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提纲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国共合作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我们讲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谁给窃取了?(袁世凯)所以为了挽救革命,孙中山决定与共产党合作,因此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一、课程背景和教材简介《第11课北伐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课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北伐战争?你们对北伐战争有了解吗?”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通过板书「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三个方面,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学习内容呈现与理解(15分钟)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北伐战争为何爆发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然后,通过示意图等形式,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4. 学生讨论与合作(2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通过展示、演讲或写作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和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激发思考和讨论的活跃度。
5. 师生共同总结(10分钟)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认知图片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
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学习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这所军校的全称是什么?(2)、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3)领导机构的成员有哪些?(4)、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2、课件展示(1)黄埔军校概况介绍军校名称、位置、学生状况。
(2)黄埔军校创建背景介绍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合作,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黄埔军校组织介绍军校组织领导,总理、校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教员。
(4)黄埔军校办学宗旨介绍军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播放国民革命歌,同时提醒学生留意歌词。
11课北伐战争
11课北伐战争---张豪一、课程标准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接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的三大武装起义。
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
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北伐战争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有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所认识,但对北伐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基于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展示历史材料、图片、视频等,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能力目标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形势图及人物肖像图等教学资源,充分展现课文中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惊心动魄的革命时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1课 北伐战争教案讲课
11课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二、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展示孙中山的头像,学生回答五四运动前的相关活动,引出创办的学校,回答孙中山为什么创办这所学校。
那么,黄辅军校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建立后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学习合作,探究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学生自学探究黄埔军校建立的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历史人物。
展示校门对联,体会办学宗旨。
教师列举实例体会历史作用。
(国民党将领、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将领)不幸的是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中国革命所做的探索和努力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因而每年的3月12日我们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他——植树节。
孙中山虽然没有能够带领他培养的黄埔军校学生完成革命的任务,但他在临终的最后一刻仍然发出了对革命的呼唤。
出示图片。
共唱国民革命歌曲。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学生根据课本资料学习北伐的目的、时间、主要对象,学生回答,北伐从1926年开始。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北伐的主要对象、兵力及割据的领土范围。
出示图片,学生根据课本完成相关内容:主要战场、主要战役、北伐先锋,了解北伐的路线。
教学设计5: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黄埔军校创立的时间、地点,理解她与旧式军校比较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2、弄清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对象,运用《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观察进军所经过的省
份以及识记一些著名战役。
3、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黄埔军校的有关知识,了解她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2、通过观察《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运用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史实的学习,概括总结为什么国民革命失败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雄行为,培养学生立报效祖国之志,做现代文明人。
教学过程设计:。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设计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科目:历史年级:八年级教学设计:田翠娜审核:张会锋时间:编号:1111.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团结就是力量;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歌曲欣赏:《国民革命歌》导入语:20世纪20年代,这首《国民革命歌》在中华大地曾经广为传唱。
你知道歌中“列强、军阀”分别指的是谁?怎样才能打倒他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云岁月。
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请值日班长为大家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其中,本节课的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先学环节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
请回答:1.请写出大革命运动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建立;胜利进军。
其中:①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②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胜利成果?3.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如何?其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何时?性质如何?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黄埔军校全称,创办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
第1页科目:历史年级:八年级教学设计:田翠娜审核:张会锋时间:编号:112. 北伐战争开始于年月,主要战场是、,北伐在对象主要是、、。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于年月,是一个代表的反动政权。
质疑问难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教学设计(教案第十一课北伐战争)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第11课北伐战争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学生曾经参观黄埔军校,知道有周恩来、孙中山、蒋介石这三个历史人物。
个别学生知道国共曾有合作。
学生对北伐没什么认识,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原因不清楚。
