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含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苏教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进学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一、文章简析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
《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
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进”,即长进、进步。
“学”,包括“业”与“行”。
“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
“解”,辩解,论析。
“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毁于随治具毕张占小善率以录庸扬有司2、翻译句子行成于思毁于随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3、分析课文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
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
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日喻》
《日喻》教学设计案【教学目标】1、参照课文注释,借助词典阅读课文。
2、理解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比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方法,理解“道可致而不可学”的含义。
3、鉴赏苏轼杂说的妙处。
【教学重点】比喻的寓意。
【教学难点】品味苏轼杂说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根据课下注释第一条,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标题还有一种:《日喻赠吴彦律》。
即写《日喻》的文章,赠送给吴彦律。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并且思考苏轼为什么会写这封信呢?(1)齐读课文。
(2)写作缘由交代的很清楚,在最后一段。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3)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引入【写作背景】●据傅藻《东坡纪年录》,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
“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熙丰时期,王安石专以经术取士的科举改革、实施青苗法的经济改革等一整套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中的内容。
●王安石主持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结束),考试上“罢贡举词赋科,以经术取士”。
旧日科场以赋取人,读书人“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
今者科场以大意取人,故学者只务空言高谈,而无实学。
再加上考试将王安石与其子王雱编辑训释的《诗经》、《书经》与《周礼》(“三经新义”)作为学校及科考的范本,一般士子为求功名,只拘泥在“新义”上,或囫囵吞枣地背诵陈言死句,或不求甚解地学习经文,或陈义过高地空谈义理,以致于学识、道理浮华不实。
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导致士子们在读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苏轼针对这些问题,劝勉吴彦律学习儒家思想应该坚持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是如何劝勉的。
二、文本探究1、翻译课文第1至4自然段。
重点解读(1)眇人识日。
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不要以耳代目,了解知识要全面,这样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寓言类)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寓言类)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毛颖传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进而理解寓言主题;2、认识文章通过嬉笑诙谐的寓言形式体现严肃而重大主题的寓庄于谐的写法;3、领会作者善于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构思艺术。
教学重点: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
教学难点:寓言主题的理解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请作者谋篇思路教学进程:一、简介1、学生简介作者2、寓言: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微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先秦时代,诸子著作中就包含了大量寓言。
唐宋时期,寓言创作进入繁盛阶段。
八大家中柳宗元、韩愈、苏轼为高手。
本文看似传记,但实际上是寓言。
二、自读、理解文句1、提示各段重点词句:第一段:果实使物醢佐匿第二段:次以惧趺居简牍是资其遂兼诸侯乎日见亲宠任事第三段:便敏悉重累拜狎以衡石自程推致见请亦时往第四段:因冠免谢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所谓尽心者第五段:本其所出《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2、朗读,讨论疑难,翻译全文。
三、理请作者谋篇思路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部分?2、讨论明确:全文五段,可分为三部分:(一)(1-2)写毛颖的家世。
(二)(3-4)写毛颖被皇上重用与抛弃。
(三)(5)作者对毛颖一生的评论。
3、思考:文章以什么谋篇构思?A 感情变化 B 事件 C 时间变化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理解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理解主题。
教学进程:一、阅读探讨1、文章看似为人写的传记,实是以笔写人的寓言,许多句子一语双关,既像写人,又是写笔;既是写笔,又是写人。
妙不可言。
找出这些句子,理解文意,品味其妙处(文后练习一)举例提示: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九流百家皆所详悉日见亲宠任事通于当代事务善随人意虽见废黜终默不泄2、简介写作背景本文作于韩愈三十六至四十七岁间,韩愈仕途坎坷,早年四度应试,才中进士。
语文(日喻)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教案
《日喻》教案第一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熟读课文,对生字新词能读正确,写正确,解释明白。
明白用比喻阐明道理论证方法。
生字新词:眇:原指一目失明,里指双目失明。
扪:摸。
揣:摸。
龠:古代竹制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譬:比喻。
相:形容,比喻。
卒:终于,终究。
欤:吗,助词,表疑问。
没:能潜。
涉:涉水,指徒步涉。
题解:“日喻”的“喻”比喻意思,借用生动事物进行比喻说理,议论中常见一种论证方法。
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辙,著名古文家;与、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
课文第一、二、三小节。
三小节。
默读第一小节,试分句:“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向“以为日也”——“以.(之)为.日也”把…… 当作“与……远”——相比差距很大“未曾”——不曾,没有大意: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认识。
:比喻(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论证方法)盲人识日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才能正确认识事物问之有目者得其声} }未得其实未尝见求之人得其形默读第二、三小节。
比喻(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论证方法)盲人识日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导入正题“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道可致不可求指出人们“求道之过”理解:“人之未达”——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
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相之”——辗转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日更难捉摸。
