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关于知识分子公共性的思辨

合集下载

知识分子与权力

知识分子与权力

知识分子与权力“知识分子”这个词并不比埃菲尔铁塔古老,这是法国的民族特色,可能跟法国的肥鹅肝或者是高级时装一样,像LV、米其林,都是人们最需要的一些词。

在其他国家,“知识分子”这个词也带有侮辱性质,比如美国人会说“鸡蛋脑袋”,指知识分子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现实。

———雷吉斯·德布雷我们今天晚上要讲的这个主题实际上是由法国驻北京大使馆提议的,或者是强加于我的,这是一个很难的题目。

“知识分子”和“LV”一样被需要我要澄清一点,知识分子有它的历史,但却是一个新词,它出现在法国,在1898年的德雷福斯案件期间《震旦报》的一篇宣言里———所谓德雷福斯案件,简单来说就是公开抗议一个无辜的人被宣判。

“知识分子”是一个形容词,一个限定性的词。

这个和知识有关的词变成一个实意的名词,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其中包括大学教授、作家、医生、律师、大学生等。

当然从古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也是脑力劳动者中有创造性的部分,包括了自由职业者、职员、技术人员等。

德雷福斯案件构成了法国当时的冷战,它实际上是通过军事法庭宣判一个犹太人出身的上尉军官叛国罪。

一方有既定的权力,也就是军队、教会、法庭、政府;另一方是一些有思想的人,他们孤军奋战,最终获得了胜利———德雷福斯上尉最终得到了他所有的权利,但那是在近十年的努力之后。

具体来说,“知识分子”这个新词是在政治对抗、对立的背景中出现的。

《震旦报》的总编是当时的共和党人,反对派的领袖,就是克莱蒙梭,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法国内阁的总理。

虽然“知识分子”这个词并不比埃菲尔铁塔古老,但却是法国的民族特色,可能跟法国的肥鹅肝或者是LV、米其林,都是人们最需要的词。

在其他国家,“知识分子”这个词也带有侮辱性。

比如美国人会说“鸡蛋脑袋”,指知识分子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现实。

这个词开始是法文词,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可以想到许多有名的人物,如伏尔泰、左拉、萨特或马尔罗,或者是中国的鲁迅,英国的萧伯纳和罗素,德国的托马斯·曼,美国的诺尔曼·梅勒或者是乔姆斯基,意大利的帕索里尼、莫拉维亚,还有前苏联的索尔仁尼琴、萨哈洛夫,巴勒斯坦的赛义德,还有捷克的哈维尔,一位入狱的剧作家,后来成为总统。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摘要】中国当代学者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深入研究历史背景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探讨俄罗斯文化对自身的影响,并如何发扬这种精神气质。

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共同体验使他们更加珍视这种精神气质,并尝试将其融入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活动中。

借鉴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对中国当代学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品质。

这种启示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中国当代学者有望更深入地融合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不断拓展学术领域,加深国际学术交流。

【关键词】中国当代学者、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历史背景、理解、文化影响、发扬、共同体验、借鉴、意义、启示、展望。

1. 引言1.1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学者与俄罗斯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也开始在中国学者中引起关注和探讨。

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源远流长,其扎根于俄罗斯特殊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传统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中国当代学者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的认知有所不同。

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知识分子以其执着、坚毅和深沉的思想为人们传递智慧和启示,这种精神气质对于当代中国学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有学者指出,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的独立性和超脱性可能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重新诠释和应用。

在俄罗斯文化对中国当代学者的影响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俄罗斯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的深厚积淀。

这些文化资源为中国当代学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创作灵感,俄罗斯文化所展现的豁达、丰富和深邃也让中国学者受益匪浅。

中国当代学者如何发扬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将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中国当代学者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的理解也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2020尔雅答案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2020尔雅答案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2020尔雅答案1【单选题】中国大陆()是滋生学术不端现象的因素之一。

DA、人口因素与环境资源不成比例B、人口因素与教育资源成比例C、人口因素与环境资源成比例D、人口因素与教育资源不成比例2【多选题】相比中国学术界,国际学术界表现出()。

BCA、学术不端范围更大B、学术不端范围更小C、程度和恶劣度更低D、程度和恶劣度更高3【判断题】本课程指出,在56个学术不端案例的报道样本中,经过词频分析频数和频率最高的是“剽窃、抄袭”。

答案:正确4【判断题】本课程指出,知识界的堕落被认为是最为悲哀的社会惨景。

答案:正确5【判断题】持守价值和信念曾经是“知识人”据以傲人的品性,也是他们被视为高贵的缘由。

答案:正确6【判断题】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失范现象直接折射出当代中国价值和伦理的严重危机。