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目标:①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了解北伐的目的、对象及过程③知道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 能力目标:①通过课文和插图,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②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 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②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 真历史初二 教学形式讲授课 段红燕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课题名称诚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一 “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 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二 "……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 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材料三“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
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请回答:⑴材料一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持什么态度?⑵材料二指的是哪两件事? ⑶材料三说明在革命危机关头,中共中央持什么态度?⑷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国民革命的什么结果?提问: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但为什么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了呢?简介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课堂小结】把本课内容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板书设计对象:主要战场:政治准备: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军事准备: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地点、全称、人物、意北伐战争先锋部队: 重要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Y时间:建立者:性质: 政策:作业或预习进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但不久就失败了。
教案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两历史事件,通过丰富的联想,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形势图及人物肖像图等,充分展现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惊心动魄的大革命时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创设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革命活动有哪些?结果如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等革命活动,试图挽救民族危机,但都以失败宣告结束;与此同时,中共成立后,按照中共一大的党纲要求也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工人运动,也同样以失败结束。
正当双方对革命的前途迷茫之际,在苏联的帮助下,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国民革命。
请学习本课。
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图片,询问学生孙中山有哪些革命活动?还有哪些活动呢?导入新课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对照问题,在课本上标出。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创设情景4: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图片,设问: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政府垮台。
第11课,北伐战争学教稿
临开一中初二年级(上)历史学教稿编号013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制作人:贺秀娟审核人:张红时间:2012/9/28 (第3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预习导学】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有什么历史贡献?2、只有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黄埔军校创办于()A、1912年B、1917年C、1922年D、1924年2、下列不属于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对象的是()A、吴佩孚 B 、孙传芳 C、袁世凯 D、张作霖3、北伐过程中,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在这里消灭的军队是()A、吴佩孚 B 、孙传芳 C、袁世凯 D 、张作霖4、叶挺领导的独立团隶属于()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C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D 、国民党第四军5、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A、汀泗桥战役之后 B 、贺胜桥战役之后 C、武昌战役之后 D 、南昌战役之后6、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是由于()A、北伐战争失败 B 、北伐军阀的进攻C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D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背叛革命7、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B.广大北代官兵浴血奋战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D.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配合8、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蒋介石实行屠杀共产党人的政策C.国民政府进行北伐D.中原大战蒋介石取得胜利9、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C.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拓展延伸】1924年——1927年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我们还是说它失败了,你的看法呢?。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国民革命过程、北伐战争等主要人物事件的基本史实,并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提炼,总结出国民革命以及北伐战争的意义,锻炼学生提炼史料的能力,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还原战争路线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属于近代政治史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联系及作用。
第11课《北伐战争》更适合以国民大革命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本课国共合作的基础即承继了第10课中共二大的制定的政治纲领,应让学生联系上个单元《辛亥革命》一课进行学习。
同时本课北伐战争也为国民政府大体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最后,本课国民革命中汪蒋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也为第13课起到“启下”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采取了故事、地图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史料,增强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再者利用情景模拟方式,激起学生学热情和对北伐战争历史的兴趣,试图改变学生普遍对近代史感到难学、没兴趣的情感。
五、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
3.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5.掌握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2.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
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11课北伐战争一、黄埔军校的成立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
看完后请先复述国民党一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学生复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
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教师讲解]国共在当时为什么要合作呢?这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
请同学们先看一组投影。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材料中概括出国共合作的原因。
[学生概括]华盛顿会议后,中国民族灾难更加沉重;“二·七”惨案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教训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单凭工人阶级无法战胜敌人;国民党符合同共产党合作的条件和愿意同共产党合作;苏联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决定。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
3 、请大家看书,谁能介绍介绍这所学校?
