
学生观念难以转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职校的学生往往存在职业观念落后、职业定位 不清晰等问题。
解决方法
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需 求,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意识。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

2012.No13摘 要 本文主要从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缺乏,职业意识淡薄,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入手,阐述了中职学校及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的习惯,使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技能 信心 职业习惯 心理健康中职生在职校期间是职业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使学生尽快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快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快成才的良好学习氛围和职业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1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要分析、了解学生,“师者”要成为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引路人。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挫败感,他们已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中遭遇了滑铁卢,他们带着“中考”的失落和无奈走进中职校门,对中职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方式陌生,容易产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不适应。

在学生中相当部分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习训练,学习情绪低落。

因此教师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和道德言行去感化学生,真正从心底关心学生,爱护他们,以人为本,善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磁铁。

使他们愿意跟着教师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从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选择的职业。

2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具有职业尊严感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做一个有尊严的职业人。

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学明白该学习的知识。

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应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基础文化课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施教过程中绝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低起点、缓爬坡和不断加密的原则,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补习初中文化课,由浅入深地逐步导入新课,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吴展齐,陆菲㊀(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兰州730060)摘要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存在专业人才缺乏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㊂因此,通过结合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㊁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㊁完善法律制度等,为乡村振兴提供大力的人力以及技术支撑,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㊂阐述了乡村振兴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策略展开探究㊂关键词㊀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㊀G 719.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4)01-0280-03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63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U Zhan-qi ,LU Fei㊀(Lanzhou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60)Abstract ㊀The propos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and has brought certa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problems i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gradually become prominent,with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an imperfect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which greatly limit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Therefore,by combining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improving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forming a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talent team,and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we provide strong human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hen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Key words ㊀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Improvement strategy基金项目㊀2022年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项目(2022B -312)㊂作者简介㊀吴展齐(1983 ),男,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10-26㊀㊀乡村振兴是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有力抓手,对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重大㊂随着自动化以及机械化的发展,未来的农业必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的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农民的思想和技术却没有得到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工具之间则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则需要新时代的农民产生㊂而农业职业教育的提升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从乡村振兴着手,引进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大量实用型的人才,充分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㊂1㊀乡村振兴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概述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策略㊂党的工作重心是解决 三农 问题,而乡村振兴则主要解决农民问题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坚持以党为中心,保障农民的权利,以此为基础,开展农村基础工作,打造一支 三农 队伍㊂ 三农 工作的关键是调动农村工作人员的动力,改善农民的综合素养,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㊂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乡村的一种职业教育,这与传统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从广义上来说,凡是以口手相传㊁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过程中传授技能的活动,都叫作职业技术教育;从狭义上来说,职业教育主要指的是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或者技能的活动,通常指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㊂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个人以及社会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改善,这是一种理论和产业结构的创新措施㊂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职业教育的改革需要结合当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农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的转化,从而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㊂在中国的基本矛盾中,农村矛盾非常明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主要是朝着新农村的人才方向进行发展,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㊂2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㊀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㊀当前,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㊂在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随着相关资源的投入,农村职业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框架,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各院系缺乏密切的联系,并且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教育机制㊂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正是由于该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㊂2.2㊀专业人才匮乏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专业的人才,而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中的新型农民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农村地区的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据相关研究表示,全国对新型农民的需求已经超过2000万,这也代表着新型农民这一专业人才的匮乏㊂同时,目前的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素质能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4,52(1):280-282力,很难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㊂随着农业的长期发展,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虽然得到较大地提升,但是,由于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很难得到提升,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地区的良好发展[1]㊂2.3㊀农村职业教育力量薄弱㊀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发展水平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支持力度,都与城市相差较大,并且这种差异受区域㊁地理因素的影响逐渐扩大㊂部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中,更加倾向于现代化职业教育,所以, 去农 离农 的现象也较为常见㊂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上依赖于政府拨款,或者是与相关企业的经济合作,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不多,相应的教育资源㊁资金支持等也都相对较少,无法与城市职业院校相比㊂此外,部分农民认为可以通过自学等方式学习一些相关技能,没有必要接受职业教育,这种观念误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有较大的影响㊂2.4㊀师资水平有待提升㊀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只有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够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㊂但是,农村职业学校中的教师大多数是非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出现人才匮乏等现象㊂同时,严重缺乏 双师型 