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合集下载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题辅警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题辅警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题辅警一、基础概念1. 什么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是指依法履行公安职务的机构,包括了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等各级公安机关。

2.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制度。

3.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是什么?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公共安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二、相关法律法规1. 公安机关执行职务必须遵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 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三、常见犯罪类型1. 盗窃罪盗窃罪是指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2. 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3. 抢劫罪抢劫罪是指借助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

四、预防犯罪工作1. 社会治安防范的重点•重点加强对财产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工作•防范和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2. 公安机关应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五、辅警职责1. 辅警的基本职责•协助公安机关执法•维护社会治安2. 辅警的权利和义务•辅警依法享有一定的执法权•辅警应当遵守公安机关的工作纪律和规定六、结语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安基础知识必考题相关内容,包括了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相关法律法规、常见犯罪类型、预防犯罪工作、辅警职责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辅警们能够加强学习,提高执法水平,为维护社会治安作出更大贡献。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加注)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加注)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二章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总之,警察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因为“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警察的发展。

(1)古代警察。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监狱或地方的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这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古代警察有如下特点:第一,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警察的职能尚未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是合而为一的。

第二,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神的、皇帝的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第三,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奴隶主对奴隶、庄园主对农奴、族长对同宗族的人有权使用私刑。

(2)近代警察。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

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

世界各国警察,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地方自治制;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集权制。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一、公安基础知识1.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维护边境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消防安全等。

2.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包括: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局、地、州、市县公安局。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班子、部门设置、技术设备、工作流程、人员管理等。

3. 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依法办案,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以及司法公正。

公安机关法律制度包括:宪法、刑法、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法、公安机关条例等。

公安机关的法律适用包括:立案调查、侦查取证、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4. 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是为了保障公安机关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公安机关监督机制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监察、社会监督等。

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包括:党委领导、工作要求、考核评价、保密管理、纪检监察等。

5.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是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人口信息、车辆信息、指纹信息、DNA信息、警务信息、互联网安全等。

公安机关的科技创新包括:智能化辅助、科技装备、科技研发、技战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

二、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1. 刑事侦查和证据审查刑事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委托或者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调查和侦查工作。

证据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对掌握到的证据进行的审查、鉴定、保管和运用。

2. 社会治安维护和预防社会治安维护是指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秩序等手段,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1. 中国公安机构体系
中国公安机构体系包括公安部、省级公安局、市级公安局和县级公安局等各级
公安机构。

公安部是国家公安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全国公安机关的工作。

各级公安局分别对辖区内的治安、交通管理等工作负责。

2. 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职责。

公安机关的工作范围涵盖治安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

3. 公安机关的基本原则
公安机关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制原则、依法执法原则、服务群众原则、保护
人权原则等。

公安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服务大局、保持廉洁、严明纪律等原则,确保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
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包括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加强边防防控等方面。

公安机关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研判和应对,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公安机关的改革发展
公安机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机构设置、提高侦查技术、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增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结语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的重点内容涵盖了中国公安机构体系、职责、基本原则、重
点工作和改革发展等多个方面。

备考者可以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加强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掌握,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对党忠诚:是公安工作的灵魂,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

服务人民: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执法部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利益。

其主要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活动;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

其特点包括:强制性:公安工作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拘留、逮捕等,以保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危险性:公安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如犯罪行为、自然灾害等。

服务性:公安工作需要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如处理群众报警、求助等。

复杂性:公安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

公安工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群众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安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保持公正廉洁的形象。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玩忽职守;要接受监督和考核,不得违反纪律规定。

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做到文明礼貌、规范用语、热情服务。

《氓》是一首古代民间歌谣,是一首爱情叙事诗。

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民间创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特色,不仅以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感受来叙事抒情,而且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直言陈述、重章叠句、比兴等。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专门从事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公安机关的组成:分为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等不同级别的组织。

•公安机关的职能:依法行使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职权。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侦查制度•侦查活动的法律基础:侦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依法保护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侦查活动的程序:侦查活动包括立案侦查、案件侦查、监督指导等程序。

四、公安机关的执法权•执法权的来源:执法权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授权。

•执法方式:包括询问、传唤、检查、搜查等手段,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五、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协助其他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任务,参与应急救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

•协助其他机关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执法等方式。

六、公安机关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公安机关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落实:通过开展警务宣传教育、巡逻防范等方式落实社会责任。

七、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建设方向: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是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

•建设重点:提高侦查水平、加强警务规范、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是建设的重点。

八、公安机关的人员素质•人员素质: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原则、执行纪律,具备执法能力和道德品质。

