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三大问题及防止途径

合集下载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针对目前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现象,阐述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为优化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早衰;防治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速度很快,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10余年,由于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提高地温,抑制棵间蒸发,避免深层渗漏,节约田间灌溉水40%~50%以上,增产20%左右,使棉花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籽棉产量7 500~9 000 kg/hm2已在很多植棉团场出现[1-2]。

新疆棉区春末夏初时期气温偏低,通过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和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前期覆膜不仅有利于促进根系早期生长,增加根长、根数和根重,改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而且还能增加根系活性和吸收能力[2-3]。

但是近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全生育期覆盖地膜导致棉株生育后期侧根量偏少、根层浮浅,难以吸收充足的养分,且中后期土壤温度偏高,加快了棉株的早衰[3]。

为此,笔者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为优化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主要原因1.1棉花品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和敏感程度不同。

研究表明,品种是否早衰与后期棉叶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有关。

不易早衰的品种,在生长后期棉叶中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高,能及时清除有害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破坏;而易早衰的品种,后期棉叶中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反应较敏感。

1.2根系发育不良由于滴灌棉花生育期间多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根系分布较浅,80%根系分布在0~30 cm土层,其中0~10 cm土层根系占总根量的35%,不利于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对水肥较为敏感,抗旱能力弱,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和水、肥供应不足,容易引起早衰。

地膜棉花要早防倒伏早衰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棉花要早防倒伏早衰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棉花要早防倒伏早衰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棉花种植中由于揭膜时间不当,追肥不及时或不足造成棉株倒伏和早衰。

因此,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对棉花进行打顶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对发达根系发育有一定的营养导向作用。

但是,棉株顶尖是棉铃虫等害虫集中为害的部位,人工打顶会给顶心招惹棉铃虫卵残留,成虫、若虫刺吸危害棉花顶尖、嫩叶、幼蕾、幼铃等,可造成棉苗顶芽焦枯变黑,形成多头棉或枝叶丛生疯长,棉叶破碎,幼蕾、铃脱落。

一种可代替农作物人工打顶技术的科研成果----“叶面肥”,日前被陕西省渭南高新区叶面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经多地试验和示范后,XX年将投放全国市场。

叶面肥压顶技术成功的代替了人工打顶芽的传统技术,减少了劳累,取缔了用激素农药化控,避免了药害效应;是当前最科学、最省力、最经济的植物营养转化新技术,并能促进棉珠损伤(创伤、虫咬伤等伤口)快速愈合,防止棉铃虫卵残留及病毒侵害,抑制赘芽、旁心生长;用法简单,绿色环保。

初花期是揭膜的最适宜时间,防止迟揭膜或不揭膜造成棉株易倒伏。

对棉株均匀喷施新高脂膜来增强其支撑能力,减轻倒伏危害。

由于地膜棉发育快,为控制其抽条疯长,在每次打药或喷洒叶面肥时,加入适量“棉花壮蒂灵”胶囊,可使棉花营养输送导管变粗,增加营养输送量,促使棉花生长机能向生殖机能转化,提高棉桃膨大活力,控制抽条疯长,提高抗性,保蕾保铃保桃,加快棉花循环现蕾吐絮,提高纤维质量。

同时对******农药及叶面肥可增效30%,施肥量减半。

适宜于全国各地不同土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棉田使用。

注意在喷施调节剂后及时追肥,揭膜后清除残膜,以免影响中耕培土和后茬管理。

第1页共1页。

地膜棉施肥问题值得注意地膜棉,施肥问题

地膜棉施肥问题值得注意地膜棉,施肥问题

地膜棉施肥问题值得注意地膜棉,施肥问题去年棉花生产过程中,笔者同中国农村技术协会棉花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到广大棉花产区多次考察棉花新品种的生育情况,看到不少植棉农民为了夺取棉花高产,应用覆盖地膜的方法栽培棉花,其中多数地膜覆盖的棉花长势不错,增产效果明显,但也有些农户地膜栽培的棉花长得不尽人意,有的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就出现了旺长甚至疯长,结铃期间棉田荫蔽,烂铃严重;有的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就表现出落黄早衰;有的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就落叶垮秆,迫使农户过早地拔了棉秆,发生这类长势长相不良的棉花,主要是施用肥料出现了失误。

多年的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是棉花生产上一项保温、保肥、抗灾、增产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

