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师讲题】“三则材料都是关于城市排水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三则材料都是关于城市排水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83e1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6.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
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什么是内涝?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表示,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也表示,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千扰,产生的径流比较大。
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但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王家卓说,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
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
贾海峰也认为,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
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王家卓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
贾海峰也表示,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
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
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王家卓表示,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
首先,要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
还要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
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
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才能减缓灾害。
贾海峰则认为,应该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才能在碰到类似的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
![《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eea9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建设相当缓慢,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城市化率从17.92%增长到1998年的30.42%,迄今已达58.52%。
“现在看来,这段城市化进程是有点粗放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分院副总工程师任希岩说,“在我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将注意力集中于土地快速开发上,并没有科学地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作用。
”过度关注地上发展,选择性地忽视城市和自然融合的机理,由此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正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催化下愈演愈烈,城市内涝就是其一。
相比于原生态的空间,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
沥青和混凝土取代了土壤,建筑物取代了树木,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
雨水无法被吸收、蓄积,按照“水走故道”的规律,沿着一定的竖向条件从高至低流动,被淹没的马路实际上是被当作了原始的行洪通道。
(摘编自李明子《“危险城市”的自救》,《中国新闻周刊》总第862期)材料二:近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成都城区多处积水,市民出行困难;南京也开启“看海”模式,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广州受台风“艾云尼”影响,积水引起市民触电致死的伤害性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不可否认,极端天气增加,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①、“雨岛效应”②的催化下,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内涝灾害。
但是回看我们的城市: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却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同时,在汇流过程中,大部分地表径流通过排水管网汇集到河道,使位于河流下游的城市排涝压力陡增。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从而暴发形成内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和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f9341c90c69ec3d5bb755b.png)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答案1.A(本项错在范围扩大,原文只说了互相操作有一定冲突,没有说兼容方面有冲突,而本项则说两者都有冲突。
)2.CD(选C给3分,选D给2分。
选其他选项不给分。
)(A项,“市场规模增长率稳步上升”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增长率有下降趋势,2013年至2015年增长率基本持平。
B项,“2016年才开始规模应用”错误,民用行业从2015年已开始规模应用,大众消费是2017年才开始规模应用的。
E项,文中有“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以服务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到无缝泛在,做成精准和融合”只是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而选项表述为“就能实现弯道超车”,太绝对。
)3.①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相操作。
②努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③主推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融合。
④积极应对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
(每点1分)4. C(功能不仅仅是下雨时积存与渗透,还包括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5.C D(C正确,现有的不妥做法是指“假使都像有些地方钱花出去了不问效果”;D正确,判断源自于“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既是前提,选择支中“如果……那么”的表述就没有问题。
A材料一介绍原因并没有结合详实的数据,属移花接木。
B材料一的原文是“仅依靠市政管网排水已是杯水车薪”,材料二的原文是“把排水作为主要问题,治标不治本”,并不是说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
属误读原文/过分解读。
E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
)6.(1)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城市管网建设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
(3)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
(4)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
海绵城市考试题及答案大学
![海绵城市考试题及答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231ef7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2.png)
