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为了系统地测试和验证研究假设,获得客观、可靠的实验结果。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设计中,三要素和四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指导原则。
三要素是实验对像、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对像指的是研究对象,可以是人类、动物、细胞等。
实验组是受试者接受处理或干预的群体,对照组是接受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三要素的选择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对像应该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以确保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定应该尽量保持相似,除了实验处理外的其他条件应该尽可能一致,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分别是随机性、重复性、对比性和标准化。
随机性指的是实验中指派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过程应该是随机的,以消除主观因素和偏差的影响。
重复性是指实验需要进行多次重复,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比性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需要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个参数或变量上的差异,以判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标准化是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控制或标准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
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以确定需要测量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并设定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
其次,选择合适的实验对像和样本规模。
实验对像的选择应该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样本规模需要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以获得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实验结果。
第三,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定。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定应该尽量满足随机性和对比性的原则,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最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控制或标准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也需要科学合理,符合统计学原则。
幼教中的科学实验活动设计原则
幼教中的科学实验活动设计原则科学实验活动在幼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设计科学实验活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幼教中的科学实验活动设计原则。
一、兴趣导入原则引起幼儿兴趣是设计科学实验活动的首要原则。
幼儿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设计实验内容时应该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如水的变化、颜色的混合等。
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对实验充满期待。
二、简单明了原则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步骤和名词解释。
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更喜欢直观、实际的体验。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可以选择简单易懂的实验方法和材料,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参与其中。
三、观察互动原则科学实验活动应强调观察和互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参与实验操作,探索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设计实验时,可以提供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
四、安全可控原则幼儿的安全是设计科学实验活动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实验过程中,必须确保活动环境安全、实验器材无害,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眼镜等。
此外,教师应提前规划实验过程,确保幼儿能够安全地参与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五、探索和思考原则科学实验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探索和思考能力。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和探索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鼓励他们从实验结果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教师不仅可以提供指导,引导幼儿思考,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
六、多样化原则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多样性。
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主题,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设计实验活动还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如语言、数学、美术等,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11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种类,品系,窝别人——诊断,依从性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 (homogeneity)3.实验效应(effect):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
(头痛,发烧)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完全不满意完全满意0 1 2 3 4 5 6 7 8 9 10二.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112.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3. 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同,实验误差分成两类:1. 随机误差:由大量、微小的、偶然的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随机误差。
如在实验中,温度、湿度、风向、振动、试剂、仪器、操作员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
随机变异是没有倾向性的,在大量观察条件下,随机误差的分布呈标准N。
临床实验的三要素
临床实验的三要素临床实验作为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进展和改善疾病治疗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临床实验的成功与否,离不开三个重要的要素,即: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本文将依次从这三个要素进行介绍。
一、研究设计临床实验的研究设计是确保实验过程科学可靠的关键。
合理的研究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和偏倚,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盲法、交叉设计等。
1.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用的研究设计之一。
它通过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消除可能的干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应尽可能保持相似的特征,以便比较结果。
2. 盲法盲法是保证实验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进行盲化,可以减少因主观因素引起的偏差。
常见的盲法包括单盲、双盲和三盲。
3. 交叉设计交叉设计适用于某些需要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观察的实验。
通过在不同时间或序列中改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顺序,可以降低时间和对象本身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是临床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合理的样本选择能够代表目标人群的特征,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1. 总体选择临床实验的目标人群通常较大,因此需要从总体中选择合适的样本。
在进行样本选择时,应尽量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即样本的特征与目标人群尽可能相似,以减小样本选择偏差可能带来的影响。
