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全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全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全册知识点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 120 回,曹雪芹写前 80 回,高鹗续写后 40 回。

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篇: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寥廓峥嵘彳亍颓圮笙箫瓦菲典押荆棘虱子火钵忸怩团箕寥落深味菲薄踌躇桀骜噩耗喋血显宦箜篌酣畅弄堂游说五卅骷髅瞌睡诬蔑诽谤膏肓横亘尘嚣蓊郁訾詈弥望袅娜宛然脉脉风致斑驳混沌平仄譬如涸辙移徙婆娑猗郁蕈菌自缢肄业相勖浅尝辄止人定胜天中流砥柱哗众取宠自欺欺人虚与委蛇大腹便便草菅人命趋之若鹜杯弓蛇影百感交集嘉言懿行纲举目张长歌当哭殒身不恤叱咤风云起承转合博闻强记不能自已管窥蠡测终南捷径骇人听闻以身作则开诚布公无济于事义愤填膺安之若素阜盛敕造丫鬟姊妹珠玑黼黻懵懂纨绔杜撰忖度寒暄芒刺踯躅尘芥窟窿荸荠草窠祭祀讪讪鄙薄渣滓蹙缩蹂躏聒噪夙愿撒手人寰不经之谈走投无路沸反盈天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家》作者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黎圣母院》作者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红楼梦》作者曹霑,字梦阮,号雪芹。

(高鹗续写后40回)《高老头》选自《人间喜剧》作者法国人巴尔扎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师说》作者韩愈《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劝学》选自《荀子》《鸿门宴》选自《史记》《过秦论》作者贾谊《氓》《采薇》选自《诗经》《苏武转》选自,汉书》《离骚》选自《楚辞》《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张衡传》选自《后汉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三传(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作者西汉刘向(记在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略言论)《史记》作者西汉司马迁,字子长,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后被封为儒家经典之一,又名《诗三百》《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双璧《孟子》——记载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荀子》——说理性议论文(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贾谊——西汉时期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时称贾生。

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11.词语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嫉(jí)恨诽谤(fěibàng)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诬(wū)蔑2、成语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2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余始循以入(表顺承,相当于‘‘而”)回视日观以西峰(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自唐显庆以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是时以大中72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凭借……身份)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列关系)余与四人拥火以人(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连词)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介词)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虽董之以严刑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于其皆出于此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室西连于中闺(和)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制稍异于前(比)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被)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或曰:此东海也(有人,代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也许)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词)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然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名词词尾……的样子”)有穴密然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五人之当刑者,意气扬扬(不过,但是)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腮之下(这样,那样)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然视其左右然余居于此(然而连词)之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往、去,动词)顷之(凑足音节)吾妻死之年(那)抚之甚厚(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高一语文必记必会的知识点总结3(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学段,它承接初中语文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起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作简要介绍。

一、语言文字的本质和语言文字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文字的本质是表达,可以通过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传达。

语言文字的功能包括信息交流、感情沟通、思维表达等。

二、词语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的具有意义的语音结构。

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等。

常用方法有合成、转化、借用、引申等。

三、句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句子是由一定的词序组成,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常用方法有省略、倒装、独立结构等。

四、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方法。

修辞手法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法,以达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等。

五、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主题。

文章是一种具有完整内容、结构完善的语言表达形式。

文章结构分为导语、正文、结语等部分,其中正文又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段落是文章的组成单位,包括主题句和扩展句。

六、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

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形象表达特点。

常见的诗歌形式有诗、词、曲等。

七、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和组织思想的一种写作方式。

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题目、立意、材料、结构、语言等。

写作技巧有逻辑性、生动性、准确性等。

八、阅读的方法和理解技巧。

阅读是理解和把握作者思想的过程,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

阅读方法包括略读、粗读、细读等,理解技巧有字词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等。

九、修辞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修辞语言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方式和手法,对事物的特征、性质进行表达和描述。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古诗文篇1.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古文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文的主题和时代背景4.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5.鉴赏古代文学名篇二、文言文篇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4.历史故事与文言文阅读5.文言文名篇欣赏三、现代文阅读篇1.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现代小说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现代戏剧的阅读方法与技巧5.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四、修辞格与写作篇1.修辞格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应用3.修辞格在现代文中的应用4.写作技巧与示范分析5.修辞手法的演绎与运用五、古代文化篇1.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发展3.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关系与意义5.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六、现代语言应用篇1.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与发展2.规范汉语与地方方言的关系与特点3.现代汉语语法与文字运用4.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运用5.现代汉语写作与口语表达七、中国文学史篇1.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2.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3.中国现当代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影响5.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作品八、名著阅读篇1.古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2.现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名著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名著与现代文学的互动与影响5.名著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永恒价值九、古代故事与寓言篇1.古代寓言的发展与传播2.古代寓言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3.古代故事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故事与童话故事的关系与共通之处5.古代故事与人生智慧的传承与发展十、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1.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与发展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比研究4.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与传播5.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应对与处理以上是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包括古诗文篇、文言文篇、现代文阅读篇、修辞格与写作篇、古代文化篇、现代语言应用篇、中国文学史篇、名著阅读篇、古代故事与寓言篇、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等十个篇章,总计____字。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对于建立语文基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与应用语文知识。

