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流简介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https://img.taocdn.com/s3/m/1ff9f8c45fbfc77da269b11f.png)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
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
汾水千里古韵长,菏泽三晋丰饶乡。
曾经的汾河水量充沛、水质清纯,汾河流域林海茫茫、溪流淙淙。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
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
《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西流注入河(黄河)。
”《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
”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
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走进汾河,就是走进了历史与现实。
虽然历史的汾河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在遥远的文学辞赋之中,我们还能看到汾河的“前世”。
汉武帝刘彻在他的《秋风辞》里描述汾河:“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
”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太原早秋》中借汾河抒情:“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山西主要河流
![山西主要河流](https://img.taocdn.com/s3/m/800c231a866fb84ae45c8d82.png)
山西主要河流
山西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
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
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全长694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
母亲河黄河(汾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山西河湖印象之——岚河
![山西河湖印象之——岚河](https://img.taocdn.com/s3/m/51d9feaf0029bd64783e2c1d.png)
流域 地 势 大体 为 西 北 高 东 南 低 ,北部 与西部 大都 是高 山峻岭 , 东部 与南部 为黄 土丘 陵 阶地 区, 地 形 虽破 碎 , 但 地 势较 为 平 缓 , 土质
较好 。
卧羊沟 一带 。 出沟后 , 由北 而南经
寨上 、 坪 上 与马 涧 、 正道两村间到
洞 ( 海拔 20 5 0m) 山前 的下艾 蒿
沟 ,河长 3 3 k m, 流 域 面 积
3 4 0 . 3 k m ,建 有 蛤 蟆 神 水 库 ( 小
条河流。 发源于山西省岚县北部马 头 山冰 冷 沟 , 于娄 烦县 静游 镇东 注 入汾河。 《 水经 ・ 汾水注》 日: “ 秀容,
县县政府所在地东村镇。 在城东南 高崖湾 村有上 明河 、普 明河 汇入 。 上 明 河 源 出 岚 县 城 西 北 部 约
1 8 k m 处 的 野峪 和 阎家沟 一 带 , 河 长2 1 k m, 流域 面积 1 3 7 k m 2 。普明
量为 6 8 5 5万 m , 多年平 均年 输 沙 量6 3 8万 t 。1 9 5 4年在 上静 游建 立
岚城 河 于 岚 县城 外 汇 集 上 明 河、 普 明河之 后 , 即为岚 河。 干流 向 东南流 , 经圪 埚村 、 社科 ( 乡) 、 荆 峪 堡、 葛 铺 到 曲立 村 出岚 县 , 入 娄 烦
有上 明河 、 普 明河 、 龙泉河 。 岚 河干 流 河 长 1 8 . 5 k m, 流 域河。 岚 河 在 娄烦 境 内 向东 南流 过 上 静 游 村
( 此处 1 9 5 4年 6月建 有 上 静 游 水 文站 , 该水 文站 为 区域 代表 站 ) , 到 静 游镇 ( 原名 下静 游 ) 东 的汾 河 水 库库 尾末端 汇入 汾河 。
尧河旅游景点
![尧河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47a7f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2.png)
尧河旅游景点
尧河是中国山西省的一条河流,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尧河流域的一些著名景点:
1. 其源头尧山:尧山传统上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个帝王尧的陵墓所在地,因而被视为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
尧山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峰,游客可以在山上欣赏美景并参观尧山庙。
2. 忻州尧庙: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纪念尧帝的重要场所。
尧庙占地面积广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了解尧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的好地方。
3. 太原尧化古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充满了浓厚的尧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古街,欣赏古建筑,并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
4. 吕梁尧都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是尧帝治理北方的都城遗址。
这里有尧城遗址公园,游客可以参观古代城墙、宫殿等建筑遗迹,了解尧帝时代的历史。
5. 大同尧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纪念尧帝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尧庙。
尧庙内有尧像、尧牌坊等,游客可以参观并了解尧帝的故事和传说。
以上是尧河流域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探索这些景点的同时,了解尧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
山西的水域风光
![山西的水域风光](https://img.taocdn.com/s3/m/b5b4fb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7.png)
山西的水域风光引言概述:山西是一个拥有丰富水域资源的省份,其水域风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山西的水域风光,包括山西的河流、湖泊、水库、水利工程和水上活动等方面。
正文内容:1. 山西的河流1.1 黄河山西是黄河上游的重要一段,黄河在山西境内形成了许多壮丽的景观,如黄河大峡谷、黄河壶口瀑布等。
1.2 汾河汾河是山西的第二大河流,沿岸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如汾河大峡谷、汾河湿地公园等。
