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f08dbd7e21af45b207a888.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澳大利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三)重点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二、学法和教法分析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
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0ea91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0.png)
【精】《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了解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教育特点和教育成就。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教材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价和批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国情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包括在大洋洲的位置和与亚洲、非洲、南极洲的关系。
介绍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包括原住民的历史和欧洲殖民者的到来。
介绍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包括联邦制和议会制。
2.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包括矿产出口和经济多元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向学生传授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澳大利亚的相关问题。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进行评价。
阅读理解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澳大利亚》教材,用于提供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的学习内容。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章,用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地图:提供澳大利亚的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国情。
六、教学内容:3. 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介绍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包括沙漠、草原和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高中地理《澳大利亚(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澳大利亚(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ebc2f8a26925c52cc5bfdc.png)
800~1000 米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形平坦,海拔在150 米左右西部高原——宽广平坦的高原,一般海拔在200~500 米,约占大陆面积的一半4.出示练习:典型例题1:下图为澳大利亚和美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比较两国地形剖面图,比较归纳两国地势异同点。
相同点:三大纵列带分布,东西高中间低不同点:澳大利亚东部比西部高,美国西部比东部高5.给出学以致用,点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对气候的影响东南部位于大分水岭,海拔高,气温低,加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部气温高,所以等温线应该向气温高的北部突出才能使中间区域气温低6.教师出示水文图片介绍河流湖泊7.教师出示气候图,让学生回答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呈半环状分布,干旱面积广大,年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进而让学生分析气候成因:①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②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③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④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
8.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北部一月份七月份风向图,并引导学生思考一月份风向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9.教师展示例题2:让学生通过例题注意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1 月份是夏季。
10 教师给出学以致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必修一知识,温故而知新,掌握地形对河流水文以及气候的影响。
M 处比P 处流速慢;河流流程长。
原因:P 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落差大,流速快;P 处平原面积狭小,缺少长河发育的空间。
11. 图片展示澳大利亚资源状况:包含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近的岛屿3.学生自己先读图,大多数同学能够自己找出澳大利亚地势特点4.美国和澳大利亚地势相同点同学们能够自主发现,不同点需要老师点拨5.有些同学没注意南半球所以选错6.学生回答气候类型,掌握很好,成因在老师引导下也能够总结出来7 、学生讨论一月份西北季风的成因8 、不少学生因为没考虑南北半球而选错答案。
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
![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26856250722192e4536f687.png)
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课题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2初步理解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3使学生记住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形特征,重点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难点人口分布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
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国家,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一)读图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分析回答: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二)展示澳大利亚的国徽回答:1、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为什么有这两种动物?2、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动物?(三)读图片“大陆的漂移”回答:1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2澳大利亚大陆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3、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4、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
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看世界地图,找到位置,判断所在半球。
周围的海洋油哪些。
读图特有动物,找出国徽上有的两种动物。
联系大陆漂移假说,分析原因。
学生讨论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
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课本74--75页课文,思考并回答1、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澳大利亚的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农牧产品?4、读图8.38“澳大利亚地形图”、(1)在图中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北艾尔湖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边读图边说。
自读“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养羊史。
学生先在课本图8.38上找探究(2)以上地理事物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什么部位?(3)澳大利亚的地形东、中、西有什么差异?5、读图8.39“澳大利亚气候图”(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a711c844769eae009ed1f.png)
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自然地理识分析当地农牧业特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观。
4、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初步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养羊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视频,然后分成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知识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件1:播放多媒体视频------澳大利亚风光教师: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已经知道我今天要学习哪一个国家了吧!学生:澳大利亚教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观一下这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国度(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国旗及主题)。
这是澳大利亚的国旗,观察一下,他都由什么图案组成?学生:观察回答(米字形、七角星..)教师:我来考一下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有哪一个同学知道米字形和七角星分别代表着什么?学生:(两情况,一种答上来,一种答不上来)教师:(如有同学答上来)看来我们的同学真是博学多才呀,知道这么多地理知识。
不知道的同学应该向人家学习哟。
(如没有同学答上来)教师进行简单讲解。
[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区(北部地区和首都直辖区)。
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
为“南方大陆”之意,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
]看来咱们同学们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丰富一下自己的课外知识哟。
下面,我再考一下同学们的观察与记忆力,在课前播放的短片中,你都记住了哪些图片?学生:进行回答(有的同学回答出牧场)教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记住了这么多。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8.4澳大利亚 第1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8.4澳大利亚 第1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9af5237375a417866f8fbf.png)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课型时间澳大利亚问题生成课2014.5. 19-5.20 导目标导重点方法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问题预设1.你能据图8.35、图8.39描述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吗?请试着描述一下。
2.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请列举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3.请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区。
