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原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2)
防止孕产妇死亡措施
![防止孕产妇死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a8ff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9.png)
防止孕产妇死亡措施引言:孕产妇死亡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严重性不容忽视。
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核心措施展开阐述,包括提高医疗设施的质量、加强孕期和产后保健、促进社会教育和行动、加强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一、提高医疗设施的质量医疗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为了改善孕产妇的医疗条件,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医疗设施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确保设施的卫生环境、消毒条件和妇女隐私的保护等。
同时,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培训和聘用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助产士,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有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二、加强孕期和产后保健孕期和产后是孕产妇死亡风险较高的阶段,因此,必须加强孕期和产后保健。
首先,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鼓励孕妇定期去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掌握自身身体状况。
其次,应加强对孕期高危孕妇的监测和干预,针对高龄孕妇、多胞胎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等进行重点关注和指导。
此外,在产后也需加强对孕产妇的监测,避免因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造成孕产妇死亡。
三、促进社会教育和行动社会教育和行动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教育方面,应加强对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包括孕期保健、产后护理、婴儿喂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妇女对孕产妇死亡风险的认知。
此外,也需要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降低意外怀孕的发生。
在行动方面,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关注,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改善妇女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
四、加强监督和评估监督和评估是确保安全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建立孕产妇死亡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监测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还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安全的服务。
同时,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和专业机构应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翠屏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翠屏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5cf11d55270722192ef761.png)
[ 中图分类号 ]R 1 .6 74 6
Al ] ld啦 j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4 3 (0 8 4 2 1 0 03 0 X 20 )0 —07 — 2
teC ueo Maen l et upn h as f tra ahi C llgD c adi D n t n s0叫ne n s ./ un Ynhi / h el nt t n t tn I 山 ; D a og u./ TeH ahIst i s 翔 t i o u
e a l at a o ei wa ao e i s i : T e d c ae o tra r l y Wa o t l ,t e pi r c u ewa b tt c h e  ̄ a e e t s g s t n h p r n in ds ut s h e r s fm en mo t i S n ts b e h I i a s so s r a mo h g ,n x e t i y et so —
I d t n ts o d as ey i o t tt n a c h n ss c o o n r n e r se r a a d i mv e v r ae i n a d i -i h u l h v r mp ra o e h n e t f d a it e f rc u t a d d p e s d ae mp e d l e y rt n i o l oe n e u s n a y n i
因素 有 关 。 结 论 :应 高度 重视 产科 规 范 化 建 设 ,提 高 助 产 机 构 和 人 员 的 素 质 ,加 强 高 危 妊 娠 的 管 理 ,加 强 健 康 宣传 和
健 康促 进 ,对农村及 贫 困孕产妇提 高补助 资金 ,提 高住 院分娩 率。 [ 关键词 ] 孕产妇 ;死亡率 ;死亡原 因 ;对策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全文)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36a5edc281e53a5902ff5d.png)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 为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局、妇幼保健院每年组织评审组专家对孕产妇死亡病例逐个进行死亡分析、评审,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
现对通化市2000~20XX 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忆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20XX年所有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在通化市辖区内死亡的孕产妇。
1.2 方法通过基层保健XX络逐级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及时到现场进行死亡原因调查,2次/年深入进行孕产妇死亡质量操纵监测防止漏报,有关专家对死亡个案逐一评审。
2 结果2.1 孕产妇死亡率通化市2000~20XX年孕产妇死亡40例,同期活产数104447人,平均死亡率为38.29/10万,其中2000孕产妇死亡率为42.55/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8.22/10万;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1 11/10万;20XX 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2.31/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3.23/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1.20/10万;20XX 年孕产妇死亡率31.79/10万。
2.2 死因构成孕产妇死亡40例,其中产后出血1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羊水栓塞5例;脑出血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2例:妊娠合并肝癌1例;产后肝昏迷1例;肺梗死1例;麻醉意外1例。
前4位死因占总数的85%。
2.3 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2.3.1 死亡孕产妇的社会文化状况①年龄分布:年龄最大44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1岁;②地区分布;山区农业户口28例;城镇户口12例;③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例;高中文化l例;初中文化2s例小学文化10例;④职业:38例为无职业的家庭妇女;1例学生;1例工作人员。
⑤计划生育情况:计划内妊娠34例,占85%,计划外妊娠6例,占15%,其中未婚先孕l例,孕1次18例,孕2次11例,孕3次以上10例;⑥经济条件:月收入200元以上为26例,月收入100元以上为10例,月收入50元以上4例。
孕产妇死亡实施方案
![孕产妇死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74f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c.png)
