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 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 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 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知识拓展
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杰 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 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 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 筹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 黄埔军校党代表,积极为黄埔 军校筹集经费,呕心沥血,推 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 教育方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 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 20日被刺身亡。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贪 革命者来 升














第一阶段学习目标:
1、 (分组讨论)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 建立黄埔军校? (提示:孙中山说“开 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 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建 立的意义。(采用小记者新闻报道法)
性质是什么?
❖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 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
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 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请回答: (1)农民对北伐的支援有哪些方式? (2)耒阳农民踊跃应招,岳阳、平江等地农民英勇参战的史实 了什么? 答案:(1)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援有运输、向导、破坏交通、扰 方、参加北伐作战等方式。 (2)说明了北伐战争所要实现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标 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山东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下图“陆军
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B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
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
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
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 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情景 B.黄海海战的战斗情景 C.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D.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18张PPT)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18张PPT)
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 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 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 蒋介石(1887-1975年),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 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 军官学校。1908年到日 本振武军校学习。1911 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 华革命党。1917年奉孙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 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 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二、北伐战争
北伐时间:1926年 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2)福建——浙江——上海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革命者来 升



畏 死
发 财

勿 入
请 往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 背景:国共首次合作
1924年 广州 国民党一大
2.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建立
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蒋介石像
❖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 笔名恩来。生于江 苏淮安。1913年在 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精品课件ppt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①北伐方针正确 • ②两党齐心协力 • ③将士浴血奋战 • ④工农大力支援 • ⑤军阀内部矛盾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 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 (三)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资 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有几个不 容忽视的优点:第一,这个党在中国社会上还是 有威信的。第二,这个党已经在中国南方建立了 一块革命根据地,并且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第三,孙中山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 已经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开始同共 产党人建立联系,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 欢迎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 • (四)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 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 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 腥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 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 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失败了。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 象不包括是( )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 埔 军 校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黄埔长洲岛。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 收了六期学生共 2万多人。黄埔 军校为国共两党 培养了一批著名 将领和军事人才。
开这个军官学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立黄埔军校? 运动到护法运动相继失败的原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因,就是没有一只自己的坚强 中国的危亡! 军队。 ——孙中山

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 定了基础
二、 北伐的胜利进军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 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江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上海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1926年8月27日
贺胜桥战役 汀泗 1926年8月27日 桥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像(1896~1946年)
• 叶挺(1896-1946年)广东 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 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 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 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 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 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 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 得“铁军”称号。





第12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 了解黄埔军校建立 • 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基本史实 •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学习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国民党一大
一 黄
时间: 1924年1月
主要内容:
联俄、联共、扶 农工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 1927年4月28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ppt课件(人教版)

南京
一、北伐的背景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和意义是什么?
二、北伐的 过程
目的 对象
汉口
武昌 ╳ 汉阳
╳ ╳
贺胜桥 汀泗桥
张 作 霖
北京
黑 吉 辽
北 伐 战 争
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河 郑县 南
直隶
山东
先锋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主力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革命军 时间 1926、5至1926、7 战场 吴佩孚(两 战役 湖)
读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受?
桂林 铁桥。 桂林
广州
第三次起义 周恩来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根本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 壮大了革命力量。 壮大了革命力量。 2、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3、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武昌 湖北
长沙 湖南
江 南京 安 安 安 苏 徽 徽 徽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福 西 福建 建
上海
桂林 桂林
广州 广州
孙 传 芳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吴佩孚
汉口
武昌 ╳ 汉阳
贺胜桥

