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5篇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5篇篇1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然而,管理合同也伴随着各种法律风险。
企业在管理合同的过程中,应当及时识别和控制这些法律风险,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围绕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展开讨论。
一、识别法律风险1. 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很多企业可能会存在合同条款模糊不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争议,企业可能难以明确各方责任,进而导致法律风险。
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确保合同条款条理清晰,具体明确。
2. 合同风险评估不足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通常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合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如果企业的风险评估不足,可能会忽视某些潜在风险,导致最终损失。
3. 合同违约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违约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企业需提前考虑可能的违约情况,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合同解释风险合同的解释是一个常见的争议点。
如果合同条款的解释不清晰或存在歧义,可能会引发争议。
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解释,并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述。
二、控制法律风险1. 设立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监督进行规范化管理。
合同管理制度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性。
2. 加强内部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管理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
只有工作人员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3. 寻求专业意见在面临复杂的合同条款或重要的商业合同时,企业可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
律师作为法律专家,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4. 建立合同管理数据库企业可以建立合同管理数据库,对合同进行分类、归档和监控。
通过合同管理数据库,企业能够随时了解合同的情况,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控制介绍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控制介绍引言在企业运营中,合同是重要的商业工具,用于确保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合同管理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合同管理风险点1. 合同内容不明确合同内容的不明确性可能导致不同解释的出现,进而引发纠纷。
该风险点可能源于合同缺乏明确的定义、条款以及准确的描述。
2.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风险指在合同执行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
例如,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品质不达标等。
3. 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变更管理的不当可能导致合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受到威胁。
未经充分审查和授权的合同变更可能使企业陷入风险中。
4. 合同评审和批准流程不完善合同评审和批准流程不完善可能导致合同埋藏的问题被忽视。
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重大风险。
5. 合同管理信息化不足合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不足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完整和不准确。
缺乏合同信息的准确记录和管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6. 合同保密性合同的保密性对于某些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至关重要。
未能妥善保护合同的保密性可能会暴露企业的机密信息。
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1. 清晰明确的合同条款和定义制定清晰明确的合同条款和定义,确保各方对合同的理解一致,并减少双方之间的歧义。
2. 健全的合同履行监控机制建立健全的合同履行监控机制,包括供应商绩效评价、定期检查等,以确保供应商按时履行合同义务。
3. 严格的合同变更管理流程建立严格的合同变更管理流程,包括变更申请、审批程序和变更查核等,确保合同变更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4. 健全的合同评审和批准流程建立健全的合同评审和批准流程,确保相关人员对合同的内容和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5. 引入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引入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合同管理过程进行数据化、自动化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加强合同保密管理加强合同保密管理,包括制定合适的合同保密协议、合同存档控制等,确保合同的保密性和机密性。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防控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防控合同管理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如下:风险点一:合同内容不规范。
如果合同内容不严谨、不规范,可能会在后期引发一系列合同纠纷。
例如,合同条款中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的表述,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双方理解不一致,造成合同难以履行。
防控措施一:加强对合同内容的审查,确保合同内容严谨、规范。
具体来说,可以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进行审查,同时要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没有歧义。
风险点二:合同执行不力。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合同执行不力,如供应商未能按约交货、客户未能按时付款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防控措施二:加强对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一方面,要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风险点三:合同变更和解除风险。
合同变更和解除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如果变更和解除程序不规范,就可能引发合同纠纷。
防控措施三:加强对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审查和监管。
任何一方提出合同变更或解除的要求时,都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同时,要确保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合法合规,防止出现纠纷。
风险点四:合同存档管理不规范。
如果合同存档管理不规范,可能会造成合同遗失、损毁等情况,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防控措施四:加强对合同存档的管理。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完善的合同存档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存放、保管、借阅等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合同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定期对合同档案进行检查和整理,防止出现遗漏和错误。