孕产妇死亡实施方案孕产妇死亡是一种可预防的悲剧,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孕产妇死亡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制度。
这包括加强孕产妇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意识,加强孕产妇的定期体检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产妇的健康问题。
同时,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档案,对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干预和治疗。
其次,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护。
在孕期,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孕产妇并进行重点监护。
在产程中,医疗人员要严格执行产妇的分娩计划,确保产妇的安全。
产后,要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和健康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并发症。
另外,提高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孕产妇死亡应急预案,对孕产妇死亡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和处置方案制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技能和处置能力,确保在孕产妇死亡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最后,加强对孕产妇死亡情况的监测和分析。
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孕产妇死亡信息报告和统计制度,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找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和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之,孕产妇死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各方能够高度重视孕产妇死亡问题,共同努力,为孕产妇的健康和幸福贡献力量。
孕产妇死亡常见原因及防治
![孕产妇死亡常见原因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dfbef3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6.png)
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防治遵义红花岗益民医院-马金荣吴瑶2021年8月26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另外还有羊水栓塞、难产、子宫破裂、深静脉血栓栓塞、不平安的人工流产、妊娠期间的疟疾、贫血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等疾病等均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预防孕产妇死亡必须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三个阶段进行。
妊娠期应加强孕期系统管理,合理膳食,及时、定期筛查高危因素,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高危孕妇定时追访,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转诊,适时终止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及高危孕妇的妊娠期限;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及早确定妊娠及妊娠部位,并定期做好孕期保健。
分娩时应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适时正确的处理,针对不同个案进行具体处理,对高危孕妇要求具有助产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亲自处理,接生人员至少是两人;科学测量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密切观察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处理,适时行子宫切除术;严格催产素应用指征,禁止乱用催产素、米索等药物无指征引产;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注重解剖关系,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
注重产后访视,及时发现产褥感染及治疗,降低产褥期发病率。
对于意外妊娠的终止要求是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暴力操作,并注意观察术后出血量,严防术后残留及感染。
杜绝个体非科学接生,实行住院分娩等均是防止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手段。
一、产后出血〔院内出血﹥500 ml即启动应急预案〕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病因: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原因,主要由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肌瘤、多胎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局部残留;3、软产道裂伤;4、凝血功能障碍。
孕产妇死因及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因及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1f9f0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f.png)
孕产妇死因及干预措施
许肖虹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
【年(卷),期】2004(0)7X
【摘要】对湛江市1998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124例孕产妇死亡,平均死亡率为24.62/10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30-39岁
年龄组、经产妇死亡所占比例较高;在家中死亡或转送途中或转送到医院后死亡所
占比例较高;产前保健落实不到位,产前没有检查和产检次数不足5次的占91.93%。
孕产妇死亡原因前6位分别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
产褥感染、妊娠合并肝病。
加强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完善转诊制度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而大力宣传孕产
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及改变群众生育观、尽可能杜绝超生、妥善解决
计划外生育孕产妇保健管理以及对贫困孕产妇的适当扶持等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干预措施
【作者】许肖虹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3
【相关文献】
1.平昌县10年前后孕产妇死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J], 何启
2.介休市8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闫春萍
3.孕产妇死亡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李巨洪
4.沈阳市大东区1999-2011年孕产妇死亡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王晓红
5.2018年儋州市孕产妇死亡病例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潘翠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1a070189eb172ded63b7f2.png)
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摘要】目的:针对边远山区凉山州冕宁片区2009—2010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凉山州冕宁地区孕产妇死亡资料。
2009年死亡6例,2010年死亡4例。
其中8例死于产后出血,一例死于羊水栓塞,一例死于肺栓塞。
死亡孕产妇的首诊地点,分娩地点,死亡地点分别为:家中.中心卫生院.县级二甲医院,州级三甲医院。
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实行贫困救助,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医师的培训,适时转诊,大力宣传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政府加大农村孕产妇补贴,以降低孕产妇死亡数。
