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公式大全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货币乘数、通货膨胀、国民收入、价格指数和利润率等。
1.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变化对货币供应总量变化的倍数关系。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乘数=1/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中,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法定比例保持的存款准备金。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本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100%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消费品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其中,消费品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包括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进口。
4.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一种衡量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常见的价格指数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总值/基期价格总值)*100%其中,价格总值是指所有商品价格的总和。
5.利润率利润率是企业或行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100%其中,净利润是指企业或行业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资产是指企业或行业的总资产。
以上是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评估经济状况和风险,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作为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公式的汇总。
1.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当市场处于供求平衡状态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QS=QD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E)=(%需求量变化)/(%价格变化)3.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收入弹性(EY)=(%需求量变化)/(%收入变化)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给个人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MU)=(%总效用变化)/(%消费量变化)5.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MC)=(%总成本变化)/(%产量变化)6.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揭示了生产建立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Y=f(K,L)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f表示生产函数。
7.边际产出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边际产出(MP)=(%产出变化)/(%投入变化)8.边际产品边际产品是指产品的单位价格。
边际产品(MRP)=(%价值变化)/(%产量变化)9.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指在当前价格下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GDP是指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P×Q)实际GDP=∑(P₀×Q)其中,P表示产品价格,Q表示数量,P₀表示基年价格。
10.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衡量了货币价值的下降。
通货膨胀率=(当前价格指数-前一时期价格指数)/前一时期价格指数×100%11.外汇汇率外汇汇率衡量了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直接汇率(DR)=1/间接汇率(IR)12.利息计算利息是资本的利用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这些公式代表了经济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
作为中级经济师,熟练应用这些公式将有助于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
中级经济师考点及公式分享
中级经济师考点及公式分享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考试,涵盖了众多的考点和公式。
对于备考的朋友们来说,掌握这些考点和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分享一些重要的中级经济师考点及相关公式。
一、经济学基础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富有弹性;小于1 则缺乏弹性;等于 1 是单位弹性。
2、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MU1 / P1 = MU2 / P2 =… =λ,其中MU 表示边际效用,P 表示价格,λ 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3、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GDP = C + I + G +(X M),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
二、财政1、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100%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 GDP 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 GDP 增加额2、税收乘数税收乘数= b /(1 b),b 为边际消费倾向。
3、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 GDP×100%三、货币与金融1、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M0 =流通中现金M1 = M0 +单位活期存款M2 = M1 +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2、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3、通货膨胀的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四、统计1、均值均值=总和/个数2、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3、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标准差/√样本量五、会计1、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六、法律1、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2、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和组成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和期限以上只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部分考点和公式,备考时需要结合教材和练习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从业者,掌握经济基础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公式既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考试范围内的经济基础公式进行汇总和解析,以便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
1.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公式为:边际效用:MU = ΔU/ΔQ边际生产力:MPP = ΔQ/ΔL边际成本:MC = ΔTC/ΔQ边际收益:MR = ΔTR/ΔQ通过边际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位变动对整体的影响,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公式为:价格弹性:Ep = (ΔQ/Q) / (ΔP/P)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而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调整市场份额。
3. 成本、收益和利润在企业经营中,成本、收益和利润是核心概念,其公式包括:总成本:TC = FC + VC平均成本:AC = TC/Q边际成本:MC = ΔTC/ΔQ总收益:TR = P × Q利润:Π = TR - TC这些公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盈利最大化。
4.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公式包括:国民收入:Y = C + I + G + (X - M)储蓄:S = Y - C - T投资:I = S + (X - M)通货膨胀率:π = (P - P')/P'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回顾经济基础公式是经济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边际分析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价格弹性是制定价格策略的重要工具,而成本、收益和利润公式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涵盖了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汇总:
1. 基尼系数:G = 1 - Σ(xi/n)^2
其中,xi表示第i个收入阶层的人口数量,n表示全部人口数量。
2. 总量经济学相关公式:
- GDP计算:GDP = C + I + G + (X-M)
- 财政乘数:K = 1/(1 - MPC)
- 价格指数:P = (Nominal GDP)/(Real GDP) * 100
3. 边际效用相关公式:
- 总效用:TU = ∑MU
- 边际效用:MU = ΔTU / ΔQ
4. 需求和供给曲线相关公式:
- 价格弹性:E = (ΔQ/Q) / (ΔP/P)
- 总收入:TR = P * Q
5. 货币供给和需求相关公式:
- 货币乘数:m = (1 + c)/(r + e + c + rr)
- 货币需求:Md = k * PY
- 货币供给:Ms = m * MB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公式,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式涉及的范围
较广,还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建议考生全面复习相关知识,并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在经济学领域中,公式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
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掌握经济学基础公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师考试所涉及的经济基础公式进行全面汇总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一、需求与供给1. 需求曲线:Qd = a - bP需求曲线描述了市场上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其中,Qd表示需求量,P表示价格,a为需求曲线的截距,b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表明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
2. 供给曲线:Qs = c + dP供给曲线描述了市场上生产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其中,Qs表示供给量,P表示价格,c为供给曲线的截距,d为供给曲线的斜率。
供给曲线表明供给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加。
3. 市场均衡:Qd = Qs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此时市场上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下,商品的价格和交易量达到了最优的状态。
