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研究内容及和其他共19页文档
矿床学
矿床学1、绪论矿床:矿产在地壳中集中的产地。
准确说是地壳中地质作用形成的,含有一定质和量的有用矿物资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开采的地质体。
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料。
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①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产规模,位置和开采条件。
②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各种地质作用和生物,气候的关系及控矿作用。
③阐明矿床的各种成因,研究矿床所有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对其的控制作用。
2、绪论矿产的种类:①金属矿产→黑色,有色,轻重金属②非金属矿产→例如,金刚石,石英,云母。
长石,高岭土。
③可燃有机矿床→天然气,炼石油,有机液体。
④地下水资源→钦用水,技术用水,农业,工业用水,地热水,卤水。
矿点:已被发现并且显示矿产存在标志的地点。
矿化点:具有直接或间接矿化标志,不能确定是否有矿床存在的地点。
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并提取出的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物:可以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矿体中无用物质,包括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夹石:矿体内由于厚度超过允许范围而不符合工业要求的被剔除出去的岩石。
矿石的构造:组成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形态,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矿石的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同生矿床: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下,同时或近似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形成时间晚于围岩的矿床。
侧伏角:矿体延伸方向与走向间的夹角。
倾伏角:矿床最大延伸方向与水平投影线的夹角。
围岩:即矿床周围的岩石,与矿体的界线清楚或呈渐变过渡。
母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矿物的岩石,与矿床在空间和成因有密切关系。
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照矿床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的工业类型:在成因基础上,从工业利用角度来进行的矿床分类,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学中一些基本概念-83页文档资料
有
不同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关 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
矿
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为矿石
石
(ore)。
的
– 矿石也称原矿、粗矿或毛矿。
基 本
虽然矿石与岩石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矿 物集合体,但是矿石中含有在一定技术经济条
概 念
件下可被提取和利用的有用组分。简言之,矿 石即是一种可利用的特殊岩石。
明伴生有益组分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矿石中有害组分的存在,对矿石质量有很大的 影响,如铁矿石中含硫高,会降低金属抗张强度, 使钢在高温下变脆;含磷高又会使钢在冷却时变脆 等,因此需要限制有害组分的含量。由此可见,伴 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也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 能的重要标志。
概
– 根据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情况,可把矿石分为简
的
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如铜矿石中的
基
石英、绢云母等,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等。
本 – 并不是所有金属矿物都是矿石矿物,同样,并
概
不是所有非金属矿物都是脉石矿物。矿石矿物
念
和脉石矿物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界
限。
二、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成
第
一 节
2. 夹石与脉石
– 夹石——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
2 不等粒结构
节
石结构有等
粒自形结构、
有 关 矿 石 的 基
不等粒结构、 纤维状结构、 3 片 状 结 构 环带状结构、 叶片状结构、 乳滴状结构、 胶状结构、 4 纤 维 状 结 构 破裂结构、
本
骸晶结构、
概
草莓状结构
念
等(图2-
5 环带状结构
矿 床 学
矿床学第一章矿产资源及其意义1.概念:矿床学或称矿床地质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由于矿床学是直接应用与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所以在早期也称为经济地质学。
2.矿产: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具体而言,是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3.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4.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样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5.(1)金属矿产:a 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b有色金属:铜、铅、锌、铝、镍、镁、钴、钨、锡、钼、铋、汞、锑等。
c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铑等。
e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d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f稀有金属:轻稀土金属(镧、铈、镤、钕、钜等);重稀土元素等。
(2)非金属矿产:a冶金辅助原料: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石和石灰岩等。
b化工原料: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石灰岩等。
c工业制造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d陶瓷及水泥原料: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f建筑及水泥原料:砂岩、砾岩、浮石、石灰石、石膏、花岗岩、珍珠岩及各种石材等。
g宝玉石:金刚石、硬玉、软玉、玛瑙、蔷薇辉石、绿松石、电气石和绿柱石等。
(3)能源矿产: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地沥青、石煤、地热水、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
(4)地下水资源:饮用水、工业用水、矿泉医疗水、地下热水等。
