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合集下载

碎石桩桩间距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碎石桩桩间距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Esp=[1+m (n-1)]Es = m=
0.8 米 1.26 米 1.356 米
一根桩分 担的处理 地基面积 的等效圆 直径
1.516054 米
220 kpa 0.4
3.5
110 kpa
桩土应 力比取2 ~4,原 土强度低 取大值, 反之取小 值。
7.4 Mpa 0.4
桩土应
力比,粘
土取2~
4,粉土
正方形
m=d²/de² =
0.3480652
矩形
m=d²/de² =
0.2784522
S=
1.2 米
S1=
1.2 米
S2=
1.5 米
面积置换 率 面积置换 率 面积置换 率 桩间距 矩形纵间 距 矩形横间 距
地基挤密 后要求达 到的相对 密实度, 取0.7~ 0.85
一根碎石 桩承担的 处理面积 碎石桩的 截面积 面积置换 率 碎石桩的 直径
一、振冲碎石桩间距的确定
1、松散粉土和砂土地基
等边三角形布置
S=0.95*ξ*d*SQRT((1+e0)/(=
1
d=
0.8 米
e0=
0.7
e1=
0.5
碎石桩间 距
修正系数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 碎石桩直 径 地基处理 前孔隙 比,可按 原状土样 实验、动 探静探确 定 地基挤密 后要求达 到的孔隙 比
最大、最小孔隙比可按《土工试验方
Dr1=
0.8
2、粘性土地基 等边三角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
S=1.08*SQ RT(Ae)= S=SQRT(Ae )=
1.210678 米 1.120998 米
Ae=Ap/m= 1.256637 平方米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问题的探讨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问题的探讨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问题的探讨本文对规范中关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改进方法。

标签: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系数1、前言90年代以前地基处理主要应用于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的建筑物,所处理的地层类别主要为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地基经处理后能满足多层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

近年来复合地基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越来越多,据有关文献报道,复合地基已在35层高建筑中成功应用,而有关符合地基设计、计算理论方面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问题,如关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何进行修正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常对规范的规定提出疑问。

本文对复合地基设计中承载力修正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2、规范对有关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的规定《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3.0.4条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对于压实系数大于0.95、黏粒含量ρc≥10%的粉土,可取1.5,对于干密度大于2.1t/m3的级配砂石可取2.0;②其他处理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在规范条文说明中并没有说明修正系数取值的理由。

在工程实践中,当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不高,基础埋深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规范中的承载力修正方法与实测值结果相差不大;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埋深较大的情况下,地基经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仍采用1.0,有时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即地基经处理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比天然地基按规范进行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值要小,这显然与地基处理的目的背道而驰。

3、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3类:①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②根据荷载试验成功确定;③根据与荷载试验相关分析的经验数据确定(查表法)。

复合地基承载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计算

桩侧土磨擦阻力特征值 (qsia) 10 15 6 18 0 0
桩端土阻力 (qp):
10 0.19625 1.57
140
桩间距s(m) 布桩形式(1或2) 1.单桩竖向承载力: 参数取值::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 (0.2~0.3) 0.3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 Ra=μ p*∑qsia*li+α *Ap*qp 小值) Ra=η *fcu*Ap 取值Ra= 118
桩端天然土承载 力折减系数:α 0.5 142 118
桩间天然土承载力 特征值fsk(Kpa) 70
面积置换率 桩身水泥土无侧限抗压 m(0.12~0.3) 强度标准值fcu(0.3~2MPa) 0.1574704 2
加固区面积A(m2) 360
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fspk=m*Ra/Ap+β *(1-m)*fsk 值fspk 当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时 (布桩形式取1) 4.面积置换率 m 当按正方形布桩时 (布桩形式取2) m=d2/de2 5.布桩数不小于n 6.结论: 有效桩长L=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 桩身水泥土强度标准值 fcu= 10 118 151 2 n=m*A/Ap
151 1.26 取值de= 1.356 1.26
一根桩分担的处 理地基面积等效 圆直径de
0.157470396
289
面积置换率 布桩数
0.157470396 289
说明:1.本表按GB-JGJ79-2002编制。水泥搅拌桩分为干法和湿法。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μ ,干法取0.2~0.3;湿法取0.25~0.33。 2. 深色部分人工输入 3. 本软件作为计算辅助工具,仅为个人验算时使用,不能作为工程设计的直接依据。