人才,并且缺乏良好的制度保障㊁待遇保障,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失,也不利于高素质㊁高水平人才的引进[2]㊂外聘企业中的人才聘任机制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产生影响㊂由此可见,农村职业学校中的师资整体水平较低,双师型人才占比较少,且水平有待提升㊂3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策略3.1㊀更新教育发展理念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理念,从思想层面改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误区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应大力进行宣传,增强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㊂首先,政府部门应做好表率工作,从自身做起,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了解其重要性㊁特殊性,担负起其发展的重要责任,结合实地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㊂其次,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宣传渠道,通过大力宣传,改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㊂同时,每一级政府部门还应制定教育激励策略,对于接受教育的农民发放一定的补贴,充分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㊂最后,结合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供给型发展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一定要突破思想束缚,并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下农村的实际需求,在人才的培养以及产业的布局等多个方面,确保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㊂农村职业院校只有从自身做起,通过更新观念㊁激发动力等,完成自身的转型与提升,从而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共同发展[3]㊂3.2㊀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㊀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程,想要保证这一项工程的顺利推进,就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农民成为其中的一部分㊂首先,面向社会进行办学,提升职业教育的开放性㊂除了向在校大学生发展学历教育之外,还应面向社会与农民,发展非学历教育,将其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中㊂学校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就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有目的㊁有计划地制定教学方案㊂其次,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出台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完善各类型教育之间的转换,加强不同类型教育的衔接㊂同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城市职业院校对农村职业院校的帮扶,并扩大相应的招生人数,便于学生的深造㊂再次,打造信息化院校㊂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信息化农村职业院校,改善教学的条件,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为农村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㊁优质的网络资源,帮助其开阔眼界,从而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4]㊂3.3㊀明确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㊀首先,加强培养新型农民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依据其文化㊁经济发展目标,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并引导其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且要扎实掌握先进的技术,所以,对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㊂但是,目前的农业人口素质水平与新型人才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农民掌握的技术也不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所以,要从产业结构入手,优化劳动力的结构,大力培养新型农民㊂其次,加强培养精英人才以及电商人才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培养骨干人才,促进其良好发展,从社会结构着手,提升乡村的治理水平[5]㊂同时,在目前的农村发展中,完善电商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步伐㊂不过,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电子商务没有过多接触,所以,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应从电商平台着手,着力培养电商人才,实现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从而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商品流通,实现乡村振兴㊂最后,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㊂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乡风文明是其重要的基础,所以,在农村职业教育中,除了加强专业教育,还应重视农民的精神层面,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充分发挥其劳模作用,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㊂农村职业院校应主动挖掘人才,并加强培养,使其为乡风建设做贡献㊂对于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应加大培养力度,使其参与到乡风文明的建设中,并借助其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㊂3.4㊀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㊀首先,以 双师型 队伍为目标,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㊂加强对专业师资的培训,提升每一位教师的综合能力,通过划分类别㊁年度等,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和方案,开展相应的师资培养,培养更多专业教师㊁骨干教师㊂同时,吸引一些当地有名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为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些任教机会,也可以通过兼职吸引一些高技术人才的加18252卷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展齐等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入㊂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并为其提供一些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或者由一些专业带头人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与锻炼,提升其教研实力,并培养一些能够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打造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㊂其次,完善评估体系㊁健全激励机制㊂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而目标的激励作用大小主要依赖于人们对目标价值的预测,以及对实现可能性的预测,如果对目标价值的预测越高,就会产生越强的动机,那么完成的概率便越高㊂所以,在农村职业教育中,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借助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完成目标,这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㊂同时,评估体系包含了职称㊁考评制度等,这些对教师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通过构建公开透明化的评估体系,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㊂最后,提升教师的相关待遇㊂在农村职业院校中,师资的流失与城乡发展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提升教师的待遇,发放一些补贴等[6-7]㊂同时,弘扬尊师重教,使广大农村教师受到应有的社会声望,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从而使教师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㊂3.5㊀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相符合㊀首先,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品牌㊂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要达到一乡一业的格局,农村职业学校可以从这一点入手,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专业的品牌㊂一方面,促进传统农业升级,结合当地产业拓展产业链,促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培育农村新业态,发展农村文化㊁旅游产业等㊂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借助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打造现代化农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保证农村新业态的良好发展㊂其次,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培养实用型人才㊂农村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十分重要,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还应结合学生的需要㊂课程以及教学内容都应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证专业课程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㊁实践课程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8]㊂3.6㊀合理开展校地合作㊀首先,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9]㊂农村职业学校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提升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满意度,争取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并积极响应科技下乡等号召,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使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成为常态,从而促进其社会知名度的提升㊂针对退伍军人㊁下岗工人等,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这不仅能够帮助政府解决问题,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的作用,提升其利用率,扩大其社会影响力㊂农村职业学校还能够作为纽带,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例如禽畜养殖,学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还能够使其了解政府相关的政策,加强禽畜养殖政策的宣传㊂同时,学校与政府合作,为农业机构提供较大的便利,例如,农村的兽医站等机构人才十分紧缺,虽然学校能够为其提供师生资源,但是缺乏实训场地,通过两者的合作,不仅能够实现共赢,满足机构人员的供给,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提升其技术水平㊂其次,加强与涉农服务机构的合作㊂涉农服务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会拥护政府政策,监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够全面了解民情,在提供技术的同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农民的实际需求,然后政府以此进行适当改进㊂例如一些农技推广服务站,学校可以与机构进行合作,根据机构中的反馈信息,了解农民的需求,并以此对学校专业㊁课程等进行合理调整[10]㊂最后,加强与协会等组织的合作㊂农村职业学校与协会进行合作,能够实现精准服务,并利用其社会影响力,促进自身知名度的提升㊂同时,通过加强合作,深入了解农民的生产状况,并解决学生的实训问题㊂4㊀结语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专业人才匮乏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㊁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等各种问题㊂因此,应通过更新教育发展理念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㊁明确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㊁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㊁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相符合㊁合理开展校地合作等举措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㊂参考文献[1]赵彩红,谢会昌.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J].河南农业,2021(24):34-36.[2]于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1(29):82-84.[3]刘嘉,钟满田.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困境与路径 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72-274.[4]邱金林,韦家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21(16):85-89.[5]夏卫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302-304.[6]王洪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㊃管理),2020(12):166-167.[7]胡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8):262-264,267.[8]孔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创新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0,4(5):41-45.[9]吴凡.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理㊁现实阻滞与实现路径[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5):32-36.[10]梁宁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㊁机遇与优化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57-162.28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

