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章-投影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PPT课件
闽 南
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理
工
学
院
光
2.1 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电
与 机
2.2 点的投影
电 工
2.3 直线的投影
程 系
2.4 平面的投影
2.5 变换投影面法
闽 南 理 工 学 院
光
电
与
机
电
整体
工
程
概述
系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Z
院 的坐标差来确定。
b'
光 电 与
左、右位置由X坐标差 确定。XA>XB,点A在点B
a'
机 的左方;
电
X
工
前、后位置由Y坐标差
程 系
确定;YA<YB,点A在点B
的后方;
a
a"
o
上、下位置由Z坐标差 确定。ZA<ZB,点A在点B 的下方。
b YH
b" YW
2. 重影点
闽 南
当空间两点的某两个 V
Z
闽
2.1.1 投影的概述
南 理 工
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 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学
院 2.1.2 投影法的分类
光
电 1. 中心投影法:投射
与 机
线汇交与一点的投
电 影法。
工 程
2. 平行投影法:投射
系
线相互平行的投影
S
投射线
投影中心
投影面 B
C
A
投影对象
D
法。
b
c
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理
工
学
院
光
2.1 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电
与 机
2.2 点的投影
电 工
2.3 直线的投影
程 系
2.4 平面的投影
2.5 变换投影面法
闽 南 理 工 学 院
光
电
与
机
电
整体
工
程
概述
系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Z
院 的坐标差来确定。
b'
光 电 与
左、右位置由X坐标差 确定。XA>XB,点A在点B
a'
机 的左方;
电
X
工
前、后位置由Y坐标差
程 系
确定;YA<YB,点A在点B
的后方;
a
a"
o
上、下位置由Z坐标差 确定。ZA<ZB,点A在点B 的下方。
b YH
b" YW
2. 重影点
闽 南
当空间两点的某两个 V
Z
闽
2.1.1 投影的概述
南 理 工
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 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学
院 2.1.2 投影法的分类
光
电 1. 中心投影法:投射
与 机
线汇交与一点的投
电 影法。
工 程
2. 平行投影法:投射
系
线相互平行的投影
S
投射线
投影中心
投影面 B
C
A
投影对象
D
法。
b
c
小学教育投影基础PPT课件
第36页/共96页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3) 画竖板切角的投影(如图2-10(d)所示)。由 于被切角后形成的平面垂直于侧面,所以应先画出其侧 面投影,根据侧面投影画水平投影时,要注意量取尺寸 的起点和方向。
(4) 底稿图画完后,要检查修正错误,按规定线 型描深(如图2-10(e)所示)。
即aax=a″az。
第42页/共96页
2.3 点 的 投 影
以上3点可以归纳为:“两垂直、一相等”。 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两投影,就可作出其第三投影。
【例2.2】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作图方法如图2-12所示。
第43页/共96页
2.3 点 的 投 影
Z
a' O
X
a' YW X
第13页/共96页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B P
A
bp a
A P
B
p a(b)
A
P B
a b
p
(a) 真实性
(b) 积聚性
(c) 类似性
图2-4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第14页/共96页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三视图是多面视图,是将物体向3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到 的一组图形。下面将说明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由于正投影法能准确地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 图简便,因此,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绘制。今后若不特别说明, 投影均指正投影。
第10页/共96页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1.3.1
当平面(或直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如 图2-4(a)所示。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3) 画竖板切角的投影(如图2-10(d)所示)。由 于被切角后形成的平面垂直于侧面,所以应先画出其侧 面投影,根据侧面投影画水平投影时,要注意量取尺寸 的起点和方向。
(4) 底稿图画完后,要检查修正错误,按规定线 型描深(如图2-10(e)所示)。
即aax=a″az。
第42页/共96页
2.3 点 的 投 影
以上3点可以归纳为:“两垂直、一相等”。 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两投影,就可作出其第三投影。
【例2.2】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作图方法如图2-12所示。
第43页/共96页
2.3 点 的 投 影
Z
a' O
X
a' YW X
第13页/共96页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B P
A
bp a
A P
B
p a(b)
A
P B
a b
p
(a) 真实性
(b) 积聚性
(c) 类似性
图2-4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第14页/共96页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三视图是多面视图,是将物体向3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到 的一组图形。下面将说明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由于正投影法能准确地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 图简便,因此,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绘制。今后若不特别说明, 投影均指正投影。
第10页/共96页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1.3.1
当平面(或直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如 图2-4(a)所示。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知识
●
O WX
ax
●
a(x,y) H
aY Y
●
a(x,y)
H
Z
aZ