2. 山西的湖泊2.1 平遥古城的赵庄湖赵庄湖是山西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2 大同的云冈水库云冈水库是山西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周边风光秀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观光、垂钓的好地方。
3. 山西的水库3.1 岢岚水库岢岚水库位于山西西南部,是山西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周边山峦起伏,风光秀丽,是游客度假、钓鱼的好去处。
3.2 侯马水库侯马水库是山西的一座大型水库,水库蓄水量大,水域辽阔,周边山峦起伏,景色优美,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 山西的水利工程4.1 五台山水利工程五台山水利工程是山西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引水灌溉,为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
4.2 邯郸水利工程邯郸水利工程是山西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引水调节,为山西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
5. 山西的水上活动5.1 划船山西的水域风光适合进行划船活动,游客可以在湖泊或水库上划船,欣赏周边的美景。
5.2 钓鱼山西的水域资源丰富,适合进行钓鱼活动,游客可以在河流、湖泊或水库中垂钓,享受钓鱼乐趣。
总结:综上所述,山西的水域风光丰富多样,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水利工程和水上活动等方面。
黄河、汾河等河流,赵庄湖、云冈水库等湖泊,岢岚水库、侯马水库等水库,五台山水利工程、邯郸水利工程等水利工程,以及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都各具特色,给游客带来了美妙的体验。
山西的水域风光无论是在景色还是在活动上都值得一探。
汾河水系
![汾河水系](https://img.taocdn.com/s3/m/fa7ff4aafd0a79563c1e72c8.png)
走向汾河发源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流经(忻州市)宁武、静乐、(太原市)娄烦、古交、万柏林、阳曲、尖草坪、杏花岭、迎泽、晋源、小店、清徐、(吕梁市)文水、孝义、(晋中市)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临汾市)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运城市)新绛、稷山、河津、万荣6市29县(市、区),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汾河干流具体流向情况是:一、忻州:汾河发源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汾河出源头,左岸与洪河汇合后改为西南流,再南流出宁武县,进入静乐县境内。
汾河过静乐县城区,西南流左岸接东碾河、右汇西碾河,下过静乐水文站,南流进入娄烦县。
二、太原:在静游镇东北500米处汇入上游最大支流岚河。
汾河过静游穿过一段长约4千米的石灰岩峡谷河段,到达汾河水库,水库坝址在杜家曲村。
汾河在龙尾头进入古交市境内,接纳了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大川河,过古交市区到寨上水文站,其下因受石千峰阻挡,汾河流向改为东,河道迂迥曲折,峡谷夹岸,在河南村下游流出古交市。
一直向东北流去,至柏崖头汾河右岸接纳柳林河后便进入汾河二库库区。
出汾河二库流向改为东南。
至此为上游段。
-------------------------------------------(上游)汾河出兰村峡谷,有兰村泉汇入,下游500米,有汾河一坝引水枢纽工程,它是汾河中游干流河道唯一的拦河堆石溢流坝,是在古代水工建筑基础上多次改建而成的现代水利灌溉工程汾河灌区的上游引水口。
汾河过一坝南流,至南北固碾村附近左岸接纳杨兴河。
汾河再南流进入太原城区。
该段两岸从胜利桥上游155米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千米,于1996年至2000年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综合整治与美化,建成带状的滨河胜景,改善了城市环境。
汾河出太原城区南流,西南25千米悬瓮山下,有晋祠泉汇入。
汾河再西南流,潇河注入。
汾河再下进入清徐县境。
三、吕梁经汾河二坝,出清徐,流淌于祁县、文水县之间。
沁 河
![沁 河](https://img.taocdn.com/s3/m/602032d233d4b14e852468ac.png)
沁河一.涧流基本情况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晋、豫两省,它发源于霍山东麓沁源县王陶乡的二郎神沟西北部的将台上村西,源头分水岭高程为2300m左右,河流在太岳山崇山峻岭间蜿建南下,经临汾市安泽县、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入河南省汇入黄河。
干流全长485km,其中山西省境内363km。
长治市境内从北至南汇集了聪子峪河、赤石桥河、紫红河、白狐窑河、狼尾河、柏子河、青龙河等流域面积大于l00km2的7条支流,至中峪乡龙头村流出长治市境,出境后在安泽县又汇入了发源于长治市长子县的兰河。
沁河在沁源境内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属暴雨型山区河流,河道水量来源主要是雨季积蓄的洪水径流和沟溪泉水,河道流量受年份和季节影响较大,年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
沁河在长治市境内流域面积为2283 km2,包括沁源县的大部、长子县、屯留县、沁县的一小部分,主河流长为98km,河道纵坡为l6.6‰。
总体来说,沁河在境内河型呈树枝状,各支流汇集了流域内的山泉溪水,最后汇入沁河主干。
沁河的河床基本属于砂卵石,且有个别支流或部分河段的河扇乏属于基岩,相对说沁河河床稳定性好,一般非汛期时河流较为稳定。
二。
流域地形地貌沁河流域的地形态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中部和南部地表起伏比较缓和,流域海拔多在1000m~2000m之间,最低处是流域南端龙头的沁河河谷,海拔939m,最高处为太岳山主峰牛角鞍,海拔2523m,高差1584m。
沁河流域是个土石山区,属黄土高原,流域内自然情况复杂,地貌多种多样,有高山、深沟、丘陵、河谷地。
其中山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85%;丘陵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6%;平川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9%。
流域的西北部为奥陶纪的灰岩山区,流域的中部和东部为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碎屑岩。
沁河流域自然植被好,地表侵蚀模数较小,流域内森林总面积140千hm2,森林覆盖率达52%。
沁河流域是山西省东山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之一,木材总蓄积量431.5万m3,森林种类繁多,且为针阔、混交、荞灌相生、苗木相呈。
滹沱河简介
![滹沱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5144d17a76e58fafab003f0.png)
编辑本段河流简介滹沱河流经区域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驼”)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
