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与软测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软测量技术作为当前过程控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介绍了软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目前主要软测量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并列举了工业应用实例。
关键词:软测量建模方法工业应用实例
1.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过程对控制、计算、节能增效和运行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 各种测量要求日益增多。现代过程检测的内涵和外延较之以往均有很大的深化和拓展。一般解决工业过程的测量问题有两条途径: 一是沿袭传统的检测技术发展思路, 通过研制新型的过程测量仪表,以硬件形式实现过程参数的直接在线测量; 另一种就是采用间接测量的思路,利用易于获取的其它测量信息,通过计算来实现对被测变量的估计。近年来在过程控制和检测领域涌现出的一种新技术——软测量技术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软测量的基本思想是把自动控制理论与生产过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技术,针对难于测量或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或称之为主导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或称之为辅助变量),通过构成某种数学关系来推断和估计,以软件来代替硬件(传感器 )功能。这类方法响应迅速,能够连续给出主导变量信息,且具有投资低、维护保养简单等优点。
2.软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软测量技术在工业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实时估计、故障冗余、智能校正和多路复用等方面。软测量技术主要由辅助变量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软测量模型及在线校正四个部分组成。
2.1辅助变量的选择
首先明确软测量的任务, 确定主导变量。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和熟悉软测量对象及有关装置的工艺流程, 通过机理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影响主导变量的相关变量——辅助变量。辅助变量的选择分为数量、类型和检测点的选择。目前软测量对象都是灰箱系统,得不到系统的准确模型。一般来说, 原始辅助变量数目、
类型很多,为了实时运行方便, 有必要对输入变量进行适当的降维处理。
2.2数据采集和处理
软仪表是根据过程测量数据经过数值计算从而实现软测量的,其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获过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保证这一点,一方面,在数据采集时,要注意数据的信息量,均匀分配采样点,尽量拓宽数据的涵盖范围,减少信息重叠,避免某一方面信息冗余,否则会影响最终建模的质量。
采集的数据必须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包含两个方面,即换算和数据误差处理。数据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两类, 前者是随机因素的影响, 如操作过程微小的波动或测量信号的噪声等,常用滤波的方法来解决;后者包括仪表的系统误差(如堵塞、校正不准等)以及不完全或不正确的过程模型(受泄漏、热损失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过失误差出现的几率较小,但它的存在会严重恶化数据的品质,可能会导致软测量甚至整个过程优化的失效。因此,及时侦破、剔除和校正这类数据是误差处理的首要任务。测量数据变换不仅影响模型的精度和非线性映射能力,而且对数值算法的运行效果也有重要作用。测量数据的变换包括标度、转换和权函数3方面。
2.3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从软测量技术的过程可以看出,软测量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对象数学模型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软测量器的计算结果。建立的方法有机理建模、经验建模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建模。
2.3.1机理建模
从机理出发,也就是从过程内在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出发,通过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和动量平衡建立数学模型。对于简单过程可以采用解析法, 而对于复杂过程,特别是需要考虑输入变量大范围变化的场合,采用仿真方法。典型化工过程的仿真程序已编制成各种现成软件包。
机理模型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已知的过程知识,从事物的本质上认识外部特征;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操作条件变化可以类推。但它亦有弱点,对于某些复杂的过程难于建模, 必须通过输入/输出数据验证。
2.3.2经验建模
通过实测或依据积累操作数据, 用数学回归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得到经验
模型来进行测试,理论上有很多实验设计方法,如常用的正交设计等。有一种办法是吸取调优操作经验,即逐步向更好的操作点移动,这样可一举两得,既扩大了测试范围,又改进了工艺操作。测试中另一个问题是稳态是否真正建立,否则会带来较大误差。还有数据采样与产品质量分析必须同步进行。最后是模型检验, 检验分为自身检验与交叉检验。我们建议和提倡交叉检验。经验建模的优点与弱点与机理建模正好相反,特别是现场测试,实施中有一定难处。
2.3.3机理建模与经验建模相结合
把机理建模与经验建模结合起来, 可兼容两者之长, 补各自之短。机理与经验相结合建模是一个较实用的方法, 目前被广泛采用。简化机理模型提供的先验知识,可以为基于经验的建模节省训练样本,同时基于经验的建模又可以补偿简化机理模型的未建模特性。
2.4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
在软仪表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对象特性的变化和工作点的漂移,需要对软仪表进行校正以适应新的工况。通常对软仪表的在线校正方法有自适应法、增量法和多时标法等。然而,对模型结构的修正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和较长时间, 在线进行有实时性方面的困难。为解决模型结构修正耗时长和在线校正的矛盾, 提出了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的校正方法。短期学习由于算法简单、学习速度快而便于实时应用。长期学习是当软测量仪表在线运行一段时间积累了足够的新样本模式后, 重新建立软测量模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样本数据与过程数据之间在时序上的匹配, 尤其在人工分析情况下,从过程数据(辅助变量)即时反应的产量质量状态到取样位置需要一定的流动时间,取样后直到产品质量数据返回现场又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此在利用分析值和过程数据进行软仪表的校正时,应特别注意保持两者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3.软测量的建模方法
3.1基于机理的软测量建模
基于工艺机理分析的软测量建模主要是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原理,通过对过程对象的机理分析, 找出不可测主导变量与可测辅助变量之间的关系 (建立机理模型),从而实现对某一参数的软测量。对于工艺机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