6.矿床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物质的搬迁运移;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7.对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流体主要有以下七种:(1)岩浆:这主要是指硅酸盐熔浆,这种成矿流体主要由硅酸盐成分组成,温度高(1000℃左右),压力大,成矿物质往往与成矿流体一致,即二者同源。
矿床的研究内容
矿床的研究内容
嘿,你问到矿床的研究内容啊,这可是个大学问呐!咱先从四川这边儿说起,矿床这东西啊,就得先摸清它的底细,看看它长啥样,有啥特点,这就跟咱们四川人看辣椒一样,得仔细瞅瞅,瞧瞧它的颜色、形状,闻闻它的味道。
再说贵州那边儿,贵州的矿床啊,得有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得用专业的方法去探测,就像贵州的茅台酒一样,得经过精心的酿造,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咱再转到陕西去,陕西方言里有个词儿叫“扎实”,用在矿床研究上也挺合适。
研究矿床啊,就得扎实地去做,深挖细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才能找到矿床的真相。
最后咱们来北京这边儿聊聊,北京话儿里讲究个“明白”,矿床研究也得图个明白。
咱们得明白这矿床是怎么形成的,它里面都有些啥,这些东西对我们有啥用处,这样才能把矿床研究得透透彻彻。
总的来说啊,矿床的研究内容啊,就像咱们各地的方言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韵味。
但不管咋样,都得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去发掘它的真相,这样才能让咱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它们分别研究地球内部各种矿物、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产生方式、分布规律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下文将对这三个学科做进一步的介绍。
一、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学科。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可以成矿物,如钙、铁、铜、锌、硫、碳等,而大家熟知的矿物则有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锆石等。
矿物学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1、矿物的分类及命名。
矿物学家们根据矿物形态、颜色、晶体结构及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将矿物分为很多不同的品种。
这些品种中有些以人名命名,有些则是以地方、名称或颜色等为命名基础。
2、矿物的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
矿物常常具有很明显的晶体结构。
矿物学家会对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等进行详细的观测、测量及描述,以及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试。
3、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通过深入研究矿物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可以为矿床研究、矿石选矿及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二、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的产生、成分、形态及演化历史等问题的学科。
大自然中的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石灰石等;而变质岩则可以按照其变质程度分为片岩、云母片岩、变质角闪岩等,也可以根据岩石的成分来进行分类。
岩石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的成因与分类。
岩石学家根据岩石产生的方式,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其组成、结构等特点进行微观分类。
2、岩石结构和组成。
岩石学家研究岩石的结构和组成,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
通过对岩石结构及其组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
3、岩石分布与利用。
岩石学家还研究岩石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勘探和开采矿物资源、固体燃料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矿床学研究内容
矿床学研究内容
矿床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矿物质分布规律和矿产资源形成、分布与保护等方面的一门综合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资源勘查和开发的重要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矿床类型分类与形成机制研究
矿床类型是指单一或多种矿物在同一区域内聚集成一定规模的翼状成矿体。
矿床类型具有巨大的多样性,有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燃料矿床、水热矿床、沉积矿床等。
矿床形成机制是指矿床矿物成分在地球内部各种地球化学环境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传输和聚集的过程与规律。
2. 矿床成因类型、矿山地质、矿床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是指矿床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特征、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因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矿山地质是指在矿山勘查、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矿山岩体中各种地质学问题的研究。
矿床模拟是指对矿床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仿真研究,为矿床的发现、探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3. 矿床地球化学、矿晶化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矿床地球化学与矿晶化学是指研究矿物和矿床中元素的分布和成分组成。
矿物学是指矿物的形成、结构、性质、分类、分布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地球化学是指地球内部、表层、大气、水文圈和生物圈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化学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4. 矿物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开发
矿床学主要依靠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对矿床形成与演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得成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和丰富信息。
这些数据是矿产资源勘查、发展和保护决策的前期研究基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矿床学完美版提纲