答案:√人文研究中的规范与伦理1【单选题】在()学术研究中,一方面是做学问,另一方面是做人。

答案:人文A、科学B、自然C、人文D、社会2【多选题】“老三篇”是指()。

BCDA、《毛泽东语录》B、《为人民服务》C、《纪念白求恩》D、《愚公移山》3【多选题】同一历史题目在每代学者中不断被研究的主要原因包括()。

ACA、新的史料被不断发现B、前人的观点不合理C、史观发生了变化D、科学方法不断演变4【判断题】学问之路要求真求实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答案:正确5【判断题】个人发展需要结合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情况去创造。

答案:正确6【判断题】学术研究中,确定题目后先看第二手著作能有效率地了解前人的研究观点和材料。

答案:正确哲学视野中的学术规范1【单选题】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学术规范是指对学术规范的()。

答案:概念分析A、理论分析B、实证分析C、概念分析D、案例分析2【单选题】童世骏教授将“规范”具体为三种规则,其中不包括()。

答案:社会规则A、技术规则B、游戏规则C、社会规则D、道德规则3【单选题】游戏规则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游戏规则的是()。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也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也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在7 0年代末 8 0年代 初 的思想 解 放运 动和
8 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 中, 0 涌现了一批社会知
名度极高、 拥有大量公众读者的知识分子, 他们 堂
活跃在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中。 尽管他们的身 1 I
份 不 尽 相 同 , 作 家 、 学 家 、 学 家 、 史 学 有 科 哲 历 三
族 、 民 、 产 阶级 或 其他 类 似存 在 的 思 想 家。 人 无 也 就 是说 . 些思 想 家认 同于被 赋 予 了普 遍 价 这
值 的 一 个主体 。 以便 从 这 一观 点 来描 述 和 分析

种情 形或 状 况 , 并指 出应 该做 什 么 。 这 一主 使
共性 的丧失 。或 者说是 公共 知识 分 子不 复存 在
子” 的这 一责任 和 普 遍 主体 的 ( 有 ) 念是 不 共 概 可分开 的。 只有他 才能赋 予伏 尔泰 、 左拉 、 基 、 佩
萨特他 们 曾被 给 予的 那种 权威 。
求 普遍 性 原则 的 、 以普 遍性 主体 自居 的现 代 知 识分 子被 作 为具体性 主 体 的后 现代 知识 分子取
所进 展 。 这种 “ 识 分子 ” 对 每 个人 发 言 , 知 针 因
为每 个 个人 都是 这一 存在 处或胚 胎 。根 据 同样
法 国 思 想 家 利 奥 塔 说 : 知 识 分 子 死 亡 “
了。 ” 奥塔认 为 , 利 随着 后 现代 社 会 的 发展 , 追
的原则 . 们针 时 个人并起 源 于个人 。“ 识分 他 知
立 的共 同体 。这些 共 同体各 自有 各 自的 知识 范 式 和知识 传 统 .彼此 之 间 甚 至是 不 可 通 约 的 。 鲍 曼指 出 ,知识 分子 在后 现代 社会 只有 在 自己 的共 同体 内部 才能 扮 演 “ 法 者 ” 立 的角 色 , 出 超 共 同体 之外 便不 再是 普遍 有效 的“ 立法 者 ” 。这 样. 知识 分 子的功 能 实际上 发 生 了变 化 , 变成 为

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检测试题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检测试题岳麓版必修3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1.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一样,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根本倾向却较为一致。

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解析:D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是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言论,A项错误;苏格拉底等反对直接民主制,主张精英治国,B、C两项错误;古希腊思想家根本上都属于人文主义思想家,都主张尊重人的价值尊严,D项正确。

2.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局部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

〞据此推断“他〞应是( )C.苏格拉底解析:C 依据材料中“雅典〞“道德〞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针对古代雅典道德沦丧的现象,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C 项正确。

3.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良知是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C.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那么解析:B 材料强调的是“知识〞而非“良知〞,A项错误;由“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主张“知识即美德〞,B项正确;依据材料得知,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无知本身分别就是善、恶,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是在把知识作为判断善恶的道德标准,并非单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D项错误。

4.“随着战争的完毕和雅典唯一可以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矛盾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场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境况下爆发的。

〞“这样的社会境况〞是指( )解析:C 普罗塔哥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此题实际考察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点。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强调知识的作用,二者的分歧在于对道德的认识,智者学派追求知识而无视道德,导致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苏格拉底强调最高的知识是对善的认识,反对智者学派无视道德的做法,故C项符合题意。

