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554- 初中人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人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人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湖北省石首市笔架山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营造平等、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价值观。这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生命。而我校部分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上的更新,课堂上所表现出现的所谓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也只是一种形式。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来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并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校决定进行《初中人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这个课题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一切知识点都有老师讲解、灌输。于是老师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机械的、生硬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去,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新课标一直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活动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营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因此进行人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人本有效课堂:人本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基本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精当;
2. 讲课精炼有效;
3. 主体作用发挥;
4. 分层教学落实;
5. 师生关系和谐;
6. 教学目标达成。
三、选题的意义
1. 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领学校向纵深方向发展,办好具有笔架特质的荆楚名校;
2. 更新教师的教科研理念,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一批能起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
3.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内驱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4.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5.建构良好的课堂教学文化,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环境的
影响力,要通过内引、外联、与生活的对比三种方式综合运用,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
6.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和办法,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将有效教学的理念转化为自身观念的行为;
2. 提高课堂效率,高效低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 渗透学习策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并不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2.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 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 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从实践层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