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纲资料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参考资料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参考资料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参考资料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参考资料我们在考研政治的时候,有很多史纲知识点的问题需要我们去了解清楚。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2)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提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1840年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考研政 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 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是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充满了屈辱、抗争、探索与变革,对于考研政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近代史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原因,从英国方面来看,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而中国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腐朽的封建统治,使得英国的商品难以在中国畅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以及协定关税等。

鸦片战争的影响极其深远。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二、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继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相继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1856 年至 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1894 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考研是许多学生在追求研究生学位时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够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

以下是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的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1.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阶段,需要坚持改革开放。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结束语政治考研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需要考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考研政 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 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 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接着,1843 年 10 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矛盾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上,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由于缺乏实现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史纲政治知识点总结

史纲政治知识点总结

史纲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政治1. 封建政治古代政治中的封建制度是指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统治权的基础,通过皇权下放土地给予贵族,贵族再分封给诸侯、大夫和士族,形成等级制度和封建社会。

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长期存在,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指国家政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

在古代政治中,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家中长期存在,并成为了这些国家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 帝国制度帝国制度是指一个帝国国家的政治组织和运作方式。

在古代政治中,许多大型古代国家都采用了帝国制度,例如中国的秦、汉、唐等朝代、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

4. 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以意大利政治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政治理论。

该理论强调政治家应该以目的为重,对手段不择手段。

在古代政治中,这种政治理论曾经对政治家和政治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政治1. 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制是指国家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控制力非常强大。

在近代欧洲的许多国家中,都存在着绝对君主制度,例如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俄罗斯的沙皇专制时期等。

2.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的君主与议会之间通过宪法界定各自的权力和职责,君主不能随意行使权力,而是根据宪法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统治。

在英国就有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了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制度也被一些其他国家所采用。

3. 法治法治是指国家政权、政治行为和社会生活都受法律约束。

在近代政治中,许多国家开始注重建立法治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最高的权威。

4.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人民或其代表行使,人民有选举、言论自由和平等权利,国家的政治决策是通过多数民意决定的。

在近代政治中,民主制度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实践,成为了一些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定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趋势5.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社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2.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挑战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2.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3.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4. 法律与公民生活- 法律与公民权利- 法律与公民义务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和特点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影响3. 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实践4. 全球问题与国际合作- 全球问题的类型和特点- 国际合作的机制和途径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大纲,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和扩展。

政治史纲知识点总结

政治史纲知识点总结

政治史纲知识点总结政治史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政治体系的演变政治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它包括国家的机构、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以及政治决策的程序等。

政治体系的演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它包括政治体系的形成、演变和变革等。

在政治史纲中,人们可以学习到不同政治体系的特点和演变规律,从而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体系的演变过程。

2. 政治权力的变迁政治权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和权力运行方式。

政治权力的变迁是指政治权力的变动和转移过程,包括政权更迭、政治领导人的更替以及权力结构的变化等。

在政治史纲中,人们可以研究不同政治权力的形成和消亡,了解政治权力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3. 政治思想的发展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

政治思想的发展是指政治思想的形成、传播和变革过程,包括政治理论的演变、政治思潮的兴起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等。

在政治史纲中,人们可以学习到不同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力,从而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文化的演变过程。

4. 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它通常包括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斗争和政治冲突等。

在政治史纲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后果,从而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历史进程。

以上是政治史纲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政治史纲,人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从而深刻理解其政治体系、政治权力、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历史意义。

政治史纲知识的掌握对于深入研究政治领域、了解国家政治现状和把握政治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史纲知识点总结时政

史纲知识点总结时政

史纲知识点总结时政一、原始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征:人类社会最早的阶段,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2.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迁徙逐步分布到全球各地。

3.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食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和采集狩猎。

4. 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原始社会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图腾、宗教等方面。

二、古代社会1. 农业社会的兴起:农业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开始有了土地私有制、耕作和畜牧。

