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贵州大学农学院

合集下载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设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领域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及智能装备、设施农业技术三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三农、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服务。

2.掌握现代农业机械设计、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新农能源开发与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农机装备研究、农业信息获取、智能处理、决策支持、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工艺技术、设施环境控制、设施装备和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设施农业工程设计等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恪守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具有学术道德诚信,遵循学术伦理;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守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二、学习年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 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3 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三、培养方式(一)采取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实行双导师制。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吸收企业或管理部门的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及设施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

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

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

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

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2012年9月,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

2016年4月,被列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2月,成为部省合建高校。

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贵州大学从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学校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服务地方特色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研究生培养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

一、招生专业与类别贵州大学202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两种类型,招生专业类别(领域)详见附件《贵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至3年,学习方式分两种,分别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招生计划贵州大学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余名,包含公开招考计划、推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培养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培养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培养方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培养方案前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够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理论基础,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2.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相关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伦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担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的管理与组织工作。

课程设置1.学科基础课程–农业资源学概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生态学基础–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农业资源评价与管理–农业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3.实践环节–实验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实验–实习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实习–毕业论文4.选修课程–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分管理–土壤环境污染与修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保实习与就业1.实习学生将参与各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实习活动,如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实践能力。

2.就业方向–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水利部门–环境监测与保护机构–农业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部门总结通过本硕士专业的培养,学生将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并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招生要求1.具有理、工、农、管、法、文等相关本科专业学士学位;2.具备较好的数理化基础知识,熟悉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相关学科;3.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英文文献和学术资料;4.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有志于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工作;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自学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制与学位•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

•学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硕士学位。

培养模式•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学术指导和研究项目指导。

农业硕士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时间和方式三、培养大纲1.基础课程(1)农业科学基础:介绍农业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动态。

(2)农业生态学:深入了解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3)农作物生理学: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机理。

(4)农业遗传学:了解农业物种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方法。

(5)农业经济学:分析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环境,并学习农业经济管理方法。

2.专业课程(1)农业技术研究与创新: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技能,学习农业科技的转化与创新。

(2)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生物技术:深入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农业信息技术: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5)农业政策与管理: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农业政策,掌握农业项目管理和决策方法。

3.科研实践学生在第二学年进行科研实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

学生需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写研究计划,并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

最后,学生需要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进行学术报告。

四、评估方式学生的成绩评估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论文成绩等因素综合决定。

学生需通过所有的必修课程,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平均绩点要求方可毕业。

五、发展方向农业硕士毕业后可进入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农业企业等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农业科研和管理领域的专家。

六、总结农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级农业人才,他们具备扎实的农业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

通过专业的培训,学生将能够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管理水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1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科学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体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科方向本一级学科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与农业节水、资源环境微生物学6个专业方向。

1. 土壤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改良利用、土壤发生分类。

2. 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肥料与现代施肥技术、土壤肥力与肥料效应、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植物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等。

3. 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空间信息与土地整理、土地规划与景观设计、土地经济与信息管理等。

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农业水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农业水土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从事农业水土资源科学研究、管理和工程设计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水土资源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2.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有一定的科技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能力。

4. 具有良好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养,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要求1. 掌握农业水土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农业水土资源科学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2. 具备系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农业水土资源科学领域的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

3.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能够运用相关工程技术和方法进行工程实践。

4. 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科学创新能力,能够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果转化。

5. 具有一定的科技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相关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

6.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国际间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四、培养方案1. 课程教学(1)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土壤力学、水文学、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业环境工程等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和应用。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农业水土资源科学、土壤肥料学、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专业核心知识的理论和应用。

(3)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统计学、实验设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水土资源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研究方法与技术。

2. 科研实践(1)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有机会参与国家、省部级和学校级科研项目,能够熟练掌握科研项目设计、实施和成果转化的技能。

(2)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研究生在培养期间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研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简而言之,我们要培养出能在农业领域独当一面的人才。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可或缺。

2.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让学生对农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室实践、农场实习、企业实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4.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如、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以拓宽知识面。

三、师资队伍1.学术导师:选择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学术导师,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

2.实践导师:邀请农业企业、农场负责人等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3.国际导师:引进国际知名教授、学者,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视野。

四、培养过程1.课程学习: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

2.实践环节:学生需参加实验室实践、农场实习等,以提升实践能力。

4.论文答辩:学生在完成学术论文后,需进行论文答辩,通过答辩后方可毕业。

五、质量保障1.教学评估: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学术监督:对学生的学术论文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论文质量。

3.实践考核: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效果。

4.毕业审核:对学生的毕业条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培养质量。

六、就业指导1.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2.校企合作:与农业企业、农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

3.创业支持:鼓励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服务。

4.就业跟踪: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了解就业情况,为培养方案改进提供依据。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农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农学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全面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设计了以下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研究、管理和决策。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农学概论:介绍农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为学生构建整体的学科框架。

- 植物学:培养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 动物学:介绍农业动物的种类、特性,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动物保护和利用知识。

- 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专业课程- 农艺学:学习农作物种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 土壤学: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保护和改良的方法。

-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 农业经济学:了解农业市场、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农业项目管理能力。

3. 实践课程- 农业实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 农业科研实践:参与农业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前沿科技和创新领域。

三、培养模式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系统培养和专业发展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的深化,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3.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科研实践和团队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农业生产、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能力1.系统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2.具备从事农业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5.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良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3.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和相关 frontier 知识。

4.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具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7.具有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和国际视野。

8.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内容和学分设置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管理学等,不少于6学分。