哲学语境中的公共性:概念、问题与理论

哲学语境中的公共性:概念、问题与理论

阐释 , 并 产 生 广 泛 而 深 远 影 响 的 是 阿 伦 特 。 阿 伦
特在其 著作 《 人 的 境 况 》中 对 公 共 领 域 、 私 人 领 域 和社会 领域 进 行 了 区分 和系 统 的 阐述 , 并 依 据 对
古希腊 城邦 政 治 生 活 的分 析 赋 予 了 “ 公 共 性 ”以 明确 的哲 学 内涵 。这 样 , “ 公 共 性 ”问 题 才 在 哲 学
主义不但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当前出现的公共性范畴并不是古代城邦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把人们从狭小的范围和孤会就具有的阿伦特对公共性的考察与其说是立的地点上摆脱出来形成普遍的建立在赤裸裸一种历史史实的分析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的分的利害关系和利己主义打算基础之上的社会交往析只不过这种哲学分析是历史的
1 6 3
哲学语境中的公共性 : 概念 、 问题与理论
词 在使用 过程 中出现 了许多不 同 的意思 。 ……不 仅 日常语 言 如 此 , 官方用 语 和大众传 媒也 是 如此 。 即便 是 科 学 , 尤其是 法学 、 政治 学 和社会 学显 然也
未 能对 ‘ 公 ’ (  ̄ f f e n t l i c h) 、 ‘ 私 ’ ( p r i v a t ) 以及 ‘ 公 共
的。 因为 在此 之前 , 虽 然 存在 “ 公共性” 概念 , 但 是 这 个 概 念 更 多 的 还 是 在 其 他 学 科 意 义 上 以 模 糊 的方式 使用 , 而 缺 乏 在 哲 学 学 科 上 的 明 确 界 定 和 系 统 使 用 。 “‘ 公 共 ’( i f f f e n t | i c h / i s f f e n t l i c h k e i t )一
有正视 这种 政 体 的 实 际衰 败 。这 样 , 当 阿 伦 特 在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四章 社会批判理论PPT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四章 社会批判理论PPT
• 批判理论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以对现存秩序的批判为前提,都 以沿着由理论本身规定的路线与现存秩序作斗争为前提。 (217)
• 不存在判断整个批判理论的普遍性标准,因为批判理论总是
以事件的重复出现、因而是以自我再生的总体为根据的。也
不存在可以由对批判理论的接受加以指导的社会阶级。今天,
每个社会阶层的意识都有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和腐蚀,
2021/8/28
19
爱欲与文明
•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明是压抑文明发展的最高形式, 但它也创造了非压抑文明产生的前提。这是因为压 抑的根源正在消逝。人们只要通过少量的劳动就可 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极权主义文化和大众文化对意 识和超我的控制,也使性欲解放有了可能性。马尔 库塞认为,文明的发展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 历程:第一个环节是肯定快乐原则;第二个环节是 超越快乐原则而走向现实原则;第三个环节是超越 现实原则而走向新的快乐原则。这就是文明发展的 辩证法。最后的环节也就是非压抑文明的诞生。而 所谓非压抑文明乃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和解, 它既是快乐的,又是现实的文明。也就是清除了额
定的理论。
• 对象和方法不同:前者以人为研究对象,关心人
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价值判断,
重视主体的参与作用,强调自我的再创造。对实
证主义方法的批判。
2021/8/28
9
•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种说法,即一个人应当公开出版的只 是那些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予以辩护的观点。”(《批判理 论》序言1)
2021/8/28
16
理性与革命
• 以《理性与革命》(1941)的出版为标志,马尔 库塞企图从黑格尔哲学中找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真正出生地和秘密”。按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的说法,马尔库塞对待黑格尔的态 度既不是黑格尔本人的,也不是马克思的,马尔 库塞应该被化为左派或青年黑格尔派。在这本书 中,在他称之为“实证理论”和“批判理论”之 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实证理论按世界的本 来面目接受世界,不信任超越的可能性。与此相 反,批判理论把超越作为出发点。这是马尔库塞

对利奥塔“知识分子死亡”理论的解读

对利奥塔“知识分子死亡”理论的解读

对利奥塔“知识分子死亡”理论的解读作者:吴歧范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摘要】长久以来,西方哲学家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并把自己当成“知识分子”的代表。

当代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却激进地宣告,由于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变化,“知识分子”已经死亡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此论影响太大,关乎无数从事人文事业知识分子的专业合法性、自信心甚至前途命运,学界不得不认真对待与反复论辩。

本文试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予以分析。

【关键词】知识分子;后现代利奥塔认为,所谓“知识分子”是某种普遍主体的人格,他们把自己居于人类、人性、民族、人民、无产阶级、创造物或其他诸如此类的地位。

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等同于被赋予普遍价值的主体。

而今天,这样“普遍主体人格”的知识分子已经死亡了。

历史上,哲学家就一直在制造“知识分子”的神话。

柏拉图是通过知识等级的分列以论证“知识分子”(哲学王)的特有使命的,认为只要哲学家当王社会才会兴盛。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只有哲学家(知识分子)的“形而上学之思”才具有先天的真理性与可靠性。

黑格尔对“绝对真理”的强调表明他对知识分子“崇高”地位的认定。

可见,“知识分子”的神话根植于对古典“形而上学”的崇拜,根植于对哲学功能的过于拔高,根植于对人的理性的无限抬举。

利奥塔认为,“知识分子”神话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一,“知识分子”的角色必须具有被赋予的权威主体的存在资格,这意味着“知识分子”具有“代言人”的性质;其二,必须有元叙事或元语言的存在,这表明存在着具有综合性的同一特征的普遍语言;其三,必须假设知识分子的“元语言”是恒定正确的,“元叙事”的意义是不变的。

