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
《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
《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
《美丽世界的孤儿》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战争摧毁的世界中,
讲述了一个孤儿的成长历程。
这个孤儿名叫小明,他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被迫成为一个孤儿。
小明在孤儿院里度
过了他的童年,和其他孤儿们一起生活。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小明从中学会了坚强
和勇敢。
小明在孤儿院里结识了一位老人,他给小明讲述了美丽世界的故事。
这个美丽世界是
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没有战争和贫穷,人们都生活在幸福和安宁中。
小明对这个美丽
世界充满了向往,他决定要为了这个美丽世界而努力奋斗。
小明长大后,离开了孤儿院,进入了社会。
他面临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
放弃。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也给人们带
来了希望和勇气,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坚持下去。
《美丽世界的孤儿》还提醒我们,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战争和不幸中。
我们应
该关注这些人的生活,并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了这个美丽世界,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美丽世界的孤儿》让我受益良多。
它提醒了我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也让我明
白了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启示,改变自己
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
阅读《亚细亚的孤儿》
阅读《亚细亚的孤儿》《亚细亚的孤儿》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开始了五十年的日据时期。
这五十年的时间里,台湾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她是在日本铁骑下饱受苦难折磨的人民,也是远望故国期盼回家的孩子。
1946年《亚细亚的孤儿》在日本出版,作者用生动朴实的笔调,述说了台湾这段极其心酸的历史。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的际遇,向我们展示了殖民地时期的社会风貌。
主人公胡太明,原本是对未来怀着无数憧憬的知识青年,但却一步一步地被环境吞噬,直至疯掉。
“孤岛”台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有一个名词“孤岛文学”,这个孤岛是指当时处在封锁时期的上海。
也就是我们在《八佰》里战争对面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但台湾的孤岛时期,是凋败的、颓丧的、备受压迫的。
在这孤岛的环境里,诞生了“亚细亚的孤儿们”。
在当时,日本人推动着“皇民化”,学校实行日语教育。
私塾渐渐消失,“汉学”也岌岌可危。
一些人努力地让自身实现“皇民化”,他们主动求变,以希望在这种环境下立足。
但无论如何将自己“皇民化”,其流淌着的台湾人的血液就决定了其身份的“尊卑”。
胡太明的生活环境里,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主动讨好日本人,蔑视自己的同胞,但根本不可能有着和日本人同样的地位与待遇。
而有另一些人,始终渴望着大陆,他们怀念科举时代,崇尚着汉学,以子孙到往大陆为荣。
这就是胡太明的爷爷。
胡太明也深受爷爷的影响,在机缘之下来到大陆,渴望“骨埋江南”。
在去往大陆的船上,胡太明的作诗“游故国”,后再三思索改为“游大陆”。
故国这个词,他不敢乱用。
后来,太明终究没有“骨埋江南”,战争爆发后,因其台湾人的身份被落狱。
越狱逃走后,还因为身份境遇被船员奚落一番。
早在太明留学日本时期,经朋友劝说参加爱国青年政治运动会议时,因其直言不讳自己是台湾人,被学生们排斥、鄙视。
他们将其视为日本人的间谍。
沦为殖民地的台湾,被日本欺压奴役的同时,也不被很多大陆人接受。
这是真正的“孤岛”,无数的辛酸与磨难都在此时上演。
《亚细亚的孤儿》的读后感
《亚细亚的孤儿》是吴浊流的一部代表作,也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描绘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有特色。
主人公亚细亚,是一个善良、纯真、坚韧的女性形象,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但她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她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书中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紧凑。
作者通过描绘亚细亚的生活,象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同时,书中也描绘了社会的变迁,让人深感痛心。
这些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常。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
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也看到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也看到了人性的残忍。
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明白了生活虽然充满了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小学生作文】二年级读后感200字【三篇】
二年级读后感200字【三篇】
后来,潘冬子母亲为了保护井冈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汉三陷害,给活活烧死在了一间茅屋里,于是他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誓为母亲报仇雪恨,勇敢地和游击队一起与敌人做斗争。