但是,在大面积应用地膜植棉技术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够成熟之处,纵观前面所述,肥料施用失误是主要问题,其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覆膜之前,一次性底肥施得过多,无论是农户积造的农家肥料或是饼肥,无论是高效复合肥料或是单质氮素肥料,施用量过多,都会使棉田供肥高峰与棉花营养生长高峰相遇,导致棉花旺长,表现在棉花现蕾盛期,功能叶(即主茎倒数第4片叶)宽度超过15厘米,赘芽较多,滋长很快,中后期棉田透光性较差,诱发病害烂铃;二是底肥施用不足,中后期缺肥饿苗。

或者因旱未能及时施用底肥,棉花长势滞后;三是中期棉花旺长后,没有抓紧施足桃肥,致使棉花后期虚脱;四是有的只重视底肥,忽视追肥,造成供肥出现断档;五是在盖膜的操作技术上,有的盖膜不严或者打孔放苗或者打孔栽苗时孔洞过大,遇上大雨就会削弱保肥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覆盖地膜在棉花增产上的作用,减少和防止施肥出现技术失误,应在棉花播种之前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要提高底肥用量。

覆盖地膜的棉花,由于膜内生态条件的改善,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一般土壤养分消耗要比露地直播棉多15%~20%,因此,底肥施用量要相应增加20%~30%,如腐熟的农家肥每亩应施4000公斤左右,生物有机复合肥亩施75公斤左右,高含量的复合肥亩施40公斤左右,并配施钾肥20公斤左右。

如何提高棉花地膜覆盖质量棉花

如何提高棉花地膜覆盖质量棉花

如何提高棉花地膜覆盖质量棉花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调节和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的地膜覆盖方式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覆盖方式。

地势高、干旱少雨地区,可采用平垅双行覆盖和平垅单行覆盖;多雨低洼地区,宜采用高垅双行覆盖。

提高地膜覆盖质量使用质量合格的聚氯乙烯薄膜,田间地膜覆盖度以60-70%为宜;地膜覆盖必须掌握铺平、拉紧、紧贴地面、埋严、压实的原则,双行覆盖,地膜中间每隔1~2米埋土堆压膜一次,严防大风揭膜;覆膜后,膜下播种沟一定要注意留有3~4厘米的空隙,以防高温烫苗和压弯棉苗。

及时加强地膜棉田间管理当棉苗出到7~8成苗时,要适时、分次放苗。

根据放绿(苗)不放黄(苗),放大(苗)不放小(苗)的原则,在放苗时间上掌握阴天全天放,晴天早、晚放,避免中午放(苗),大风降温天气停止放(苗),尤其是4月下旬和5月上旬特别注意高温灼苗。

视膜下土壤墒情适时封堵放苗孔。

干旱半干旱地块,应随放苗随堵孔,以利保墒;膜下土壤湿度大,应适当推迟封堵放苗孔的时间,以利散墒防苗病。

不同肥水条件的棉田,应灵活掌握不同的揭膜时间。

水利条件较好的棉田,在棉花蕾期揭膜;水利条件一般的棉田,可于初花期揭膜;水利条件较差的棉田可在初花期降透地雨后揭膜;无水浇条件和盐碱地棉田,可不揭膜。

但需注意,棉花进入盛花结铃期时,一律停止揭膜,以防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揭膜时,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一定要结合浇水揭膜,做到揭膜、追肥、浇水、松土四结合。