一旦上述条件发生变化,那么“知识分子”的神话就要受到质疑。

在利奥塔看来,“知识分子之死”是同对知识合法性的解释取向相一致的。

“知识分子”的神话破灭的原因在于,以往对知识合法性的解释已遭到后现代知识状态的否弃。

在后现代的状态中,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并且正在无止境地扩充着、膨胀着。

面向大众的文学辩护——论朗西埃文学语言中的政治思维

面向大众的文学辩护——论朗西埃文学语言中的政治思维

【哲学与当今世界】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21年9月(第9期,总第293期)Sep.,2021(No.9,General No.293)收稿日期:2021-07-12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范式与审美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7AZW00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任凌俊(1980-),女,山西晋中人,晋中学院中文系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

面向大众的文学辩护———论朗西埃文学语言中的政治思维任凌俊1,2(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摘要:朗西埃的文学思想是一种与秩序哲学相对立的思想,对文学性的关注将朗西埃思想置于更广阔的思考范围内。

他沿用了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的观点,并对此予以说明。

他对“什么是文学”这个宽泛的概念,分析了从古希腊早期到现代的多位作家及其作品,认为真正的书写应来自对个体的思想、言语及行为的关注。

他认为文学是一个过程,并将这一系列的过程称为“知识诗学”,文学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出真理的模型。

现代文学语言表现出不同于语言交际用途的应用,表现为一种对语言不及物用法的处置方式。

对朗西埃来说文学史上以特定历史背景定义的文学只是真正文学定义的一部分,他认为文学书面语言构成了对秩序原则的破坏,言语和写作的关系揭示了文学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文学是一种将可见的历史形态呈现为书写语言的艺术,是超越特定历史时代的写作实践。

关键词:语言;声音迥异;人民;下层书写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1)09-0022-06朗西埃沿用了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观点,提出“人类是政治的动物,因为他们是文学的动物”[1]。

文学性成为连接政治动物和文学动物的纽带,也成为冲击秩序哲学的主要力量之一,这是一种对文学语言构成予以政治视角关注的异己政治。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是指具有广泛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充当着知识传播、理性引导和社会矛盾解决的角色。

他们拥有广泛的阅读和学习经历,具备较高的思辨能力和独立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背景和作用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公共知识分子是指具备广博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通过批判性思维和知识结构的梳理,为社会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和见解。

他们不仅仅是普通的学者或专家,更是社会公众的思想引导者和舆论监督者。

二、公共知识分子的背景公共知识分子的培养需要一个健全的教育体系和知识传播机制。

在传统社会中,君主专制制度使得知识集中在朝廷和贵族身上,普通人难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资源。

随着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大众教育的普及,公共知识分子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然而,当前社会普通大众所接触到的信息过剩,娱乐至上的氛围也阻碍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形成和发展。

三、公共知识分子的作用1. 知识传播和普及:公共知识分子从事知识传播的工作,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并传递给社会大众。

他们可以通过书籍、讲座、文章等方式,将知识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提高社会整体文化素质。

2. 知识引导和舆论监督:公共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不受任何利益集团的束缚,能客观地分析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

他们可以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对社会问题进行解读和评价,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3. 社会矛盾缓解和冲突调和:在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公共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缓冲和调和作用。

他们能够理性分析和研究社会矛盾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4. 文化创新和思想启迪:公共知识分子具有独立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能够推动文化创新和思想启迪。

他们以思想的创新和艺术的表达来打破原有的框架,激发人们的思考和灵感,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创新。

四、如何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王晓华]现代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的兴起

[王晓华]现代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的兴起

现代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的兴起王晓华1自二十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就不断有人预言知识分子的衰落,甚至试图直接证明废除知识分子概念的必要性。

从福柯到罗素·杰可比(Russell Jacoby)、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最后”(last)、“终结”(end)、“死亡”(death)之类词语不断被用来意指知识分子——尤其是活跃于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的命运。

著述颇丰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就是其中晚近的代表人物,他在2001年出版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宣称:公共知识分子在专业化和消费主义的时代里将成为过时之物,必然被形形色色的专家和大学教授所取代,至多只能在社会—文化的缝隙中存在。

(1)这种思潮在世纪之交也借后现代之名传入中国,为部分汉语知识分子退化为知识人提供了来自域外的理论支持。

受此思潮影响,少数中国学者甚至认为,知识分子群体即使没有死去,也已气息奄奄,很快就会成为文化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然而,预言之为预言,恰恰在于它不能决定未来。

罗素·杰可比、阿兰·布鲁姆、理查德·波斯纳,等人的声音尚在空中回荡,9·11事件便再次点燃了全球公共知识分子指点江山的激情,公共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迅速呈复兴之势。

