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a78018f6c175f0e7dd13796.png)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总则(1)为了规范金相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操作,特制定本工艺。
(2)本工艺适用于DSM-Ⅲ型便携式金相显微镜及与其配套使用的OLYMPUS C-3030ZOOM型数码照相机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的现场金相检测工作。
其他金相设备的金相检测工作可参照本工艺,编制相应的专用工艺或检验方案。
2.0依据(1)GB/T13298(2)相关的规程、材料标准等(3)仪器使用说明书3.0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3.1 要求3.1.1安全要求(1)环境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环境中的作业,应当具备动火条件。
(2)位置要求:要求工位易于操作,即够得着。
(3)空间要求:打磨的空间,放置现场显微镜的空间,现场观察显微镜的空间。
(4)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准进行检测工作。
3.1.2 人员要求负责资料审查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经验,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检测的人员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或材料检验资质。
3.1.3 仪器、辅材要求(1)浸蚀液:4%硝酸乙醇溶液。
(2)工具用品:安全防护用具,电动砂轮机,电动砂轮盘机,不锈钢镊子,羊毛轮,320号砂纸片,砂轮片,01#、02#、03#金相砂纸,W3.5研磨膏等。
(3)抛光表面质量:抛光后金属表面为镜面,无划痕。
(4)电源:自备电源为2节1号串联,电压值3.0V电池,现场电源为220V 电源。
(5)相机像素300万以上。
(6)清洗液:丙酮。
3.2 程序、方法、内容3.2.1 资料审查(1)审查试样的设计、材料牌号、规格等资料。
(2)审查试样以往的检测、运行资料等。
3.2.2腐蚀液的配置(1)带好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取50ml洁净量筒,倒入24ml化学纯乙醇(乙醇含量≥99.8%),倒入100ml 烧杯;取5ml洁净液管吸入1ml化学纯硝酸,滴入装有乙醇的100ml烧杯,轻轻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100ml无色磨口瓶内,装入适量脱脂棉球,盖好瓶盖待用。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6a1c7e867ec102de3bd89de.png)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
一、范围:
本指书规范了全公司金相检验工作
二、职责和权限:
负责进厂原材料的低倍检验及各种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及生产过程中成品及半成品的金相检验
三、工作流程:
1、金相检验任务主要来源于工艺要求及生产过程中工件出现问题时需做的金相检验。
由各单位质检员按要求填写理化检验委托单,主要内容包括试样名称、产品型号、图号、检验执行标准、检验项目等。
2、理化室根据理化检验委托单编制理化检验序列号,并进行登记。
3、理化室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按标准进行检验。
4、理化室根据检验结果开据金相检验报告单并注明检验结论,审核后加盖检验印章一式三份,一份存档备查,另两份转给委托单位质检员。
四、执行标准:
1、金相检验报告
2、金相记录。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257f44a8114431b90dd88d.png)
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了解显微镜和其他金相试样加工设备的使用。
2.观察典型焊接接头的宏观组织,理解焊接接头的焊缝区、熔合线、热影响区等不同宏观组织之间的关系。
3.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理解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组织的分布和特征,了解焊接缺陷的形成机理。
4.讨论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2.1金相制备进行金相分析,首先应根据各种检验标准和规定制备试样(即金相试样),若金相试样制备不当,在观察上出现划痕、凹坑、水迹、变形层或浸蚀过深过浅都会影响正确的分析,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高:12~18mm2.粗磨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图1 砂纸磨光表面变形层消除过程示意图(a)严重变形层(b)变形较大层(c)变形微小层(d)无变形原始组织;1、2、3、4分别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磨光后试样表面的变形层。
4.抛光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得到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物化学抛光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机械抛光。
a概念: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将抛光织物(粗抛常用帆布,精抛常用毛呢)用水浸湿、铺平、绷紧用固定在抛光盘上。
启动开关使抛光盘逆时针转动,将适量的抛光液(氧化铝、氧化铬或氧化铁抛光粉加水的悬浮液)滴洒在盘上即可进行抛光。
机械抛光与细磨本质上都是借助磨料尖角锐利的刃部,切去试样表面隆起的部分,抛光时,抛光织物纤维带动稀疏分布的极微细的磨料颗粒产生磨削作用,将试样抛光。