W y ● a(y,z)
x
O
YW
aYW
aYH YH
17
整理课件
如果把三投影面体系看作是直角坐标系,把投影轴看作坐
标轴,交点看作原点O,则空间点的位置可用三坐标值表示, 形式为A(X,Y,Z)。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为<手段三维理解>: 点到W面的距离 用坐标X表示(水平投影到OY轴的距离,正投
5
整理课件
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重点)
1.真实性
直线或者平面平行于投 影面反映实形
A
2.积聚性 直线或者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积聚成点(线) a
3.类似性 直线或者平面倾斜于投
影面反映类似形状
BA A
B b
a(b) a
B
b P
P
6
整理课件
2.1.2 形体的三面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的物体的投影图, 称为视图。
影到OZ的距离); 点到V面的距离 用坐标Y表示(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侧面
投影到OZ的距离) ; 点到H面的距离 用坐标Z表示(正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侧面
投影到OY的距离) ; 三投影用坐标表示:a可表示为(x,y); a’可表示为(x, z);a”可表示为(y,z)
18
整理课件
例题
例2-2 已知点A的坐标为(15、10、20),求点A的三面投影。
9
整理课件
三视图的展开
为了读图识图方便,把三投影面
的展开到一个平面,这样展开在 一个平面上的三个视图,称为物 体的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两点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可由Y坐标确定,Y坐标大者在前。 两点间的上下相对位置可由Z坐标确定,Z坐标大者在上。 由两点间的坐标差,可以确定两点间的偏移距离,如以 A点为基准,则B点在A点的右方6 mm ,前方5 mm ,上方11 mm, 如图2-16(b)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6 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5 类似性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物体的三面视图
图2-6 一个视图不能反映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1 三视图的形成 1. 三投影面体系
互相垂直相交的三个投影面,称为三投影面体系,如图27所示。 它们分别是:
正立投影面:直立在观察者正对面的投影面,简称正面, 用字母V表示; 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 H 表示; 侧立投影面:直立在右侧面的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 W表示。
上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和投影轴,如图2-8(d)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2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上后,各视图必须有规则的配置, 并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2-9 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 图的正右方。 画三视图时必须按以上的投影关系配置。
图2-10 保持宽相等的三种画法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例2-1
以图2-11 所示物体为例,说明画三视图的方法和
步骤, 如图2-12所示。
图2-11 轴测图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2 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a) 选主视图, 画基准线; (b) 先从主视图画起; (c) 根据尺寸关系, 逐一画全三个视图; (d) 加深、 擦去作图线, 完成三视图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6 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5 类似性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物体的三面视图
图2-6 一个视图不能反映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1 三视图的形成 1. 三投影面体系
互相垂直相交的三个投影面,称为三投影面体系,如图27所示。 它们分别是:
正立投影面:直立在观察者正对面的投影面,简称正面, 用字母V表示; 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 H 表示; 侧立投影面:直立在右侧面的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 W表示。
上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和投影轴,如图2-8(d)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2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上后,各视图必须有规则的配置, 并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2-9 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 图的正右方。 画三视图时必须按以上的投影关系配置。
图2-10 保持宽相等的三种画法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例2-1
以图2-11 所示物体为例,说明画三视图的方法和
步骤, 如图2-12所示。
图2-11 轴测图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2 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a) 选主视图, 画基准线; (b) 先从主视图画起; (c) 根据尺寸关系, 逐一画全三个视图; (d) 加深、 擦去作图线, 完成三视图
第二章投影法基本知识
真实性
积聚性:当一线段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正投影积聚为一
点;当一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正投影积聚为 一直线。
积聚性
类似性:当一线段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正投影为缩短
的线段; 当一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正投影 为缩小的类似图形。
类似性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根据国标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下图表示的是三个不同形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视图却是完 全相同的。
1、主视图—从前向后投射,在V 面上所得的视图。