二、成本与效益1. 总成本:TC = TFC + TVC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与总可变成本之和。
总固定成本(TFC)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等。
总可变成本(TVC)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费用等。
2. 平均成本:AC = TC / Q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成本可以衡量单位产量的平均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会递减。
3. 边际成本:MC = ΔTC / ΔQ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变化量与产量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边际成本表示单位产量的成本增加量,它是决策者在考虑增加或减少产量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4. 净收益:Net Income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净收益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净收益是企业实现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当净收益为正时表示企业盈利,为负时表示企业亏损。
中级经济师基础相关公式
中级经济师基础相关公式
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础内容,了解和掌握经济学中的相关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各种经济问题。
以下是几个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常用的基础相关公式: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C + I + G + (X-M)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它由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出口-进口,X-M)组成。
2. 名义GDP = 实际GDP ×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是在当前价格下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根据固定价格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平减指数用于调整物价上涨对GDP的影响。
3. 通货膨胀率 = (最新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 上一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上一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 × 100%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计算。
4. 劳动生产率 = 实际产出 / 劳动投入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水平的指标。
它通过实际产出除以劳动投入来计算。
5. 经济增长率 = (最新年度实际GDP - 上一年度实际GDP)/ 上一年度实际GDP × 100%
经济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它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实际GDP来计算。
这些公式只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相关公式的一部分。
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学领域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经济学水平,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要公式汇总第一章2.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Eij = CQi/Qi) / CPj/Pj)Eij>0,替代品;Ejj<0,互补品;Ejj = O,无关品。
3.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计算公式:Ey = (A Q/Q) - (Ay/y) = g以)x (y/Q)Ey>1,高档品;0<Ey<1,必需品;Ey<0,低档品。
第一早1.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 CX2QX1 ),表示为了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愿意放弃第二种商品AX2个单位。
加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正数。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MRS = P1/P2第三章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每一单位劳动L生产的产量。
AP = TP/L(3)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劳动△!_投入而增加的总产量MP。
MP= A TP/A L2.短期成本变量第四章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P - MC) /P = - 1/Ed【结论1】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
【结论2】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公式整理后:边际成本MC1 + (1/E d)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注意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即Ed的绝对值较小时,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但是,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增大,则价格将非常接近边际成本。
第五章1 .生产要素的相关变量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MFC,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3.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A U/A L=A U/A|第七章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GDP = C+I + G+ (X- M)2.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l = S+ (T-G) + (M-X)3.3.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2、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3、弧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价格的相对变动量4、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5、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收入的相对变化6789101112131415161718、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19、边际收益=总收益增加量/销售量增加量20、边际物质产品=总产量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1、边际收益产品=总收益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2、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23、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24、平均要素成本=成本/要素25、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6、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27、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收入的增量28、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收入总量2930入313233加率34+353637、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8、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9、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4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41、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42、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上年财政支出43、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44、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上年国内生产总值45、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46474849505152M0=53、货币供应量公式: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货币乘数54、均值(平均数)=所有数值总和/数值个数55、方差=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5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57、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均值58、标准分数=(数值-均值)/标准差59、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0、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61、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62、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63646566676869707172737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75、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76、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77、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78、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9、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081828384858687/利息费用8889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净额92、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93、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94、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95、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9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97、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9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99、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金-109110、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11、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2、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13、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4、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5、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1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117、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18、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9120121122123124125率)126127128、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129、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0、当前货币在一年后的价值=货币的当前价值·(1+利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作为一名中级经济师,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基础公式,供你参考:1. 均值公式(Mean Formula):均值是计算一组数的平均值的方法。