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
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
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
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
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
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编辑本段自然条件滹沱河风光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
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
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
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
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
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
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
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
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增添:山西八大水系
![增添:山西八大水系](https://img.taocdn.com/s3/m/796f81c350e2524de5187e8f.png)
涑水河
黄河水系 沁 河
三川河
昕水河
汾
河
基本情况
山西最大的河流,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长710公里。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子山下的水母洞,流经六个地市,34 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
流域面积 39741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 41%的人民。
清漳河主要流经于太行山区的石灰 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水较清。 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地区,水色浑 浊。 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 合后称漳河。
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
万木下汾河
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 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均是经汾 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 史书称“万木下汾河”。 1963年河津缺粮,政府调集二十艘 船只经汾河运送粮食,这成为汾河 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航运。
涑
水
河
基本情况
涑水河是晋西南最大的河流,黄河一级 支流,发源于绛县横岭关,流经绛县、 闻喜、夏县、运城、临猗、永济,后经 伍姓湖注入黄河,全长 196 千米,流域 面积5548平方千米。
“闻喜”之名 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 臣到河东郡汾阴(今万荣县)祭祀 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 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汾河泛舟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 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祭祀后土后,泛舟汾 河,饮宴中流,时值秋风萧飒,
山西水系概况
水系特征
山西地处山地、高原地区,总的地势北
高南低,由北向南、向东、向西三个方 向倾斜,省内水系呈放射状向黄河及华 北平原发散,分别属于黄河、海河两大 水系。
百科知识精选桑干河
![百科知识精选桑干河](https://img.taocdn.com/s3/m/0a4d0cff90c69ec3d4bb75ee.png)
名称:桑干河英文名:Sang-kan River别名:Sangkan Ho或Sanggan He长度:506千米主要支流:壶流河、御河、浑河流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桑干河(Sang-kan River,亦作Sangkan Ho或Sanggan He)。
又名桑干河、治水、湿水、索涫水、小黄河、浑河。
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由上游源子河、恢河在朔城区马邑汇合后为桑干河,流经朔城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在怀仁县古家坡附近进入大同市,经河北省汇入永定河。
朔州市界以上流域面积8618平方公里,省界以上流域面积为17744平方公里,河道长度为241km,其中朔州段长为124km。
在朔城区东榆林村建有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6500万立方米,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3430平方公里。
本段河道主要支流有两条即黄水河与浑河,分别于应县西朱庄、怀仁县新桥附近汇入桑干河。
并在干流东榆林水库下游罗庄、黄水河入汇口下游西朱庄附近分别设有两个水文测站。
东榆林水库下游至怀仁县新桥(浑河入口),全长81.3千米。
河流流域发源地桑干河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北部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靠近长城。
两河在朔州朔城区马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
桑干河流经朔州市、大同市,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
桑干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公里,流域面积达17142平方公里。
桑干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走向河流先沿槽谷同恒山走向平行流向东北,之后在河北省宣化附近折向东南,进入华北平原的北京地区。
桑干河经北京南部流向天津,在那里注入海河,尔后流入黄海的一个大海湾——渤海。
治理古代治理桑干河上游河段流经干旱的山西北部黄土高原,称之为桑干河。
其下游常遭洪水之患,因而常改变河道,故原俗称无定河。
17世纪末,在采取广泛的防洪措施之后,下游始称永定河。
