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范式的贵州农业产业组织实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农业产业组织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武和相关实地调查资料对贵州省农业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看,贵州农业产业市场集中度低,组织规模小,完全属于原子型市场,但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从经营者一体化的行为看,一体化趋势明显,但存在环境、制度、观念、人才等发展障碍;从产业绩效看,总体上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但也存在效率下降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市场结构;一体化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哈佛大学的S-C-PIStrue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认为在一个产业内,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2000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重庆、四川、云南的72.62%、72.19%和92.94%,2007年仅分别相当于67.65%、66.94%和90.13%。与周边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贵州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6.4%。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40,%、61.75%和54.6%。多种原因造成贵州农业相对落后。本文依据S-C-P分析范式,对贵州农业结构、行为、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以期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探寻贵州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一、贵州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S-C-P理论用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结构。本文利用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用地规模作为贵州农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1、农业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度分析

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0.12%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从业人员数量为66086人,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5%,平均每个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从业人员8.91人。而农户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99.88%,其从业人员数量为13147088人,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数的99.5%,平均每个农户拥有从业人员2.05人。从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每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是农户数的4倍多,平均从业人员非常小,贵州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是264.36人,且农户数量是生产经营单位数量的866倍,因此从业人员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农户群体中。通过计算,7418个生产经营

单位的从业人员集中度为CR=9,.%。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与其竞争型市场结构标准(CR<30,CR<40)相比较,贵州农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非常低,属于原子型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从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变化看,农户数量减少了31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增加了1194个,说明农业生产在从农户向生产单位转移,整个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无论是农户,还是单位,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

2、农业用地和耕地在农业生产经营者中的分布和集中度分析≮贵州总土地面积中,山地占71.34%,丘陵占20.97%,洼地盆地占7.69%。贵州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垦殖指数高,按耕地普查数据测算,贵州垦殖指数高达26.45%,远高于全国13.55%和西部地区10.13%。在全省耕地面积中,大于10度小于25度的坡耕地占50%,大于25度陡坡的耕地占30%。二是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对于耕地面积的数量,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统计资料与详查面积差距较大。按耕地详查面积计算,如果剔除67公顷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134万公顷的15-25度的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只达到0.06公顷左右,即使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0.085公顷,耕地数量的严重不足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生态脆弱,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岩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3%。另外,石漠化严重,全省石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0.9%,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由于分配时需要对地块的远近、肥瘦进行搭配,因而地块极为分散,根据笔者在威宁县小海镇5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每一农户平均地块为14.3块,甚至有些极个别农户的承包地达到100多块。如此分散的地块,无法实现规模经营。而全省产业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也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市场行为实证分析

1、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现状

近五年米,贵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加强名优品牌培育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产业群逐步形成,农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龙头带产业、一业带多产”的发展格局。

2008年全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8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99家,企业资产总额121亿元,年营业收入111亿元,带动农户276户,辐射基地2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比2005年增加8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比2005年增加了22家。除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外,2008年全省有市(州、地)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30多家,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270家。

2008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到4358个,比2005年的1446个增加了近3000个。截止2009年6月,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14户,注册资金超过8亿元,社员10万余人,带动农户50多万户,基本覆盖了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作业、供销流通等20多个特色、主导产业。另据《贵州日报》报道,目前有1200余家农民合作社建立了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凸现的地区几乎全部有合作社。贵阳、遵义、榕江、罗甸等224家蔬菜专业合作社。都匀、湄潭、印江、贵州等10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铜仁市、惠水、独山、普安等327家香米专业合作社,黔西、六枝、平塘等427家养殖合作社,习水、清镇、望谟等93家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威宁、安龙、绶阳等120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都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农村市场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些专业合作社中,目前年经营收入在200万以上的就有493家。

贵州农产品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贵阳五里冲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贵阳谷丰粮油批发市场、贵阳乌当蔬菜批发市场、遵义虾子辣椒市场、铜仁湄潭西南茶城茶叶批发市场等一批区域骨干市场为重点,各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型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发展格局。2006年全省年交易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就已发展到13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28个,年交易额在5亿以上的大型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有6个。

2、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行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