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考研是许多学生在追求研究生学位时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够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
以下是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的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1.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阶段,需要坚持改革开放。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结束语政治考研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需要考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考研政治知识点
考研政治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
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2. 唯物论的本质观点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
3. 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唯心论和唯物论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
唯心论认为意识是世界的基础,意识能够影响物质,主张主观意识的独立性。
而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主张客观事物的决定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它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剥削,共同富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既不能急于实现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不能停留在一个低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发展道路。
它强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党允许一部分人民在经济活动中以非社会主义的方式经营,但要有限制和规范。
这是为了满足一些民族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国家基本经济的稳定。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党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
党员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增强党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纲领。
这个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4考研政治必背考点
2024考研政治必背考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观
3.意识观
4.实践观
5.运动观
6.矛盾观
7.真理观
8.社会历史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科学发展观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全面深化改革
5.全面依法治国
6.全面从严治党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
3.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4.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
5.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
3.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4.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2.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3.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
4.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
5.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学是考研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二、政治经济学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
3.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3.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五、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的类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六、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力量。
2.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3. 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七、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八、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
2. 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实践的深化。
3. 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结束语: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生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理论内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考研政治学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哲核心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哲核心知识点考研政治马哲核心知识点大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考研政治马哲唯物论知识点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202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
202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1500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考研政治中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202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产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革命性。
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立统一和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
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3.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是解释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
4. 马克思主义的立体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等核心内容。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1.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特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 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连续发展过程。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六大知识点串联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六大知识点串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唯物史观。
本文将通过六大知识点来串联考研政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即唯物史观。
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和观点,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知识点二:马克思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唯一不可分割的。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而意识则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表达。
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知识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社会的进步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产生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路径。
知识点四:唯物史观的价值观和实践观唯物史观注重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逐步实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物史观还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倡导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信仰,并注重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知识点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区别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立场。
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对于物质和精神的看法: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性,在物质世界中精神是物质世界所必不可少的属性;唯心论则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自由发展的结果。
•对于认识的看法:唯物论主张“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认为人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逐渐达到的;唯心论则认为先有思维,后有客观世界,认为人的思维能够直接认识到精神世界。
•对于自然规律的看法:唯物论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客观性,建立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唯心论则认为自然规律是外在的、被动的,不具有独立的客观性。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
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对立统一的法则:万物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既对立又统一。
•质量互变的法则: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事物经过数量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以否定之否定为特征的运动规律: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肯定,也存在着否定,而且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进行否定之否定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为指导的社会理论体系。
下面主要讨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制度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企业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使用工人的劳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力,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削来获得利润。
•价值规律和增殖规律:价值规律表明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增殖规律则表明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加速经济扩张的步伐。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一)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背诵笔记陈闫编写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序论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论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2024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4考研政治核心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目录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点 (1)第二部分分析题考点 (12)(一)“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2(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守正创新” (13)(三)“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14)(四)“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 (16)(五)“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16)(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17)(七)枫桥经验、浦江经验 (18)(八)战略思维能力 (19)(九)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 (19)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点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2.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它理论的根本特征。
3.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4.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5.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一切观念都有原型,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考研政 治马克思主 义哲学重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板块,理解和掌握其重点内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例如,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现象,都是基于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错误的观念可能导致研究方向的偏差。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是一种矛盾关系,它们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就像我们学习知识,每天积累一点是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既有保留又有克服。
比如,社会制度的变革,新的制度往往保留了旧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同时克服了其弊端。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实践中的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是否正确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错误的认识可能导致工作失误。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哲学。
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理论根据。
2.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标志;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3.主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主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是指实践主体,指导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原则。
实践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机结合,要了解社会意识的特点,就必须了解社会存在的特点;要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还必须了解社会意识是相对独立的。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关系的物质支撑。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活动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驱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阶级及阶级斗争阶级是指社会上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社会集团。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的创造力,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3.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二、毛中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三、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个人品德修养2. 法律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法律的一般原理-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2. 世界政治-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国际安全与合作3. 中国与世界-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附录: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2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后记本文档旨在为考研学生提供一个关于政治知识点的复习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
观。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共性与个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1)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
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三观)
(4)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一)
(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二)。
(1)物质---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
(2)客观实在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5)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6)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三环节:目的、手段、结果反馈。
(7)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二)
(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被动者)
(3)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二)★★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从起源看,意识-> 动物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
(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
7,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二)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二)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与系统(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是客观的普遍的。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其中最主要特征:整体性。
(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过程性(三)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即新陈代谢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创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
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