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合集下载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是产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采购环节,必须严格筛选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标准。

首先,要明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包括规格、性能、化学成分等,并将这些要求准确传达给供应商。

在供应商提供样品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证,确保样品符合要求。

同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的产品。

在原材料和零部件入库前,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对于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可靠性测试。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予以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整改。

二、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与管理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的正常运行和精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和校准。

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计划,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精度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加工精度符合产品要求。

对于易损件和关键部件,要做好备件管理,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以避免设备故障影响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工装夹具的管理。

工装夹具的设计应合理,能够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定期对工装夹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控制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产品开发阶段,应进行充分的工艺设计和验证,确保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工艺参数。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一、任务背景在创造业生产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对关键工序的控制,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要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关键工序的定义、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和监测方法等。

二、关键工序的定义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难以修复或者无法修复的工序。

关键工序的控制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至关重要。

在确定关键工序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应被视为关键工序。

2. 工序的可控性:工序是否容易受到控制,以及是否容易浮现质量问题。

3. 工序的复杂程度:工序是否复杂,需要特殊的技术或者设备。

三、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确定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列出整个工序的流程:将整个工序按照操作的先后顺序列出。

2. 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3. 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根据对工序流程和质量问题的分析,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

4.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一个关键工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参数的设定、操作规程的制定等。

四、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监测方法为了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 抽样检验:在关键工序的不同阶段进行抽样检验,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在线监测:利用传感器、仪器等设备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3. 过程控制图:通过绘制过程控制图,监测关键工序的质量指标,及时发现工序的异常变化。

4. 反馈机制: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采集和处理与关键工序相关的质量问题。

五、总结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确定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

通过对关键工序的控制,可以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
• 11、包装储存 整个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质量控制关 (外观质量),标签、包装袋与生产料 好一至,封口质量确保合格,与倒运工 一起核准包重。
质量控制的原则
• 再大的质量事故,在生产厂区内都是小 事故,再小的质量事故,如果从市场上 反馈回来都是大事故! 把所有的控制点 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杜绝非合理事故发 生。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错误, 偏偏还要错误继续发展下去!
小料配制岗位需要用心做!
• 该多少就是多少; • 相信称不要相信的经验; • 岗位工作简单,做好就是不简单!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 3、粉碎①根据原料品种选择好筛片规格。 我们要求玉米2.5mm,粕类2.5—3.0mm ②粉碎时要注意电流,以便及早发现 筛片是否损坏。 ③定期检查锤片,及时更新,降低电 耗。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 9、冷却:①要根据成品水分调节料位器 的高度。②夏天为保持成品水分,可以 在冷却四周加上水帘。 ③要注意闭合状态,防止出现热料 和串料。 ④要定期清理冷却器内仓壁,防止 霉块的出现。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 10、破碎:①小破碎最难制,要调节好 下料的速度,防止拥料,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⑤要通知制粒工生产品种的粒径规格, 破碎大小。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 5、小料投放:①要根据中控工的要求, 到小料配制处领取所需品种的小料,并 核对批数。②要根据信号投放小料,并 不断地同中控工核对批次,以防多投或 少投。每批小料要投净,并将滴漏小料 打扫干净。
中控岗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 配料称的精度 • 称门和混合机门的密闭程度 • 加油时间的长短 • 混合机的放料时间 • 各岗位间的沟通
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
• 1、大料投料:①要熟悉各种大宗原料的 外观性状,防止错投。 ②要本着先进先出的大原则,个别水 分高,要根据品管要求进行处理。 ③在投料过程中,发现发霉、结块及 掺假等异常现象,要及时通知品管。 ④个别需搭配使用的原料,应按照品 管书面通知操作。 ⑤要认真填写垛卡,以备统计。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一、引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定义、重要性、选择方法以及实施步骤。

二、定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和控制的环节。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难以修复的工序,其质量控制点是指在该工序中进行质量监控和调控的特定位置或者时间点。

三、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艺参数偏差、设备故障等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提高生产效率: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可以避免因不合格品而造成的返工、报废等额外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4.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选择方法选择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工序影响程度:选择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并在其中设立质量控制点。

2. 工序稳定性:选择工序稳定性较差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并在其中设立质量控制点以提高工序的稳定性。

