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2)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02看与被看

中国古典园林02看与被看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满足看 与被看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Image
Image
在西方,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园林空间,都讲求在轴线的终端设置“底景” 以满足视觉要求,这种构图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必然性。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Image
看与被看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湖山真意亭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湖山真意亭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湖山真意亭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苏州-狮子林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Image
与谁同坐轩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CHINA & GARDENS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细分解读-看与被看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中国园林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这是园林的化学物质生活基础。

在植被、水体、建筑位置等方面对园林的小气候条件的改善,目的是为营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山石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风景风景式景观属性,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风格特点。

建造园林所用树脂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重在意境个股表现,亭台楼阁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将自然中存在的山、水、石、花草等元素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加以提炼和微缩收纳至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其目的是为强调人对自然的明白与感受。

这些对现代园林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而言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风景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人们在一定弹性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却稍加高于自然的无公害整体。

在中国园林的缓慢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的鲜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审美情趣的影响,中国园林产生了自身的风格特点。

具体说来,中国园林特点主要为以下五点。

:1.1出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设计者寓情于景,同时园林中的景色也体现着园林乡土情怀。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的水体、错落的山体、迂回的园路、参差的山石、幽奇之构成一个被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是将自然界的景物集中荟萃在东南角一处。

1.2园林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分莱菲县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1.3浓郁的诗情画意中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情趣,而有些园林的设计者就是由画家直接担当的,在对园林的空间结构、植被设置、山石堆叠上,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旧式绘画当中的美感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中国古代造园手法的杰出代表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回答:
1. 总体设计原则:中国古典园林总体设计的原则是“以景为主、以园为辅、以水为魂”,即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辅之以人工园林,使水景成为园林的灵魂。

在园林的布局上,注重景色的互补和照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时力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2. 地形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在地形处理方面也有独特的手法,主要包括“借景”和“游山玩水”。

借景是指利用周边自然山水、建筑或背景来丰富景观,游山玩水则是通过运用水池、小溪、流水等水景,以及石头、山石等自然岩石,来再现自然风景。

3. 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假山、亭、台、楼、阁、桥等。

其中,假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形式,假山在形态上与自然山石相似,但是它们是人工制作的,通常是用石头、人造石、灰泥、水泥等材料塑造而成。

4. 植物选择: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选择非常严格,一般只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花卉,同时要求植物的姿态、形态、色彩和文化内涵与园林的整体风
格相协调。

5. 具体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手法包括“三才”、“四品”和“五峰”等。

三才是指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四品是指松、竹、梅、兰四种植物,五峰则是指山、石、树、水、亭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融合了自然、文化、艺术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元素,它不仅是一种园林设计和建筑的高峰,也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手法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1. 借景手法:利用周围自然山水或建筑环境,将其融入园林中,营造出与外界相连贯的景观效果。

2. 运用对称和平衡:古典园林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学原则,通过布局、景点的设置等手法来营造整体的和谐感。

3. 利用空间层次:通过设置不同的景点和元素,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让人在园林中有流动的视觉体验。

4. 突出虚实结合:在园林中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利用假山、水池等来营造幻化之境,给人以意境和想象的空间。

5. 打造意境和氛围: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和氛围,通过植物、建筑、水景等的组合和精心的设计来展现特定的文化内涵。

6. 引导人流和视线:通过步道、廊道、窗户等设置,引导游客的行走路径和视线,使他们能够逐步欣赏到不同景观,并有所体验和感受。

7. 利用水景: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通过水池、流水、喷泉等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灵动感。

8. 精心布置庭院:庭院是古典园林中的核心区域,通常会设置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以打造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9. 运用植物装饰:古典园林注重对植物的选择和摆放,通过花草树木的组合和养护,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10. 利用建筑元素:在园林中运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亭、阁、桥等,以增加园林的文化气息和观赏价值。

这些手法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模板,遵循自然的和谐美景,融合了山水、花草、石灰、木料等形态和色彩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

古典园林的建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的造园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细部设计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地形进行细部设计,使空间的宽阔感和紧凑感得以调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沟溝穿梭、石头堆积、植物组合等,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二是营造景观特色的手法。

其主要是以“四合院”“池塘”以及“山石花草”等为基础,结合植物、石头、木料、砖瓦等材料,营造出造景的特色。

三是水泥制作手法。

这类手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将池水、湖水、池塘等打造成错落有致的美境。

水泥的形态结构有楼梯形、两层坡形、三层坡形等,其设计可以形成大型的小型水景,营造出壮观的景致。

四是结构组织手法。

这类手法是将古典园林中各种构成元素进行组织,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布局乱调、木栅格格、四仙桩、亭台楼阁等,都是古典园林中著名的结构组织手法。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造园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细部设计手法、营造景观特色手法、水泥制作手法以及结构组织手法。