中职生的职业意识培养

中职生的职业意识培养

中职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作者:连丽红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9期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因此,为了让职校学生毕业后能够被社会认可、接纳,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潜移默化,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1.加强常规教育近几年,职业学校新生生源较差。

学生入校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不适应,加之一年级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思想不稳定。

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应从常规教育入手,加强学生对《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品德与素质》及班规、校规等规则的学习,让学生先懂得基本的礼仪行为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规范他们的言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发挥班会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题班会的育人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

因此,主题班会不能由教师一人定主题,一人唱主角,应放手让学生干部、学生自己去安排。

例如:在一年级开展的“我来职校干什么”“班级是我家”“规划未来”“如何渡过三年职校生活”等主题班会;二年级开展的“我爱我专业”“我的择业观”等演讲、笔谈等。

以上活动,都由班干部和学生代表共同协商、共同确定主题和活动形式,整个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组织得得心应手。

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主题,无论是口才还是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3.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为适应社会需要,让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面发展,教育学生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

例如:校、市、县各级开展的演讲赛;校内外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开展技能竞赛、书法比赛等。

职校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意识培养论文

职校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意识培养论文

浅谈职校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摘要】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的良好职业意识。

【关键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职业意识;培养目前,在职校学生中,职业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十分普遍。

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职业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潜移默化,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进入中职校后,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不适应。

在校学生中相当部分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任务,学习情绪低落。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使学生尽快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的良好学习氛围和职业意识。

一、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意识来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因为他们在初中的文化基础课没学好,但不能因此说他们就一无是处。

实践证明,大部分职校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参加校内实习并且掌握好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们正是要利用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引导,肯定他们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树立他们的自信意识。

在专业实习中,职校学生的智能类型与水平、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的个体差异体现得尤为明显,常常出现实习任务不能同时完成,或者即使同时完成但任务完成的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此时,教师就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新形势下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

