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合集下载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作者:吴梦琪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蜿蜒型河段从整体看处在不断演变之中。

从平面变化看,随着凹岸冲刷和凸岸淤长进程的发生,其蜿蜒程度不断加剧,河长增加,弯曲度随之增大。

就其整个变化过程看,河弯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并且随弯顶向下游蠕动而不断改变其平面形状。

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各时期荆江河段的变迁历史进程,对荆江河段的河流地质作用及河谷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关于属于蜿蜒型河段的荆江河段的河道演变原因。

关键词:荆江;河道变迁;河流作用长江出三峡,在宜昌进入中游后,穿过夹江对峙的虎牙山、荆门山,河谷突然变得开阔起来,两岸不再是“猿声啼不住”了,而是进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大平原。

由于长江进入平原后流经古荆州地区,所以,这段河道通称荆江。

荆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矾,全长423公里。

其中又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

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长240公里的堤岸其实只有80公里的直线距离,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所以,这里有了"九曲回肠"的说法。

1、荆江的变迁历史随着云梦泽的消亡,荆江堤防系统形成后,荆北通江的口穴先后被堵塞,与荆江的联系被切断,形成堤内独立的内荆河水系。

荆南地区穴口相应增多,相传北晋时杜预开凿调弦口华容河,东晋至南朝时形成沧水匡,南宋时出现太平口、虎渡河,后于1853年和1870年先后形成藕池、松滋二口。

另据地貌形态反映,广兴洲及君山一带也曾出现分流,因部分已湮塞,构成今三口分流的荆南网状水系。

自全新世以来,荆江地区经历了古湖泽的衰亡与洞庭湖的扩展;由荆北分流转向荆南分流;泥沙的沉积中心亦由荆北云梦泽转向荆南洞庭湖的巨大变化,形成新的水系格局。

顺治《江陵志余》之《志陵陆》“金堤”条提到,五代高季兴修筑金堤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

光绪《荆州府志》记,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郝穴下十里处修建了周公堤,并立一碑,碑南半里堤外旧有三闾祠,六七十年后,“圮于江中”。

长江治水第6讲

长江治水第6讲

中,只溃口6次。“四口”分引荆江洪水至少60%以上。
大量分引洪水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下荆江河道的萎缩,
促进了下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充分发育。
三、荆湖关系的演变
“二口南流”的形成,确立了明清时期“北堤南疏”
的治江方略。荆江大堤的安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
南岸“二口”分泄洪水是否得力。 “四口南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荆湖关系的一 个必然结果。 清末,荆湖关系开始趋于紧张。光绪十八年南岸有堵
民国,荆湖关系一度上升为湘鄂两省之间的紧张的社会
关系。 唐宋以前,古云梦泽与夏、杨等枝河的存在,使荆江上 游来水更多地是进入江北岸的水系湖泊。唐宋以后,古 云梦泽解体,夏、杨等水系发生演变,北岸相对淤高, 荆江上游来水开始进入南岸,洞庭湖不断扩大。荆湖关 系形成。
自东晋(345年)以后,荆江北岸堤防不断兴筑与延长。 明嘉靖间(1522-1566)堵筑了郝穴,从此荆江洪水“专 恃于南”,“北堤南疏”的治江策略形成,荆湖关系发生 重大转折。 “北堤南疏”的结果,是使洞庭湖迅速淤垫。道光时期,
的分疏渲泄受阻,容易泛滥成灾。
2、“二口南流”及其影响:
“二口南流”,系指虎渡口、调弦口分引荆江洪
水南入洞庭湖。虎渡口位于今江陵、公安交界处,其
形成早于北宋。调弦口位于今石首县的调弦镇,可能 形成于南北朝以前。 嘉靖间堵塞了郝穴,荆江大堤连成一线后,荆江洪 水全由此“二口”南流入湖。“二口南流”造成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加重湖区水灾、促进湖身淤垫、推动堤 垸兴筑等方面。
四、历史上荆湖关系对策
1、分疏说:
开穴口之说。 开口分流或留口不堵之说,如魏源的《湖北堤防 议》、《湖广水利论》;王柏心的《导江三议》等, 影响十分深远。
道光年间,分疏说深得人心,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巍巍荆江)(文白超美图许宏雷)“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亘古不息。

其三峡以上河段,激涌奔腾之势为诸山所束而敛;出峡口,决荆门,破虎门,雄视沃野,进入江流壮阔、平野无边的两湖平原。

诗仙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即是对此景此状壮美的描述。

“水之为德大矣哉”(北魏郦道元《水经》)。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滋润着神州大地,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书写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史。

长江又是水患频繁的河流。

相传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尧舜时,即发生过全流域大洪水,孟子曰:“当尧之时洪水泛滥于天下……”。

禹曾受命平治水土,疏导江河。

长江出峡口从枝城进入荆江河段,汪洋恣肆,桀骜不驯。

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337公里。

其间以藕池口为界,按河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上荆江,长167公里;下段称下荆江,长170公里。

旧时以其流经地属荆州,故该江段通称荆江。

其北岸有沮漳河、玛瑙河入汇;南岸有松滋、虎渡、藕池、调弦(已封堵)四口分泄荆江洪水南注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复注长江。

上荆江为微弯形河段,河道自上而下由江口、沙市、郝穴三个北向河湾段和洋溪、涴市、阧湖堤三个南向河湾段组成。

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型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由碾子湾、调关、中洲子、荆江门等弯曲段组成。

荆江河道浅滩变化复杂,董市、太平口、碾子湾、监利等处浅滩每年枯水季节有20-88天不能保证标准航深2.9米,是长江中游航运条件较差的河段。

荆江径流主要来自宜昌以上长江干流。

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0亿立方米;下泄途中有清江(年均径流量132亿立方米)、沮漳河(年均径流量16.4亿立方米)入汇。

南岸四口分泄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因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逐年递减,至1994年减至697亿立方米。