整个园林由这些手法有机结合而成,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景。

- 1 -。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其造园手法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总体布局与空间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自然与人工融合的空间感。

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回字型、中轴线型、开放通透型等。

古典园林以空间层次的设置来表现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常见的手法包括景观与空间的错落有致、主次之间的转化与呼应等。

2. 山水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手法,并将之融入到园林景观的布局中。

在布局中,工程师会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建造山体,以形成宜人的景观。

并通过人工的山体塑造手法,如山体开凿、石头堆砌等,使其与周围的景物相协调,形成山水画般的景观。

3. 溪流与湖泊: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园林中营造氛围和增加景观层次感的重要手段。

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有溪流和湖泊。

溪流常以弯曲的形态蜿蜒穿行于园林中,配以小桥、感澜、石峰等景观,增添了园林的浪漫情调。

湖泊常常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配以亭台楼阁、绿树花丛等,营造出宁静、开阔的美景。

4. 四季景观: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呈现。

通过引入不同的植物、花卉和树木,以及景观灯光设计,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散发出不同的美感。

春季以花卉盛开、鸟语花香的景象为主,夏季注重荫凉和水域的清凉感,秋季以红叶和果实的丰收为主,冬季则以落叶和空寂的景象为特色。

5. 巧用亭、台、楼、阁: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包括亭、台、楼、阁等,这些建筑物常常与山水、花木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亭、台、楼、阁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单层的亭子、高耸的楼阁等。

它们作为园林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不仅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场所,同时也是园林景观中的亮点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通过总体布局与空间构成、山水结合、溪流与湖泊、四季景观以及巧用亭、台、楼、阁等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打造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独特美感。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拙政园廊墙上的漏窗,透过漏窗可以看到的外面 的景色,犹如镶嵌在廊墙上的一幅精美的画。
连续的四个漏景窗
漏 窗 外 的 芭 蕉 叶
• 苏州古典园林中,在围墙 及廊的侧墙上,常开有许多 造型各异的漏窗,来透视园 内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 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含蓄意境。
46
狮子林玫瑰窗
以漏窗抑景,让人产 生迫不及待,急于观 全景的心理。
山抑
1.抑景 树抑
曲抑
古莲花池
保定市区裕华路
进入莲池北门,一座 假山陡遮人面,像一 座雕花彩屏,将院内 美景尽掩其后。这就 是春午坡。
拙政园
“开门见山”,此为造 景法中的“山抑”。
这座大假山,就起到了抑 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渐 入佳境的情境。
抑景:环秀山庄入口处的假山
这扇月形门采用了抑景
寄畅园远借锡山
借远处的北寺塔,融入 景中,造出“庭院深深深 几许”之感。
拙政园
西安曲江华府利用廊架 开辟赏景透视线,有意 识地把远处的电视塔远 借入到园内的视野中来, 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 丰富游赏的内容。
颐和园 玉泉山玉泉塔
雷峰夕照 西湖十景之一,借远方的雷峰塔、群山入景。
锤峰落照 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每当 夕阳西照,磬[qìng]锤峰 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 名“锤峰落照”。
3.添景
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 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
树枝往外伸展开来,起到了过渡作用
3.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 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6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 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 动”。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 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 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 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 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 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 然地交融在一起。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 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这也就 是明代计成说的“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 而悬, 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要是平地造园,也要 “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 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
术创作的依据。
5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 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 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 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 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流水、 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 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 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 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 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 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 ,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 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 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 应自然地组织山水。像“活泼泼地” 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 、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 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 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 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如《红楼梦》)
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景沁芳桥便是闸桥)。有些
城市园林,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造
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 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 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 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 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10)、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
色,比如龙墙,蜿蜒起伏,犹如长 龙围院,颇有气派。 如上海豫园,有五条龙墙,即伏卧 龙、穿云龙、双龙抢珠、睡眠龙, 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 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 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 对比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
2、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园中动物可供观赏娱乐,可以隐喻
长寿,也可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 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园林中蓄养动物,特别是自由放养, 意在增加山林湖泽的野趣。
6、匾额、楹联与刻石
在中国园林中,每一建筑本身一般都要有匾额、楹联 或诗文,以便烘托出园林意境的主题思想及其独特的 情趣,进而启迪游人的想象力,把物象景观升华到精 神高度,使园林意境得到更深的开拓。
2、水
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组成要素。 在园林的营建中,如果没有自然 的水域,也要通过人工的挖掘, 凿池引水。
古典园林对水景的处理,一般有 三种方法:一是掩,二是隔,三 是破。
3、建筑
园林建筑除具有宜于观、行、居、游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点缀景 致、丰富景观内容、隔离空间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恃殊艺术功能。 同时建筑还要与自然景观和谐共融。
双面空廊;
单面空廊;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