与此相应,部分西方知识界人士先是对公共知识分子死亡论进行了清晰的反思和批判,称之为不符合实际的陈词滥调,而后开始寻找公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语境中开展有效行动的方式。

(2)一度思想退隐而学术凸显的中国知识界同样发生了立场转折,大批知识人开始回归或进入公共知识分子行列。

他们先是就9·11事件对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继而将目光聚焦在本土的公共领域,借助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对各种公共事务发表评论、申明立场、进行干预,深刻地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因此迅速崛起。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8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解析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8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解析

第二节
康德的政治思想
提要
思想体系与方法 伦理与权利学说
国家学说 法律学说 永久和平论
一、思想体系与方法
伊曼努尔·康德(1724— 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开 创者和奠基人,德国自由主义 的重要阐述者。
哲学著作有《纯粹理性批 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 力批判》,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著作包括《世界公民观点之下 的普遍历史观念》《永久和平 论》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等。
四、法律学说
康德继承并发扬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 的理性主义法学传统,以意志自由为基础,坚 持法律的理性原则和正义原则,对法律与道德 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对公法和私法的内容 和体系进行了详尽探讨。他提出了权利与义 务、权利与法这两对重要的概念,进一步规定 了关于公民法律义务的具体内容与体系,构建 起自己的法律理论。
三、国家学说
康德将社会契约论与先验理性结合起来论 证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康德指出,社会契约只 是一种理性观念,是对组织国家的程序的合法 化说明,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康德接受了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他认为,每一个真正的 共和国只能是由人民代表的系统来构成,因为 联合意志是一切公共契约的最后基础。国家的 最高权力应由人民执掌,每个公民的一切权 利,都必须从这个最高权力中派生。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状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的经济与政治 巨变激荡着德国的思想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引来德国思想界的一片欢呼,而它的失败也不 可避免地引发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狂飙运动 和浪漫主义正面挑战了法国式的启蒙思想和理 性主义,确立了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两 分法。
在歌德、席勒等伟大诗人的引领下,德 国的狂飙运动于18世纪中叶席卷而来。这场 运动最初强调感性和精神在文化中的作用, 后来逐渐由文艺思潮扩展成为一场社会思想 运动。这一运动使文化民族主义逐渐在德国 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德 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并最终导致国家主义甚 嚣尘上。

两种文化

两种文化

“两种文化”的哲学反思日期:2012-02-13 作者:郁振华来源:文汇报“两种文化”的哲学反思——郁振华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到新康德主义-诠释学,再到后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科学与人文之争呈现为一个曲折演进的历程。

在这个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哲学故事中,我们看到,在科学与人文之争上,哲学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思想成果。

我们讲述这个故事,是希望专业哲学家的思辨成就,能够跨出书斋,走向广阔的公共领域,与斯诺式的文化讨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我们对科学和人文之关系的思考。

从“斯诺命题”说起>>>>>>科学与人文的纠结,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斯诺讲演堪称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讨论科学与人文之争的范例。

1959年5月,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

在这个著名的讲演中,斯诺讨论了西方现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即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间的分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斯诺命题”。

斯诺既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作家,他对科学家和作家这两个群体都很了解。

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他发现,科学家和文学知识分子之间缺乏沟通,互不了解,很少有文学知识分子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很少有科学家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种隔阂甚至发展到了相互敌视的程度。

斯诺把两种文化的问题与教育的专业化、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富国对穷国的责任等重大问题关联起来。

他认为,教育的过分专业化,是导致两种文化对峙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在地球上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手。

在此问题上,斯诺更倾向于科学文化。

他认为,文学知识分子是天然的“卢德派”(19世纪初英国捣毁机器、反对工业化的手工业者团体),敌视科技革命的成果,而在他看来,要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工业化的道路。

斯诺讲演触及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层文化焦虑,“两种文化”概念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开了,成为文化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33:二元思辨性“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33:二元思辨性“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写作指导33:二元思辨性“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模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

“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

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材料第一句话首先指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第中间二句话具体列举了这些因素有哪些,古人权威和书本,大多数人的看法,并且我们经常会用“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说法来证明事情的正确性,过于迷信书本、权威,或者过多地听信了别人的意见,但是却恰恰缺少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考生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很多,行文思路也相对灵活,可以选择名人事例来论证质疑权威的可贵,可以谈质疑权威的意义和盲从权威的危害,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如何面对权威等。

也可以写不能随波逐流,盲从别人,要坚持自我,有自己的主见。

本作文题聚焦理性表达,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社会现象,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证,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考生可以开展关于"坚守自我""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话题的讨论。

“自古以来”:代表古人之言、传统观点。

“著名专家表示”:代表权威言论、名家观点。

“书上说”:代表书本《课本、课堂,学校教育)知识。

“大多数人认为”:从众,趋俗,随大流,认为“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审题立意一】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列举了影响人们判断的因素,如古人、权威、书本、大多数人的看法等,以上列举的因素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自古以来”,代表古人之言、传统观点。