宜昌年均输沙量5.19亿吨,清江和沮漳河年均输沙量为0.089亿吨和0.021亿吨。

长江荆江河道演变与崩岸关系分析

长江荆江河道演变与崩岸关系分析

长江荆江河道演变与崩岸关系分析
彭玉明;熊超;杨朝云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2010(030)006
【摘要】荆江位于长江中游的上段,因其流经荆州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护岸工程的实施,增强了荆江河岸抗冲能力.抑制了近岸河床的横向发展,但局部河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剧烈,荆江河道崩岸仍然十分频繁.本文分析总结了荆江近期河道演变的特点;分析研究了河道演变过程中主流线的变化、河道冲刷对崩岸模式的影响.从而得出:主流线的变化、河道的冲刷变化可能诱发崩岸产生,崩岸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河势的发展.
【总页数】4页(P29-31,36)
【作者】彭玉明;熊超;杨朝云
【作者单位】长江委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长江委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长江委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7
【相关文献】
1.近期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演变对防洪影响的研究 [J], 段光磊;彭严波;王强
2.近期长江荆江河道演变特点 [J], 王维国;阳华芳;熊法堂;许波
3.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 [J], 李圣伟
4.长江芜湖河段大拐崩岸段河道演变分析 [J], 谷霄鹏
5.长江芜湖河段大拐崩岸段河道演变分析 [J], 谷霄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荆江河段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初探

长江荆江河段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初探
40 7 ,C ia 2 J gin ueu o y rl y a d W t eo r sS r y W C,Jnzo 4 4 2 , 3 0 2 hn ; . i j g B ra H do g n ae R suc uv ,C R n a f o r e e i hu g 3 0 0 C i ; .Qd n ae C ne a c n i e n o , t. Qd n 2 6 0 ,C ia hn 3 iog W t osr nyE gn r g C . Ld , i g 2 2 0 hn ) a r v ei o
库蓄水后 , 荆江河段重点洲滩的演变备受关注. 本文根据大量水 文泥沙原型 观测 资料 , 以关洲 、 三八滩 和乌龟洲
等 三 个 典 型 洲 滩 为 例 , 结 了 典 型 洲 滩 演 变 特 征 , 三 个 典 型 洲 滩 演 变 机 理 和 演 变 趋 势 进 行 了 初 步 探 讨 . 果 总 对 结 表 明 , 江 河 段 典 型 洲 滩 的演 变 主要 受 上 游 河 势 变 化 、 沙 变 化 和 人 类 活 动 等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 不 同 因素 对 各 荆 水 且
维普资讯
第 2期
20 0 8年 6月









NO 2 .
H YDRo. SCI ENCE AND ENG EERI NG
J n. 2 8 u 00
长 江荆 江 河段 典 型洲 滩 演 变 机理 初 探
段 光磊 ,彭严 波 肖虎 程 , ,赵 兵
e o v me ta fc srv rt l gt n e c n h ie e i h n e o c ran e tn n t s o t e r . Th v le n fe t ie hawe e d n y a d t e rv rr g me c a g st e ti xe ti hepa tfry y a s e c a g ft i ho l s t e c n en d f c o e i n x e s atr t e i o d e to h h e r e h n e o he ma n s a si h o c r e usf rs d me te p r fe h mp un m n f t e T r e Go g s o t Re ev i. Ba e n p e t f fed daa, a d tki h e tp c l h a s n me a z o s r or s d o l n y o l t i n a ng tr e y i a s o l a d Gu n h u, S n a a h a n a b tn s o la d W ug z o a e a l s t i p p r u ma ie t er v le nt c a a t r p e i i ay uih u s x mp e , h s a e s m rz s h i e o v me h r ce , r l n r pr b s it t er m o e n o h i e ov me tme h n s a d p e c st er e o v me ttn e c . T e u t h w h tt e e ov me to h y ia v l e n c a im n r dit h i v l e n e d n y he r s lss o t a h v l e n ft e t p c l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熊治平;邓良爱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1999(030)005
【摘要】关洲汊道位于葛洲坝工程下游长江荆江河段首部.其两汊年内水沙分配随来流涨落左右易位,临界流量为20000m3/s,即20000m3/s以上,左汊(关洲夹)为主汉,20000m3/s以下,右汉为主汊,水沙分配的这种变易性规律,与该河段特定的汉道河槽形态及其相应的水力泥沙条件有关.多年来,该河段的汉道河型及河势整体格局未变,但受枝城大桥修建及葛洲坝枢纽工程运用影响,近年来关洲夹进口附近主流北移,岸滩受冲,河槽北展拓宽,出口拦门沙冲失,河床高程降低,关洲洲顶受冲,洲上心滩与串沟有所活动与发展,洲头冲刷粗化,洲尾冲刷退缩,关洲整体似略有北移.预估其演变趋势为在自然情况下,双股汊道河型以及水沙分配和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维持不变;三峡建库后,河槽将明显冲刷,断面扩大,但两汊断面扩大的方式会有差异,主河槽及主航道的位置仍稳定于右汉,水道条件更趋良好.
【总页数】3页(P27-28,39)
【作者】熊治平;邓良爱
【作者单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
【相关文献】
1.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 [J], 卢金友;渠庚;李发政;唐峰;朱勇辉
2.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不同河型河道演变分析 [J], 张卫军;魏立鹏;渠庚
3.下荆江裁弯后荆江护岸河段的河床演变分析 [J], 曹乡翰
4.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J], 吴梦琪
5.长江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荆江河段抑制河道冲刷下切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通过专家咨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曦武汉430072)[摘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

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二者相互作用。

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河段洲滩与河道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

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

[关键词] 荆江;洲滩;变化与影响;宋元明清[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3JB770017。

流经江汉平原的长江干流主要是荆江河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

上荆江河段主要包括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等县江段,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

1、上荆江段历史上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的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

其中江心洲不同于心滩和边滩,后两者时长时消,变动性大,其中边滩仅一边过水,而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

①盛弘之《荆州记》言:“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②,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荆南志》亦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