3. 工序难度:选择工序难度较大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并在其中设立质量控制点以确保工序的可控性。

4. 工序关联性:选择与其他工序关联性较大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并在其中设立质量控制点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性。

五、实施步骤1. 确定关键工序: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

2. 确定质量控制点:在关键工序中选择特定位置或者时间点,作为质量控制点。

3.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工序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工厂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工厂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工厂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产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内容又涉及到生产全过程,所以只有作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生产优质的产品,控制内容如下:
一、严把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入厂关,建立完善的入厂验收制度。

二、作好生产过程的工序检验,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

二、完善各工序的检验制度,各工序及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四、保证设备的完好,工艺装备的完好和设计合理。

五、确定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方法、控制手段、质量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方法见下表:。

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和措施

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和措施

项目生产中的质量监控措施和策略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加强质量监控,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将介绍项目生产中
的质量监控措施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项目生产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确定质量
目标、制定质量计划、建立质量标准和程序文件、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等。

只有建立了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监控。

二、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在项目生产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

只有有条不紊地执行生产计划,才能有效监控质量。

三、严格的工艺控制
在项目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
品加工、质量检验等方方面面。

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才
能保证产品质量。

四、加强人员培训
在项目生产中,必须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足够
的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

只有人人尽职,才能保证项目质量。

五、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机制
在项目生产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机制,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标准。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持续改进
在项目生产中,必须持续改进质量监控措施和策略,不断提高项目质量。

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与市场竞争。

在项目生产中,质量监控是关键环节。

只有加强质量监控,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希望大家在项目生产中,能够重视质量监控,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红花生产工艺规程

红花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红花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红花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红花5.1.2规格:统5.1.3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

表面红黄色或红色。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质柔软。

气微香,味微苦。

5.1.4 企业内部代码:5.1.5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心、肝经。

5.1.6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5.1.7用法与用量:3~10g。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25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无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红花生产工艺流程图:6.2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2.1领料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红花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红花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2.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红花转至车间中转间,及时并清场填写生产记录。

6.2.2.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红花工艺规程

红花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14901 红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5.1 红花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红花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红花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红花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8、设备一览表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引言概述: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确立和有效管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工序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本文将详细阐述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立和管理这些控制点。

一、确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1.1 产品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确定产品的关键工序是确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第一步。

这需要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工序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2 工艺流程分析: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

这需要对每个工序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工序的输入、输出、关键参数和操作规程等。

1.3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数据和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哪些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大。

这可以通过分析工序的数据变异性和相关性来实现,从而找出关键工序。

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2.1 设定控制限:对于关键工序,需要设定合理的控制限来确保工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运行。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数据和实验结果来确定,以确保工序的输出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2.2 制定操作规程:针对关键工序,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工序的输入要求、操作步骤和输出要求。

这有助于操作人员正确执行工序,减少人为误差和变异性。

2.3 实施监控措施:对于关键工序,需要实施实时监控措施,以及时检测和纠正工序中的异常情况。

这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仪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持续改进3.1 数据分析:通过对关键工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这可以通过使用统计工具和质量管理方法来实现,例如控制图、因果分析和六西格玛等。

3.2 过程优化:通过对关键工序的优化,可以提高工序的效率和质量。

这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和改进操作方法等来实现,以减少工序的变异性和缺陷率。

3.3 持续培训:对于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1、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以确保在执行关键工序时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关键工序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2、质量目标设定关键工序的质量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质量标准、工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

确保产品在关键工序完成后能够符合预期质量要求。

3、关键工序识别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数据和总结经验,确定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4、关键工序流程控制详细描述关键工序的流程,并标明关键控制点。

每个关键控制点都应设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序能够按照规定流程完成。

5、质量检验和监控在关键工序中,应设立质量检验和监控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对原材料的检验、工序参数的监控、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等。

检验和监控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6、关键工序问题处理当关键工序出现问题时,应制定相应的问题处理流程。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问题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处理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培训和沟通向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关键工序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工序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协助解决。

8、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不断优化工序流程和提升人员技能,逐步提高关键工序的质量水平。