新形势下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

值 观和人生观 。 社会经济 的发展对职校
学生的专业 知识也有 比较 明确 的要 求 ,
不仅 需要他 们 掌握 和本专 业 相关 的专 业知识 . 而且需要掌 握一定 的交叉 学科 知识 和信息技术知识等。
2 . 职 业技 能
综合 关键 能力 是 一种 超越 具 体职 业、 可广泛迁移 、 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关 键性作用的跨职业的能力 。它是职校学 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技术进步 、 岗位变 换 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 备的能力 。
1 . 职 业 知 识
足新 的角色期望 . 使 自己逐渐 达到所 从
事职业 的职业 要求 .顺利 完 成 职业 活
职业 知识 主要 包括 基础 知识 和专
动。 并 能够利 用环 境 、 创 造条 件使 自己 达 到较 高的职业发 展 目标 的综 合能力 。
它 是职校 学 生顺利 完成 某项 工 作必 须
三、 中职 生职 业能力培 养策略
1 . 确 立 以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为 本位 的 人
当前 . 我 国劳 动力 市场存在 着较大 的供求矛盾 . 一方 面是 社会对高层 次技
能型人才 的需 求持续高涨 。 而另 一方面
职业技 能是 职校 学 生对 所学 的 职 业知 识进 行 消化 吸收 、 交叉 融合 、 拓展
具备 以下几方 面的素质 : 一是强烈 的社 会责任感 和敬 业精神 : 二是专业技 能和
实践动手能 力较强 : 三是有一定 的创新
业知识 职校学生应当具备 的基础知识 有 人文 知识 、 自然科 学 、 艺术、 英语 等 , 通过 基础知识 学习可 以提 高思 维能力 。
具备 的生 理 、 心理 素 质特 征 , 主要 包 括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意识和创新 意识 等方 面的内容 , 也可 以说 , 职业 意识 生专业实践能力 的进一步提高 , 二者是可以相互促 进 是指个人积极认识 职业 、 追求职业和争取职业成绩 、 的 。 职业进步的一种心理 活动 。学生如果不具备 职业 意 实践经验表明 , 主任 是培 养学 生职业意识 的一 班 识, 职业道德 、 职业 能力及其他 的职业素 质也 就无从 个有利 的岗位 。按照现行的学制 , 中职教 育通常是三 谈起。 由于长期 以来 以普通教育 为主导 的教 育体 系 年。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 目前我校基本实行 “ 二加一” , 走上“ 应试升学 ” 的歧途 , 学生普遍缺乏职业意识 , 所 即学 生在校学 习两年 , 岗实 习一 年 , 上 如此构成完 整 以在职业学校教育中 ,对学生职业 意识 的培养 显得 的教 育培养过程 。 作为班主任 , 在带班的三年 中 , 从班 尤其迫切。 职校学生的培养 目标 就是直接就业 、 服务 级管理 的角度来看 , 们通 常按 照“ 我 一紧二松三放 ” 的
好这个工作 ,对 我们 全体职业教育从业人 员来说 是 理性思考 的欠缺 , 目前 的中职课 堂教学很难 在学生 中 责无旁贷的。 引起共 鸣 , 教学效果大 打折扣 。 加之中职生年龄偏小 , 职业教育不 同于普通教育 ,职业教 育的 目标 是 身心发展也不 成熟 , 职业意识带有 片面性 、 幻想性 和 培养专 门人才。我们 的学 生毕业 时应具 备某 些职业 不稳定性 , 他们往往不考 虑 自己的实际情况 , 而对 未 必备的素质和技能。说到职业素质 和职业技 能的概 来充满不切实 际的幻想 , 只凭表面的认识 和浅显的兴 念, 广义地说 , 职业技能 是职业素 质的一部分 , 指 趣来 看待某种职业 , 是 总是希望毕业后 找到一个既轻松 运 用 知 识 或 技 术 ,完 成相 应 职 业 活 动 的智 力 活 动 方 又体 面 ,既适合 自己个性特长又有较高收入 的工作 , 式或实际操作能力。 而从狭义概念来看 , 职业素质则 这种不切实 际的片面认识 必然带来 日后 在职业 实践 是指那些与具体 职业相关 的对现代职业 活动起关 键 中的种种不适应 。所 以, 校培养中职学 生的职业意 在 作用的非技能性 的基本能力 。职业素质应包 含一 个 最基本的因素 , 即职业意识 。 职业意识 , 就是指就业意识或从业意识 , 它包 括 职业认知意识 、 自信意识 、 技能意识 、 责任意识 、 作 协 识是我们教育工作不能 回避的一个 问题 。 在职校教育 中, 我们 应该积极引导 和帮助学生 , 让他 们在实践 过 程中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 并形 成积极 良好 的职业意识 。 学生职业意识 的养成反过来可 以促进学