2、俯视图—从上向下投射,在H 面上所得的视图。
3、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在W 面上所得的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三投影面的展开
V面保持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 OZ轴向右旋转90°,这样V、H和W三个投影面就摊 平在了同一平面上。
水 平 投 影 面 和侧立投影 面旋转后,OY轴被分成两 条,分别用OYh和OYw 表 示 。
注意:
要细心,不要把点对错了。
§2-4 直线的投影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根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将
直线分为:
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垂直线
特殊位置直线
投影面倾斜线
一般位置直线
1、一般位置直线 定义:与三个投影面均成倾斜的直线
直线与 H、V、W 投影面的倾角分别用 α、β、γ表示,见图 中的标注。
即 ac:cb=a'c':c'b'=a''c'':c''b''=k
例: 判断图中点是否在直线上。
作图分析: ⑴由于AB直线为一般位置。而给出 的C点的两投影分别在AB线的同面投 影上,故可认定C点从属于AB直线。
积聚性:当一线段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正投影积聚为一
点;当一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正投影积聚为 一直线。
积聚性
类似性:当一线段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正投影为缩短
的线段; 当一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正投影 为缩小的类似图形。
类似性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根据国标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下图表示的是三个不同形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视图却是完 全相同的。
1、主视图—从前向后投射,在V 面上所得的视图。
2、俯视图—从上向下投射,在H 面上所得的视图。
3、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在W 面上所得的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三投影面的展开
V面保持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 OZ轴向右旋转90°,这样V、H和W三个投影面就摊 平在了同一平面上。
水 平 投 影 面 和侧立投影 面旋转后,OY轴被分成两 条,分别用OYh和OYw 表 示 。
注意:
要细心,不要把点对错了。
§2-4 直线的投影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根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将
直线分为:
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垂直线
特殊位置直线
投影面倾斜线
一般位置直线
1、一般位置直线 定义:与三个投影面均成倾斜的直线
直线与 H、V、W 投影面的倾角分别用 α、β、γ表示,见图 中的标注。
即 ac:cb=a'c':c'b'=a''c'':c''b''=k
例: 判断图中点是否在直线上。
作图分析: ⑴由于AB直线为一般位置。而给出 的C点的两投影分别在AB线的同面投 影上,故可认定C点从属于AB直线。
二投影基础PPT课件
必在直线上? 是
第四节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任一投影,由围成该平面的各条边线(直线或曲 线)的同名投影组成。对平面多边形而言,由于其各边线均 为直线,则求平面多边形的投影,即为求其各顶点的同名投 影的连线。
一、平面的三面投影
V
a' X
b' B
A b
a
Z
c' b"
W
O
C
a" c"
先画出各顶点的投 影,后将各点同名 投影依次连接,即 为平面的投影。
(2)正平线
V
c'
C
Z
c′d′=CD
d'
D d"
c'
c" W X
Z
d'
O
d"
c"
YW
X
c
O
d
c
d
Y cd ⊥OYH、
YH
c″d″⊥OYW
都不反映实长
(3)侧平线
V
e' E
f'
X
e
H
Z e'
e" W f'
X
F f" e
O
f
f
Y ef⊥OX
e′f′⊥OX
不反映实长
e″f″=EF
Z
e"
f"
O
YW
YH
总结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1) a'a⊥OX
(2) a'a"⊥OZ
(3) aax=a"az
Yw
Z
V
a'
YH 45°辅助线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 a
O
W
X
ax
a●
H
O
YW
ay
ay
YH
a●
ay
H
Y
向下翻
在投影时,投影的大小不受限制, 通常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
a ●
X
ax
a●
Z
az
●a
O
YW
ay
ay
YH
2.2.2 点的投影规律
1、V、H两投影都反映横标,且投影连线垂直X
轴;aa⊥OX轴。
2、V、W两投影都反映
高标,且投影连线垂直
ZHale Waihona Puke a ●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S
S
H
正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垂直于投影面H
H
斜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倾斜于投影面H
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 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大多数采用平行投影法 的正投影法。
1.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同素性 2.从属性不变 3.平行性不变 4.简单比不变 5.相仿性
cz ● c
cx o X
c●
cyH
YH
cyw Yw
通过作45°转 宽线使
ccz=ccx
2.3 点的投影和坐标
点的每个投影反映两个坐标: V 投影反映高标和横标(a′aX 和a′aZ ), H 投影反映纵标和横标(aaX 和aaYH ), W 投影反映高标和纵标(a″aYW 和a″aZ)。
2.5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A
如改变△ABC与投 射中心或投影面之间
B
C
的距离,则其投影 投影面H
a
投影
△abc的大小也随之改 变,度量性较差。
机械制图基础-投影法基础ppt课件
正平线(平行于V面)
投影面平行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
水平线(平行于H面)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V面)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编辑版pppt
一般位置直线
66
⑴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V a ′ b′
Aβ γ
a″ B b″W
投影
编辑版pppt
17
思考1
沿投影方向移动物 体
其正投影的大小变 不变?