2. 样本大小样本大小是样本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样本过小可能无法有效检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而样本过大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样本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实验目的、研究设计和所需的统计方法等。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临床实验的最后一道关卡。
只有正确有效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和科学的推论。
1. 统计方法选择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
实验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实验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干预措施、受试对象、试验效应。
1、干预措施
在社区干预试验中把根据研究目的而施加的特定试验措施称为干预措施。
多数指外部施加的因素,如药物、手术、预防及保健措施等。
干预措施可分不同等级,称为水平,如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
干预措施及各水平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按设计好的统一标准进行,始终如一,避免引起偏倚。
2、受试对象
是指被选入参加试验的人。
如果受试对象是病人则其诊断必须明确可靠,它就是预期要用于临床的适应证。
用以判定受试对象的指标,称为诊断指标,包括疾病种类、病型分期、病情轻重、合并症,以及年龄、性别等指标。
3、试验效应
是指干预措施在受试对象身上产生的预期效应。
用以判断效应的指标,称为效果指标。
诊断指标和效果指标都应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诊断指标的可靠性差,可能会引起错分误差;诊断指标的有效性差,则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外推有效性;效果指标可靠性差,会造成试验效力下降,还可能引起测量性偏倚;效果指标的有效性差,则直接影响结论的内在有效性。
3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1)实验对象。
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
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
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
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
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
试验设计复习重点答案
问答题1.什么是实验设计,试验设计的类型有哪些,实验设计的三要素是什么,实验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实验设计也称为试验设计,就是对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
类型:1、演示实验;2、验证实验;3、比较实验;4、优化实验;5、探索实验。
“三要素”:实验单元、实验因素、实验效应。
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原则、对照原则、平衡原则、弹性原则、最经济原则。
2.什么是比较实验,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比较实验及其方法,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方法有哪几种?比较实验一般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而得出理想的结果,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比较两个处理之间的水平比较用t检验,多个处理之间的水平对比用方差分析。
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一般可以使用u检验、t检验、f检验。
3.什么是正交实验,解释L9(34) 。
解释U9(95)正交实验设计就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实验的方法。
L9(34)表示正交表要进行9次实验,每次实验有4个因素,每个因素有3个水平数。
U9(95)表示均匀设计表要进行9次实验,每次实验有6个因素,每个因素有9个水平数。
4.多因素实验优化实验方法有哪些?请解释,如何筛选实验因素以简化实验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稳健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析因设计。
实验因素的数目要适中、实验因素的水平范围应该尽可能大、实验指标要计量。
5.比较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的异同点?两者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相同点:两种实验设计都可以考察多个实验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两者均可以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来考察各因素的主效应及部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与特定实验对应的实验设计安排表(正交表或均匀表)选择合适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观测指标测定结果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两种实验设计均可以不做独立重复实验。
不同点:a、所需实验次数不同。
在相同的条件下,均匀设计所需的实验次数较正交设计少。
b、作用和角色不同。
均匀设计更适合于具有多水平的多因素的筛选实验。
c、统计分析方法不同。
第十五讲 卫生统计学 实验设计
赖氨酸
赖氨酸效应
(三)自身对照
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上进行。
特点: 简单易行,使用广泛。但若试验前后某些 环境或自身因素发生改变,并且会影响试验结 果,就难以说明问题。
(四)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
以现有的标准或正常值作对照。
例①某种新的方法能否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②某病患者与正常人的某生理、生化指标是否相同。
——实验室应用较多
(五一疾病的疗效。
(六)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与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研究结果作比较。
—— 不好!!!!!!
二、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或受试因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欲施加或欲观察的、并能引起受试对象直接或 间接效应的因素,简称处理或因素(factor)。 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主要因素,处理因素在 整个实验中应始终要保持不变。
非处理因素:与处理因素可能同时存在的能
使受试对象产生效应的非研究因素。非处理因 素干扰效应与所研究因素间关系的观察与分析, 常常又称混杂因素(confounder)。
分层随机化步骤:
(1)编号排序:将每层的受试对象编号排序,如体重 从轻到重,时间由前至后等。 (2)取随机数:从随机数字表或计算器或计算机获得。 每个受试对象可取两位数。 (3)确定组别:根据每层受试对象获得的随机数的大 小顺序决定受试对象在哪一组。对每个处理也可规定 顺序,如处理A, B, C, …分别对应于序号1, 2, 3, …。
均衡性
(1) 对等: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 一切非处理因素。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
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
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
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
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
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
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
设计须遵守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实验设计须遵守的三要素和六原则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1)实验对象。
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
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
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
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
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
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方案设计( Design of Experiment)
3) 实验效应。
•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 称为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 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 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 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 (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 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 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 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实验因素