4.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5.澳大利亚有哪些牧羊带?它们的发展条件分别有哪些?6.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展示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建立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感性认识。
引入澳大利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标咀嚼3分钟让学生说出希望在本节课上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哪些情况,分别发表自己的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
步骤:1.阅读导读单上的学习目标。
2.组内交流讨论目标,看那些目标已经达到,那些还不懂。
3.根据讨论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4.展示自己的目标。
自学指导15分钟让学生拿出《问题导读-评价单》,明确预习中产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60-66页。
要求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注意积累。
教师巡视,并注意几个需重点关注的同学:教师巡视,个辅自学习惯较差的学生。
11班: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要求:通过自学在课本中划出自己的问题,并经过筛选写在“我的自学问题一栏”没人最少3个问题重点问题:1.你能据图8.35、图8.39描述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吗?请试着描述一下。
2.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请列举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新版湘教版2019030947
![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新版湘教版2019030947](https://img.taocdn.com/s3/m/fcdc4b3a52ea551810a687f3.png)
澳大利亚第1课时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通过读与价值观图、填图、讨论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记住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形特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
教学难点: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分布。
2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动物的生活情景。
问: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第七节澳大利亚学习新课电脑展示:课本104页图8-63澳大利亚的地形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63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②引导读图:让学生根据图例(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来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中部、西部各异,东部是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地形特点与美洲相似,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过渡:澳大利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各异,形成了四个不同农牧业区,那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学生活动:①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②学生分组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学生发言:略老师评价各组意见并归纳如下: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湘教版初中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初中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2f8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2.png)
教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能够结合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区域差异。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用一段文字对澳大利亚进行描述,这个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有美丽迷人的大堡礁,有可爱古老的树袋熊,学生猜想是澳大利亚,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 概况1.1 位置和组成-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提醒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后附的世界地图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
【师生活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1.2 人口和人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8第二段找出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
教师适时点拨,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2. 区域差异明显-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对牧羊带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地形和气候对牧羊带分布的影响。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结论。
环节三: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澳大利亚牧羊业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地形和气候特点、区域差异以及牧羊业的发达原因。
环节五: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澳大利亚》教案(合集三篇)
![《澳大利亚》教案(合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ff36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4.png)
《澳大利亚》教案(合集三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澳大利亚》教案(合集三篇)《澳大利亚》教案篇1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8.4澳大利亚 教案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8.4澳大利亚 教案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f10cc1a1c7aa00b52acb98.p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惟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是突出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并在教材中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这种形式引起学生对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设计思想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围绕教材中两个形象的标题“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
从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点;从发达的养羊业,引出地形、气候特点等,这种设计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用解决问题的模式完成新课题的要求。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渗透一下学法:①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
不过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善于思考的天性,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活动和资料,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利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4e35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1.png)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澳大利亚的知识。
澳大利亚是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物资源。
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以羊毛产业著称的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掌握澳大利亚的特色产业和动物资源,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2.1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2 气候特点澳大利亚气候多样,北部热带,南部温带,中西部干旱。
2.3 自然资源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铝土矿、煤炭、石油等。
澳大利亚也是世界著名的羊毛生产国。
第三章:澳大利亚的动物资源3.1 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动物,被誉为“国家的象征”。
3.2 考拉考拉是澳大利亚的一种树栖动物,以桉树叶为食。
3.3 鸭嘴兽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哺乳动物,因其独特的嘴型而得名。
第四章:澳大利亚的特色产业4.1 羊毛产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羊毛产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
4.2 矿产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4.3 旅游业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动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也成为其重要产业之一。
第五章:澳大利亚的文化与教育5.1 文化特色澳大利亚文化多元化,融合了土著文化、英国文化和其他移民文化。
5.2 教育制度澳大利亚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水平较高。
5.3 体育事业澳大利亚在体育方面表现优异,尤其在游泳、田径等项目上取得过世界冠军。
本章内容概述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动物资源、特色产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澳大利亚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学习澳大利亚的其他方面知识。
第六章:澳大利亚的历史6.1 土著历史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民在公元前50万年左右从亚洲迁移至澳大利亚,是这片大陆的最早居民。
8.4 澳大利亚(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8.4 澳大利亚(1)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fbf219866fb84ae45c8d99.png)
(一)本节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运用旧知识和相关资料说明这些生物生存的原因3、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地理现象。
4、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农牧业的分布和工矿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本节学习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产业的特点。