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重要性。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日喻(无答案)
《日喻》学案课前预习:一、文史知识从文章结尾“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作《日喻》以告之”来看,苏轼此文显然带有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做法的不满与批评之意在内。
在苏轼看来,北宋前期以“声律(诗赋)取士”的做法固然有导致士人“不志于道”的弊病,而自王安石变法,改为“以经术取士”的做法以后,却又导致了另一种空谈“道”而不讲求实际学问,亦即“不务学”的弊病。
因此本文的主旨,即在于纠正后一种“不学而务求道”的倾向。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
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
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本文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
”(《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二)二、题目解说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
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
“日喻”说明本文拿“眇者猜日”作比喻,使说理深入浅出。
文章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其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然闹笑说,出偏差。
这些对今天的读者也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课文讲解一、疏通字词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句式:),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句式:)。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杂说《日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杂说《*日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熟读课文,对生字新词能读正确,写正确并解释明白。
2.明白用比喻阐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文言知识薄弱,因此在课文内容梳理方面要重点讲解
3重点难点
课文文言知识的梳理与内容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测试】文言知识梳理
一、加点词解释
1.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2.虽有巧譬善导
3.转而相之
4.岂有既乎
5.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6.夫没者,岂苟然哉
7.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二、一词多义
1. 之日之状如铜盘。
高中语文《日喻》教案苏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日喻》教案苏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日喻》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日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日喻》的基本内容及其主旨。
2. 《日喻》的论证方法及其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日喻》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对文章论证方法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日喻》的具体分析,使学生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喻》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日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 问题驱动: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4. 案例分析:分析《日喻》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日喻》中的论证方法,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
6. 总结:对《日喻》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及论证方法。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篇关于《日喻》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日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读后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材:《日喻》文本,相关参考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唐宋8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2 第7课 日 喻(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4)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古之传者有言, 成王以 桐 叶 与小弱 弟,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给年幼的弟弟,戏 曰:“以 封 汝。
”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封地给你。
”⎣⎡传(zhuàn )者:编写史书的人,或指吕不韦和刘向等,因为 ⎦⎤《吕氏春秋》和《说苑》都载有此故事。
小弱弟:幼弟,指武王幼子叔虞。
戏:开玩笑。
封:分封,古代帝王赐爵位和土地给臣子。
周公入 贺。
王 曰:“ 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周公入宫庆贺。
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说:“天子不可戏。
”乃 封 小弱弟于唐。
以随便开玩笑。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唐:西周国名,晋的前身,故地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吾意 不 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意:认为。
王之 弟成王的弟弟如当封耶,周公宜 以时 言于王, 不 待其 戏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而 贺以 成 之也; 不 当封耶,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 乃 成其不中之戏, 以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地以人 与小弱 者 为 之主, 其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 得 为圣 乎?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宜:应当。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日喻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
第7课日喻从文章结尾“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作《日喻》以告之”来看,苏轼此文显然带有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做法的不满与批评之意在内。
在苏轼看来,北宋前期以“声律(诗赋)取士”的做法固然有导致士人“不志于道”的弊病,而自王安石变法,改为“以经术取士”的做法以后,却又导致了另一种空谈“道”而不讲求实际学问,亦即“不务学”的弊病。
因此本文的主旨,即在于纠正后一种“不学而务求道”的倾向。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
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
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本文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
”(《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二)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
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