•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 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影响因素有 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研究者希望通 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 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 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 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 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 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 称为实验误差。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 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 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川芎嗪Ⅰ组:
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缺氧2小时。于缺氧前 30分钟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100mg/Kg。
川芎嗪Ⅱ组
于HI后即刻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100mg/Kg。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及X2检验
四、误差和偏倚
误 差(error)
误差的概念及分类
误差(error)
泛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3)重复原则
• 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 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实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实验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实验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2.三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和作用
3.总结
正文
实验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确保研究结果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在实验研究设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研究对象、实验变量和实验设计。
首先,研究对象是实验研究设计的核心。
它指的是研究的主体,也就是实验中所要研究的人、动物或者细胞等。
研究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非常谨慎。
其次,实验变量是实验研究设计中的关键。
它指的是在实验中被改变的因素,也就是实验中所要测试的因素。
实验变量的设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设置实验变量时需要非常准确。
最后,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它指的是如何组织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实验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设计实验时需要非常科学。
总的来说,实验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研究对象、实验变量和实验设计,都非常重要。
第1页共1页。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1)实验对象。
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
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
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
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
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
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设计
生物统计学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概述明确试验目的设计类型操作实施方法是否主动施加干预?1. 实验研究受试对象: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动物——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疗效实验社区干预实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预防——社区干预实验2. 调查研究被动地观察、如实记录联系:调查研究可为实验研究提供线索,而实验研究还需要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加以证实。
实验设计(E xperimental Design)内容一、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三、几种常见随机化分组设计四、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五、临床试验设计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对照(control)(二)随机化(randomization)分组(三)重复(replication):比较结果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处理效应+非处理效应非处理因素非处理效应处理因素处理效应对照的形式包括: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㈠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例如:①实验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不接种疫苗。
②试剂空白、血样空白、无酶解空白、底物空白等。
特点:简单易行,但容易引起心理差异,从而影响实验效应的测定。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对照的形式㈢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以现有的标准或正常值作对照。
例①某种新的方法能否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②某病患者与正常人的某生理、生化指标是否相同。
——实验室应用较多㈣自身对照: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上进行特点:简单易行,使用广泛。
但若试验前后某些环境或自身因素发生改变,并且会影响试验结果,就难以说明问题。
㈤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互相对照例如:比较几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的疗效㈥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与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研究结果作比较——不好!!!!!!(二)随机化(randomization)分组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随机≠“随便”, 指每个受试对象以机会均等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讲解
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张贺鸣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010.09
引言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⑶计算样本大小的公式与举例
三、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⒈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 解决什么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如要研究一 个药物是否具有降压作用,可以通过观察两组动 物一组给药、一组不给药后血压的变化情况表现 药物的作用,通过给药前、后血压的变化观察药 物的作用效果。
⒉确定实验方法和指标
指标的选定须符合以下原则
⑴客观性:最好选用各种仪器检测的客观指 标,如体温、心电图、血气分析、瘤重、 体重、血红蛋白含量、溃疡面积的大小、 平滑肌收缩的长度等。
⑵特异性:指标能特异地反映观察现象的 本质,不会与其他现象相混淆。如高血压中 的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可作为高血压病的特 异指标;血气分析中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 分压可作为呼吸衰竭的特异指标。
? 设计样本数时要考虑的因素 ⑴处理的效果 ⑵实验误差: ⑶资料性质:等级分组 >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的样本量
⑷显著性水平:样本量 a<0.01大于a<0.05 ⑸抽样误差: ⑹实验结果的可能性:样本量双向 (存在A≤B和
A≥B两种可能性 )所需样本数多 ,单向结果 (只存 在A≥B或A≤B一种可能性 )所需样本数少 . ⑺实验设计类型 :样本数量 完全随机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配对设计>拉丁方 设计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并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充分考虑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以便确定实验的关键因素和需要测量的变量。
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确保实验结果能够回答研究问题。