9、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工序流程图、质量控制记录表、问题处理记录等。

附件的内容应与文档主体相一致,并具备可追溯性。

10、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和术语,如有需要,应在文档附录中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以确保相关人员对其理解一致。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原料检验与管理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检验与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料供应链,选择信誉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其次,对进货的原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指标和标签等方面。

对于不合格的原料,应及时退货或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以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原料的仓储管理,定期检查原料的库存情况,避免过期或失效的原料使用。

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生产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首先,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按时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避免因零部件故障导致生产中断。

最后,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设备的影响。

三、生产过程的监控与控制生产过程的监控与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良产品的产生。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规范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差异,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四、品质检验与抽样检验品质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监控要求,制定相应的品质检验方案。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实行100%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非关键环节,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根据合理的抽样方法和样本数量进行检验。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生产过程的改进提供依据。

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一、引言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个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

通过在关键节点上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保证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

二、目的本文旨在详细描述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标准格式,以便于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地进行质量控制,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标准格式1. 工序名称:在这里填写工序的具体名称,例如: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装配等。

2. 控制要点:列出工序中需要特殊关注的控制要点,例如:材料规格、工艺参数、操作流程等。

3. 检验方法:描述工序中使用的检验方法,例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4. 检验标准:明确工序中各项指标的合格标准,例如:尺寸偏差范围、外观缺陷级别等。

5. 检验频率:规定对每一个工序进行检验的频率,例如:每小时、每班次、每批次等。

6. 质量记录:记录工序中的质量数据,例如:检验结果、不良品数量等。

7. 处理措施:列出在发现不良品或者不合格情况时的处理措施,例如:停机、返工、报废等。

8. 质量责任人:指定负责该工序质量控制的责任人,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责任的明确性。

四、示例以生产加工工序为例进行示范:1. 工序名称:生产加工2. 控制要点:加工工艺参数、机器设备状态、操作人员技能3.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4. 检验标准:尺寸偏差范围±0.05mm、外观无划痕、性能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 检验频率:每小时进行一次检验6. 质量记录:记录每次检验的尺寸、外观、性能等数据7. 处理措施:发现不良品时即将停机,进行返工或者报废处理8. 质量责任人:生产部质量控制员五、总结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标准格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工序的控制要点、检验方法、检验标准、检验频率、质量记录、处理措施和质量责任人等要素,可以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

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的生产工艺控制研究

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的生产工艺控制研究

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的生产工艺控制研究梁海伟【摘要】在对红花注射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实际应用过程对生产工艺控制机制予以关注,从根本上提高稳定性.本文对生产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素进行判定,结合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对具体工艺控制予以研究.【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006)004【总页数】1页(P447)【关键词】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生产工艺控制;方法【作者】梁海伟【作者单位】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正文语种】中文在红花注射液制备的过程中,无论是提取工艺还是pH数值选取,都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从而制定有效的研究机制,确保能从根本上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和应用质量。

1 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的生产工艺实验方法在开展相应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和pH酸度仪,药剂的选取则是红花和乙醇、活性炭等,并且,要利用浓度为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1]。

1.1 制备利用水对红花进行煎煮,次数三次为宜,在合并煎液的基础上利用过滤、再浓缩的方式进行处理,浓缩液要添加乙醇进行醇沉处理,分装在不锈钢桶中合理性开展灭菌操作,控制在115 oC环境中30 min,借助二次过滤处理利用浓度为0.1%的活性炭进行集中吸附处理,时间为15 min。

在脱碳结束后,则要加入水,利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pH调节,控制在7.5-8之间,借助过滤和灭菌操作后形成最终产品。

1.2 质量控制机制第一,要对醇沉实验进行统筹管理,制备过程要结合差异化浓度和温度进行醇沉处理,结合沉淀的相应情况对清液进行测定。

第二,pH实验过程。

首先,取待测液体10 mL,向其中加入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对开始浑浊状态和明显浑浊状态的pH数值进行测定[2]。

其次,取待测液体10 mL,向其中加入浓度为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对药液无外观变化的pH数值进行测定。

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和要点

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和要点

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和要点在生产项目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特定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要点,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产品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

下面将就生产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和要点进行探讨。

1. 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SOP)标准操作程序是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基础,生产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包括生产流程、设备操作、检测方法等都需要按照SOP来执行,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 强化质量检测与控制在生产项目中,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下线产品影响整体质量。

