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3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和扩张PPT

魏玛政府 无力解决
“民族主义”
1929—1933年危机
复仇主义
“社会主义”
欺 骗
国会第一大党
人民
1933年1月上台组阁
1933年2月 27日,希特勒 制造“国会纵 火案”。
希特勒向全德 国发表广播讲话 。
1933年4月开始,纳粹宣 布的排犹措施,先是禁止犹 太人经营,接着又不准犹太 人任国家机关职员、教师和 军人,限制犹太人从事自由 职业,禁止犹太人与德意志 人通婚等。同时,纳粹党徒 还经常袭击犹太人,冲砸犹 太人的商店,用暴力逼迫 犹太人移居国外,后来,还把大批犹太人关进 集中营,大肆虐杀。图为纳粹分子强迫德国犹 太人佩带的大卫六角星标志,星中间的文字是 “犹太人”。这是一种屈辱性的标记。
(2)、希特勒对内残暴统治
对内:(1)国会纵火案 德国共产党代表人 (2)排犹运动:屠杀犹太人“水晶之夜”
(3)、希特勒对外侵略扩张 对外:积极扩军备战。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 3、影响: 对世界安全和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
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失业人数最高时达600万 ~800万,占近全国工人半数,居欧洲各国之首。农业 收入减少30%。进出口都减少70%左右。
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 《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协定是在反对共 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 定》。至此,德意日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 轴心。三国妄图携手瓜分世界。
3、绥靖政策的实质: 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把祸水东引,将侵略的矛头指 向苏联 4、恶劣影响: 《慕尼黑协定》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助长了 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牺牲捷克、祸水东移)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七大: 2、埃塞俄比亚: 3、中国的抗日战争 4、朝鲜人民抗日斗争 5、西班牙: 内战 反德意法西斯民族战争; 1)内战背景: 人民阵线大选获胜执政,打击法西斯势力; 佛朗哥等法西斯军官叛乱;
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1892年12月4日出 生。1912年参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一直在 军队任职,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职,很快又复 任军职。1936年发动反对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 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支持。1939年他在西班 牙内战中胜利,任国家元首。在国内实行军国主义 的统治,镇压反法西斯革命运动、长枪党外的其他 政党和共产主义运动,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和亲纳粹 德国、法西斯意大利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名义上保持中立,但帮助希特勒侵略苏联。194 7年自任摄政王。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 斯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前提和目的: 2、表现: 3、结盟: 1)原因: 法西斯国家力量的壮大,对外扩张; 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加剧;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 2)过程: 1936年德意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集团形成三国轴心; 标志着法西斯政治同盟的形成; 3)影响: 法西斯肆意扩大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抗日斗争的影 响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⑴1935年,中共提出“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方针; ⑶1936年,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 合作抗日的序幕; ⑷八一三事件后,改编中共军队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课件PPT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Theascist state
严重的经济 危机
必然导致政 治危机
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也受到沉重打击,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口下降一半以上。到1931年,失 业人数达300万,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仅1931年工人罢工达2415次。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 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在建立背景方面具有的共同点。
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德意日三国垄断资产阶级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 巩固统治地位。 ②对内:都实行法西斯独裁专制;对外: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该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是哪国法西 斯的暴行?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 年 11 月 6 日 , 意 大 利 加 入 。 至 此 , 纳 粹 德 国 (阿道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 托·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 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 ) 为 核 心 的 军 事 集 团 ( 成 员 国 称 之 为 “ 轴 心 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言论: “对于纳粹的罪行,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特别是大屠杀的受害者,德国应该承担起永恒的责任。这种
反思必须一代一代保留下去。”
以史为鉴
The aggressive expansion of the fascist state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16张PPT)

特点 对内: 专制独裁 对外: 侵略扩张
影响
欧洲策源地形成
亚洲策源地形成
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战争造成的巨额债务不仅使意大利战后通 货膨胀,物价飞腾,还造成严重的金融混乱 和财政崩溃……
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意更大加利浩的大空,军全、国
举行罢工2070次,参加者海猛军增和到马23达1.声4压万倒
人上意大利分赃上最空少的,太甚阳至!连使地英法
1915年为换取意大利站在中协海约再国次一成边为参意战大曾作
出的许多领土许诺也未能兑利现的。内消湖息。”传来,引
起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
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
墨索里尼 (1883-1945)
小组讨论
• 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德、日走上了与美国完全不 同的道路?他们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胁?