风险点五:合同违约风险。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方或双方违约的情况,如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未能按约支付款项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防控措施五:加强对违约风险的防范和处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信用评估,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违约处理机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合同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内控风险。
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点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常常需要面对和规避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内控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合同风险。
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点
信息不对称风险合同当事人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一方对合同条款理解不清或者存在误解,从而增加合同履行风险。
合同风险操作失控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合同管理流程不规范、人员操作失控等情况,进而导致合同风险无法有效识别和管理。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条款若表述模糊、含糊不清,可能引发后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增加合同风险。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合同信息泄露、篡改或丢失,进而影响合同履行和管理的正常进行。
防范措施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手册,明确合同管理的流程和责任,规范合同管理行为,降低内控风险点。
加强内部信息共享通过内部沟通与协作,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确保各相关部门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致,减少误解和纠纷。
加强合同风险监测建立合同履行的监控机制,及时识别潜在风险点,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降低合同风险的发生概率。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对于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安全控制,设置权限访问管控,保护合同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信息泄露和篡改风险。
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点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的问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实行合同风险监测以及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中的内控风险,并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完整)合同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完整)合同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合同中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根据企业合同风险点筛选出三十个风险点,并逐一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以下是具体控制措施:1.口头合同(1)明确规定除即时清结等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外,对外发生交易必须签订书面合同;财务部门在付款审查时,对违反规定未签订书面合同的,不予付款;财务结算系统与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对接。
(2)发现违反规定以口头合同进行交易的,及时签订书面合同;如发生争议,在 2 个工作日内报法律部门处理。
2.事后合同(1)如发生纠纷,相关部门收集证据,在 2 个工作日内通知法律部门,由其做好应诉工作。
(2)明确规定业务发生前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凡是确定实施但未下达计划、需要先开工建设或采购的项目,应在取得计划部门确认或下达临时计划后,事先签订合同或框架协议;法律部门规范抢修、急料采购等紧急业务合同签署流程;每半年对合同签订情况进行检查。
3.合同条款对质量标准、质保期、质保金、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约定不明确;或签字时未注明日期(1)优先使用公司标准合同文本,并结合实际予以补充完善,法律部门对违约责任、争议管辖权等实质性条款是否合法、完整、明确、具体,文字表述是否无歧义进行法律审查;技术部门对质量条款、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技术审查;财务部门对支付条款等内容进行经济审查。
(2)发现合同条款不明确的,及时就有关问题与对方协商并签订补充变更协议,完善条款内容。
4.合同相对人不具备相应资信、能力(1)如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收集证据,采取诉讼等方式向责任人追偿。
(2)对合同相对人资信、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定期根据客户供货业绩、信誉状况、资质等级、售后服务等情况组织对客户进行授信评价。
法律部门对合同相对人资质情况进行审查。
(3)发现合同相对人资信不合格的,中止履行合同,另行选择具有资质的单位签约;通知合同相对人限期取得相关资质或提供担保。
合同管理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合同管理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引言合同作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各方交流、合作的法律依据。
然而,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廉洁风险点,如果不加以防控,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本文将探讨合同管理中的廉洁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廉洁风险点分析1.合同审批环节合同审批环节是廉洁风险的一个重要源头。
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容易导致审批环节的腐败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
主要风险点包括:-内部审批程序不完善,容易出现合同审批的失误和漏洞;-部分审批人员不廉洁,可能收受他人贿赂以加快合同审批速度;-合同审批过程中信息不透明,存在泄密风险。
2.合同签订环节合同签订环节是合同管理中另一个容易出现廉洁风险的环节。
由于合同签订环节关乎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财务利益的保障,所以存在一些廉洁风险点,包括:-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行贿受贿行为,导致违法违规合同的签订;-合同签订前的询价过程可能存在关联交易和内外勾结等问题;-合同签订过程中信息被篡改或泄露,导致合同效力受到损害。
三、廉洁风险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合同管理中的廉洁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完善审批程序和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审批程序,明确各级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确保合同的审批过程规范、透明。
同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审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审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2.加强审批人员的廉洁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廉洁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