一、概念:矿产资源:自然界中产出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矿物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综合形成的。
二、矿产资源的分类:1。
金属矿产(1)按工业用途又分为: 1)黑色金属 2)有色金属 3)轻金属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2)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1)稀有金属 2)稀土金属(REE):轻稀土金属(镧、铈、钕、钷、钐、铕)重稀土金属(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 3)分散金属2。
非金属矿产3。
可燃有机矿产(能源矿产):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包括:1)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2)液体可燃有机矿产3)气体可燃有机矿产4、地下水资源三、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
矿产比较齐全,但人均很低; 2。
有的很丰富、有的十分紧缺; 3。
富矿少,贫矿多; 4。
伴生矿多,选矿难; 5。
矿产分布很不平衡四、我国优势矿产:REE(集中在内蒙古白云鄂博)、W(华南地区和延边)、Sn、Mo、Sb(华南地区)、Bi(辽吉裂谷)、S、MgCO3(辽吉裂谷)、B、煤等居世界前列;五、我国短缺矿产:油、铬、铜、优质铁、优质锰、铂族(PGE)、钻石一、概念:矿床:指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或有用物质组分资源,其质和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矿床学: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矿石: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份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矿石矿物: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刚玉;脉石矿物:是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英、云母等。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它们通常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被废弃掉;脉石和矿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
边界品位: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矿床学
第十一章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第一节成矿物质来源与含矿建造现代矿床学研究表明,多数矿床,尤其是非成岩矿产矿床都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的特征,重视成矿物质多来源是矿床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趋势。
同时研究发现,许多矿床成矿作用具有复合成矿的特点,常不是一次成矿作用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预富集到再富集成矿的多次地质作用完成的。
我们把预富集阶段形成的成矿物质丰度较高的岩石组合称为含矿建造,含矿建造是包含一系列含矿岩石与非含矿岩石的岩石系列,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含矿建造中有一部分是成矿元素的富集岩,一部分是具有与矿化有关的矿化剂元素,如S、Cl、F、C等。
而根据矿床学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分为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直接由地幔岩浆、花岗岩浆或沉积介质提供成矿物质到矿床中的物质来源称为直接来源,由幔源、壳源固结岩石,即矿源层或矿源岩提供成矿物质所反映出的幔源或壳源来源特征,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对于成岩矿产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更多地反映直接物质来源,而对于非成岩矿产,由于其经过多次富集成矿,其物质来源特征可能更多反映间接物质来源。
一、上地幔物源含矿建造以上地幔为直接成矿物质来源的矿床局限于有限的矿床类型:1、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和部分碱性岩浆有关的矿床,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岩浆岩有联系,矿产种类有钒钛磁铁矿、铬铁矿、铜镍硫化物、钛铁矿-金红石-磷灰石、金刚石、铌、稀土等,大部分是成岩矿产。
部分形成上地幔岩含矿建造,其中富集Ni、Co、Ag、Bi、U等。
2、与镁铁质火山有关的矿床,主要形成于火山期后热液自变质交代作用或喷流喷气作用。
其中包括块状硫化物、玢岩铁矿、黑矿型矿床等。
3、与上地幔煌斑岩岩浆有关的绿岩型金矿,可以通过地幔对流煌斑岩侵位形成金矿;富金煌斑岩浆在地壳浅层与地壳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花岗岩浆或加入变质热液中参与成矿。
煌斑岩脉含金丰度一般87PPb,明显高于壳源岩,金一般以Au-F络合物搬运。
以上地幔岩为物源岩含矿建造,成矿物质间接来自地幔,这类矿床对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金矿最为重要。
矿床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矿床学研究方法及应用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矿物资源分布、形成机制以及开采利用方法等。
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广泛,对于资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床学研究方法1. 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获取矿床及其周围地质形态、岩石组成、构造特征等基本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遥感与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卫星遥感、地震、重磁等物理方法,获取地下矿产资源的信息,揭示地下构造、岩性、矿化等特征。
3. 实验室测试:通过岩石和矿石的物理、化学测试,确定矿石中的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岩石性质等,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
4. 数值模拟与模型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矿床形成的模型,模拟矿床的生成过程,从而推断矿床的形成机制。
二、矿床学研究的应用1. 矿产资源勘探: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提高矿产资源的发现率和勘探效率。
2. 矿产资源评价:通过对矿床的研究,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包括资源量、品位、开采难度等方面,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3. 矿床成因研究: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揭示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对于探索矿床形成的规律和寻找新的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4. 矿床类型分类:矿床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将矿床按照其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分类,有助于矿产资源的系统整理和管理。