海绵城市考试题及答案大学一、选择题1. 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 美国B. 中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B2.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C. 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D. 提高城市建筑密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A. 透水铺装B. 雨水花园C. 深林覆盖D. 绿色屋顶答案:C4. 海绵城市在雨水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渗、滞、蓄、净、用、排”中的“净”指的是什么?A. 净化雨水B. 减少雨水径流量C. 增加雨水渗透量D. 储存雨水答案:A5.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B.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C. 增强生物多样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6. 海绵城市建设只关注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答案:错误。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关注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包括对城市雨水的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7.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
答案:错误。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都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8. 海绵城市建设会增加城市居民的经济负担。
答案:错误。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提高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洪涝灾害,长远来看有利于降低城市维护成本,对居民经济负担的影响是积极的。
三、简答题9. 简述海绵城市在城市防洪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案:海绵城市通过增加城市地表的渗透能力,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措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同时,通过蓄水设施的建设,可以在暴雨期间暂时储存雨水,减少即时排水压力,从而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10. 阐述海绵城市建设中“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的具体含义。
答案:渗指的是增加城市地表的渗透性,让雨水能够渗入地下;滞是指通过设计使雨水在地表滞留一段时间,减缓径流速度;蓄是指建设蓄水设施,如蓄水池、湿地等,储存雨水;净是指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式净化雨水;用是指将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冲厕等非饮用目的;排是指在必要时将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城市。
专项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练习
![专项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478a6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30.png)
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练习专项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2020年3月起到2021年5月,一群来自我国西双版纳国家保护区的野生亚洲象,向北游荡了500千米,一路上穿越森林、牧场,甚至有人居住的村庄,这是在我国从未有过记录的路程最长的大象游荡活动。
材料二:这次导致象群游荡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们有些推测。
寻找新栖息地——因云南亚洲象几乎不受天敌约束,加之种群数量逐渐增长,一旦数量超出栖息地容纳范围,就会扩散,北迁原因或为寻找新栖息地。
寻找食物——当时正值野生亚洲象食物青黄不接,大象知道人类不再伤害它,便走出保护区,进入人类农田觅食玉米、香蕉等作物……材料三:大象们自由行动的背后,是我国多年来对于生态和野生象保护的成就。
《纽约时报》、路透社等许多海外媒体都提到了中国野生象群的种群数量从上世纪70年代的170头增长到现在的300多头。
1.阅读材料一,再填空。
有关本次野生亚洲象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游荡的时间长,二是游荡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这三则材料,再填空。
材料二中,科学家推测了引起本次大象游荡的原因,提出了两个比较具体的观点。
结合材料一、材料三,你比较赞成其中的一个观点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这个“网红”野生亚洲象“旅游团”,设计一句宣传语。
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民族符号。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
材料一: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严重下降。
学生作业中漏字、错别字、异体字等现象经常出现。
在书写时,很多学生常常提笔忘字;在写出的汉字中,还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的现象。
平均每个小学生的错字率为4.29%。
材料二: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
不规范的书写姿势主要集中在握笔姿势和书写体态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是大拇指包扣式、拇指内侧贴夹式、指尖捏笔式等错误姿势。
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5352e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c.png)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巴蜀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海绵城是我国现如今积极推广的可以充分解决城雨洪问题的新型建立形式。
所谓海绵城,顾名思义,城就像海绵,在雨季时对雨水进展吸收,在旱季时放出水源,对城的温度和湿度加以调节,让城充分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应对城旱涝灾害。
海绵城将吸收、蓄存、浸透、净化、释放、利用有效结合,以到达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目的。
在过去的城管理形式中,雨水会流入下水道,导致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在旱季时面临用水短缺的困扰,在雨季时存在道路积水的问题。
而海绵城那么有效利用了城江河湖泊与绿地植被甚至是蜂窝型大孔渗水地砖来对雨水进展吸收,能充分缓解城热岛效应,并能缓解旱涝问题,减轻城污染,加快城化进程。
海绵城的主要组成局部,首先,是城湿地,城湿地是城的净化器,可以保护城生态环境、调节城气候并保护城生态平衡。
城湿地指的是城中人工形成或者天然形成的浅水地带,如沼泽等,湿地、海洋、森林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现如今我国很多城都建有人工湖,其具有净化环境与蓄水排水的作用。
其次,是绿地,它是专门用来保护、改善城生态环境的,丰富的植被,可以进展光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战气,缓解城热岛效应,此外,还能修养水源,实现生态循环。
再次,是城道路,城道路必需要有良好的渗水性,要有利于雨水的排泄,防止城内涝的形成。
城要完善下水道系统,保证井盖结实平安,用透水透气的材料来建立城交通道路,减少旱涝灾害。
最后,是城地块内部。
海绵城建立的相关技术,首先,建构下沉式绿地结枃。
很多城的绿地设计工程构造都比道路路面要高,这些绿地设计工程构造应用条石分割绿化带和道路,这种管理构造与绿化管理形式对雨水的流动与利用非常不利。
新型绿化海绵城构造采用下沉式绿地构造来有效控制并集中管理调蓄容积,到达蓄水和净水的目的,借助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进展集中处理,保证管控要求和管理维度的贴合度。
其次,建构绿色屋顶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阅读题答案
![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8e6f958fb770bf68a55b6.png)