此后,在1698、1726、1751年和19世纪又陆续采取了进一步的防洪措施。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5e8c00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7.png)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1. 引言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山西省水资源公报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介绍山西省水资源的现状、分布、利用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概述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区域。
该省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非水源区。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3. 水资源概况山西省的水资源总量较少,常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700毫米。
全省河流总长约为16,500公里,河网密布,河流以黄河为主要水源。
此外,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储量较大。
4. 水资源分布山西省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太行山区。
黄河是山西省境内最重要的水源,沿黄河流域有许多城市和县镇依靠黄河提供生活用水。
太行山区则是山西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为山西省的河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5. 水资源利用情况山西省水资源的利用率较高,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
农业灌溉是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大量水资源被用于农田的灌溉。
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也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6.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为了保护山西省有限的水资源,山西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查,了解水资源变化趋势和利用情况。
•制定和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规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水环境治理,防止水污染。
7. 结论山西省水资源公报通过对山西省水资源的概述、分布、利用情况和保护管理措施的介绍,展示了山西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山西省将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为山西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山西河湖印象之——涧河
![山西河湖印象之——涧河](https://img.taocdn.com/s3/m/f4868d6e0b1c59eef8c7b4bc.png)
烦 国曾建都于此 , 后被赵武灵王所破 , 现城垣残迹 犹 存。 遗址 曾出土春秋战国的陶器 、 刀戟、 铜剪头和战马 骨骼等。河过马家庄( 乡) 、 边家庄后, 到大夫庄南侧再
纳细米河( 源 于 皇姑 山东 麓 , 流域面积 1 1 9 k m , 河 长 2 9 k m) , 在村西官帽圩梁上有面积 6 2 0 0多 m 2 的战国 时期墓 群 。大 夫庄 河对 岸 的娄家 庄 村有 “ 戒赌碑” , 系
苇院坪 村 纳 支 流 西 川 河 ( 源 于酱 菜 山东 麓 的柳 林 寺 沟, 河长 l 8 . 5 k m, 流 域 面积 1 3 6 k m , 由西 往 东流 向涧
流域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 1 0 m m,多年平均年水 面蒸 发 量 1 9 0 5 mm,年 平 均 气温 6 . 8 ℃ ,极端 最 低 气 温一 2 3 . 8 c I = ( 1 9 7 8 . 7 . 8 ) , 最高气温 2 3 . 8 ℃( 1 9 7 8 . 2 . 1 6 ) , 无
米河三条支流 , 多发 生在汛期的 6 —9 月。 2 0 0 3年 ,娄烦县对 涧河流域县城 段进 行综合治
理 ,建 成浆砌 混凝 土重力 防护堤坝 1 2 k m,护底 坝
4座 , 疏 浚 河槽 5 k m, 维修 旧坝 1 2 0 I t - e l , 加 高培 厚堤 坝
到处 古树 参 天 , 松柏 苍 翠 , 盛 夏 仍 有 万年 冰 川 , 是 绝好
美化整治, 假 山喷泉、 绿树花草布局美观大方。 两岸绿 树成 荫 , 清 新 宁静 , 为县 城人 民休 闲娱 乐 的好 去 处 ; 如 有超标准 洪水通过 时,两侧绿化 带作为过水断面泄 水。 治理后的涧河景 区集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
黄河在山西段的水文特征
![黄河在山西段的水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ef42f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f.png)
黄河在山西段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黄河山西段的水源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同时也有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补给。
径流量:由于山西段位于黄河中游,其径流量受到上游来水的影响。
径流量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夏季由于降雨较多,径流量较大,而冬季由于降雨较少,径流量较小。
含沙量:黄河山西段的含沙量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冲入河中。
含沙量的变化也受到降雨、径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河道特征:黄河山西段的河道较为弯曲,河床宽度较大,河流流速较慢。
在枯水期,河床可能会裸露,而在洪水期,河水可能会溢出河道。
凌汛:在初冬和初春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黄河山西段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黄河在山西段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水源多样、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高、河道弯曲且河床宽度大等。
这些特征对于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永定河入什么海最后去哪里
![永定河入什么海最后去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46f47e2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e.png)
永定河⼊什么海最后去哪⾥永定河⼊渤海。
永定河发源于⼭西省宁武县管涔⼭,全河流经⼭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在天津汇于海河,⾄塘沽注⼊渤海。
永定河⾄塘沽注⼊渤海永定河发源于⼭西省宁武县管涔⼭,全河流经⼭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在天津汇于海河,⾄塘沽注⼊渤海。