3. 加强原材料和工艺管控原材料和工艺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管控。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科学优化和调整,避免出现工艺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4. 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的过程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通过建立全面的生产控制台账,及时记录生产数据和信息,实时监控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5. 加强培训和人员管理员工是生产项目中的重要资源,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组织相关岗位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的操作规范和技能素质符合要求。

6. 实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在生产项目中,要建立全员质量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明白产品质量对企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关键措施和要点。

通过以上关键措施和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生产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同时也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因此,在实施生产项目质量控制时,务必重视以上关键措施和要点的执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修订日期修订单号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2011/06/12 / 首次发行 4 A/0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批准:审核:编制:发放部门:□管理者代表□文控□业务部□采购部□工程部□工模部□生产部□品管部□仓库□行政部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产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内容又涉及到生产全过程,所以只有作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生产优质的产品,控制内容如下:一、严把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入厂关,建立完善的入厂验收制度。

二、作好生产过程的工序检验,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

三、完善各工序的检验制度,各工序及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四、保证设备的完好,工艺装备的完好和设计合理。

五、确定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方法、控制手段、质量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方法见下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由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安委会的日常事务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负责处理。

第五条公司下属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红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

红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

( 结

红花红色素作为天然色素有其独特之处。在日 本干燥的红花红色素的终端售价为, / 克 (约合 & &元 / 克) 。获得+ & & &日元 *红花红色素大约需要+. * 红花原料,其终端售价约为 ( & 元,因而其利润丰 厚。但红花红色素稳定性很差,红花中含量低,提 取过程易于受到黄色素的干扰,因而红色素的提取 必须保证水质及严格的提取工艺条件才能得到高含 量和高产率的红色素产品。 参
[ ] ! 黄、鲜艳、质柔软者为佳 。但 作 为 红 色 素 提 取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 %! " !
红花 (! )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年生菊 科草本植物,因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在我国河 南、四川、云南、新疆、浙江等地均有栽培。其籽 实被用于榨取食用油,其管状花是中草药的一种, 同时又被作为天然色素原料提取黄色素和红色素。 黄色素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而红色素除可用作食
[ ] 其安全水分为’ " -! ’ * -!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境 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的天然食品、化妆品备受消 费者青睐。生产厂商纷纷寻求在产品中使用各种天 然色素以代替人工合成色素。市场上出现的天然红 色素产品主要有胭脂树色素、辣椒红色素、胭脂虫 红、虫胶红色素、红甘蓝色素、紫苏色素、紫玉米 色素、接骨木莓色素、葡萄果皮色素等,但用植物 花提取的红色素只有红花红色素一种。红花红色素 因其原料属于花类,又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等 药理效果,且自古以来红花就被用于化妆,用其调 色的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红花约含* " - 的黄色素和 " , ’ - !" , ! - 的红 色素。黄色素化学稳定性好且生产工艺简单,因而 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天然色素。但红花红色素稳定性 很差 (高温、金属离子及有机和水溶剂共存时,光 照条件下及 . ,红花中含 / 值高时都会逐渐褪色) 量低,提取过程易受到黄色素的干扰,因而红色素 的提取必须保证水质及严格的提取工艺条件才能得 到高含量和高产率的红色素产品。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红花成品的检验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口感等多个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人员:红花成品的检验应由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设备和器材:1. 放大镜:用于观察红花成品的细节;2. 光泽度仪:用于测量产品的光泽度;3. 色差仪:用于测量产品的颜色差异;4. 干燥箱:用于进行水分含量测试;5. 称量仪:用于测量产品的净重。

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b. 检查产品是否有杂质、虫蛀、霉变等情况;c. 检查产品的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d. 使用放大镜观察产品的细节,如有黑点、麻点等缺陷。