职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职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大多数学生需要 自主 行, 家长 的权威 。 幼小 的年龄使他们 不可 动机、意志品质 与学 习要求有一定差距 , 助可 以轻松就业外 , 只想 能 对 自己 怎样 生 活做 出理 智清 醒 的 决 无可奈何来到职业学校 , 为 自己的人 抉择 .其 中大部分 学生经 过三年 的职业 在专业 学习上 , 们苦于 教育 已经习得一技 之长 。能够找到 发挥 他 断, 像大多数 中国孩子一样 , 书上 大学 生寻找条 出路 , 读
于职业 学校的学生来说 , 他们对 自我 、 社
融身社会 的基本 生活方式 ,是彰 显人的
会 和职 业 的认 识 却 是肤 浅 模 糊 和盲 目 教 育 已经 清 醒 地 认 识 到 这 一 问 题 的 严 峻 到加强 。国家教育部还专门下发 了《 关于 在部分 职业院校开展 半工半读试点 工作 的通 知》 大张旗鼓地倡导 职业 教育致 力 ,
从跨进校 门的那一天起 ,就 背负着既是 职业 教育家黄炎培先 生说过 :职业教 育 “ 学生 ” 是“ 又 职业 人 ” 的双重 身份 。 们 他
在学校 的 切学习 、生活和 实践活动都 业” 。谋求一份儿适合并且喜 欢的职业 是 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 在为未来 的职业生活作准备 马斯洛君 人生 活的 目标 ,帮助学生 实现生活 目标 勺
的一个摇篮 .对 怎样 培养学生尽快 实现 向职业角色 的转 变 ,如何帮助学生 如鱼 要拿出解决的方 法和对策 。
2 .专业学习态度呈多元化趋势。 职校生今 天所 学的专业就是 他们 明
着选择 了一 种职业生活 .从 一定程度上
选择 一种专业 , 就意味 得水般地适应未 来的职业生活 .迫 切需 天所从事 的职业 ,
●河南 省工艺美术学 校
中等职 业学校学生职 业意识的

新形势下职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

新形势下职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

职业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职校学生应 当 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人文知识 、自然科学、英语等 ,通过基础 知识可 以提高思维能力 ,扩大知识面 ,提升人文素质 ,建立

新 形势下企业用人观念对职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 制度的完善和发 展 ,企业用人 观念逐 步成熟 ,用 工要求 日趋理性 。从 目前 企 业 对应用性人才 招聘 的情况看 ,从 一味追求学历 和年 龄 ,逐
完善的人格 ,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进而 帮助他们逐步树
立科学的世界观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经济 的 发展对职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 比较明确的要求 ,不仅需要 他们掌握和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交 叉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等。
( 二 )职 业技 能
步转变 为注重求 职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 体 现出务实 的用 人 观 ,这是 当前企业选用人 才的新趋势 。
的合作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和颇具特色的岗
位专业技能。
当前 岗位 的长远利益出发 ,对 自身现从 事的职业作 出有效 的 判断 ,从而能够胜任工作岗位。从 这个 意义上讲 ,职业道德 和职业技能是 同等重要的 ,职校学 生只有不断提高职业道德
( 三)加强 实践性教 学和 实训基地建设
收 稿 日期 :2 0 1 3—0 5—0 3
作者简介 :郭志勇 ( 1 9 7 1 一) ,硕士 ,讲师 ,研 究方向为教 育理论与 管理 、职业技术教育。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7 0
2 01 3. 2
J o u r n a l o f J i u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l a C o l l e g e

农村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近几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迅速增加,特别是中职生免学费和国家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惠及了广大中职生家庭,使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职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农村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生思想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德育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因此,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农村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职业学校思想教育面临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

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形式非常严峻,为完成招生任务,职业学校不得不降低门槛,招生的对象除少数应届初中毕业生外,大多数是初中没毕业的辍学少年和社会待业青年,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在年龄、知识层次和思想水平诸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且大部分属于留守孩子,素质水平总体不高,有的曾是老师眼中的“渣滓生”,甚至是“问题学生”。

