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现代陀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论文

现代陀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论文

现代陀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论文现代陀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论文1 现代陀螺技术1.1 有悬浮支承的机电转子陀螺技术。

机电转子陀螺是基于经典力学原理制成的陀螺仪。

其原理是利用绕对称轴高速旋转的刚体具有稳定性和进动性的特性来实现对角速度和角偏差的测量。

采用悬浮支撑技术的转子陀螺发展至今已十分成熟,目前单轴液浮陀螺精度已达0.001°/h,采用铍材料浮子后可优于0.0005°/h,三浮陀螺的精度优于1.5×10-5°/h,有报道称第四代三浮陀螺的精度甚至可达1.5×10-7°/h。

动力调谐陀螺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是转子陀螺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国外产品精度可达0.001°/h。

而采用真空静电悬浮技术的静电陀螺,其转子不存在接触摩擦,摩擦干扰力矩几乎趋近于零,是目前公认的精度最高的转子陀螺,典型精度一般在10-4~10-5°/h。

1.2 光学陀螺技术。

1) 激光陀螺技术。

激光陀螺是基于萨格纳克(Sagnac)效应制成的陀螺。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两束光波沿着同一个圆周路径反向而行产生的光程差来实现对角速度测量。

1963 年,美国Sperry 公司首次成功研制出环形激光陀螺。

1975 年,Honeywell 公司研制出机械抖动偏频激光陀螺,采用激光陀螺技术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Litton 公司又研制出了无机械抖动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精度可达0.001°/h。

目前Honeywell公司最新型的GG1389 激光陀螺精度已达0.00015°/h。

2)光纤陀螺技术。

光纤陀螺与激光陀螺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用光纤作为激光回路,可看作是第二代激光陀螺。

由于光纤可以绕制,因此光纤陀螺的激光回路长度比环形激光陀螺大大增加,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比激光陀螺也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有效克服了激光陀螺的闭锁问题。

陀螺全站仪国内外研发生产现状

陀螺全站仪国内外研发生产现状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于一体,具有全天候、快速高效独立的测定真北方位的精密测量仪器。

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国防测绘保障和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能源、交通及地下基础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隧道(洞)贯通测量、矿山贯通测量、导弹发射瞄准系统、炮兵阵地联测、建立方位基准及导航设备标校等领域都离不开陀螺经纬仪。

目前,我国在高精度经纬仪的研发成果方面远远滞后于工程建设需要,这是目前我国量测工程领域期面临的一项技术难题。

我国目前对高精度、全自动陀螺经纬仪的需求还主要依赖于进口,而进口高精度陀螺经纬仪价格昂贵,维护困难,制约了我国在各项领域的应用需求。

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国防事业的迅速发展,陀螺仪快速精密定向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

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以城市地铁建设为起点,逐渐将人们带入了地下工程建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需要高定向精度的保证。

尤其是一些地下工程、隐蔽工程的建设,在天文定向等手段失效的情况下,更加突显出对陀螺经纬仪这种全天候定向方法的需求;在国防建设方面,高精度和快速定向是部队测绘保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武器的机动发射意义重大,二炮部队和工程兵部队等对陀螺经纬仪的需求日益增大。

由于高精度、全自动陀螺技术的军用价值巨大,相关技术产品一直是美国对华禁运产品。

我国目前所需的高精度的陀螺经纬仪多从德国及日本引进,仪器价格昂贵;超出了生产单位的购买能力。

近年来,随着陀螺技术、光电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陀螺经纬仪正在向快速、精密、小型、可靠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加大,城市地铁等地下工程建设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类大型高速铁道隧洞、海底隧道和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启动,而现有的低效率、低精度的定向仪器正处于一个升级换代的重要时期,市场对中高精度、全自动陀螺经纬仪的需求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内外激光陀螺调研报告

国内外激光陀螺调研报告

国内外激光陀螺调研报告1、激光陀螺的发展历程和水平1.1激光陀螺发展历程1913年法国物理学家G. Sagnac提出环形光干涉与输入角速度成正比的sagnac 效应。

1960年7月7日第一台红宝石固体激光器诞生。

美国人C. V. Heer(1961年)和A. H. Rosenthal(1962年)提出将激光器用于Sagnac干涉仪构成激光陀螺。

1962年0.6328μm波长He-Ne气体激光器实现运转。

此时美、英、法、前苏联开始研制用激光来作为方位测向器,称之为激光陀螺仪,其原理是利用光程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Sagnac效应)。

1963年2月美国斯佩里公司的Macek和Davis宣布他们用环形行波激光器感测转速率获得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环形激光陀螺实验装置,该装置的光程长达4米,精度约50°/h。

