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https://img.taocdn.com/s3/m/cc45281159eef8c75fbfb336.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 运行环境 (3)1.2 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 用户注册 (6)2.2 用户登录 (6)2.3 首页简介 (6)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3.1 信息采集系统 (7)3.2 平台管理系统 (14)3.3 资料管理系统 (17)3.4 知识检索系统 (18)3.4.1 中药查询 (18)3.4.2 方剂查询 (19)3.4.3 医案查询 (20)3.5 统计报表系统 (20)3.5.1方剂统计 (20)3.5.2 医案统计 (21)3.6 数据分析系统 (21)3.6.1方剂统计 (22)3.6.2 医案统计 (25)第四章案例举隅 (31)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 运行环境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 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安装完成后,系统默认有10次试用机会。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6bf2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b.png)
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应用评述近年来,随着中医传承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快速进步,中医传承帮助平台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医传承与进步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平台优势、应用状况和将来进步等方面对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进行评述。
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具有许多奇特的优势。
起首,中医药的医案和阅历传承需要海量的文字资料,而中医传统的口述传承往往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借助帮助平台,可以将这些珍贵的中医传承资源数字化保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传递。
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供沟通和进修的空间,让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互相沟通阅历、谈论问题,推动中医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另外,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中医药的知识和理论与当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
起首,平台的建设使得海量的中医传承文献得以整理、智能化分类,并提供检索和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中医进修和探究的效率。
其次,中医药从业者和学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在线谈论,分享临床阅历和探究效果,增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沟通与进步。
此外,一些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还设计了在线诊疗的功能,通过患者的病情描述和图片上传,为患者提供遥程问诊和医疗建议,便利了患者与中医医生之间的协作。
然而,中医传承帮助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起首,中医药的内容复杂且多元,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知识整合和处理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平台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通过专家团队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平台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平台的使用和推广也需要面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大众对中医传承帮助平台的信任和接纳。
因此,在中医传承帮助平台的建设和进步过程中,需要政府、中医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展望将来,中医传承帮助平台有着宽广的进步前景。
起首,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为中医传承帮助平台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04e65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唐仕欢申丹杨洪军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与利用,可以有效、快速、全面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并实现经验传播。
因此,.开发集“数据录入.管理一查询一分析一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辅助中医传承的软件,是中医传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简称TCMISS)软件。
目前,该软件得到了北京、上海、贵州、山东、天津等院士、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广泛应用,获得一致认可,被认为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1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简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O)是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O)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形成的,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四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中医药特点,辅以临床实际情况,建立以中医数据分析为核心,体现中医传承特色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根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需求,软件有临床信息采集系统、资料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6个系统,集“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于一体,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的关联与融合,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形成面向服务架构的开放式、自助式应用软件【l J。
该软件实现了疾病信息、证候信息、中药信息、方剂信息、医案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检索、分析等功能,在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与学习、新药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国100余家单位应用本软件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医案整理、组方规律分析、新药处方筛选、中药方剂教学等,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毕业研究生11名,17个省市安装此软件1000 余套。
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领域研究进展2.1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做好当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培养优秀中青年医师,是中医传承的重点,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e090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9.png)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开发和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以提高学习和传承中医药知识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一、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开发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然后,根据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求,进行软件的架构设计和算法优化。