5.浸蚀a意义:抛光后的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如果有划痕、水迹或扔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石墨以及裂纹等也可以看出来,但是要分析金相组织还必须进行浸蚀。
浸蚀法:利用浸蚀剂对试样的化学溶解和电化学浸蚀作Array用将组织显露出来(如图)。
擦蚀法:用沾有浸蚀剂的棉花轻轻擦拭抛光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最新】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9页)
![【最新】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31b2030066f5335b812110.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一: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3.2.1金相试样的制备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
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
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
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1000#1200#金相砂纸。
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
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
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a)灰铸铁(执行标准 GB/T7216-87)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
焊接接头金相分析实验指导书
![焊接接头金相分析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ecb98a561252d380eb6ee0.png)
实验指导书《材料连接原理》实验一焊接接头金相分析一、实验目的:1、观察硝酸银的枝晶形态;2、观察焊接接头的宏观组织及焊接缺陷;3、观察典型焊接接头的纤维组织的分布及其特征,了解焊接接头的焊缝区、熔合线、热影响区及母材等各种典型结晶形态;二、实验概述: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如图2-1所示。
当电弧在焊条与焊件之间引燃后,电弧热使焊件(与电弧接触部分)及焊条末端融化,熔化的焊件和焊条(以熔滴形式下落)形成共同的金属熔池。
焊条外面的药皮受热熔化并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液态熔渣和大量气体。
液态熔渣包围着熔滴,当其进入金属熔池后,因其比重小而浮在熔池表面。
所产生的气体则包围在电弧和熔池周围。
图2-1手工电弧焊过程示意图1、焊条芯2、焊条药皮3、液态熔渣4、固态渣壳5、气体6、金属熔滴7、熔池8、焊缝9、工件焊条因不断熔化下滴而应连续向下送进,以保持一定的电弧长度。
同时,焊条还应沿焊接方向前进。
当电弧离开熔池后,被熔渣覆盖的熔化金属就缓慢冷却凝固成焊缝金属,液态熔渣也凝固成固态熔壳。
在电弧移达的下方,又形成新的熔池及其上的液态熔渣,以后又凝固成新的焊缝金属和渣壳。
上述过程继续进行下去,只至整个焊缝被焊完为止。
从而形成一条连续的焊缝金属。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受了不同的热循环,因而所得组织各异。
组织的不同,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
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组织分析,是对接头机械性能鉴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包括宏观和显微分析两个方面。
宏观分析的主要内容为:观察与分析焊缝成型、焊缝金属结晶方向和宏观缺陷等。
显微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借助于放大100倍以上的光学金相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焊缝的结晶形态,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的组织变化,焊接接头的微观缺陷等。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组成。
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不仅与焊接热循环有关,而且与所用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材料有密切关系。
(一)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被焊金属的联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焊缝金属凝固后实现金属的焊接。
金相熔深试验检验指导书080919
![金相熔深试验检验指导书080919](https://img.taocdn.com/s3/m/57bbbae97c1cfad6195fa777.png)
4.检验方法:按简图指定位置切取金相样品,经180#、320#砂纸研磨,在抛光机上抛光,用2—10%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和用吹风机吹干后进行测试。
5.判定标准:(1)焊接缺陷依据DIN EN5817标准评定。
(2)焊缝熔深f≥0.2mm为合格。
(3)焊缝厚度SN≥a(理论焊缝厚度)或SN≥0.7tmin为合格。
№:01
浙江相检验指导书
第一版
第1/1页
零件名称:左/右管框骨架总成
零件图号:165 881 105D/106B
车型:
序号
检验内容
检验频次
容量
检验设备
简图
1
弧焊
(MAG)
1.检验依据:VW01106/TLD811 011V1
2.检验项目:焊接缺陷、熔深、焊缝厚度.