激光陀螺固有的闭锁效应以及零漂误差等给激光陀螺的研制带来许多困难,直到70年代,美国和法国的一些公司才陆续有激光陀螺产品问世。

1972年,霍尼韦尔公司研制出GG-1300型激光陀螺仪,经随后的改进后其零漂值达0.004º/h,尺寸大小为18cm×20cm×5cm,重量为3公斤。

1975年,霍尼韦尔公司又研制出机械抖动偏频的单轴激光陀螺,并首次成功地应用于战术飞机。

激光陀螺从此进入实用阶段。

并且成功地应用到战术导弹、直升机、潜艇、运载火箭等项目上。

80年代初期,激光陀螺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1982年,霍尼韦尔公司研制的ARINC 704激光陀螺惯性基准系统正式投入民用航线使用,该系统使用的是GG1342激光陀螺。

现在,世界上的大中型民航客机(如波音系列和空中客车系列)基本上都安装了激光陀螺惯性基准系统,用于导航与稳定。

80年代后期,霍尼韦尔公司和Litton 公司研制成功的激光陀螺产品零漂值优于0.01º/h,在航空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又解决了激光陀螺的光学集成和数字化技术,使其更加易于工程实现。

2024年MEMS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MEMS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MEMS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微电机系统(MEMS)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微纳技术的小型化陀螺仪装置,主要用于测量角速度和角位移。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手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MEMS 陀螺仪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MEMS陀螺仪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1. MEMS陀螺仪市场概述MEMS陀螺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随着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等技术的普及,对高性能MEMS陀螺仪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市场上的MEMS陀螺仪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光学陀螺仪、电容陀螺仪和振动陀螺仪。

•光学陀螺仪:利用光纤的光相位差或光频差来测量角速度,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电容陀螺仪:基于电容变化来测量角速度,具有低功耗和较小尺寸的优势。

•振动陀螺仪:通过测量振动模式的变化来获取角速度信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阻尼能力。

2. MEMS陀螺仪市场现状目前,全球MEMS陀螺仪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全球MEMS陀螺仪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以复合年增长率XX%持续增长。

以下是市场现状的几个主要方面:2.1 市场驱动因素•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MEMS陀螺仪市场的增长。

物联网应用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而MEMS陀螺仪作为一种重要的角速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中。

•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MEMS陀螺仪的需求。

智能手机中的陀螺仪主要用于姿态感知和图像稳定等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增加,对MEMS陀螺仪的需求也在增加。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MEMS陀螺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准确的姿态感知和导航功能,这就需要高性能的MEMS陀螺仪来提供精确的角速度测量。

2.2 市场挑战虽然MEMS陀螺仪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技术挑战:尽管MEMS陀螺仪在小尺寸、低成本和低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仍需要克服一些技术难题,例如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

陀螺仪行业分析报告

陀螺仪行业分析报告

陀螺仪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陀螺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维持物体角度、方向和转速的设备。

它是基于角动量守恒原理,通过旋转惯性元件来测量和感知物体的转动。

陀螺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航、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陀螺仪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市场规模陀螺仪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迅猛的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全球陀螺仪市场规模达到了12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电子游戏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汽车行业对陀螺仪的需求增加。

三、市场竞争格局陀螺仪行业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全球陀螺仪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中国和欧洲等地的企业主导。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实力,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技术趋势近年来,陀螺仪行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术趋势。

首先是MEMS 陀螺仪的兴起。

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仪由于其小巧、低功耗、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陀螺仪市场的主流产品。

其次是光纤陀螺仪的应用。

光纤陀螺仪由于其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导航系统。

此外,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也为陀螺仪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陀螺仪行业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在机遇方面,随着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陀螺仪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新兴行业的兴起也为陀螺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陀螺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创新的压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成本的控制。

陀螺仪是一种高精度的设备,其制造成本较高,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来提高竞争力。

六、发展策略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的挑战时,陀螺仪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力。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精密仪器,用于测量和检测物体的角速度和角位移。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在光的干涉和干扰效应下实现对角速度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

光纤陀螺仪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长寿命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导航、地震监测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早的光纤陀螺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它使用了光纤作为传感器,在光的干涉效应下实现对角速度的测量。

然而,当时的光纤陀螺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性能不稳定,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陀螺仪逐渐趋于小型化、高精度化和低功耗化。

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纤陀螺仪结构,即光纤环结构。

这种结构有效地实现了对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微小光程差的测量,大大提高了陀螺仪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陀螺仪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噪声和更宽的测量范围。

同时,光纤陀螺仪的体积也不断减小,造价也大大降低,使得其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中更具有竞争力。

光纤陀螺仪目前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姿态控制和稳定系统,实时测量飞行器的角速度和绕各轴旋转角度,从而保证飞行器的安全和稳定。

光纤陀螺仪还可以用于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和导航,为太空探测任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光纤陀螺仪还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例如,光纤陀螺仪可以用于汽车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行驶方向和距离信息;在地震监测中,光纤陀螺仪可以实时监测地壳的变化,预警地震;还可以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精确的角位移测量和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总的来说,光纤陀螺仪以其高精度、快速响应和抗干扰性强的特点,成为现代导航和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光纤陀螺仪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 (1)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在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中,陀螺仪是极其重要的敏感元件。

所谓惯性导航,就是通过测量运载体的加速度,经过计算机运算,从而确定出运载体的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