原因:①德、日都是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在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德、日经济依赖海外,试图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③德、日都对一战后的凡—华体系不满 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速二战的爆发。
遇难者留下的 堆积如山的眼镜
用证据批驳污蔑
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 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 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 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 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 马克思、毕加索、爱因斯坦
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 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 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 血统的人。
撕毁《凡尔赛和约》 实行义务兵役制
希特勒的反动言论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 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 是德国的败类。”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的过程与特点(以军部为核心 力量实行法西斯统治)
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 法西斯专政建立。
广田弘毅
➢1915年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1933年出任外务大臣 ➢1936年“二二六”兵变出任内阁总理大 臣 ➢广田内阁制定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
准》 ➢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为甲 级战犯 ➢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
21
犹太店主注视着 “水晶之夜”后自 己商店的惨状
.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 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 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 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 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 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 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 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展资 定的本 时相主 期对义
稳发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经济大危机 摆脱危机
1929—1933年
寻找出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
29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 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 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 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 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法西斯国 家的侵 略扩张》 知识清单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知识清单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法西斯主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一战后,意大利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民众对现状感到不满和失望。
墨索里尼趁机宣扬法西斯主义,强调国家的权威和民族的优越性,主张通过暴力和集权手段来解决问题。
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则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崛起。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利用民众的苦难和对未来的恐惧,鼓吹种族主义和复仇主义,赢得了大量支持。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受到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一)意大利意大利法西斯首先将侵略矛头指向了埃塞俄比亚。
1935 年,意大利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抵抗,但由于双方军事力量悬殊,最终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占领。
(二)德国1、吞并奥地利1938 年 3 月,德国兵不血刃地吞并了奥地利,迈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一步。
2、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通过慕尼黑阴谋,迫使英法等国同意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不久之后,德国直接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3、入侵波兰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三)日本1、侵略中国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7 年 7 月 7 日,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2、侵略东南亚日本在侵华的同时,还向东南亚地区扩张。
其军队占领了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三、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原因(一)经济因素1、经济危机的冲击一战后的经济大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法西斯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寻求通过侵略扩张来获取资源和市场。
2、资源短缺这些国家资源相对匮乏,需要通过对外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支持其工业和军事发展。
(二)政治因素1、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法西斯政权具有强烈的集权和独裁特征,其领导人妄图通过侵略扩张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和背景。
2.分析法西斯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扩张。
3.调查比较两个法西斯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教学重点:1.了解法西斯主义的背景和定义。
2.分析法西斯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扩张。
3.比较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
三、教学难点:1.分析法西斯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扩张。
2.理解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的共同点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和背景。
2.分组小组讨论分析法西斯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扩张。
3.课堂展示比较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的共同点和区别。
五、教学内容:1.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和背景。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崇拜权力和民族主义的极右翼意识形态。
它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反对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集权和强制,追求国家和种族的纯洁性。
其代表国家有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日本等。
2.法西斯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表现为对其他国家领土和财富的掠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扩张主义情绪和扩张主义者的利益。
比如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向阿比西尼亚宣战并占领其领土,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对中国发动日中战争,德国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占领欧洲各国。
3.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
德国和日本都是法西斯主义国家,他们在侵略扩张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对邻国领土有野心,都对某些国家有种族歧视,都拥有军国主义思想,都追求国家的扩张和民族复兴。
但也有一些区别,例如日本强调的是东亚共荣圈,而德国强调的是欧洲大陆的统一、在战争时期,德国采用的是闪电战,日本采用的是太平洋战争。
最终,德国的法西斯政权在二战中战败,日本成为二战中最后被击败的国家。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3.预习、听讲、阅读和练习的方式综合运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18张PPT)

4、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 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暴行
⑴对内: 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推行国民经济军
当堂训练
1.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
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D )
A.国会纵火案
B.焚毁进步书籍
C.掀起反犹狂潮
D.军部发动政变
2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
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D )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必由来已久。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国家
工业生 对外贸 失业 产下降 易缩减 人数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日本 (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二、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
对外政策:扩军备战,积极侵略扩张 (1)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 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河 东岸非军事区
凡尔赛体系开始 被破坏
希特勒将德国陆军扩大至60万人,重 新成立空军并扩充海军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据吴于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
纳粹党的发展有何特点?