【中图分类号】R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3-0034-01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医疗保健水平,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反映孕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而且是衡量产科工作极为重要、敏感、综合性的指标。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卫生医学永恒的主题。
而降低孕产妇死亡和确保母亲安全分娩,成为我国妇幼保健和产科工作的优先领域。
为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对凉山州冕宁地区近两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⑴资料来源:凉山州冕宁地区2009年—2010年间发生的孕产妇死亡,包括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
⑵方法:使用统一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由各地区村级防保员及卫生员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同期孕产妇死亡数,活产数。
每例死亡孕产妇由县级保健院及有关医疗单位妇产科专业人员进行组织评审,明确死亡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死亡因素。
表1孕产妇死亡的比率年度活产数死亡数死亡率[%]2009 1048 4 0.38%2010 1121 6 0.53%表2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构成比率【n{%}】表3死亡孕产妇分娩和死亡地点及其构成比率【n{%}】2结果2.1 孕产妇死亡数及其死亡率:2年期间死亡率比往年有所下降2.2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构成比:在10例死亡孕产妇中,只有2例进行尸检,报告为产后出血DIC死亡,余8例死因系临床诊断,从表中可见2009年孕产妇死亡第一位:产后出血。
南通市2006~200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南通市2006~200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9f98627e21af45b307a8e6.png)
别 、 龄 、 血 及高 球 蛋 白 血 症等 影 响 , 使 在 机 体 反 应 低 下 血 年 贫 即
南通 市 2 0 ~2 0 0 6 0 9年 孕产 妇 死亡 原 因分析 及 干预 措 施
表 皮 细 菌 感 染 的 病 人 滥 用 抗 生 素 的 现 象 。C P的 检 测 不 受 性 R
效 时 C P大 幅 下 降而 WB R C则 下 降 不 明显 , 些 甚 至还 升 高 , 有 这 说 明抗 生 素 治 疗 有 效 时 C P下 降 较 WB R C敏 感 。因 此 在 观 察 疗 效时 , 只要 C P明显 下 降 , R 即使 WB 无 明显 变 化 , 说 明治 疗 C 也 有 效 。因 此 , 床 医生 可 根 据 连 续 检 测 C P的 结 果 , 估 病 情 , 临 R 评 评 估 抗 生 素 疗 效 , 据 C P水 平 的 变 化 来 决 定 抗 炎 药 物 的 剂 根 R 量 , C P下 降至 正 常 时 , 在 R 结束 抗生 素治 疗 。
噬 和 产 生 抗 体 等 方 式 来 抵 御 和 消 灭 入 侵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 当 机 体发生 炎症或 其他感 染性疾病 时 , 刺激 机体引起 WB 可 C总 数 迅 速 增 高 。大 多 数 患 者 在 细 菌 感 染 时 C P与 w B R C都 能 迅 速增 高, 而病 毒 性 感 染 时 则 基 本 正 常 或 轻 度 增 高 。 因 此测 定 C P和 R WB C计 数 都 是 反 映 炎 症 改 变 的 标 志 物 , 可 作 为 判 断 细 菌 性感 均 染 的 一 项 重 要 指 标 。细 菌感 染 早 期 C P值 显 著 增 高 , R 其半 衰期 短 , 体 受 到感 染 时 增 高 时 间 要 早 于 WB 其 增 高 幅 度 与 感 染 机 C, 的程 度 成 正 比 , 感 染 被 控 制 后 C P值 可 快 速 下 降 乃 至 到 正 常 当 R 水 平 。而 wB C计 数 及 分 类 , 部 分 细 菌 性 感 染 时 仍 正 常 或 轻 在 度 增 高 , 以 C P测 定 能 弥 补 W B 所 R C计 数 的 不 足 。C P对 病 毒 R 引 起 的感 染 C P则无 改 变 , R 因此 避 免 对 病 毒 感 染 或 可 能 自限性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论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fad0e35ef7ba0d4a733b70.png)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1-01孕产妇死亡率标志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经多年努力,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孕产妇死亡率由35.24/10万(1996/2000年)下降为19.33/10万(2001/2005年),现将体会及做法报告如下:1 强化政府职能,加强行政干预的力度1.1 政府部门要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在我国,妇女、儿童占人口的2/3,同时,妇女、儿童又是弱势人群,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应从人员和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1.2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
每年组织一次对从事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考核,从而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服务的管理。
2 建立荣誉激励机制,强化履行职责考核2.1 荣誉激励机制《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上款之后同时指出:“对长期在妇幼保健机构从事群体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坚持以业绩为主的原则,给予适当政策倾斜[1]。
”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和肯定。
荣誉是一种对职工工作做出贡献的嘉奖,这种嘉奖主要是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评选等联系起来,主要方法是升迁、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从而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2.2 强化履行职责考试通过强化履行职责考核和聘任管理,实现医护人员职务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通过合理的引进改革人才,深化人才的竞争,不断促进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对全市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严格执行准入制和年度审查制,即对在岗的助产技术服务人员采取持证上岗制度,助产技术人员发布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上岗,每三年重新检验复审合格后换发新证。
加强了对助产技术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为我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法律保证2.3 加强对助产服务的规范管理。
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6ad048be1e650e52ea9974.png)
色葡萄球菌 、 绿假单胞菌 、 草芽孢杆菌 、 孢梭菌各 2 , 铜 枯 生 管
取 符 合 直 接 接 种 法 要 求 的 改 良 马 丁 培 养 基 4管 , 管 装 每
1 , 别 接 人小 于 1 0cu ml 白 色 念 珠 菌 、 曲 霉 各 2 5ml分 0 f/ 的 黑
管 。 其 中 1 接 人 】 供 试 品 , 1管 为 阳 性 对 照 , 规 定 温 管 ml 另 按
三 年 间 无 大 变 化 , 村 高 危 孕 产 妇 管 理 率 有 所 升 高 , 市则 有 农 城
度 培 养 5 , 果 见 表 3 天 结 。
表 2 验证 用 菌 液 的稀 释 级及 接 种 量
落 数 小 于 1 0c / 的菌 悬 液 。取 2 ~ 2 O f ml u 3 8℃ 培 养 7 黑曲 d的 霉 的 改 良马 丁 琼 脂 斜 面 培 养 物 , 0 9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5ml 加 .
・
26 30 ・
J u n lo qh rUnv riy o e iie 2 1 Vo132, o.16 o r a fQiia ie st fM dcn , 01 , N
.Hale Waihona Puke ・预 防 医 学・
2 0 , 2 0 8 ̄ 0 孕 产 妇 死 亡 原 因分 析 与 干 预措 施 探 讨 - 1 0年
法 为 : 供试 出 2 取 1支 , 种 鼍 1 , 种 至 1 接 接 ml 1支 2 硫 乙醇 5 m1 酸 盐 流 体 培 养 基 ( 中一 支 加 入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作 为 阳 性 对 其