第1页共1页。

地膜棉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地膜棉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长期 使 用地膜 不揭 膜 , 成 土壤 板 结 , 造 通透 性 差 , 主
足 。要在 目前 的产 量水平 进 一 步提 高 , 每公 顷 需施
纯 N 3 ~ 1 0 k P2 2 ~ 1 5 k K2 1 0 1 5 5 g, O51 0 3 g, O 5 ~
l O k Z S 5 k B肥 1 ~ 3 g。 8 g, n O41 g, 5 0k
铃虫 的抗 性效 果较好 。伏前 桃成 铃 率 高 , 占总 铃 数 的 比重 大 , 库源 比例 不 合 理 , 剧 了营养 生 长 和 生 加
殖生 长 的矛盾 , 后期 易烂 铃 , 导致 二次生 长 和早衰 。
2 2 用 生 物 降解 地膜 。 要 大 力 提 倡使 用 生 物 降 . 解地 膜 , 减少 劳动用 工和 田间污染 , 降低 劳 动强 度 , 保 护农业 生态 环境 和根 系的 土壤环 境 。 2 3 足 基肥 。增 加 有机 肥 的施用 量 , 公 顷需 优 .彪 每
户 已连续 8 9年 没 有 投 入 有 机 肥 , 磷 钾 比例 严 ~ 氮
2 6重彪 初 花 肥 。 见 花 后需 及 时追 施 , . 每公 顷需 纯
1 5 1 0 k , 2) 7  ̄ 9 g, 1 0 1 5 k 。 3  ̄ 5 g P (s 5 0k K2 2  ̄ 3 g O
质 土杂肥 3 . ~4 . , P、 Z 、 7 5 5 0tN、 K、 n B肥要 平衡 施
1 2管理 粗 放 。 目前 实 际务 农 的多 是 老 年 人 或 妇 . 女. 生产 管理 简单粗 放 , 连年 使用 旋 耕 犁 , 深 只有 耕 8c 左 右 , 底层逐 年 变浅 , m 犁 棉花 根 系聚 集 在 1 ~ O 1 T 之 间 , 2C 1 I 影响 生长 发育 。 1 3培土 低 或 不 培土 。 地 膜 覆 盖 的增 温 、 温 、 . 保 保 墒 和抑 盐 作 用 . 地 膜 棉 根 系入 土 浅 , 龙 爪 型 。 使 呈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m ici ,oag 2.m 地 址: 2 北京市朝阳区 - a:hnx kn@1 c l aa J 6o 1 5 呻1 麦子店街2 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 0 农学会
维普资讯
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提供依据 ,最大效益地发挥覆膜栽
培 的效益 。 23 解 决残 留膜对 农业 的污 染可 以从 以下几 个方 面着手 .
覆膜栽培, 如何依据各 自特点, 使光 、 水、 热、 肥加 以协调, 产生较好 的生态效益, 改善栽培环境 , 促进高产优质, 尚 缺乏系统研究; 不同作物栽培技术如: 塑膜铺放 、 选用 品 种、 确保全苗、 适宜密度、 肥水运筹、 田问管理技术 尚不完
则推迟。 这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虫
1 地 膜覆 盖存在 的 问题 11整地 粗放 . 响覆 膜质 量 . 影
的废膜夹到作物秧 、 秆之 中, 被牲畜误食, 使牲畜发病 , 严重 的造成牲畜死亡 ; 四是影响机械作业 , 如堵塞 播种 机影响播种质量 。
1 膜 下杂草 难 以防治 . 4
膜下杂草发生情况与覆膜质量紧密相关。 实践中, 往 往由于覆膜不严, 或播种、 定植孔封 闭不严 , 膜下透气 , 使 杂草发生。由于膜下温度、 湿度等条件适合, 杂草较露地
题 的对 策 。 关键词 : 膜 ; 培 ; 盖 ; 地 栽 覆 对策
大量农业生产实践证明,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能使作 物充分利用光 、 水、 热、 土壤等 自然资源, 达到提 高产量, 改善品质, 增加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 自2 世纪 8 年代引 0 O 进 中国以来,由于应用方法简单易行、增产增收效果显 著, 在瓜菜、 棉花、 花生、 玉米、 甘薯、 药材等 5 O多种作物 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 然而 , 随着推广面积和应用作物范围 的扩大,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 出来 , 成为制约该项技术推广、 应用和农作物效益提高的障碍 。 只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 , 促进中国高效农业的发展 。

浅析地膜覆盖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地膜覆盖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地膜覆盖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作者:袁宁宁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9期棉花,简称棉。

锦葵科棉是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多、生产成本低。

全世界有70多个产棉国,年产皮棉10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前苏联和印度,1982年以来,中国跃居世界的首位。

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

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因此,必须努力使棉花增产,搞好综合利用,增产增值,以增加棉农收入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一、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增产的原因首先,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地积温。

据测定,播种到出苗,地温提高3~5℃,有利于一播全苗,出壮苗。

出苗到现蕾,10厘米地温比露地棉增加108℃,因而提前现蕾使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延长了有效结铃期,为棉花高产优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地膜覆盖可以保墒、提墒,稳定土壤水分。

据测定,5~20厘米土壤含水量,比露地棉的出苗期高4%,现蕾期高5%,初花期高5%左右。

盖膜后能使土壤深层的水分大量上移,70厘米以下的水分含量却低于露地棉田,因此具有提墒作用。

同时,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变幅小,有利于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最后,地膜覆盖可以促进棉花生育进程,改善产量结构。