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阅读题答案《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阅读原文: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认为,我们的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以及建造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蓄水池等设施。
其直接目的固然在于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但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三大建设途径、三大雨水系统和四大关键目标。
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指低影响开发理念。
三大建设途径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
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针对已经遭受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呢?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就是“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
这些年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淡化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灰色基础设施过分注重人工化的工程。
而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用生态自然的,或者模仿自然的生态措施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因城、因地而异,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
应该尊重科学,不能过分地夸大或贬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注重利用适宜当地的生态化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塘、多功能调蓄水体等,这些设施还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降低水环境污染巨额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必刷题(江苏苏州)(解析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必刷题(江苏苏州)(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f4c75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d.png)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节奏,都有其处理和思考事物的特定方式。
因此,学习或遗忘一种语言,并非仅仅是掌握或丧失一种交流方式,而是直面一整个世界的出现或逝去。
与母语的疏离影响到我们所有人。
因为语言多样性是一种共有财产,对其加以保护是一种责任。
在这方面,科技可以提供新的工具,例如让我们得以记录并保存有时仅以口头形式存在的语言,促进其传播和对其进行分析,简言之,使方言成为我们共同的遗产。
然而,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语言单一化的危险,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只有我们保持警惕并为之作出努力,技术进步才能为多语主义服务。
设计多种语言的数字工具以及支持媒体发展和连通性,这些工作都有待我们去完成,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在不放弃母语的前提下去发现其他语言。
值此国际母语日之际,我谨呼呼所有人尽其所能,捍卫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因为这种多样性构成我们共有人性的普遍基础。
(节选自2022年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国际母语日致辞)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出现经济驱动的多向流动。
普通话作为流动大潮中必要的交际工具甚至谋生工具,也作为流动目的地居民所需的交流工具,成为多数人口的普遍需求。
传媒的发达和社会的信息化,不但使流动人口需要以普通话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信息,也使各处本地居民需要以此获取信息。
当普通话在城镇地区的推广取得空前成果的同时,各地方言则在城镇地区以空前的强度和速度在消退,当然因地区而略有差别。
2017年,网上流传一组据说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统计图表(见上图),显示若干城市不同年龄段人群熟练使用方言的比例。
这一统计虽然出处不详,其所录的比例数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它反映的问题则离事实不远。
语言或方言都是一个社会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正常情况下,都能充分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内容,达成交际的目的。
河北省青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青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fb3c0adcc7931b764ce1583.png)
河北省青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1. (6分) (2016高二上·馆陶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试题。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认为,我们的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和建造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蓄水池等设施。
其直接目的固然在于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但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三大建设途径,三大雨水系统和四大关键目标。
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指低影响开发理念。
三大建设途径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
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
针对已经遭受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
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呢?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
这些年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淡化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灰色基础设施过分注重人工化的工程。
而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用生态自然的,或者模仿自然的生态措施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因城、因地而异,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
《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ba547561252d380eb6eea.png)
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热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②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强降雨一来,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
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又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建设海绵城市,在降雨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而在干旱缺水时,又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块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区域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扩大,许多城市在强降水的冲刷下,道路、屋顶、绿地等地方附着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被冲入下水道,没有道过土壤对其自动过滤。
