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表.doc
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备时注第一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用函数的观点看二次函62月25日至数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月3日第二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相似三角形应63月4日至用举例3月10日第三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位似27章小结63月11日至复习测验3月17日第四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28章小结63月18日至复习测验X kB13月24日第五周投影三视图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63月25日至3月31日第六周第一章:数与式实数整式分式6清4月1日至二次根式明4月7日节第七周第二章:方程和不等式整式方程分式方程64月8至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三章:变量与函数4月14日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八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第四章三角6 4月15日至形三角形和全等角形特殊三角形相似三角4月21日形第九周解直角三角形第五章: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6 4月22日至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第六章圆与圆有4月28日关的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计算第十周第七章: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变换图形、坐标与五4月29日至函数图形的视图与投影作图第八章统计与概率一5月5日统计假第十一周概率专题一:符号与运算专题二:数形结合专题三:65月6日至图表信息5月12日第十二周专题四:几何代数综合题专题五:推理论证专题六:6 5月13日至分类思想专题七:阅读理解专题八:动态几何问题5月19日第十三周题型训练1:选择与填空题6 5月20日至题型训练2:计算与简单证明新|课|标|第|一|网5月26日题型训练3:解答题函数与图形变换第十四周复习与检测6 5月27日至6月2日第十五周复习与检测6 6月3日至6月9日第十六周查漏补缺端6月10日至午6月16日节第十七周考前心理辅导6 6月17日至6月23日第十八周中考6月24日至6月30日第十九周6 7月1日至7月7日第二十周6 7月8日至7月14日。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九年级数学下册计划表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九年级数学下册计划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1 复习与导入复习上册的知识,导入本册的内容复习上册的知识梳理各类知识点的难点课堂讲解、小组讨论2-3 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组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一次函数、线性方程组理解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组的关系课堂讲解、练习题4-5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掌握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解二次方程的方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解二次方程的步骤课堂讲解、练习题6-7 概率与统计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概率、统计理解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堂讲解、小组活动8-9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应用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掌握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课堂讲解、练习题10-11 平面向量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法则课堂讲解、练习题12-13 空间几何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空间图形的投影和旋转空间几何、投影、旋转理解空间几何图形的投影及其关系,掌握空间图形的旋转方法课堂讲解、练习题14-15 推理与证明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定理证明几何证明掌握推理和证明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课堂讲解、练习题16-17 三视图与空间想象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和空间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视图、空间想象掌握绘制三视图的方法,理解空间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规律课堂讲解、练习题18-19 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组综合应用运用一次函数和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函数、线性方程组运用一次函数和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课堂讲解、小组探究20 复习与总结复习本册内容,总结学习经验复习本册内容总结各类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3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3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篇一1、学生情况本期我继续授九(3)班的数学课。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该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尤其是女生,面对难一些的数学题,都做得不太好,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地位。
2、教学内容分析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大阶段。
新课教学共分四章。
第一章《二次函数》共分三节。
首先介绍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然后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最后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展现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二章《相似》是在前面研究图形的.全等和一些全等变换基础上的拓广与发展。
全章共分三小节内容。
第三章《锐角三角函数》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
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第四章《投影与视图》分为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础知识;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
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
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加强协作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试卷,统一考测,统一评比。
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觉得这是;的一大特色,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应用;(2)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4)掌握圆的性质,能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锐角三角函数(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及性质;(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概率(1)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随机事件的独立性;(3)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问题;(3)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圆(1)圆的定义及性质;(2)圆与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圆的方程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应用;(2)概率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3)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象与几何问题;(4)圆的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问题;(2)圆的方程及应用。
四、教学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果;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5.开展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时间安排1.锐角三角函数:共4课时;2.概率:共3课时;3.二次函数:共6课时;4.圆:共4课时。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3.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4篇)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一、指导思想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和培优补差计划,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学生们迅速适应新一学期的学习环境。
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帮学生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第24章:圆;第22章:二次函数;第25章概率初步;第26章:反比例函数;第27章:相似形;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四、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学生个性化辅导: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验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性。
4.课后作业的布置: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5.评价与反馈: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研究进步。
针对该班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教学内容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教学两个阶段,其中新课教学分为四章,包括反比例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和投影与视图。