在一个大森林里,樵夫和他妻子常常为孩子吃不上饭而发愁。
后来,圣母把他的孩子抱走了,取名叫玛利亚。
圣母很疼她,每天都有天使陪伴她。
但是,玛利亚学会了撒谎,圣母把她罚到人间,并把她变成了哑巴。
玛利亚被罚到人间后生活得很艰辛,过了很长时间国王救了她,并娶她做了王妃。
可是玛利亚还是不承认撒谎的错误。
圣母就把她的孩子先后都抱走了。
大臣说:“玛利亚是吃人的魔鬼。
”,决定要烧死她。
在最后的时刻玛利亚终于承认了撒谎的错误,圣母原谅了她并还给了她孩子,使她又能说话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能撒谎,知错就改。
相传,一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就杀掉。
有个姑娘要阻止他的这种做法,于是愿嫁给国王。
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要杀掉她的时候刚好讲到精彩的部分,国王只好不杀她。
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不再杀女子。
《一千零一夜》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有的发扬勇敢冒险精神,有的对机智善良、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下层社会人民给予赞扬。
所以我们要和故事里的人一样勇敢冒险。
《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
“根”的缺失与归属感的泯灭——读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的作品分为两期,前期主要是描写日据时期的台湾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后期主要是描写国民党掌权时期官僚政府的黑暗,《亚细亚的孤儿》既是吴浊流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吴浊流文学地位的奠基之作,更是台湾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本文主要探讨《亚细亚的孤儿》中体现出来的台湾人民种族归属感的缺失,阐发对复杂的台湾文化的初步解释。
《亚细亚的孤儿》的写作跨度很长,几乎蔓延整个日据时期,具有一定的年代感,虽然不算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但是也具有相当的叙事厚度。
小说主要通过主人公胡太明的视角,叙述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困苦的生活和复杂纠结的心理状态,揭露了日本政府的黑暗反动统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日据时期的台湾“清明上河图”。
胡太明祖孙三代极具代表性,爷爷是典型的超然派,信奉陶渊明的那套避世哲学;父亲是典型的现实派,努力地在现实社会中谋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胡太明是软弱的反抗派,有一定的觉醒意识但是不敢付诸实际行动;哥哥是典型的“国民派”,极力将自己日本化以谋求现实利益。
这几个人很好的代表了当时台湾社会主要的几类人。
主人公胡太明是一个很软弱的人,虽然遭受日本训导的欺侮,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甚至于不敢辞职;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十分小心翼翼,面对妻子过分的自由行为也不敢多加指责;被强征入伍之后,被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吓得晕厥过去。
其实整个台湾六百万民众在当时都是软弱的,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据后,前两年还发生过抗日行动,被镇压后,整个台湾岛就完全被日本政府掌控。
不止胡太明,其实每个台湾人在当时都是软弱的,活在殖民地的阴影之下。
台湾人的归属感缺失也从这里开始。
我们看台湾历史,明朝末叶大陆人民开始大量迁往台湾,主要以华东地区为主,后经历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进入郑氏政权时期,再到清朝时收归福建府,然后是日据时期,最后是国民党盘踞时期。
我们纵观整个历史脉络,不难发现,台湾的主权问题一直是不稳定的,居民以大陆移民为主,因此台湾人的“根”应该在大陆。
亚细亚孤儿如何开出繁荣之花——许倬云《台湾四百年》读后
亚细亚孤儿如何开出繁荣之花——许倬云《台湾四百年》读
后
宋石男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报告》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我同情、理解并且敬佩台湾同胞,不仅因为他们从亚细亚孤儿走上自由繁荣之路,更因为同根同种的他们,用已经和将要实现的成就。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宋石男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与许倬云先生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 [J], 陈远
2.重新界定“人”的价值——许医农与许倬云通信 [J],
3.台湾史研究的“兼顾史观”——评许倬云著《台湾四百年》 [J], 陈孔立
4.许倬云的智慧 [J], 魏邦良
5.你再不是孤儿——《亚细亚的孤儿》读后 [J], 孙自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
《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终于看完这本书了,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太好看,最后几节实在看不下去了。
感觉所写的文字不是特别能打动人,是因为这些文字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而情节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没有曲折的故事,看完以后根本就想不起什么情节。
太明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对一些行为他会感到不满,愤怒,可却不会采取什么行动。
他常常逃避现实,以老庄、陶渊明为寄托,想要逃避这些纷争。