“著名专家表示”,代表权威言论、名家观点。

“书上说”,代表书本、课堂、学校教育知识。

浅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

浅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

浅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者:柳玉琳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6期摘要:公共性是哈贝马斯的行动理论体系中的基石性概念。

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著作甚多。

他对公共性的含义、发展历程、内在矛盾等问题研究的广泛深刻。

尽管其表达偏于晦涩。

但是对于我们研究分析民主法治的诸多现象很有价值。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性;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其著作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

其中,“公共性”是哈贝马斯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我们理清哈贝马斯有关“公共性”的研究,对于我们日后研究“公共性”的相关内容,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性的基本含义“公共性”是由“公共”一词派生而来的。

公共一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思。

哈贝马斯对“公共性”范畴的理解集中于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本身。

他认为,公共性与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

哈贝马斯把“公共性”作为核心范畴来研究公共领域的复杂结构。

古希腊是一个公私分明的时代,那时候的人们会公开讨论公和私。

但是,到了欧洲中世纪,仍然没有独立性的公共领域存在。

近代,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公共领域相关概念的兴起,公共领域取得了法律和技术的意义。

表现的公共性在等级权利取消的背景下逐渐暗淡,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逐渐明晰起来。

此外,它通过常设的行政机构和军队等手段取得了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以前在家族框架中完成的经济活动,伴随着“行政行为越来越趋向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而露面于公共领域经济私化的同时,却因为对在政府公共监督和指导下的商品市场的需求,而且有了公共的意义。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在形式上和古希腊存在关联与相似之处,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涉及的范围和意义更为深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它和真正属于人性活动场所的家庭,是有天地相连性,具有强烈私人性;第二,公共领域中的生命往往凭借内在私人领域中生成的经验,反抗公共权威,此时的公共领域有鲜明的挑衅色彩。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简论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简论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简论源于西方知识分子理论的“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必然产物。

公共知识分子本身带有很强政治倾向,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属于一种立场、一个群体和一个目标,不可能成为“独立”阶级,应辩证应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

标签: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概念一、公共知识分子的界定迄今对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87年,美国哲学家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最早提出“公共知识分子”概念,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放眼天下,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运转,并呼吁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充当引路人。

曼海姆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的共同特点不在利益,而在他们所受的教育,而教育则使本来来自不同阶层的人超越了本阶级的利益,从而也超越了本阶级的局限,成为不依附于任何阶级利益的漂浮群体。

根据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理论提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主张,就是要把知识分子视为超阶级的,是公共事务的介入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人”。

吉方平认为,公共知识分子,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但在实质上,“公共知识分子”是“独立”的意见领袖,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其实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和人民大众的关系。

朱苏力将公共知识分子界定为越出其专业领域经常在公共媒体或论坛上就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分析和评论的知识分子,或是由于在特定时期,自己专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予以大众化,并且获得了一定社会关注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个价值中性的经验的界定。

孙立平认为公共知识分子有三个特点:理想,批判,分析。

马立诚则认为:“公共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维系着社会的主要价值,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

”杨曾宪认为,“公共知识分子”是超越专业而关注“公共事务”的人。

正像世界上有“好的市场经济”有“坏的市场经济”一样,同一“公共知识分子”概念,也可被注入不同价值内涵。

思辨设计如何催化中国的社会梦想

思辨设计如何催化中国的社会梦想

156艺术家The artists思辨设计的概念来自安东尼·邓恩和菲奥娜·雷比在2013年出版的著作Speculative Everything: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

2017年,这本书以《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1)为译名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和部分关注前沿问题设计师对“思辨设计”一词的讨论。

从“生产”角度来看,“思辨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中“设计师—产品—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而是依照“思考者—物理道具—发出问题”的逻辑进行创作。

它并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是将创作者脑中的思辨内容通过物理道具营造出的情境呈现给观众。

所谓“思辨内容”是指创作者对未来技术和人类社会行为的思考,以及对后果的想象与推测。

简言之,思辨设计作品是思辨思维的物质化转换。

从作用方式上来说,“思辨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所期待的“使用者—使用—满足需求”模式,而追求“被问者—观看—参与思辨—改变行为—改造现实”的作用逻辑,即观众通过观看,了解最新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或生活的其他可能形态;通过思辨,在现实与“更好的可能”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就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在中国语境下思辨设计如何保证“被问者—观看—参与思辨—改变行为—改造现实”的每个环节都得以实现,从而完成催化中国社会梦想的使命?一、思辨设计在中国面临的三道障碍思辨设计发生作用的第一步是使人参与观看。

但实际上,它在中国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便可能是“观看障碍”。

首先,思辨设计作品大多以展览为主要传播平台,在我国当前语境下,绝大部分普通民众尚不具备观展意识,并不会涉足这些领域。

其次,由于承接先锋观念作品的机构多为民营美术馆,它们往往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放弃一部分的学术性,将观众流量作为首要指标(2)。

