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生物化学第二部分 物质与能量代谢习题汇总

东华大学生物化学第二部分 物质与能量代谢习题汇总
东华大学生物化学第二部分 物质与能量代谢习题汇总

第一部分物质与能量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

01.调节糖酵解速度最主要的关键酶是(B)

(A)葡萄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1 (C)己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02.低血糖时首先受影响的器官是(B)

(A)心(B)脑(C)肝(D)肾

03.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功能物质是(C)

(A)脂肪酸(B)葡萄糖(C)ATP (D)GTP

04.短期饥饿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是(C)

(A)体内储存的脂肪(B)食物中的蛋白质

(C)肝糖原(D)血中葡萄糖

05.糖酵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B )的活性。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磷酸果糖激酶(C)醛缩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06.由氨基酸生成糖的过程称为( C )。

(A)糖酵解(B)糖原分解作用(C)糖异生作用(D)糖原合成作用

07.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共同需要的物质是( C )。

(A)延胡索酸(B)甲酸(C)谷氨酰胺(D)天冬酰胺

08.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来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供给(C)

(A)血中葡萄糖(B)肝糖原(C)酮体(D)血中游离脂肪酸

09.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为(D)

(A)CM,VLDL,HDL,LDL (B)HDL,LDL,VLDL,CM

(C)VLDL,HDL,LDL,CM (D)CM,VLDL,LDL,HDL

10.下列哪一生化反应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B)

(A)脂酸合成(B)脂酸β-氧化(C)胆固醇合成(D)甘油三酯分解

11.体内储存的脂肪主要来自(C)

(A)生糖氨基酸(B)类脂(C)葡萄糖(D)酮体

12.体内最重要的甲基直接供体是(A)

(A)S-腺苷甲硫氨酸(B)N5-甲基四氢叶酸

(C)N10-甲酰四氢叶酸(D)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

1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B)

(A)AMP (B)IMP (C)ATP (D)GTP

14.糖的有氧氧化、糖酵解、糖原合成与分解的交叉点是(C)

(A)G-1-P (B)3-磷酸甘油醛(C)G-6-P (D)丙酮酸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存在于任何组织中(B)反应全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C)产生NADPH + H+ 和磷酸核糖(D)糖主要通过此途径进行分解

16.正常体内含糖原总量最多的组织器官是(C)

(A)脑(B)肝(C)肌肉(D)肾

17.关于呼吸链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A)体内存在最普遍而重要的是NADH氧化呼吸链

(B)呼吸链存在于微粒体内膜上

(C)氧化偶联磷酸化在胞质中进行

(D)琥珀酸转变成延胡索酸时P/O比值是3

18.心肌细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主要通过(B)

(A)肉碱穿梭(B)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C)丙酮酸-葡萄糖循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9.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肝脏可以生成酮体,但不能氧化酮体(B)酮体是脂肪酸部分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C)合成酮体的起始物质是乙酰CoA (D)机体仅在病理情况下才产生酮体20.下列哪种辅助因子用于脂肪酸的还原合成(D)

(A)FAD (B)NADP (C)FADH2(D)NADPH

21.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B)

(A)HMG CoA合酶(B)HMG CoA还原酶

(C)HMG CoA裂解酶(D)甲羟戊酸激酶

22.机体解除氨毒的主要代谢途径是(B)

(A)三羧酸循环(B)鸟氨酸循环

(C)乳酸循环(D)肠-肝循环

23.转氨酶的辅酶是(B)

(A)TPP (B)磷酸吡哆醛(C)核黄素(D)尼克酰胺

2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属于( A )类型的高能磷酸化和物。

(A)磷氧键型(B)氮磷键型(C)硫脂键型(D)甲硫键型

25.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c1→b→c→aa3→O2(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26.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助因子是( B )。