总复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总复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学生个性化辅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兴趣、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评价与反馈。
1.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生活现象”,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2.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切实使学生成为数学研究的主人。
我们应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设计一些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爱数学。
通过观察、实践,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兴趣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做、动手想和动口说”的过程。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3篇)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
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
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等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以“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
2、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本学期完成教学进度后,即转入总复习阶段。
总体时间安排是开学—3月为新课讲授,3月中旬—4月中旬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
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
2022春数学九年级下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
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
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九年级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二次函数和圆是新授课外,主要是综合复习,迎接中考。
四、教学目的: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概念。
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
理解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等有关概念,能够计算方差、标准差等,能够用表格或列树状图的方法计算概率,对上述知识作一些简单的应用。
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五、教学重难点第一阶段(第5周——第12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初三下期数学教学计划
初三下期数学教学计划
以下是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的一个示例:
第1周:复习上学期的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基础概念。
第2周:继续复习,并介绍代数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第3周:介绍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图形的性质和计算面积、周长等。
第4周:继续学习平面几何,包括相似性、全等性等。
第5周:引入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以及相关题型的解法。
第6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第7周: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包括不等式的应用。
第8周:介绍圆的基本知识和计算。
第9周:学习圆的相关性质和应用。
第10周:复习并进行期末考试准备。
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学校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度)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2.26——3.01
开学第一课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5
2
3.04——3.08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5
3
3.11——3.15
6
周六上班
12
5.13——5.17
小结
复习题28
5
13
5.20——5.24
本章复习与测试
5
14
5.27——5.31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5
15
6.03——6.07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5
16
6.11——6.14
本章复习与测试
4
端午节
6.08——6.10
17
6.17——6.21
总复习
5
18
6.24——6.28
总复习
5
19
7.01——7.05
期末测试
5
数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5
4
3.18——3.22
本章复习与测试
5
5
3.25——3.29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5
6
4.01——4.03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本班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班共有X名学生,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
学生学情相对平衡。
一方面,以前的数学学习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学生向更高阶学习突破的基石。
另一方面,教材难度加大,一些思维定势不利于后继学习,学生面临着从过去“接受式”的教育,转向更多自觉、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
本学期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学法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培养。
夯实基础,提高技能,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科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这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第二十七章:相似,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共4章。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式、图象和性质,最后一节是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本章先从几个实际问题出发,引进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再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最后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整章知识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基本思想。
本章是基于学习过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之后,再次进入函数领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函数,感受到函数的魅力。
第二十七章:相似,本章内容是对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是通过许多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研究相似图形的。
在全等三角形的基础,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使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学习过程按照研究对象的“一般→特殊→特殊位置关系”的顺序展开研究。
首先,教科书从现实世界中形状相同的物体谈起,然后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图形,举例说明了放大、缩小两种操作与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
接着教科书把研究对象缩小为特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由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推出了相似多边形的性。
对于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教科书以三角形为载体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投影、三视图等概念.2.能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评析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感受到三视图、平面展开图与各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情感态度】关注有关生活中的投影,生产中的三视图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技能【教学难点】利用三视图想象实物形状,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指示,学生回顾思考,可让学生获得本章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在黑板知构.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本章通过问题的形式来释疑解惑,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问题1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判别物体的投影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问题2正投影和平行投影有什么关系?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如何?画三视图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3怎样根据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说明】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听取学生的观点,看学生有哪些地方存在误区,对此教师要予以纠正,然后作出系统的说明.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例2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下列三个图形的物体是()例3下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教学说明】上述三道例题都可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相互交流,探讨出正确结论.出现失误的学生在自查中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中例3中小正方形内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例4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求n 的值.【分析】从俯视图可看出这个几何体有前后两排,前排并排有三个正方形,后排有两个正方形,从主视图可看出这个几何体分为左、中、右三列,左列最多只有一个立方块,中列最多有两个立方块,右列最多有三个立方块.