一开始他一直想着国家,不为自己个人的幸福着想,到了后来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做何改变,然后想要结婚了,本以为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太明很不喜欢妻子的所作所为,可是他又没勇气说他的妻子,只好让她自由自在,这就跟我前面讲的一样,对一些行为生气,可是只会闷在心里,不敢讲出来。
可以说他很爱国,而现在很多人却没有这样的感情了,大家都在为了自己做打算,个人感觉爱国的人是很少的。
大家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而太明却视钱财乃身外物,在分家产时他觉得无所谓,甚至可以把财产捐献出去,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人了。
他是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所以他很喜欢老庄,陶渊明,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却几乎看不到这样的人了,因为大家都想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怎么可能淡泊名利?现在推崇金钱已经到了很高的地位,没钱寸步难行,想做的事都做不了。
也许钱不是最重要的,但当钱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时,钱就是非常重要的。
他留学日本,有挺高的学历,可在台湾却无法施展才能,因为日本控制了台湾,它不允许台湾人当官,而日本人却可以在台湾作威作福。
日本人在台湾实行奴化教育,小孩子必须要学习日语,并且最好要改姓。
书中说到有一部分人改掉了自己的姓名,甚至饮食起居都皇民化,就已经向日本屈从,没有骨气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日本卑躬屈膝,没有民族自尊心的人,这样的人是不爱国的。
书中提到大陆人爱打麻将,即使孩子生病父母也还在认真地打麻将,对麻将有狂热的爱,这是大陆人的一个缺点,就跟吸鸦片一样。
一夫多妻制也在书中体现了,它批判了中国腐朽的一面。
【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
【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是一本充满温情和力量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孤儿的成长故事,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有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露西的女孩,她从小就没有父母,成长在孤儿院中。
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些和她一样命运悲惨的孩子,他们共同面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尽管生活给他们的是一个险恶的世界,他们却用着自己的方式努力活着,用着自己的方式让彼此感到温暖。
露西在孤儿院里结交了很多朋友,他们支持着彼此,相互鼓励,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尽管生活的颠沛流离一度使露西备受折磨,但是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的向往。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好心人,他们给了露西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让她慢慢地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拥有了一个幸福的未来。
这些人的出现,不仅给了露西希望,也给了读者希望,让我们明白,即便身处逆境,也要抱有一颗坚定的信念,相信有一天,幸福终将会到来。
通过露西的成长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坚强和美好。
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悲观和退缩,而是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美好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前行,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幸福。
小说中也传达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依然能够拥有爱和善的品质,相互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读完《美丽世界的孤儿》,我也深刻地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露西孤独的成长过程中,她缺少了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但是最终,她通过朋友和善良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家和爱。
我们要倍加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用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
《亚细亚的孤儿》读后感《亚细亚的孤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亚细亚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的复杂性。
本书作者巴尔扎克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让读者沉浸在这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中。
小说以发生在19世纪法国的底层社会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孤儿亚细亚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
在这个世界中,亚细亚身处于社会底层,受尽欺凌和压迫。
她的命运始终与贫穷、环境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她一直在苦苦挣扎,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亚细亚的孤儿》通过亚细亚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描绘了社会底层人士的艰辛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屈从于邪恶的力量。