为了增加流量,策展方不得不对展览进行视觉上的“过度包装”,导致很多原本内涵严肃的展览沦为“网红展”。

在这种以视觉冲击力为卖点的场域中,观众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4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9 No.4 2019年8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Aug.2019社会·文化西方学者关于知识分子公共性的思辨曹 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现代以来,西方学者大多从阶层或责任的角度来定义知识分子,其中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本质属性。

知识分子是否必须具备公共性是其关于公共性之争的第一个层面:班达、约翰逊、索维尔对此持否定态度;波斯纳中立;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德布雷则积极肯定和倡导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知识分子应发挥何种公共性,是其关于公共性之争的第二个层面,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波斯纳、德布雷对此观点各异。

研究知识分子公共性,首先要确认知识分子在学理上的含义,再将研究背景放在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中去判断中国的公共空间是否需要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及需要何种公共性,最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姿态应由“专家型”向“顾问型”转变。

关键词:知识分子;公共性;西方学者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19)04-0065-09“知识分子”(intelligence)这类个体或群体在古代中西方早已有之,但是这个词汇在近现代才开始出现。

在西方,“知识分子”这个词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在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深受西方知识和价值观影响(尤其是法国)的俄国上层贵族强烈反对俄国当时落后的专制统治,并对底层人民抱有深刻的同情;另一个来源是19世纪末的法国德雷福斯事件。

根据英国学者齐格蒙·鲍曼的叙述,法国《文学之光》的编辑乔治·克莱蒙梭于1898年1月23日创造了“知识分子”这个词。

由于左拉、雨果等一大批文人激愤于军方谍报案中法国政府对替罪羊德雷福斯的不公判处,发文为德雷福斯辩护,“我控诉”成为当时的文人、作家等批判政府和社会黑暗的正义之声;同时,又有一批保守主义者反对左拉等人签名抗议德雷福斯冤案。

而主持这场辩论的克莱蒙梭将这批以真理和正义的最高名义聚集在某个政治理念周围的学者、艺术家、作家等命名为“知识分子”。

[1]基于“知识分子”这个词的两个来源,中国学者许纪霖从词源学的角度将知识分子定义为:“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

” [2]可见,从“知识分子”的词源来看,它天然伴随着一种公共性而来。

而关于知识分子及其公共性,西方学者自20世纪初就有诸多观点各异的讨论。

收稿日期:2019-06-10作者简介:曹 红(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65一、知识分子的界定及其公共性虽然从逻辑学上来讲,并不是所有研究知识分子理论的学者都对“知识分子”作出过严格的关于内涵和外延的概念界定,但是,他们都对“知识分子”这类个体或作为一个群体的阶层作出了一定的区分或划定。

抛开公众对知识分子的普遍印象(教师、工程师、医生等脑力劳动者)和政府文件中的指称(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在西方学术界,“知识分子究竟为何”并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一)阶层视角下的“知识分子”德国知识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和美国学者艾尔文·古德纳主要从阶层的角度来区分知识分子。

曼海姆从知识分子的“无社会依附性”着手分析,认为知识分子是那些来自食利者阶层的具备一定教育背景的人,他们虽然处于各阶层中间,但并非处于利益的真空之中,而是可以与任何阶层的利益相联、服务于任何阶层的。

葛兰西则指出,工业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没有独立性,他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大趋势中分析出“有机知识分子”将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知识分子类型,它随着各主要社会集团的产生而产生,并为其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同化和征服乡村型传统知识分子。

古德纳从阶层分化的角度指出,以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掌握文化资本的精英将成为20世纪的新特权阶层,他们控制着20世纪最先进的生产力——价值观和科技,因而将成为有知识、能反思、追求自身利益的新的普遍阶层。

(二)公共性(责任)视角下的“知识分子”法国学者朱利安·班达、英国学者保罗·约翰逊和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则否定知识分子的世俗性或公共性。

作为一名坚定的古典自由主义者,班达强调知识分子的非世俗性,认为追求超验真理和普遍价值的“教士型”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服务于永恒的理念,决不对此岸世界有所关注和倾目。

约翰逊否定导师型知识分子,并将其比喻为自大且好为人师的现代普罗米修斯。

他认为,知识分子在讨论公共事务时不仅不具备更多的权威,而且更容易使理性逃亡,导致极权主义出现。

索维尔则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指出,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处理者”。

[3]他在《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开篇中就区分了一般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差异,认为一般知识分子的观点或理念普遍地受制于同行的理解、接受、质疑或发展,而公共知识分子介入公共空间则会大概率地产生社会危害。

美国学者拉塞尔·雅各比、爱德华·W·萨义德和法国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则非常看重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并将之确定为知识分子的本质。