③《太平寰宇记》还引《荆州记》,称自上明至江津存在九十九洲或“满百之洲”。

④“满百之洲”的说法在同书中还有若干处。

⑤无论是“数十洲”或“满百之洲”,得到确指的仅是一小部分,如百里洲、岑头洲⑥、迤洲⑦。

其中前二洲为长期稳定的江心洲,后者在南朝时已靠岸。

百里洲,《太平寰宇记》称其平衍土沃,“特宜五谷”,长期以来得到开发,宋初县治曾置于此。

⑧明中叶以降,百里洲发生大变化。

嘉靖年间(1522~1566①参见张昌民:《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载《沉积学报》1992年第4期。

②清·陈运溶等辑:《荆州记九种》,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9年版,第22页。

第四章 历史时期湖泊水系变迁(荆江河床)

第四章 历史时期湖泊水系变迁(荆江河床)

《长江图说》下荆江河曲图
自宋代以后,迅速向河曲型转化。清朝时期,下荆 江继续在人工筑堤围垸的支配下,又受到松滋分流之 水沙涌入洞庭湖的顶托作用,终于发育成典型的九曲 回肠式河床。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洞庭湖)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面积2740平方千米,为全国第二 大淡水湖。它不仅承受湘、资、沅、澧四水 的全部径流量,还能分蓄长江自四口(即松 滋、太平、藕池、调弦,调弦口已于1958 年堵塞)的来水,对长江洪水起着重要的调 蓄作用。但是长江带来的泥沙,每年达2.62 亿吨,而从城陵矶排出的仅0.73亿吨,即每 年有近2亿吨的泥沙淤积湖底,使湖床每年 约抬升4厘米。有专家称洞庭湖不久将消亡。
2、魏晋至北魏
江沱分流量平衡,故东晋南朝之后,江 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内江流量逐渐增大 的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袭夺,于 是江水逼近江陵城下,威胁江陵的安全。东 晋开始沿江北岸创筑金堤,同时逼沮水南下, 原来江、沮之间滩地被流水冲断,形成了许 多沙洲。于是,江陵城南的北江这个分汊河 道出现。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 (BU)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至万历以 前西移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荆江大堤
矶:突出江边的岩头或小石滩。
(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
江陵以上的荆 江河段,发育在长 江出峡后的冲积扇 上,河道呈分汊河 床形式,随着江心 洲的南北摆动,主 汊河床交替演变。 近千年来,分汊河 床逐渐演变成分流 水系。
1、先秦两汉
长江出三峡后,至枝江、松滋两县进入 冲积扇平原地区,由于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 河流比降陡减,河床中沉积一系列的沙洲, 长江开始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 北支为汊道称沱。江沱之间有许多沙洲,其 中以百里洲为大。江、沱约在今松滋涴市会 和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 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沮水东流, 接纳了阳水。可见这时江陵县南的北江尚未 形成。

荆江河段岸坡破坏类型、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荆江河段岸坡破坏类型、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第40卷第20期2009年10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Vol.40,No.20Oct.,2009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谢礼明,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20-0004-03荆江河段岸坡破坏类型、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谢礼明 李少雄 易发武 殷先松 韩 旭(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长江荆江河段岸坡稳定问题较为突出。

从研究岸坡地质结构及稳定条件入手,对长江荆江河段岸坡破坏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荆江河段岸坡破坏类型主要分为3类,即侵蚀性、崩塌型、整体滑移型。

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有岸坡形态、岸坡物质组成和地质结构、近岸水流条件、地下水渗流等。

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岸坡稳定治理措施。

关 键 词:岸坡;破坏类型;影响因素;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V86 文献标识码:A 长江荆江河段上起湖北省枝城、下迄湖南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流经湖北省的宜都、枝江、松滋、江陵、沙市、公安、石首、监利及湖南省的华容、岳阳等市县,全长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其中上荆江171.7km,下荆江175.5km。

因荆江防洪地位及防洪形势的特殊性,又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1 地质概况荆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一段平原河流,贯穿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河道多弯汊,河湾多发育有江心洲。

枝城—沙市段长江总体以自西向东流向为主,沙市以下至藕池口段长江主体流向为南偏东,藕池口至监利段长江主体流向为东偏北,监利至城陵矶段长江主体流向为东偏南。

荆江两岸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26~42m。

河宽一般1~2km。

工程区的主要地层:①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alQ3),主要为砂卵石层;②第四系冲积层(alQ4),主要为粉细砂、砂壤土及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局部含淤泥质土;③第四系人工堆积层(rQ),主要有杂填土与素填土。