二、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合理性实验设计中常常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为了确保比较结果的可靠性,必须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条件下的一致性。
这意味着除了研究者有意操作的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应保持一致。
三、随机分组和配对设计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偶然误差和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中常常需要使用随机分组和配对设计。
随机分组可以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配对设计可以减小个体差异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四、重复实验和样本量的确定重复实验是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样本量的确定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通过重复实验,可以检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而样本量的确定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使得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五、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选择应考虑到其适用性、精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验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科学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实验设计应考虑到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七、合理利用实验设计的结果实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并从中得出科学结论。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需要合理利用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以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并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与四个原则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与四个原那么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那么”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标准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那么”,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
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
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安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
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假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适宜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
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缺乏经历的前提下,应进展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历,选取较为适宜的假设干个水平。
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
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实验设计须遵守的三要素和六原则
实验设计须遵守的三要素和六原则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1)实验对象。
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
如用小鼠做实验,小鼠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或称为受试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
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
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
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
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参考)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和四个原则如下: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
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 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
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
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
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一般来说,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
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六原则”,是科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1) 实验对象。
实验所用的材料即为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实施的难度,以及别人对实验新颖性和创新性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材料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
最好根据特定的设计类型估计出较合适的样本含量。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有弊端。
2) 实验因素。
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都称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
影响因素有客观与主观,主要与次要因素之分。
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够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称为实验因素(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性且研究者并不想考察的因素称为区组因素或称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
最好通过一些预实验,初步筛选实验因素并确定取哪些水平较合适,以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实验难以完成。
3) 实验效应。
实验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在实验单位上所产生的反应称为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
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
对一些半客观(比如读pH试纸上的数值)或主观指标(对一些定性指标的判断上),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二、实验设计的“六原则”1)随机原则: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
尽量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减少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2)对照原则:空白对照组的设立——只有通过对照的设立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实验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
当某些处理本身夹杂着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时,还需设立仅含该非处理因素的实验组为实验对照组;历史或中外对照组的设立一一这种对照形式应慎用, 其对比的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多种对照形式同时并存。
3)重复原则: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
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实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4) 平衡原则:一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好坏,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
应充分发挥具有各种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人的作用, 群策群力,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上的分配,只有在时间上分配好了,才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特别忙而一段时间特别闲的情况。
5) 弹性原则:所谓空格,指的是在时间分配图上留有空缺。
适当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富有弹性的实施实验计划,并不断地调整好自己的实验进度。