同时,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着不同的人性表现,有些人表现出同情和善良,而有些人则沉迷于自己的私利而无视他人的痛苦。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不公。
亚细亚作为一个无助的孤儿,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困难,还有心灵上的痛苦。
她试图通过努力和勇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往往遭遇到更多的阻碍和打击。
她曾经对人性的善良抱有希望,但却被社会的黑暗力量吞噬。
在这个故事中,我也看到了亚细亚的坚持和勇气。
她不被击倒,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希望能够逃离苦海。
她的坚持与无畏令我深受感动,也使我反思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是否有像亚细亚一样的坚持和勇气?面对逆境,我们能否保持乐观的态度并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亚细亚的故事中蕴含着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小说揭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社会秩序,引发了我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思考。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逼真生动,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与复杂性。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光明和黑暗,使我们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总的来说,《亚细亚的孤儿》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它通过亚细亚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我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对自己的成长和价。
亚细亚读后感
亚细亚读后感《亚细亚》是法国作家马尔克斯·马尔多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以一名法国外交官的视角,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的亚细亚。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战争的批判而闻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追求。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战争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小说对战争的描写让我深感震撼。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在小说中,战争不仅仅是指两国之间的冲突,更是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生活的摧毁。
战争让人们失去了亲人,让孩子失去了家庭,让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绝望之中。
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
其次,小说对人性的揭示让我深思。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战争的环境下,人们的本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有的人表现出了慈爱和善良,有的人则变得冷酷和残忍。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揭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小说对爱情的追求让我感到温暖。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与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战争的环境下,爱情成为了人们唯一的慰藉和希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幸福。
作者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温暖,也让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总之,《亚细亚》是一部充满深刻思想和对人性、战争和爱情的深刻洞察的小说,让我深受触动。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人性、战争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幸福。
《亚细亚的孤儿》 本篇概略.doc
《亚细亚的孤儿》本篇概略台湾沦入日本后,其初期抗战思想是非常炽烈的。
全民一致,梦想着恢复主权。
但无援的抗战分子,两三年就被扫荡消灭了。
可是人心不是这么简单就安静下去的,但因长时期的压制,直接行动已无能为力,抗战思想也分裂为三派:一为绝对派,一为超然派,一为妥协派。
绝对派是以努力扶植抗战思想来代替抗战;超然派是对政治完全绝了望,对新政权也不协力,只求个人的乐趣;妥协派是追求现实,而接近新政权,以谋求自身的利益。
围绕在胡太明的小小的环境里,也有这三种色彩。
胡太明在台湾沦日后不久,出生于乡间的望族,父亲是大夫,祖父是学者。
祖父是超然派,父亲是现实主义者。
胡太明长大起来,听从祖父的安排,进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
胡太明的老师是绝对派,以传播汉学为思想的反抗。
可是私塾被关闭后,胡太明也中途辍学,改入公学校(小学),更进师范学校,受到新教育。
他毕业师范学校后,做了乡间公学校的教员。
在那里,日、台人教员间,常有暗斗,胡太明对两边都没有偏向,继续着他的教学生活。
校里有年轻的女教员两人。
一个是日人,名叫久子,另一个是台人,名叫瑞娥。
年轻的三人因担任学课的关系,在一起的机会很多。
不知不觉中,胡太明的心被瑞娥的好意所吸引,但又醉心于久子的活泼丰美;要瑞娥,即觉得心有不足,要久子,又没有充份的勇气。