(A)叶酸(B)生物素(C)钴胺酸(D)泛酸

27.与核酸中嘌呤环和嘧啶环上的原子来源都有关的氨基酸是( B )。

(A)丙氨酸(B)天冬氨酸(C)亮氨酸(D)甲硫氨酸

28.将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化合物是( B )。

(A)CoASH (B)SAM和FH4(C)磷酸吡哆醛和生物素(D)FAD和NAD+ 29.由dUMP转变为dTMP的反应需要( C )。

(A)二氢叶酸(B)四氢叶酸

(C)N5N10-甲烯四氢叶酸(D)N5-甲基四氢叶酸

二、填空题

01.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复合物I 、复合物III 、复合物IV 。

02.脂肪酸氧化反应的限速酶是肉碱脂酰转移酶I ,脂肪酸合成反应的限速酶是乙酰CoA羧化酶,胆固醇合成反应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

03.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 的别构激活剂是黄嘌呤氧化酶,别构抑制剂是次黄嘌呤和黄嘌呤。04.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脱氢、脱电子、与氧结合。

05.尿素循化中的调控酶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存在于线粒体中,N-乙酰Glu 是此酶的正调节物。06.谷氨酸脱羧产生γ-氨基丁酸,半胱氨酸氧化脱羧产生牛黄酸。

07.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与其生成有关的重要酶是黄嘌呤氧化酶。08.在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嘌呤环的第一位氮原子来自于天冬氨酸。

09.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和物的生成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

10.尿素在肝脏中产生,必须有氨甲酰磷合成酶I 存在才能发生。

11.氨基酸代谢的一碳单位由S-腺苷甲硫氨酸供给,核苷酸生物合成中的一碳单位由四氢叶酸供给。12.痛风症是因为体内尿酸产生过多而造成的。使用别嘌呤醇可治疗痛风症,其原理是由于其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13.磺胺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是因为它是组成叶酸需要的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

14.脂肪肝是肝脏的脂蛋白不能及时将肝细胞中的脂肪运出,造成脂肪在肝细胞中的堆积所致。

15.尿素的一个氮原子是从天冬氨酸转氨作用来的,另一个氮原子和碳是从谷氨酸和三羧酸循环来的。

三、简答题

01.何谓酮体,并简述其生理意义?

答: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γ-羟丁酸、乙酰乙酸和少量丙酮,因分子小、水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易被机体大脑、骨骼肌等组织利用氧化分解功能,以补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功能。

02.试述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答:(1)体内氨有3个主要的来源:即各组织器官中氨基酸及胺分解产生的氨、肠道吸收的氨,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②肠道吸收的氨有两个来源,即肠内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和肠道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2)去路:①合成谷氨酰胺转运到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②合成尿素。在肝脏合成尿素是体内氨的最主要去路,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合成尿素,肝是合成尿素的最主要器官。

03.机体通过什么途径使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同时肝又为肌肉提供了生成丙氨酸的葡萄糖?请写出这个途径的简要过程。

答: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内氨基经联合脱氨基作用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入血经血液循环入肝,丙氨酸在肝脏内经联合脱氨基作用脱去氨基生成尿素,丙氨酸转变成丙酮酸再次入血,进入肌肉组织,如此循环。

04.饥饿时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大量脂肪酸被动员利用,乙酰CoA/CoA和NADH/NAD+比例升高,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大多数器官组织利用脂肪酸功能以确保大脑对葡萄糖的需要。但像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因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酮体溶于水,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故在饥饿时肝中合成酮体增加,转运至脑组织和肌肉组织为其供能,以节省糖类燃料和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05.如果让鸡服用别嘌呤醇,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而黄嘌呤氧化酶是嘌呤代谢形成尿酸的关键酶。鸟类形成的尿酸会排出体外。如果鸡服用了别嘌呤醇,尿酸将无法产生,这将会给鸟类嘌呤的代谢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06.简述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1)血浆脂蛋白主要分为4种:

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2)功能:

1)CM主要存在于小肠黏膜细胞,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及胆固醇;

2)VLDL存在于肝细胞,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及胆固醇;

3)LDL存在于血浆中,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4)HDL存在于肝、肠、血浆,逆向转运胆固醇。

07.为什么在人体内蛋白质可以转变成糖,而糖不能转变成蛋白质?