6) 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时间的损耗上,必要时可以预测一下自己实验的产出和投入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越好,当然是以你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作基础的。
正确运用试验设计方法一试验设计概述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做试验,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在工农业生产中希望通过试验达到高质、优产、低消耗,特别是新产品试验,未知的东西很多,要通过试验来摸索工艺条件或配方。
如何做试验,其中大有学问。
试验设计得好,会事半功倍,反之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从20世纪30年代r.a.fisher把试验设计用于农业取得空前成功起,试验设计对微观经济及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50年代美国戴明把试验设计传到日本,用来减少产品性能异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影响整个日本工业界。
而60年代日本田口玄一将“正交设计”表格化,极大改善了试验设计,并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8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引进田口玄一方法,对美国研制新产品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统计工作者在应用中,开发研制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推广项目达数万项,经济效益累计达十几亿元以上,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大量新生事物的出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试用和使用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新生事物的研究、试验、开发中,这样才有利于新生事物的推广和应用,而正交最优化试验设计方法无疑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之一。
试验设计在工业生产和工程设计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1)提高产量;2)减少质量的波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准;3)大大缩短新产品试验周期;4)降低成本;5)延长产品寿命。
在自然科学中,有些规律开始尚未由人们所认识,通过试验设计可以获得其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猜想,这些猜想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例如遗传学的许多发现都藉助于上述过程。
二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试验安排得好,试验次数少且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多快好省,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举例来说:若影响质量指标的因素有A、B、C 3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分别为A1、A2、A3、B1、B2、B3、C1、C2、C3.(所谓因素的水平即该因素在其试验范围内取具有代表性的“值”,三水平就是有代表性的3个"值",水平有时不限于数值,它可以是原料的种类或操作方式等等)。
按传统的方法采用单因素轮换法安排试验:譬如因素B固定在B1水平上,因素C固定在C1水平上,试验安排为,如果试验结果发现在A3水平较好,则安排试验,这时发现B2较好,以后就安排,如果发现 C3较好,那么A3B2C3为最佳条件,这种试验安排的缺点是:①考察的因素水平仅局限于局部区域,不能全面地反映因素的全面情况,找不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无法再在三水平外继续找更好的配比组合(水平)。
②如果不进行重复试验,试验误差就估计不出来,因此无法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的精度。
当然,我们可以用全面试验法按它们所有可能组合的情况做试验,则需做33=27次试验,对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从中选出最优化条件,但这种作法很不经济,有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例如安排5个因素的3水平的全面试验需做35=243次,这在人力、物力、时间上是几乎不可能执行的。
因此,我们很自然地会提出下列问题:如何从大量的试验点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点呢?特别是怎样选择试验次数尽量少而又有代表性的试验呢?利用根据数学原理制作好的规格化表--正交表来设计试验不失为一种上策,这种设计方法被称为正交最优化,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事实上,正交最优化方法的优点不仅表现在试验的设计上,更表现在对试验结果的处理上。
还以前面提到过的三因素三水平的项目为例,是否同样做9次试验,可以完全克服单因素轮换法安排试验的诸多缺点,且能选出影响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便于进一步试验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便是利用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表1为三水平正交表中的一种,可以在本例中应用。
表1中的水平1、2、3分别为各自所在的列对应的因素的第1、第2、第3水平。
我们以试验6为例说明每一个试验是如何组成的:实验6是由因素A取第二水平A2、因素B取第三水平B3、因素C取第一水平C1所组成的,其余各组试验以此类推。
这9个试验安排得好,每个因素中每一个水平都有3个试验,正是由于它们搭配得均匀,所以任一因素的任一水平与其它因素的每一水平相碰一次,且仅相碰一次。
正因为如此,才便于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有时候,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出的结果可能与传统的单因素轮换法的结果一致,但正交试验设计更具有以下优势:①考察因素及水平合理、分布均匀。
②不需进行重复试验,误差便可估计出来,且计算精度高。
③找出了最主要因素,便于进一步试验。
④因素越多、水平越多、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越多,正交表的作用越大,而此时即使用单因素轮换法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因此,正交试验设计的使用具有广阔的天地(交互作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这个影响一般不等于各个因素单独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之和。
当需考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时,因素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三均匀试验设计及单纯形优化法简介但随着电脑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试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昂贵,则要求大大减少试验次数,且更加准确与推理性。
国际数理统计学会唯一的中国大陆院士方开泰教授与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1978年共同创造了“均匀设计法”,是一种最新的试验设计。
多年来,这一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外生产与科研的众多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和巨大经济效益,并得到国际上一致好评此时。
实际上,是对参与试验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数字仿真,从而大大减少了试验,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快速有效地优化了结果。
“均匀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试验设计方法,是“模拟”走向“数字”的突破。
在工农业各类优化课题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均匀设计”的优点1.试验次数大大减少。
例如某化工试验,欲找出最优产量或其它优化目标条件。
试验因素3个,每因素在取值范围内均有7个试验点。
采用“优选法”: 对多因素同时选优的试验,不适用。
采用“正交法”: 需做49次试验,方可找出最优产量或其它优化目标条件。
采用“均匀设计”:只需做7次试验即可。
2.自动将各试验因素分类为重要与次要,并将因素按重要性排序。
3.过程数字化,通过电脑对结果与因素条件进行界定与预报(如天气预报),进而控制各因素。
二.“均匀设计”的操作过程1.先由技术人员选出试验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及试验点;2.根据“均匀设计”选出适当的“试验表”;3.按照表格规定的顺序做试验;4.电脑算出该试验的数学模型,再算出优化条件及优化结果 三.单纯形法优化法1962年W.Spendley等首先提出了基本单纯形优化法,1965年J.A.Nelder等提出了改进单纯形优化法,变固定步长为可变步长,并引入了反射,扩大与收缩规则,加速了优化过程.自此以后,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单纯形优化法作了改进. 单纯形优化法的特点是:计算简单,不受因素数的限制,当因素增多时,试验次数并不增加很多,只需进行不多次数的实验就可找到最佳的试验条件.与正交试验设计及均匀试验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次选用的试验条件是根据前一次实验的结果来选定的,对试验条件逐步进行调整,最后达到优化,因此,它是一种动态优化方法.第四节 试验的因素和水平在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和军事科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作各种试验,以研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优的工艺条件或最好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