1次/批
3件/次
体视显微镜
SZ—61
更改依据
标记及数目
更改人签名及日期
编制及日期
审核及日期
批准及日期
金相实验室指导书
![金相实验室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c0894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0.png)
金相实验室指导书金相实验是通过眼睛及放大镜观察、检查金属材料的低倍组织和宏观缺陷,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查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金属材料研究和工业检验的一门实验。
金相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检查金属的组织和存在缺陷方法,获得各种必要的信息和数据,用以进行金属材料的评价,探讨和改进生产工艺状况,以及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研制新材料。
金相实验是一项密切联系专业理论和实践很强的实验。
因此,金相实验不仅要较好地掌握有关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金相实验的操作技能。
金相实验的中心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金相实验室操作,包括整套制备金相试样、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的使用以及金相摄影和暗室操作。
第二部分是金相组织检验,包括金属基本组织的识别分析、金相检验标准的正确运用以及金相组织的研究。
一、金相实验的方法及步骤1.金相实验的方法按观察被实验物时采用的放大倍率不同,金相实验的方法可分为宏观金相实验(又称宏观分析、低倍实验)和金相显微镜实验(又称显微分析)两种。
(1)宏观金相实验是通过眼睛或放大镜(放大20倍以下)对被实验物进行特定观察分析的方法。
其实验项目有肉眼观察、热酸蚀或冷酸蚀、硫印和磷印等实验。
被实验的内容有金属断口形貌、机件破损外貌、金属偏析(组织偏析和成分偏析)、枝晶、金属流线、硫或磷夹杂物、有色金属晶粒的粗细和冶金缺陷(如缩孔、气泡、夹渣、翻皮、冷隔疏松、白点、裂纹等)。
(2)金相显微镜实验是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在10~2000倍的放大倍率下,对被实验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主要是显微组织、各种非金属夹杂物、各类冶金缺陷、裂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金相显微镜实验是一种比宏观实验更细致、更深入和更能揭示本质的实验方法,也是金相实验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金相实验将重点学习金相显微镜实验。
2.金相实验的步骤实验步骤遵循如下顺序:实验目的要求→被实验物情况的调查研究→截取金相实验试样和试样的制备→显微镜观察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焊接接头金相试验的方法及内容
![焊接接头金相试验的方法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d4a0272af90242a895e5e0.png)
焊剂 的碱 度较 大 , 焊缝 成形 较 差 , 其 工 艺性 不 如 且
S1 1 剂 , J0 焊 以前焊 接 时 因缺 陷较 多 , 操作 人员认 为 是焊 材搭 配 的问题 , 若再 次使 用 , 会有 心理 障碍 。 由
于该产 品 的交 货期 紧 , 为保证产 品 的焊 接质量 , 技术 人员 在加 大坡 口宽 度 的 同时 , 根据 产 品 的技术 要 求
() 伤 。 3探 对加 工好 的坡 口进行 I0 T探伤 , O%M 按
照 J 厂4 3 . 2 0 , 级 合格 。 B r 7 04 0 5 I — () 4焊接 。 虑到该 产 品筒 体环缝 焊 接所采 用 的 考
焊 丝 与 焊 剂 的 匹 配 对 于 该 制 造 厂 尚属 首 次 ,J0 S S2 4 H
()t : 口。 2J Y 坡 l l 将原 焊 肉割掉 , 重新制订产 品的环
缝 坡 口, 定坡 口宽 度大 于 等于 4 m。 确 0m
求 的 宽度 ; 根据 所 采 用 的焊 剂 , 得 焊 接 速 度 不 能 使 低 于 2 / 。 4m h 考虑这两个 因素 , 焊时每层两道 , 施 焊缝 形状 系数较小 。 不合理 的焊缝形状 系数会使焊缝结 晶
焊缝 内 部 的气 孔裂 纹 、 夹渣 等缺 陷 , 查完 毕钻 孔 检 处应 予于 补偿 。 孔 检验 目前 用得 较少 。 钻
2然用0 酸溶 浸 孔 , 查娄 / 后 1硝 水液 蚀壁可 3 , % 检
() 观 金相 试验 。 10 10 2微 用 0 0 5 0倍 金相 显微
镜 观 察 焊 缝 金 属 的 显 微 组 织 和 显 微 缺 陷( 如微 裂 纹)可 作为 质量 分析 及试 验研究 的 手段 。 ,
2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2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df695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2.png)
L目的 (1)2.适用范围 (1)3.工程概况 (1)4.编制依据 (1)5,作业条件 (2)6.施工工序 (2)7.质量控制措施 (12)8.精细化管理、洁净化施工 (12)9.安全保证措施 (13)10.绿色施工措施 (14)11.强制性条文 (14)12. i己录 (16)1.目的确保金相检测在XXXX有限公司2X35万千瓦热电联产主体工程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2X35万千瓦热电联产主体工程。