1.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写作技巧对于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1)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补结构等;(2)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偶等;(3)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搭配和用法:如叠词、连词、虚词等。

2. 现代文基础知识点现代文是我们日常阅读和写作的主要形式,掌握现代文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运用现代文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1)现代文的基本语法知识: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2)现代文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3)现代文的文章结构:引言、正文、结论等。

3. 古代文学知识点高一语文学习还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常识,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品味。

常见的古代文学知识点包括:(1)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2)古代文学流派:诗、词、散文等;(3)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赤壁赋》等。

4. 写作知识点写作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核心,掌握一些写作知识点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常见的写作知识点包括:(1)写作的基本结构:引言、论证、结论等;(2)写作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3)写作的注意事项: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等。

5. 阅读策略知识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可以提高阅读效果。

常见的阅读策略包括:(1)文本分析:通读全文、标注关键词等;(2)理解推测: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推断作者意图等;(3)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细节阅读、归纳总结等。

以上是高一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知识点总结
一、古文阅读
1. 古文基础知识
- 古文语法
- 古文修辞手法
- 古文常见字词
2. 古文阅读技巧
- 构词法分析
- 字词引申义
- 上下文推测
- 句子结构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基础知识
- 现代文的特点
-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
- 现代文的文体与体裁
2. 现代文阅读技巧
- 认识文章结构
- 抓住关键词语
- 理解段落主题
- 掌握归纳总结方法
三、诗歌鉴赏
1. 诗歌基础知识
-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 诗歌的意象与表达
- 诗歌的修辞手法
2. 诗歌鉴赏技巧
- 阅读诗歌的音乐性
- 把握诗歌的意境
-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解读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 文言文的常用词句
-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
- 熟悉文言文的典故和典型用法
- 理解古代人物和事件
-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以上是高中高一语文各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诗文背诵1. 《诗经》选篇- 《关雎》- 《蒹葭》- 《卷耳》2. 唐诗宋词- 李白《将进酒》- 杜甫《春望》-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如梦令》3. 文言文-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出师表》 - 诸葛亮二、现代文阅读1. 散文- 朱自清《背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小说- 鲁迅《阿Q正传》- 茅盾《子夜》节选三、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新文化运动2. 文学术语- 比喻- 拟人- 排比- 对仗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引言- 正文- 结尾2. 修辞手法- 夸张- 反问- 设问五、语言知识1. 成语- 必背成语100条 - 成语故事2. 古诗文默写- 课本内古诗文- 经典文言文篇章六、阅读理解1. 主旨大意- 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意图2. 细节把握- 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七、古文翻译1. 直译与意译- 理解古文原意- 现代汉语表达2. 词汇与句式- 古今异义词- 特殊句式结构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此文档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必背的语文知识点概览,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指导。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高一《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1. 汉字基础:
- 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和基本笔画的顺序;
- 学习部首和偏旁的意义,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 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掌握汉字的常见变体;
2. 语法与修辞:
- 学习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 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3. 阅读与理解: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推理推断和抓住关键信息;
- 学习不同文体和文体特点,如散文、小说、诗歌等;
- 探索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 写作与表达:
- 提升写作能力,学习叙事、描写、议论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 培养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 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 历史文化与文学常识:
-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经典作品,如诗词、小说和戏剧等;
- 学习和欣赏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了解其思想和文学成就;
- 了解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意义;以上是高一《语文》的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和思辨能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许多语文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学科知识的积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主要包括诗、词、曲、赋、文,我们学习了古代文学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古代文学名篇选读:学习了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初刻拍案惊奇》、《红楼梦》等,对其进行阅读和分析,掌握其内涵和艺术特色。

3. 古代文学名家介绍:学习了古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杜甫、李白、苏东坡等,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文学成就。

二、现代文学常识1. 现代文学的发展:了解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学习了新文学运动、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2. 现代文学名篇选读:学习了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如《围城》、《家》等,分析其创作背景和内涵。