有 孕 期 保 健 者 逐 年 下 降 ( 0 3 一 8 . 2 一 8 . 6 ) 9.2 4 6 2 7 。无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0820e3510661ed9ad51f3b5.png)
××医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我县民众多居住农村,文化水平低,对健康知识了解少。
为提高我县妇女的健康水平,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具官方调查,近几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意外死亡是育龄妇女死亡的第一大死因。
其中服农药是农村女性自杀最常采取的手段,其次,交通事故、溺水、坠落等意外事故,约占意外死亡的52%,目前注意交通安全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在妇幼保健工作中,还要加强防范意外伤害的教育,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遇到挫折时能调整自己心理状态,以减少自杀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很不少原因是这些患者往往轻视自身疾病,没有及时就诊、未采取正规的治疗手段,而失去救治机会。
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平时未重视健康体检,不能早期发现肿瘤,而一旦发现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因此开展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有必要。
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主要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
因此建议采取干预措施:①重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文化、卫生、心理、健康保健等有关方面的教育、指导。
呼吁全社会关爱女性,提高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②车祸所造成的早死、伤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家庭、亲属、同事及朋友带来巨大的心理影响。
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减少车祸发生。
③政府加大投人,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及早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同时结合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卫生保健服务;④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在做好妇女各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及心理卫生指导,特别要注意青春期和更年期人群的心理保健,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⑤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提倡住院分娩,尤其要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从而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c219d1476eeaeaad0f330a6.png)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为孕产妇死亡的预防与救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死亡孕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原因,探讨预防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结果: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羊水栓塞以及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构成比分别为40.65%、23.58%、18.70%、10.57%。
123例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者63例,所占比例为51.22%;创造条件可避免者29例,所占比例为23.58%;不可避免者31例,所占比例为25,20%。
结论:随着孕产妇死因构成比的变化及服务需求的提高,探索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以保障母婴安康更显得十分必要,加强医院的产科建设,提高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由于孕产妇死亡年龄较轻,造成潜在损失重大,不仅危害妇女的生命,而且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1]。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公共医疗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各个地区也一直致力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医疗水平、经济的综合性指标,联合国将其列为全球八项千年发展目标(MDG)之一,我国也已将其列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指标之一[2]。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死亡孕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原因,探讨预防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死亡孕产妇,孕产妇平均年龄为23.4±5.1岁,平均孕周为39.8±0.5周,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70例,阴道分娩者46例,进行剖宫产手术者77例。
死亡孕产妇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30天内死亡者,不包括意外死亡的孕产妇。
危重孕产妇管理方案与措施
![危重孕产妇管理方案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0bbd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d.png)
危重孕产妇管理方案与措施一、背景和意义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危重孕产妇的管理和救治是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 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二)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全程管理,分级负责。
3. 科学救治,多学科合作。
三、管理和救治措施(一)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加强孕前、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 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 对高危孕妇进行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3. early pregnancy care: 提供早期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孕产妇营养、心理支持等。
(二)分级管理1. 高危孕妇分级管理:根据孕妇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级别,实行分级管理。
2. 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团队,提供高效、专业的救治服务。
(三)救治措施1. 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建立多学科急救专家团队,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救治。
2. 紧急转诊:对于危重孕产妇,及时进行紧急转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血液保障:加强血液供应管理,确保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输血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四)培训和演练1. 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
2. emergency drills: 定期组织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演练,提高救治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组织领导和协调(一)组织领导1. 成立危急重症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协调工作。