3.工程概况3.1施工项目设计概述xxxx有限公司2X35万千瓦热电联产主体工程金相检查工程量主要有锅炉受热面中T/P91焊缝,主蒸汽管道及旁路管道、再热蒸汽和旁路系统管道、本体螺栓金相检查及弯头、三通、大小头等管件的金相检查,四大管道的焊缝金相检查以及部分热处理曲线异常的焊缝的金相检查。
3. 2主要工程量XXXX有限公司2X35万千瓦热电联产主体工程安装焊口、本体螺栓、四大管道、弯头等的金相检测工作。
4.编制依据4.1制造厂、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4.2《电力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 678—20134.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4.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 5009. 1-20144.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 2-20124.6《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 5-20124.7《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 679-20124.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4.9《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DL/T 884-20044.10《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 5190. 3-20124.11《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 612-19964. 12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4.13金属专业施工组织设计5.作业条件6.施工工序6. 1施工流程6. 2施工前检查6. 2. 2技术准备6.2.2. 1接受委托单进行登记留存,明确委托检验的具体要求,落实检测人员。
实验三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
![实验三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c590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0.png)
实验四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 观察与分析焊缝的各种典型结晶形态;2. 掌握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粗细金相砂纸;2. 平板玻璃;3. 吹风机;4. 4%硝酸酒精溶液、脱脂棉;5. 金相显微镜;6. 碳钢焊接接头试块;7. 典型金相照片。
三、实验原理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
熔化焊是利用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将被焊金属和填充材料快速熔化,然后冷却结晶而形成牢固接头。
在该过程中,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受了不同的热循环,因而获得的组织不同,从而直接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
因此,了解焊接接头组织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焊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 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1) 焊缝的交互结晶焊后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所示为母材和焊缝金属交互结晶示意图。
由图可见,焊缝由熔池金属结晶凝固形成的,由于熔池金属冷却速度快且在运动状态下结晶,因此形成的组织为非平衡组织。
焊接熔池金属开始凝固时,多数情况下晶粒从熔合区半熔化的晶粒上以柱状晶形态联生长大,长大的主方向与最大散热方向一致。
图1焊缝金属的交互结晶示意图(2) 焊缝的结晶形态根据成分过冷的结晶理论,合金的结晶形态与溶质的浓度C0、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温度梯度G有关。
C0、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①当R和G不变时,随着C0增大,成分过冷程度增加,结晶形态将由平面晶转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等轴晶;②当C0一定时,R越快,成分过冷程度越大,结晶形态逐渐由平面晶转变为胞状晶、树枝状晶及等轴晶;③当C0和R一定时,随着G增大,成分过冷程度减小,结晶形态将由等轴晶转变为树枝晶,最后为平面晶。
由于熔池各部位成分过冷不同,凝固结晶形态也有所不同。
在焊接熔池的熔化边界上,G较大,R很小,因此该处的成分过冷程度最图2 C0、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小。
从熔化的边界处到焊接缝中心G逐渐变小,R却逐渐增大,且在焊缝中心处,G最小,R最大,故该处成分过冷程度最大。
焊缝的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方法
![焊缝的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ab42faec3a87c24128c420.png)
附件A焊缝的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方法A1范围本附件是为宏观和微观检测的试样制备、试验程序及其目的,规定的推荐方法。