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

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

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

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

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

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同时,在园林中景物的层次越少,越一览无余,即使是大的空间也会感觉变小。

相反,层次多,景越藏,越容易使空间感觉深远。

因此,在较小的范围内造园,为了扩大空间的感受,在景物的组织上,一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

毕业论文题目:以苏州园林为例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摘要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

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种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关键词古典园林苏州园林造园手法目录1 引言 (3)2 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3)2.1模山范水的景观模型 (3)2.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3)2.3巧于因借的边域 (3)2.4循环渐进的空间组织 (3)3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性 (4)4 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4)4.1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 (5)4.2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 (5)4.2.1 曲折而自由的布局 (5)4.2.2 划分景区和空间 (6)4.3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 (6)4.3.1 廊 (7)4.3.2 桥 (7)4.3.3 楼 (8)4.3.4 假山 (9)4.3.5 池水 (9)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1 引言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集中在江南。

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

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不见。

传统中式园林的造园手法

传统中式园林的造园手法

传统中式园林的造园手法我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融合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造园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现代规划设计1、象征象征性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典型表证。

无论是文学、戏曲还是音乐、绘画,象征性的运用充斥了整个传统的中国文化,园林艺术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从瓶形的院墙门洞中同感受到甬道平安和吉祥;也可以从借景窗上飞动的蝙蝠图案看到福之降临。

当然,那盛开的牡丹园更是满园的富贵和吉祥;而偎依于池水边的两棵柳树也依稀可见一对恋人的窃窃私语;还有那池中所的红鲤,也是主人寄予飞黄腾达的象征。

2、写意颇为写意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装配家要设计和营造的是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中国人的铜条山造水,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模仿,它是造园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诗学观察后,抽象其神韵的结果。

同样比例的叠山,可以是气势磅礴的甘泉,也可以是柔美秀丽的桂林,全看造园三团的艺术修养了。

有时,方圆仅三米见方的水池,在造园表达出来师手上竟可以表达出滔滔不绝的大太湖。

3、掩藏借景格式和塔心理学认为,人在常态下的心态是平衡成见的,当受到外来视觉刺激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强,这种压强诱发导致人的内心产生一种试图恢复平衡的反作用力。

中国人用“抑扬顿挫”来表达这种心理衰减过程。

在园林设计,尤其是在像苏州这种小尺度的私家园林设计中,掩藏和借景更是不可缺少的园林设计技法。

如何从小中见大,更是体现一个造园师艺术修养的关键。

能借园外的最好自然风景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借,则一定是用掩藏的手法,将视觉的消失点永远落在掩盖物后面。

这也就是“曲径通幽”的妙用。

4、曲径在中国园林设计中会,尤其是在小尺度的园林中所,曲径是运用得最为道路网广泛的一种交通形式。

我们知道园林的功用相信就是为了休闲,我们都知道两点的直线距离是最短的,短时则将令高的效率,这显然是与消磨时光相违背的。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园林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园林建筑学的阴阳思想,材料的节省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内拱造园法:是以拱形山水为中心,造假山植树,以拱形结构为主,形成天然而古朴的景色。

二、多岛式造园法:是将建筑与园林分割成多个岛屿,每个岛屿上都有花园、树木和水池等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三、水陆对衡法:是将水陆结合,使水陆的比例合理,突出水陆对立的特性,形成柔和的水陆园林效果。

四、攀式造园法:是把建筑物层层堆叠,以形成悬崖峭壁的攀式建筑,有利于保护景观,形成壮观的风景。

五、雕塑造园法:是将雕塑运用于园林设计,使建筑雕塑和植物结合,形成富有艺术感的园林美景。

六、庭院造园法:是将建筑物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庭院,以平实的结构、植物布置和多种装饰形成清新的环境。

以上便是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的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施工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空间结构、艺术布局,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园林艺术瑰宝。

- 1 -。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差异是由于两方或多方的不同引起的,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那么其园林的差异也就不小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一造园手法上的差异(1)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工美,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水体都方方整整,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

园林中所有的景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楼阁亭台排列整齐,花木修剪成形,水源理成喷泉等等。