答:体内蛋白质中常见的有20种氨基酸,除生酮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外,都可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α-酮酸。这些α-酮酸可通过三羧酸循环和糖异生等代谢途径转变成糖。而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仅能在体内转变成12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余的8种氨基酸必须由食物摄取。苏、蛋、赖、亮、异亮、缬、苯丙及色氨酸不能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转变而来,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

配合和支持)

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代谢 蛋白质重要作用 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免疫,酶,运动,凝血,转运) 3.氧化供能 氮平衡 1.氮总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正常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儿童、孕妇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2.意义: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慨况。 蛋白质营养价值 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量质比 2.必需氨基酸-----甲来写一本亮色书、假设梁借一本书来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 基酸可以互相补充 而提高营养价值。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外源性蛋白消化 1.胃:壁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水解蛋白为多肽和氨基

酸,主要水解芳香族氨基酸 2.小肠:胰液分泌的内、外肽酶原被肠激酶激活,水解蛋白为小肽和氨基酸;生成的寡肽继续在小肠细胞内由寡肽酶水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和寡肽的主动吸收 1.吸收部位:小肠,吸收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 2.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1通过转运蛋白(氨基酸+小肽):载体蛋白与氨基酸、Na+组成三联体,由ATP供能将氨基酸、Na+转入细胞内,Na+再由钠泵排出细胞。○2通过r-谷氨酰基循环(氨基酸):关键酶----r--谷氨酰基转移酶, 具体过程参P199图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攀岩)

东华大学攀岩试题 一、是非题。 1.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答:(√) 2. 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答:(×) 3. 20世纪80年代初,攀岩运动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训练内容从北美进入我国。 答:(√) 4. 全国攀岩锦标赛自1987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 答:(×) 5. 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 答:(√) 6. 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 答:(×) 7. 攀石,也被称作抱石,指攀登者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 答:(√) 8. 世界攀岩锦标赛是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下属的国际竞技攀登委员会(ICC)认可的赛事之一,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攀岩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 答:(√) 9. 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YDS(Yosemite Decimal System)系统。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 答:(√) 10. 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是合格的,但绝不是说就可以随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答:(√) 11.穿戴坐式安全带,腰带和腿带必须反扣回去,反扣后的长度应小于8厘米。 答:(×) 12. 所谓上方保护法,是指保护点事先已设置在攀登路线的上方,且攀登绳也与其连接。保护员站在路线下方,通过攀登绳与保护器产生摩擦从而对攀登者进行保护、制动等一系列的安全操作。 答:(√) 13. 攀登中的脱落往往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是没有征兆的,这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答:(×) 14. 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 答:(×) 15. 攀岩保护站位越远离岩壁,顶绳夹角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效果越好。 答:(×) 16.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 答:(×) 17. 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态,放人下降时一定要缓慢匀速,以免速度过快无法控制。 答:(√) 18. 引体抓点:双手抓握支点,依靠上肢的力量引体向上,快速抓住下一个支点。适于目标点支点不大而且距离不远时使用。

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 2.必需氨基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 4.内肽酶 5.外肽酶 6.蛋白质腐败作用 7.转氨基作用 8.氧化脱氨基作用9.联合脱氨基作用10.多胺11.一碳单位12. PAPS 13. SAM 二、填空题 14.氮平衡有三种,分别是氮的总平衡、____、____ ,当摄入氮<排出氮时称____。 15.正常成人每日最低分解蛋白质____克,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____克。 16.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____、____ 、____ 、_____、____。17.胰腺分泌的外肽酶有____、____,内肽酶有胰蛋白酶、____和____。 18.氨基酸吸收载体有四种,吸收赖氨酸的载体应是____ ,吸收脯氨酸的载体是____。 19.假神经递质是指____和____,它们的化学结构与____相似。 20.氨基酸代谢去路有合成蛋白质、____、____、____,其中____ 是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去路。21.肝脏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心肌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____。 22.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或____,ADP和GTP是此酶的变构激活剂,____ 和____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23.生酮氨基酸有____和____。 24.氨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氨的主要来源。 25.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____。 26.鸟氨酸循环又称____或____。 28.γ-氨基丁酸是由____脱羧基生成,其作用是____。 27.尿素分子中碳元素来自____,氮元素来自____和____,每生成1 分子尿素消耗____个高能磷酸键。29.一碳单位包括甲基、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的载体或辅酶是____。 30.可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 31.肌酸激酶有三种同工酶分别是____、____、____,其中____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32.体内可产生硫酸根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 是体内硫酸根的主要来源。 33.儿茶酚胺包括____、____、____,帕金森氏病是由于脑组织中____生成减少。 34.支链氨基酸包括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35.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A. Gly B. Ser C. Cys D. Ile E. Asp 36.下列哪种不是必需氨基酸 A. Met B. Thr C. His D. Lys E. Val 37.苯酮酸尿症是由于先天缺乏: A.酪氨酸酶 B.酪氨酸羟化酶 C.酪氨酸转氨酶 D.苯丙氨酸转氨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38.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谷氨酰胺 C.鸟氨酸 D.精氨酸 E.脯氨酸 39.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 B.联合脱氨基 C.氧化脱氨基 D.非氧化脱氨基 E.脱水脱氨基 40.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氧化脱氨基 D.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联合 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41.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生成谷氨酰胺 C.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攀岩