所谓惯性制导,则是在得到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控制运载体的位置以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引导运载体飞向预定的目标。

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的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系统。

它不依赖外部任何信息,也不向外发射任何能量,具有隐蔽性、全天候和全球导航能力。

因此,惯性导航成为现代飞机、大型舰只和核潜艇的一种重要导航手段,而惯性制导则成为地地战术导弹、战略导弹、巡航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一种重要制导方法。

此外,惯性导航还可陆军炮兵测位、地面战车导航以及大地测绘等领域。

由此可见,陀螺仪在航空、航天、航海、兵器以致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船舶陀螺罗经的基础上,研制出矿用液浮式陀螺罗盘,这是陀螺寻北仪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德国的克劳斯塔尔矿业学院于1949年研制出液浮式单转子陀螺球,电磁定中心,陀螺电源频率333HZ,电压为100伏三相交流电,陀螺转速19000转/分。

一次观测中误差06''±,定向时间4小时,仪器重量640千克。

其型号为MWI,1955年和1959年相继研制出MW3和MW4a型。

精度进一步提高,定向时间进一步缩短,仪器重量进一步减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金属悬挂带将陀螺灵敏部陀螺马达转子和陀螺房在空气中通过悬挂柱悬挂起来,悬挂带的另一端与支承外壳相固定并采用三根导流管直接向马达供电。

这样构成了摆式陀螺罗盘。

与第一阶段相比,仪器结构大大简化,全套仪器进一步小型化,重量大大减轻,由于电源频率稳定性大大提高,使陀螺转速稳定,减小了角动量脉动,提高了仪器观测精度。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及技术研究概述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及技术研究概述
各种原理的陀螺仪
4
基于微机械加工工艺制造 的陀螺仪称为 MEMS陀螺仪。 MEMS陀螺仪主要有转子式、 振动式和介质类三种。目前, MEMS陀螺仪的主流是振动式 的,转子式和介质类的 MEMS 陀螺较为少见。
体积微小的微机械陀螺
5
陀螺仪的核心技术指标是零偏稳定性和角度随机游走。按照零偏稳定性的大小 以及其它主要性能指标的不同,可将陀螺仪分为三个级别:惯性级、战术级和速率 级。 不同级别陀螺仪的性能指标要求
I rz
2
2 2 Qs2 (s 0 d 0 )(s 0 d 0 ) d 0 s 0

cos(d 0t tan 1
d 0 Qss 0
1 d0 s 0
2
90)
crz cryrz krz kryrz d I rz 0 d d k 0 I c c ry s ry s rzry rzry kry s 2 I rz x M e _ nz M wrz 0 s M 2I M 0 e _ ny wry ry x d
(a) 框架式
(b) 音叉式 Draper 实验室的微机电陀螺结构
9
Bosch 公司研制的轮式微陀螺结构
Michigan大学研制的环式微陀螺结构
(a)双质量音叉式 (b)四质量摆式结构 (c)盘式谐振结构 加州大学Irvine 分校研制的微机电陀螺结构
10
我国的MEMS 技术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正积极开展研究,国家已经投入巨资用 于MEMS陀螺技术的研究。目前主要的科研单位有清华、北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东南大学、国防科大、哈工大等多家单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基础理论、加工技 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与国外差距仍然较大, 高性能微机械陀螺少有商业化产品。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和技术研究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和技术研究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和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MEMS陀螺仪(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Gyroscope)作为一种集成化、微型化的惯性传感器,在导航、飞行控制、智能手机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MEMS陀螺仪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介绍当前的技术研究方向。

MEMS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制作的陀螺仪。

它采用了微纳加工技术,将传统陀螺仪的结构缩小到微米尺寸,并采用微电子技术将其与电子设备集成在一起。

早期的MEMS陀螺仪主要用于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姿态测量,但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和低功耗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游戏手柄和运动追踪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MEMS陀螺仪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最初的MEMS陀螺仪采用了压电效应来测量转动速度,并通过微机电系统制作的微结构来实现传感器结构。

这种陀螺仪具有简单结构和较高的灵敏度,但在测量范围、动态响应和耐久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后,MEMS陀螺仪开始采用新的结构和材料来提高性能。

例如,光纤陀螺仪(FOG)和激光陀螺仪(LIG)等技术被引入到MEMS陀螺仪中,提高了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利用新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如纳米材料、纳米加工技术和三维打印技术等,也为MEMS陀螺仪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当前,MEMS陀螺仪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提高精度和稳定性:通过改进传感器的结构和材料,以及优化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提高MEMS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例如,引入微纳米加工技术制作更精细的结构,采用优化的校准方法和自适应滤波算法等。

2.扩大测量范围和动态响应:目前的MEMS陀螺仪通常具有较小的测量范围和有限的动态响应能力。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结构和方法来扩大其测量范围和提高动态响应能力。

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将多个陀螺仪互补使用,以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