“日喻”说明本文拿“眇者猜日”作比喻,使说理深入浅出。
文章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其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然闹笑说,出偏差。
这些对今天的读者也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1.读准字音(1)扪.烛而得其形(mén)(2)他日揣籥.(yuè)(3)巧譬.善导(pì) (4)转而相.之(xiànɡ)(5)百工居肆.(sì) (6)南方多没.人(m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名,解释;意,揣测 (2)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能潜水的人 (3)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步行渡水 (4)今者以经术..取士: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技巧,这里指经义文 (5)转而相.之,岂有既.乎:相,同“像”,作比;既,尽、完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经⎩⎪⎨⎪⎧今者以经.术取士:名词,经义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动词,经过(2)闻⎩⎪⎨⎪⎧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动词,听到闻.道有先后:动词,知道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动词,听说;名词,学识, 见闻(3)过⎩⎪⎨⎪⎧皆求道之过.也:名词,弊病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动词,超过(4)之⎩⎪⎨⎪⎧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代词,代指“日”或告之.曰:代词,代指“眇者”日之.状如铜盘:助词,的自盘而之.钟:动词,到,至(5)以⎩⎪⎨⎪⎧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动词,认为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介词,因为今者以.经术取士:介词,用,凭借作《日喻》以.告之:连词,来(6)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句中助词,表停顿而人之未达也.:句末语气词,表陈述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判断句标志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古义:用来……的办法。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二第7课日喻(自读课)
第7课日喻(自读课)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依据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十月十二日,?乌台诗案?作于“十三日〞。
其写作缘由,末尾交代得很清晰:“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四年(1071)二月,依据王安石的建议,下诏罢诗赋及明经诸科,改用经义、策论试进士。
于是,一般士子都在经传中讨生活。
八年三月,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三经〞指?诗经??尚书??周礼?)颁行以后,“士趋时好,专以王氏?三经新义?为捷径,非不观史,而于所习经外,他经及诸子无复有读者,故于古今人物及世治乱兴衰之迹,亦漫不省〞。
在苏轼看来,“以声律取士〞和“以经术取士〞都不是正路。
因此,他才以日为喻,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意感知文章以寓言故事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需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方能水到渠成。
假如没有或不愿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那么必定闹笑话、出偏差,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思维导图一、古今异义1.有志于学者..也 古义:学,学习;者,……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肯定成就的人 2.而求其所以..没 古义:……的方法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二、一词多义1.识⎩⎪⎨⎪⎧①生而眇者不识.日 熟悉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 记住2.达⎩⎪⎨⎪⎧①而人之未达.也 明白②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得志③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豁达3.既⎩⎪⎨⎪⎧①岂有既.乎 尽,完②始皇既.没(?过秦论?) 已经4.过⎩⎪⎨⎪⎧①皆求道之过.也 过失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经过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犯错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责怪5.之⎩⎪⎨⎪⎧①自盘而之.钟 动词,到②故世之.言道者 助词,的③或即其所见而名之.代词,它6.于⎩⎪⎪⎨⎪⎪⎧①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介词,比②问于.没人 介词,向③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介词,被④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介词,对于⑤青,取之于.蓝(?劝学?) 介词,从⑥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介词,和,与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日.与水居也 每天 (2)名词作动词①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解释 ②或莫之见而意.之 揣测 四、文言句式 1.推断句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内容
拓展阅读范围
推荐与唐宋八大家散文相关的其 他作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范围 ,加深对文学流派和风格的பைடு நூலகம்解
。
深化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深 化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如对某 些散文作品的深入解读和比较分
析。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学生阅读指导与评估
阅读指导
在指导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授阅 读方法,如泛读、精读、跳读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评估方式
对学生的阅读评估应注重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成果,可以通过课堂讨 论、书面作业、阅读笔记等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改 进阅读方法。
《秋声赋》选读与分析
总结词
传统赋体的典范之作
详细描述
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篇以描写秋天景色 为主题的传统赋体散文。该文通过对秋声的 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其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05
课程评价与教学反思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课堂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 、讨论、演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选读建议与教学策略
选读建议
在选择唐宋八大家散文时,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和阅读需求进行 挑选,同时注重选取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 了解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表达特点,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化对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04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分析