5. 矿床开发技术:矿床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开采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开采效益。
矿床学研究方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矿床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历来就受到从事找矿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的人们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由于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矿产预测工作的开展和成矿理论的探讨,矿田构造的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有关矿田构造方面的文献日益增多,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了综合研究,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开始形成一套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矿田构造学正逐步成为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对研究成矿理论和解决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剂学习有关的体会,试图就矿田矿床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加以探讨,重点放在内生金属矿床方面。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矿床构造是指决定矿体在矿床中分布规律及矿体心态,产状特征的地质构造因数的总和。
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即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
如果说研究成矿大地构造有助于认识在大区域内矿床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对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那么,研究矿田构造则可掌握控制矿床和矿体形成、改造、产状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数,对于详查、勘探和采矿有重要的意义。
对内生矿床来说,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在:(1)构造活动生成的各种裂缝、孔洞、空隙和高渗透带等是含矿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通道(导矿或运矿结构)。
(2)上述各种构造成因的裂隙孔洞是矿质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储矿或含矿构造),因而影响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产状。
(3)构造活动是矿液汇集、运动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尤其是地壳深部的构造,对于固态岩石经强烈变质转化为熔浆,以及分散在岩层中的水分聚集成热液等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4)多数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成矿期间的构造活动是在矿田范围内划分不同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基础,是造成矿床、矿体范围内矿化强度不均匀性和矿石分带的一个重要因数。
最新矿床学1-绪论
➢已经证实 ➢经济上划算 ➢法律上能够开采
查明的资源
未发现资源
在已知地区 在未发现地区
可
以 回
储量
收
设 想 的
推 测 的
资
资
源
源
次 经
有条件
济 的
的资源
矿产储量和矿产资源中的术语 矿床学1-绪论
从地质研究程度:
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已经发现并经勘查工程 控制储量的矿床,还包括目前尚未发现,但经 预测(或推断)是可能存在的矿物质;
矿床学1-绪论
2.矿产资源的作用
矿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和社会变迁。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 代,以至现代的原子和电子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 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伴随着一次矿产资源利用水 平的巨大飞跃。矿产的丰富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社 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 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
矿床学在地学中的地位
矿床学1-绪论
三、矿床学的研究方法
(一)野外(现场)观察 (二)室内研究 (三)综合研究
(4)“发展矿业”是实现现代化难以逾越的阶段;
矿床学1-绪论
二、研究矿产资源的学科
——矿床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矿产基本上不能再生。 消耗量日渐增加。 为了找出更多的矿产资源(包括新型的矿产资 源) 。为此形成了矿床学。
矿床学1-绪论
二、研究矿产资源的学科Biblioteka ——矿床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矿床(mineraldeposit或oredeposit) 系指在地壳中由 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 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学1-绪论
2.矿产资源的作用
矿床学教材word精品
矿床学目录内生矿床篇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矿床学基础 (6)第三章岩浆矿床 (9)第四章伟晶岩矿床 (15)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22)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 (31)第七章热液矿床 (37)第八章火山成因矿床 (41)外生矿床篇第九章风化矿床 (45)第十章沉积矿床概论 (49)第^一章机械沉积矿床 (51)第十二章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53)第十三章蒸发沉积矿床 (55)第十四章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58)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 (61)叠生矿床篇第十六章变质矿床 (63)第十七章层控矿床 (67)成矿规律第十八章成矿控制与成矿规律 (70)内生矿床篇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1)矿产(useful mineral /ore):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资源。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通常指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2)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矿产(资源)分类:1)二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2)三分:如塔塔林诺夫等(1954)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