是海河⽔系北系的最⼤河流,流域⾯积为 47016平⽅公⾥。
上游源于⼭西省宁武县的桑⼲河,在河北省怀来县纳源⾃内蒙古⾼原的洋河,流⾄官厅始名永定河,流域⾯积5.08万平⽅公⾥。
流经⼭西、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海河,注⼊渤海。
主要⽀流有壶流河、洋河、妫⽔、清⽔河等。
上游有两⼤⽀流,南为桑⼲河,发源于⼭西省宁武县管涔⼭;北为洋河,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汇合于河北省怀来县夹河村,开始称永定河。
发源于北京延庆县的妫⽔河也流⼊永定河。
上游处在太⾏⼭、阴⼭、燕⼭余脉、内蒙古黄⼟⾼原,海拔 1500⽶以上,植被、地形、⽓候条件差,有⼋个产沙区,⼟壤侵蚀严重是永定河⽔泥沙含量极⼤的主要来源。
下游从三家店出⼭,⼊京津平原到渤海⼝,形成古道洪冲积扇⾯,海拔在 25 ⽶⾄ 100 ⽶之间,在近 80 公⾥的流程中⽔流相对平缓,泥沙⼤量沉积,⾄河床⾼于地⾯,历史上改道多次,极易发⽣漫溢决⼝。
1985 年永定河被国务院列⼊全国四⼤防汛重点江河之⼀。
从三家店以下⾄天津的⼊海⼝,河道全长⼤约200公⾥,在⽔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卢沟桥、卢沟桥⾄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永定河东去不仅为了⼊海千条江河归⼤海,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家乡的永定河也是如此。
然⽽,这条北京的母亲河,她的东去,不仅是为了投⼊那胸怀宽⼴的⼤海,它穿峡越⾕汹涌澎湃地向东,更是为了传播和炫耀让⼈觉醒的信仰;让⼈弘扬的精神;让⼈怀念的情感;让⼈流连忘返的⼭⽔寺庙和各种古风民俗。
这些寺庙民俗⽂化、古村古道⽂化、⼭⽔⽣态⽂化和其他的⽂化,汇聚⼀起使得永定河畔的京西成了⼀个离北京⽐较近的旅游胜地。
山西省河流水系
![山西省河流水系](https://img.taocdn.com/s3/m/e5794e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6.png)
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
地下水资源量
出入境水量
全省1980~2000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81.74亿m/a。其中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即降雨入渗补给量为79.43 亿m/a。全省1956~2000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86.35亿m/a,平均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即降雨入渗补给量为 84.04亿m。
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0.91亿m/a,其中盆地平原区孔隙水25.4亿m/a,一般山丘区裂隙孔隙水 5.78亿m/a,岩溶山区岩溶水19.73亿m/a。
山西省河流水系
山西省境内河流水系
01 综述
目录
02 水资源量
山西省四周都为山河所环绕,有“表里山河”之称。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的地形条件,使得山西拥有众多的 河流,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使山西成为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省内黄河流域面积97 138km2,占全省面 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 133km2,占全省面积的37.8%。
:漳河属海河流域,在山西境内分清漳河、浊漳河两支。清漳河又分为东西两源,流至左权县上交漳东南汇 合后称为清漳河,流至黎城县下清泉村而入河北,河长146km,省境内流域面积3752km,浊漳河有南、北、西三 源,汇合后为浊漳河,流经黎城县,至平顺而入河北省,在山西省境内河长206km,流域面积 km,两支流在河北 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
:桑干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的主要支流,其正源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北麓的庙儿沟,与源子河汇流后始 称桑干河。干流流经忻州、朔州、大同3市7县,于阳高县尉家小堡入河北省境,山西省境内河长250km,省内流 域面积km。主要支流有恢河、源子河、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滹沱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繁峙县东北的泰戏山,向西流经五台山北麓与西麓,流 入忻定盆地。在忻州与原平的交界处受阻于金山折向东流,切穿太行山脉流入河北省归入海河支流子牙河,省境 内全长319km,流域面积km,河道纵坡2.17‰,较大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等。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ea32f185f0e7cd1842536c4.png)
山西晋城境内河流简介1、沁河又名沁水,古称洎水。
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河流。
属黄河支流。
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向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济源县,在武陟县汇入黄河。
全长458公里,流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
山西省境内长360公里,流域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
在晋城市境内长约160公里,流域面积4606平方公里。
沁河上游山高坡陡,多为石质山体,水力资源丰富,但灌溉效益不大中游多为土石丘陵及河谷盆地,沿河多有泉水涌流,晋城、高平一带为土壤肥沃泽州盆地;济源县五龙口以下为冲击平原,灌溉便利,但河床高出地面2~4米,常有洪灾威胁。
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阳城河、瑞氏河等。
河水流量较大,年径流时17.8亿立方米。
沁河流域,尤其是上游,植被覆盖率大,河水含沙量年均每立方米6.95公斤,为山西省8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少的河流。
从河源至五龙口,河道长390多公里,谷深流曲。
其中阳城县润城至五龙口段,两岸多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办资源丰富,蕴藏量约31万千瓦。
沁河流域已建成中型水库5座,水力发电站、小型水库、电灌站多处。
HL1、东河沁河支流。
俗称山交河。
发源于浮山县横岭,自西向东,于东垛出浮山境,入沁水县,注入龙渠河。
全长约30公里。
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HL2、县河沁河支流。
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
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
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
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