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

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

第41卷第4期2008年8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Eng ineer ing Jour nal of W uhan U niversity Vo l.41N o.4A ug.2008收稿日期:2007 12 29作者简介:江 凌(1981 ),女,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09018).文章编号:1671 8844(2008)04 0010 04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江 凌1,2,李义天1,葛 华1,孙昭华1(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11)摘要:沙市河段为长江中游典型长顺直微弯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复杂.对该河段水流变化规律、河床冲淤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来水来沙及河床形态对河道水沙输移的影响.河床冲淤由来水量、来沙量和河床形态共同决定,但河床形态与流量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床冲淤特性,放宽段河床冲刷深度与单宽流量变化率之间较好的相关性便体现了这一点.考虑来流及河床形态的决定性作用,对该河段的主流摆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汊道兴衰交替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性.关键词:河床形态;河床冲淤;水沙输移;河床演变中图分类号:T V 147 文献标志码:ADischarge and sediment transporting and riverbed evolution in slightly curved and multi branched river reach in Jingjiang reachJIANG Ling1,2,LI Yitian 1,GE H ua 1,SU N Zhaohua1(1.State Key L abo rato ry o f Water Resources and H ydropow er Eng ineer ing Science,Wuhan U niv 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2.Yangt ze River Channel Planning and D esign Inst itute,Wuhan 430011,China)Abstract:T he Shashi r each is a slig htly curved and m ulti branched river reach with centr al bar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 tze River ,w here the channel evolution is very complicated.T 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flow ,the channel scouring/silting mo d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ming w ater &sediment and channel form on w ater &sediment transporting in the reach.The chan nel scouring/silting is determ ined by incom ing w ater,incom ing sedim ent and channel fo rm;but the in fluence of the channel fo rm and the incom ing w ater process is more sig nificant,w hich also can be show n by the clo s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discharg e variation r ate and the scouring depth in widening reach.Based on these,the shif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flow in the reach are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branches is the natur e of the riverbed evolutio n in the Shashi reach.Key words:channel morpholog y;scouring and silting ;dischar ge and sediment transporting ;riv er bed ev olution沙市河段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的上荆江河段,分别与上游涴市河弯和下游金城洲弯道衔接.洲滩、河槽的河床组成为中细砂,易受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影响,河道演变剧烈,为长江中游航道治理的重点研究对象.现有涉及该河段的研究主要从河势变化特点[1~3]、洲滩演变机理[4]出发探讨河道演变的发展,由于对影响因素的认识不足,演变趋势的预估尚存在分歧.作者前期曾基于河道水力输沙特性第4期江 凌,等: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的决定性作用,结合三峡建库后水沙条件的变化,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5],但未涉及河道水力输沙特性的影响因素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河道的水流变化规律、河床冲淤特性,探讨来水来沙及河床形态对河道水沙输移的影响模式,初步揭示河道水沙输移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1 沙市河段的形态特征沙市河段上起陈家湾、下至玉和坪,长约22km(图1).洲滩消长与河宽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时期该河段平滩河宽(沙市流量27000m 3/s)的变化见图2.杨林矶(荆39~荆41)以上河道逐渐展宽,往下受左岸观音矶控制,河道迅速缩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左岸大幅度崩退,右岸腊林洲边滩向下、向河心淤长,最终被切割形成心滩,1956~1976年间,杨林矶附近河宽明显增大.由于历史护岸工程的积累,70年代以来,河段的外部轮廓相对稳定.河道内洲滩变化剧烈,腊林洲边滩下部不断淤高、展宽且下移,致使筲箕子至荆41断面河宽减小,筲箕子附近成为相对稳定的缩窄段,有利于上段心滩的发育;而筲箕子以下河道空间压缩,心滩发展受到制约,不断受冲后退[5].图1 沙市河段河势及固定观测断面布置示意图2 河床冲淤过程的机理分析2.1 水力因素的沿程变化河道水流沿程输移过程中,受河床边界条件影响,水力因素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尽管沙市河段河宽有所变化,但河道进口的展宽率及出口的缩窄率变化较小(图2),因此,水力因素沿程随河宽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图3~6).图2 不同时期平滩河宽的变化杨林矶以上放宽段(图3、4),以流量1.5与2.0万m 3/s 为界,水流沿程变化的规律相反.表1为放宽段纵比降的年内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水图3 流量在2.0万m 3/s 以上时展宽段流速沿程变化比降小于低水比降.因此,流量较大时,比降较小,流速沿程减小;流量较小时,水流归槽,受洲滩形态边界的影响,流速沿程增大.且从图3和4可以看出,流量愈大,流速减小率愈大.缩窄段纵比降的年内变化与放宽段相反,其年内水流输移特性也不同(图5、6):中高水时期,流速随河宽的减小而沿程增大;流量较小时,虽然因沿程断面的实测资料有限,流速沿河宽的分布有些散乱,但基本上也表现出流速随河宽减小而沿程减11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第41卷图4 流量在1.5万m 3/s以下时展宽段流速沿程变化图5 流量在2.0万m 3/s 以上时缩窄段流速沿程变化图6 流量在1.5万m 3/s 以下时缩窄段流速沿程变化表1 放宽段纵比降年内变化施测日期流量/(m 3 s -1)1~2号断面间比降/ 左侧右侧1999 04 1241700.6430.6041999 07 15289000.2780.3351999 11 05131000.4110.3762000 02 2249200.5830.5252000 11 2382100.5020.3882001 02 1847800.4880.4572001 08 01183000.3240.3042001 11 07128000.4190.3692002 01 1247100.6110.443小的趋势.以上水力因素的变化特征也可从典型断面过水面积(A )随来流量(Q )变化的情况看出,如图7,断面位置如图1.当流量在2万m 3/s 以上,同流量下2号断面的过水面积大于进、出口段,即流速较小;当流量较小时,同流量下2号断面的过水面积小于进、出口段,即流速相对较大.表2列出了各断面A 与Q 的关系,可以看到断面形态特征决定了河道水力因素随流量的变化.图7 典型断面过水面积随流量的变化情况表2 典型断面A =aQb 关系中各参数的值入口段2号断面荆45断面a173.6810.068130.56b 0.43670.73530.4602相关系数R0.90320.93770.9148断面形态深槽偏左的V 形W 形深槽偏左的V 形综合以上分析,河床形态及来流量共同决定了河道水力因素的变化特性.2.2 典型断面实测冲淤分析因水流挟沙能力与流速成正比,河床冲淤势必会受到上述水流输移特性的影响.图8~10分别列出了位于进口过渡段、开阔段、出口缩窄段的3个典型断面的平均高程年内变化及月平均流量过程.