2. 城市的发展:农业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成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3. 奴隶社会的形成:在古代社会中,奴隶制度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贵族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对立日益激化。

4. 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古代帝国大多以君主制为主,如中国的封建制度、罗马的帝国制度等。

三、中世纪社会1. 封建社会的兴起:中世纪社会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形成,封建领主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

2. 宗教改革的兴起:中世纪是宗教改革盛行的时期,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国家政权产生了重大影响。

3. 中世纪的城市经济:中世纪时期城市经济兴起,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

4. 中世纪政治变革:中世纪政治体制开始朝着封建国家和君主专制制度转变。

四、近代社会1. 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成为主导,推翻了封建制度和专制统治。

3. 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兴起:近代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形成了一系列殖民帝国。

4. 近代国家的政治发展:近代国家政治发展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不同政治体制,各国政治格局日益复杂。

五、现代社会1. 社会主义的兴起:现代社会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现代以来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的独立和自由。

史纲总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史纲总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史纲总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文明史纲
1. 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
2.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3. 中世纪文明的传承和转变
4. 近现代文明的演变和冲突
二、政治史纲
1. 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2. 古代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3. 中世纪封建政体的形成和瓦解
4. 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革命
三、经济史纲
1. 农业经济的崛起和发展
2. 商业经济的繁荣与衰落
3. 工业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
4. 信息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四、文化史纲
1.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古代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3. 中世纪文化的衰落和复兴
4. 近现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传播
五、军事史纲
1. 古代军事的兴起和发展
2. 中世纪军事的壮大和衰退
3. 近现代军事的迅速发展和革新
4. 当代军事的深刻变革和重组
六、外交史纲
1. 古代国际关系的形成和交流
2. 中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博弈
3.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剧烈变化和博弈
4. 当代国际关系的复杂和多元发展
七、宗教史纲
1. 古代宗教的形成和传播
2. 中世纪宗教的传承和分裂
3. 近现代宗教的变革和革新
4. 当代宗教的多元发展和传播
以上为史纲总体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历史规律,以及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及其思想,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理解历史背景:深入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3.分析历史规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4.把握历史意义: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意义,认识历史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辅导书、历年真题等资料进行学习,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总结本文为各位考生汇总了以时间线为主的周年纪念事件,希望帮大家更好的复习这一部分。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

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这就是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在民族危机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

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表现在: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考研政治大题重点(史纲)

考研政治大题重点(史纲)

政治大题重点(史纲)(一)辛亥革命(仁1 风1 肖2)一:意义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历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1 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2 推翻清朝封建腐朽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3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4 带来思想解放,推动民族觉醒5 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积极变化,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二:失败原因1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2 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弱点和错误: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不能充分发动依靠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的社会现状需要有一支队伍;历史证明种种方案行不通;必需找到先进的力量和社会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思想基础。

与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去世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成绩:三件大事;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肖4)必要性1 中国具体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压迫2 农民占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3 敌人长期占据城市,农村薄弱可能性1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根本原因)2 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客观原因)3 相当力量正是红军,党的领导和正确决策(主观原因和条件)意义:1 反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2 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三)统一战线(任3风3)必要性:两头大,中间小;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不平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可能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压迫(分析各个阶级)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矛盾深化,打倒列强军阀人民的愿望;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教训;国民一大的召开标志正式形成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突出反帝,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强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政策的灵魂;反帝反封建目标一致经验教训:统一战线必需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考研政 治史纲必备42个核心考点

考研政 治史纲必备42个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史纲必备42个核心考点考研政治中的史纲部分是许多考生需要重点攻克的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下面为大家梳理了 42 个核心考点。

考点 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民众身体受损。

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考点 2:《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 3: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具有空想性,未能实现。

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缺乏实施的条件,也未能付诸实践。

考点 4: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军事和教育等,以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

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本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考点 5: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该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 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 6: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

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

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本文将对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进行重点总结,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事政治,共计五个部分。