A2 术语和定义A2.1 宏观检验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放大倍数一般小于50)检查试样,试样表面可处理或不处理。
A2.2 微观检验用显微镜检查试样,一般放大倍数为50~500,试样表面可处理或不处理。
A2.3检验操作人员进行宏观、微观检验的操作人员。
A3 缩略语本方法采用的缩略语如下:(1)A,宏观检验;(2)I,微观检验;(3)E,腐蚀处理;(4)U,不腐蚀处理。
A4 原理宏观和微观检验用来显示焊缝的宏观和微观特性,通常检验焊缝的横截面。
A5 试验目的宏观和微观检验目的是单纯地评定组织(包括晶粒组织、形态和取向,沉淀和夹渣)、与各种裂纹和空穴关系。
检测截面还要能记录截面平面的取样形状。
A6 试样的截取试样的截取方向一般垂直于焊缝轴线(横截面),试样包括焊缝熔敷金属和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
但也可以从其它方向截取试样。
在试验前应确定时间的位置、方向和数量,以及参照应用标准。
A7 试验程序A7.1一般原则应给出下列信息:(1)母材和焊接材料;(2)试验对象;(3)腐蚀剂的组成/名称;(4)表面抛光(见A7.2.1);(5)腐蚀方法(见A7.2.2);(6)腐蚀时间;(7)安全措施(见A7.3);(8)其他附加要求。
A7.2试样制备用于检验试样的制备包括通过切割、镶嵌、研磨、抛光、适当腐蚀。
这些加工过程不应对检验表面产生有害的影响。
A7.2.1 表面抛光表面抛光的要求取决于下述因素:(1)检验类型;(2)材料种类;(3)记录(例如照片)。
A7.2.2 腐蚀A7.2.2.1 腐蚀方法在腐蚀前,先确定腐蚀方法。
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把试样侵入腐蚀剂中腐蚀;(2)擦拭试样表面腐蚀;(3)电解腐蚀。
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但应符合规定,例如参照应用标准。
当腐蚀完成时,试样应清洗和干燥。
A7.2.2.2 腐蚀剂根据要求的信息,腐蚀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腐蚀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检验材料和类型。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e1000715804d2b160b4ec076.png)
3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宏观检验
二、宏观检验
5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焊接区显微组织特征
三、焊接区显微组织特征 焊接区有焊缝、热影响区(包括熔合区)和母材三部分组成。 1.焊缝组织 焊缝从加热熔化后由高温冷到室温,中间经过两次组织转变: 第一次从液体转变为固体时的结晶过程,称为一次结晶; 第二次是当焊缝金属温度降低至相变时所发生的组织转变,称二次结晶。 焊缝的组织和性能除与化学成分有关外,还取决于这两次结晶情况。 1)焊缝一次结晶组织 (1)一次结晶的特点: ①一般焊接溶池较小,又被周围冷金属和环境介质所包围,所以溶池冷速快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
丁惠麟
1
焊接件的金相检验—概述
一、概述
焊接过程是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基体金属发生局部熔化,并与熔融的填充金 属混合而形成熔池。当热源离开后焊接熔池温度迅速下降,并凝固结晶形成焊缝。 焊接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加热—熔化—冶金反应—结晶—固态相变—形成接头 焊接热过程贯穿焊接的始终,它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焊接应力、 应变以及冶金、结晶、相变都与之相关。 在化学冶金过程中,熔化金属、熔渣、气相之间将发生一系列的冶金反应,如 金属氧化、还原、脱P、S、焊缝金属与氢作用等等,都会直接影响焊缝金属的成分、 组织和性能。 焊接时金属结晶和相变是在快速连续冷却条件下进行的,可能产生偏析、夹杂、 气孔、裂纹、淬硬和脆化等缺陷。所以,这一过程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焊缝两侧的基体金属也受到焊接热的作用,受热后温升不同,发生组织变化也 不同,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性能。 归纳起来,焊接过程的特点如下: 1.加热温度高 熔池液态金属温度可达1770~1870℃,比炼钢温度不高,焊缝 区的熔合线附近都在1350℃以上。 2.加热速度快 熔化→凝固及热影响区相变仅几秒至几分钟。 3.高温停留时间短。 4.局部加热、温差大 造成组织转变的差异和组织的不均匀。
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5c8863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5.png)
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是针对电力建设中的焊接接头进行金相检验和评定而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指南。
1. 检验标准: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金相检验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2. 试样制备:根据焊接接头的不同类型和尺寸,制备金相检验的试样,包括切割、打磨、腐蚀等步骤。
3. 金相显微镜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焊缝的结构、晶粒大小、晶格畸变等特征。