均值(Mean)等于总和(Sum)除以数量(Number)。
公式:Mean = Sum / Number2. 边际效用公式(Marginal Utility Formula):边际效用表示消费者为了获得一个附加单位的其中一种经济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公式:MU=ΔTU/ΔQ3. 需求弹性公式(Demand Elasticity Formula):需求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公式:E=(ΔQ/Q)/(ΔP/P)4. 边际生产率公式(Marginal Productivity Formula):边际生产率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所带来的增加产量。
公式:MP = ΔOutput / ΔInput5. 简单利润公式(Simple Profit Formula):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公式:Profit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6. 名义GDP公式(Nominal GDP Formula):名义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总产出。
公式:Nominal GDP = P1 × Q1 + P2 × Q2 + … + Pn × Qn7. 实际GDP公式(Real GDP Formula):实际GDP是指经过物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公式:Real GDP = Nominal GDP / GDP Deflator8. 通货膨胀率公式(Inflation Rate Formula):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百分比。
公式:Inflation Rate = (CPI₂ - CPI₁) / CPI₁9. 外汇汇率公式(Exchange Rate Formula):外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经济基础公式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解决经济问题非常关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基础公式:1.GDP(国内生产总值)=C(个人消费支出)+I(投资)+G(政府支出)+(X-M)(净出口)这是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主要公式,其中C是个人消费支出,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X是出口,M是进口。
2.GNP(国民生产总值)=GDP+NFP(净对外资产收入)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可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NFP是净对外资产收入。
3.可用收入=国民收入(GNP)-企业储蓄(S)-房地产折旧(D)-国际移转支付(IT)可用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个人和家庭支配和使用的收入,包括国民收入减去企业储蓄、房地产折旧和国际移转支付。
4.就业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就业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工作状态的劳动者人数,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人口中参与劳动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5.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6.边际消费倾向=Δ消费支出/Δ可支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是指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
7.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收入储蓄率是指个人或家庭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8.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比率。
9.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本期消费总物价水平/基期消费总物价水平)×100%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情况来评估通货膨胀。
10. Gini系数(基尼系数) = (A / B)× 100%Gini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标,A表示经济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B表示理想的平等分配情况下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
中级《经济基础》各类计算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类公式总汇
01、弧弹性公式计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中点弹性)点弹性:分母是基期(区别)
Ed=(销售变动量/(Q1+Q2)/2)÷价格变动量/(P1+P2)/2).其中Q指销量,P指价格;
02、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03、税收乘数K1=△Y/△T=-β/(1-β);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负值代表反方向变化;
0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β
05、平衡预算乘数:Kb=1 (仍有扩张效应,等于1倍效应)
06、投资乘数K=1/1-β=1/S(β: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
07、货币乘数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货币供给量的公式:M=基础B*K
08、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i=r-π)~反方向
09、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发达:60%;发展:45%)
10、债务储存度=当年债务收入/财政支出(2*-全国财政*/中央财政*-分母;警界线:15-20%)
11、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逐期-环比;量-速度;增长=增长)
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12、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1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14、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期末-期初)/平均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如果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
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与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用公式表示为:Eij为需求交叉弹性,Qi为商品i的需求量,ΔQi为商品i的需求变动量;Pj为商品j的价格,ΔPj为商品j的价格变动量。
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Ey代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Δ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Δ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4、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如用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的变动量,用Qs和ΔQs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则:5、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或者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
6、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7、边际物质产品边际物质产品(MPP)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用MPP代表边际物质产品,用ΔL 代表要素投入的增加量,用ΔQ代表总产量的增加量。
8、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MR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用MRP代表边际收益产品,用ΔL代表要素投入的增加量,用ΔR代表总收益的增加量。
9、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V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即边际物质产品乘以产品价格。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2017年经济基础公式汇总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点弹性1 如果 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2 如果 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3如果 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数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3、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y =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 >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Ey <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Ey=0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Ey<0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1收入弹性大于 1 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 1 的称为“必需品”;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 s >1,供给富有弹性2E s <1,供给缺乏弹性3E s =1,供给单位弹性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l;凯恩斯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a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 ----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C t ----现期消费支出c ----边际消费倾向YPt ----现期持久收入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 G Q = G H + G P式中,G Q ----经济增长率G H ----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 P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2.三因素分解法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一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1、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l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2、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 K 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几何平均数之差, 又称全距,用 R 表示.