2. 气味检验:a. 打开包装,用鼻子闻产品的气味,应无异常气味,如有刺激性气味、霉味等应视为不合格。

3. 口感检验:a. 取适量产品尝试食用,应具有红花特有的香气和口感,无异味。

4. 光泽度检验:a. 用光泽度仪测量红花成品的光泽度,应在合格范围内。

5. 颜色检验:a. 使用色差仪测量产品的颜色,与标准色值进行比对,应在合格范围内。

6. 水分含量检验:a. 取适量产品进行水分含量测试,检测结果应在合格范围内。

7. 净重检验:a. 使用称量仪测量产品的净重,应与标示的净重相符。

五、检验记录:1. 检验人员应准确记录每个环节的检验结果,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光泽度、颜色、水分含量以及净重等指标的测试结果。

2. 如果发现产品不合格,应立即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六、检验结果处理:1. 如果产品符合检验标准,则视为合格,准予出售和使用。

2. 如果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则视为不合格,应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3. 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退货或返工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七、检验频率:红花成品的检验频率应根据生产批次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确定,一般应每批次抽检一定数量的产品,确保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一、引言本文旨在对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和关键点的把控,可以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

二、重要工序质量控制1. 工序描述重要工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关键性的工序。

在进行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时,需要明确工序的目标、要求和流程。

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重要工序的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设定合理的工序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流程,设定合理的工序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保证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使用合格的原材料: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

-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工序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 进行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工序参数、产品质量指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保证工序的稳定和可控。

- 进行工序验证:对重要工序进行验证,包括设备验证、工艺验证、系统验证等,以确保工序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3. 质量控制记录为了追溯质量控制过程和结果,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工序参数记录:记录工序参数的设定值、实际值、偏差等信息。

- 原材料检验记录:记录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和合格情况。

- 操作规程执行记录:记录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等。

- 过程监控记录:记录过程监控的结果,包括监控数据、异常情况、纠正措施等。

- 工序验证记录:记录工序验证的结果,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数据、验证结论等。

三、关键工序控制点1. 工序描述关键工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最为重要的工序,对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把控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控制点描述对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描述时,需要明确控制点的位置、作用和要求,以及控制点的监控和验证方法。

我国中药红花的质量问题和监管策略

我国中药红花的质量问题和监管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crude drugs and prepared sli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carthami flos based on the problems found during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a 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qualit y super vision and clinical medication.M ethods:The sampl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national
关键词 : 红花 ;中药材 ;饮 片;质量 问题 ;染 色
中图分 类 号 : R28;R927.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l002.7777(2O18)09.1217-03 doi:10.16153 ̄.1002—7777.2018.09.010
On Quality Problems and Supervis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Keywords: Carthamif los;TCM crud drugs;prepared slices;quality problem;dye
红 花 为菊科 植 物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 干燥 花 。夏 季花 由黄 变红 时 采摘 ,阴干或 晒 干 ,具 有 活血 通 经 、散 瘀 止 痛等 功 效 。红 花 多见 人 工 种
wide sam ple testing were tested according to t he current standards of carthami flos.The test data an d the quality problem s were analyzed.Results:Som e samples were illegally dyed.Conclusion:The purpose of dyeing is to cover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the TCM crude drugs and prepared slices.The safety risk of illegal addition of pigments and dyes,especially som e chem ical synthetic dyes is high.The behavior of illegal dyeing seriously affects qualit y and safety of medi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ude drugs and prepared slices of TCM carthami f los and ensur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source control and t raceabilit y system construction an 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of production,distribution and u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目的:加强对红花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红花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车间主任、质量保证部主任、生产制造部主任、质量监督员。

内容:
1、物料进厂后按批准的取样、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验收,按照标准规定出具报告书,经质量保证部主任审核签字,由质监员发放物料检验报告书、填写合格证或不合格证,仓库凭合格证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凭不合格证填写不合格物料处理单;合格物料同时发放物料放行通知单,仓库凭物料放行通知单进行物料发放。

2、车间凭生产指令单到仓库领料,领料时应核对所领物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书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将检验单号填写在领料单上。

3、按批准的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对饮片中间产品进行取样并检验,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的,由质监员签发合格证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按批准的饮片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对饮片成品进行取样并检验,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的,由质监员发放检验报告书及合格证。

5、饮片成品放行前须按照“成品放行管理规程”审核无误后,经质量保证部主任签字同意后,出具成品放行通知单,仓库据此发货。

6、饮片中间产品、成品经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按照“不合格品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7、在饮片生产全过程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项目按下表执行:
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