10-CFG复合地基计算-国标

10-CFG复合地基计算-国标

土层顶 高程
土层底 高程
分段长度 li (m)
分பைடு நூலகம்侧 摩阻力 (kN)
桩端持力层 阻力特征值
q pa (kPa)
2 粉质粘土 3 粉质粘土夹粉土 4 粉土 5 粉质粘土
39.0 29.0 34.0 38.0
23.05 21.73 17.13 8.63
21.73 17.13 8.63 6.13
1.32 4.60 8.50 2.50
满足要求
六、地基处理后各土层的变形模量计算及结果:
土层名称 2 粉质粘土
天然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ƒak(kPa)
220
3 粉质粘土夹粉土
180
4 粉土
210
5 粉质粘土
220
复合地基 承载力特征

ƒspk(51k4Pa) 480
506
514
ζ=ƒspk/ƒak
2.34 2.67 2.41 2.34
天然地基 压缩模量
由土层参数计算所得的桩承载力特征值Ra大于实取值Ra',满足要求
备注
桩侧土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特征值 按干作业法施工工艺取值
四、桩身强度验算: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由公式 f'cu=4×λ×Ra/AP×[1+γm(d-0.5)/fspa] (做深度修正)得
fcu=
30.0 N/mm2
f'cu=
21.3 N/mm2
fa= 221.85 kPa
fspa=
500 kPa
天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CFG复合地基处理。
二、复合地基计算(按正三角形)
CFG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fa1-γm*(d-0.5)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

精心整理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以确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6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条文说明:桩是主要施工对象,首先应检验桩的质量,检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验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13(J)148-2012)3.4.7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载荷试验方法,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检测载荷试验点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

312320%4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6.2.8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6.2.9工程桩单桩复合地基检验性试验宜在成桩15d(夯实水泥土桩)或28d(搅拌水泥土桩)后进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的扰动,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Ocm的保护土层。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提要本文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以及复合地基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bearing capacity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ts testingafter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Key words: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bear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testing;thickness of flexible cusion一、引言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颁布,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但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复合地基检测方面,在不同地区基于某些地区性经验,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根据自己一些粗浅体会就上述问题做一些讨论。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讨论。

1、设计阶段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fspk=mRa/Ap+β(1-m)fsk (1)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 —面积置换率;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Ap —桩的截面积(m2);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fsk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 2 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 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 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 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 3 组, 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 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 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 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 对于重要工程, 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 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 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 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 3 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的扰动, 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0cnm勺保护土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得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得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得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得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得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得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得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与施工条件下得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得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得承载力与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得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得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得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得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得处理面积得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得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得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得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得试坑长度与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得3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得原状结构与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得扰动,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Ocm得保护土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 2 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 3 组,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 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的扰动,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Ocm 的保护土层。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地基工程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地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中,根据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这个概念在地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就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展开探讨。

让我们来理解什么是相对变形值。

相对变形值是指地基复合材料在承载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相对位移和变形。

在地基工程中,通过对相对变形值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从而为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际的工程中,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在不同相对变形值下的承载力特征值,为地基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然而,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基材料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渗透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从而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地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个人观点和理解:相对变形值在地基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基在承载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材料的多方面特性,才能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在地基工程设计中,需要将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其他工程参数相结合,才能确保地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结论: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一、概述复合地基指在土质较差或需要增加承载力的地基基础上,通过在土体中加入不同材料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抗沉降性能。

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大、抗渗透性好、抗冻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二、复合地基的定义复合地基是指在原有地基土体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工程加固措施后形成的新型地基。

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原有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

复合地基通常采用材料包括砾石、碎石、混凝土、聚乙烯、土工合成材料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手段,使得复合地基在承受压力时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和稳定性。

三、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力提高通过在原有土壤中加入材料填充、加固和混凝土等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在路基工程中,加入一定厚度的砾石层或碎石层,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降低路面的变形和沉降。

2. 抗渗透性能复合地基中添加的聚乙烯、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和土壤的软化,保护地基的稳定性。

3. 抗冻性强在寒冷地区,复合地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抗冻性。

特别是在水土地基中,通过加入聚乙烯、碎石等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冻结导致地基的变形和破坏。

4. 维护费用低由于复合地基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维护难度小,因此维护费用相对较低。

四、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的意义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是指经过一系列工程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承载力方面具有120kpa的特征值。

这一特征值的意义在于反映了复合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能力边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20kpa的承载力特征可以说明复合地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一定的工程要求。

五、结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120kpa意味着经过合理设计和工程处理的复合地基,其承载能力能够达到120kpa,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计算公式