从图8~10可以看到,放宽段河床 涨淤落冲!,而缩窄段河床则 涨冲落淤!,且流量在1.5~ 2.0万m 3/s 为冲淤转折点.对比流量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河床年内冲淤过程与河段水流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对应.图8 进口过渡段的荆33断面年内平均高程变化12第4期江 凌,等:荆江微弯分汊浅滩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图9 开阔段的荆40断面年内平均高程变化图10 出口缩窄段的沙6断面年内平均高程变化2.3 河床冲淤过程机理分析当流量大于2.0万m 3/s 时,放宽段流速沿程减小,挟沙能力沿程降低,无法输移汛期上游的大量来沙,泥沙便在开阔段落淤;缩窄段流速沿程增大,加上来沙在上段的落淤,水流在缩窄段的挟沙能力较强,使河床发生冲刷.当流量小于1.5万m 3/s 时,放宽段流速沿程增大,挟沙能力增大,能输送上游来流携带的沙量,但由于缩窄段流速沿程减小且上游冲刷使来沙量相对较大,泥沙易在此落淤.可见,河床年内、沿程的冲淤交替与河道的水力特性密切相关.同一流量在不同的断面条件下对河床的作用程度不同,如图8~10所示.断面冲淤幅度:双分汊的荆40断面>荆33单一断面>窄深的沙6断面.对沙市河段而言,泥沙粒径特征沿程变化不大,河床形态决定了河段输沙能力随流量的变化,也就是说水流的输沙能力最终由河床形态及来流量共同决定.此外,冲积河流的输沙率与流量的多次方成正比,来沙过程与来水过程基本相应.因此,河道冲淤特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河床形态与来流过程的变化.图11点绘了放宽段典型断面冲刷深度与单宽流量退落率的关系.虽然由于各断面形态的不同,两因素的相关性在不同断面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表明了落水过程中河床的冲刷深度与流量退落率密切相关.图11 落水过程断面平均冲深与单宽流量变化率的关系2003年6月以后,河段来沙因三峡水库蓄水而大量减少,但从图12可以看到,2003~2005年期间,放宽段河床 涨淤落冲!的特性未变.这也说明了在河床形态与来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定的来沙变化范围内河床能保持其冲淤特性基本不变.图12 2002~2005年放宽段冲淤过程图3 河床演变规律探讨上荆江左岸的荆江大堤护岸工程始于1465年,至1788年发展为较大规模,限制了河道的横向变形,沙市河弯的平面外形相对稳定,河弯的弯曲半径R *为7100m [6].沙市河段的三八滩分汊段位于该弯道的进口,根据2001~2005年共计11个测次的实测地形图,该段左、右汊深泓的平均弯曲半径分别为5890、4194m.张植堂研究荆江5个河弯(沙市、冲和观、碾子湾、调弦、来家铺)的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R 0,m)得出以下关系[7]:R 0=0.053R *[Q 2/(gA )]0.348(1) 式(1)对长江荆江河段来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将式(1)和表1中开阔段(2号)过水面积与流量的关系结合,粗略估算多年平均流量为12583、(下转第19页)13第4期王党伟,等:冲积河流河岸冲刷展宽的力学机理及模拟analy sis o f river channel pr ocesses w ith bank ero sion[J].A SCE,Jour nal o f H y dr aulic Eng ineering,2000,126(4):243 252.[6] A SCE task co mmittee o n hydraulic,bank mechanics,and modeling of riverbank w idth adjustment.Riv erw idt h adjustment∀:P ro cesses and mechanisms[J].A SCE,Journal o f H ydraulic Eng ineer ing,1998,124(9):881 902.[7] A SCE task co mmittee o n hydraulic,bank mechanics,and modeling of riverbank w idth adjustment.Riv erw idt h adjustment II:modeling[J].A SCE,Journal ofH ydraulic Eng ineer ing,1998,124(9):903 918.[8] 王新宏.冲积河道纵向冲淤和横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0.[9] 夏军强.河岸冲刷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北京:清华大学,2002.[10]张瑞瑾.河流泥沙动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73 76,57 60.[11]张兰丁.粘性泥沙起动流速的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0,15(1):82 87.[12]V an Rijn L C.Sediment t ranspo rt,part I:bed loadtr ansport[J].ASCE,Jo ur nal o f H ydraulic Engineering,1984,110(10):1431 1455.[13]洪大林.粘性原状土冲刷特性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55 66.[14]唐存本.泥沙起动规律[J].水利学报,1963,(2):112.[15]张英华.土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11 116.[16]Ikeda S,Par ker G,K imura Y.Stable w idth anddepth o f str aight gr avel r iver s w ith hetero geneous bed mater ial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88,24(9):713 722.[17]Pizzut o J E.Numerica l simulation of g ravel riv erw idening[J].Water Reso ur ces Resear ch,1990,26(9):1971 1980.[18]金腊华,王南海,傅琼华.长江马湖堤崩岸形态及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J].泥沙研究,1998,(2):67 71. [19]Dar by S E,T horne C R.N umer ical simulatio n ofw idening and bed defo rmat ion of straight sand bed r iver s I:mo del dev elopment[J].A SCE,Journal ofH ydraulic Eng ineering,1996,122(4):184 193.[20]Duan J G,Wang S Y.T he applicat ions of the enchanced CCHE2D model to study the alluvial channel migr ation pro cesses[J].Journal o f H ydraulic Research,2001,39(5):469 780.[21]Ikeda S,Par ker G,Saw ai K.Bend t heo ry of riv ermeander s,Par t I:linear develo pment[J].Jo ur nal ofF luid M echanics,1981,112:363 377.[22]Dar by S E,Simon A.Incised R iver Channels:Pr ocesses,Fo rms,Engineering and M anag ement[M].Jo hn W iley and Sons,1999:111 119.[23]F ukuoka Sho ji.自然堤岸冲蚀过程的机理[J].赵渭军译.水利水电快报,1996,(2):29 33.(上接第13页)15000、2000m3/s的沙市河段该处水流动力轴线的弯曲半径分别为4852、5242、5950m.由于式(1)反映的是整个弯道内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变化的平均情况,深泓弯曲半径与不同流量级下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之间的差异能定性上反映平均情况下主流年内的摆动情况:中、高水时主流偏左,低水时右汊过流会增加.结合放宽段河床涨淤落冲!的特性,流量大于2.0万m3/s时右汊进口位于缓流区,泥沙易在此落淤,而流量较小时主流右摆,又会使右汊进口得到冲刷.但是,小流量时水流归槽常受到滩体形态边界的制约.因此,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三八滩滩头高大且位置较上时,右汊多数年份为支汊;而90年代,三八滩滩头逐渐退缩且低平,出现南、北汊互相争流的局面.从水流和河床的相互作用来看,水流有走左汊之势,但右汊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展,汊道兴衰交替是该段河道演变的基本特征.参考文献:[1] 张修桂.近代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及其整治[J].复旦学报,1994,(6):55 61.[2] 熊治平.上荆江河床演变规律探讨[J].泥沙研究,1996,(2):39 44.[3] 王维国,阳华芳.近期长江荆江河道演变特点[J].人民长江,2003,(11):19 21.[4] 彭严波,段光磊.长江荆江河段沙市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J].人民长江,2006,(9):82 83.[5] 江 凌,李义天,张为.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趋势分析[J].泥沙研究,2006,(3):76 80.[6]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特征[R],1983.[7] 张植堂,林万泉,沈勇健.天然河弯水流动力轴线的研究[J].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1984,(1):47 56.19。