由于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没有画出,故无法确定这个几何体的形状,但可知道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8个立方块,最多有11个立方块,而n=8,9,10,11四个值.它的左视图有或或或四种可能.【教学说明】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确定一个几何体必须从三个角度得到它的视图才行,仅有其中一个或两个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通过本例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仍可让学生先尝试着解决,最后教师予以评讲.例5 如图是某种物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单位:cm),求该物体的体积(732.13 ,π=3.14,精确到 0.01cm3).【分析】由三视图可想象出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正六棱柱中央挖出了一个圆柱,其体积为V≈1.16cm3.例6 如图所示,点P表示广场上的一盏照明灯.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敏在照明灯P照射下的影子(用线段表示);(2)若小丽到灯柱MO的距离为4.5米,照明灯P 到灯柱的距离为1.5米,小丽目测照明灯P的仰角为55°,她的目高QB为1.6米,试求照明灯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55°≈1.428,sin55°≈0.819,cos55°≈0.574)【分析】在(1)中,只需连接小敏的头的顶部(记为D)与点P连线,交地面(AB所在直线)于点C,则线段AC的长即为小敏在灯P下的影子(即图中粗线AC);在(2)中,过P作PH垂直于过Q点的水平线于H,即PH丄QH,再求PH的长即可.【教学说明】本例是一道投影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问题,难度不大,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在给出问题后,巡视全场,帮助学生完成解答.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问题?2.回顾本章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可当堂解决,也可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她)完善对本章知识的认知.1.布置作业:从教材P109〜111复习题29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通过知识框图和例题的讲解,力求让学生对本章知识了然于胸,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举一反三.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确定其解析式.【情感态度】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予以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 m2的长方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问题2 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 68 ×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 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 与n 的关系式如何?说说你的理由.思考 观察你列出的三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何特征,不妨说说看看.【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探寻三个问题中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函数的特征,找出其共性,引入新知.反比例函数:形如y =k x(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y 是x 的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试一试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示?(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水速度v(单位: m 3/h)的变化而变化;(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cm 3,长方体的高h(单位:cm)随底面积S (单位:cm 2 )的变化而变化.(3)—个物体重100牛,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1)、(2)、(3)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个别同学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理解.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 时,y = 6.(1)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 当x =4时,求y 的值.【分析】由于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说其表达式为y =k x ,只须把x =2,y=6代入,求出k 值,即可得y =12x ,再把x =4代入可求出 y=3.【教学说明】本例展示了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方程,教师在评讲时应予以强调.在评讲前,仍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解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 如果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z 是x 的 正比例函数,且x ≠0,那么y 与x 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分析】 因为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设y =1k z(K 1≠0),又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则可设 z = 2k x (2k ≠0) Qx ≠0, y =12k k x.11220,k 0,0,k k k ≠≠∴≠Q 故y=12k k x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 【教学说明】本例仍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探索结论.最后教师予以评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设:y =k x,z=kx 时没有区分比例系数)予以强调,并对题中x ≠0的条件的重要性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哪个等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y = 4x, y x= 3, y=6x+1,xy=123. 2.已知y 与x 2成反比例,并且当x= 3时,y=4.(1)写出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吗?(2)求出当x =1.5时y 的值.【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对上述两道题的探究,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增强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解题技能,教师巡视,再给出答案并解决易错点.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只有等式xy=123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2.解:(1)由题知可设y =2,3k y x x==Q 时y=4,∴ k= 4×9 = 36,即 y = 236x,y 不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2)y=236x,x=1.5 时,y=361.5 1.5⨯ =16.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知识回顾.2.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说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回顾本节知识,理清解题思路与方法,对普遍存在的疑虑,可共同探讨解决,对少数同学还面临的问题,可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获得结果,也可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种函数类型.因此本课时教学仍然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一旦建立,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可以利用它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此外,教师在例题的处理上,应要求学生将解题步骤写完整.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知识与技能】1. 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操作、探索思考、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在通过画图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求知欲望.【教学重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能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 = 6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你能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尝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画图,及时纠正个别同学在画图中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帮助学生尽可能得到其合适的图象.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教学说明】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完成问题y=6x、y =12x的画图,在学生探索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点拨:如学生列表时,由于自变量x≠0,故在x <0和x>0时,应各取三个以上的数据,以便使描点画图更精确些;在连线上,x<0和x>0 的两个分支应根据变化趋势用平滑曲线连接,但它们是不能相交的;列表中数据,描点时点的位置等不能出错,以保证图象更能反映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问题2 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比例函数y = 6x和y =-6x的图象呢?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学说明】让两组同学分别交流,找出图象的特征,教师可分别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取正确认知.