据测定,盖膜的棉田早出苗5~6天,早现蕾、开花9~12天,早吐絮17天左右,有效结铃期延长15天左右。

所以使棉花产量结构得到改善,伏前桃和伏桃显著增多,秋桃比例减少,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显著提高,具有提高单产、促进早熟和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1.无限生长习性棉花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主茎能向上持续生长,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可不断地横向增生果节,蕾铃能不断增加。

这一特性,对夺取棉花高产是极为有利的条件。

2.喜温、好光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

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长期的农业实践经验总结下,棉花的种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

移栽地膜棉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的棉花种植技术,其能够促进棉花快速生长结桃,极大的缩短了棉花的生长周期,提高了棉花的生产产量。

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现本文就通过分析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来简要谈谈这些问题以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问题;对策、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棉花栽培技术,这是近年来在科技发展与不断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新研发并推广应用的棉花生产方法。

采用移栽地膜棉种植棉花可以使棉花早发,并加速棉铃形成,增多结桃数量,提高收益。

实践证明这种棉花种植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然而尽管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1.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1.1缓苗期缩短,促进早发,生育进程加快据观察,移栽地膜棉能缩短缓苗3-5d。

尤其在棉花移栽遇到干旱天气时,移栽地膜棉不仅能减轻,甚至避免旱灾的影响,还能节约抗旱的投入资金。

移栽地膜活棵快,蕾期日增高快、出叶速度快、现蕾早。

地膜保墒增温,改善了棉花前期土壤环境,致使棉花整个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

1.2前期上桃快且集中据调查统计,移栽地膜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17.1%-20.5%,露地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7.0%-13.2%;移栽地膜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5.2%-61.3%,露地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6.0%-61.8%;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93.3%-95.5%,露地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85.0%-86.2%,前者比后者高出7-10个百分点。

2.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鉴于移栽地膜棉种植可以加速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因而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地膜覆盖棉花管理技术要点

地膜覆盖棉花管理技术要点

地膜覆盖棉花管理技术要点地膜覆盖棉花管理技术要点地膜覆盖棉花管理技术要点践业已证明,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只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一般比露地直播棉花可增产30%以上。

但增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国发展很快,是目前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省生产实产的幅度大小又与覆盖方式、种植制度、管理技术有密切的关系,现就地膜覆盖棉花的管理技术要点简述于下:一、适时破孔放苗,防止高温烧苗地膜棉花出土后,破膜放苗是保全苗的重要环节,要适时破孔放苗,要掌握“放绿不放黄,好天放苗,阴天低温和刮风天不放苗”的原则,切勿在寒流大风天放苗,要特别注意晴天高温时,应及时放苗,防止膜下烧苗,如一时放苗来不及,可先用小棍在膜下打小孔通气降温,以减缓烧苗。

在穴播的棉田要用适当工具将膜破开,其口径4—5厘米为度,过大不易封口而过小棉苗不易露出。

在条播的棉田,用小刀把棉苗顶上的地膜,自上而下地向前方用力,使地膜破开一个长条口子,棉苗自然而出,地膜也自然落于棉苗两旁。

放苗后,随即随即用湿土封严膜孔,以免跑墒跑热,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二、适时揭膜、中耕培土六月下旬以后,地膜棉花进入盛蕾初花期,这时气温已达25℃以上,并且雨季来临,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已不明显,应及时揭膜,并收回废膜,防止土壤污染。

揭膜后,随即追肥浇水,结合进行中耕培土,促进新根下扎,防止后期倒伏。

三、做好化学调控、防止前期旺长地膜覆盖改善了棉田生态条件,棉花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前期旺长,应做好化学调控,确保棉花稳健生长。

可在棉花初蕾和初花期进行两次缩节胺化控,初蕾期轻控,亩用缩节胺原粉0.8—1克,加水15—20公斤,均匀喷施,可促根壮苗,早发稳长;初花期化控,亩用缩节胺原粉2—3克,加水30—40公斤喷施,可培植丰产株型,抑制棉株旺长,改善群体结构,促进蕾铃发育,是关键的一次。

四、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前期旺长,后期早衰水肥的控制是地膜棉花前期防“狂”,后期防“衰”的关键技术。

水与肥是影响棉花“狂”与“衰”的最活跃因子,一定要灵活掌握,特别是浇水要看棉苗长相,土壤水分和近期天气预报,因为覆盖地膜棉花,地温高,发育早,一水能把棉花浇好,一水能把棉花浇坏,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狂长落桃,这是国内外植棉技术的共同经验。

地膜棉中后期重管理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棉中后期重管理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棉中后期重管理棉花,栽培技术棉花早衰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还会引起吐絮不畅,造成采摘困难。