由于没有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浓,思想复杂;同时又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听不进老师的正面教导;有些学生则有着很强的自卑心理,表现为性格怪异,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主动沟通和交流,甚至与其他同学也很少交流。

受各种因素交织影响,使得较多农村职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很差,如打扮怪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粗言秽语等。

这给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思想政治课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

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性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策略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策略

职教天地ZHIJIAO TIANDI职业生涯规划是“圆梦”的计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成长的组成要素。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是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巩固专业思想、走向心理成熟、培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帮助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从容地走向社会,提高就业质量。

一、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虽然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但对其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就业质量并不理想。

许多中职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往往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

除了高校扩招带来向下的就业压力外,中职生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造成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如选择职业时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造成任职困难,缺乏职业规划和后续学习使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面前,引导学生筑梦、追梦,明确未来职业方向,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把理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形成学习动力、注重发展能力,做出符合个人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价值的重要人生阶段。

人的生存、生活都离不开职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如何安排几十年的职业经历,让从业过程更加高效,让生活更加美好,需要对所选择的职业和工作的经历进行系统性的长远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个人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蓝图,是落实职业理想的规划。

“规划”作为名词,指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作为动词,指“设计”和“做出”计划的行为。

学生在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和方法、形成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编制自己职业生涯蓝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以成功者的心态,积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如何培养职校生的职业理想和敬业意识

如何培养职校生的职业理想和敬业意识
动— — 即职 业 活动 将 自己的潜 在能 力 和 品德 发挥 出来 。不 同的 职业 , 给从 业人 员发 挥 特长 、 展才 能 提供 机会 。虽然 有 的职 业 施
业精神, 不符合社会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 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 创业 意识 , 了解 社 会 , 不 不适 应 社 会 , 业 面狭 窄 , 能 顺 利 就 就 不 业、 创业等。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开展卓有成效 的爱 岗敬业教 育, 我们从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 、 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 、 与 形势 教育 相结 合 地进 行 择 、 导 , 强 学生 敬 业 意 识 等 方 面人 引 增 手开 展教 育活 动 , 教育 和 引导 学 生树 立正 确 的职 业理 想 , 要 形成 强烈 的敬 业 意 识 , l 正确 的人 生 观 、 界观 和 价 值 观 , 养学 树山 世 培
三、 与形 势教育 相结合 , 高竞争 意识 , 进敬 业 提 促 意识的形成
竞 争是 市 场经 济 的基本 特 征 。多 年 以前 , 竞争 、 岗 等概 念 下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 职业理想和敬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 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对在职业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 职业理想和进行敬业教育及其意义做 了初步探索。
条件 , 促进学生参与竞争 , 接受竞争意识训练 , 促进其敬业意识 的形 成 。此 外 , 在对 职 高生 进行 职业 理 想 和敬 业 意识 的教 育 时 , 榜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让职高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必须帮他们找到身边的学 习榜样 , 我们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 中的 模范人物和有突出表现 的职校毕业生现身说法 , 学生找到学 使
习 的“ 照物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参 。
无浓厚兴趣 , 不仅关系其在校期间 的学业成绩 , 系到未来的 更关 工作。正确的职业观来 自对职业本身的正确认识, 自对职业社 来 会 功能 的正 确理解 , 产生对 职业 的热 爱 , 立职 业 荣誉 感 , 从而 树 形 成 敬业 意识 。当 前 , 有很 多在 校 职 高 学 生 能树 立 正确 的 职业 理 想 , , 的说 : 例如 有 参加工作后, 要立足本职工作 , 做一名合格 的工 人 , 不断学 习 , 握 专业 技术 技 能 , 为 技术 能 手 ; 者 做 到 并且 掌 成 或 专多能 , 满足 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等, 他们能够根据 自己所学 专业知识 、 能正确地树立职业理想 , 这是值得 旨定和提倡的。但 也有 的学 生对树 立职 业理 想存在 着 种种误解 , 如 , 的说 “ 例 有 我毕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劳模精神培养策略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劳模精神培养策略

187求,提出了将劳模精神融合培养的现实意义与培养策略,为涉农院校培养农业战线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德技并修的新型劳动者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劳模精神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农业高职院校承载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弘扬劳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每个学校需要关注的问题。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近116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围绕“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着力推进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知农、爱农、数字化素养高的农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开展劳模进校园、劳模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增强学生“三农”情怀和服务“三农”的信心,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劳动模范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新风尚的精神高地,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劳模精神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