3. 现代文学名家介绍:介绍了现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鲁迅、茅盾等,了解他们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三、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的认识:学习了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分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 修辞手法的鉴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提升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3. 表达技巧的培养:学习了各种表达技巧,如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技巧等,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四、阅读与鉴赏1. 高考阅读范围:了解高考阅读的文学范围和题材,学习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解读能力。

2. 阅读策略与方法:培养了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如略读、精读等,提高阅读的效果和速度。

3. 文学作品解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析,探究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写作与应用1. 基本写作技巧:学习了各种写作技巧,如议论文的写作结构、说明文的逻辑顺序等,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2. 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了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通过观察和思考,积累素材并加以应用。

高一语文笔记整理内容

高一语文笔记整理内容

高一语文笔记整理内容一、语文基本知识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高一语文上下册所有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下册所有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下册所有知识点一、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基本语法:讲解文言文的句法结构、语序和各种句式。

2. 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学习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 文言文阅读技巧: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破解古文难点、理解上下文、推断词义等。

4. 文言文翻译与赏析:学习如何准确地翻译文言文,以及欣赏经典文言文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5. 文言文作文技巧:培养写作文言文的能力,包括选材、构思以及写作技巧等。

二、现代文知识点1.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名人及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和文学史等相关知识。

2. 文学鉴赏:学习欣赏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艺术手法。

3. 写作技巧: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题、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点。

4. 阅读理解:培养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题、逻辑关系和推理推断等。

5. 论说文写作:学习如何撰写议论文,包括论点的选择、论证的过程和结构的安排等。

三、古代诗词知识点1. 古代诗词基础知识: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形式和发展历程。

2. 古代诗词鉴赏:学习欣赏古代诗词作品,理解作品的意境、艺术特点和表达手法。

3. 古代诗词背诵:背诵经典古代诗词,提高语感和写作水平。

4. 古代诗词创作:学习古体诗和词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1. 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对各种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主题、推理推断以及批判性思维等。

2. 写作训练:进行各种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五、修辞与韵律1. 修辞手法: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丰富语言表达。

2. 韵律与格律:了解诗歌的韵律形式和格律要求,理解平仄和押韵规则,提高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六、叙事与描写1. 叙事技巧:学习如何组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展开故事情节。

2. 描写技巧:掌握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

(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

(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2、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3、亡郑而有益于君。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学常识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以艺术形式表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创造性活动。

2.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等。

3.文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4.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境:主题是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意境则是作品通过艺术手法所营造出的氛围和感受。

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特点:注重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的运用,情感表达深邃。

2.古文的阅读技巧:通读全文、理解上下文、分析修辞手法、把握作者意图。

3.古代文学名篇解析:《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

三、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的特点:关注现实生活,多样化的题材与叙事手法,思想性强。

2.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描写细腻真实、言简意赅、情感真挚。

3.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抒情、叙事、写景等。

4.现代小说的分类及特点: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科幻小说、社会小说等。

四、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较来形象地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2.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属性和情感,增加文学作品的生动性。

3.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程度或表现形式,以渲染气氛或加强描述的效果。

4.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相同范畴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强调和增强作品的表达力。

5.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说法,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五、阅读技巧1.文言文阅读技巧: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注重辨析词义、分析句子结构。

2.现代文阅读技巧:理解作者观点、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

3.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仔细审题、寻找关键词、理解文章主题、结合上下文判断。

六、写作技巧1.写作题目的理解与构思:审题准确,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题。

2.文章的结构安排:开头引入主题,中间详述,结尾概括总结。

3.句子的运用:注意语法结构的准确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与通顺性。

4.段落的组织: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段落之间要有过渡词语或过渡句。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一知识点归纳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注重修辞和意境,使用古文词汇和句式。

2.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用于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句子结构,辨别字词意义,把握上下文,熟悉常见的文言文词汇。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1. 现代文的特点:语言通俗,情感真实,注重表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合理,注意段落划分,使文章条理清晰。

3. 现代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应用文等,每种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

三、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技巧: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词,进行逻辑推理,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

2. 阅读理解的题型: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词义理解题等,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诗词鉴赏1. 诗词的基本结构:诗句、诗行、诗篇等。

2. 诗词的韵律格律:平仄、押韵、格律规则等。

3.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五、写作技巧1. 写作的准备工作:确定写作目的、对象、主题等。

2. 写作的结构规范:引言、正文、结论等。

3. 写作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六、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质,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 排比:用并列的方式列举事物,使表达更加明确和有力。

4.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程度,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七、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了解其作者、主题和故事情节。

2. 现代文学名著:《围城》、《活着》、《百年孤独》等,了解其作者、主题和文学价值。

3. 文学流派:现代派、自然派、浪漫派、现实主义等,了解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八、古代文化常识1. 古代诗词名句:《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了解其作者、背景和意义。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检点:(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

