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备考要点-38页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备考要点(一)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等)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通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条件。
4、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5、经济基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6、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用这些观点指导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7、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辨析题1、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只能成为经济规律的奴隶。
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第一,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正确的。
第二,然而,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之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它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所以人们可以改造它。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者制订它。
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科技也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
马政经各章复习重点
马政经各章复习重点各章重点难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马政经知识点
马政经知识点马政经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马政经的学习对于理解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以及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马政经基本概念”、“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马政经的现实应用”三个方面来介绍马政经的知识点。
一、马政经基本概念1.马政经的定义:马政经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核心内容,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马政经的基本观点:马政经认为,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3.马政经的核心概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政经的核心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拥有的生产工具、劳动能力和生产经验的总和;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权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等。
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价值理论:马政经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理论:马政经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核心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3.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政经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将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最终导致无产阶级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马政经的现实应用1.经济发展实践:马政经理论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建设:马政经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强调无产阶级的主导地位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3.全球化背景下的马政经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政经理论也需要与国际经济关系相结合,研究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总结起来,马政经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精)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精)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来源:文都图书2016年考研落下帷幕,政治作为公共课的一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门考试,所以我们要多总结归纳一些考研政治理论知识,各门课程穿插复习,多看多记,充分利用时间。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马政经中的重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 7题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的。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和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考研政治--(马政经部分)考点整理
考研政治--(马政经部分)考点整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不是为了交换●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经济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私有制,个体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私有制,雇佣劳动●商品及其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劳动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商品的自然属性,有用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决定商品交换价值比例的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才具有价值●都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关系●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对立关系●对于同一商品所有者来说,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注意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是同时进行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注意区分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时间,个人劳动生产率,个人劳动生产时间之间的关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需不需要培养和训练技能)●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实现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不是货币,纸币是价值符号●职能:●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金属货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国际上。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生产力最活跃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
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导,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科学指南。
它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真理的根本条件,也是直接与间接实现工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武装。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3.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创造,是一切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演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
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社会。
5.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和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前研究和发展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精)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来源:文都图书2016年考研落下帷幕,政治作为公共课的一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门考试,所以我们要多总结归纳一些考研政治理论知识,各门课程穿插复习,多看多记,充分利用时间。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马政经中的重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主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有的态度等内容。
共分为81个知识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主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有的态度等内容。
共分为81个知识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
1、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得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得过程与人与人之间发生得相互关系得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得就是几个行人在瞧一家饭店外贴得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您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得寓意有A、生产者与消费者就是相互依存得B、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得同一性C、利己就是人得一切活动得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得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得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7题)生产力得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劳动力、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得作用就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得。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与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得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得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得总与构成该社会得经济基础。
生产力就是生产得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得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发展必然要求调整与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得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阻碍生产力得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确切地说就是生产关系总与。
它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得。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作为生产关系本质得经济制度与作为生产关系具体形式得经济体制。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任务就是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得、本质得、必然得联系与发展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要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二、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包括劳动者本人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家属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三、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趋于贫困化,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1. 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等。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者必需消费品价值的那部分。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劳动者只能以劳动力的形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3. 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
这种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最终爆发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下跌、失业增加等。
4.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
无产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生产资料,只能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群。
作为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阶级,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动力和潜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无阶级社会。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
同时,它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
6. 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现实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撑。
马政经全文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选择1.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
P42.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
P63.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P9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P1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重点)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P127.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P13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9.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10.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
11.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P161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P20答题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
1、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得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得过程与人与人之间发生得相互关系得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得就是几个行人在瞧一家饭店外贴得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您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得寓意有A、生产者与消费者就是相互依存得B、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得同一性C、利己就是人得一切活动得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得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得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7题)生产力得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劳动力、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得作用就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得。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与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得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得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得总与构成该社会得经济基础。
生产力就是生产得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得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发展必然要求调整与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得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阻碍生产力得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确切地说就是生产关系总与。
它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得。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作为生产关系本质得经济制度与作为生产关系具体形式得经济体制。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任务就是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得、本质得、必然得联系与发展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马政经全文重点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选择1.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
P42.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
P63.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P9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P1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重点)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P127.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P13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9.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10.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
11.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P161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P20答题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采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
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点,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马哲政治经济知识点整理
马哲政治经济知识点整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①资本主义基本生产关系确立;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①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②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的两大发现①历史唯物主义;②剩余价值理论。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①辩证唯物主义;②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或者说是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①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②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经济规律也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①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③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一、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②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成其为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
来源:文都图书
2016年考研落下帷幕,政治作为公共课的一门,是不可忽略的
重要一门考试,所以我们要多总结归纳一些考研政治理论知识,各门课程穿插复习,多看多记,充分利用时间。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马政经中的重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
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
浪潮为主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有的态度等内容。
共分为81个知识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
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
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7题)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的。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和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
费品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社会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价值增值。
发达商品经济又可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不仅劳动产品成了商品,而且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推动了社会一切劳动产品都采取了商品这一社会形式。
6.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7.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具体劳动具有质的差别。
具体劳动虽然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它是商品生产社会中特有的范畴。
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不是指两种劳动,也不是指两次劳动,而是指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价值。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9.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时间。
商品价值不是个
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这个换算是通过交换、通过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
10.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
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件数增加,而因为价值总量不变,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下降。
反之,就上升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AB」(2008年多选题第21题)。
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它决定了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之间的矛盾,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矛盾都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
它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这一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1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发展的结果。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出现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这种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
「B」(2007年单选题第5题)。
13.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由此产生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现金
「C」(2005年单选题第5题)。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无需现实的货币,只需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被贮藏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形态的货币,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仅仅是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货币即具有实在价值的金银。
支付手段是指在赊购赊销即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时,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的职能以及用来支付租金、利息、税金和工资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发挥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代表的作用,它是货币上述各种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和运用。
上述我们总结归纳了马政经中的重要知识点,这些都是考试中会
考察到的高频考点,建议我们在记忆知识点的同时,多做练习,强化巩固,考研政治的学习,要求我们在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过几遍知识点,接下来,做题强化,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点,掌握答题方法和策略,最后,冲刺练习,多做模拟题预测题。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蒋中挺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全书》认真准备吧,一分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