这些尚未处理的含有污染物质的雨水大多会经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溪流、江河、海湾,导致大面积面源污染。
而海绵城市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其绿色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自然入渗率,并通过土壤净化水质。
海绵城市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空地铺装材料,绿化屋顶,将雨水截留后“渗”下去,从源头上控制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④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利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其城市肌体中既有的园林、绿地、湿地及景观水体往往与水利调蓄设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城市的防排水体系,减少给排水管道混凝土的工程量,降城城市市政建设、运营、推护费用。
此外,因为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城市水灾,所以能降低水灾经济损失及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⑤其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古代就有海绵城市建设的踪影。
2500多年前伍子胥规划苏州城,就建成路与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
1998年的特大洪灾,苏州既要排出市内的渍水,还要泄太湖的来水,整个城市虽低于洪水水面,但古城内基本未遭灾。
在国外,也有类似于海绵城市这样的雨洪系统。
市政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题库及答案
![市政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240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7.png)
单选题: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D)座。
A.13.0B.14.0C.15.0D.16.02、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B)。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3、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A)。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4、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C)o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5、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C)。
A.净化和处理雨水B.提高雨水下滲速度C•降低地表径流量D.修建大量蓄水池6、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釆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B)oA.0.65B.0.7C.0.75D.0.87、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要求,确定什么指标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A)。
A.年SS总量去除率B.年总氮去除率C.年总磷去除率D.年BOD去除率8、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C)。
A.净化和处理雨水B.提高雨水下渗速度C•降低地表径流量D.修建大量蓄水池9、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II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A)。
专题0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真题分类复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专题0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真题分类复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86939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d.png)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标题:________①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满足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础。
随着“千伏”高压架构技术日趋成熟,超充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产业发展。
为更好满足市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建设世界领先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②规划提出了我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要求:③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
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⑤到2025年,形成“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助力深圳产品和服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⑥规划明确了我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原则:⑦适度竞争,借助“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统一时空信息平台,建立超充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全行业综合评价与应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⑧应建尽建,将超充新车型渗透率大幅提升的场景纳入考虑,在现有挖潜的基础上,尽可能覆盖全市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要场所等,适度前瞻规划建设超充设施。
⑨广泛覆盖,全面考虑各类型新能源超充车型规模和充电场景,合理规划超充设施空间布局,提升超充设施覆盖率,提高充电便捷度和设施利用率,优先在中心城区建成“1公里超充圆”。
⑩同时,为树立国内首个城市级充电站形象标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
2019-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2019-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888e59ba1aa8114431d9b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阅读附答案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能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认为,我们的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以及建造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蓄水池等设施。
其直接目的固然在于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但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三大建设途径.三大雨水系统和四大关键目标。
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指低影响开发理念。
三大建设途径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
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针对已经遭受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呢?海绵城市趁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就是“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