九、公安机关的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发展:公安机关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改革,提高能力,推动公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公安机关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以上为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以及重要职责等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精)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精)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9、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拘留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一、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专门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维护国家安全、保卫重点目标、维护交通秩序、防范灾害、侦查破案和协助司法工作等。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1. 中央公安机关:由公安部和其内设机构组成,负责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 地方公安机关:按照地方分级管理和实际情况,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公安机关。

三、刑事警察的职责和权力刑事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打击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

3. 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

4. 提请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决定不起诉,并协助审判机关进行审判工作。

四、治安警察的职责和权力治安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治安防控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及时制止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4. 监督和管理治安管理区域,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五、交通警察的职责和权力交通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交通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交通管理措施,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2. 指挥和疏导道路交通,维护交通秩序。

3.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4. 协助处理交通事故,保障伤者救治和现场处置工作。

六、社区警务的职责和任务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安全和治安的警种,其职责和任务包括:1. 建立健全社区警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安全咨询和服务。

2. 开展社区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4. 组织社区治安防控工作,配合其他警种打击违法犯罪。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公安基础知识的含义公安基础知识是指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所应掌握的涉及公安工作的理论、法律、法规、政策、纪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公安法律法规、公安管理、警务实务、基本科学知识等。

掌握公安基础知识不仅是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开展工作的必要要求,也是确保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公安基础知识的内容1.公安法律法规2.公安管理公安管理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各级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配置、内部管理等方面。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需要了解公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警务实务警务实务是公安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

包括刑侦、治安防控、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警务实务知识,能够提高办案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4.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知识是公安工作中的理论基础。

包括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刑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要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公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公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宁。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掌握公安基础知识,能够更好地依法履职,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2.提高工作效率公安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的工作效率。

掌握公安管理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工作;掌握警务实务知识,可以快速准确地开展执法工作;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可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把握各种情况。

3.提高工作质量公安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掌握公安法律法规,能够依法履职,保证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掌握警务实务知识,能够提高办案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研判和判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完整word版,公安基础知识点

完整word版,公安基础知识点

1,人民警察的辞退由任免机关审批,由任免机关的人事部门进行审核。

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2,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3,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坚持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4,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优势是: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5,公安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人民群众的支持6,公安工作的政治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7,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案。

通过办案,揭露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是犯罪分子受到相应的法律自裁。

通过办案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到法律的追究。

8,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的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立案监督和执行监督。

9,社会监督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警务公开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110报警监督投诉制度10,公安工作的集中性即统一性,要求在服从国家意志,实行宏观决策、领导与指导方面高度集中在战略战役部署与实施、法制与政策相结合、多部门横向协同上高度统一。

11,新时期预防和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总体要求是: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12, 1999年6月10日开展警务公开制度包括:警民联系卡、警务公开手册、通过报刊电台、通过口头告知的办法。

13,阅警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接受检阅为形式充分体现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14,接待群众的基本要求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15,严格教育是从严治警的基础,严格管理是从严治警关键,严格训练是从严治警的手段,严格监督和纪律是从严治警的保证。

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手段和措施目标是综合的。

17,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18,人民警察在受处分期间,不得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必备内容有以下十条: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权力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行为的总和,具有普遍性、约束性和强制性。

2.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

3.法律的层级:宪法最高,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决定、命令等。

4.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宽严相济、适用公正。

第二章:警务知识1.公安机关的概念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控制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犯罪与侦查: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分类,侦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目的和原则,行政处罚的主体和方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和关系。

4.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内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纪律管理和考核评价。

5.治安防范:基本概念和要求,社会治安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治安防范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安全防范常识1.个人安全防范: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基本要点,出行安全注意事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

2.安全防范技巧:防范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进出管理,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第四章:刑事法律知识1.罪名与刑事责任: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故意与责任能力,犯罪与非犯罪行为的区别。

2.刑法的层级和主要犯罪:刑法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主要犯罪包括财产犯罪、危害人身犯罪、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等。

3.犯罪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共犯与从犯的区别,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第五章:治安管理法律知识1.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2.治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职责,对治安违法行为的处置和管理。

第六章:交通法律知识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法等的基本内容,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意义和规定。

公安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1、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直接的。

2、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④决策领导(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的问题有权作出决策。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1、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3、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4、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高频考点★)1、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公安机关为主导。

3、“三懂四会”的群众工作方法(1)三懂: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2)四会: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4、公安机关坚持基本方针的途径(1)搭建警民沟通渠道:走访群众、警民恳谈、群众接待日、警民联系箱、警民联系卡、公安网站、社区QQ群、民警微博、电话回访等。

(2)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退出、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3)动员组织人民群众:重点培育治保会、治安巡防队、护(村)厂队等群众性治安队伍,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吸纳群众参与社区治安防控。