日喻-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日喻-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老师教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课程,适用于所有高一至高三学生群体。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学习到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精华内容,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细致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见解的探讨。
三、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选择苏教版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作为教学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木心:写给自己的母亲》2.《欧阳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3.《王安石:牡丹亭·世情薄》4.《苏轼:东坡老翁》5.《辛弃疾: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6.《柳宗元:江雪》7.《韩愈:师说》8.《刘禹锡:杨柳枝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让学生了解每个作者的背景、创作特点和时代背景,分析与评价文章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并进行个性化见解探讨。
2.阅读法:以透彻的阅读与深刻的思考来解读唐宋八大家散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划分不同的课文,让学生们深入讨论文章中的文学思想和表达特色,以及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启示。
五、教学流程•第1课时:介绍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背景和概要。
•第2课时-第9课时分别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析与探讨,每一文化课时探讨1篇文章。
•第10课时:总结与复习,让学生分享对本次授课的体验及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通过平时评分、期末考试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与流程进行优化。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材推荐1.苏教版文言文教材,李时中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鉴赏与泛读,高耘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高中语文《日喻》教案苏教版选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日喻》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内容;(2)掌握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日喻》的主旨和内容;(2)分析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文中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深刻含义;(2)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分析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背诵名句;2. 分析文中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日喻》的主旨和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的提升;3. 学生对苏轼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工具与资源:1. 教学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示例及分析;2. 参考资料:关于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的资料;3.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及课文内容;4.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二 杂说(3课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
《进学解》是作者的感叹怀才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名二子说》表达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日喻》阐述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和思想感受。
《进学解》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先生解释,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牢骚,字里行间饱含抑郁,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判。
文中不少成语、名句值得细细品味。
《名二子说》这篇文章苏洵通过对为二子命名的解说,说明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一生做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了对儿子的担心和希望。
《日喻》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又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富有变化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更趋深入,丝丝入扣,环环相接,体现了苏轼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
第1课进学解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2.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山石》4.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5.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字词积累1.字音爬罗剔.(tī)抉.(jué) 纂.(zuǎn)言继晷.(ɡuǐ)补苴.(jū)罅.(xià)漏幽眇.(miǎo) · (nónɡ)郁佶.(jí)屈聱.(áo)牙正而葩.(pā) 闳.(hónɡ)其中跋.(bá)前踬.(zhì)后何裨.(bì) 侏.(zhū)儒.(rú) 岁靡.(mí)廪.(lǐn)粟纡.(yū)余卓荦.(luò)玉札.(zhá) 崇庳.(bēi) 瑕疵.(cī)訾.(zī)2.通假字①登崇畯.良畯,同“俊”,优秀②校.短量长校,同“较”,比较③冗不见.治见,同“现”,表现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繇,同“由”,遵循⑤若夫商财贿之有亡.亡,同“无”,没有⑥计班资之崇庳.庳,同“卑”,低下3.一词多义(1)具⎩⎪⎨⎪⎧①治具.毕张 名词,工具②左右具.宜 副词,都,全③故人具.鸡黍 动词,准备饭食或酒席④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动词,准备,备办 (2)行⎩⎪⎨⎪⎧①行.成于思毁于随 名词,德行②卒老于行. 名词,道路 (3)披⎩⎪⎨⎪⎧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动词,翻阅②披.草而坐 动词,分开③披.心腹,见情素 动词,剖开,披露④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 动词,披上,穿上 (4)方⎩⎪⎪⎨⎪⎪⎧①长通于方. 名词,礼法②宰相之方.也 名词,治国方术③有朋自远方.来 名词,地方④今齐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⑤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方正,正直⑥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介词,当……时 (5)竟⎩⎪⎨⎪⎧①竟.死何裨 动词,完毕,终了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副词,竟然③何竟.日默默在此 形容词,全,整④道竟.何为邪 副词,究竟(6)要⎩⎪⎨⎪⎧①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动词,求,要y āo ②记事者必提其要.名词,纲要③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动词,总归,总括④张良出,要.项伯 动词,同“邀”,邀请 (7)于⎩⎪⎨⎪⎧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不译②有笑于.列者曰 介词,在③私不见助于.友 介词,被动句中引出动作发出者④逃谗于.楚 动词,到 4.词类活用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名词作状语,每月 ③补苴.罅漏 名词活用作动词,填补 ④踵.常途之促促 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跟随 ⑤细大..不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事物;大的事物 ⑥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形容词作名词,凶险邪恶的人; 优秀的人⑦乘马从.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⑧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止;使……回⑨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词作动词,名一艺,指能治一种 经书5.古今异义①作为..文章古义:写作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根据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十月十二日,《乌台诗案》作于“十三日”。