东华大学攀岩试题 一、就是非题。 1、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就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答:(√) 2、 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 答:(×) 3、 20世纪80年代初,攀岩运动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训练内容从北美进入我国。 答:(√) 4、全国攀岩锦标赛自1987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 答:(×) 5、瞧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 答:(√) 6、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与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 答:(×) 7、攀石,也被称作抱石,指攀登者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 答:(√) 8、世界攀岩锦标赛就是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下属的国际竞技攀登委员会(ICC)认可的赛事之一,就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攀岩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 答:(√) 9、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就是美国YDS(Yosemite Decimal System)系统。YDS就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与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就是5、10。 答:(√) 10、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就是合格的,但绝不就是说就可以随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答:(√) 11、穿戴坐式安全带,腰带与腿带必须反扣回去,反扣后的长度应小于8厘米。 答:(×) 12、所谓上方保护法,就是指保护点事先已设置在攀登路线的上方,且攀登绳也与其连接。保护员站在路线下方,通过攀登绳与保护器产生摩擦从而对攀登者进行保护、制动等一系列的安全操作。 答:(√) 13、攀登中的脱落往往就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就是没有征兆的,这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答:(×) 14、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 答:(×) 15、攀岩保护站位越远离岩壁,顶绳夹角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效果越好。 答:(×) 16、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 答:(×) 17、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态,放人下降时一定要缓慢匀速,以免速度过快无法控制。 答:(√)

东华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11-12轻化工程(B答案)

东华大学20 11 ----20 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B卷)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使用专业轻化工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01.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B ) (A)盐键(B)疏水作用(C)氢键(D)二硫键 02.多肽链中主链骨架的组成是( C ) (A)—NCCNNCCNNCCN—(B)—CHNOCHNOCHNO— (C)—CONHCONHCONH—(D)—CNOHCNOHCNOH— 03.能识别mRNA中的密码子5′-GCA-3′的反密码子为( C ) (A)5′-CGU-3′ (B)3′-UGC-5′ (C)5′-UGC-3′ (D)5′-TGC-3′ 04.下列哪一序列能形成发夹结构(C ) (A)TTAGCCTAAA TCA TACCG (B)AACTAAAACCAGAGACACG (C)CTAGAGCTCTAGAGCTAG (D)GGGGA TAAAA TGGGGATG 05.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C )。 (A)反竞争性可逆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可逆抑制(D)非竞争性可逆抑制06.酶原没有酶活性的原因是( C ) (A)酶原没有糖基化(B)缺乏辅助因子 (C)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D)活性中心的二硫键尚未形成 07.酶化学修饰调节最常见的方式是( C ) (A)乙酰化与去乙酰化(B)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C)磷酸化与去磷酸化(D)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 1