同时,采用可视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最后,进行软件的编码和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医药知识库的构建、中医证候诊断辅助、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辅助、中医药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辅助等。
通过系统软件的开发,可以使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
首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教育和培训。
学生和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的知识和技能。
软件中的中医药知识库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而诊断辅助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和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更加系统和全面。
其次,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
医生可以通过软件辅助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软件中的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辅助功能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更加科学和规范。
再次,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研究和创新。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中医药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辅助,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软件中的中医药知识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文献回顾和知识整合,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发展。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研究更加前沿和创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9277c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2.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近年来,随着中医传承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平台优势、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评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药的医案和经验传承需要海量的文字资料,而中医传统的口述传承往往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借助辅助平台,可以将这些宝贵的中医传承资源数字化保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传递。
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供交流和学习的空间,让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互相交流经验、讨论问题,推动中医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另外,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中医药的知识和理论与当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辅助。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平台的建设使得海量的中医传承文献得以整理、智能化分类,并提供检索和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中医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其次,中医药从业者和学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分享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与发展。
此外,一些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还设计了在线诊疗的功能,通过患者的病情描述和图片上传,为患者提供远程问诊和医疗建议,方便了患者与中医医生之间的协作。
然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内容庞杂且多元,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知识整合和处理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平台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通过专家团队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平台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平台的使用和推广也需要面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公众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信任和接纳。
因此,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中医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展望未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论文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d5378c284ac850ad02423a.png)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金季玲教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治疗月经病处方为来源。
根据《中医妇科学》定义,凡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为筛选标准,共收集处方526首。
12方法121分析软件应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进行分析。
122数据的预处理与处方录入由于中药存在异名现象,同时专家对中药习惯称呼不尽相同。
因此,将处方中药物名称进行统一。
炮制方法并未包含在数据库中如炙甘草,统一记为甘草。
将规范好的所有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录入过程中实施双人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23数据分析1231基本情况统计在系统中选择报表统计系统———方剂分析,此后依次选择中医诊断药物频次统计归经统计五味统计四气统计。
1232频次分析在系统中选择数据分析系统———方剂分析———频次统计,并将结果导出。
1233关联分析在系统中选择数据分析系统———方剂分析———组方规律。
分别将支持度个数表示在所有药物中同时出现的次数与置信度设置为325,095,运用软件规则分析功能,分析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1234新方分析在系统中选择数据分析系统———方剂分析———新方分析,结合经验判断及不同参数提取数据的预读,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
点击提取组合及药对系数得到新组方。
2结果21频次分析对526首方剂所治月经病进行分析,其中痛经13例,月经后期12例,崩漏7例,经期延长4例,闭经4例,月经过多3例,共43例。
频次分析结果显示,526方中共包含中药184味,其中白芍、阿胶、当归、肉苁蓉等药物应用频次最高,常用药物出现频次大于100次27味,频次从高至低见表1。
药物归经方面主要为肝、脾、肾三经药物。
对药物五味的统计显示,甘、辛、苦药物占主要比例分别为3952%、2620%、2134%,总比率8706%。
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简介