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

(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浃,湿透。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鬼迷心窍:鬼怪迷惑住心窍。

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恪尽职守:谨慎而尽力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

苟延残喘: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

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一词多义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②歌曰(歌词,名词)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7、如:①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②如怨如慕(副词,像)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一语文知识点全总结经典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全总结经典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全总结经典版高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同学们需要全面总结并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并给出经典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创作和表达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门类。

2. 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

3. 文学常识:文学的基本元素有情感、思想、形象、结构和语言风格等。

4. 文学作品的鉴赏: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要从情感、语言、结构、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特点:以楚辞、汉赋、宋词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作品具有辞章风骨、意境深远、情感激昂等特点。

2. 古代文学名家: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成就。

3. 古文阅读:学会阅读古文,理解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三、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特点:以新诗、散文、小说等为代表,情感真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 现代文学名家:鲁迅、茅盾、郁达夫、巴金等,他们对于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3. 现代散文的阅读:学会阅读现代散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形成明显的形象感受。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性质和行为特征。

3. 夸张: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处理,以加强表现效果。

4. 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议论或观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5. 排比:通过词语或句子的并列、对偶安排,使表达更加有力。

6. 对仗:采用音韵、意义等的对偶,使表达更加鲜明。

五、阅读方法和技巧1. 提前预习:对于要阅读的文章,先整体查阅,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

2. 关注重点段落:重点段落通常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需重点理解和分析。

3. 掌握关键词汇: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常常起到联系和推进作用,需掌握其准确含义。

4. 理清逻辑关系:文章中的思想和论述之间存在逻辑关系,需理解其推理和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
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 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 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假字
今 老 矣 , 无能 为 也 已( 已 同 矣 )
行 李 之 往 来, 共 其 乏困( 共 通 供 )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4、 文 学 常 识
艾青(1910-1996),原 名蒋海澄,现 代著名诗人。作 者把个 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 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 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 诗风的重要诗 人。诗集有《大堰河》《 北方》《 归来的歌》 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 作。
鸿门宴
词语】
樊哙
目眦 卮 酒
参乘
啖肉
刀俎
彘肩 瞋 目
鲰生
:意思是浅陋无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小人。鲰,短小、浅陋飨:
用酒食款待宾客,
这里意为犒劳。
【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 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 被宰割的地位。
2、 成 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
—我的保姆
1、 字 音
大堰河(
)荆 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山 有 小 口 ,仿 佛 若 有光(似 乎 , 好 像)

微 夫 人 之 力不 及 此(没 有 , 用 来 表 示
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 甚 微 (轻 微) 周室 卑 微 ,诸 侯 相 并( 衰败, 衰 弱 )

越国 以 鄙 远(边邑 ,以⋯ ⋯为边 邑)
肉食 者 鄙 ,未 能 远 谋( 浅陋)
蜀之 鄙 有 二僧(边境 )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鄙臣 不 敢 以死 为 我(谦 辞, 谦 称自己)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 那 人。今义 : 妻 子。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 厚 , 君之 薄也 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
)碾了三番()
2、 字 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 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 辗转/碾了三番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 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 ,陶 制的器具,形 状像盆而 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 等。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必修一、二)
沁园春?长 沙
1、 给 加 点 字 注 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谩 骂( )散 漫
()花 蔓( )惆 怅( )稠密( )绸缪( )寥廓()峥嵘(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 好准备。
箕踞: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戮没:杀戮和没收 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成语】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又作切齿腐 心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悲歌击筑: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常作悲壮之声。
【文学常识】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 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特殊句式
判断 句是 寡人 之 过也
省略句 (烛之武)辞 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倒装 句以 其无 礼 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荆轲刺秦王
【词语】
荆 轲 拜 谒 督 亢 谬 误 偏 袒 扼 腕 厄 运濡
染 怯 懦 淬 火 猝 然 忤 逆 铁 杵 创 伤 创 办目 眩 鲰 生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 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 代表作品。鲁迅曾誉它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词牌:古 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 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 同的词牌,其 段数、句 数、 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 给 加 点 的 字 注 音
寂寥( )彷徨( )彳亍()颓圮()舷
梯()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所向披 靡()奢靡( )矫揉造作()繁衍()挑衅()
秦 伯 说 , 与郑 人 盟( 说 通 悦 )
失 其 所 与 ,不 知( 知 通 智 )
一词多义

辞 曰:臣 之 壮 也,犹 不 如人(推 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
若 使 烛 之 武见 秦 君 ,师 必 退(假 如)
徐 公 不 若 君之 美 也(及 , 比 得 上)
2、 文 学 常 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 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 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 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 一段叫阙,也叫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