早衰多发生在地膜覆盖棉田,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症状和黄萎病很相似,但劈开茎秆或叶柄,维管束不变色,而黄萎病则维管束变黄褐色。

田间表现早衰棉田往往前期长势喜人,在开花结铃盛期,随着成铃数的增加,棉株叶片自下而上开始黄化失绿,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功能急剧衰退并丧失,从而导致棉株出现严重的落花落蕾,有铃无叶,光秆无秋桃,后期成铃不能正常吐絮。

早衰一般在8月上旬出现,发展迅速,从点片发生到整个田块普遍发生,约需10天时间。

发生早衰后期,棉株枯死,整个棉田如同火烧般状。

防治措施1.加强肥水管理。

早衰是由于后期肥水不足、棉株营养不良造成的。

因此,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是控制棉田早衰的有效措施。

地膜棉花根系分布浅,前期结铃多,对肥水敏感。

因此,当棉花进入盛蕾期(50%的棉株第四个果枝长出蕾,一般在6月20日左右)至初花期(10%棉株开花,一般在6月下旬)就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或遇雨时亩追尿素8~10公斤,底肥未施钾肥的,加入钾肥10~15公斤。

盛花期(50%棉株第四个果枝开花,一般在7月上旬)遇旱要水肥猛攻。

一般浇1~2次大水(结铃盛期水和后期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8~10公斤,可增加铃重和铃数,防早衰。

2.中耕揭膜。

棉花蕾期是促进根系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地膜已失去增温、保墒作用,膜下温度高反而会促使根系老化,并影响水分渗入。

要结合中耕进行揭膜。

中耕能切断部分侧根,促根下扎,抗旱耐涝,起到壮苗的作用。

一般中耕2~3次,中耕深度逐次加深,达到10厘米以上。

3.合理整枝。

伏前桃多会影响植株生长,根系发育不良,而且伏前桃吐絮时正赶上高温高湿,易烂桃。

因此,******去除下部1~2个果枝,或下部果枝在有2~3个铃后即将边心摘除,控制前期结铃,上部可多留3~4个果枝,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争取多结铃。

4.适时打顶。

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一般中等肥力的棉田7月10~15日打顶,晚发棉田可推迟到7月20日。

棉花双膜覆盖双覆土植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棉花

棉花双膜覆盖双覆土植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棉花

棉花双膜覆盖双覆土植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棉花双膜覆盖双覆土膜上植棉技术是在正常宽膜膜上点播的穴孔处(种行)再盖一层窄膜的新技术(两层膜均进行机械覆土)。

我场正常膜上点播采用的是0.008毫米厚、1.25米宽的地膜,行距配置采用66+10厘米机采棉行距。

膜上膜为0.004毫米厚、0.4米宽的窄膜,窄膜盖在种行上。

膜上膜每公顷用量为25.5千克,增加成本400元。

在正常播种的种行上再盖一层膜,可防止雨后土壤板结,同时也可提高地温,为棉苗提供有利的出土环境。

我场盐板土质面积较多,雨后容易板结;造成出苗困难,每年都有一定面积重播、改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场从XX年开始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双膜覆盖技术攻关。

经过多年试验、改进、示范,XX年双膜覆盖双覆土植棉技术在我区已大面积推广。

但是在大面积应用过程中发现双膜覆盖双覆土植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存在问题1.缓苗时间长。

同一天播种的棉花,双膜覆盖双覆土棉苗先出土,但由于缓苗时间较长,生育进程反而比后出苗的常规棉苗晚,而且苗期长势偏弱。

主要是由于XX年我区春季气温反常,出苗揭膜后温度长时间持续偏低,棉苗在膜内和膜外的温差较大,棉苗受不良刺激时间较长造成的。

2.出苗率较低。

相当一部分条田用双膜覆盖双覆土是为了防止土壤雨后板结,提高田间保苗率。

但是春季雨水少,使用双膜覆盖双覆土技术.的优势不明显,有些保苗率反而更低。

①一级覆土偏厚。

在双膜覆盖应用初期未采用一级覆土,出苗揭小膜后,人工覆土封洞,劳动强度较大。

经过近几年的改进,增加了一级覆土,在播种时机械进行一级覆土,形成现在的双膜覆盖双覆土技术,减轻了劳动强度。

但是一些条田一级覆土偏厚,加上气温偏低,造成棉苗顶土困难,烂根病增加,出苗率双膜覆盖的反不如不进行双膜覆盖的。

②二级覆土太厚且压在种行上。

由于怕小膜被风吹起,一般二级覆土都较厚,使部分土压在种行上,甚至有的地方整个种行被二级覆土压住,给棉苗出土造成困难。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就是要确保栽培地的湿度和水肥的分布均匀,以及及时补水,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率的作物生长。