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图1中法国的凡尔赛宫,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秩序分明,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崇尚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运用人力,艺术地再现自然的天地万物及其壮丽景观,布局灵活,山水喻道,潜心会意,复归自然。

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作与表达,皆以自然为比喻,采用象征、联想、比拟和隐喻等手法再现自然美,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二世界观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

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

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

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

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框圆,则是圆形的画面
透过圆形花窗可以看到外面 的黄石假山。
框方,则是方形的画面
在夹墙中种植了竹子, 把竹子作为画中主角, 再配以对联。
如海棠、宝瓶、月窗、 长八方、葫芦等各式 各样的外框形状。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
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 以自由的延伸。
落地罩框景
苏州艺圃 画框框住水面、松柏、 亭子里的游客等。

艺圃品茶的地方,临池而建,可以边
品茶边欣赏池中的鱼儿及对面的假山。
苏州网师园中的一列花窗,窗框四周饰以乱 纹图案,透过中间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致。
扬州瘦西湖的钓鱼台被誉为中国造园框景艺 术的典范,它的一面是五亭桥,另一面是白 塔,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 对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拙政园之漏窗
7.借景 19
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 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 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 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
7.借景
(1)远借 (3)邻借 (5)虚借
(2)近借 (4)实借 (6)仰借
(7)俯借
7.借景
(1)远借
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 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3.添景
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 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
树枝往外伸展开来,起到了过渡作用
3.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 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 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 即从甲观赏点看 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看甲观赏点。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浅析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总述培根说:“园林景观是人类一切乐章中最纯洁的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

欣赏、学习、研究园林,应抓住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把握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类型和常用的构景手法,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园林的构景类型和手段很多,但无论是庄严雄浑、风格粗犷的北方园林,还是明媚秀丽、淡雅朴素的江南园林,或是畅朗玲珑、简洁轻盈的岭南园林,在微观处理中, 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自然的动人之处, 在于变化与不可重复性。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通过向自然学习,利用各种构景的方法,使得园内景物虚实相生, 真正达到了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

我们小组主要以框景、借景、障景这三者为例来总结分析这三种造景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的一些优秀案例,最后我们小组对在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部分框景一、释义:1、概念:框景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

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2、典籍解说:《园冶》中说“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

3、使用原理和意义效果: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2]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

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通过“框”来观“景”,人们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框”来进行构景认知,实现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艺术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

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

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

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

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

如苏州网师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一空间,就是由“小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

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

也正由于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朗了。

1.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

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观赏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

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小,柱高仅 2.3米,柱距仅1米。

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上,从池北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

1.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

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同时,在园林中景物的层次越少,越一览无余,即使是大的空间也会感觉变小。

相反,层次多,景越藏,越容易使空间感觉深远。

因此,在较小的范围内造园,为了扩大空间的感受,在景物的组织上,一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层次。

这可以拙政园中部园林为例,由梧竹幽居亭沿着水的长方向西望,不仅可以获得最大的景深,而且大约可以看到三个景物的空间层次:第一个空间层次结束于隔水想望的荷风四面亭,其南部为邻水的远香阁和南轩,北部为水中的两个小岛,分列着雪香云蔚亭与待霜亭;通过荷风四面亭两侧的堤、桥可以看到结束于“别有洞天”半亭的第二个空间层次;而拙政园西园的宜两亭及园林外部的北寺塔,高出很矮游廊的上部,形成最远的第三个空间层次。

一层远似一层,空间感比实际的距离深远得多。

1.4利用空间回环相同,道路曲折变幻的手法,使空间与景色渐次展开,连续不断,周而复始,造成景色多而空间丰富,类似观赏中国画的山水长卷,有一气呵成之妙,而芴一览无余之弊。

路径的迁回曲折,更可以增大路程的长度,延长游赏的时间,使人心理上扩大了空间感。

1.5接外景由于园外的景色被借到园内,人的视线就从园林的范围内延展开去,而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

如无锡寄畅园借惠山及锡山之景。

1.6通过意境的联想来扩大空间感苏州的环秀山庄的叠石是举世公认的好手笔,它把自然山川之美概括、提炼后浓缩到一亩多地的有限范围之内,创造了峰峦、峭壁、山涧、峡谷、危径、山洞、飞泉、幽溪等一系列精彩的艺术境界,通过“寓意于景”,使人产生“触景生情”的联想。