荆江河床淤积考

荆江河床淤积考

荆江河床淤积考——来自历史研究的商榷周魁一'98长江洪水量级小于1954年,但荆江洪水位却普遍高于1954年,甚至超过历史记录。

这一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尤其是在同一流量下,1998年比1954年水位有明显抬升的现象更加引人注目。

例如沙市在50000立方米每秒流量左右,水位升高约O.5米;监利升高约1.0米;螺山升高约1.5米。

那么,是否由于河道淤积导致的水位升高呢?两院院士在《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认识和今后工作的建议》中对河道淤积的问题作了否定的答复:“经查证后认为,根据长期观测资料,长江干流的河槽基本稳定,没有淤高。

”其原因是长江上游侵蚀物质颗粒较粗,不同于黄河,不能被远距离输送。

然而沉淀在古建筑物上的、古文献中的、以至河相沉积层中的历史信息所显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近千年来荆江河床是有淤积的。

请看以下五个方面的论据:第一,周凤琴在比较了荆江大堤内外滩面高程后认为,荆江大堤建成后,堤内滩面淤积基本停止,而堤外滩面仍在不断落淤,“自明末清初以来的350年左右,(堤外滩面)一般淤涨3~8米”。

据此计算,年均滩地淤高O.9~2.3厘米。

其中沙市一带淤积最大,年均将近3厘米。

第二,林承坤考察不同年代荆江河漫滩上围垸的黏土层厚度,得出这样的规律:年代愈老的垸子,相对高程愈低,漫滩相的黏土、亚黏土愈薄;反之,年代愈新的垸子,高程愈高,黏土与亚黏土愈厚。

黏土、亚黏土沉积基本是在唐宋时期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以来的1000年间。

黏土层厚度分布是:元代大德年间(元年,1297年)围成的垸子,黏土层厚4.5米;清道光年间(元年,1821年)围的黏土层厚6米;近50年围的垸子,黏土层厚一般超过9米。

如果把新增加黏土层厚度视作河床滩地淤积厚度,则元大德至民国初年的600年间河床滩地淤积为每年O.73厘米;清道光至民国初年的100年间河床淤积为每年3厘米,由此反映出山地垦殖加大水土流失的影响。

江湖流量分配变化导致长江中游新的洪水形势

江湖流量分配变化导致长江中游新的洪水形势

江湖流量分配变化导致长江中游新的洪水形势发表日期:2004-11-18 浏览人数:106 作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来源:水利工程网评论0条1 江湖流量分配的巨大变化长江枝城至城陵矶段称为荆江。

其中枝城到藕池口为上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段为下荆江。

在荆江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等四口通过分流河道(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四水来量汇合,然后通过城陵矶再汇入长江。

由于19 59年调弦口建闸控制,此后实际只有三口入湖。

由于洞庭湖特别是分流河道淤积,减缓了坡降,使口门段淤积,流速减缓,从而减小了其进口流量。

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荆江三个裁弯(1967年至1972年先后施实了中洲子、上车弯人工裁弯及发生了沙滩子自然裁弯)导致干流河床发生大量冲刷,吸走了部分原本进入三口的流量。

两者结合起来,自50年代以来使三口入湖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使荆江特别是下荆江径流量出现了相应的大幅度增加。

导致了江湖关系发生了大幅度变化。

有关各站平均年径流量变化经消除水文系列波动和平差处理后的结果[1],如表1。

从表中看出如下几点:第一,1981~1994年进入三口的年径流量已由1951~1958年的1460亿m3,减少至697亿m3,即减少了763 亿m3,合减少52.6%。

第二,其中藕池河则由1951~1958年的746亿m3,减少至1981~1994年的187亿m3,即减少了559亿m3,合减少了7 4.9%。

第三,径流量减少,并不是自裁弯后开始。

事实上从表中看出,1959~1966年较19 51~1958年已减少了155亿m3。

当然这种减少主要是藕池河造成,它减少了127亿,占全部减少的81.9%。

下荆江径流量加大763亿m3,是很大的数,它相当于一条半黄河或一条半汉江的年水量。

这个数字是消除水文系列波动和误差后的数值。

否则如按实测值[2]则198 1~1994年较1955~1966年监利年平均径流量加大940亿m3。

近期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演变对防洪影响的研究

近期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演变对防洪影响的研究

近期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演变对防洪影响的研究
段光磊;彭严波;王强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7(038)002
【摘要】由于受河床边界、水沙条件变化、江湖关系调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近10a来,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尽管荆江河段河势总体基本稳定,但局部河段河势发生了较大调整,河道演变较为剧烈.主要表现为重点河段主支汊易位、水流顶冲点上提或下移、洲滩及河道冲淤等,对护岸工程、堤防及下游河势等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大量水文泥沙原型观测资料,探讨荆江河道演变规律,并针对河道演变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为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00-102)
【作者】段光磊;彭严波;王强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江务局),湖北,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
【相关文献】
1.筑堤与筑坝:1560年长江大水与明代中后期荆江河段防洪问题探讨 [J], 张伟兵;吕娟
2.长江荆江河段防洪调度三维可视化 [J], 陈鹏霄;成鹏;张穗
3.长江中游武汉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J], 王继全;张细兵
4.长江荆江河段及汉水下游防洪对策研究 [J], 王治强
5.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J], 黄勇;袁晶;高宇;吴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上荆江流域河道与水环境变迁——基于荆江洪水位历史变迁的考察