陀螺经纬仪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陀螺经纬仪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位角。 2 在井下定 向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 = A, 伪 井下定 向边的 ) Aa a 陀螺方位角 , 为定 向边的地理方位角。 3 仪器上井后重新测定仪器常数 :仪器上井后应在 已知边上 重新 ) 测定仪器常数2 3 — 次。前后两次测定 的仪器 常数 , 中任 意两个仪器 常 其 数的互差对G K 1 T 5 A 一 、J 1 型仪器应t 74  ̄ 。然后求出仪器常数 的最或 5: 0
] ]. I23 : ] Ⅳj++ NN = ( ) = Ⅳ >

为摆动平衡位置在水平读盘上的平均读数 ,称为陀螺北方向值。 ⑤测后零位观测 ,方法同测前零位观测 。⑥以一个测 回测定待定或 已知测线 的方 向值 ,测前测后两次观测结果 的互差X J和J 级经纬仪分  ̄2 6 , 别不得超过1 p 5 吨 和2 秒。取观测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测线方 中天 法定 向的探讨[. 山测量, 8,3 J矿 】 1 7 . 9 0 11 4林家聪 , 嘉钰 . 螺经纬仪 定向测量 的若干 问题探讨 『. 苏煤炭 , 8, 杨 陀 J江 1 1 30 9 3
3 精 密定 向方法
【】 5桑光灿 . 陀螺经 纬仪定 向作 业 中的有关问题 『. J矿山测量 , 8, . 】 1 84 9 0 [1 6周兴东 , 国内外 陀螺 经纬仪 概况及其 发展趋 势f. J西安矿业 学院学报 , 9,I ] 1 3 _ 9 O


圭 f 圭 f
2 陀螺 经纬 仪定 向 的作业 过程 1 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 常数△ ) :陀螺仪轴 与望远镜光轴及观测 目镜分划板零线所代表的光轴通常不在同一竖直平面 中,所以假想 的陀 螺仪轴的稳定位置通常不 与地理子午线重合 ,二者 的夹角称为仪器常数 △ = a- :A A - ,其中 某精密导线边地理方位 角 , 此导线边的陀螺方 f i a

陀螺仪发展历史

陀螺仪发展历史

陀螺仪发展历史我国的陀螺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陀螺虽小,但作为一种玩具,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926年的时候,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便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小陀螺,由此可见,陀螺在我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宋朝时,嫔妃宫女中流行一种叫做“千千”的游戏,这是一种类似手捻陀螺的贵族游戏。

“千千”是一种针形物体,约三公分长,放在象牙做的圆盘中,通过手捻使其旋转,谁的千千转得时间长,谁就是胜者,这是早期的手旋陀螺。

现在的一些手旋陀螺是用橡果做的,在橡果盖中心插人一根笔直的细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细棍的一端,迅速一捻,使其落在平面上旋转,看谁转得时间长。

明朝刘侗在《帝京景物略》记载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

”且附有具体玩法。

可见陀螺已成为当时很常见的玩具,和现在的鞭旋陀螺已经没什么区别。

介绍一下陀螺仪陀螺仪陀螺仪简介[编辑本段] 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称为陀螺(top)。

通常所说的陀螺是特指对称陀螺,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刚体,其几何对称轴就是它的自转轴。

由苍蝇后翅(特化为平衡棒)仿生得来。

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一定的外力矩在作用下,陀螺会在不停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另一个固定的转轴不停地旋转,这就是陀螺的旋进(precession),又称为回转效应(gyroscopic effect)。

陀螺旋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许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陀螺就是一例。

人们利用陀螺的力学性质所制成的各种功能的陀螺装置称为陀螺仪(gyroscope),它在科学、技术、军事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回转罗盘、定向指示仪、炮弹的翻转、陀螺的章动、地球在太阳(月球)引力矩作用下的旋进(岁差)等。

陀螺仪原理 [编辑本段] 陀螺仪的原理就是,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轴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响时,是不会改变的。

人们根据这个道理,用它来保持方向,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叫陀螺仪。

我们骑自行车其实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及技术研究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及技术研究

MEMS陀螺仪发展综述及技术研究MEMS陀螺仪是一个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和检测物体的转动或转动速度。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惯性导航、姿态控制、无人机、智能手机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

MEMS陀螺仪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最早的陀螺仪是由机械零件构成的大型设备,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

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尝试将陀螺仪制造成微型化的晶片,以满足更小型化、更便携的应用需求。

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成功地将MEMS陀螺仪制造成了微小的晶片,采用了表面微加工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这样的设计使得陀螺仪能够迅速地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MEMS陀螺仪大多是基于表面微加工技术和压电效应制作的。

在技术方面,MEMS陀螺仪主要有两种原理,分别是压电陀螺仪和振动陀螺仪。

压电陀螺仪是利用压电效应来测量转动速度的,当陀螺仪旋转时,产生的角速度会导致陀螺片产生弯曲,进而改变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从而测量出角速度。