北 吉 ╳ 伐 辽 汀泗桥 1962年9月16日,冯玉祥发出《自我 ╳ 战 北京 直隶 怀抱与献身革命》的宣言。17日, 争 为了挽救直系军阀败亡的厄运,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 —— 贺胜桥。 8 月 27 日,叶挺独立团在 誓师大会在五原县政府西侧广场隆重 山东 班长:我们明天攻城……如果我死了,请把这封信、衣服和钱寄给 1927 年 8月19日,国民革命军北伐突破泪罗江后,沿粤汉铁路及两侧地区向北攻击前进, 25 日到达湖北咸宁境内的汀 攻克咸宁后,向贺胜桥乘胜追击。吴佩孚亲自率军主力赶赴贺胜桥迎战。 8 月 30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在 进 举行。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于右任 河 江 泗桥以南。这是一座铁路桥,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武汉的屏障,也是北伐进军的必经之路。 杨林塘猛攻突入敌人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独立团很快突破 我母亲。 上海 南 安 安 安 南京 为授旗党代表,国民军连、营长以上 直系军阀主帅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多师的兵力固守。国民革命军第 35团正面强攻,其他 苏 郑县 4军决心以独立团和第 军 了敌方防线,向纵深推进。吴佩孚部从侧翼友军阵地反击,企图对叶挺独立团实施包围,独立团遭到敌 各部两翼配合。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掌握的唯一 一个建制团 (徽 团长名叶挺,故也称叶挺独立团 ),北 徽 徽 武昌 军官都参加了誓师典礼,并召集加入 湖北 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第 10 师第 28 团和第 12 师第 36 团适时增援,协力抗敌,突破吴佩孚部桃 曹渊:我同你一样的不怕死,你的家信和东西不要交给我,可以交 示 伐以来一直是第 4军先锋,战斗力很强。8月26日,北伐军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敌军据险顽抗。吴佩孚亲临 浙江 林铺防线,向贺胜桥发展进攻。第 7 军攻占王本立后,迅即向贺胜桥东侧的南桥攻击。吴佩孚部正面失 浙江 国民党。冯玉祥代表国民军全体将士 江 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北伐军连续冲锋 10 多次,汀泗桥几度易手,双方伤亡惨重,争夺异常激烈。随后,独 长沙 湖南 1927.3.21 给周廷恩书 记保管。 1926 、 7 — 1927 、 4 湖南农 南昌 利加上侧背受敌,全线动摇,吴佩孚的督战队连杀数位旅团级军官,仍不能挽回败局。最后独立团从正 意 福 西 在誓师台宣誓就职,并通电全国,正 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但 26日攻了一天,直军守备坚固,无法接近铁桥。天黑后,叶挺根据白天观察,再进行 福建 民运动 面攻克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吴佩孚乘专列仓皇逃往武昌,手下军队纷纷溃退。北伐军于 建 上海工人 30日上午攻占 现地勘察和访问,找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午夜时分,叶挺请一位当地农民作向导,率领部队攀山过岭,悄无 式参加国民革命。 图 周廷恩:我要和你们一起去攻城 贺胜桥,俘敌3500余人。 声息地迂回到敌人后方,于 27日凌晨突然发起攻击。直军不知所措,前后乱了阵脚。第 4军正面部队乘势冲锋,夺占 广州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 北伐战争 (共25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 北伐战争 (共25张PPT)

• ( )6、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进行北伐
命政变
B.蒋介石发动反革

C.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
1、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2、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1924.5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1926 年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反 革命政变
失败
1927.4南京国民政 府建立
• (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 “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 ( )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 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齐欢唱!”20世纪20年代,这首军歌在中国广 为传唱,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国民革命歌 哪?总司令是谁?你觉得应该采
取什么战略? 这首歌一般所熟知的《两只老虎》为曲调,谁来唱一唱,
体会国民革命军的乐观精神!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在 成立“国民政
• 11、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国民党一大旧址
(广州市文明路215号)
外观及会场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 建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中国历史进入到第 一次国内战争时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11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11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 • • •
1927年4月 1、时间( ) 南京 2、地点( ) 3、人物( 蒋介石 ) 4、性质:代表( )的利益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投靠帝国主义 5、政策:对外( )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对内( ) 6、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 (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作解疑二: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 流域?(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军的原因?)
• • • • •
国共合作 方针正确 工农支持 将士奋勇 军阀矛盾
• 6、北伐胜利的原因: • (1)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 • (2)作战方针的正确 • (3)广大将士的英勇奋斗 • (4)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 (5)军阀内部的矛盾
• (2)失败的原因: •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 的公开叛变 • 主观原因: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 经验,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妥协退让,放弃了革命 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我们得出那些教训启示?
(3)教训启示: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南 广西 广东
江 西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叶挺(1896~1946年)
武昌群众欢迎北伐军进城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 • • • • • • • • •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时间:1926年7月 4、过程:(1)主战场:湖南 湖北 (2)主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武昌之战 (3)叶挺独立团——铁军 (4)两湖灭吴—江西灭孙—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进入南京、上海 5、北伐的结果:节节胜利,不到半年的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八年级历史第11课 北伐战争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11课 北伐战争课件 人教版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 埔 军 校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相继失 败的原因, 败的原因,就是没有一只自 己的坚强军队。 己的坚强军队。
开这个军官学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中国的危亡! 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孙中山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北伐军胜利进军
为什么要北伐? 北伐的对象是哪些?
吴佩孚
张作霖
孙传芳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 命军。1926年2月中共召开特别会议,确定准备北伐。 7月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 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叶挺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阅兵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 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 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 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 败了。
1926年 冯玉祥得到了中共的帮助, 1926年,冯玉祥得到了中共的帮助,组成国 民革命联军, 11月底占领陕西 进军河南, 月底占领陕西, 民革命联军,于11月底占领陕西,进军河南, 与北伐军南北呼应。 与北伐军南北呼应。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月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

