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素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一、园林围墙园林围墙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

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1 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 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

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 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 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

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

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 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

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

6 砖墙: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

缺点是较为闭塞。

7 混凝土围墙: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

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8 金属围墙: 1)以型钢为材,断面有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

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

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

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

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

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

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

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

《景观设计》课件 (2)

《景观设计》课件 (2)

● 04
第4章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以中央公园为例,可以深入探讨城市绿地规划的特点 与设计要点。同时,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城市更 新中的作用,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1 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02 社区文化关系
景观设计的意义 与展望
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提 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未来, 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 会文化融合,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和绿色。
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提升城市形象
增加城市吸引力
促进社会交流
打造交流场所
提高居民幸福 感
创造美好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善生活环境
创造宜居空间
结业语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景观设计是一门富有创造力 和活力的学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我们的 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美好和可持续的改变。让我们共同 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展望未来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
技术创新
应用智能科技
城市绿化
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社会文化融合
与客户沟通和反馈 改进
理解客户需求
调整设计方案
设计开发
在设计开发阶段,团队将详细制定设计方案,考虑可持续性 和施工可行性。这个阶段需要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方案 的完整性和实施性。
施工与落成
施工监督与质 量控制
确保施工质量
竣工验收与维 护保养
确认设计效果
景观设计流程总 结
景观设计流程包括研究与调查、概念设计、设计开发、 施工与落成等阶段。通过团队合作和与客户的沟通, 打造出满足需求且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方案。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个要素景观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五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对于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景观环境至关重要:1.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涉及到整体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这包括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大小和相互关系,以及定义路径和连通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创造出流畅、舒适且易于使用的景观空间。

2.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赋予景观独特的美感和氛围。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尺寸和颜色,根据景观目标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季节性变化、景观层次和色彩对比等效果。

同时,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态特性,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适应环境。

3.地形与水体:地形和水体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赋予景观独特的形态和动态特性。

通过地形塑造、起伏和平整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动感。

水体如池塘、喷泉或小溪,不仅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还为景观增添了生命力和活力。

4.材料与构造:材料与构造涉及到景观设计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风格和质感,同时考虑其可持续性和耐久性。

构造技术包括路径、座椅、围栏、照明等元素的设计和安装,以提供功能和舒适性。

5.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中常常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改变景观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延长景观的使用时间,并强调特定的景点或元素。

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灯光色温和照明角度,以创造出安全、温馨和戏剧性的照明效果。

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并根据项目的目标、场地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平衡,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景观设计。

同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考虑相结合,能够营造出宜人、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的五大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大要素

景观设计的五大要素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人文历史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表达,来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公共或私人的室内或室外环境的一种艺术和技术。

1.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景观设计的基础要素之一,是指对区域内的空间进行组织、分隔、连接和统一。

好的空间布局能够创造出合理分工、通畅流动、丰富情调、温馨舒适的效果。

空间布局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水平方向设计一般从进入门口、大廊、走廊、过渡空间、庭院、花坛、草坪、水景等几个方面,垂直方向设计一般从高度、视觉、颜色、光线等几个方面。

空间布局要考虑人流、车流、物流等因素,使得整个区域尽可能地合理有序。

2.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指对区域内的植物进行筛选、配置和安排。

好的植物配置能够创造出和谐美丽、生态环保、实用经济的效果。

植物配置有许多考虑因素,例如气候环境、植物特性、地形地貌、景观效果、维护管理等。

植物配置的种类包括树、花、草、灌木、藤本植物等,要注意颜色、形态、大小、高度等的搭配和搭配的环节。

植物配置要根据各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地设置。

3. 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指对区域内的色彩进行规划、运用和创新。

好的色彩运用能够创造出协调和谐、活力和舒适的效果。

色彩运用要考虑色彩的明暗、深浅、饱和度等因素。

色彩运用可以采用单色、相似色、互补色、三原色等各种色彩组合方式。

色彩的应用要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特点进行合理运用,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4. 材料选用材料选用是景观设计的基础要素之一,是指对区域内的材料进行选择、搭配和应用。

好的材料选用能够创造出美观耐用、时尚新颖、安全实用的效果。

材料选用要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材质,比如木材、石材、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

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范围要考虑到其防水、耐腐、防火等功能。

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5. 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指对整个区域内的气氛、文化、历史、风俗、性格进行塑造和创造。

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是指通过组织空间、景观元素和材料来塑造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以创造令人愉悦、舒适和有意义的外部环境的活动。

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2.建筑结构:3.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它们可以为环境增添自然元素,提供阴影、风险和美观。

树木、花卉和灌木是常见的植物选择,它们可以根据所在气候和区域来选择,并与其他景观元素相协调。

4.水体:水体是景观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通过喷泉、水池、溪流等形式存在,为环境增添生机和美感。

水体可以提供凉爽的感觉,还可以为周围景观提供反射和反射的效果。

5.地形:地形是影响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

通过改变地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特点,如山丘、峡谷、平原等。

地形可以用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并为其他景观元素提供一种基础。

6.灯光:灯光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景观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增加景观的可见度和安全性,并为夜晚的室外活动创造出温馨和浪漫的氛围。

灯光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灯具和灯光技术来实现,如投光灯、地面灯、水下灯等。

7.材料与材料组合:8.艺术元素:艺术元素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独特的审美价值。

它们可以包括雕塑、壁画、底纹、石雕、园艺装饰等,它们可以用来增加景观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9.功能需求: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包括户外活动、休息、娱乐、交通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景观设计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满足其功能需求的环境。