08.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属于( A )类型的高能磷酸化和物。 (A)磷氧键型(B)氮磷键型(C)硫脂键型(D)甲硫键型 09.三羧酸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C ) (A)琥珀酸(B)α-酮戊二酸(C)琥珀酰CoA (D)苹果酸 10.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功能物质是( C ) (A)脂肪酸(B)葡萄糖(C)ATP (D)GTP 11.与核酸中嘌呤环和嘧啶环上的原子来源都有关的氨基酸是( B )。 (A)丙氨酸(B)天冬氨酸(C)亮氨酸(D)甲硫氨酸 1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B ) (A)AMP (B)IMP (C)ATP (D)GTP 13.白化病是由于缺乏( B ) (A)色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D)赖氨酸羟化酶14.体内尿素是经下列哪条途径生成的( B ) (A)乳酸循环(B)鸟氨酸循环(C)甲硫氨酸循环(D)尿素的肝肠循环15.下列哪组氨基酸都是营养必需氨基酸( B ) (A)赖、苯丙、酪、色(B)甲硫、苯丙、苏、赖 (C)甲硫、半胱、苏、色(D)缬、赖、异亮、丙 16.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来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供给( C )(A)血中葡萄糖(B)肝糖原(C)酮体(D)血中游离脂肪酸 17.核酶之所以称为核酶,是因为( C )。 (A)核酶是细胞核中的酶类(B)核酶是核酸酶 (C)核酶是RNA组成的具有酶特性的酶(D)核酶是细胞核外的酶类 18.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终止密码是( C )。 (A)UGG、UAG、UGA (B)UAA、UAC、UCA (C)UAA、UAG、UGA (D)UCC、UCA、UAC 19.密度最低的脂蛋白是( A ) (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C)极低密度脂蛋白(D)前β-脂蛋白20.镰刀状红细胞贫血其β链有关的突变是( C ) (A)重排(B)缺失(C)点突变(D)插入 2

生物化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氨基酸: 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 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 -NH-)。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乒乓球部分)

乒乓球试题 一、判断题 1.乒乓球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素质为一体的球类运动。答 案:true 2.乒乓球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 脑功能。答案:true 3.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答案:true 4.乒乓球运动对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起到积极的作用。答案:true 5.乒乓球比赛实行的是每球得分制。答案:true 6.现行的乒乓球比赛方法,团队赛每场五局三胜,单项赛七局四胜。答案:true 7.乒乓球比赛,每局十一分制,先得11分为胜,但10平以后,净胜2分为胜。 答案:true 8.乒乓球比赛,每2分球换发球,直到一局结束,但10平以后,每1分换发 球。答案:true 9.乒乓球比赛的场地标准,长不小于14米,宽不少于7米。答案:true 10.乒乓球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76厘米。答案:true 11.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 黑色。答案:true 12.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答案:true 13.球网高15.25厘米。答案:true 14.击球时,可以用光板(没有覆盖物)将球击过去。答案:false 15.击球时,击在手指上,将球击过去是不可以的。答案:false

16.击球时,击在拍柄上、拍边上,将球击过去是不合法的。答案:false 17.比赛时,可以将球拍扔出去击球。答案:false 18.比赛时,不执拍手可以触及台面。答案:false 19.比赛时,可以移动台面,只要不是故意的。答案:false 20.对方击球后,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尚未触及本 方台区,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带)的任何物品,即为阻挡。答案:true 21.发球时,球必须在球台台面水平面以上。答案:true 22.发球时,可以在端线内发球。答案:false 23.发球时,必须近乎垂直地向上抛球。答案:true 24.发球时,必须等球下落时才能击球。答案:true 25.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 穿戴(带)的任何物品挡住。答案:true 26.比赛开始时,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由运动员商量决定。答案:false 27.双打比赛时,发球只能从右半区发到右半区。答案:true 28.双打比赛,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 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答案:true 29.双打比赛,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应交换方位,接发球次序不 变。答案:false 30.乒乓球和羽毛球一样,双打比赛,一名运动员可以连续击球。答案:false 31.乒乓球比赛,发现发球、接发球和方位错误应立即中断比赛,中断前的 比分一律无效。答案:false 32.乒乓球比赛实行轮换发球法,则每人轮发一分球。答案:true 33.实行轮换发球法后,下一局可以不再实行。答案:false