劳模精神产生于革命年代,其内涵主要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内涵演变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其内涵呈现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其内涵发展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孕育而成的伟大的劳模精神,不仅推进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踏实、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高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探讨--基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与探索

高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探讨--基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与探索

技术创新63高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探讨——基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与探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张玉婷国家提出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本文拟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剖析了开展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形成思政教育明确的课程大纲,挖掘农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志愿服务的精神注入学生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中,以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将专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充分发WW 人功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高校教师承担好育人责任,利用课酬课程这个主渠道,探索和丰富思政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地方职业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葺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心。

”在课程馳建设全面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挖掘农学专业在教学站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和探索农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弓I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显得十分鯉和紧迫。

本论文拟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可行性,并就农学专业如何进饰程思政建设的策略作了探讨,以供有关同行参考。

1高职农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1.1以课堂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是高校育人的最重要的途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应用性技能人才,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问,搜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以案例促教学。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国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为更好地稳好国家发展之基,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今后农业工作的后备力量,他们服务“三农”意识现状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发展的前景。

在调研中发现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有支持并看好“三农”的思想,但是缺乏服务“三农”的意愿和行动。

为此,我们得调研相关原因,积极培养他们服务“三农”的意识。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要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需要实行科教兴农战略。

这一战略思想的实施,需要有发展农业科技的能力,更需要有服务“三农”的意识。

作为农村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现状的了解和关注,以及加强服务“三农”意识的培养就被提上日程。

本次调研在了解国家关于“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设想通过对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了解当前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即将走入农村工作的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服务“三农”意识培养的路径探究。

本次实地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 份,回收958 份,有效答卷949 份,在全院范围内对各专业同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调查。

一、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有支持并看好“三农”工作的思想首先,大学生开始乐观看待农村基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前景。

从调查中发现,仅有2.7% 的同学“不看好农村就业前景”,而有总计77% 的同学选择的是“非常看好”与“比较看好”。

他们认为国家非常重视并支持大学生从事“三农”工作,分别有19% 和43.4% 的同学认为国家对支持大学生从事“三农”工作的力度“非常大”或“比较大”。

64% 的大学生认为农民对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会非常欢迎或比较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农村能够发挥的作用持积极态度。

[1]其次,对身边从事“三农”工作的朋友和家人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认可。

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对农民和农民工都心怀敬意。

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基础与路径

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基础与路径

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基础与路径作者:高葵芬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1年第07期摘要职业启蒙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处于劣势,但应看到农村广阔天地,职业启蒙教育大有可为。

通过文件梳理可以发现,职业启蒙教育伴随我国劳动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已凸显其地位与作用。

因此,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体要求,应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转变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家长观念;因地制宜,挖掘和整合乡村丰富资源;根据学生学龄段特点,以初步职业体验为主要载体;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可行之路。

由此,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的贯彻,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人才培养体系;底部激活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十八年发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中特别指出“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条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我国小规模学校目前虽多数以小而差、小而弱存在,但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石,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它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对于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教育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前景是看好的。

但是,农村职校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导致职校生就业难既有许多外在的因素,但更多是学生自身的缺陷,如知识浅显、职业生活模糊、准备不足、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就业能力出现危机等。

所以,如何加强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逐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已成为农村中职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一、职业意识对农村中职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的总和。

它包括人们对职业的一般了解、对职业的价值取向、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对职业现状的了解、对自我的认识等。

职业意识对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中职生,会按照未来的岗位要求加强训练,有的放矢,增强就业能力。

而职业意识淡薄的中职生,往往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毕业后往往不能顺利就业或就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职业。

因此,农村职校应立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促进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就业与创造能力,为中职生职业人生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中职生职业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随着就业制度的深刻变化,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职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困难、挫折与冲突越来越多,导致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上述问题产生的诱因很多,但中职生自身职业意识的普遍缺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中职生职业意识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趋利性首先,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多数中职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会将现实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与保障放在首位,而淡化专业价值感;其次,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部分中职生职业意识中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再次,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追求利益回报的直接动力。

劳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倡导在学生教育中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去。

例如,在农村学校中,学生会参与农田的耕种和收割工作,在工业学校中,学生可以参与机械维修和电路连接等工作。

这样的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增强职业意识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参与不同的劳动项目,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对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