振动陀螺仪则是通过测量旋转物体在转动时产生的惯性力来获得转动信息的。

同时,MEMS陀螺仪的精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随着微加工工艺的进步和传感器设计的改良,MEMS陀螺仪的噪声水平得到了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此外,MEMS陀螺仪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航天、导航等领域外,MEMS陀螺仪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游戏手柄、运动追踪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MEMS陀螺仪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智能手机中的姿态控制、游戏手柄中的运动感应等。

尽管MEMS陀螺仪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温度漂移的问题,即在不同温度下,陀螺仪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

另外,MEMS陀螺仪在高加速度、高震动环境下的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MEMS陀螺仪在技术发展和应用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对陀螺仪应用场景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MEMS陀螺仪的研究和改进将继续进行,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2023年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高精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和检测物体的角速度和角度变化。

在航空航天、汽车、军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是现代高精度导航、稳定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

目前,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因为其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稳定可靠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尤其是随着无人驾驶、航天和军事装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姿态检测和导航控制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光纤陀螺仪行业的发展。

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光纤陀螺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光纤陀螺仪市场规模约为3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亿美元以上。

中国作为光纤陀螺仪产业的重要力量,其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陀螺仪市场之一。

2. 应用领域:光纤陀螺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军事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光纤陀螺仪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姿态控制、平台稳定等方面。

在汽车领域,光纤陀螺仪被应用于车辆惯性导航系统、车辆稳定控制等方面。

在军事领域,光纤陀螺仪被应用于导弹制导、火炮射击和战车稳定等方面。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光纤陀螺仪被应用于机器人姿态测量、平台稳定等方面。

3. 技术创新:光纤陀螺仪行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挑战。

随着高精度导航和稳定控制需求的增加,光纤陀螺仪需要不断提升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光纤陀螺仪技术正在朝着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企业已经研发出了微型光纤陀螺仪,其体积仅为之前产品的几分之一,可以更好地满足无人驾驶和便携装备的需求。

4. 市场竞争:光纤陀螺仪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有多家知名企业参与。

国内优势企业主要包括北方华创、中航光电、中航成飞等,国外优势企业主要包括霍尼韦尔、诺华和瑞士伊斯卡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市场渗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市场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压力。

光学陀螺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光学陀螺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光学陀螺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通过对光学陀螺仪的基础介绍,光学陀螺具有可观的精度潜力,以其为核心构件的惯性导航系统成为惯性系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光纤陀螺仪利用光路替代了传统陀螺的机械转子,陀螺无旋转和运动部件,具有传统机械陀螺不可比拟的优势。

陀螺性能稳定,可靠性好;能够承受强烈的速度和振动冲击,寿命长,动态范围广;不存在马达的启动和稳定问题,启动迅速,具有很高的标度因子稳定性;输出信息数字化,方便计算机处理;相对于同精度的机械陀螺,成本低;动态测量范围大,可直接固联于载体,便于构成捷联惯性系统。

光学陀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外光纤陀螺仪的现状,预测了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趋势,旨在对我国的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回顾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从长远看,随着光纤通信技术、集成光学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成果将应用在光纤陀螺中,使得光纤陀螺的性能得以整体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干涉型光纤陀螺的应用领域将集中在惯性级上,有望取代静电悬浮陀螺。

光纤陀螺发展的方向:一是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为航天、航空、航海提供高精度的惯性元件;二是向体积小、高度集成、价格便宜、结构更牢固的超小型化方向发展,为战术级应用提供坚固、廉价的惯性传感器;三是朝多轴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光学陀螺仪;萨格纳效应;干涉型;谐振式;布里渊式一、光学陀螺的基础介绍惯性技术是惯性导航与惯性制导、惯性仪表、惯性测量以及相关测试设备和装置技术的总称。

它是一种利用惯性原理或其他有关原理,自主地测量和控制运载体角运动及线运动参数的工程技术。

惯性技术是完全自主式的测量方法,它不依赖光线、电磁波、声音、磁场等外部信息来测量运载体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

因此惯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高科技、航天科技、飞机、船舶与海洋科技领域。

随着惯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延伸到现代化交通运输、海洋开发、大地测量与勘探、石油钻井、矿井、隧道的掘进与贯通、机器人控制、现代化医疗器械、摄影技术以及森林防护、农业播种、施肥等民用领域。

陀螺旋转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陀螺旋转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陀螺旋转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陀螺旋转技术是一种基于陀螺效应的技术,通过利用陀螺的旋转来实现稳定性、导航和定向控制等功能。

近年来,陀螺旋转技术在航空航天、导航系统、自动驾驶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陀螺旋转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陀螺旋转技术的发展现状1.传统陀螺旋转技术传统的陀螺旋转技术主要依靠机械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

机械陀螺仪通过旋转陀螺实现测量,具有高精度和稳定的特点,但体积大、重量重、寿命短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光纤陀螺仪利用光学干涉原理,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但价格较高且受外界振动影响较大。

2.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微纳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微型化陀螺旋转技术主要包括MEMS陀螺仪和微纳光纤陀螺仪。

MEMS陀螺仪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备微型陀螺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和汽车导航系统等领域。