东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试题-Document

11年复试题目 1.用PCR扩增细胞DNA时,所需试剂是什么?循环条件是什么? 2.现有一DNA水溶液装在300ul的eppendorf管中,设计一个实验使DNA沉淀下来! 3.琼脂糖电泳分离DNA时缓冲液的pH应在什么范围内?此时DNA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4.超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的定义!现有一病毒水溶液,直径为20nm的球型病毒,该用何种离心机将其分离? 5.凝胶层析和SDS-PAGE的区别 6.一道关于细菌名门的题目,指出每项代表的意思!题目给出了这个 Streptomyces albosporeus(Krainsky) Waksman Henrici 1999 7.一个黑霉菌的培养基,初始培养时PH为5.0,为何培养一段时间之后PH变为3.5,说出可能的原因 8.一种菌株为Str抗性菌株,在紫外线下照射后,直接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放在含Str的培养基上面培养,无法选育出Str抗性菌株,原因何在 9.给出一个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蛋白胨,磷酸钠,(液体培养基)121度高温灭菌,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深,问发生了什么反应?给出至少两种解决的方案! 10.两段英文翻译,关于发酵的,很简单 附几道面试题目: 先是自我介绍,中英文均可,再是轮番式提问,涉及范围很广,兴趣家乡啥的都不会问,都是比较专业的,比如细胞的组织培养,选择性剪接,分子筛效应,如何将活性低的细胞筛选出来,半保留复制的发现者,果蝇的发现者,DNA的发现者,你的毕业设计,你对人性的弱点怎么看等等,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的,最后会让你抽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篇外文文献,读一遍,翻译出来,专业词汇

大多不是很难,都是很常见的那种,比如内含子,外显子,核糖体,真核,原核,顺式作用原件,亚基,突变,表型什么的,平时稍微准备下就行了! 13年复试题目 笔试题(满分100分) 1. PCR的条件是什么?设置的条件有什么依据? 2. 去离子水与蒸馏水是否相同,若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又是为什么? 3. 关于菌株保存有以下两个方案(1)不加甘油逐渐降温后,然后保存在-80℃中,(2)加甘油直接保存在-80℃中。分别分析两种方案是否正确,若正确,为什么?不正确,又是为什么?(3)菌株保存中,甘油的作用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4. 高压灭菌的温度为多少?灭菌是为什么要排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 5. 克隆所用的载体有哪些必要的结构? 6. 电泳分离DNA所用的缓冲液pH为多少?此时DNA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7. 电泳分离DNA、RNA、蛋白质分别用什么染色? 8. 现有100uLDNA水溶液(装在eppendorf管中),请设计一个实验沉淀 DNA 面试: 1、自我介绍(要求英文) 个人见解:介绍中可以例举你所做过的一些实验,应该可以加分不少。 2、先读一段英文短文,然后把它翻译出来(临时抽题) 总结历年翻译,重点在基因、蛋白、发酵等方面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排球部分)

排球试题 选择题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 6)名队员,分别站在长 18 米、宽 9 米,用网隔开的排球场内 进行的体育项目。 排球比赛场上 6 名队员分前后排站立,前排( 3)人、后排 3 人。 排球比赛是由( 后排 )右边队员在发球区内用手将球击过球网开始的。 排球比赛中队员可以 用( 身体 )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球区。 排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技术的( 全面 )性。 排球比赛是( 集体 )比赛项目 比赛时每方最多击球( 3)次(拦网触球除外)使球过网。 比赛时,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 2)次(拦网除外) 。 排球运动 1895 年起源于( 美国 )。 在 1964 年( 东京 )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排球比赛。 排球运动自 1895 年创始以来,迄今已有( 一百 )多年的历史。 1897 年美国首次公布的 10 条排球比赛规定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 的( 橡皮)胆。 英文 VOLLEYBALL 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取( 空中飞球 )之意。 我国的排球运动 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国际排联于( 1949 )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 1988 年( 世界排联 )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 排球 传入( 亚洲 )较早,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 排球直到( 1964 )年才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新的排球规则规定,球的重量为(260-280 )克。 20. 新的排球规则规定,球的圆周为(65-67 )厘米。 21.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是(墨西哥)人。 22. 沙滩排球起源于(20 )年代的美国。 23. 1987 年2 月国际排联认可的“第一届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24. 首届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于1996 年7 月在(亚特兰大)举行。 25. 中国排球协会在(1994 )年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沙滩排球比赛。 26. 国际排联规定正式沙滩排球比赛的细沙至少(40 )公分深,其砂子是筛选的。 27. 沙滩排球场地没有(中)线。 28. 沙滩排球比赛出场队员固定,每队(2 )名队员必须一直在场上,没有换人,也不允许更换运动 员。 29. 排球比赛中,接发球队胜一球后,全队6 名队员必须向(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30. 正式排球比赛采用(5 局3 胜)制。 31. 排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 32. 奥运会排球比赛参赛队一般男女各(12 )队。 33. 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 前提和基础。 34. 成年男子排球比赛网高为(2.43 )米。 35. 成年女子排球比赛网高为(2.24 )米。 36. 发球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 37. 学习排球技术,应先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然后学习发球、 垫球)、传球技术。 38. (扣球)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是进攻中最积极