2,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3,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前预习自学引导: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群袋鼠,你会不会感到吃惊呢?看见会喂奶的鸭子你会不会感到惊奇呢?如果有种动物一生都在吃有毒的食物,你会不会难以相信呢?这些奇迹都出自一个神奇的国家,它就是澳大利亚!活动(一)结合课本P67页,完成。
1、澳大利亚有哪些古老的动物?2、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澳大利亚至今任然保留有这些古老的动物?用已经学的海陆变迁知识来解释。
活动(二)结合课本P68-69页,完成。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和最多的国家,被称为””澳大利亚由东南和西南向内陆依次为带, 带, 带.读图8.39得知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北有大分水岭,东南有该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中部是,有北艾尔湖;西部是低矮的。
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为天敌,一年四季可露天放牧。
通过读图8.40可以看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气候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热带草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提示:西部和中部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不能建牧场,因为虽然这些地区具备了地形方面的优势,但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少水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选择了自己的牧场址,而且学会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10 Australia Unit 1 教案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10 Australia Unit 1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e4c5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2.png)
Unit 1 I have some photos that I took in Australia last year.2.Ability objective3). To know more about Australia.教与学的设计Chapter 1 Lead-in : Warming up(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Step 1 Warming upUsing some pictures,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ere we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in ?2. What is the large st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world?3. What famous things can you see there?Now listen and check.Chapter 2 The students can learn by themselves, and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study.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1. The country that Tony would like to visit isl hugelongrockChapter 3 The students can l earn the main point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and solve the problems. (精讲)Step 4 Reading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at is Tony going to write about?2. Why does Tony’s dad show his photos of Australia to Tony?3. Who are the people in some of the photos?4. Why do many Australians speak English?5. What did Tony’s dad not like about Australia? Step 4 Language points1. 1. They may help you. Here we go.here we go意思是“我们这就看看”。
《澳大利亚》备课教案
![《澳大利亚》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607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澳大利亚》学科领域:地理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使学生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3. 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4. 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文化及土著居民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1)地理位置: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在地球上的位置。
(2)面积与人口:介绍澳大利亚的面积、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
3.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所得,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特点。
4. 案例分析:介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1)自然环境: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点。
(2)经济发展:分析澳大利亚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3)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土著居民的生活习俗。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学案例:分析澳大利亚的矿业发展,让学生了解其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标注主要城市和地形区。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https://img.taocdn.com/s3/m/09f3d6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e.png)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1.2 课程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1 地理位置介绍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2 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
2.3 地理位置的意义探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气候、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3.1 地形地貌特点介绍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大自流盆地、乌鲁鲁等。
3.2 地形地貌对生活的影响分析地形地貌对澳大利亚农业、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3.3 案例分析以悉尼为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4.1 气候类型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4.2 气候特点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如干燥、温差大等。
4.3 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探讨气候对澳大利亚农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5.1 自然资源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5.2 矿产资源开发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5.3 水资源管理探讨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第六章: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6.1 经济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其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6.2 支柱产业分析澳大利亚的四大支柱产业:采矿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6.3 经济合作探讨澳大利亚与亚洲、美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第七章:澳大利亚的农业特色7.1 农业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农业特点,如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0d1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5.png)
《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特色,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2 教学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澳大利亚的特点。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引导学生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干旱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如大自流盆地、乌鲁鲁等。
介绍澳大利亚的植被类型,如草原、沙漠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农业特点,如羊毛、小麦、牛肉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如采矿、制造业等。
介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如旅游业、教育业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情况。
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第四章:澳大利亚的文化与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宗教、风俗等。
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文化多样性及其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语言特点,如英语、土著语言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34291e6c175f0e7cd137cd.png)
课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主备人:二次齐备时间三次备课人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澳大利来及其相邻的大洲、大洋,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并能运用地图简单分析澳大利亚多特有动物的原因。
3、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及农牧业生产特点。
二、教学重点:三次备课内容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五、课时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流程:(一)学生自学1、课前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学案上自学内容;2、教师巡视全班督促个别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对学1、同学间相互检查自学内容,提出疑问并讨论解决疑问。
2、学生理解记忆自学内容,并相互检查。
(三)群学1、学生结合自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做好记录,进行展示。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四)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