河水落差大,坡陡流急,流域内植被条件差,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多年平均来水量0.497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67立方米/秒。
建有多处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4000余亩。
主要支流::①梅河,发源于沁水县云台山脚下,流经王寨、城关乡,注入县河,长16.2公里。
流域面积98.9平方公里。
②杏河,发源于沁水县关门岭,流经杏峪、城关乡,汇入县河,长20.5公里。
大同饮马河简介
![大同饮马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4f730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9.png)
大同饮马河简介
饮马河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是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
它发源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广灵县境内,流经大同、太原、晋中等城市,在太原市阳曲县注入黄河。
饮马河是大同人民的母亲河,它贯穿大同全境,在山西中部偏西,和汾河、桑干河汇流于石拐后称黄河。
它的源头是海拔1900米的大马营子山。
饮马河全长1081公里,流域面积达
40773平方公里。
饮马河有两条干流,分别是:北流的浑河和南流的桑干河。
浑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山脉,经大同流入山西省。
而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山区,经大同流入内蒙古自治区。
大同饮马河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去,在大同城西30公里处
注入黄河。
大同饮马河主要支流有:东流的清水河、西流的浑河、南流的浑源涧沟、北流的浑源峪沟等。
浑源涧沟
浑源涧沟位于大同市和大同市南郊区之间,发源于大同和阳曲交界处的山岭上。
—— 1 —1 —。
山西河流简介[整理]
![山西河流简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3478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1.png)
00000山西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
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
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
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
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
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
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
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
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
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
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
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 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
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
汾河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
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
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
《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西流注入河(黄河)。
”《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
”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
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
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
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文中的少水即沁河,当指端氏附近河段。
沁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部绵山东麓的二郎神沟,流经郭道镇境后与北源赤石桥河、东源紫红河汇合。
这与《水经注》的记载完全相合:“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
三源奇注,经泻一隍,又南会三山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郦道元在注中把沁河东源紫红河作为正源,所以说沁河发源于羊头山。
羊头山亦称谒戾山,横亘于武乡、沁县、平遥、沁源交界处,赤石桥河与紫红河皆发源于此山,在郭道镇境与正源相汇,故曰“三源奇注,经泻一隍”。
沁河南流经交口村有白狐窑河从东汇入;在河西村有狼尾河从西汇入;在中峪乡龙头催有西川河从西汇入,故曰:“又南汇三水”。
同时又有两岸溪涧不断注入,故曰“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这最后流经大南村出沁源县境。
沁河又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境。
再经济源、沁阳,在武陟县西营附近注入黄河。
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
在山西境内长363公里,流域面积9315平方公里。
沁河是山西省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
涑水河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陈村峪。
《水经》:“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注曰:“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
”涑水河向西南流经山西省的闻喜县、夏县、运城市区、临猗县至永济市伍姓湖,在弘道园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多平方公里。
涑水河主要支流为姚暹渠,605~607年(隋大业年间)都盐吏姚暹为保护盐池重修而得名。
姚暹渠源于闻喜,流经夏县、运城,绕盐池东侧和北侧至永济入伍姓湖,为季节性河流。
三川河由北川、东川、南川汇流而成,故名三川河。
干流在山西省离石市以上称北川,发源于吕梁山北段西麓方山县的赤坚岭,流经方山县城,在离石市纳支流东川后始称三川河。
再往下游6公里的交口镇汇入支流南川,然后流经柳林县城。
于石西乡西河口村注入黄河左岸。
河道全长176公里,入黄口高程624米。
东川有两个源头,偏北的一支叫小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脉的骨脊山,流向为东北西南向。