2、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膜下滴灌时保持地面湿润,以便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

同时,要注意植物根部的温度,使湿度合适,防止植物根系受损。

3、空气中的水汽量要充足,水分的遗传对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因此要在空气湿度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喷水、洒水、灌水等方式来补充水分,以保证作物生长。

4、要注意植物的营养状况,棉花膜下滴灌过程中加入肥料,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植物需要主要养分,如氮、磷、钾等,也需要微量元素,如铝等,加入适当量的这些营养物质,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5、要注意植物的光照状况,在植物膜下滴灌的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以便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促进高产。

6、要注意植物的土壤质地,植物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养,因此土壤的结构要粒径小,气体流通速率要高。

此外,土壤的PH值也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

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

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其生产技术一直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绿色种植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就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棉花种植现状及问题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大,但其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其中,制约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膜覆盖量不足。

传统方式下,棉花种植基本上是赤地直种,如此不仅容易造成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同时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爆发。

2. 高耗水。

棉花的生长需要较高的土壤水分,如若未恰当补给水分,则可能导致棉花的早衰、结果不良等问题。

3. 传统农药残留过高。

传统棉花种植普遍采用大量化学农药和化肥,其量多质差,不仅存在农药残留过高的问题,同时对土壤生态环境也有不良影响。

4. 耕地退化。

长期的连作排灌,以及不规范的施肥、农药使用,会导致耕地营养不良而影响棉花生长发育。

因此,在提高棉花产量、品质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及环境损害,开展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地膜覆盖传统棉花种植赤地直种,而地膜覆盖能够发挥压制杂草、提高土温和土壤湿度的作用,减少病虫害,保障土壤的肥力和水分。

在地膜覆盖下采用棉草、秸秆等有机材料进行植株间隔,不仅能够起到隔绝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等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土壤吸水保水能力。

2. 灌溉技术精细化灌溉是棉花地膜绿色栽培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技术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生态周期、农田管网等手段,实现了对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土壤水分需求、水肥协调研究、农业卫星遥感监测等方面的优化和控制。

与传统定量灌溉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够将棉花生长的水肥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高效匹配。

3. 农药使用开展棉花地膜绿色栽培可以有效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量及农药残留问题。

针对棉花常见的蚜虫、螟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农药替代了化学农药,例如辛硫磷可溶性粉剂、甲基七烯酸盐、吡虫啉、苯噻虫等,这些生物农药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有保障作用。

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田间管理浅议

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田间管理浅议

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田间管理浅议地膜覆盖栽培是安阳县种植棉花的主要形式。

采用这种技术具有提高霜前花的产量,提高地温,保墒提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养分转化和利用,缩短棉花全生育期等优点。

地膜覆盖棉田要比露地栽培棉田的管理复杂一些,主要有放苗、间苗定苗、中耕、肥水管理、整枝、化控、病虫害防治 7 个技术环节。

一、放苗先播种后盖膜的棉田,应当在棉苗出土、晚霜过后及时破膜放苗。

放苗过早,会跑墒降温,放出的棉苗因膜内外温差大容易晒死、吹干;放苗过迟,地膜压盖棉苗使之弯曲,如遇高温还会烫苗。

条播按株距放苗,穴播按苗打孔。

破膜放苗后,要在破口处埋土封口,防止跑墒、降温、进水和大风揭膜。

要放绿不放黄,即子叶展平的棉苗可放,而子叶未展平的黄瓣苗不可放。

阴天可全天放苗,晴天宜在早晨或傍晚放苗,躲开烈日照射,寒流大风天气切不可放苗。

先盖膜后播种的棉田,不用放苗,但出苗前遇雨,应该及时破除土壤板结,以利于棉苗出土。

二、间苗定苗地膜覆盖棉花苗期生长较快,间苗定苗从 1 叶期到 3 叶期,时间只有10d 左右。

苗期病害轻、死苗少时,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苗期病害重、死苗多时,缺苗多的地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带土移栽(起苗时尽量少伤根)。

早定苗,地温高,墒情好,棉苗生长快,有利于形成壮苗。

三、中耕地膜覆盖的棉田因播种、覆膜、放苗、埋土封口、间苗定苗等农事作业的踩踏,常造成土壤板结,所以要对行间未盖膜的露地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