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审批人员深刻理解廉洁风险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从而减少廉洁风险的发生。
3.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和风控机制企业应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等具体流程和责任。
同时,建立健全的风控机制,包括风险评估、合同审查、合同履行检查等,以及相应的内部监督、核查和追责机制,确保合同管理过程的廉洁性和规范性。
合同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合同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合同风险点1. 合同主体风险:合同主体可能存在的资质问题、信用问题、履约能力问题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2. 合同内容风险:合同条款可能存在的不完善、不明确、不合理等问题,可能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
3.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不可抗力因素、第三方侵权等问题,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按照约定履行。
4. 合同变更风险:合同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程序不规范、变更内容不明确、变更后的合同效力问题等,可能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
5. 合同解除与终止风险:合同解除与终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程序问题、权益保障问题等,可能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
6. 合同争议解决风险:合同争议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诉讼时效问题、证据不足问题、仲裁裁决执行难问题等,可能导致合同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防控措施1. 严格审查合同主体:在签订合同前,应对合同主体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履约能力。
对于信用状况不佳的主体,应谨慎签订合同。
2. 完善合同内容:在起草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明确性和合理性。
对于关键条款,应尽量采用标准化的表述,避免歧义和争议。
3.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于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并请示上级领导。
4. 规范合同变更程序:在合同变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变更内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对于变更后的合同,应及时进行备案和通知。
5. 保障合同解除与终止权益:在合同解除与终止过程中,应充分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确保解除与终止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对于解除与终止后的权益分配,应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6. 积极解决合同争议:在合同争议解决过程中,应积极寻求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诉讼。
对于确需诉讼的争议,应选择有利的管辖法院和仲裁机构,确保争议能够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解决。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6篇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6篇第1篇示例: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合同作为企业与外部各方进行业务往来的基础性文件,一旦管理不善就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对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1. 合同内容模糊不清:合同内容模糊不清或者存在歧义,会为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纠纷,从而增加法律风险。
2. 合同违约风险:如因一方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或是未按时或不符合约定的标准、质量履行合同,可能导致合同违约。
3. 合同签订主体资格不明确:如签订合同的主体未能提供合法的授权文件,将导致合同无效。
4. 合同标的不明确或无法履行:合同标的的确定性和可履约性直接影响合同的法律风险。
1. 合同审查和起草:在起草和签订合要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可能引发法律争议的条款进行详尽审查,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完整。
2. 合同履行督促与管理:企业应建立合同履行档案,做好合同履行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合同按时履行,减少因合同违约引发的法律风险。
3.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和规避,防范法律风险。
4. 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以防止合同纠纷升级,减少法律风险。
5. 法律意识培训: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同审查和起草、合同履行督促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意识培训等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利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2篇示例: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易也日益频繁。
合同作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书,承载着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6篇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6篇第1篇示例: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发频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一旦发生合同纠纷,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稳定,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法律责任。
企业需要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经营利益。
本文将就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识别和控制法律风险的建议。
1. 合同缺陷风险合同是企业与合作方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文件,如果合同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产生争议。
合同缺陷可能表现为合同条款模糊、合同内容不完整、合同约定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况,这些都会成为合同纠纷的发生点。
2.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的签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合同的履行。
如果合同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可能导致对方提起诉讼,造成经济损失。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影响合同的履行,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
3. 法律规定风险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不同行业对于合同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需要企业进行了解和规避。
4. 司法解释与判例风险由于法律是动态的,司法解释和判例也在不断变化。
合同涉及的领域较广,可能受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等司法机构的解释和规定影响。
如果企业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判例,可能会忽略一些法律风险。