4. 组织分析:对观察到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判断焊缝的质量和性能,包括晶粒结构、相组成、晶格偏差等。
5. 缺陷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判断焊缝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如夹杂物、气孔、裂纹等,并进行评定和分类。
6. 性能评定:根据焊接接头的使用要求和负荷条件,评定焊缝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耐蚀性能等。
7. 报告编制:根据金相检验和评定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试样信息、观察结果、分析结论、评定结果等内容。
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是确保焊接接头质
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并确保电力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焊接件金相实验报告
![焊接件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eb42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8.png)
焊接件金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焊接材料(钢)的金相实验技术;2. 了解焊接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3. 分析焊接变性区的显微组织,推测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
实验原理焊接是通过加热,在高温下熔化填充金属材料,使接头的两个部分熔化,然后冷却并凝固,形成一个连续的组织。
焊接时,由于受到高温和冷却过程的影响,焊接部位的组织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焊接变性区。
金相实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焊接区域的显微组织,了解焊接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实验步骤1. 把焊接件切割成适当的试样;2. 用砂纸对试样进行粗磨和细磨,直到试样表面平整、光洁;3. 用1%~3%的盐酸溶液进行腐蚀,腐蚀时间根据试样的大小和材料的硬度来确定,一般为2~5分钟;4. 将试样清洗干净,用酒精擦干;5. 将试样放入显微镜,使用合适的放大倍率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焊接件的显微组织如下:1. 焊缝区:焊缝区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受到较高的温度,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显微镜观察中可以看到,焊缝区出现了晶粒长大、晶界清晰的特点。
晶粒沿着焊接方向排列,晶粒间的夹杂物也有所增加。
2. 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是指焊缝附近受到热影响而没有完全熔化的区域。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但变化不如焊缝区明显。
热影响区中的晶粒呈现颗粒状,晶界较为清晰,但没有焊缝区的晶粒排列规则。
实验分析焊缝区的晶粒长大和晶界的清晰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和冷却速度的影响。
高温会使晶粒较快地长大,而快速的冷却速度则促进了晶粒的细化。
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较大的热输入,夹杂物也有可能熔化和聚集,形成焊缝中的夹杂物。
夹杂物的存在会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的原因是,尽管受到了焊接过程中的高温,但是并没有达到完全熔化的程度。
热影响区的晶粒颗粒较小,这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材料接触到高温后会发生再结晶作用。
再结晶作用使得晶粒细化,晶界较为清晰。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3177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b.png)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金相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组织分析方法,通过显微结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组成、淬火组织等重要信息。
准确的金相检验结果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故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介绍金相检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常见的分析方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进行金相检验实验。
二、金相检验的基本原理金相检验主要基于光学显微镜原理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能够以高放大倍数(通常最高可达1000倍)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