但是棉花病害严重时不宜中耕,否则会引起病菌活动更厉害。

四、肥水管理地膜覆盖棉花出苗早、生长快、结铃多,需肥需水量大,生长发育高峰比露地棉提前。

若肥水管理失误,容易造成前期徒长、后期早衰的现象。

因此,地膜覆盖棉花在底墒好、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苗期一般不浇水追肥;蕾期、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为防止徒长,要控制好水分,轻施肥;铃期为防止后期早衰,应早施肥,充分满足水分、养分的需要。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棉花栽培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几个常见问题及发展建议:1. 水分管理问题:棉花对水分要求较高,过少或过多的水分都会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当前,部分地区在棉花生长早期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

建议加强灌溉技术研究,合理确定灌溉时机和水量,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

2. 病虫害防治问题:棉花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棉铃虫、苏丹红蜘蛛、灰斑病等。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存在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等问题。

应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方法,并注重培养棉花品种的抗病虫害性。

3. 施肥技术问题:当前,棉花栽培中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施肥不均衡和过量的问题,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负荷。

建议加强土壤肥力调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施肥方案,采用精准施肥技术,确保肥料的有效利用,减少养分损失。

4. 高产优质品种缺乏问题:目前,棉花栽培中存在品种单一、低产量、低品质等问题。

应加强棉花品种改良和培育,研发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水平。

5. 精细管理技术不足问题:当前,棉花栽培中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精细管理技术不足。

建议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如精准播种、精细喷施等,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棉花栽培技术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品种改良和精细管理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科研力量,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

地膜覆盖的利与弊及改良措施一、地膜覆盖的利(一)保温保湿在地膜覆盖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

在春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地膜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保暖衣。

它能够有效地阻止土壤热量的散失,使得土壤温度比未覆盖地膜的要高。

这对于农作物的早期生长尤为重要,例如早春播种的蔬菜,有了地膜的保温,种子能够更快地发芽出土。

而且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的湿度。

这在干旱地区或者干旱季节意义非凡,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相对稳定的水分环境,减少灌溉的频率,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抑制杂草生长地膜覆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杂草的生长。

当我们将地膜严密地覆盖在土地上时,就阻断了杂草种子与阳光、空气的接触。

杂草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地膜的覆盖使得杂草难以获得这些条件。

很多杂草种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正常萌发,从而减少了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必再与大量杂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阳光,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

(三)改善土壤结构从长远来看,地膜覆盖对土壤结构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降低了土壤的侵蚀程度。

土壤中的一些养分不容易被雨水冲走,能够更好地留存于土壤之中。

而且,地膜覆盖下的土壤微生物活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在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可能会更加活跃,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养分供农作物吸收,从而间接地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

二、地膜覆盖的弊(一)白色污染地膜覆盖带来的最突出的弊端就是白色污染。

传统的地膜多为塑料制品,在使用后难以降解。

大量的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土壤的结构受到破坏。

土壤中地膜碎片的增多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碰到地膜碎片时,无法像在正常土壤中那样自由伸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根系的损伤。

而且这些地膜碎片在土壤中长期存在,还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得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差。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指出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即土壤肥力不足、整地粗放、底墒不足、先覆膜还是先播种、覆膜质量、提早播种与定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节及防病治虫除草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存在问题;对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在全国应用,棉花、花生、蔬菜、瓜类等作物在应用了这项技术后都产生了明显的早熟、增产等变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但是,这项技术在生产中尚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土壤肥力不足、作物早衰地膜覆盖是一种积极的“促根栽培”,但对土壤而言,又是一种“消耗促进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作物的需肥量高于露地栽培作物的需肥量。

如果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质含量少,就会导致作物早衰,达不到早熟增产的目的。

因此,要“看天、看地、看苗”灵活运用水肥,以防止作物的“狂”和“衰”。

要增施有机肥、迟效性肥料及磷钾肥料做基肥,以保持肥力,提高地力,并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追肥,才能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获得长期稳定的增产效果。

2整地粗放、底墒不足种子萌发出土及植株、根系生长均需要充足的水分。

如果整地不细、土壤含水量不足,易造成出苗不齐,全苗困难。

如有大坷垃、坚硬秸秆,易戳破地膜,影响地膜效应。

整地要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及时耙耱;早春要顶凌耙地,使土壤上虚下实;同时还要捡去秸秆等硬物。