总而言之,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植物、水体、地形、灯光、材料与组合、艺术元素以及功能需求。

通过巧妙地组织和平衡这些要素,景观设计可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有意义的室外环境,为人们提供愉悦的体验。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驳岸石:沿水面,或高差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石材,引水由上而下,形成 瀑布跌水。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抬升和下降处理。 2.街道绿地
“龟背”状或楔形。 3.园路绿地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3.假山艺术 1)要有宾主
主景山:体量大,位置显著。 客山:附属。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
2)层次: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设计要求美学、功能性和经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大方开朗的设计风格,让游览者眼前一亮。

在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的工作成为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希望有所帮助!1、地形设计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水、建筑和道路、树木花草,在园林景观中,地形直接联系众多的环境因素,地形形式有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山脊和谷地,在进行地形处理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原有地形,如果在具有草原、江、丘陵等这样的地段上,只要稍加人工的点缀和润色,就能成为风景名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较多,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的分区,例如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有较多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对地形的设计过程中,要有利于地面排水,因为园林绿地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人,碰上雨季,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水,因此要在设计时利用地形的坡度排水,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确保游人的安全;城市中的园林用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改善地形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地形设计中要参考的要领为:主次分明、有观赏性、有层次性、有曲折性,例如,模仿自然界的山岭,建设错落有致的景观山岭,在有山坳、山水结合的项目工程还可以设计一些瀑布、溪水等,还可以引进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把地形设计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台地。

应该注意的是,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对于较高的土山,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的承载能力,需要时进行特殊施工和加固措施。

2、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大型水面还可以进行水上游玩项目的设计,园林的水面也是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领域,因此可以在水体上增加绿化面积。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完整版)1.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成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以满足人们对美好自然环境的需求。

2. 设计原则- 寻求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平衡,创造独特而又舒适的空间体验。

-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强调现有自然要素,如树木、水体和地形。

- 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建筑和规划风格一致。

3. 设计要素3.1 植被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注重植物的美观性、季节变化和生态功能。

3.2 水体设计设计合理的水体系统,如池塘、喷泉和小溪,增加景观的观赏性和活力。

注重节水和水质管理。

3.3 道路和道路设施合理规划和设计路径,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交通便利设施。

注重通行安全和无障碍性。

3.4 设施和装饰品考虑设置座椅、公共设施和装饰品,以提供休闲与娱乐活动的场所。

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

3.5 灯光和照明运用适当的照明设计,创造夜间景观效果,增加安全性和美感。

4. 实施计划根据设计要素,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工作流程安排、资源调配和工期控制。

5. 维护与管理制定园林维护和管理计划,包括绿化养护、设施维修和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和评估园林景观的状况,及时处理问题。

6. 总结通过本文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可以为城市提供宜人的自然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在实施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以上是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希望能为您的项目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素
摘要: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

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

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

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

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

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

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景观,硬质,软质,设计
一、引言
景观设计主要分为硬质景观(人造景观)和软质景观(自然景观)。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二、硬质景观
1.道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

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

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

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
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

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

总之,当人们到景区,沿路可以休憩观景,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景观道路分类
一般景观的景观道路分为三种:
(1)主要道路。

贯通整个景观,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宽7-8米。

(2)次要道路。

沟通景区内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

宽3-4米。

(3)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4)休闲小径、健康步道。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0米。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

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既达到健身目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好的景观。

2.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

这里植被设计被再次提起,使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无论是运用何种素材进行景观设计,首要的目的是满足设计的使用功能。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在手法上表现为构图,但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对环境的识别性。

在明晰了设计的目标后,可以放心地探讨地面铺装的作用、类型和手法。

考虑因素:
(1)一般的道路铺装,通常采用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的景观道路。

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

采用这种道路有很多优点,主要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2)符合绿地生态要求。

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3)与景观相协调。

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

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4)新建的景观,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道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5)景观的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

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6)景观绿地除建设期间外,道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三、软质景观
1.植被设计
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

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

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Gary O. Robinette 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工程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1)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2)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3)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4)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景观的识别性,使景观更加人性化。

2.水体设计
一个城市会因山而有势,因水而显灵。

为表现自然,水体设计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景观,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喜水是人类的天性。

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要点:
在造型的同时,更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才可持续发展。

在这期间,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一条环境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的地方,也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

(2)水体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设计,象征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溪流、池湖、港湾、半岛、河埠……有着不同的景观,起着不同的生态作用。

(3)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即使在小环境,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如能有意识选择一些环保生物,则更有利。

(4)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
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

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

(5)除因建筑、交通等需要,构造部分水上建筑外,大部分缓坡入水,植物护岸,碎石、泥砂底。

这样的水系造价不会太高,更重要的是,与地下水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因此,选定一个合理的水面标高,至为重要。

(6)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

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

(7)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分隔空间,改善种植条件,而减少土方运量,取"一箭双雕"之功利。

(8)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而成河。

这里没有淹渍、冲刷,也减少排水工程量。

仅在出口处设溢水、单向阀门,干旱缺雨季节,以人工办法补充水源。

(9)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

雨水的回收利用,是绿色生态区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Gary O. Robinette《植物、人和环境品质》[J].2007.9
[2]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
[3]Jim MeCluskey .张仲一.卢绍.《Road Form and Townscape》1992.6
[4]俞孔坚.《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
[5]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