![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feb827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3.png)
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简介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谢梦洲,瞿年清等研制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原名为WF-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现已升级为[问诊模式]10.0版,是全面的升级换代产品。
新系统优化并重新排列了症状、证素、证名以及其计量评价指标,新增了自动问诊模式,使用更方便,诊疗更准确。
另外还增加了计算机脉象仪和体质辩证功能。
我们的计算机脉象仪与上海的智能中医脉象仪(型号ZM-ⅢC)脉图一致而灵敏度要高出许多,是国际领先的专利产品。
体质辩证功能可以辨别人体十多种体质,并且可以用于治未病,是保健和亚健康诊疗的最理想工具。
新增智能问诊模式,在主诉窗口输入1或2、3项主要症状后,点击“?”图标,之后电脑会逻辑推理病情来自动询问可能的其余症状,这样会大大提高诊疗的准确性以及诊疗的速度,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问和切诊。
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列疾病、证候、治法而研制成的中医诊断治疗软件。
该软件在2002年正式推出后,得到了许多用户的好评。
该系统为对内、妇、儿等科全病域进行中医诊疗的大系统,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所提供的诊断、治疗方案准确性高,内容规范。
系统内编制有病状1000种,疾病病种460种,辨证要素54项,常见证200个,标准证候模式1800个,演绎证候模式5000余个,常用方剂670首(验方在外),常用中药720种(含中成药)。
对疾病、证候的诊断和治疗处理完全由电脑自动完成,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用。
处方及处方中的中药可以通过点击“方剂”和“中药”按钮来查看中药的功用、化学成分、药理、毒性,以及方剂来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等详细信息。
还可查找到其他有关的“方剂”和“中药”。
系统具有症状提示、病情关联提示、复诊、药物自动计量等一系列诊断治疗功能。
此外系统还能按病名及时排列出所有处方以及经验方供使用者选择,并且使用者也可自己修改、补充经验方,也包括中西成药。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c9ac2c2f60ddccda38a0ad.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中心2012年7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 运行环境 (3)1.2 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 用户注册 (6)2.2 用户登录 (6)2.3 首页功能 (7)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8)3.1 信息采集系统 (8)3.2 平台管理系统 (13)3.3 资料管理系统 (16)3.4 知识检索系统 (17)3.5 统计报表系统 (19)3.6 数据分析系统 (20)第四章应用案例 (27)4.1应用范围 (27)4.2具体案例 (27)第五章联系方式 (28)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 运行环境1.1.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1.1.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 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2.2 用户登录双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图标,进入该页面,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
2.3 首页功能登录后,进入软件首页。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智能辅助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智能辅助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df1c5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2.png)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智能辅助系统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将大数据技术与中医相结合,开发中医智能辅助系统,无疑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医智能辅助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为中医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环节提供智能化的支持和帮助。
它并非要取代中医医生的角色,而是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那么,这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首先,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医院的病历记录、患者的症状描述、中医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案以及用药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系统能够挖掘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比如说,对于某种疾病,不同的中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出略有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大数据分析可以找出这些方案中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为后续的诊断提供参考。
当新的患者前来就诊时,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输入,与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分析,给出可能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在诊断方面,中医智能辅助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准确地收集患者的信息。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然而在实际临床中,医生可能会因为时间限制或其他因素,导致信息收集不够完整。
而系统可以通过预设的问题和选项,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症状,同时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对患者的面色、舌苔等进行初步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在治疗方面,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推荐合适的中药方剂和针灸穴位。
同时,还可以提供药物的剂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这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准确性,还能减少医生因经验不足或记忆失误而导致的错误。
此外,中医智能辅助系统还可以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可以发现某些疾病的发病趋势和高危因素,从而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
比如,对于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系统可以建议他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https://img.taocdn.com/s3/m/cc45281159eef8c75fbfb336.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 运行环境 (3)1.2 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 用户注册 (6)2.2 用户登录 (6)2.3 首页简介 (6)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3.1 信息采集系统 (7)3.2 平台管理系统 (14)3.3 资料管理系统 (17)3.4 知识检索系统 (18)3.4.1 中药查询 (18)3.4.2 方剂查询 (19)3.4.3 医案查询 (20)3.5 统计报表系统 (20)3.5.1方剂统计 (20)3.5.2 医案统计 (21)3.6 数据分析系统 (21)3.6.1方剂统计 (22)3.6.2 医案统计 (25)第四章案例举隅 (31)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 运行环境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 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安装完成后,系统默认有10次试用机会。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023f45add3383c4ba4cd233.png)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 )介绍1、开发背景中医药的传承经过了口传心授、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过程,但是,尚不能有效满足传承的需要。