生物化学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理学院2010年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及化工学院、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试】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 技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 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 院、动物科技学院、药学院、中医药学 院、生物技术学院(含蚕学与系统生物 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试】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工程硕士、植物学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浙江大学医学院2007年 厦门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生理学山东大学医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复试】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院【2010】安徽理工大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 生物学 温州医学院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中药学 汕头大学医学院 《生物化学》,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福建医科大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 学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三大代谢重点总结

第八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彻底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 2.生物氧化中的主要氧化方式:加氧、脱氢、失电子 3.CO2的生成方式:体内有机酸脱羧 4.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NADH →复合物I→ CoQ →复合物III →Cyt c →复合物IV →O 产2.5个ATP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3-磷酸甘油穿梭 琥珀酸→复合物II→ CoQ →复合物III → Cyt c →复合物IV →O 产1.5个ATP 含血红素的辅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5.细胞质NADH的氧化:胞液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转运机制 (1)3-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的快肌,产生1.5个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心和肾细胞;产生2.5个ATP 6.ATP的合成方式: (1)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偶联部位:复合体Ⅰ、III、IV (2)底物磷酸化: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通过高能基团转移合成ATP。 磷/氧比: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0.5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磷酸的摩尔数或合成ATP的摩尔数。 7.磷酸肌酸作为肌肉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第九章糖代谢 一、糖的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 (2)提供合成体内其它物质的原料 (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吸收速率最快的为-半乳糖 二、血糖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攀岩)说课材料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 试(攀岩)

东华大学攀岩试题 一、是非题。 1.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答:(√) 2. 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 答:(×) 3. 20世纪80年代初,攀岩运动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训练内容从北美进入我国。 答:(√) 4. 全国攀岩锦标赛自1987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 答:(×) 5. 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 答:(√) 6. 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 答:(×) 7. 攀石,也被称作抱石,指攀登者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 答:(√) 8. 世界攀岩锦标赛是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下属的国际竞技攀登委员会(ICC)认可的赛事之一,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攀岩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 答:(√) 9. 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YDS(Yosemite Decimal System)系统。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 答:(√) 10. 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是合格的,但绝不是说就可以随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答:(√) 11.穿戴坐式安全带,腰带和腿带必须反扣回去,反扣后的长度应小于8厘米。 答:(×) 12. 所谓上方保护法,是指保护点事先已设置在攀登路线的上方,且攀登绳也与其连接。保护员站在路线下方,通过攀登绳与保护器产生摩擦从而对攀登者进行保护、制动等一系列的安全操作。 答:(√) 13. 攀登中的脱落往往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是没有征兆的,这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答:(×) 14. 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 答:(×) 15. 攀岩保护站位越远离岩壁,顶绳夹角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效果越好。 答:(×) 16.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 答:(×) 17. 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