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地形:地势低平。
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2)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36f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精】《澳大利亚》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掌握澳大利亚的首都、主要城市和官方语言。
3. 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
2.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和经济发展。
2. 讨论法:探讨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3. 图片展示法: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
教学准备:1. 教材:《澳大利亚》相关章节。
2. 图片:澳大利亚地图、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
3. 视频: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动物种类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澳大利亚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
2. 讲解: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和经济发展。
3. 讨论: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4. 展示: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绘制澳大利亚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地形特点。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教学目标:1.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地图解析法:分析澳大利亚地图,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形。
3. 图片展示法:展示澳大利亚各种气候类型的图片。
教学准备:1. 教材:《澳大利亚》相关章节。
2. 图片:澳大利亚地图、各种气候类型图片。
3. 视频: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地形特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澳大利亚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
2. 讲解: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澳大利亚》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澳大利亚》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bb29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b.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澳大利亚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其中特有物种这部分趣味性强,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对特有物种进行适当的拓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物种的保护,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难点内容是分析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通过对地理要素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归纳总结、概括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A.袋鼠、考拉B.袋鼠、鸸鹋C.考拉、鸭嘴兽D.考拉、鸸鹋2.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众多的原因是()A.面积大,物种多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C.人类活动干预少D.孤立的大陆物种进化缓慢3.澳大利亚是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国家。
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地广人稀B.以白色人种为主C.位于西半球D.位于南半球4.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 )A.石油、天然气、银、镍B.金、锰、镍、锌C.煤、铁、铀、钴D.钴、磷、金、镍【参考答案】B;D;C;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一、澳大利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2.人口3.主要城市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物种2.物种特有古老的原因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矿产资源特点2.采矿、冶金业特点3.冶金中心分布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澳大利亚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活化石博物馆、发达的农牧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3.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分布、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
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袋鼠、鸸鹋。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几种特有动物)。
学生活动:同学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推荐四名同学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这四种动物。
同学甲: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
你
同学乙: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鸸鹋。
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
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有“长跑运动员”的声誉。
同学丙:鸭嘴兽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
总结过渡: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板书: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
过渡: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澳大利亚的位置吧!
读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
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学生指图回答,老师归纳:澳大利亚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并且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澳大利亚西北面为亚洲,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处于两洲与两洋之间,地理位置很重要。
过渡:为什么澳大利亚孤立在南半球上,却会有一些地球演化史上古老的生物呢?
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6500万年前)
思考: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
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
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小结: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属于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现在,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
过渡: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本76页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
过渡: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读课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
学生活动:在课本图8.38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
并根据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地形特点与美洲相似,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过渡:澳大利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各异,形成了四个不同农牧业区(图8.37),那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读课本74页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
学生活动:①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边读图边说。
(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②学生分组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归纳: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读课本76页图8.39澳大利亚的气候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什么部位?(中部)
思考:从五带划分来看,澳大利亚属于哪一带?(大部分在热带,南部在温带)
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概括本区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气候炎热干燥
过渡: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对比图8.37与图8.39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老师归纳: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
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地区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
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总结: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44°之间,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
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地形与气候组合成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
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农牧业区。
除羊毛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农牧业在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板书设计:
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的生物---形成原因:孤立存在、自然条件优越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
2、农牧业区的分布
3、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教学反思:把自然地理融入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
从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点;从发达的养羊业,引出地形、气候特点。
整节课的脉络清晰,各个环节的安排也较自然、紧凑,教学目标得以较好的体现。
实践表明,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有所选取舍,科学加工,合理组织,使教学效果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