地基处理计算公式

一、换填1.垫层厚度的确定垫层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部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

zcz z f p p ≤+(1.1-1)式中)附加应力值(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pa K p z ;)压力值(—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kpa cz p ;)值(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垫层地面处经深度修—kpa z f 。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z P 也可按压力扩散角θ进行简化计算:①条形基础:θtan 2)(⋅+-=z b p p b p c k z (1.1-2)②矩形基础)tan 2)(tan 2()(θθ⋅+⋅+-⋅=z l z b p p l b p c k z (1.1-3)式中)m (底面的宽度—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b ;)m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l ;)kpa (平均压力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k p ;)m (度—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z ;采用可按表—垫层的压力扩散角—1-1),(︒θ。

)(压力扩散角︒θ表1-1注意:1.︒=︒=<03025.0/θθ外,其余材料均取时,除灰土仍取当b z 2.当值可内插求得时,θ5.0/25.0<<b z 2.垫层宽度的确定关于垫层宽度,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经验一般可按下式计算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θtan 2z b b ⋅+≥'(1.2-1)式中—垫层底面宽度—b '取值。

时,仍按采用,当可按表—垫层的压力扩散角—25.0/25.0/1-1),(=<︒b z b z θ3.地基承载力修正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0.5m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规范表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进行修正:)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1.3-1)式中特征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a f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基底下土的类别确定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d b ηη;效重度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γ;取值时按取值,大于按底宽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当基—m m m m b 6633;重度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均加权重度,位于地下—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m γ;—基础埋置深度—d 。

复合地基承载力置换率桩数计算公式

复合地基承载力置换率桩数计算公式

CFG 桩、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k s paksp f m A R m f,,)1(•-•+•=β式中:k sp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桩土面积置换率,42d A p π=:桩身的截面面积(m 2)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有单桩静载试验时取极限承载力之半即a R =U R 21,无单桩静载试验时,按p p i i a q A L d R +•=∑τπ估算,p q 为桩端阻力(Kpa )d 为桩直径,i L 为第i 层土厚(m ),i τ为桩侧第i 层土的侧阻力(Kpa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无经验时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高时取较大值 k s f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取天然地基承载力(Kpa )灰土桩、碎石桩、震冲碎石桩、砂桩、塑料排水板等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k s k s k p k s pak sp f n m f m f m f m A R m f ,,,,,)1(1)1()1(•-+=•-+•=•-+•= n :为桩土应力比,ks k p f f n ,,=,或wed d n =,e d 为等效当量圆直径,正三角布桩D d e 05.1=、正方形布桩D d e 13.1=、矩形布桩2113.1D D d e =;w d 桩直径,粉土n =1.5~3,粘性土n =2~4,k p f ,为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余同前。

◆复合地基弹性模量:[]S SP E n m E •-+=)1(1,S E 为桩间土的地基弹性模量◆复合地基摩阻力:[]s c n m ττ•-+=)1(1,s τ为桩间土的地基摩阻力◆桩的应力增加系数:)1(1-+=n m n c μ,桩间土应力折减系数:βμ=-+=)1(11n m s ◆塑料排水量等效圆直径πδα)(2+•=b d P ,α为渗透能力折减系数,取0.75,b 板宽,δ板厚。

CFG复合地基计算书

CFG复合地基计算书

CFG 桩复合地基计算书一、计算依据: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二、设计参数取值:设计桩径:400mm ,设计有效桩长:15m ,桩布置见图纸。

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设计计算:按照规范中 ∑=+=ni p p i si p a A q l q u R 1 (9.2.6)计算:其中:R a 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u p 为桩周长,取值1.256m ;q si 为桩周摩阻力特征值,根据勘察报告及经验数据,取值为20kPa ,25kPa ,30kPa ,25kPa ;l i 为桩长,取值6.7m ,3.1m ,4.2m ,1m ; q p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按照勘察报告取值450kPa ; A p 桩端截面积,取值0.1256m 2。

R a =1.256×(20×6.7+25×3.1+30×4.2+25×1)+450×0.1256=512kN 。

取15.0m 桩长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10kN 。

四、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计算:按照规范中 ()sk paspk f m A R mf -+=1β (9.2.5) 其中:f spk 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上部结构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20kPa ;R a 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值510kN ;A p 桩端截面积,取值0.1256m 2;m 为面积置换率,m=d 2/de 2=0.4x0.4/(1.13x1.13x1.8x1.8)=0.0387; β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值为0.75,f sk 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照勘察报告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 。

经过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9kPa ,取值225 kPa ,大于设计要求的220kPa 。

五、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按照规范中 pacu A R f *3≥ (9.2.7) 其中:f cu 为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 立方体)标准养护28d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