反帝反封建 当时中国仍然是双
半社会,而且中共的主
张一直是反帝反封建 1924 年,在苏联和中国 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 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 任校长,周恩来任政部 主任。
不怕牺牲、 忠诚、 有 坚定的信念
联系现实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要求学员不怕牺牲, 那学员正
确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来看横批, 请大家齐读。 军
校要培养的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 孙中山希
望通过黄埔军校来创建革命军,挽救民族危亡。
5、大批的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走出去,以他们为
根本组建了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
认识到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合作,进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 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它是 中国人民正义的革命运动。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孙中山图片,提问: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直隶
20 万 35 万
A 、作战原则: 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 B 、集中主
结合地理、历
北伐战争前形势的三个特点: A、敌众我寡: 北 力于两湖战场,消灭吴
伐军 10 万人, 军阀 75 万。B、三派军阀力量分散。 C、 佩孚主力。 C、再进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学习本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革命进程是艰巨的、曲折的。
【学情分析】从问卷调查和师生交谈中看出,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
由此可知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平时也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
八年级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喜欢表现自我。
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但有极少数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知障碍点: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的概括和对国民革命失败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自导自演历史情境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表演等,认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理解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性。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通过引导学生从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做现代文明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三、教学难点: 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学习新课1.导入(情景导入法)【学生齐唱《国民革命军军歌》】【教师陈述】这首儿歌在10世纪流行于英国,后来传到中国,被填入了新的歌词,立刻在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中改变了儿歌的身份,以不变的旋律鼓舞着仁人志士。
歌词中为什么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时空,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
2.出示阅读思考题,学生阅读回答(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2)请简述黄埔军校创建的概况。
(包括时间、地点、主要领导、意义)(3)假如你是北伐总司令,分析为什么要北伐?伐的是谁?计划的主战场是哪里?为了获胜,你会采取哪些策略?(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事件是什么?(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谁的利益?3.问题研讨(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2)请简述黄埔军校创建的概况。
(包括时间、地点、主要领导、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0页导入框内容并提问】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黄埔军校创办的宗旨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0页“动脑筋”】(二)北伐胜利进军【过渡】黄埔军校的建立,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
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
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某某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北伐战争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有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2.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与历史的接触,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前让学生分组收集北伐战争小故事,课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激情导入,引出主题展示图片(连战握手):2005年4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也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处距离只有135公里的某某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有人说,两党领导人的这次历史性握手,是国共两党走向第三次合作的起点。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国共第一次合作)让同学们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国共合作之后,在中某某苏联的帮助下孙某某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展示幻灯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某某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讲述军校建立的情况。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1 读图析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2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3讨论探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三、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课文“导入框”引导学生分析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阅读小字部分:把握要点(附:①中共三大于1923年召开。
主要内容是: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又称“新三民主义”)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主要内容: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2.阅读第一段正文部分,提炼出相关信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的。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党代表:廖仲恺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北伐的战场结果
击溃吴佩孚、歼灭孙传芳、重创张作霖
不到半年的时间,北伐军由珠江流域打 到长江流域,取得重大的胜利,声威大震。 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北伐军取得了如此 辉煌的成绩呢?
10.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结出的硕果。 3)北伐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4)北伐军的英勇奋战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军阀内部的矛盾
周恩来任政 治部主任
3.黄埔军校的意义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 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共产党指挥官:
林彪 徐向前 聂荣臻 左权 陈赓 赵尚志 罗瑞卿
国民党指挥官:
胡宗南 杜聿明 毛人凤 黄维 戴笠 范汉杰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P50最后一段)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 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 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 危亡。
第11课-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 埔 军 校
军校内 的景观
黄埔军校内景
2.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1924年5月
(2)为何叫黄埔军校 因校址在广州的黄埔岛
(3)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
中 (4)校长:
山 在 黄
蒋介石 (5)政治部
埔 主任
军
校 周恩来
蒋介石 任校长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 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 财团势力的支持下,制 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几天之内有三百多人被 杀,五百多人被捕,五 千多人失踪。
2.国民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35万
二、北伐战争
5.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6.主要战役
汀四桥战役、贺胜桥战 役、武昌战役
7.英雄将 领及部队
叶 挺 第四军 独立团
8.北 伐战争 的胜利 进军
作战方针: 先打吴佩孚, 再歼孙传芳, 最后张作霖。
五原
1927年初国民
政府迁到武汉
武昌
汀泗桥
九江
长 沙
革 命 根 据 地
南昌
福 建
北 伐 战 上海 争 形 势 图
南京“国民政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举行成立典礼
北京的北洋 军阀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小结
中山为救国危亡,国共合作建黄埔 北伐对象吴孙张,湖南湖北主战场 铁军归功独立团,汀泗贺胜和武昌 蒋汪政变举屠刀,国民革命惨遭殃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 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 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 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地点
1927年4月 南京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的利益,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运动。
二、北伐战争
1.开始时间 1926年
2.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统一全国。
3.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北伐的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或目标
北伐的对象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