例如,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可以认识到社区警察、医生、教师等职业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与职业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强对这些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三、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劳动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例如,在学生社团中,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劳动队伍,共同完成学校环境的整治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培养创新思维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来解决。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材料不足、设备损坏等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找到替代方案或创造性解决方法。

五、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除了实际动手能力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自律性等素质。

通过在劳动中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态度。

总结起来,劳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增强职业意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前景是被看好的。

但是,农村职校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日益凸现,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农村关注的话题。

导致农村职校生就业困难有许多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主观的缺陷,如知识浅显、职业生活模糊、对未来的就业准备不足、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就业能力出现危机等。

所以,如何加强农村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农村中职生的就业率,逐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农村中职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职业意识对农村职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职业意识对人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中职生,平时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在技能的训练中会根据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加强练习,针对训练,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而职业意识淡薄的中职生,往往是纪律松散,无心向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准确的定位,毕业后很难顺利就业,或就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目前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第一,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0%的学生粗口话连篇,20%的学生有吸烟的习惯。

他们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不自觉不主动,导致班级学习的氛围不浓厚,有的学生不守纪律、不尊重人、缺乏责任心、时间观念淡薄,整天无所事事。

第二,法律意识淡薄,讲义气,头脑容易冲动。

60%的学生在遇到突发事情时不知怎样处理,40%的学生有从众心理。

第三,逆反心理极强,不易接受教师的批评。

5%的学生与教师顶撞,不愿接受教师的批评。

第四,缺乏自信心,极难找到成功的感觉。

80%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

第五,没有职业意识,不知道将来参加工作需要哪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也没有意识去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

第六,主观意识极强,缺乏团队精神,对学校及班级活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不闻不问。

不愿与自己不喜欢的同学玩,自己设置交往的圈子过小,做事任性而缺乏创新精神。

(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第一,学习基础差。

由于社会上的种种原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读普高了,报读职高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第二,学习没有兴趣。

由于中职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起
来难度较大,平时上课不听讲,不完成作业,实训和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第三,学习没有目标。

他们进入学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来学校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来学校是为了玩,打发时间。

第四,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紧迫感。

在学习上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很差,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上没有紧迫感。

(三)在定岗实习中的表现
实习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中职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我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把学生安排到学校定点的实习单位去进
行毕业实习,在毕业之前由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蹲点管理,毕业后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跟踪和回访。

我们学校的实习定点单位是根据学生在实习之前的意向来定的,这个时候工作单位是学生自己找的,他们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学生已经具备职业意识,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职业意识依然缺失。

除了一部分学生有爱发牢骚、拈轻怕重、挑三拣四的现象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就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钻研精神。

很多学生都可以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但企业反馈过来的情况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够强,自信心不足,不敢挑战和负责任。

二就是与人相处方面,有部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做得挺好,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一些非正常的竞争手段,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情绪。

三、农村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第一,在学校教学方面,首先是要提高对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视力度,加强职业道德课的改革步伐,进一步推进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做好实习教育工作。

其次,其他非职业道德课的改革也应该把职业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主要目标。

有专门的德育课系统地传授职业意识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倾心参与。

再次,创造职业环境,时刻提醒学生以职业人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接着,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意识。

最后,注重班级氛围的创设。

好的学习氛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谐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产生温暖感和与人的亲近感,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为将来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顺利进行沟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除了在学校教学方面要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外,还要寻求学生家庭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因为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只有三者同心协力,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自我意识方面,注重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正确认识个人能力然后进行提升。

经过中考不利的挫折之后,学生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似乎失去了信心,甚至对已经就读的中职学校都存偏见,学习当然也就没有动力,其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找不准自己的努力方向,职业意识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在对待社会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现实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学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是建立在正确认知社会的基础上的。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社会是现实中的社会,不是自己看到的电视剧里的社会。

现实社会讲究的是本事、是能力、是竞争,优胜劣汰。

其次,现实的社会又是多样化的社会,承认个体的差异性,能接纳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要死盯着自己认为喜欢的某一职位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必拘泥于寻求工资高,要把眼光放远些。

最后,就职者还要知道,社会承认个体差异性,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实际和社会现实,中职生树立职业意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的职业教育目标才能更顺利地完成。

总之,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其成因来自各方面,只有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少银编著.责任胜于能力[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2]蒋乃平,杜爱玲主编.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责任编辑黄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