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1)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
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3)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
《法西斯国 家的侵 略扩张》 知识清单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知识清单法西斯主义是20 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种极端主义思潮和政治运动,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国家在这一时期展开了大规模的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一、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1922 年,墨索里尼上台,开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对外政策上,意大利企图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
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由于双方军事力量悬殊,埃塞俄比亚最终沦陷。
意大利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但墨索里尼政府却置若罔闻。
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严厉制裁,这为德国法西斯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建立了纳粹德国。
希特勒鼓吹种族优越论,大肆迫害犹太人。
1936 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对《凡尔赛和约》的公然践踏。
此后,德国与意大利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随后又通过慕尼黑阴谋,迫使英法等国同意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 年 3 月,德国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军采用“闪电战”战术,迅速占领了波兰大部分领土。
此后,德国相继占领了欧洲的许多国家,包括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
三、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并建立了伪满洲国。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犯下了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使用生化武器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教案(一)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教案(一)教案: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一、引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20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背后的原因,培养对历史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目标1.理解法西斯国家的定义及其特征;2.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3.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法西斯国家的定义与特征•法西斯国家的定义;•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政治格局;•讲述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动机。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重要事件•意大利的阿比西尼亚战争;•德国的波兰侵略;•日本的侵华战争。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世界的影响•对受侵略国家的人民生活的影响;•国际社会对法西斯国家行为的反应。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述和解释法西斯国家的定义、特征、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等内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分析。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受侵略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并展示各组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1.导入:简介法西斯国家的定义和特征,引发学生对法西斯国家的兴趣。
2.课堂讲授:–讲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背景;–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重要事件;–探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世界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受侵略国家的人民生活变化;–每个小组展示其研究成果,共同讨论并总结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影响。
4.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
•小组研究成果评估:评估小组对受侵略国家的人民生活变化的研究成果及其展示情况。
•教师评价: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七、拓展与延伸•邀请历史专家或老兵来校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解,加深学生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理解和认识。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

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 对内 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 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温故知新:美国采取了 什么做法来缓解经济大
危机?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
探究:建立了法西斯政 权的意大利是如何应对
经济大危机的呢?
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位列战胜国的行列,在巴黎和会上,分赃 最少,一战对意大利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 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骤 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 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
现实危机: 经济贫弱衰退
政治局面: 分裂、混乱
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2)解散工
对内
会。 (3)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 控制。
(4)疯狂迫害犹太人,几百万犹太
人惨遭屠杀。
1933年,纳粹的冲锋队员扫荡了工会办 公室,逮捕了工会领袖,没收财产。
焚毁进步书籍
对外
国会纵火案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电车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强迫犹太人佩戴标志 强行剃掉犹太人胡须
探究:德国法西 斯为什么要迫害
犹太人?
被怀疑有犹太血统的人在 进行种族纯正确定
因与犹太人谈恋爱被 “水晶之夜”或译成“
示众的德国人
碎玻璃之夜”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探究:如何批驳反犹思想?
爱因斯坦
马克思
毕加索
种族歧视! 种族迫害!