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 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 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课堂检测
D 1 、黄埔军校创办于( ) A.1912年 B.1917年 C.1922年 D.1924年
2.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A
A、周恩来 B、蒋介石 C、恽代英 D、廖仲恺
3.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B
A、1926年5月 C、1927年5月
B、1926年7月 D、1927年7月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第11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 学习本节课,了解并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 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 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观看《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的时间、地点: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B) 2、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目的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抢夺地盘和政权 D、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3、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是(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
) D
4、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事件是: (C)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全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珠 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 •报童:号外!号外!北伐战争初战告捷, 北伐军成功攻克武昌! •路人甲:叶挺独立团视死如归,奋勇杀敌, 连克汀四桥、贺胜桥,第四军不愧是“铁 军” ! •路人乙:报上说湖南上海等地的农民工人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纷纷起来斗争,大力 配合北伐呢!
5、1927年4月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C )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汉奸、卖国贼
孙中山在军校成立典礼上发表演说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 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 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 诸位谨记!
从材料分析: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对联说明黄埔军校招收的是怎样的学生?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从1924 年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 万多人。思考:黄埔 军校成立有何意义?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 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材料阅读--提升能力
• 材料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山
• 材料二:有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 回答问题。 (1)斯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黄埔军校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请回答:(1)从北伐的宣言中,你能否看出北伐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2)北伐的时间?组织者?总司令是谁?北伐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请说出宣原言因中:所帝指国卖主国义军侵阀略主,要封有建哪军些阀?的北卖伐国的和著军名阀将混领战。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宣言1中92的6“年本7月党、”广指东哪国个民党政?府 蒋介石
武湖昌北
长湖沙南
山东
江 安安 苏南京 徽徽
上海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桂桂林 林
广广州州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军 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以及苏联的援 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军中第四军独立团在(
)领导下取得了铁军称号.北伐军
到半年,从( )流域打到( )流域 .
3、在北伐胜利进军时__ 、___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19 月在______建立_____政府,代表_______的利益.
4、 _____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_.
自我检测
1、(200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
本课小结: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 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大显身手
1、黄埔军校于____年___月建立,校长是____,政治部主任是__
2、_____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是推翻___,统一全国,北 要对象是___、___、___.
自学指导(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地点: 名称
性质:
1927年4月 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忆一忆
在辛亥革命后,南京曾经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政 请说出这个政权的名称?这一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
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
孙中山
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
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拓展延伸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指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位
人,第一位就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 的伟大之处。 •
1、孙中山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 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孙中山在革命失败后,仍然顽强不屈地继续斗争着,领导 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使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3、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 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蒋 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
2、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 主义”错误,放弃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一再妥协退让、甚至压制工 等,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教训:惨痛的失败给人民以深刻的教训,使共产党人认识到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反帝反封建
(5)这次出师的主吴要佩战孚场、在孙哪传里芳?、主张要作战霖果;?结果如何?将领:叶挺
国民党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长江流域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
• 结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 • 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上打败了吴佩孚、 • 孙传芳等。但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 • 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思考:为什么说这场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 又出现了,建立了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 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 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 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探究与思考
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
A.贺龙 B.周恩来
B
C.叶剑英 D.叶挺
5、(2008年芜湖市中考历史试题)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
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
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C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 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 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
奠定了基础。
• 4、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是谁? 政治部主任是谁?
• 5、在大革命时期在,北伐哪战些争事中例,可黄以埔军说校明学该生军都校发的挥了创骨办干是作成用功。的?
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 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 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 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北伐宣言》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 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标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 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北
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黄埔军校的建立; 2、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 的重要战役;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5、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主战场
自学指导(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兵力35万
吴佩孚 兵力20万
黑龙江
北京 直隶
吉林 辽宁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浙江


孙 南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我来试一试
3个北伐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大战场
两湖战场(主江)西战场
3场主要战役
汉口 汉阳
╳ 武昌
贺胜桥

汀泗桥

北京 直隶

吉 辽
闽浙战场
河 郑南县
,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你知道吗?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 )明yù、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党)
自学指导(二):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
1926年
组织者
广东国民政府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英雄部队
1、背景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从
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建立时间: 1924年5月
3、地点: 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4、领导人: 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军事训练和
5、创办者: 国民党(孙中山) 政治教育并
自由阅读卡
独立团的由来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 的部分共产党员,和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 后发展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叶挺任团长。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歌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 除军阀,除军阀! • 努力国民革命, • 努力国民革命! • 齐奋斗,齐奋斗!
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
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A.叶挺
B.A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
是指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B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6、作用: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 命军奠定了基础。
革命者来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蒋介石(校长)
孙中山(创建者)
周恩来 ( 部主任)
请思考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 孙革中 命山过认程独识中到,一过所无去依自靠二己的进对的行象希的只不是望懈会的党就、是 新革军 命、军各队创派,军这造阀是革等革,命命始失终败军没的,有原自因来己之的一挽,救 所以他希望通过中黄国埔军的校创危建亡革命!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