1.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人,依法合规地进行合同管理。
制定合同管理手册,对合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以降低合同风险的发生。
2. 加强法律风险意识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提高员工在合同管理中的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通过法律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员工对于法律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避免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合同纠纷。
企业合同风险管控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拓展市场、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履行不到位、合同纠纷等。
为了确保企业合法权益,降低合同风险,本文将从企业合同风险管控问题进行分析。
二、企业合同风险类型1. 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完整、存在歧义等,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具体表现为:(1)合同主体资格不明确:合同双方主体资格不合法、不存在或者不明确,导致合同无效。
(2)合同标的物不明确:合同标的物描述不清、存在争议,导致合同履行困难。
(3)合同权利义务不明确:合同权利义务分配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2.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合同违约:合同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合同履行不到位: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合同义务,导致合同履行效果不佳。
(3)合同履行期限风险:合同履行期限过长或过短,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或合同标的物价值贬值。
3. 合同纠纷风险合同纠纷是企业合同风险的重要表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合同解除纠纷:合同一方要求解除合同,但另一方不同意,导致纠纷。
(2)合同违约责任纠纷:合同一方违约,另一方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3)合同标的物质量纠纷:合同标的物质量不符合约定,导致纠纷。
三、企业合同风险管控措施1.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1)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2)设立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2. 加强合同审查(1)审查合同主体资格:确保合同双方主体资格合法、存在且明确。
(2)审查合同标的物:确保合同标的物描述清晰、无争议。
(3)审查合同权利义务:明确合同权利义务分配,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3. 严格合同履行(1)制定合同履行计划:明确合同履行时间、进度、责任人等,确保合同履行到位。
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5篇
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5篇篇1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合同管理风险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保证合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为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合同管理风险概述1. 定义与类型:合同管理风险是指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
2. 危害:合同管理风险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按时履行、履约成本增加、甚至合同终止等严重后果。
同时,也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三、常见的合同管理风险及案例分析1. 主体不适格风险:指合同当事人不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或能力。
例如,某公司与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人签订施工合同,导致合同无效。
2. 条款不完备风险:指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或不明确,导致合同无法有效执行。
例如,某合同未明确付款方式和时间,导致付款纠纷。
3. 履行不适当风险: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
例如,某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客户要求赔偿。
1. 完善合同审查机制:建立专业的合同审查团队或外聘专业机构,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合同履行监督: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合同按照约定履行。
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执行。
3. 建立合同变更管理制度:对于合同变更,应建立严格的变更管理制度,确保变更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4. 加强合同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定期对合同档案进行备份和归档,防止丢失或损坏。
5.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加强员工合同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
使员工充分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风险防范策略。
五、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为例,由于合同条款不完备且存在漏洞,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付款纠纷和质量问题。
经过专业机构对合同的详细审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5篇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5篇第一篇: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为规范公司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现对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作以下提示:一、合同的签订1、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订立合同前,应当对对方单位的主体资格、相关业务资质、资信能力、履约能力进行调查,不得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如项目部、业务部、分支机构等)签订合同,不得与不具备履行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资质、广告经营资质等)的单位签订合同。
为此,公司应在合同谈判前取得对方的经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对方公章)。
公司一般不得与自然人签订经济合同,确有必要签订经济合同,应经公司法务部门同意。
2、对方履约能力的审查公司不得与对方单位签订与该单位履约能力明显不相符的经济合同。
根据合同的性质,可以从对方单位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对方单位的员工总数、荣誉证书等方面,对其履约能力做出综合判断。
3、本方履约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审查签约前公司应审查自身作为相关合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是否具备相关经营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
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是否已经协调妥善,如,合同拟约定的资金支付计划,是否已由财务部门认可可行。
4、合同的形式公司订立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订立正式的合同书。
由于传真件的证据效力在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书面合同签署后必须取得合同原件,并妥善保存。