其中,金属矿产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特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床和稀土金属矿产六类;非金属矿产又分为化学工业原料和农业原料、天然建筑石材和铁路石材等九类。
3)四分:如袁见齐等(1985)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大类。
4)六分:如宋瑞祥(1997)[3]将矿产分为六大类,即(1)能源矿产、(2)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3)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4)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和(6)水气矿产。
矿床学
第一章绪论一、矿床学概述二、矿产资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三、我国的矿产资源概况第一节矿床学概述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在国外称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是研究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又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
矿床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它随着社会生产特别是矿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同时又随着近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充实更新,形成了一门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矿床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1、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虽然人类对矿产的认识远自史前时期,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近代矿床学,其形成和发展始于十六世纪中叶。
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阶段,由于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在找矿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关于矿床学的丰富知识,因而有些学者能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早期的成矿理论。
2、成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自十八世纪以来,对矿床成因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水成论”和“火成论”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
水成论者(Neptunist)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在大洋水中沉积形成的,而且所有脉体,包括矿脉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的维尔纳(1755年),到十九世纪初,波伊(1822年)和尼克而(1832年)都指出火成岩与矿床之间存在着联系。
火成论者(Plutonist)否认地球内营力在地球发展演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硅酸盐和硫化物都不溶于水,因此矿石只能是地球深部火成的溶液或溶化物质注入地壳裂隙中而成的,这一认识的代表人物有美国人郝屯(1726~1797年)等。
这场“水火之争”尽管在两派的学术观点上都有事实根据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在矿床学发展初期,促使了人们收集大量矿床实际资料,推动了人们对矿石、岩石的成因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床学的发展,对矿床学理论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矿床学》课件-共15章内容
矿体的围岩就是母岩,如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富镁 质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矿床。 根据近代矿床学的研究,发现有不少的矿中是受地层 控制的。而这些地层中往往相对富集了某些成矿组份,但 还未达到工业要求,当后来有热液在这些岩层中活动时, 使成矿组份发生活化和转移,井在附近有利的岩层和裂隙 构造中富集成矿。这些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 岩层,称之为矿源层,它与成矿母岩具有相似的意义。 五、矿石和脉石 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 (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矿石一般由矿石矿 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和固体 矿产三种,根据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一)金属矿产 按工业用途分为:
从中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
1)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 锑、汞等。
产状。
(一)矿体的形状 根据矿体在三度空间长度比例的不同, 可将矿体的形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1.等轴状矿体 按其规模又有不同名称: 直径达数十米以上的称为矿瘤; 直径只有几米的称为矿巢; 直径更小的是矿囊和矿袋。 如果矿体在一个方向上较短,并且中厚边薄,即成为凸 镜体或扁豆体。这类矿体在同生矿床或后生矿床中都很常 见。 2.板状矿体(矿脉或矿层)
(一)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
(二)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
(三)矿区的经济因素
九、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的概念
地壳中的矿床种类繁多,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以便于研 究。
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 床成因类型。如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成一热液矿床 以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矿床工业类型是在矿床成因类型基础上,从工业利用 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一般把这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 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 类型。对多数矿床来说,其成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在 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主要找矿对象的,常常是其中