中医传承包括丰富的内容,有多重传承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收集整理临床医案是必不可缺的,因此,基于临床数据的循证传承是核心模式。
我们不仅关注当今名中医的医案,还要关注中年骨干医师的医案,通过长期医案的收集,待他们成为名中医后,才能清晰勾勒出他们的学术脉络及成才之路。
因此,首要问题是解决医生个体医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其次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规律。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ee Support System)软件,该软件(V1.1)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2、软件功能(1)信息管理医案、方剂、中药等信息录入、查询等。
图1医案信息录入界面图2方剂信息录入界面图3医案信息查询界面(2)数据分析针对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组方规律与新方发现)、针对四诊信息的症状组合规律分析等图4方剂分析界面一分析数据源查询• 传曹ts* |/l*|lUL- !i|l *审片 'MW锂辽■:审■口 .瞽 ■■甲■■IK 奠■耳申2議gl*W£ sw <l"«h,*y 氏 ” eu.阿ME "!■壽=»益. MM=n 幅 AJ ■■也首.w *#+ 沖4; «w *m* rarx 丈工=■ ■目梅 崔耳・H <甲田«i 幫加Vfit M <s A« 4t«e ・n 事 E U<t 占育 FH Am 建•茁直・《 SEI * 刘 贞畑“ “ rifft 或■»■二圖de盃u ■图5方剂分析界面一用药频次分析JOU/D-IB图6方剂分析界面一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分析•鼻輕虑则■ fit*止I 尺聽*呻I 4 加MRW Wiwq K «Rl•* • 10 = <n»« • : |LJaa ■■■mH •E 1 •亦} ■JjtllI -4.:農»料 皿 *■4■■SWR也・■*砒4IV *■m nv«■g■砂 阳4 1■葛JlR“ 責;USB9W1Vffln HIHEr ■i»n胸II 1Mitasnd栉ai■«E| IHL日芷碇JS―心 4■1图7方剂分析界面一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1)图8方剂分析界面一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2)(3)网络化展示通过复杂网络的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分析关联图9方剂分析界面一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网络展示图I■耳■ El* Jfc曲j 平Mif和二-帕” KStjMLUfcSftjL.MIJIdSIt 时匕JfcKjM 祐 Sf •匕JU 的■曽序亍 ■—■上■3 M…iH砂.M nhljrfeU■ H 上罡” ill«£lfl Efl 41AH _MLTMXJt 址 ■mn “■鼻」耳■肿 **■-*■"■舅軒円.M 三疋M » JM4的w Wi 三工国上■学jf BT山・■丄・・ MT 』■判■# 洁■簸Li ・H ・■- WTB Jtm* ymM 'IP -*- H ssr- ■范,JM H ・ AWW-?t#r. wn. *・「■ •阳F W^-- W- Aav ・ *•«EI4. |*«i «+< IIHI<»■ *lfl■泾.JU*. H4- W|fl- ■*=¥- &£■ »■ »f■苹■,r-tfl|.. *■ ■生■ ad6"> S«> > MK弐・,xl-M> W** 肩芷"■爲• PM-亡跡da ■ iRl - Hff nd ■跖苗斗・才■于-「TPH图10方剂分析界面一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网络展示图3、应用范围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辅助医生个体经验总结辅助青年医师学习辅助新药处方发现。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演示稿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演示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6e28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5.png)
对筛选出的案例进行整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表现、舌脉象、诊断与治疗过程等。
数据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典型案例进行数据分析。
证候要素提取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出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要素。
临证经验总结
根据证候要素提取结果,总结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
结论
05
CHAPTER
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影响与贡献
1
2
3
吕冠华教授是中医界著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专家,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举足轻重。
他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吕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医生跟随研究和学习。
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调理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治疗核心;善于运用温阳法,以温中散寒、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注重调畅情志,以心理疏导为辅助治疗手段。
结果
吕冠华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为总结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3
CHAPTER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吕冠华教授临证经验分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一款集临床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辅助诊疗为一体的软件系统,旨在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传承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该平台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海量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知识,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https://img.taocdn.com/s3/m/b8e72f28376baf1ffc4fad39.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运行环境 (3)1.2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用户注册 (6)2.2用户登录 (6)2.3首页简介 (6)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3.1信息采集系统 (7)3.2平台管理系统 (14)3.3资料管理系统 (17)3.4知识检索系统 (18)3.4.1中药查询 (18)3.4.2方剂查询 (19)3.4.3医案查询 (20)3.5统计报表系统 (20)3.5.1方剂统计 (20)3.5.2医案统计 (21)3.6数据分析系统 (21)3.6.1方剂统计 (22)3.6.2医案统计 (25)第四章案例举隅 (31)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运行环境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安装完成后,系统默认有10次试用机会。