久子虽对太明也抱有好感,但因环境的支配,不能任意谈恋爱。
其原因,是胡太明在无意识中,存有自卑感,而久子也无意识地怀有优越感,虽有这样的隔阂,但两人的情感,却一天一天地发展起来。
校长知道之后,就把久子调离他校去了。
另一方面,职员间,日、台人的暗斗,日益加剧,胡太明虽想超然不问,但又被牵入旋涡中,而觉得矛盾。
不久有一位曾训导跟校长吵了架,离职留学去了。
久子走了后,他也不堪现实的矛盾,也去日本留学了。
到了日本一看,问题更不是在恋爱什么的了。
他惊骇于新文化的进步,只一心读书。
可是留学生,都在奔走于政治运动,他因没有参加他们的活动,成为孤立的状态。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_作文1950字_高三读后感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气魄和自信,一句“谁主沉浮”仿佛暗含着自己即将获取胜利的那种轻狂和自在。
但在时代的大潮中,浪淘尽的风流人物毕竟只有区区那么几位,大多数的我们,可能只能是这社会汪洋的一页扁舟,循着命运的轨迹一沉一浮。
而这正是我读完《亚细亚的孤儿》后的感受。
说来也巧,在看完《亚细亚的孤儿》之前正好读完了路遥的《人生》。
两本书虽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产物,但却同样描写了青年人在时代和命运左右后的无奈与迷茫。
不管是《亚细亚的孤儿》中描写的抗战年代的中国台湾,还是《人生》中展现的改革时期的陕北高原,虽然与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一定的距离,但书中主人公的那种心态却格外的让人熟悉与感同身受——那是在面对无形规范和约束后的一种迷惘,一种疑惑。
在没有了战火的今天,我们似乎依旧被束缚的很紧,踌躇满志的我们依旧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与多年前的青年才俊,似乎相差无几。
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描写了日据中国台湾时期,主人公胡太明这个知识分子曲折蜿蜒的一生。
他早年依照爷爷的意思,接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骨子里就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仰和尊重。
但好景不长,日本所谓的“国民教育”逼迫着他不得不半路放弃他对传统的追随,进而进入日办学校进行奴化教育。
成年后,这种文化认同的模糊感,让胡太明更加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跑去日本,但日本人并没有把他作为族人接纳;他跑去大陆,但大陆人却惶惶然要遣送他回台,生怕他是日本的间谍。
两边都没有的得到认同的太明只能悻悻地回到中国台湾。
但千辛万苦回到中国台湾之后,太明却越发认不清中国台湾的面目了——腐朽的政府,悲惨的人民,破坏的环境让太明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个没人要的孤儿。
终于,在历经亲人相继离去的太明,最终疯了,或许只有在紊乱的精神世界中,他才能解脱自我。
看罢《亚细亚的孤儿》,我总觉得太明跟自己很像。
自我认同危机下的“孤儿意识”——透析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
自我认同危机下的“孤儿意识”——透析吴浊流的《亚细亚
的孤儿》
冯晓娟
【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亚细亚的孤儿》是台湾作家吴浊流的长篇小说,小说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境遇,还展示了主人公胡太明在这种情境下的“孤儿意识”.这种孤独、迷茫的“孤儿意识”是自我认同危机的一种表现,是自身的身份遭遇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内在体现,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的表现才得以呈现显性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他者的多方面不认同和个人化的矛盾认同.胡太明外在的孤儿表现,体现了这种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殖民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外在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
【总页数】5页(P90-94)
【作者】冯晓娟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汉魂终不灭":"孤儿"寻求回归"母亲"的怀抱——浅析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J], 王宜春
2.从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看台湾新文学 [J], 蒋燕;严弋琴
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中的儒学思想 [J], 陈昭瑛[台湾]
4."孤儿意识"论--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分析 [J], 刘红林
5.台湾“流亡文学”的奠基之作——论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的经典性 [J], 李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儿行读后感优质5篇
孤儿行读后感优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孤儿行读后感优质5篇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技巧的赏析和评价,读完一部有意义的作品,我们一定要有写读后感的习惯,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孤儿行读后感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
【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是戴维·米切尔所著的一部小说。
通过主人公凯茜的视角,讲述了她在孤儿院中成长,经历了痛苦与挣扎,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故事。
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刻画了孤儿院的残酷现实。
孤儿院是一个孤独、冰冷、没有温暖的地方。