2.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危急重症孕产妇管理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部门协同1. 卫生健康部门要与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密切合作,为危重孕产妇提供综合支持。
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3篇)
![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3373f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d.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母婴安全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孕产妇死亡问题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
本年度,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地区和人群的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为全面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控制水平,现对本年度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总结。
二、孕产妇死亡概况本年度,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X例/十万活产,较去年同期下降Y%。
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为Z例/十万活产,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为A例/十万活产。
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差距较大,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
三、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1. 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X%。
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
2. 产褥感染:产褥感染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Y%。
产褥感染主要包括产道感染、子宫感染、附件感染等,主要原因为病原体感染、分娩过程中操作不当、产后护理不当等。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Z%。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主要原因为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
4.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A%。
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主要原因为心脏病本身、妊娠期生理变化等。
5. 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B%。
主要包括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等。
四、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1. 地区差异: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孕产妇保健意识不足、孕产妇保健服务可及性低等。
2. 年龄因素:高龄孕产妇(≥35岁)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高龄孕产妇并发症风险增加、妊娠期生理变化较大等。
3. 孕产次因素:经产妇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初产妇,主要原因是经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风险增加、分娩风险增加等。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4614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c.png)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毛惠;杨景芳;康江;周燕;洪世海;张永志;赵金萍;赵红【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8(23)2【摘要】目的:分析2001~2005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资料,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方法,对2001~2005年泸州市213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2001~2005年5年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13例死亡孕产妇中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137例,占64.32%;内科合并症36例,占16.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占8.45%;产褥感染11例,占5.16%;羊水栓塞7例,占3.29%。
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
213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60例,占75.1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6例,占21.60%,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3.69%。
结论: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各级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困孕产妇实行资金救助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本辖区孕产妇死亡率。
【总页数】4页(P219-222)【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原因;死亡率;干预措施【作者】毛惠;杨景芳;康江;周燕;洪世海;张永志;赵金萍;赵红【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卫生局;四川省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3【相关文献】1.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影响因素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的研究 [J], 王雪霞;朱迪;2.新疆泽普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许映红;秦嫦娥3.临沧市2012-2014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李爱萍;覃敏;杨凯;杨丽仙;李华艳4.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研究 [J], 黄金美5.临沧市2012—2014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J], 李爱萍;覃敏;杨凯;杨丽仙;李华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13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e8c44d69eae009581becea.png)
fo 5 . 1 1 i 0 1t 4 0 / 0 n2 0 , n h e l ee tn s1 . 3/( r m 4 7 / 0 n 2 0 o4 . 8 1 i 0 6 a d t ed ci xe d wa 9 4 6 P> 0 0 ) Th n 9 .5 . e
J n g n s a ie st i g a g h n Un v r i y;2 De a t n f He lh S cin, tr a n . p rme t a t eto Ma e n l d o a
C i at s i l fJ ’n J ’n3 3 0 , hn ) hl He l Hop t ia , ia 4 0 0 C ia d h a o
wo n Si i a i r m 0 1 t 0 6 we e a ay e e r s e tv 1.R sls Th r n f me ’ n J ’ n ct fo 2 0 o 2 0 r n lz d r to p c iey eu t y e te d o c a g ft emo t l y o rg a ta d p ru in sd cie n J ’ n ct r m 0 1t 0 6 h n eo h rai fp e n n n a t re twa e l d i i a iyfo 2 0 o 2 0 : t n
J ’ n ct . eh d ia iy M t o s
Th e t a s sa d r lv n a t ro 3 e d p e n n n a t re t e d ah c u e n ee a tf co f1 1 d a rg a ta d p ru in
