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文章通过对高校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体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索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笔者认为主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感悟等途径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

标签:高校;生命教育;路径探索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坦然的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校园伤害事件、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本质上讲,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否定,造成大学生的“生命失落”,无法真正理解和诠释生命的意义。因此,研究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笔者认为,我国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认识生命的本质

生命更多地表现为主观意志和内在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素质和信仰意蕴,而绝不是纯粹的和被动的物质客体。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是身心、形神的统一体。所以人就不单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还是具有人文文化性质的“社会人”。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不仅是一种自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过程,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生命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被赋予了各种社会责任,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因此,实施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本质,才会知道生命的宝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

探寻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价值的本源,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大学生自杀与杀人的事件,这与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有直接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丰富大学生的物质文化生

活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给他们带来认识上的错觉,部分大学生以为生命的价值只有赚了大钱或者在生活中有鲜花、掌声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要矫正大学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大学生明确生命的本质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理性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目标,认识到只有将个体的命运与他人、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找到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与心灵的充实。

提升生命质量

生命价值告诉学生的是人为什么而活的道理,而生命质量则是告诉学生怎么活的方法,从而帮助大学生拓展眼界,明白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学会体验生命、热爱生命、拓展生命,让每个人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现实生活中,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及生活的挫折,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和面对,有些面对成功也并不感到幸福,存在着一种高度的消极焦虑、懈怠心理,甚至部分大学生厌弃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教育应强化对大学生的生命幸福观教育,只有感受到生存的幸福,才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各种挫折,培养大学生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寻找到积极因素的心理机制,把生命进程中的危机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契机,从中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学会欣赏生命和珍惜生命,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生命质量。

珍惜生命的存在

生命本身有尊严。在生命世界中,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生命尊严要求我们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对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也经常面临狭隘的道德观:有时不看客观条件只看结果,譬如救人就是品德高尚,不救就是麻木不仁,这种观念亟待纠偏。很多时候,见义勇为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个技术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首先当教育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生命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鲜活的生命往往在顷刻间就画上了句号。生命教育要让大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珍视他人和万物的生命。“正是由于人们对生命的投入,生命才有价值;正是由于人们对他人生命的投入,他人的生命才有价值。”〔2〕因此,大学生需把“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起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以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行的教育,多关注于受教育者的外在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心灵的欲求,生命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中,大学生完整的生命为认知所取代,学生主要成为知识的载体,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被忽视,这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教育观念的深层变革是生命教育实施的关键,生命化教育要求教育者真正做到“目中有人”,以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为起点,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超越生命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和谐意识,摒弃生命“异化”现象,努力促进个人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只有如此的教育,大学生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3〕(二)进行课程开发,确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需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认知与体验的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坚持生命的完整性与整体性,重视各学科的整合。笔者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从这两方面努力: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首先,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尊重生命、重视生命为出发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教师在生命教育课中,告诉大学生生命的来源,讲解生命教育的目的,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4〕生命教育课程不能以知识考查为目的,应主要以人生受用为宗旨,课程的最终归宿,还是要积淀到学生生命之中,内化为科学与人文之素质,整合为千姿百态的独特生命的“精气神”。这样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教育的基本常识,帮助大学生在掌握生命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学会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高校生命教育工作需要以后在这方面重点加强。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目前,由于条件所限,所有高校全部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还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生命教育内容,也是可行的。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功能是通过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精神关怀,并帮助他们努力实现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该课程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题材,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责任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生命不离不弃,理想信念的确立促成顽强的生命意志,人生问题的积极思考造就积极的生命体验,法律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从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因此,就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且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