微纳光纤陀螺仪相比传统的光纤陀螺仪,体积更小,稳定性更高,可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3.集成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多元化信息互联时代的到来,陀螺旋转技术与其他传感器和导航技术的集成化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例如,将陀螺旋转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导航和定位功能。

此外,陀螺旋转技术还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进行融合,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陀螺旋转技术的未来趋势1.高性能微型陀螺旋转技术未来的陀螺旋转技术将更加注重实现高性能微型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精度高的微型陀螺仪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微纳制造技术、材料研究和电子电路设计等方面,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2.智能化陀螺旋转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陀螺旋转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智能化陀螺旋转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实现智能辨识和动态调整,避免外界干扰和振动对测量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2024年激光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激光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激光陀螺仪市场发展现状激光陀螺仪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导航、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陀螺仪市场的发展现状。

1. 激光陀螺仪市场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激光陀螺仪市场正迅速增长。

激光陀螺仪具有高精度、长寿命、无衰减等优点,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机械陀螺仪和电子陀螺仪。

激光陀螺仪的应用领域多样,包括导航仪器、航天卫星、惯性导航系统等。

2. 激光陀螺仪市场需求激光陀螺仪在现代工业和军事装备中的需求不断增长。

其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首选。

特别是在航天、航海和导航领域,激光陀螺仪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陀螺仪技术。

此外,工业自动化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激光陀螺仪市场的需求。

3. 激光陀螺仪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激光陀螺仪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激光陀螺仪已经实现了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小的体积。

微纳光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激光陀螺仪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同时,激光陀螺仪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 激光陀螺仪市场竞争态势当前,激光陀螺仪市场竞争激烈。

众多厂商涌入市场,推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其中,国际知名企业和一些创新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来提高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兴国家的企业也逐渐崛起,对市场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将更加激烈。

5. 激光陀螺仪市场前景激光陀螺仪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惯性传感器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激光陀螺仪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将在航天、航海、导航、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激光陀螺仪在无人驾驶车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

结论总之,激光陀螺仪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激光陀螺仪在航天、航海、导航、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MEMS激光陀螺仪综述

MEMS激光陀螺仪综述

MEMS激光陀螺仪综述MEMS激光陀螺仪综述姓名:赵琬婷学号:220133051.陀螺仪的发展简史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1910年首次用于船载指北陀螺罗经以来,陀螺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史,发展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滚珠轴承支承陀螺马达和框架的陀螺;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液浮和气浮陀螺;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干式动力挠性支承的转子陀螺;目前陀螺的发展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静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和振动陀螺。

2、激光陀螺仪概述现代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的定位运动物体的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传统的惯性陀螺仪主要是指机械式的陀螺仪,机械式的陀螺仪对工艺结构的要求很高,结构复杂,它的精度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制约。

3、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及分类3.1激光陀螺仪的原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是利用光程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 Sagnac 效应)。

在闭合光路中,由同一光源发出的沿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传输的两束光和光干涉,利用检测相位差或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测出闭合光路旋转角速度。

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环形激光器由三角形或正方形的石英制成的闭合光路组成,内有一个或几个装有混合气体(氦氖气体)的管子,两个不透明的反射和一个半透明镜。

用高频电源或直流电源激发混合气体,产生单色激光。

为维持路谐振,回路的周长应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

用半透明镜将激光导出回路,经反射镜使两束相反传输的激光干涉,通过光电探测器和电路输入与输出角度成比例的数字信号。

3.2激光陀螺仪的分类激光陀螺原理上根本不同于普通的机电式陀螺。

常规机电转子陀螺依据普通的刚体力学原理按照机械储能方式工作,而激光陀螺是以双向行波的环形激光器为核心的量子光学仪表,其依据基于广义相对论的Sagnac效应。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摘要概述了陀螺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光纤、静电陀螺等几种现代陀螺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其中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光纤陀螺静电陀螺激光陀螺振动陀螺作者简介: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1.陀螺的发展简史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1910年首次用于船载指北陀螺罗经以来,陀螺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史,发展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滚珠轴承支承陀螺马达和框架的陀螺;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液浮和气浮陀螺;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干式动力挠性支承的转子陀螺;目前陀螺的发展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静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和振动陀螺。

[1]2.光纤陀螺光纤陀螺(FOG)是一种利用萨格奈克(Sagnac)效应测量旋转角速率的新型全固态惯性仪表。

自从1976年Vali和Shoahil首次提出光纤陀螺的概念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们极大的重视和强烈的兴趣,由于光纤陀螺与机电陀螺或激光陀螺相比有一系列优点,诸如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别引起海、陆、空三军的高度重视。

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光纤陀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国外中、低精度光纤陀螺已经产业化,高精度的光纤陀螺的开发和研制也正逐步走向成熟。

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保偏型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已经达到0.00038°/h,是目前报道的最高精度的光纤陀螺,拟用于潜艇导航或深层空间飞行器。

光纤陀螺现已在航空航天、武器导航、机器人控制、石油钻井及雷达等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内光纤陀螺仪研制水平已接近惯性导航系统的中、低精度要求,但大多数未到工程实用阶段,也没有可靠性数据。