孩子们不但要承受身体上的虐待,还要面对着心灵上的折磨。
在孤儿院中,孩子们被剥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满足成人的需要。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凯茜一度对自己以及生活产生了绝望。
小说中的凯茜并没有被这样的环境击垮,反而坚持着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渴望爱和温暖,她希望能得到一家人的关爱。
在她的帮助下,她成功地逃离了孤儿院,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成为了一个自立的女人,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凯茜的坚强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明白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
小说中还融入了对性别和社会等议题的思考。
凯茜在逃离孤儿院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她也从这些人的经历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性别的歧视。
虽然她也曾一度陷入了困境和迷茫,但她最终选择了相信自己,并为自己争取了应有的权益。
通过凯茜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和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美丽世界的孤儿》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
它通过一个孤儿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爱与仇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较量。
读完这本小说,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不能仅凭外表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
人应该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奋斗,并为他人的幸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相互关爱和帮助,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2024年个人读后感(15篇)
个人读后感(15篇)个人读后感1星期日,从百货大楼中走下三个人,中间是一个漂亮的男孩儿,双手牵着爸爸和妈妈,爸爸和妈妈都是盲人。
所有的人停住脚步,为他们闪开了一条路。
他们边走,边说,边笑,渐渐走远了。
三个人一双眼睛!而我两只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
我不知为什么,跑下楼去追赶他们,但车流与人流却淹没了那三个人。
我惘然若失,哦,我为什么竟然哭了?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我们是正常人,但却不一定比盲人更热爱生活。
而盲人却在一天又一天乐观而艰难地生活着。
我这时才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我也为我能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感到倍加幸福。
生活是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同样会对你哭。
让我们快乐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个人读后感2《羊奶妈与豹孤儿》的作者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这本书通过十三个小故事,讲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我最喜欢其中一篇,《金丝猴与盘羊》的故事,讲述的是猎人在一片椿树林里发现了十几只盘羊,盘羊们在一群猎狗的追捕下,疯狂而逃,唯独丢下了刚出生的小羊羔和保护它的母羊在后面。
眼看猎狗就要马上咬住小羊羔了,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一群金丝猴出现了,并用“猴子捞月”的方法,成功的救出了小羊羔。
而在猎人围捕金丝猴的时候又是盘羊驮着金丝猴,逃出猎人的.包围圈。
看了这篇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原来,在动物的世界里,会有如此的默契。
为了救对方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生存,金丝猴与盘羊,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互为依傍。
它们团结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也要向它们一样,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个人读后感3 即使是一个人,你也要分清楚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寂寞。
书拿到后很快都读完了,没错我也还是一个人,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奇怪的。
年纪不是别人瞧不起你的理由,幼稚才是!刘同分享了很多人生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人生的路很长,没有人规定我们该怎么走我们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走!那就多读书吧,建设自己的原则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致亚细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致亚细亚的一封信读后感《<致亚细亚的一封信>读后感》读完《致亚细亚的一封信》,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刚开始读的时候,其实有点摸不着头脑,不太清楚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称呼和表述方式写信。
这就像是我在一个陌生的大房子里,到处摸索探寻着各个房间的用途一样。
读到其中描述亚细亚的部分时,我感觉作者像是在向一个许久不见、无比思念的老友倾诉。