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研政治的核心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等基本原理,理解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

2、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经济制度的分析,以及阶级、国家、革命等概念的内涵。

3、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和方法,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及其优越性。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毛泽东思想:考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理解它们在中国的应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主要分析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近代中国的危机。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重点考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理解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精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过程。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知识。

2、法律基础:主要考察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五、时事政治1、国际形势: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理解主要国际关系理论的应用。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我跟你们说啊,这考研政治史纲的复习知识点啊,那可真是个大事儿。

就像我走在一条长长的历史胡同里,两边全是各种各样的事儿,我得一个一个地看清楚喽。

先说这鸦片战争,那时候的中国人啊,就像一群被蒙在鼓里的老实人。

那些个外国列强啊,一个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就盯着咱中国这块大肥肉。

那些外国人啊,穿着奇装异服,大鼻子高鼻梁,满脸的傲慢。

他们的船坚炮利,“轰”的一声就把咱中国的大门给炸开了。

咱中国人当时那个惊恐啊,眼睛里全是迷茫和愤怒,就像羊突然遇到了狼。

我就想啊,这时候的中国就像一个重病的人,被人猛地给了一棍子,能不疼吗?然后呢,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这人啊,我觉得他有点像一个充满幻想的农民。

他带着一群同样苦哈哈的农民兄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他们的眼神里有希望,那希望就像黑暗中的小火苗。

他们穿着简陋的衣服,但是喊着响亮的口号。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田间地头、在破旧的屋子里商量着怎么反抗,那场面啊,热火朝天的。

可是呢,最后还是失败了。

为啥呢?这里面的事儿可就复杂喽,就像一团乱麻,我得慢慢捋。

再到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啊,那都是有学问的人。

他们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他们就想着啊,通过变法来让中国变得强大。

他们在那个昏暗的房间里,眉头紧皱,商量着各种改革的方案。

我感觉他们就像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手里拿着小火把,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出路。

可是那些守旧派啊,就像一群顽固的石头,挡在他们前面。

变法最后失败了,这些人啊,有的逃亡,有的被抓,那场面真是让人揪心。

辛亥革命就不一样了。

孙中山先生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眼神坚定,透着一股革命者的刚毅。

他振臂一呼,多少人跟着他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啊。

那时候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革命的声音,就像一阵春风吹过,虽然还有寒意,但已经有了希望的气息。

我在想啊,当时的人们肯定是充满了期待,觉得好日子就要来了。

我跟你们讲啊,这些知识点可不是死的东西。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知识点总结

史纲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章侵略与反侵略斗争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变动。

(1)旧阶级的变化;(2)新阶级的产生(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6、瓜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7、瓜分图谋破产原因:(1)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8、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9、民族意识的觉醒:(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创了中国近代想西方学习的新风。

(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严复写了《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4)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第二章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0、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建立;(3)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前期,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具有进步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后期,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4)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5)意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考研政治冲刺讲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冲刺讲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是考研政治中必须掌握的一大
重点,也是涉及国家历史和发展进程的重要
内容。

通过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更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的国家状况和
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未仅仅是一次战争,更是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的一次深
刻变革,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不过,
对中国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民族
觉醒和反侵略斗争的开始。

二、戊戌变法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另一次更为深刻的变革,它是中国朝代里一个有远见卓识而充满矛盾的尝试,它的失败也预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困难性和曲折性。

三、辛亥革命
1911年的辛亥革命树立了新型国家政府的基础,完成了中国千年帝制的结束,开启了民主革命新时代。

这个激动人心历史时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文化自信和对自由的向往。

四、五四运动
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社会制度相互激荡,引发了思想文化的
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今天。

五、抗日战争
1937年至1945年最黑暗的日子,中国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献出了伟大的牺牲,它使国家和民族饱
经沧桑、苦难,也培育了中国人民的毅力和
团结精神。

六、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宣告新中国的成立,这个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历史时刻结束了中国的千年封建朝代,开启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