金相检验主要利用以下原理进行分析:1. 材料组织着色原理:通过使用不同的酸蚀剂和染色剂,能够使材料的不同组织区域呈现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和分析。
2. 组织显微特征原理: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晶粒结构和相组成,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显微特征,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加工工艺。
3. 组织成分分析原理:金相显微镜通常可以配备能够进行能谱分析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利用X射线的能量特性,可以分析材料的组成成分。
三、金相检验实验步骤金相检验的实验步骤通常包括样品制备、显微观察和分析,以下是一般的实验步骤说明:1. 样品制备:a. 切割: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切割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b. 研磨和抛光:通过磨料和研磨液进行粗磨和细磨,最终得到平整的样品表面。
抛光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磨削造成畸变。
2. 显微观察:a. 装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胶固定。
b. 调焦和选择放大倍率:使用金相显微镜调节焦距和选择适当的放大倍率,以获取清晰的显微图像。
c. 观察和记录: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注意不同区域的颜色和形态特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3. 分析和结果说明:a. 根据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分析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组成和其他重要信息。
b. 结果说明: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的性质、质量和加工工艺进行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
导书
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了解显微镜和其它金相试样
加工设备的使用。
2.观察典型焊接接头的宏观组织,理解焊接接头的焊缝
区、熔合线、热影响区等不同宏观组织之间的关系。
3.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理解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显微
组织的分布和特征,了解焊接缺陷的形成机理。
4.讨论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2.1金相制备
进行金相分析,首先应根据各种检验标准和规定制备试样(即金相试样),若金相试样制备不当,在观察上出现划痕、凹坑、水迹、变形层或浸蚀过深过浅都会影响正确的分
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种)
图1 砂纸磨光表面变形层消除过程示意图(a)严重变形层(b)变形较大层(c)变形微小层(d)无变形原始组织;1、2、3、4分别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磨光后试样表面的变形层。
4.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得到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物化学抛光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机械抛光。
a概念: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将抛光织物(粗抛常见帆布,精抛常见毛呢)用水浸湿、铺平、绷紧用固定在抛光盘上。
启动开关使抛光盘逆时针转动,将适量的抛光液(氧化铝、氧化铬或氧化铁抛光粉加水的悬浮液)滴洒在盘上即可进行抛光。
机械抛光与细磨本质上都是借助磨料尖角锐利的刃部,切去试样表面隆起的部分,抛光时,抛光织物纤维带动稀疏分布的极微细的磨料颗粒产生磨削作用,将试样抛光。
5.浸蚀
a意义:抛光后的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如果有划痕、水迹或扔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石墨以及裂纹等也能够看出来,可是要分析金相组织还必须进行浸蚀。
浸蚀法:利用浸蚀剂对试样的化学溶解和电Array化学浸蚀作用将组织显露出来(如
图)。
擦蚀法:用沾有浸蚀剂的棉花轻轻擦拭抛光
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待试样
表面被浸蚀得略显灰暗时即刻取
出,用流水冲洗后在浸蚀面上滴些
酒精,再用滤纸吸去过多的水和酒
精,迅速用吹风机吹干,完成整个
制备试样的过程。
c原理:
纯金属(或单相均匀固溶体)的浸蚀基本上为化学溶
解过程。
位于晶界处的原子和晶粒内部原子相比,自由能较
高,稳定性较差,故易受浸蚀形成凹沟,晶粒内部被浸蚀程
度较轻,大致上仍保持原抛光平面。
在明场下观察,能够看
到一个个晶粒被晶界(黑色网络)隔开。
如浸蚀较深,还能
够发现各个晶粒明暗程度不同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晶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