偏南的一条叫大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的神林沟,经吴城镇,以东南西北流向在车家湾汇合小东川后由东向西流经田家会,在离石市汇入三川河左岸。
南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山西省中阳县刘家坪乡凤尾村界牌岭,以北偏西方向流经中阳县城,在离石交口镇汇入三川河左岸。
三川河干流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由河源至圪洞镇(方山县城所在地)为上游,河道长49公里,比降8‰,河谷较窄,川峡相间。
圪洞镇至离石市为中游,河道长52公里,比降4.7‰,此段河谷开阔,川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是当地农业生产基地。
离石市以下为下游,流向转为由东北向西南流,河道长75公里,比降3.8‰。
此段由离石市至交口镇河谷较宽,交口镇以下至柳林县城河谷较窄,河道曲折,川地较少,柳林县城以下至后大成水文站河谷又放宽,平均宽800米左右,后大成以下为峡谷段,河道弯曲,水流湍急。
三川河是晋西汇入黄河北干流左岸诸多支流中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4 161平方公里。
据实测资料统计,三川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若加上柳林县泉水亿立方米共为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亿立方米。
年最大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小年为亿立方米,最大最小比值为3。
多年平均输沙量2908万吨,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更大,最大年输沙量达8350万吨,最小年只有461万吨,最大最小比值达18。
水沙年内分配集中,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左右,汛期沙量则占到95%左右。
沙量往往又多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中,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767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2908万吨,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量6989吨,若按水土流失面积平均,则高达每平方公里10510吨,而局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侵蚀量可高达2万吨。
昕水河昕水河流域位居黄河中游的东岸,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为我国黄土高原主要残塬沟壑分布区。
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的蒲县摩天岭,昕水河河流全长 134公里,在大宁县西注入黄河。
全流域包括蒲县、隰县、大宁、吉县、永和5县的40个乡(镇)和乡宁、交口的个别自然村。
流域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
昕水河流经黄土残塬区,水量不大,含沙量高,大宁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亿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5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2830吨。
桑干河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其上游有源子河、恢河两条河流。
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
两河在朔县与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
桑干河流经朔县、山阴、应县、怀仁、大同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
桑干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公里,流域面积达17142平方公里。
桑干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滹沱(Hutuo)河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
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
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
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
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
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
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
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
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
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
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
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
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
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
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
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滹沱河历史名称多异。
《礼记》称恶池或霍池。
《周礼》称厚池。
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
秦称厚池河。
东汉称滹沱河。
《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
《水经注》称滹沱。
曹魏称呼沱河。
西晋称滹沱河。
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下孤山村一带,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冶镇以下转入太行山东坡,从猴刎入平顶山,经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和灵寿县,自正定县北白店村西入境,经流县内40多个村庄,至大丰屯村北出境入藁城县,经无极、晋县、深泽、安平、饶阳等县,至献县老河口与滏阳新河汇合入海。
漳河漳河在中国的水文资料里,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
虽然流经晋冀豫,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可是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其它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