编辑版pppt
18
思考2
实其有物在 形某无体正 ?一可的投
个能投影 面反影下 的映 ,
编辑版pppt
19
思考3
由1、2引出第三个思考: 正投影能否满足工程图样的绘 制要求?
编辑版pppt
20
且投 垂射 直线 于互 投相 影平 面行
51
三、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三投影面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可 用直角坐标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投影面H、V、W作为 坐标面,三条投影轴OX、OY、OZ作为坐标轴,三轴 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
编辑版pppt
52
点A到W面的距离Oax= aaz = aaYH = x坐标 点A到V面的距离OaYH= aax = a az = y坐标 点A到H面的距离Oaz= aax = a aYW = z坐标
H
物体的三视图
Z W
O
YH
编辑版pppt
YW
Z V
X
O
37
Y
物体的三视图
Z
X
O
YW
YH
编辑版pppt
第二章正投影法
项目二 投影基础
3、物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 和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 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 和前、后
项目二 投影基础
三、画三视图及识读三视图的方法
1.总体分析物体,选好主视图的方 向,使其主要平面与投影面平行。 2.确定比例、图幅大小。 3.确定三视图的位置,画出定位线、 辅助线。 4.先画出主视图,再依据三等规律 依次画出俯、左视图。
项目二 投影基础
3、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关系
判断方法
x 坐标大的在左侧 y 坐标大的在前方 z 坐标大的在上方 点A在点B的左、后、下方
项目二 投影基础
重影点的可见性判别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 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 重影点
判别方法
投影特点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 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项目二 投影基础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正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特点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② aax= aaz = A到V面的距离
aax= aay= A到H面的距离 aaz= aay = A到W面的距离
影轴距=点面距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 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 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项目二 投影基础
【例2-1】 已知点A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a● ax
a●
点A、点C为哪个投影面 的重影点呢?
3、物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 和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 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 和前、后
项目二 投影基础
三、画三视图及识读三视图的方法
1.总体分析物体,选好主视图的方 向,使其主要平面与投影面平行。 2.确定比例、图幅大小。 3.确定三视图的位置,画出定位线、 辅助线。 4.先画出主视图,再依据三等规律 依次画出俯、左视图。
项目二 投影基础
3、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关系
判断方法
x 坐标大的在左侧 y 坐标大的在前方 z 坐标大的在上方 点A在点B的左、后、下方
项目二 投影基础
重影点的可见性判别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 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 重影点
判别方法
投影特点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 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项目二 投影基础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正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特点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② aax= aaz = A到V面的距离
aax= aay= A到H面的距离 aaz= aay = A到W面的距离
影轴距=点面距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 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 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项目二 投影基础
【例2-1】 已知点A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a● ax
a●
点A、点C为哪个投影面 的重影点呢?