作者笔下的亚细亚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一个个生动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去亚洲一些古老城市旅行的经历。
比如去印度的瓦拉纳西,恒河边上那繁忙又神秘的仪式,人们对于信仰的执着,仿佛能触摸到那种古老文化的脉搏。
这种感受就跟作者所传达出来的亚细亚的那种深沉厚重的力量很相似。
特别触动我的是作者对亚细亚这片土地上人们坚韧品质的描述。
“这里的人们历经风雨,却从不曾被打倒。
”这样的话语击中了我的心。
我马上就想到了四川的汶川地震,那时候人们展现出来的坚强、互助精神。
全国各地的人都纷纷伸出援手,而四川当地的人民也积极展开自救和重建。
这种坚韧不拔的劲儿,好像就是亚细亚这片土地上人们所共有的品质的缩影。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一些疑惑。
作者有时候用词比较隐晦,他写的一些比喻我不能马上理解。
例如“亚细亚像一艘古老的却永不沉没的船,飘在时间的海洋里。
”这个“飘在时间的海洋里”我思考了很久。
后来我明白了,它可能意味着亚细亚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无数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始终前行。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他对亚细亚深深的热爱和敬意,还有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
这封信不只是简单的表述,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呐喊。
通过这样的阅读,让我对亚洲这个整体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后我再看待亚洲的文化、人民的时候,可能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国家或民族的视角,而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它有着共通的灵魂和历史底蕴。
对了还想说,这封信也让我有了冲动,想要去了解更多亚洲不同地区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瑰宝。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亚细亚的孤儿》是一部由中国作家曹文轩所著的小说,以故事讲述的形式深刻地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痛苦与无奈,反映了一群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和不安。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小说主要围绕着两个孩子——大妹和小兵的故事展开,其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幕幕,便如同一部波瀾壮阔的历史史诗,让读者心灵深处荡漾着波澜壮阔的情感。
故事一开始,便是大妹和小兵在面临丧亲之痛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他们的祖父、母亲和父亲都相继离世,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面临着无尽的痛苦和不安。
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国家和家族的分裂之中,到处都是危机重重。
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不久之后,他们听说了另外一个孩子——小牛刚刚失去了母亲,也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命运,于是他们决定将小牛带回自己的家中照顾。
虽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但他们彼此相互扶持着,苦难之中也逐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是短暂的。
社会上的纷乱和无序,政治上的迫害和斗争,一切都牵动着三个孩子的命运。
大妹、小兵和小牛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落到了异乡和陌生的环境之中。
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和无奈,让人不禁想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曾经的历史的洪流,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
虽然他们很小,但他们懂得着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勇敢,他们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坚定,朝着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通过阅读《亚细亚的孤儿》,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困苦和无奈,以及那一群人所经历的苦难。
我们也能从中看到那一代人的坚韧和勇敢,以及他们的信念和坚定。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而这些经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珍爱和平、推崇和谐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阅读《亚细亚的孤儿》是一次有益的历史体验,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荒诞和残酷,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理解历史的发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只有那些坚守着信仰和勇气不息的人才能够向着前方前进,那才是人类的真正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的缺失与归属感的泯灭