(4)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定期通报治安信息,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加强重点区域治安巡逻,整顿治理治安复杂区域。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高频考点★)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1、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严肃,就是执法必严;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七、⼈民警察法⼀、⼈民警察法的概述:㈠⼈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民警察法的⽴法⽬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警察的素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使职权,保障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

㈢⼈民警察法的适⽤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民警察的条件即录⽤:㈠⼈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体健康;4.⾼中以上⽂化;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⑹⾃愿从事警察⼯作。

㈡⼈民警察的录⽤: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㈠⼈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民警察职权的特征:⑴预防、制⽌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政管理是国家⾏政管理的⼀个重要⽅⾯。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预防、制⽌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4.保护公民的⼈⾝安全、⼈⾝⾃由和合法财产;5.保护公共财产。

四、⼈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㈠公安机关⼈民警察的机构设置: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2.地⽅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员。

五、⼈民警察的警务保障: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使职权、履⾏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职务,不受⾮法⼲涉,有权拒绝执⾏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公安基础知识》必备200个考点

《公安基础知识》必备200个考点

实用文档.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从层次上分,根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撤消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 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一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催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 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 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平安保卫工作{隐蔽性、锋利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平安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 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 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 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那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根本领导。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归纳公安是国家的治安管理机关,其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掌握公安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公安基础知识的重点总结归纳。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限1.保卫国家安全: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和防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

3.执行治安管理职责: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的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负责侦破刑事案件、打击犯罪活动,并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5.辅助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负责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证据,执行判决和裁决。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1.公安部:公安部是中央政府的公安机关,负责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省级公安机关:省级公安机关是分、省、自治区政府的直属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3.地级市公安机关:地级市公安机关是地级市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4.县级公安机关:县级公安机关是县级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5.乡镇派出所:乡镇派出所是乡镇政府的组成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1.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侦破刑事案件,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社会的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

3.组织安全防范: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

4.交通管理:公安机关负责管理道路交通,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公民的安全和便利。

5.户籍管理:公安机关负责管理居民的户籍登记、证件发放和变更,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责1.依法行政:公安机关要依法履行行政职权,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刑事侦查:公安机关负责侦破刑事案件,收集犯罪证据,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3.警务辅助:公安机关负责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证据和技术支持,执行判决和裁决。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一)判断题(凡没标明都属于正确,错误的都标注了X且给出了解释)1.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2.按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事前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监督。

()4.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X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前监督。

5.事中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

()6.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X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中监督。

7.事后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监督。

()8.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中监督。

()X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后监督。

9.按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监督可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10.直接监督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1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X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12.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X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1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口是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

()X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是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

14.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15.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监督。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1.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重要考点:警察的本质;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的宗旨;警察的起源;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重点初解:警察的本质:国家的统治与管理工具。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警察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

2.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重要考点: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公安机关权力的分类重点初解:公安机关的具体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4)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公安机关权力,是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它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公共行政权力。

公安机关权力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具有如下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3.公安工作的内容、特点、原则、路线和方针政策重要考点: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公安专业工作的分类;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重点初解: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

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刑事司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2,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为系的社会秩序。

13,命令: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

又叫警察命令。

14,紧急排险: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处置重大灾害事故或平息叛乱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15,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16,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承担的内容。

17,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8,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19,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等治安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权利。

20,治安监督检查权: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21,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诸多方面的总和。

22,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二、重要的时间1,2000年6月1日颁布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2,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五条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3,2000年3月11日110报警服务台开通4,2005年8月28日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5,1999年6月10日决定在全国开展警务公开制度6,1998年7月22日颁布了《公安部聘请特邀监督员办法》71992年7月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8,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9,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党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0,1931年11月建立国家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公安机关)11,1938年5月成立延安市警察队,全称“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2,1939年2月在党内高级组织成立社会部13,1898年长沙成立的“湖南保卫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职警察机构。

14,1905年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性的中央警察机关15,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6,1927年将内政部警政司改为公安局17,1946年将内政部警察总署改为警察局18,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三、重要知识点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11,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政治、思想、组织、决策、法制领导12,正确处理党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党政分开、彼此保证、互相结合、全面强化的原则。

13,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公安工作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14,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防范: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管理:是重要要手段。

建设:是关键环节。

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建立法律、规章、制度)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16,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是公安工作由静态走向动态的管理新举措。

主要负责:维护辖区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劝解制止民事纠纷、为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

17,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民主职能、专政职能。

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

18,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19,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责。

20,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领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自由(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活动21,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短期有期徒刑(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执行22,刑事强制权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不包括决定逮捕)23,人民警察的回避有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24,打击与保护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25,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26,公安业务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主导方面在公安机关。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