1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上荆江流域河道与水环境变迁——基于荆江洪水位历史变迁的考察

1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上荆江流域河道与水环境变迁——基于
荆江洪水位历史变迁的考察
车群
【期刊名称】《历史地理研究》
【年(卷),期】2022(42)3
【摘要】清中叶以降,清宫档三汛(桃花汛、伏汛、秋汛)安澜奏本中所见荆江洪水位开始日益上涨,咸丰、同治年间,藕池、松滋决口向洞庭湖分流后,水势稍有缓解,至光绪年间复又急速抬升。

不断上涨的洪水位对江北入江河流造成了两方面影响:其一为河道的变迁,其二为水环境的变化。

在沮漳河流域,涉及长江百里洲的变迁,沮漳河入江口的变动,长江主泓迁移,下百里洲靠岸及洲尾东摆引发沮漳河下游延长,以及山水、江水相互顶托造成水环境淤积。

在玛瑙河流域,则表现为荆江洪水位抬升对河水的顶托现象,导致入江尾闾沼泽化。

【总页数】16页(P1-15)
【作者】车群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字地图的下荆江河道变迁研究
2.荆江近5000年来洪水位变迁的初步探讨
3.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4.水沙调节后荆江典型河道横向调整过程的响应——Ⅱ.上、下荆江调整差异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周风琴
【期刊名称】《历史地理》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前言荆江为长江的中游河段,东西横亘于江汉平原南部,北邻汉江南接洞庭,为长江中下游防洪最为险要的地段。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新华夏系的第二沉降带,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长期以沉降为主,第四系地层深厚可达130米以上,全新世冲湖相沉积十分发育,荆江地区经历了由深切河谷的河网平原→云梦大泽→河湖平原的塑造过程,沧海桑田的巨变表现出时空特性和阶段特点。

【总页数】15页(P273-287)
【作者】周风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
【相关文献】
1.新阶段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J], 贾海刚
2.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阶段划分及阶段性特征——从中文体育核心论文角度[J], 毛爱华;赵光圣
3.中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阶段性特征 [J], 孙玮磷;宋玉臣;吴双练
4.云梦泽与荆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 [J], 周凤琴
5.怎样理解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曦武汉 430072)[摘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

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二者相互作用。

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河段洲滩与河道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

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

[关键词] 荆江;洲滩;变化与影响;宋元明清[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3JB770017。

流经江汉平原的长江干流主要是荆江河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

上荆江河段主要包括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等县江段,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

1、上荆江段历史上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的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

其中江心洲不同于心滩和边滩,后两者时长时消,变动性大,其中边滩仅一边过水,而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

①盛弘之《荆州记》言:“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②,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荆南志》亦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

③《太平寰宇记》还引《荆州记》,称自上明至江津存在九十九洲或“满百之洲”。

④“满百之洲”的说法在同书中还有若干处。

⑤无论是“数十洲”或“满百之洲”,得到确指的仅是一小部分,如百里洲、岑头洲⑥、迤洲⑦。

其中前二洲为长期稳定的江心洲,后者在南朝时已靠岸。

百里洲,《太平寰宇记》称其平衍土沃,“特宜五谷”,长期以来得到开发,宋初县治曾置于此。

⑧明中叶以降,百里洲发生大变化。

嘉靖年间(1522~1566①参见张昌民:《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载《沉积学报》1992年第4期。

②清·陈运溶等辑:《荆州记九种》,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9年版,第22页。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

④《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

又,该条所说的“满百之洲”有二,一是东晋桓玄僭位时新生一洲,不久即消毁;另一是南朝宋文帝即位前忽生一洲。

据此,东晋时出现的当为心滩。

⑤《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新洲”条载,梁朝太清末年枝江县阳閤浦与岸相连处“忽生一洲”。

另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五代高季兴时(924~928)江中心曾“忽生一洲,遂满百数”,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漂没不存”,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版,第84页。

“新洲”不见于明代及以后的方志中,结合其与百洲“忽生”的情形看,应属于普通边滩或心滩。

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景物(下)》“岑头洲”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本。

⑦《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武英殿聚珍版。

⑧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乾隆五年刻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

年)上游来水异常,百里洲被冲为上下两段,间隔约为二十里。

①万历《湖广总志》记录了嘉靖十一年(1532年)与三十九年(1560年)的两次大水,尤以后者为重,两岸冲决数十处,百里洲堤即为其一。

②此后,百里洲的位置逐渐东移,嘉靖年间百里洲在县东北六十里③,至乾隆五年(1740年)以前上百里洲已移至距县江北一百里处(一说八十里),而且下百里洲的积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出现了此前未见记载的杨林、沧港、文章三湖,康熙年间(1662~1722年)修建了上下二闸以泄三湖及洲上之水。

④岑头洲,东汉以前即形成,位于百里洲西首⑤,明末清初尚存⑥,康熙以后不不见记载。

明代以后,枝江河道中有明确记载的江心洲较前增多。

仅《湖广图经志书》卷六中便有浰洲(又称浰字洲)、漷洲、关洲、【氵便】洲(一称【氵扁】洲)、灞洲、南渚洲(又称羊角洲)、苦草洲、芦洲、澌洲、洋洲、澕洲等。

根据记载,明代以后,诸洲在江道中的位置多有变化。

如浰、漷、关三洲,据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此三洲顺江而列,嘉靖前皆已开发,均有民耕于内。