5、合同的起草权对于重大合同,公司应尽量争取合同起草权,并尽量使用公司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
这样的话,可以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并有利于公司合同管理和审批的效率。
6、签订合同前的批准和授权按规定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才能签订的合同,必须经批准后才能签订。
按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必须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才能签署的合同,必须取得相关决议后才能签订。
浅谈合同管理全流程中的风险点与管控措施.pptx
(一)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集装箱)。
(二)严格审核合同需求与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关系,保证其协调一致。
(三)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法律部门审核;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特殊合同应当由法律部 门参与起草。
(四)通过统一归口管理和授权审批制度,严格合同管理,防止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故意规避招标的做法和越 权行为。
(五)加强保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六)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作为避免合同舞弊的重要 手段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合同文本拟定环节的主要风险和管控措施
主要风险:选择不恰当的合同形式;合同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产业政策、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或特定业务经营 目标发生冲突;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完整、表述不严谨准确,或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导致企业合法利益受损;有意 拆分合同规避合同管理规定等;对于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未履行相应程序。
(三)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 或商业秘密。
(四)规范合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合同流转、借阅和归还的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等有关要求。
主要管控措施:
(一)审核人员应当对合同文本的合法性、经济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进行重点审核,关注合同的主体、内容和 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 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等。
(二)建立会审制度,组织财会部门、内部审计部、法律部、业务关联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内部相关部门应 当认真履行职责。
(五)坚持我方起草合同。由对方起草的合同,应当认真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反映企业诉求和谈判达成的 一致意见。
合同管理的风险点
合同管理的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合同主体风险:合同主体不合格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合同无效或无法履行。
2. 合同内容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完整、不公平,可能导致合同纠纷和争议。
3. 合同形式风险:合同形式不合规,如未采用书面形式、未签字盖章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4.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履行不能、履行延迟、履行瑕疵等。
5. 合同担保风险:担保方式、担保期限、担保范围等方面的风险,可能导致担保无效或无法实现。
6. 合同变更和解除风险:合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可能导致纠纷和争议。
7. 合同纠纷处理风险:在合同纠纷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选择不当的争议解决方式,可能导致纠纷无法有效解决。
8. 合同档案管理风险:合同档案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合同文件丢失、泄露等风险。
企业应关注以上风险点,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以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合同管理,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但它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不见的“小契约”——比方说朋友借东西时说的“我还你”那种,虽然简单,但是万一出了问题,就麻烦大了。
合同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事情,简直是你我他的日常生活。
想想看,我们签个租房合同、买个手机、甚至是网上购物,背后都得有合同管理的影子。
你看,合同签了,双方的责任就清清楚楚了。
可是,如果管理不到位,问题就来了!比如,有些人签了合同后,忘了查条款,结果吃了亏,哭都没地方哭。
问题出来了,怎么办?这就得防控了,不然合同一出问题,麻烦大得很。
谈到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风险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说白了,就是合同在签署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隐形“雷区”。
这些风险看似不大,但一旦踩上去,那真的是“翻车”不止。
比方说,合同条款不明确,后期双方责任推来推去,谁也不服谁,最后可能因为一个字的差错,起诉到法院,大家一场官司下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又比如,合同的签署人不够权威,给不了合同应有的效力,结果公司在执行合同时,发现签字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这不等于前面白签了个“空头合同”嘛!再有就是合同执行过程中,一些小细节没做好,比如付款期限、违约条款模糊,导致后续实施难度增大,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损失可想而知。
那怎么防控这些风险呢?说白了,首先得从合同的起草阶段抓起,条款一定得写得明明白白,像给小孩子讲故事一样,不能模棱两可。
你看,很多人签合同时,觉得“哦,这条没问题,签了就行”,其实不然,每一项责任、每一项约定都需要清清楚楚地写下来。
比如说,付款条款得明确时间和金额,违约责任也得具体,万一一方不履行,后面怎么办,得有相应的赔偿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将来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合同签署人必须得有合法的授权。
你不能让一个大咧咧的经理签了个合同,结果公司要承担全部责任,闹得沸沸扬扬。
这种情况,别说公司吃亏,就是个人也吃不消。
防控措施还得加强审查制度。
说实话,不是每个公司都有专门的法务人员,有时候大家觉得“签合同嘛,找个小职员就行”,其实这背后可是大坑。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5篇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5篇第1篇示例: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同管理的不善往往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
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可能导致诸如经济纠纷、法律诉讼等问题,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本文将从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风险的识别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往往源于合同内容的模糊、不完整或者与法律法规不符等问题。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首先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审查,对有关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事项进行逐条核对。