这种联想的思路,必能飞越那高高围墙的边界,把人的情思带到浩瀚的大自然中去,这样的意境空间是无限的。

这种传神的“写意”手法的运用,正是中国园林布局上的高明的地方。

2 破园林边界规则、方整的生硬感觉,寻求自然的意趣2.1以“之”字形游廊贴外墙布置,以打破高大围墙的闭塞感。

曲廊随山势蜿蜒上下,或跨水曲折延伸,廊与墙交界处有时留出一些不规则的小空间点缀山石树木,顺廊行进,角度不断变化,即使墙在身边也不感觉到它的平板、生硬。

廊墙上有时还嵌有名家的“诗条石”,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从远处看过来,平直的“实”墙为曲折的“虚”廊及山石、花木所掩映,以廊代墙,以虚代实,产生了空灵感。

2.2为打破围墙的闭塞感,不仅注意“边”的处理,还注意“角”的处理,一般不使造成生硬的90°转角。

常见的手法,有的在转角部位叠以山石,山上建亭,亭有时还有爬山斜廊接引,使人门的视线,由山石而廊、亭,再引向远处的高空,本来局促的角落变成为某种艺术的境界;有的还采取布置扇面亭的办法,把人的注意力引向庭院中部的山池,敞亭与实的转角之间让出小空间作适当点缀都是很生动的处理。

2.3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也是常用的手法。

在白粉墙下布置山石、花木,在光影的作用下,人的注意力几乎全被吸引到这些物体的形象上去,而“实”的白粉墙就一变而为他们“虚”的背景,有如画面上的白纸,墙的视觉界限的感受几乎是消失了。

这种感觉在较近的距离内尤为突出。

2.4以空廊、花墙与园外的景色相联系,把外部的景色引入园内,当外部环境优美时经常采用。

如苏州沧浪亭的复廊就是优秀的实例,人们在复廊内外穿行,内外都有景可观,并不意识到园林的边界。

3突破自然条件上缺乏真山真水的先天不足,以人造的自然体现出真山真水的意境江南的私家园林在城市平地的条件下造园,没有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但仍顽强地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塑造具有真山真水意趣的园林艺术境界,在“咫尺山林”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这种塑造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作,因为它虽然是以自然风景为蓝本,但又不停留在单纯抄袭和模仿上,他要求比自然风景更集中、更典型、更概括,因此才能作到“以少胜多”。

同时,这样的创作是掌握了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才能“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

如:山有气脉,水有源流,路有出入……“主峰最易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山要回抱,水要萦回”,“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呈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

这些,都是从真山真水的启示中,对自然山水美规律的很好的概括。

为了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园林的整体布局上还特别注意抓住总的结构与气势。

中国山水画就讲究“得势为主”,认为“山得势,虽萦纤高下,气脉仍是贯穿。

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

山坡得势,虽交错而不繁乱。

”这是因为“以其理然也”,“神理凑合”的结果。

园林布局中要有气势,不平淡,就要有轻重、高低、虚实、静动的对比。

山石是重的、实的、静的,水、云雾是轻的、虚的、动的,把山与水恰当地结合起来,使山有一种奔走的气势,使水有漫延流动的神态,则水之轻、虚更能衬托出山石的坚硬、凝重,水之动必更见山之静,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景观效果。

结语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从山水造景到空间的意匠,以及一系列空间处理的技巧和手法,都偏重于感性形态,但在感性的经验中,却又充满着古典的理性主意精神,在艺术思想上提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闪耀着艺术辩证法的光辉。

也正是由于我国古代园林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才使得今天的园林艺术百花齐放。

深入地探究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对当前造园艺术的创新与突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学案一、学习目标:①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主要代表作品;② 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的造园方法;③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造园品位和造园意境)。

二、学习方法:要理解中国园林的特点,必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学习时要善于联系。

建议课前先了解一些相关词语的含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能更好地研究探索;可以在网上进行搜索和讨论,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

三、课前知识准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 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本课内容:1.中国哲学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1)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主要特点。

2)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于景。

3)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道法自然,山水合生。

4)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自然在人心中,天人浑然一体。

2.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主要园林介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本地园林──水绘园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思特点:诗情画意,寄情于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图片欣赏比较各类园林,从隶属关系和园主使用目的上分析不同类型园林的区别和联系:欣赏“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相应图片。

结合主要园林介绍:欣赏“颐和园、苏州主要园林、徽派园林水绘园” 相应图片。

了解园林的构景元素:欣赏“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相应图片。

结合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理解园林的造景手法:欣赏“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相应图片。

比较外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分析中国现代园林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提出问题,边看边思。

4.视频欣赏认识园林的人文环境──园林的文化底蕴:古典园林与古典文化、古典园林与欣赏文化。

理解私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来历、私家园林与文人的退隐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