其中,浰洲,嘉靖时在县东南二里⑦,周围约宽十里,乾隆时下移至县东五里,宽则略增至十二里。

漷洲,在浰洲之下,嘉靖时约宽十里,乾隆时缩小至八里。

同治五年(1866年)前,浰、漷二洲发生巨大变化,成书于该年的同治《枝江县志》卷二称“浰、漷二洲今皆为水洗”,只是在冬季水涸时“犹有痕出”。

漷洲之下是关洲,乾隆时约宽二十里,已较康熙《荆州府志》所记缩小十里,至咸丰十年(1860年)亦“水洗殆尽”⑧。

关洲之下有【氵便】洲,嘉靖时在县东六十里,乾隆时在县东三十里,同治时在县东四十里。

考虑到统计上的误差,清代【氵便】洲的位置较明代时靠近县治。

灞洲与【氵便】洲相邻,嘉靖时在县东六十里,乾隆与同治时上移十里。

南渚洲(即羊角洲)与灞洲相对,乾隆时在县东六十里,同治时上移十里。

可见,在浰、漷、关三洲下移的同时,【氵便】、灞、羊角三洲则在向上游移动。

苦草洲、芦洲的位置在明清时变化不大。

澕洲位置不清。

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显示澕洲在苦草洲和芦洲之上,而同书卷一《地理志·山川》记苦草洲在县东六十里,芦洲在县东南八十里,澕洲则去县八十里,澕洲当不在苦草洲之上。

其后的同治《枝江县志》卷二,澕洲距县六十里、苦草洲距县六十五里、芦洲距县七十里,与乾隆县志的《地舆图》相近。

澌洲与洋洲的变化亦较大。

洋洲在澌洲之南,两洲在嘉靖时均约宽五十里,至迟在康熙时两洲合而为一,名澌洋洲。

⑨两洲合一后,洲体较原先为长。

⑩①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百里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条。

②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十三《水利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福建省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③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百里洲”条,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嘉靖元年刻本。

④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山川》之“百里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条,卷二《建置志·闸口》之“下百里洲上闸”、“下百里洲下闸”条。

⑤《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岑头洲”条。

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湖广四·荆州府》,第367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2005年版。

⑦万历《湖广总志》卷四《荆州府·山水考》“浰洲”条下记为“县东二十里”,结合清代方志对该洲位置及与其关联的漷洲、关洲的记载,此说当误。

⑧同治《枝江县志》卷二《地理志中》之“关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五年刻本。

⑨康熙《荆州府志》卷四《山川》“澌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⑩《湖广图经志书》言澌洲周围约宽五十里,洋洲周围与澌洲相似则亦周围约宽五十里。

康熙《荆州府志》只言澌洋洲合并后约五十余里而未言此为周宽或长度,乾隆《枝江县志》则言其约长五十余里。

清代以降,枝江县又有一些新的洲滩出现在志书中,康熙《荆州府志》卷四新见“偏洲”①,在芦洲之下。

②乾隆《枝江县志》卷一新增“青夹洲”,在县北五里。

松滋县境,明代的江心洲主要是上莱洲。

上莱洲在县北三里的江中,实为两洲,将江水一分为三,明清两代基本如此。

③清代方志中出现的河夹洲,是位于县东五十里的一个边滩,洲上沃土过百顷,规模较大。

④河夹洲的发展颇受百里洲影响。

由于百里洲逐渐东移并被冲为上下两洲,逼迫水流南激,位于原洲南的河夹洲渐受其害,堤岸易崩。

咸丰十年(1860年),河夹洲受下游江陵溃堤淤塞的影响,水流不畅,“水归垸内者日积日深,无可疏消,致令合洲沈没,无一存者”。

⑤另一新见江心洲为芦花洲,距县百里,为枝江与松滋共有,黄家埠决口后,后,属枝江的部分逐渐淤平。

⑥上莱洲、河夹洲和芦花洲三洲虽属松滋,但都在百里洲以南的江段中。

江陵、公安两县的江段主要包括今沙市河湾与公安河段。

沙市河湾上起陈家湾,下至观音寺,流经江陵、公安两县,为微湾分汊河段。

⑦公安河段上起观音寺,下至新厂,由斗湖堤河湾与郝穴河湾两个反向河湾组成。

⑧在《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中,江陵县江段的江心洲自西向东有枚回洲、故乡洲、龙洲、宠洲、邴里洲和燕尾洲等,清代的方志延用其说,至光绪年间未曾改变。

但是,在明代的两本方志《湖广图经志书》与万历《湖广总志》中,仅记载“龙洲”一洲,这或许反映出《水经注》时代的有些洲在明代嘉万年间之前已经靠岸,有些已不复存在。

邴里洲即是一例。

顺治《江陵志余·志水泉》引《水经注》言,邴里洲上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

⑨“高沙湖”,光绪《续修江陵县志》⑩卷三《方舆三》有专条,指高沙湖即当时李家埠之北沙滩,而且“湖无堤之先,当与江通”,与《水经注·江水篇》所言合。

清代出现的窖金洲也是一例,清人修志时想溯其源,但已无法指实,于是或指为古枚回洲,或指为下百里洲,又或称其由南岸小滩增长而成。

11本河段古江心洲的消失与河道的南移相关。

顺治《江陵志余》之《志陵陆》“金堤”条提到,五代高季兴修筑金堤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

光绪《荆州①康熙《荆州府志》卷四《山川》“偏洲”条。

②《湖广通志》卷九《山川志》称偏洲与灞洲俱在县东六十里,实将偏洲与【氵便】洲混淆。

③《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和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上莱洲”条。

④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河夹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八年刻本。

该条记洲在县北五十里,然以时县治方位计,不当在县北。

又据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下百里洲南有一河家洲,并称为松滋管,此洲当为河夹洲,位于松滋县治东。

⑤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河夹洲”条。

⑥光绪《荆州府志》卷十九《堤防志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光绪六年(1880)刻本。

⑦参见黄传俊:《长江中游沙市河湾河床演变分析》,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第二辑),内部刊印本1993年版,第53页。

⑧参见张应龙等:《长江中游公安河段河床演变分析》,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第二辑),内部刊印本1993年版,第85页。

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顺治七年刻本,“邴里洲”条。

⑩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光绪三年宾兴馆刻本。

11参见《万城堤志·万城堤续志》,湖北教育出版社校点本2002年版,《荆州万城堤志》卷首《谕旨》,第17页;卷九《艺文·杂著》之《窖金洲考》,第254~25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