2.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不少于10学分。

3.专业课:核心课、限选课、任选课,不少于40学分。

4.学术活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等,不少于4学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培养条件具备完善的教学实训条件、科研平台和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经费充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2.业务水平要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某一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技术研究中能够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具有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身心素质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科方向本培养方案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一级学科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2个全国统一设置的二级学科和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与农业节水、资源环境微生物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5个自设二级学科。

1. 土壤学设土壤肥力、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改良利用、土壤发生分类5个研究方向。

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农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一、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复试工作、制定复试工作实施办法、确定拟复试考生名单、审核各硕士点的复试记录和复试结果、审核考生的资格、审核确定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二、成立学院各硕士点专家复试小组按二级学科学位点组成复试小组,每组专家不少于5人。

复试小组负责复试试卷命题、试卷评阅、设计面试方案、制定面试评分标准、面试成绩汇总、提出拟参加复试考生名单、提出本硕士点2012级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三、调剂原则及录取比例按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根据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毕业院校及专业、报考第一志愿院校综合评价,择优选择调剂生源。

参加复试考生由第一志愿线上生、调剂生及经上级批准的破格“线下生”组成,实行差额复试,复试生人数与计划录取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1.2。

四、复试工作及要求(一)复试内容包括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课考试、综合能力测试三个方面。

(二)复试形式1、英语听力测试由学院统一组织,测试时间15分钟,满分25分;口语测试由各硕士点复试小组组织,采用面试形式进行,测试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各复试小组要精心设计复试内容,拟定统一复试标准。

2、专业课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3、综合能力测试由各硕士点复试小组组织,采用面试形式,满分100分;各复试小组要精心设计复试内容,拟定统一复试标准。

4、各硕士点于2012年4月5日前将专业课考试试卷(A、B卷)电子文档及标准答案交学院研究生科。

5、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持本人身份证参加复试。

6、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加试两门科目,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综合能力测试(面试)形式与评分要求1、综合能力测试(面试)形式:采用考生本人与复试小组面对面方式,每个考生面试时间要求不少于20分钟,每个考生回答复试小组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由复试小组老师当场打分,工作人员当场收回每个老师的评分,进行现场统计。

第一部分 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制订说明贵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时期。

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基础上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从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是恢复高考后贵州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校之一。

新贵州大学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个二级学科,自主增设1个二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68个二级学科),6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等6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个中外合作项目——项目管理硕士(MPM,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办学),同时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单位,是贵州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研究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为了适应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规范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

2006年研究生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新增博士、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该项工作历时近1年,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新的《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年版)今天终于修订、制订成册。

再此,我们要感谢各学院、学位点的积极配合。

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订工作是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注重研究生基础理论和知识面拓宽、加强学科交叉知识渗透和素质能力培养的原则,要求培养方案既要突出学科优势,又要考虑学科的发展并兼顾博士点、硕士点所有导师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农田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农田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农田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和任务一、培养目标农田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是依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精神,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结合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旨在培养具备农田水土工程领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任务1. 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农田水土工程领域知识与能力;2. 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与研发能力;3. 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 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5. 培养具有较强的沟通、管理和领导能力;6.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

第二部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一、培养方案1. 研究生入学方式:全日制培养2. 学制:3年3. 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践操作、科研实践、论文撰写4. 学位授予条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二、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1. 高等数学2. 概率统计3. 工程地质4. 结构力学5. 工程流体力学6. 水力学7. 土力学8. 地质力学9. 固体力学10. 工程力学11. 工程地质调查12. 水文学(二)专业课程1. 农田水利工程2. 水土保持3. 农田土壤水分运动4. 农田水资源利用5. 水土工程勘察6.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7.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8.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9. 农田水利工程实习10. 科研理论与方法11. 学术论文写作(三)选修课程1. 生态工程2. 农田水利环境工程3. 农业水利电气化4. 农用水资源与节水灌溉5. 农田水利政策与规划6.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7. 农田水管理与节水灌溉8. 农田水土资源利用(四)实践教学研究生实习研究生毕业设计(五)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研究生论文撰写第三部分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一、实践教学1.实习: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成长2.设计: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实训: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二、科研训练1.科学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2.学术交流:通过参与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3.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部分毕业要求和学位评定一、毕业要求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须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要求,同时学习必修课,并通过学士研究生学年考核,研究生需要在规定学年内完成学业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019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贵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录取专业代码
录取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考生编号
姓名
初试总分
复试成绩
录取总成绩
备注
123
农学院
090400
植物保护
全日制
106579521102163
龚明富
349
81
76
123
农学院
090400
植物保护
全日制
106579521102128
罗明艳
334
84
75
123
农学院
090400
植物保护
全日制
106579521102133
106579351304733
何雪
338
74
71
123
农学院
09030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106579520109158
杨松花
324
78
71
123
农学院
09030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106579521101805
蒲利明
340
75
71
123
农学院
09030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全日制
106579521101810
卢苇
251
75
63
123
农学院
095131
农艺与种业
全日制
106579521101835
袁芳
288
76
63
院系所码
院系所名称
录取专业代码
录取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考生编号
姓名
初试总分
复试成绩
录取总成绩
备注
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及代码:农业资源利用095103
培养单位:农学院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选择符合本领域实践条件的校外单位作为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不少于12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贵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2、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
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
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1、课程学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学习,应修满包括公共课、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在内的30学分(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的课程。

课程学习应按照所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确定的课程进行修课,课程成绩及格。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设置:见“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2、必修环节:必修环节包括制定研究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等。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本领域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设计、农业技术推广专题调查研究、单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农业科技公关与新品种开发、农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等。

2、论文形式:可以是科技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论文答辩申请: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和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4、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本领域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达到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

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或5位专家组成。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者,经贵州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贵州大学农学院
2011-9-2
农业推广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