——读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的作品分为两期,前期主要是描写日据时期的台湾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后期主要是描写国民党掌权时期官僚政府的黑暗,《亚细亚的孤儿》既是吴浊流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吴浊流文学地位的奠基之作,更是台湾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本文主要探讨《亚细亚的孤儿》中体现出来的台湾人民种族归属感的缺失,阐发对复杂的台湾文化的初步解释。
《亚细亚的孤儿》的写作跨度很长,几乎蔓延整个日据时期,具有一定的年代感,虽然不算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但是也具有相当的叙事厚度。
小说主要通过主人公胡太明的视角,叙述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困苦的生活和复杂纠结的心理状态,揭露了日本政府的黑暗反动统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日据时期的台湾“清明上河图”。
胡太明祖孙三代极具代表性,爷爷是典型的超然派,信奉陶渊明的那套避世哲学;父亲是典型的现实派,努力地在现实社会中谋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胡太明是软弱的反抗派,有一定的觉醒意识但是不敢付诸实际行动;哥哥是典型的“国民派”,极力将自己日本化以谋求现实利益。
这几个人很好的代表了当时台湾社会主要的几类人。
主人公胡太明是一个很软弱的人,虽然遭受日本训导的欺侮,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甚至于不敢辞职;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十分小心翼翼,面对妻子过分的自由行为也不敢多加指责;被强征入伍之后,被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吓得晕厥过去。
其实整个台湾六百万民众在当时都是软弱的,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据后,前两年还发生过抗日行动,被镇压后,整个台湾岛就完全被日本政府掌控。
不止胡太明,其实每个台湾人在当时都是软弱的,活在殖民地的阴影之下。
台湾人的归属感缺失也从这里开始。
我们看台湾历史,明朝末叶大陆人民开始大量迁往台湾,主要以华东地区为主,后经历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进入郑氏政权时期,再到清朝时收归福建府,然后是日据时期,最后是国民党盘踞时期。
我们纵观整个历史脉络,不难发现,台湾的主权问题一直是不稳定的,居民以大陆移民为主,因此台湾人的“根”应该在大陆。
但是长期的两岸分隔,造成血缘家族关系的断裂,例如小说中胡家的祠堂就是其先祖迁到台湾后所建,至于更早的血脉便逐渐散佚在历史里了,台湾人的大陆归属感是逐渐削弱的。
进入日据时期,日本人推行“台湾日本化”,提倡“国民运动”,凡努力成为天皇子民的台湾人就能受到优待,学校里只允许讲日语。
小说中结尾处提到,大陆军队来台之后,发现
台湾人只会讲日语和台湾话,年轻的一辈连台湾话都不会讲。
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日本化了。
对待日本的态度问题上,台湾一向是宽和的,甚至一些老一辈的人还会怀念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繁荣昌盛的景象。
但是日本人的大和族血统不承认台湾人,日本化只是他们的殖民手段,他们并没有想真正将台湾人纳入到大和民族的血统之中。
这就造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妾有情而郎无意”,台湾人无法将民族归属感给予日本,特别是日据时期结束以后这种归属感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胡太明迁往日本留学,有经验的人警告他说,不要说自己是台湾人,台湾人的日语口音很像九州那一带,称自己是福冈人为好。
这充分印证了台湾人自身身份的不自信和飘移不定。
而大陆人在当时是警惕台湾人的,因为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在政治意义上,台湾和大陆在但是几乎是敌对的,为防止间谍,大陆人对台湾人充满戒心。
胡太明前往大陆寻求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在集会上不小心说漏了嘴,便遭到了旁人的鄙视。
别的台湾人都自称是福建人或者广东人,同样不敢称自己是台湾人,这反映了在大陆同胞面前台湾人身份同样是不受信任的。
台湾没有悠久的历史,和美国一样,台湾的历史也是一部移民史。
但是美国幅员辽阔,在移民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利坚文化,而台湾因其地域狭窄,又常被交换政权,文化始终是被控制的,虽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但是这种汉民族文化也是台湾化的,或者被荷兰化、日本化,和大陆的中华文化大有不同。
小说中多次提到台湾人是敬神的,例如妈祖神等,这同大陆主要敬祖宗神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现在的台湾社会对大陆态度冷漠,相反对日本是宽和接纳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同根同源,可又有文化分歧,这就是明显的归属感缺失的体现,台湾民众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根”的寄托。
反映在语言上,小说结尾处说大部分台湾人都只会讲台湾话和日语,不懂国语,后来国民党统治时期又推行南京国语,一直沿用至今。
在语言上,和大陆本土闽南语稍有变动的台语,日据时期的日语,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南京国语,可以说台湾地区的语言是多变的,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尚且如此多变,台湾文化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有人形容日本文化像一颗洋葱,剥开来是没有核心的,多种文化已经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每一个层面。
囿于政治因素,我们一直称台湾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但是我个人认为台湾文化也像一颗洋葱,有闽南文化,有南岭文化,有日本文化,有南京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留比大陆做的好,但是日本式的生活习俗已经深入当前的台湾社会。
或许正是因为台湾文化本身的复杂性,才导致了台湾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