光纤陀螺仪属于所谓“敏感技术”,在目前复杂的技术环境中,很难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只有靠我们自力更生走符合。

[2]光纤陀螺采用的是Sagnac干涉原理,用光纤绕成环形光路并检测出随转动而产生的反向旋转的两路激光束之间的相位差,由此计算出旋转的角速度。

MEMS陀螺仪

MEMS陀螺仪

低成本批量生产
• 将MEMS陀螺仪与其辅助电路整合在同一个封装内, 运用创新的MEMS制程技术,简化传感器与线路之 间的焊接过程,并缩小它们的封装尺寸(多轴陀 螺仪的系统封装面积仅为3×5平方毫米),用一 块硅片可一次性快速生产大量产品,实现低成本 量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EMS陀螺仪的特点
缺点: • 陀螺仪根据精度划分,有超高精度、中高精度陀
科里奥效应
• MEMS陀螺仪利用科里奥效应测量运动物体的角速 率,根据科里奥效应,当一个物体(m)沿方向运动 且施加角旋转速率时,该物体将受到一个科里奥 利力。法国物理学家科里奥利于1835年第一次详 细地研究 了这种现象,因此这种现象称为“科里 奥利效应”。有时把它称为“科里奥利力”,但 它并不真是一种力;它只不过是惯性的结果。
3.微机械加速度计陀螺仪 微机械加速度计陀螺仪是由参数匹配的两个微机械加速 度计做反向高频抖动 而构成的多功能惯性传感器,兼 有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双重功能。
MEMS陀螺仪的特点
优点: • 陀螺仪能够测量沿一个轴或几个轴动作的角速
度,是补充加速度计功能的理想技术。结合加 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两种感测器,可以跟踪并捕 捉3D空间的完整动作,提供更真实的用户体验、 精确的导航系统及其他功能。 • 与传统陀螺仪相比,MEMS陀螺仪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好、测量范 围大、易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突出的优点。
MEMS陀螺仪的分类
1.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仪 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仪利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制成的振动质 量,在被基带动旋转时的哥氏效应感测角速度。
2.转子式微机械陀螺仪 转子式微机械陀螺仪的转子由多晶硅制成,采用静电悬 浮,并通过力短再平衡回路测出角速度。从功能看,转 子式微机械陀螺仪属于双轴速率陀螺仪或双轴角速率传 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概述了陀螺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光纤、静电陀螺等几种现代陀螺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其中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光纤陀螺静电陀螺激光陀螺振动陀螺
作者简介:
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
1.陀螺的发展简史
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1910年首次用于船载指北陀螺罗经以来,陀螺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史,发展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滚珠轴承支承陀螺马达和框架的陀螺;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液浮和气浮陀螺;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干式动力挠性支承的转子陀螺;目前陀螺的发展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静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和振动陀螺。

[1]
2.光纤陀螺
光纤陀螺(FOG)是一种利用萨格奈克(Sagnac)效应测量旋转角速率的新型全固态惯性仪表。

自从1976年Vali和Shoahil首次提出光纤陀螺的概念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们极大的重视和强烈的兴趣,由于光纤陀螺与机电陀螺或激光陀螺相比有一系列优点,诸如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别引起海、陆、空三军的高度重视。

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光纤陀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国外中、低精度光纤陀螺已经产业化,高精度的光纤陀螺的开发和研制也正逐步走向成熟。

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保偏型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已经达到0.00038°/h,是目前报道的最高精度的光纤陀螺,拟用于潜艇导航或深层空间飞行器。

光纤陀螺现已在航空航天、武器导航、机器人控制、石油钻井及雷达等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内光纤陀螺仪研制水平已接近惯性导航系统的中、低精度要求,但大多数未到工程实用阶段,也没有可靠性数据。

光纤陀螺仪属于所谓“敏感技术”,在目前复杂的技术环境中,很难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只有靠我们自力更生走符合。

[2]
光纤陀螺采用的是Sagnac干涉原理,用光纤绕成环形光路并检测出随转动而产生的反向旋转的两路激光束之间的相位差,由此计算出旋转的角速度。

光纤陀螺就原理与结构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干涉式光纤陀螺、谐振腔光纤陀螺、布里渊光纤陀螺、锁定模式光纤陀螺及Fabry2Perot光纤陀螺等5种;从检测相位的方法看,也可将其分为开环光纤陀螺和闭环光纤陀螺两类;从其构成方式,可分为相位差偏置式光纤
陀螺、光外差式光纤陀螺及延时调制式光纤陀螺等等。

[1]
3.静电陀螺
在宇宙航行中,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很高,漂移误差约为0.001(°)/h,或更高。

静电陀螺仪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陀螺仪之一。

静电陀螺仪是利用静电引力使金属球形转子悬浮起来,是自由转子陀螺。

其基本结构是一只金属球形转子,加上两只碗形电极壳体,壳体外为陶瓷,内壁上固定6只金属电极,将球形转子放在对称密封壳体内而形成陀螺组件。

如图2所示。

图1静电陀螺仪结构图
给电极充电后,只要沿空间相互垂直三个方向的静电引力的合力,能与转子本身的重力和惯性力相平衡,转子就能浮起来。

静电悬浮必须在超真空(1.33×105-~107-Pa)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否则会击穿放电,破坏静电支承力。