【归纳结论】由图象可发现:(1)它们都是由两条曲线组成,并且随|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曲线越来越接近x轴(或y轴),但这两条曲线永不相交;(2) y = 6x和y =-6x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分别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思考观察函数y = 6x和y =-6x以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3)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归纳结论】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及其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 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如图,一次函数y = kx十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分析】(1)观察图象,可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利用A、B两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组求解,可确定两函数的解析式;(3 )通过两函数的交点A、B的坐标得出答案.解:(1)观察图象可知A( -6,-2),B(4,3)(2)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上,所以把B(4,3)代入y =mx得3 =4m,故m =12,所以y=12x.由点A、B在一次函数y =kx十b的图象上,所以把A、B两点坐标代入y =kx十b得1 432 6+2,1k b kk bb⎧+==⎧⎪⎨⎨-=-⎩⎪=⎩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 12x+1.(3)由图象可知,当一6<x<0或x>4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教学说明】本例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将题目展开,分步讲解,辅导学生克服对大题的恐惧.本题考查了从图象获取信息,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以及利用图象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知识点.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若反比例函数 y =21m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是某一函数的一部分,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5xB.y=-x+3C.y=-6 xD.y=4 x【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m>122. C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哪些收获?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学生可由画法观察图象得知.而增减性由解析式y=kx(k≠0)可得到,学生也容易理解.但从图象观察增减性较难,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就容易多了,所以本课教学最好用多媒体,因为运用多媒体比较函数图象,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函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可深刻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可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 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的描述及其与kyx=中k的对应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反比例函数kyx=(0k≠)的图象及其性质如何,不妨说说看.(2)反比例函数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性与kyx=(0k≠)中k的对应关系如何?与同伴交流,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温习回顾上节知识,为本节的应用作铺垫,教师可予以总结,加深学生认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象的位置和函数值的反比例函数 k y x=(0k ≠) k 的符号 k >0 k <0 图象性质 (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0; (2)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0; (2)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理一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列表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结论】(1)反比例函数k y x=(0k ≠),因为x ≠0,y ≠0,故图象不经过原点.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一般不说两个分支经过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而说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2)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一般都是在各自的象限内的增减情况.(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和坐标轴相交,也不能“翘尾巴”(4)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都是反比例系数k 的符号决定的;反过来,由双曲线所在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 的符号.如:已知双曲线k y x= 在第二、第四象限,则可知k <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0k ≠)的图象经过点A(2,6).(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 随x 值的增大如何变化?(2)点 B(3,4),C(122- ,445- ),D (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k y x=(0k ≠)经过点A ,把A点坐标(2,6)代入相应的x,y后,可得k=12,故12yx =;由于k=12>0,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各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增减性可先想象出图象,再依据图象特征可作出说明,注意“各个象限”或“各个分支”是描述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前提条件,不能漏掉),再把B、C、D三点坐标代入12yx=中可判断B、C、D三点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教学说明】本例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全情况确定评讲方法.例2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5my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个分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x1,y1)和点B(x2,y2),如果 x1>x2,那么y1与y2的大小关系如何?说说你的理由.【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有两种可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者位于第二、第四象限.观察图象知,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那么另一支必位于第三象限,而位于第一、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k>0,即m-5>0,∴ m>5 .而当m>5时,在图象的各个分支上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当x1>x2时 y1<y2.【教学说明】本例仍应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师再与全班同学一道分析并给出解答过程,让学生通过反思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7ny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 )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a,b)和B (a' ,b' )如果a<a',那么b与b'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2.如图,正比例函数y = kx与反比函数3 yx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求△ABC的面积.【教学说明】第1题学生能轻松获得结论,而第2题则需教师给予点拨引导,教师可让学生先分别求出S△AOB 和S△BOC,再求出S.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ABC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到本节知识有哪些地方是较难理解的?与同伴交流.1. 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1”中选取.2. 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以前函数内容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个再认知的过程,由于八年级学生是刚刚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积极让学生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义.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一建立模型一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确定一个一次函数y = kx+b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而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则只需一个独立条件即可,如点A(2,3)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当x=4时,y的值为,而当y=13时,相应的x的值为,用反比例函数可以反映很多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 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 )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定为 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地下掘进多深?(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到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精确到0.01m2)?【分析】已知圆柱体体积公式V=S • d,通过变形可得S=Vd,当V—定时,圆柱体的底面积S是圆柱体的高(深)d的反比例函数,而当S= 500m2时,就可得到d的值,从而解决问题(2),同样地,当d= 15m —定时,代入S = Vd可求得S,这样问题(3)获解.例2 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船上的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天内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多货?【分析】由装货速度×装货时间=装货总量,可知轮船装载的货物总量为240吨;再根据卸货速度=卸货总量÷卸货时间,可得V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V=240t,获得问题(1)的解;在(2)中,若把t=5代入关系式,可得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载48吨,则可保证在5天内卸货完毕.此处,若由V=240t得到t=240V,由t≤5,得240V≤5,从而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货48吨,才能在不超过5天内卸货完毕.【教学说明】例2仍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击进度表一、教学目标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二、教材分析第26章反比例函数: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