请在免费试用期内,向指定邮箱发送“机器签名”,以获得“软件注册码”,永久使用。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c9ac2c2f60ddccda38a0ad.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中心2012年7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 运行环境 (3)1.2 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 用户注册 (6)2.2 用户登录 (6)2.3 首页功能 (7)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8)3.1 信息采集系统 (8)3.2 平台管理系统 (13)3.3 资料管理系统 (16)3.4 知识检索系统 (17)3.5 统计报表系统 (19)3.6 数据分析系统 (20)第四章应用案例 (27)4.1应用范围 (27)4.2具体案例 (27)第五章联系方式 (28)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 运行环境1.1.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1.1.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 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2.2 用户登录双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图标,进入该页面,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
2.3 首页功能登录后,进入软件首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陈勇毅治疗头痛临证经验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陈勇毅治疗头痛临证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4195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5.png)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陈勇毅治疗头痛临证经验分析陈勇毅是中医界的知名专家,尤其擅长治疗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他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积累和传承,为中医治疗头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陈勇毅治疗头痛的临证经验进行分析。
首先,陈勇毅注重辨证施治。
他强调诊病要全面详细,不只是单纯通过症状的描述。
在诊疗过程中,他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他根据患者的气质、症状表现、舌脉等进行辨证分型,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有助于针对不同病因病机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陈勇毅重视针对病因进行调理。
他认为头痛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如肝阳上亢、痰瘀阻络等。
他在治疗中注重调和肝阳、活血化瘀,或清热解毒等,以达到根治头痛的目的。
他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使用针灸、艾灸、中药等进行治疗。
这种针对病因的调理方法有助于治疗头痛的根本原因,避免了头痛的反复发作。
此外,陈勇毅注重治疗过程中的调理。
他认为头痛会导致人体气血不畅,影响机体的平衡。
因此,他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调理气血,如通过调整饮食、休息等方式进行治疗。
他还注重患者的心理调理,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增强治疗效果。
这种综合调理的方法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头痛的发作。
最后,陈勇毅倡导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使用。
这个系统是陈勇毅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为中医传承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快速准确地找到治疗方案。
该系统还可以提供临症辩证的经验和知识支持,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
这种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传统中医经验的传承。
总之,陈勇毅治疗头痛的临证经验是具有很高临床实用价值的。
他注重辨证施治,针对病因进行调理,重视治疗过程中的调理,并倡导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使用。
这些经验为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对中医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c9ac2c2f60ddccda38a0ad.png)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中心2012年7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 运行环境 (3)1.2 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 用户注册 (6)2.2 用户登录 (6)2.3 首页功能 (7)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8)3.1 信息采集系统 (8)3.2 平台管理系统 (13)3.3 资料管理系统 (16)3.4 知识检索系统 (17)3.5 统计报表系统 (19)3.6 数据分析系统 (20)第四章应用案例 (27)4.1应用范围 (27)4.2具体案例 (27)第五章联系方式 (28)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 运行环境1.1.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1.1.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 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2.2 用户登录双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图标,进入该页面,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
2.3 首页功能登录后,进入软件首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介绍
1、开发背景
中医药的传承经过了口传心授、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过程,但是,尚不能有效满足传承的需要。
中医传承包括丰富的内容,有多重传承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收集整理临床医案是必不可缺的,因此,基于临床数据的循证传承是核心模式。
我们不仅关注当今名中医的医案,还要关注中年骨干医师的医案,通过长期医案的收集,待他们成为名中医后,才能清晰勾勒出他们的学术脉络及成才之路。
因此,首要问题是解决医生个体医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其次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规律。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软件,该软件(V1.1)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2、软件功能
(1)信息管理
医案、方剂、中药等信息录入、查询等。
图1 医案信息录入界面
图2 方剂信息录入界面
图3 医案信息查询界面
(2)数据分析
针对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组方规律与新方发现)、针对四诊信息的症状组合规律分析等
图4 方剂分析界面—分析数据源查询
图5 方剂分析界面—用药频次分析
图6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分析
图7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1)
图8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2)
(3)网络化展示
通过复杂网络的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分析关联。
图9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网络展示图
图10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网络展示图
3、应用范围
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辅助医生个体经验总结
辅助青年医师学习
辅助新药处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