这些年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淡化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灰色基础设施过分注重人工化的工程。
而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用生态自然的,或者模仿自然的生态措施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因城、因地而异,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无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a713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d.png)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哈尔滨群力新区,年降雨量近600毫升,且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涝是城市的一大问题。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处于该城市的低洼平原地带,设计者用填挖土方的方法,在公园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仅用10%的城市用地就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
详细做法是沿场地四周,通过挖方和填方的平衡技术,创建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凹凸不一的土丘。
高地种植旱生果木,而凹地养鱼或种植湿生植被,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
在此整体格局基础上,建立步道网络,穿越于丘陵和泡状湿地之间。
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新区居民供应美丽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
【材料二】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区的三江口,为了摆脱雨季洪水的困扰,变更以往在两江沿岸筑起水泥高堤以防卫洪水的做法,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
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沉没的梯田种植带,将来自陆地的雨洪滞蓄和过滤。
这种梯田河岸不但增加了河道的雨洪行走面积、减缓了水流速度,而且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
这样生态化地处理雨洪,削减了城市开发所导致的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和对四周环境的破坏。
让开发前后水流量和峰值保持不变,同时水流峰值①的出现时间也基本保持不变。
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每年的洪水为梯田上的多年生植被带来足够的沙土、水分和养分,使其能茂密地繁衍和生长不须要任何施肥和浇灌。
而梯田的挡墙建成可行走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兼具防洪实力和休憩的漂亮景观。
公园经验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的考验,目前已成为金华市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优秀案例。
低影响开发与传统开发水文②比较示意图①峰值:在所考虑的时间间隔内,水的流量变更的最大瞬间值。
②水文:自然界中水的时空分布、变更规律。
【材料三】四川的活水公园改造是在原有的总体设计不变的基础上,融入海绵城市“水体自然净化”理念,因地制宜地安装新设施,对原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语文中考阅读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品含答案
![语文中考阅读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品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4de9b7f1922791688e857.png)
一、[2019南通]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
三大展厅以下信息吸引了你们的眼球:第一展厅从《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获悉:区域获奖数A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 4 63 2 23 148南通/ 1 / 1 3 备注: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29日数据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338个。
第二展厅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不寻常的特点:它是国力的晴雨表。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迅速受到世界关注,这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的增强密切相关。
(节选自刘慈欣《让文学的目光由过去投向未来和星空》,有删改)《流浪地球》是通过科幻片诠释中国价值观的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地球共存,全人类共存,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都是一个小我,像一滴水,汇聚成人类命运的长河。
太空航行是一种离开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结。
相比海洋文明,东方文化对故土和家园的感情更深。
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
带着地球去流浪,有更深的内涵——我们不是在流浪,我们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
束缚自由的并非地心引力,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夸张的想象力,是《流浪地球》让人击节赞叹的地方,也是人类能够飞翔的真正的翅膀。
(根据《流浪地球》影评资料编辑)第三展厅氧健康舱,利用高压氧原理,一键式智能控制,模拟森林中的大气环境,让人体有“沐浴”在氧气中的感觉。
借用舱内压力使弥散距离加长,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效果,也能改善疲惫、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正常工作条件下,氧浓度≤23%,压力波动不超过设定值的±10%,电源电压应在AC198V~220V的范围内,单次工作最长时间不超过1.5小时。
舱边环境数据监测仪显示各项参数值,舱内仪表显示PM2.5的浓度。
爬楼神器,一种代步器,是专为没有电梯的老楼研发的一种智能科技产品。
专题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统编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好题必刷】(含答案)
![专题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统编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好题必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c51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6.png)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统编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好题必刷】(含答案)【统编2024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好题必刷】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1.读《人民日报》,聚焦“杭州亚运会"。
请完成问题。
材料1:潮涌钱江喜迎盛会,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第19届亚洲运动会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
随着场地中央的倒计时数字,地屏上,玉琮、玉鸟、神徽等印记与古城遗址一一浮现,从碧绿到灿金,展现春耕秋收的自然轨迹,尽显良渚文明之光、金色丰收之美。
体育场大屏幕上,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赴而来。
材料2:杭州亚运会是一届“云上亚运”,也是首届“数字化办赛”的亚运会,包括云技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在内的各色炫酷“杭式黑科技”,都在亚运会期间惊喜登场。
杭州亚运会,还巧妙地把赛事布局在杭州和整个浙江省的秀美山水之中。
绿水青山,将成为杭州亚运会的沉浸式背景,通过全球转播镜头和社交媒体,向世界高清晰、无延时展示。