关键 词 :孕产妇; 死亡原因; 分析;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 74 R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9 1420 )4 l0 0 10 —89(080一O 1-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2)摘要: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集中反映该地区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水平以及人群生育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客观分析影响全县孕产妇死亡原因,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切实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原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
(2012)06-0235-01
1孕产妇死亡原因
国内外大量资料研究显示,产科出血、妊高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
根据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全国监测地区城市、农村孕产妇死亡原因,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5.2%、妊高症11.3%、羊水栓塞10.0%、心脏病9.6%、肝病2.2%、产褥感染1.3%。
2000年-2011年全县活产数52508,发生孕产妇死亡22例,平均死亡率为41.9/10万.直接产科原因造成的孕产妇死亡19例,构成比为86.4%,其中产科出血1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2例,羊水栓塞2例,异位妊娠1例;间接原因造成孕产妇死亡3例,构成比为13.6%,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麻醉意外1例。
从资料分析显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我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
产科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2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率是卫生领域一个敏感的社会经济指标。
孕期和分娩期死亡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这些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可避免的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卫生保健系统效果的敏感指标[2]。
2.1建立和完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是开展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基础。
我县采取对乡保健医生实行聘任制,将乡镇保健医生工资的20%与年终目标任务考核挂钩。
对全县348个村的村保健员实行统一考核,并将从事村级保健工作的村卫生室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税费减免。
同时,县政府将村医、村保健员报酬按每村每年1000元即全县3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统筹发放。
制定了乡村妇幼保健人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保健人员工作职责,村级保健人员待遇与其工作量进行挂钩。
基层保健网络的建立与完善为开展孕产妇保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2.2加强产科建设,规范产科技术,提高产科技术水平
2.2.1实行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及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净化助产技术服务市场,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力技术保障。
组织助产技术服务人员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方可上岗。
通过实行助产技术资格准入制度,有力规范了产科服务,保证了全县助产技术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加强产科硬件设备建设。
依据《湖北省助产技术服务标准
(县、乡级)》要求,结合我县实施“降消”项目工作,重点加强了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
乡镇卫生院按照标准调整了房屋,严格四室分开,配齐产科急救设备及药品,每年对助产技术服务情况进行检查。
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在配备普通产科设备的基础上,重点添置各种急救和高危妊娠筛查诊断设备,并向全县公布孕产妇急救电话,一断发生孕产妇救助,人员、车辆、设备及急救药品必须处于功能状态。
2.3规范孕产妇管理流程,畅通绿色转诊通道
2.3.1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规范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能够及时筛查高危孕妇。
村级要准确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并及时向卫生院上报,乡镇卫生院为辖区内所有孕妇免费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及早筛查高危因素,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临近预产期要进行护送转诊,确保每例孕妇及高危孕妇安全分娩,县妇幼保健院加强对乡村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督导与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
2.3.3完善孕产妇急救、转诊制度。
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确定为全县的孕产妇急救中心,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如妇产科、儿科、麻醉科、医技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乡镇卫生院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妇产科、儿科、公共卫生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级孕产妇急救小组,负责本乡镇高危孕产妇的急救与转诊工作;村卫生室成立以村医、村保健员、村干部等成员组成的村级救护队,负责
本村孕产妇的转诊护送工作。
2.4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流动孕产妇和计划外孕产妇管理:基层保健人员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及时掌握孕产妇流出动向,向家属或孕产妇本人取得联系,宣传妇幼卫生相关政策;与政府、民政、计生、妇联等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加强对计划外孕产妇的管理,让她们获得同等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享受同等的妇幼卫生项目政策,督促她们到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确保分娩安全。
2.5开展围产保健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研究发现,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越高,保健知识掌握的就多,与寻求和利用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等围产期保健行为呈正相关,知识是健康行为的基础[3]。
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所需的健康行为为仅是孕产妇本人掌握知识,还应得到家属及社会的支持及卫生部门的配合。
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级扶贫县,通过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减轻农村孕产妇的经济负担,保证了孕产妇住院分娩安全,减少因经济因素而造成的孕产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曾蔚越.农村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6,12(5):258
[2]fraser w,melij.mstemal health services-the developing
world,can j publie,1990,81(6):634-438
[3]方菁,张开宁,肖霞 el al.影响贫困妇女利用基本生育健康服务的因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7,11(9):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