雅各比将“为有教养的读者写作”[4]的人称为知识分子,这将知识分子与雅各比所谓的“常人”(高科技工作者、顾问和教授等)区别开来。

无论知识分子写作的内容是什么,他的面向都是有教养的公众,其行为目的是丰富公共文化生活。

雅各比哀叹知识分子的消逝,其实是在叹息公共文化空间的缩小和消失。

萨义德强调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即知识分子并非为争取自身利益进入公共空间,他应代表处于弱势地位、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个人、公众或集体。

因此,在萨义德看来,“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

”[5]德布雷则认为,“知识分子就是一种干预性的态度。

”[6]他把在街头与人辩论的苏格拉底视为知识分子的典范。

在这里,不论是萨义德积极肯定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性,还是德布雷倡导的介入性,都可以用公共性来概括。

虽然葛兰西主要从阶层分化的角度讨论知识分子问题,但他也非常肯定和倡导知识分子的公共性,认为工业社会中的有机知识分子不应是凌空蹈虚悬而论道的清谈者,而应成为脚踏实地的社会的组织者和建设者。

因此,以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德布雷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公共性之于知识分子而言乃第一要义。

66从上述九位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论述来看,一部分学者倾向于从阶层的角度界定知识分子,多数学者更倾向于从知识分子所应履行的责任,即从知识分子是否应主动介入社会公共空间来界定知识分子。

班达、约翰逊、索维尔认为,知识分子应固守书斋,不应向世俗瞭望,学者就是知识分子的模板和典范;而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德布雷等则将学者、专家明确地与知识分子区别开来,表示专家学者只有具备公共性才可称为知识分子,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根本属性和第一要义。

可见,西方学者关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之争由来已久,其历史发展也应得到详细的梳理。

二、知识分子公共性的历史发展(一)冷漠和激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27年,法国古典主义学者班达出版了《知识分子的背叛》,他目睹了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群体的现代知识分子纷纷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为政治激情所驱使,奔走鼓舌于民族、国家、战争之中。

班达强烈谴责拥抱政治现实主义的知识分子放弃了其真正的责任——“人格自由价值的承担者”[7]。

在班达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将目光放在超越的、永恒的理念和价值上,不应涉及世俗事务,尤其不应涉及到以种族主义、阶级斗争、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激情之中。

知识分子是理念与价值的守护者和提供者,这样的理念与价值不与种族、阶级和民族等具有特殊利益的群体相关,而是普遍地关照到所有种族、阶级和民族;知识分子提供的理念与价值不带有任何自私自利的实践目的,而是出于对抽象的公正和真理的追求;同时,知识分子守护的理念与价值是纯粹理性的,不带有任何感性的因素。

因此,班达认为知识分子的王国不在此岸世界,他们应追求非现世的善。

由此可知,班达对“时代”“现实”“此岸”“世俗”等冷漠而鄙夷,气愤于知识分子深陷政治激情的泥潭之中。

虽然班达并未具体论述何谓知识分子以及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为何,但从班达对知识分子之背叛的详细描述来看,他坚决否定知识分子的世俗性,因之也否定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城市有机知识分子和乡村传统知识分子的著名划分。

葛兰西认为,“作为每个主要社会集团有机范畴的知识分子和作为传统范畴的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差异”[8],这种差异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而出现的。

在农业社会,知识分子一般作为教士、律师、医生、公证人等出现,他们只与农民、城镇手工业者或小资产阶级有关,因而农业社会中万世不变的知识分子被葛兰西称为“传统知识分子”。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人类大跨步进入工业时代,知识分子主要作为工业技术人员出现,处于资产阶级和底层工人之间,不但要完成资本家的生产计划,而且还要安排好基层工人的工作,因之,知识分子便成为工业社会中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代理人”,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便被称为“有机知识分子”。

而在未来,无产阶级要做的就是要培养更多依附于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同化和征服传统知识分子,使之为无产阶级服务。

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不是空谈家,他们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虽然葛兰西对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并未展开长篇论述,但几页文字就对与占社会统治地位或居重要地位的无产阶级紧密联系的有机知识分子提出了“建设者”“组织者”“坚持不懈的劝说者”[8]8的要求。

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洋溢着这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坚持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激情,他认为,在未来的社会形态中,知识分子必定会成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为无产阶级统治社会服务,这是现代知识分子理论中关于知识分子公共性的最初论述。

(二)消逝、自负和介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雅各比在其代表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中反复咏叹和哀悼美国最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消逝。

根据雅各比的分析,美国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是那些出生于20世纪最初几十年的“把普通的或有教养的人当作听众的公共知识分子、作家和思想家”[4]3。

当作家不再面向公众写作、当思想家不再针对公共事件思辨的时候,知识分子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学院里67的教授和智识机构里的专家。

雅各比认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存在于知识分子进行知识工作的“面向”(to)上,即知识分子的演讲、写作、讨论等都是面向公众的,他们演讲的内容是关于公共议题的,他们写作的对象是接受过一定教育的普通公众,他们讨论的题目也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目的就是丰富公共文化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