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
本届亚运会还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和新能源机械,减少场馆运营期的碳排放。
材料3:在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的光交互智能存包柜前,只需拿起钥匙扣挂件一般大小的光交互亚运吉祥物,其眼中的光线一闪即可打开柜门完成存取物品。
其应用的可见光交互技术能在一秒间通过可见光传输海量数据,且高速光信号无法被捕捉,保证交易安全快捷。
这道白光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串动态加密钥匙。
当然,这些并不是专为亚运发明的。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年营收达到2487亿元人民币,这也让上述现象的出现水到渠成。
(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上亿“数字火炬手”点燃杭州亚运主火炬,既是体育的本体——强身健体的回归,也是杭州亚运会的“形式之举"。
B.因科技创新而让人感觉更“新鲜”的亚运会,既是杭州社会面貌的呈现,也是东道主对“智能亚运"的诠释。
市政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题库及答案
![市政二建继续教育海绵城市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87bf083d049649a66584b.png)
B.DN900
C.DN800
D.DN1000
45、由于(D)导致调蓄空间调蓄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溢流口高程( )。
A.沉积物淤积
B.位置
C.高度
D.坡度
46、当调蓄空间雨水的排空时间超过(A)时,应及时置换树皮覆盖层或表层种植土。
A.36h
B.24h
C.48h
D.32h
31、对需要减小路面径流量和降低噪声的新建、改建城市高架道路及其他等级道路,宜选用(C)透水沥青路面。
A.全透式
B.半透式
C.表层排水式
D.不透式
32、生态树池宜设置于宽度大于等于4m的人行道上,生态树池的植物以大中型的木本植物为主,种植土深度应不小于(B)。
A.90cm
B.100cm
C.70cm
D.80c
单选题:
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D)座。
A.13.0
B.14.0
C.15.0
D.16.0
2、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B)。
A.水力条件好
B.柔韧性较差
C.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好
D.生产的管径范围广
22、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B)。
A.120mm
B.150 mm
C.1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理念,是中国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宏伟系统工程。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考虑的一大现实是中国地区差异性大,中国东西南北中,面临的问题不一样。
比如北方多缺水,南方更容易内涝。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具体问题因地制宜。
(摘编自《海绵城市试点两年多,带来的好处真不少》人民网2017.08.17)材料二:
外媒称,在面临迅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情况下,中国正采取一种新策略:将城市变成巨大的“海绵”。
30个试点城市正试图锁住更多的水分,以帮助应对从洪涝灾害到极端高温和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就像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迎来迅速的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洪水、水资源短缺和酷暑等极端天气,这两个问题都可能让更多的人面临危险,但是2015年发起的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旨在降低这种威胁。
报道称,试点城市负责设法吸收、存储、过滤和净化雨水,并将之留在他们的区域内,当需要时再放出来用于再利用,而不是通过下水道和管道任其流走。
这些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在内,在以节水方式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获得了资金支持和实际的帮助,目的是到2030年把中国80%的城市地区都变成“海绵”。
报道称,这一雄心勃勃的努力的核心就是雨洪利用和水资源保护。
但是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城市地区气温升高,海绵城市还有另外一大好处:它们可以减少热浪的袭击,尤其是在大量混凝土和沥青吸收热量的城市地区。
树木和其他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并通过蒸发将之释放,这带来了冷却效应,就像人通过出汗降温一样。
就在中国南方遭遇暴雨和洪水之际,人口达到2400万的大城市上海却在摄氏40.9度的高温中蒸烤。
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
报道称,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包括建设绿色屋顶和外墙,打造城市湿地和沟渠,将用过的水过滤用来补充蓄水层、灌溉花园和城市农场,冲马桶并打扫房间。
(摘选自《外媒关注中国“海绵城市”计划》参考消息网2017.10.03)材料三:
白城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从2015年开始,白城市投入68亿元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这是白城历史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改造建设工程,也是最贴近群众需求,最被群众所关注的“民心”工程。
两年时间里,从道路拓宽改造到地下管网提质完善,从小区美化到巷道改造,从公共设施配套到公用绿地建设……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的改变被人们所感知。
“起风满天土,下雨就成河。
”以前,这句话常常被白城人用来描述自己生活的城市。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这句话一定会被人慢慢忘记。
(摘编自《“海绵城市”:从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吉林日报2017.10.20)
7.下列对海绵城市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绵城市在遇到降雨时能够吸收储存雨水,补充地下水,需要时还能释放出来加以利
用。
B.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考虑地区差异性大、面临问题不一样的实际情况,视具体问题因地
制宜。
C.海绵城市是在面临城市化加速和极端天气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采取的一种新策
略。
D.海绵城市建成后,一定能够降低城市化带来的洪水,水资源短缺和酷暑等极端天气的
威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符合国情,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性;材料三报道了首批试点
城市白城取得的显著成果。
B.材料二报道中国正采取将城市变“海绵”策略,30个城市正试图解决从洪涝灾害到
极端高温等问题。
C.新闻报道北京、深圳和上海等以节水方式重新进行城市规划,是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支
持和实际的帮助。
D.建设海绵城市是我国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宏伟系统工程,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
E.从材料三可知,只要最多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改造,就能
满足群众需求。
9.海绵城市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答:
7.D(3分)(“一定能够降低”错,说法绝对化。
)
8.BD(5分)(A.非“显著成果”,只是取得了明显的改变;C.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资金支持
和实际帮助”;E.“只要……就能满足群众需求”太绝对,只能“贴近群众需要”。
)(B3分,D2分)
9.(4分)①解决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
②降低洪涝灾害、酷暑天气等威胁。
③设法吸
收、存储、过滤和净化雨水,为人类利用。
④在混凝土和沥青吸收热量的城市,减少热浪的袭击;⑤打造城市湿地,改善居民生活。
(一点1分,答对任意四点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