超真空使气体阻力矩减小到最低限度,这样起动后就能靠惯性长期运转下去,可以运转数月,甚至数年。

静电陀螺的支承系统可以给出转子相对壳体的位移信号,这就有可能使陀螺兼起3个方向加速度计的作用,灵敏
度为103-g~107-g,这种多功能陀螺,只有静电陀螺才能实现。

[1]
4.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实际上是一种环形激光器,没有高速旋转的机械转子,但它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物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角速度,具有速率陀螺仪的功能。

激光陀螺仪的结构和工作是:用热膨胀系数极小的材料制成三角形空腔。

在空腔的各顶点分别安装三块反射镜,形成闭合光路。

腔体被抽成真空,充以氦氖气,并装设电极,形成激光发生器。

激光发生器产生两束射向相反的激光。

当环形激光器处于静止状态时,两束激光绕行一周的光程相等,因而频率相同,两个频率之差(频差)为零,干涉条纹为零。

当环形激光器绕垂直于闭合光路平面的轴转动时,与转动方向一致的那束光的光程延长,波长增大,频率降低;另一束光则相反,因而出现频差,形成干涉条纹。

单位时间的干涉条纹数正比于转动角速度。

激光陀螺的漂移率低达0.1~0.01度/时,可靠性高,不受线加速度等的影响,已在飞行器的惯性导航中得到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陀螺仪。

图2激光陀螺结构图
1962年,美、英、法、前苏联开始研制用激光来作为方位测向器,称之为激光陀螺仪,其原理是利用光程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Sagnac效应)。

目前世界上研制和生产激光陀螺及其系统的主要国家有美、英、德、法、日本和俄罗斯,其中美国和法国研制的水平最高,激光陀螺技术发展很成熟,并形成了二频机抖、四频差动、空间三轴、塞曼陀螺等不同类型的系列产品,目前已经达到最高水平的零漂值为0.00015°/h,输入速率动态范围±1500°/s,使用寿命20万小时以上,输入轴对准稳定度达到微弧量级。

[3]
图3 激光陀螺实用产品精度性能
5.振动陀螺
机械陀螺仪微机械陀螺仪属于微电子机械范畴,是一种振动式角速率传感器,它按所用材料分为石英和硅振动粱两类。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常采用振梁结构、双框架结构、平面对称结构、横向音叉结构、梳状音叉结构、梁岛结构等,用来产生参考振动的驱动方式有静电驱动、压电驱动和电磁驱动等,而检测由科氏力带来的附加振动的检测方式有电容检测、压电检测、压阻检测等。

光学检测也可用,但由于成本太高,因而没有太大的适用价值。

微机械陀螺仪根据驱动与检测方式分为四种:①静电驱动,电容检测;②电磁驱动,电容检测;③电磁驱动,压阻检测;④压电驱动,电容检测。

其中静电驱动、电容检测的陀螺仪设计最为常见,并已有部分产品已研制成功。

就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微机械陀螺仪来说,其结构有以下两种:①音叉式结构,它利刚线振动来产生陀螺效应:②双框架结构,它利用角振动来产生陀螺效应。

双框架角振动微机械陀螺仪研制较早,虽制作工艺简单,但音义式线振动微机械陀螺仪的灵敏度优于双框架角振动微机械陀螺仪。

据了解我国某些机构对双框架陀螺仪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并对其灵敏度不高这一缺点在陀螺仪结构上进行了改进。

美国德雷珀实验室目前已研制出两种陀螺仪,一种是哥氏振动微机械陀螺仪(cvG),另一种是音叉调谐微机械陀螺仪(TFG)。

[4]
6.陀螺仪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传统的机械转子陀螺仪,由于其高精度和可靠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场合。

最近几年,陀螺仪已经在汽车的稳定控制系统、GPS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消费电子领域,摄像机、数码相机的图像防抖也是陀螺仪很有前途的应用。

分析家预计,仅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陀螺仪的市场就将从2006年的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2亿美元。

随着工业和消费类机器人的发展,陀螺仪将有望在这两个市场大显身手。

在自动化流水线上,陀螺仪有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光纤陀螺发展的方向:一是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为航天、航空、航海提供高精度的惯性元件;二是向体积小、高度集成、价格便宜、结构更牢固的超小型化方向发展,为战术级应用提供坚固、廉价的惯性传感器;三是朝多轴化方向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梁阁亭等.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 飞航导弹,2006.
[2]刘兰芳. 光纤陀螺仪基本原理与分类. 现代防御技术,2007
[3] 王轲等.激光陀螺及其发展.导航与控制,2004
[4] 谷庆红. 微机械陀螺仪的研制现状.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3
[5] 刘世贵.陀螺仪的发展概况与前景.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1994-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