矿床学
本课件包括十八章.其中第一、二章为总论,第三章——第八章为内生矿床,第九章——第十五章为外生矿床,第十六、十七章为叠生矿床,最后一章为成矿规律。
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矿产: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能被国民经济利用的矿物资源二、种类根据矿产的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分为如下四类:1、金属矿产黑色金属:Fe,Mn,Cr,V,Ti,Ni,Co有以金属:Cu,Pb,Zn,Sn,Bi,Sb,Hg,Mo,W,Co,Ni贵金属:Au,Ag,铂族(Pt族)轻金属:M,Mg放射性金属:U,Th,Ra(镭)稀有、稀土、分散金属:Nb,Ta,Li,Be,Zr,Rb,Cs,Sr,39,57—71共16个元素2、非金属矿产:工业原料、常直接利用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墨、金刚石、长石、钾盐、磷灰石、石棉、云母等等。
冶金辅助原料:白云岩、石灰岩化学工业原料:盐类(钾盐、岩盐)磷灰石、磷块盐。
制造工业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光学仪器制造原料:水晶、萤石陶瓷、玻璃工业原料:长石、石英砂、高岭土等。
建筑及水泥原料:砂岩、砾岩、石灰岩、石膏、花岗岩等。
3、工艺美术:玛瑙可燃有机矿产(燃料矿产)固体:煤、石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液体:石油气体:天然气等4、地下水资源:地下饮用水、医疗用矿泉水、地下热卤水(有用元素含量达到提取标准)、地下热泉水。
三、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地大物博,种类齐全:目前世界上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种约132种(涂光炽)。
其中稀土W,Sb(Sn),Bi,Li等居世界首位。
W的金属储量是各国总储量的三倍;Sb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44%;稀土仅白云鄂博一个矿床的储量不相当世界各国总储量的三倍。
非金属矿产中,硫铁矿、菱镁矿、硼居世界首位,磷则居世界第三位。
2、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我国金属矿产遍布全国各地,但往往又形成一定储量相对集中的地区。
钨矿:钱国21个省均有W矿点,但全国储量的54%集中在湖南、江西两省;锑矿:全国储量的75%集中于湖南、广西和贵州三省;锡矿:广西大厂和云南个旧的储量就占了全国总储量的51%。
矿床
绪论1.何谓矿床及矿床学?矿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适合于工业要求,并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被开采和利用有用矿物或有用物质的集合体。
矿床学:是应用地质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矿床的质、量、产状、形成机制与时空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矿床学在国外也叫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
矿床这一概念包括地质和经济技术两方面的意义。
矿床的概念要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矿床的特征:矿石特征(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体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利用和开采条件等);(2)研究矿床的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物源及介质来源);成矿方式(内生或外生);成矿控制因素;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通过室内模拟);(3)研究矿床的分布规律:研究矿床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矿床和矿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产出的有利部位。
2.何谓矿产资源?简述我国的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是指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经各种长期地质综合作用形成的存在于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呈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可变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矿产开发与加工技术的提高,应该大力加强矿产资源新性能和新用途的研究。
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特点(1)成矿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比较齐全;(2)有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有的却严重不足;(3)一部分重要矿种富矿少,贫矿多;(4)伴生矿多;(5)矿产分布极不均衡,有不少重要矿户位于边远地区;(6)许多矿产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3.简述矿产的工业用途分类。
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目前,世界上已知矿产1150多种。
按矿产性质和工业用途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划归能源类型)。
一、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
按工业用途分(1)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2)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镁、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3)贵金属矿产: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4)放射性金属矿产:铀、钍、镭等;(5)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属矿产:钽、铌、锂、铍、锆、铯、铷、锶、镧、钕、钐、钇、锗、镓、镉、硒、碲等二、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按工业用途分(1)冶金辅助原料: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2)化学工业及化肥工业原料: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石灰岩等;(3)工业制造业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4)压电及光学原料: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萤石等;(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长石、石英砂、石英岩、高岭土和粘土等;(6)建筑材料及水泥原料:砂石、浮石、白垩、石灰岩、大理岩、石膏、花岗岩、珍珠岩等;(7)宝石及工艺美术材料:硬玉、软玉、刚玉、玛瑙、水晶、石榴子石、绿松石、琥珀、叶蜡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绿柱石、橄榄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