东华大学生物化学期末题

东华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A卷)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使用专业应用化学、环境科学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01.胰岛素分子中含有两条多肽链,所以每个胰岛素分子是由两个亚基构成。(×)02.G与U的配对在RNA二级结构中时有出现。(√ )03.构成RNA分子中局部双螺旋的两个片段也是反向平行的。(√ )04.在反竞争性抑制物存在的条件下,酶反应动力学的特点是Vmax↓,Km不变。(×)05.糖原合成的原料糖基为葡萄糖。(×)06.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关键酶是琥珀酸脱氢酶。(×)07.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 )08.中心法则概括了DNA在信息代谢中的主导作用。(√ )09.真核生物随从链复制过程中除去冈崎片段RNA引物的是DNA聚合酶α。(×)10.已发现有些RNA前体分子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准确的自我剪接,被称为核糖酶或核酶。 (√ )11.原核生物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12.隔裂基因的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在前体分子的加工中都被切除,因此可断定内含子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13.在AMP合成代谢过程中,先要合成IMP,在IMP转化合成AMP过程中还要有ATP参与反应。(×)14.原核生物无核小体结构。(√ )15.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对蛋白质进行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是真核细胞代谢的重要方式。(√ ) 1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01.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结构为( A ) (A)回文结构(B)粘性末端(C)聚腺苷酸(D)TATAAT 02.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 ) (A)破坏水化膜(B)使蛋白质变性 (C)调节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等电点(D)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03.Lys通过系列哪一步转变成“尸胺”:( B ) (A)转氨基作用(B)脱羧作用(C)还原反应(D)羟化反应04.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驱动力是( B ) (A)范德华力(B)疏水作用力(C)氢键(D)离子键05.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C ) (A)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06.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B ) (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07.葡萄糖酵解途径净生成A TP数为( B )。 (A)1 (B)2 (C)3 (D)4 08.卵磷脂由下列哪组组份构成?( B ) (A)脂肪酸、甘油、磷酸、乙醇胺(B)脂肪酸、磷酸、胆碱、甘油(C)磷酸、脂肪酸、丝氨酸、甘油(D)脂肪酸、磷酸、甘油、肌醇09.催化转氨作用的转氨酶所含的辅基是:( A ) (A)磷酸吡哆醛(B)泛酸 (C)烟酰胺(D)硫氨素 10.下列哪一氨基酸只生酮不生糖:( D ) (A)Ile (B)Tyr (C)Phe (D)Leu 11.密度最低的血浆脂蛋白是( D ) (A)VLDL (B)LDL (C)HDL (D)CM 2

生物化学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和2 分子GTP。 (六)糖原和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和脱枝酶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水解葡萄糖a-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a-1,6-糖苷酶。 淀粉则在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a-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部分)

理论考试单选题 1. 以下哪条不属于健康标准?答案;C A;生理健康B;心理健康C;精神健康D;以上都是 2. 闭和性肌肉、韧带撕裂触及损伤处时有()。答案;A A;凹陷感和剧烈疼痛B;表面凸起和剧烈疼痛 C;表面平坦和剧烈疼痛D;表面不变化仅皮下淤血 3. 健身锻炼是属于()锻炼的范畴。答案;C A;力量耐力B;无氧耐力C;有氧耐力D;速度耐力 4. 踝关节韧带扭伤占运动损伤总数的(),在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答案;C A;1% B;5% C;8% D;10& 5. 最大力量练习时,它的负荷强度一般掌握在()。答案;C A;50%~60% B;60%~70% C;80%~95% D;75%~90% 6. 运动中腹痛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主要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的过 快,内脏器官尚没有达到竞赛状态,致使()功能失调,引起腹痛。答案;A A;脏腑B;呼吸C;血液循环D;精神紧张 7. 决定运动负荷的因素是()。答案;D A;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B;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 C;运动节奏和运动时间D;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8. 对运动效果和人体运动安全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答案;D A;运动频率B;运动时间C;运动节奏D;运动强度 9. 奥林匹克标志五环含意是()。答案;B A;五种颜色B;五大洲的团结C;五个运动项目D;五大海洋 10. 体育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定的方 法是()。答案;C A;全面体格检查B;健康诊断C;自我医务监督D;机能测试 11.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答案;B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B;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 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D;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