其写作缘由,末尾交代得很清楚:“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写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说明:“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
学。
”“经术取士”,指神宗熙宁四年(1071)二月,根据王安石的建议,下诏罢诗赋及明经诸科,改用经义、策论试进士。
于是,一般士子都在经传中讨生活。
八年三月,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三经”指《诗经》《尚书》《周礼》)颁行以后,“士趋时好,专以王氏《三经新义》为捷径,非不观史,而于所习经外,他经及诸子无复有读者,故于古今人物及世治乱兴衰之迹,亦漫不省”。
在苏轼看来,“以声律取士”和“以经术取士”都不是正路。
因此,他才以日为喻,提出自己的见解。
生而眇 者不 识 日, 问 之有目者,
有一个生来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就(向)明眼人请教,
或 告 之曰:“日 之 状如铜盘。
” 扣 盘 而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
”说着敲击盘子使瞎子得其声。
听到声音。
⎣⎡⎦⎤眇(miǎo )者:盲人。
或:有人,代词。
第一个之:代词,指“眇者”。
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独,无实义。
他
有
言试之 河, 未有 不溺者 也。
的讲解而(到)河里去试(着游泳),却没有一个不遭灭顶之灾的。
⎣⎡⎦⎤于:介词,向。
所以:……的方法。
以:介,按照。
故 凡 不学 而务 求道,所以凡是想不学习而一心求道的,其实
皆 北方之学 没者 也。
都像北方人学习潜水一样。
昔 者 以声律 取士, 士 杂学而不志
过去(国家)以诗赋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所学繁杂却不崇
于 道。
今者以经术 取士, 士 知 求 道而尚儒道。
现在用经义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明白要追求儒道却不 务 学。
不肯专心学习。
⎣⎡⎦⎤经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技巧,这里指经义文。
渤海吴君彦律,
渤海人吴彦律,
有 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 作 《日喻》以是位立志勤学的人,将要去礼部应试,我写了这篇《日喻》以告 之。
勉励他。
⎣⎡ 渤海:宋代属河北路滨州,即今山东××县。
吴君彦律:吴
彦律,名琯,苏轼知徐州时,吴为徐州监酒正字,互以诗唱
⎦
⎤和。
第一处“于”:介词,对于。
第二处“于”:介词,从。
学者:……的人,这是指勤学的人。
方:正当,副词。
之:代词,他,指吴彦律。
文意感知
文章以寓言故事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方能水到渠成。
如果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然闹笑话、出偏差,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思维导图
日喻
⎩⎪⎨⎪⎧ 眇者识日——“未尝见而求之人”道可致不可求⎩⎨⎧ 孙武子夏实践对认识真理的重要性——南方没人写作目的
(对应学生用书P20)
一、古今异义
1.有志于学者也
古义:学,学习;者,……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而求其所以没
古义:……的方法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二、一词多义
1.识⎩⎨⎧ ①生而眇者不识日 认识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 记住
2.达⎩⎨⎧ ①而人之未达也 明白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得志
③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豁达
3.既⎩⎨⎧ ①岂有既乎 尽,完②始皇既没(《过秦论》) 已经,以后
4.过⎩⎨⎧ ①皆求道之过也 名词,过失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动词,经过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动词,犯错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动词,责备
5.之⎩⎨⎧
①自盘而之钟
动词,到②故世之言道者 助词,的
③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代词,它
(3)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状语“于道”后置,应调至“志”前)
5.宾语前置句
或莫之见而意之。
(“莫之见”正常语序为“莫见之”)
(对应学生用书P21)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提出的主张是:学以致其道,也就是说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理解、掌握道,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者没经过自己实践而去巧取。
2.作者举“盲人识日”“北人学没”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用“盲人识日”说明,由于“问之有目者”,而不是“亲见”(“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所以,只是“得其声”“得其形”,而没有“得其实”,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可致而不可求——道理要在实践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用“北人学没”,是批评“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观点。
比喻同样生动形象,并增强了说服力。
3.用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明确:(1)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2)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4.作者说:“道可致而不可求。
”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致”和“求”的区别?
明确:“致”和“求”的区别是:“致”是不去强求而顺应规律,循序渐进地自然而然地得到;“求”是强求。
写法鉴赏
1.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借助形象思维,启发读者想象,打动读者心灵。
让读者通过感性认识,循序渐进,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语言富于艺术感染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作者运用寓言故事阐述道理,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寓言完了的时候,道理也就清楚了。
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这是苏轼的创新。
素材挖掘
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
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应用角度]
学习、为人处世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正如苏轼所说“道可致而不可求”。
“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
道理要从实践中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这则素材可以用在“实践”“说不如做”等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