学生在本章中:①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②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③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④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⑤经历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27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29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一、教学目标根据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九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为学生升入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共分为8个单元,具体内容如下:1. 第1单元:二次根式2. 第2单元:立方根与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3. 第3单元:实数与数的运算4. 第4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5. 第5单元:三角形6. 第6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7. 第7单元:概率8. 第8单元:统计三、教学安排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整个学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4周)主要教学内容为第1-4单元,此阶段重点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熟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第二阶段:综合应用与拓展(5-8周)主要教学内容为第5-8单元,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课后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3. 期末进行统考,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进度表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函数与方程- 三角形与相似- 平面向量- 概率与统计3.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4. 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为每周五节课的安排,具体如下:- 第一周:复与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并思考相关问题。
- 第二周至第五周:函数与方程的研究,包括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 第六周至第九周:三角形与相似的研究,包括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
-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平面向量的研究,包括向量的表示、运算及应用。
-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概率与统计的研究,包括概率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分析和应用。
- 第十九周:复与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 作业与测验:布置适量的作业和定期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项目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或实践活动,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期末考试:以学期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和评价方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同时,也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多个领域。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相似与全等、概率初步等核心概念,为后续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将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教学和练习。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1.一元二次方程:XX课时2.函数及其图像:XX课时3.相似与全等三角形:XX课时4.圆的基本性质:XX课时5.概率初步:XX课时6.复习与测试:XX课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3.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问题。
2.函数的复杂变换和图像分析。
3.圆的综合问题和证明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六、实践教学与活动安排1.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如制作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2.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开展数学文化讲座和数学家故事分享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七、教学资源与利用1.充分利用教材、教辅书籍、网络教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3篇)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
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
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等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以“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
2、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本学期完成教学进度后,即转入总复习阶段。
总体时间安排是开学一3月为新课讲授,3月中旬一4月中旬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一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一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
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创新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对于二次函数,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其表达式(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包括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等。
例如,给定一个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 = ax²+bx + c(a≠0),学生要能准确求出其对称轴公式x = -b/2a,顶点坐标公式(-b/2a,(4ac - b²)/4a)。
能够绘制简单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且根据图象分析函数的增减性等性质。
2. 在圆的相关知识方面,学生要理解圆的定义、圆的基本元素(圆心、半径、直径等)。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等。
还应理解弧、弦、圆心角、圆周角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这些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3. 关于概率初步,学生要理解概率的定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一个装有不同颜色球的袋子中,计算随机摸出某种颜色球的概率。
学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树状图法)求概率,并且能够根据概率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判断。
(二)数学思考目标1. 通过对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函数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结合。
例如,在分析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时,引导学生从函数表达式的变化和图象的直观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理解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形的变化,形的变化又如何反映数的变化。
2. 在圆的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在证明圆的相关定理(如圆周角定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猜想、推理等过程,逐步建立起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圆的几何模型,理解圆中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 在概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让学生明白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如抛硬币实验)来分析概率的稳定性,学会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并且用概率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随机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击进度表一、教学目标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二、教材分析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
学生在本章中:①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②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③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④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⑤经历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27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与判定。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29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三、课时安排
九年级下册(共四章)的教学时间共需22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时进
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