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 ;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利润 = 收入–费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④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④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调节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第二十九章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具体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具体公式:1、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2. 存货周转率-2.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三、盈利能力分析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1.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业务收入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3.资本收益率 = 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还有就是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项指标的高低;4.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注: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母不同,所有者权益范围要大于实收资本;该指标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在我国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5.资产净利润率 =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用于衡量运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6.普通股每股收益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7.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该指标越高, 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通常认为该指标在 5――20 之间是正常的,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反映资本保全和增值的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公式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符号释义:为∆Q 需求量的变动量,Q 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 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
∆P 为价格的变动量,P 0为变动前的价格,P 1为变动后的价格)①点弹性:E d =6QtQ =6Q ·P6PtP6P Q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等于需求量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②弧弹性:E d ==6Q·P O +P 16P Q O +Q 1需求曲线两点之间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与价格相对变动之比公式(符号释义:E ijP j为商品j 的价格,∆P j E ij=商品i 公式(符号释义:E y 代表原消费者收入,∆Y 程度。
公式4:供给价格弹性E S =∆Q S Q S÷∆PPX2A m/P2m/P1(符号释义:E S 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Q S 代表供给量的变动量,Q S 代表原供给量,∆P 为价格的变动量)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公式1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X 2∆X 1(符号释义:MRS 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X 2为放弃的第二种商品的数量,∆X 1为获得第一种商品的数量。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公式2预算约束:P 1X 1+P 2X 2≤mBX1(符号释义:P 1为第一种商品的价格,P 2为第二种商品的价格,X 1为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X 2为第二种商品的消费量,m 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①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
(收入有剩余)②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
(买不起)③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④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公式大全(章节无内公式的未列章节名称)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弧弹性(1)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i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yQ Q y y y Q Q Ey ∆∆•=∆÷∆=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yE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0=yE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0<y E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 s >1,供给富有弹性(2)E s <1,供给缺乏弹性(3)E s =1,供给单位弹性(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总效用函数:TU =)(Q f 消费数量为Q ,总效用为TU2、边际效用: MU =QTU ∆∆3、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12X X MRS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2X ∆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1X ∆个单位。
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4、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m X P X P ≤+2211。
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 ,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 1、 X 2,两种商品价格为P 1、P 2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基本形式为: ),(-=K L f Q -K ---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
L---表示劳动量。
2、平均产量(AP)LTP AP =总产量(TP )L----表示劳动量 2、边际产量(MP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LTP MP ∆∆=3、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4、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ATC=TC/Q=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变成本5、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MC―――――边际成本、TC--增加的总成本、Q---增加的产量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TC=TFC+TVC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ATC= TC /Q=AFC+AVC=TFC/Q+TVC/Q6、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C MC(边际成本)ATC(平均总成本)M AVC(平均可变成本)M’AFC(平均固定成本)Q商品边际替代率:如果用MRS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为: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总收益: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
若以R代表总收益,P代表单位产品价格,Q代表销售量,则有:R=P·Q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以AR代表平均收益,则有:AR=R/Q=P·Q/Q=P (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MR=△R/△Q=△(P·Q)/ △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其中: C―――――消费;I―――――投资; G―――――政府购买;(X-M)―――净出口;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其中,I---投资 S---储蓄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其中, I---投资 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税收 G---政府购买 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其中:(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C=YL+⋅ WR----财产收入 YL----劳动收入a⋅WRca--------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C t =t YP c ⋅C t ----现期消费支出 c ----边际消费倾向 YP t ----现期持久收入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储蓄函数的公式: ------边际储蓄倾向(MPS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10<MPS<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MPC+MPS=1。
投资函数:dr e r I I -==)(e ------自主投资,是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 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
dr -----引致投资,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
投资乘数表达式投资乘数k=SI Y 111=-=∆∆ββ为边际消费倾向S 为边际储蓄倾向。
表明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S 的倒数。
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即, G Q = G H + G P式中,G Q ----经济增长率G H ----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 P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2.三因素分解法(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即:G Y = G A +αG L +βG kG 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α---t 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 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 ),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G A =G Y-αG L-βG k1、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
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2、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
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