种N族灭O绝!!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
战略
《法西斯国 家的侵 略扩张》 说课稿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在二战前的侵略扩张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造成的巨大破坏。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和背景,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从而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过程和内外政策。
(2)掌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主要史实,如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侵略中国等。
(3)分析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史料等,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2)通过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1)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
(2)对法西斯主义本质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程。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史料,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证据意识。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示范教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二课,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间,具有非常关键的链接作用。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教学目标1.了解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2.识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了解法西斯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史实及影响。
2.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侵略扩张的表现。
【教学难点】1.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
2.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建立的危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墨索里尼》《希特勒》教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是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党魁。
除了德国和意大利,当时还有哪些法西斯国家?它们是如何逐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历史人物的图片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两个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党魁的介绍,进而引出这一系列问题:有几个法西斯国家?它们是如何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将内容以设置疑问的形式来逐步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对历史知识更加形象不空洞。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展示图片:《法西斯的标志》。
教师:“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束棒用于施行笞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共59张PPT)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 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 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 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 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 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合作探究
纳粹
纳粹党的理论: 种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 独裁。
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 主义者)一词的缩写词Nazi的汉语音译。 纳粹党指德国法西斯政党。
合作探究
演讲中的希特勒
纳粹反动言论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 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的败类。”
1936年,德军开 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德国 吞并奥地利
1939年3月德国吞并了 捷克斯洛伐克
合作探究
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为了保 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换取与 对手妥协的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9 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 索里尼在德国的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强行把捷克斯洛伐 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议》的签汀,将 这一改策推向向顶峰。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 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世界濒临战争的边缘。
2、在经济大危机的刺激下,20世纪30年代 以来日本军部法西斯进一步对外扩张:
九年级春季历史下册听课笔记: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九年级春季历史下册听课笔记: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导入教师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呈现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一些国家转向极端政治路线的历史背景。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为什么一些国家会选择法西斯道路?这些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是如何逐步展开的?”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导入本课主题。
教学过程1.1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特点•教师行为:首先,教师简要介绍法西斯主义的概念、起源及其核心思想,如极权主义、民族主义、反共反民主等。
接着,详细分析德国纳粹党和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崛起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利用经济危机和社会不满情绪获取政权。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法西斯国家的兴起背景,如德国、意大利或日本,收集资料,并准备简短汇报,展示该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
•过程点评:教师鼓励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只是推动因素之一,而非唯一原因。
1.2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师行为:在介绍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后,教师详细讲述法西斯国家如何逐步展开侵略扩张。
以德国为例,教师可以讲述其重新武装、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直至发动全面战争的过程;同时,提及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和日本在中国及东南亚的扩张。
通过地图和时间线,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侵略行为的时间顺序和地理范围。
•学生活动:学生再次分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法西斯国家的具体侵略行为,如德国的“闪电战”、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战争或日本的“九一八事变”等。
学生需分析这些侵略行为的动机、手段、结果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并准备小组展示。
•过程点评:教师强调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残暴性和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提纲式)标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特点• 1.1 法西斯主义的概念与起源• 1.2 德国纳粹党的崛起• 1.3 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建立• 1.4 法西斯主义的核心思想•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1 德国的侵略扩张•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面战争爆发• 2.2 意大利的侵略扩张•埃塞俄比亚战争• 2.3 日本的侵略扩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南亚扩张•三、侵略扩张的影响与启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国际关系的紧张•警惕极端政治思想的危害作业布置1.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政权建立:墨索里尼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业生产急剧萎缩,数百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负债累累。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法西斯政权是怎样建立的?它们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德国
背景: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纳粹党努力地发展为第一大党
政权建立: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专政统治
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
扩军备战
日本
核心势力:军部
正式建立: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政策:“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束棒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于执行死刑。“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沈阳。
制定《国策基准》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卢沟桥。
德国纳粹党建立的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
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
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德国纳粹国旗 德国纳粹国徽
希特勒实行法西斯专政统治的表现:
1.对内:实行恐怖独裁专制统治
⑴ 集总统总理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⑵“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及进步人士 ⑶ 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⑷ 焚毁进步书籍 ⑸ 残酷迫害犹太人,掀起反犹狂潮
2.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 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 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 (东条英机)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 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法西斯暴行
“国会纵火案”
德国法西斯暴行
纳粹焚书
德国法西斯暴行
反犹狂潮
1938年“水晶之夜 ”
犹太人家庭、商店遭洗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
犹太人在欧洲被德国法西斯屠杀达
600万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 时间: 1922年10月,法西斯党徒自首都进 军罗马,发动政变;意大利国王授权墨索里 尼组阁。(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在意大利建立了。) • 目的: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 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从 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 专政特点 对内: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侵略扩张)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 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 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 大权。(标志德国法西 斯政权的建立)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 ,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1939年,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第13课 法西斯侵略扩张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日本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道路 ?
(1)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 (3)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什么是军部?
日本军部建于明治维新后,不受政府控制 ,是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包括陆军 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 最高指挥部军令部等。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势力 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一次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两个战争策源地(欧洲、亚洲) 三国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
“一”指的是
“二”指的是
“三”指的是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又称轴心国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
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
小结:
本课的知识可归纳为“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