具体来说,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风险:1.合同主体:需要明确合同中涉及的主体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资格;2.合同内容:需要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清晰,是否与双方约定相符;3.合同履行:需要明确各方的履行义务,包括时间、方式、标准等;4.违约责任:需要规定违约责任的方式和程度,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效解决;5.争议解决:需要规定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包括仲裁、诉讼等方式。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企业能够在合同签订前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在识别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后,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对潜在影响、可能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
具体来说,企业在分析法律风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影响:需要分析法律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包括经济损失、信誉受损等情况;2.风险概率:需要评估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3.解决方案:需要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与对方协商、起草补充协议等方式;4.法律依据:需要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和规定,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依据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对法律风险的详细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风险的本质和特点,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及应对措施
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及应对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合同管理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重要环节。
合同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形象。
因此,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合同的执行顺利进行。
本文将讨论合同管理中的几种常见风险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合同中的模糊用语和语义歧义在合同中,如果存在模糊的用语或语义歧义,可能会导致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从而引发纠纷。
为减少此类风险,合同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措辞,而是要明确具体,确保每一项条款都能清晰表达双方的意图。
二、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另一个常见的风险是一方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为降低此类风险,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评估对方的履约能力,选择有信誉和实力的合作伙伴。
此外,还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相关的履约标准和时间节点,以便监督和追踪对方的履约情况。
三、合同条款的不合理和不完善有时候,合同中的条款可能存在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漏洞。
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在起草合同时应明确各项条款的内容,合理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对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熟悉合同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法律知识和法规要求,如果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可能会导致合同的不合法或者违规。
为降低这种风险,企业可以邀请专业律师对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也要定期了解和更新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合同条款。
五、合同纠纷的处理困难最后一个常见风险是合同发生纠纷后,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为避免合同纠纷激化,企业可以在合同中设立仲裁条款,并明确纠纷解决的程序和方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保护双方的利益和形象。
总之,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不可忽视,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和规范,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通过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风险,并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措施探究
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措施探究随着企业合同数量的增加和复杂化,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如何在合同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出发,探究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合同风险。
一、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1.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合法是合同管理中最基本的风险点。
合同内容不清晰、不完整、不规范,容易导致纠纷和争议。
合同条款的设置也容易引发一些潜在的风险,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2.合同执行风险合同签订之后,如何确保各方严格执行合同,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如果合同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交付延迟等风险。
3.合同变更风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业务需求调整等原因,可能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
如何控制变更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风险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的流程和责任,规范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监控等各个环节。
合同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合同流程、合同模板、合同审批权限、合同监控机制等内容。
2.严格把控合同内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合同的内容,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严格的合同审批流程、专业的合同审核人员等方式来把控合同内容风险。
3.加强合同执行管理针对合同执行风险,企业可以加强合同执行管理,建立合同执行的跟踪和监控机制,确保各方严格执行合同内容。
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合同履约保证金等方式来督促各方执行合同。
4.规范合同变更流程对于合同变更风险,企业需要规范合同变更的流程和机制,明确变更的程序、权限、内容等。
变更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6.加强风险意识和培训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培训,提升员工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员工对合同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三、风险控制的难点与挑战尽管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为规范公司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现对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作以下提示:
一、合同的签订
1、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
订立合同前,应当对对方单位的主体资格、相关业务资质、资信能力、履约能力进行调查,不得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如项目部、业务部、分支机构等)签订合同,不得与不具备履行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资质、广告经营资质等)的单位签订合同。
为此,公司应在合同谈判前取得对方的经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对方公章)。
公司一般不得与自然人签订经济合同,确有必要签订经济合同,应经公司法务部门同意。
2、对方履约能力的审查
公司不得与对方单位签订与该单位履约能力明显不相符的经济合同。
根据合同的性质,可以从对方单位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对方单位的员工总数、荣誉证书等方面,对其履约能力做出综合判断。
3、本方履约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审查
签约前公司应审查自身作为相关合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是否具备相关经营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
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是否已经协调妥善,如,合同拟约定的资金支付计划,是否已由财务部门认可可行。
4、合同的形式
公司订立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订立正式的合同书。
由于传真件的证据效力在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书面合同签署后必须取得合同原件,并妥善保存。
5、合同的起草权
对于重大合同,公司应尽量争取合同起草权,并尽量使用公司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
这样的话,可以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并有利于公司合同管理和审批的效率。
6、签订合同前的批准和授权
的附件。
3、数量
合同应采用国家标准的计量单位约定标的物数量。
对于长期合作合同无法约定确切数量的,应约定数量的确定方式(如订货单、送货单、分合同等)。
4、质量
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应约定所采用标准的代号;对于可以用指标描述的产品应约定主要指标要求;凭样品交付的应约定样品的产生方式及样品封存方式、地点。
5、价款或报酬
价款或者报酬应在合同中明确,采用折扣形式的应约定合同的实际价款;价款的支付方式如支票、汇款、信用证、现金等应予以明确;价款或报酬的支付期限约定应当明确可行。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合同履行期限应具有确定性,难以在合同中确定具体期限的应约定确定履行期限的方式。
合同履行地点应力争作对本方有利的约定,如买卖合同一般约定交货地点为本方仓库或本方的住所地。
合同履行地的具体地名应明确至市辖区或县一级。
7、承诺与保证条款
对于公司经合理调查仍然未能了解的标的物或目标企业的情况,可以通过承诺与保证条款要求对方兜底,从而减小交易风险。
比如,股权受让方可以视需要要求转让方承诺与保证“除双方认可的审计报告确认的目标企业债务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债务、责任和或有负债,否则转让方应当向受让方作出足额赔偿”;“法律法规规定的目标企业经营必须办理的一切手续、证明、批文及许可均已合法办妥”;如此等等。
8、各方的权利义务
各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是合同内容的重心,应尽量予以明确约定。
9、合同的担保
合同中对方要求提供担保或本方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的,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担保法》的要求及时办理抵押登记、质押登记等相关手续。
提供保证的,应明确约定保证的范围和保证期间。
10、违约责任
10.1违约责任条款应尽量明确,以使违约救济的方法具备可执行性。
建议结合各方的权利义务分别约定违约责任。
10.2约定赔偿损失的,对于赔偿范围应尽可能穷尽。
对于非知识产权类合同,如需对方赔偿本方追偿损失所发生的律师费、差旅费等,应有明确约定。
10.3约定违约金的,不可过分高于可能造成的损失,否则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可能被司法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予以减少。
11、合同的解释
合同文本中所有文字应具有排它性的解释,对可能引起岐义的文字和某些非法定专用词语应在合同中进行解释或定义。
12、保密条款
对于涉及保密信息的合同,应当约定保密承诺与违反保密承诺时的违约责任。
13、通知条款
为保障合同履行过程中通知送达的效力,应明确当事人的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等信息以及有效送达方式(一般包括派员亲送、快递邮寄、数据电文等方式)。
14、解决争议的方式
解决争议的方式可选择仲裁或起诉,选择仲裁的应明确约定仲裁机构的名称,否则可能因约定不明导致仲裁约定无效。
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一般应当考虑司法实践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因素,以及争议解决的效率和成本等。
15、合同的成立时间、生效要件及合同签订时间、地点
合同结尾处应明确约定合同的成立时间、生效要件及合同的签订时间、地点。
16、合同的附件
合同如存在附件的,应明确约定附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并与合同条款具有同等效力。
当附件内容与合同条款不一致时,以哪个约定为准,也应予以明确。
17、涉外合同
在起草涉外合同时,应考虑有关国际惯例,以提高双方缔结合同的效率。
三、合同的履行
1、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随时督促对方及时履行其义务。
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情况应建立合同履行情况台帐。
2、有关合同履行中的书面签证、来往信函、文书、通知等文件应及时整理、妥善保管原件,以备在产生争议时作为证据之用。
3、向对方单位交付标的物、款项、资料或发票时,应向对方索取收条。
4、向对方单位发出通知时,应采取书面形式并由专人送达或快递邮寄,并由对方在通知(或回执)上盖章或对方授权代表在通知(或回执)上签名,并由本方收回妥为保存。
5、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的违约情况,本方应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取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合理、准确地向对方提出违约及要求补救或索赔的报告。
6、当本方接到对方的违约或索赔报告后应认真研究并及时处理、解释或提出反索赔。
公司员工不得擅自在对方出具的违约或索赔报告、对帐单等确认类文书上签字盖章,确须确认的,应视具体内容经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同意。
7、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本方经办人员若发现并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中止履行,并及时书面上报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处理:
7.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7.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7.3、丧失商业信誉;
7.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8、在对方发生合并、分立、改制、股权转让或其他重大事项以及对方的合同经办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对帐并确认双方债权债务。
9、履行合同约定的向我方付款义务的实际付款方若不是合同签约对方,必须要求实际付款方向我方出具代付款说明,要求合同签约方向我方出具委托付款说明。
10、本方经办人员与本方终止劳动关系或因其他原因发生变更的,本方应在情况发生后尽快以书面告知对方单位,以免本方对该人员之后的行为承担责任。
11、本方内部应做好履行合同的统筹协调,相关各部门均应明确了解合同约定的权利义
务,并密切配合完成履约。
12、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或纠纷,应及时向公司法务部门汇报,必要时组织外部律师进行研究、讨论,并应及时提起诉讼或仲裁,以免超过时效本方请求无法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