第2章--投影法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PPT课件
Y
a
投影规律:
点的空间位置与投影的关系:
H
YH
aa′OX 长对正
点距H面的距离: a′ax和a〞ayw
aa〞OZ 高平齐
点距V面的距离:a ax和 a〞az
aax=a〞az 宽相等
点距W面的距离: a′az和 a ayH
举例:投影规律的应用
已知点A的正面投影a′和水平投影a,求其侧面投影a〞。
a'
相平行,但它们的第三组同面 三组同面投影相交,但它们的
投影是不平行的。
交点不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例1:判断空间两直线AB、CD的相对位置。
1’
1 1′d′
1′c′
结论:
直线AB、CD是 两交叉直线。
例2 判断直线的空间相对位置
a’ c’
b’ c’
b’
d’
a’
d’
X
X
a d
d b a
c
b
c
( 交叉 ) ( 相交 )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B1
A
B2
V
b
a
H
单面投影:
点不定位,
体不定形。
三投影面体系
三个投影面:
V
水平投影面(H 面)
正立投影面(V 面)
侧立投影面(W 面)
X
三个投影轴:
两投影面相交,其交线称为投影轴。
H
V ∩ H = OX 轴
H ∩ W = OY 轴
V ∩ W = OZ 轴
Z W
O Y
二、立体三面投影的形成
a’
c’
c’
b’
d’
X
X
d
b a
第2章 投影法
2.2 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由投影判断空间两点的位置
a
Z
a b b a
b
B b a
A
b
a
X
b
a
O
YW
YH
2.2 点的投影
两点中x值大的点在左 两点中y 值大的点在前 两点中z 值大的点在上
2.2.4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定
上一页 下一页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定
设两点分别为A和B: 若A点的x坐标大于B点的x坐标,A点在左,B点在右; 若A点的z坐标大于B点的z坐标,A点在上,B点在下; 若A点的y坐标大于B点的y坐标,A点在前,B点在后。
2.2 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点的投影
已知空间一点A和投影面,过点A向投影面H作垂线,垂足为a, 根据正投影的定义,a即为点A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A
a
2.2 点的投影
2.2.1 点的两面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A1
A
点的一个投影 不能确定点的空间 位置
a
2.2 点的投影
2.2.1 点的两面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1. 两投影面体系
2.2 点的投影
2.2.4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定
上一页
下一页
[例题]
已知点A在点B之前5毫米,之上9毫米,之右8毫米,求点A的投影。
a 9
Z
a
b
b
X
8
O
YW
5
b
a
2.2 点的投影
YH
2.2.4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定
上一页 下一页
2.2.5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三视图的形成
六、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 从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 影面展开的方法中,可明 确以下关系:
• 1.位置关系 • 根据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
置及投影面展开的规定,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是:以 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 视图的正下边,左视图在 主视图的正右边;
• 2.方位关系
• 任何物体都有前后、左右、上 下六个方位。而每个视图只能 表示其四个方位,如图所示。
一般需将物体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三面投影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 面进行投影,然后将所得到的三个投影联系起来,互相补充,即可 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Z
OW
Y
水平投影面 ---- H 正面投影面 ---- V 侧面投影面 ---- W
H∩V ---- OX V ∩W ---- OZ H∩W ---- OY
V 主视图
长 对 正
高平齐
W
左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H 俯视图
宽相等
物
体
的
高 平
三
齐
视
图
长对正
宽相等
2.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
• 空间物体都是由面围成的,而面可视为线的轨 迹,线则是点的轨迹,所以点是最基本的几何 元素。学习和掌握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和特性, 才能透彻理解工程图样所表示物体的具体结构 形状。
的 透 视 图
法
绘
制
• 3.透视投影图——用于建筑物的效果表现图及工业
产品的展示图等,一般美术作品都符合透视投影的规律。
• 优点:符合视觉规律、图形逼真、立体感强;
• 缺点:一般不能直接度量,绘制过程也较复杂。
a b
2
.
投
平
射 线 方 向
(行
1 ) 斜
投 影 法
投
影
c
90°
法
投
射 线
(
方
2
向
)
• 在三视图中,主、左视图表示 物体的上、下;主、俯视图表 示物体的左、右;俯、左视图 表示物体的前后。靠近主视图 的一面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 视图的一面是物体的前面。
• 3.三等关系 • 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
尺度,若将物体左右方向(X 方向)的尺度称为长,上下方 向(Z方向)尺度称为高,前 后方向(Y方向)尺度称为宽, 则在三视图上(如图所示)主、 俯视图均反映了物体的长度, 主、左视图均反映了物体的高 度,俯、左视图均反映了物体 的宽度。都应符合三等关系)。
一、投影的方法
• 当灯光或太阳光照射 物体时,在地面或墙 上就会产生与原物体 相同或相似的影子, 人们根据这个自然现 象,总结出将空间物 体表达为平面图形的 方法,即投影法。
在投影法中向物 体投射的光线,
称为投影线 投影线
b a 投影
在投影法中,所 得影像的集合轮 廓,称为投影或 投影图
在投影法中, 出现影像的 平面称为投
影面
二、投影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S 投射中心 投射线
形体
a b
物体的中 心投影
a
当投射中心与投影面的距离有限 时,所有投射线均交于投射中心。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 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 影的大小有影响。
优点:具有真实感,图 形符合人的视觉规律;
缺点:作图复杂、度量 性较差。
房
用
屋
中 心 投 影
性 投影对应平行。
的投影必在该平面或曲面
的投影上。
后保持不变;空间两平行 线段长度的比,投影后保 持不变。
说 1.类 似 形 : 指 平 面 图 形 投 影 后 所 得 的 投 影 图 形 , 与 原 平 面 图 形 保 持 基 本 特 征 不 变 。 即 边 数 相 等 ,
凸、凹状态相同,平行关系、曲直关系保持不变。
三、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
1. aa X轴,aaz = aay = XA 2. aaZ轴, aax =aa y = ZA 3. aax = aaz =YA
V
四、特殊点的投影
b
Bb
a
b
Cc
c
Aa
a c
X
O
b
c
a
H
五、 两点的相对位置
根据两点相对于投影面的距离确 定,如图所示:
(1)距离W面远者在左,近者 在右(根据V、H的投影分析); (2)距离V面远者在前,近者 在后(根据H、W面的投影分 析);
一、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V
Z
a
a
A
a
O
X
O
W
a
YW
a
a
H
YH
点A的水平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侧面投影 ——a
二、点的直角坐标与三面投影的关系
Z
V
a
az
y
x
a
X
ax A
z
OW
a
ay
Y
1. aaz = aay =Aa = xA 2. aax = aaz =Aa =yA 3. aax =aa y = Aa=zA
明
2.本 书 约 定 : 空 间 点 、 线 、 面 用 大 写 字 母 表 示 , 其 投 影 用 对 应 的 小 写 字 母 表 示 。
四、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 如图所示是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它们在同一个投影 面上的投影是相同的。很明显若不附加其它说明,仅 凭这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不能表示清楚物体的实 际形状和大小的。
正
90°
投
a
影
法
b
c
.
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投影图
1 多 面 正 投 影 图
(2)多面正投影图
2.轴测投影图
S Z
O X
Y
3. 标高投影图
25
20
15
25
20 15
25 20 15
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性质
真实 性
积聚性
类似性
图
例
()
直线、平面平行于投
直线、平面、柱面垂 当直线、平面倾斜于
投
影 影面,则在平行的投影面 直于投影面,则在垂直的 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
(3)距离H面远者在上,近者 在下(根据V、W面的投影分 析)。
a
b
B
A
a
b
b a
两点中x值大的点 —— 在左 两点中y 值大的点 —— 在前 两点中z 值大的点 —— 在上
• 例3:已知A、B两点的两面的投影 • 求作:第三面投影并确定其相对位置。
第2章 投影法基础知识
2-1 投影法概念及其分类 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法概念及其分类
一、投影的方法 二、投影的分类 1. 中心投影法 2. 平行投影法 (1)斜投影法 (2)正投影法 3. 轴测投影图 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四、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五、三视图的形成 六、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特 性
上的投影反映直线实长或
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 为直线,平面的投影为平
平面的实形。
为点、直线、曲线。 面图形的类似形。
性质
平行性
图 例
从属性
定比性
空间相互平行的直线,
直线或曲线上点的投
点分线段的比,投影
投 其投影一定平行;空间相互 影必在直线或曲线的投影
影 特
平行的平面,其有积聚性的
上;平面或曲面上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