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15%,就要考虑灌水造墒,同时做到做畦、覆膜、压土等各环节连续进行,防止散湿跑墒,确保种子整齐萌发出土及幼苗生长。

3先覆膜后播种与先播种后覆膜整地做畦后,即覆盖地膜5~6d后,土壤已呈均衡的温暖湿润状态,再打孔播种或定植,则种子萌发出土快而整齐,定植秧苗则缓苗快,双子叶作物采用此法时要注意点播深度适宜,深浅一致,以免造成出苗不齐。

而先播种后覆膜,不能充分利用播种前的一段覆膜效应,打孔放苗与苗根培土也较为费工,而且还必须严格掌握放苗时期,否则易灼伤幼苗,特别是大面积应用更要引起注意。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精细整地:头年冬天开好排水沟,深翻晒垡,移栽前耙细整平,要求厢面平整、无杂草、无石块和其它杂物,以利盖膜,减少破膜。

整地作厢一般要求厢高15厘米,厢宽1米左右,厢面略呈瓦背形。

2、科学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整厢前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或饼肥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保证在棉花揭膜前对营养的需求。

3、施药、盖膜和移栽:在盖膜前,每亩棉田用50克拉索兑水5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防除杂草。

盖膜时先把地膜拉直铺平,使其紧贴厢面,然后将膜四周5~6厘米压入土内,压紧压实,以防大风。

棉苗移栽期一般以4月下旬为宜,抢晴天移栽。

移栽时将地膜切一小孔,将棉苗栽入其中,浇好水,填土掩好洞口,以利增温、保墒、缩短缓苗期。

杂交抗虫棉,实行单行或单双交替移栽。

一般亩移栽密度为1200~1400株为宜。

4、及时施肥防早衰:由于地膜棉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座桃早而集中,养分消耗多,如未及时追肥、势必造成早衰,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因此,在6月中下旬揭膜后、应及时抢施接力肥。

接力肥要以速效性化肥为主,视棉花的长势、每亩施尿素10~12千克,钾肥50千克。

为保伏桃争秋桃,要重施花铃肥。

花铃肥应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单株有1个成桃时,每亩施尿素10~12千克。

第二次在7月底至8月初,每亩再施尿素5~8千克。

同时还可以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棉花专用微肥,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减轻黄叶枯死病的发生程度,提高成桃率、增加单铃重,防止棉花早衰。

5、全程化控,控制旺长:移栽地膜棉的化控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重点在移栽后的前期、因棉苗生长过快易旺长、当棉苗长出5~6片真叶时,每亩可用助壮素4毫升(或缩节胺3~4克)兑水30~40千克进行喷雾。

当棉苗长出14~16片真叶时、每亩可用助壮素10~15毫升(或缩节胺5~6克)兑水40千克进行喷雾。

打顶前后每亩可用助壮素5~20毫升(或缩节胺4~5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以控制棉花旺长。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对环境和农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以促进棉花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1. 耕种方式落后:传统的棉花耕种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耕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2. 病虫害防治不力: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水肥管理不当:一些棉农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存在着施肥不当、浪费水资源等问题,导致棉花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技术装备落后:在一些地区,农民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和其他农业技术装备相对滞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棉花产量。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急需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发展建议:1. 推广机械化耕种:针对传统棉花耕种方式落后的问题,建议可在种植区域推广机械化耕种,使用种植机械等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针对棉花的常见病虫害问题,建议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采用天敌和微生物制剂等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以达到绿色、环保的防治效果。

3. 推广科学水肥管理: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水肥管理技术,制定合理的肥料投放和灌溉计划,减少浪费资源,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4. 更新技术装备:鼓励农民使用新型的农业技术装备,提高棉花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比如推广使用农业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

5. 加强培训和科普:通过加强培训和科普,提高棉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农民们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通过上述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和农民的影响。

也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赵孟仁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上半月》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棉花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提高地温3℃左右,可提前播种10-15天,延长棉花生长期,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棉花吐絮,提高棉花品质,实现棉花优质高产,增加经济效益。

但是,地膜覆盖如应用不当,则达不到予期效果、故在地膜棉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地膜覆盖棉田,为使地膜覆盖严实平整、整地必须精细,以防地膜破损或透气。

其次。

【总页数】1页(P11)
【作者】赵孟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04
【相关文献】
1.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J], 施春晓;张鸽
2.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J], 陈恩德
3.地膜覆盖栽培蔬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莫玉芳
4.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应用与推广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J], 武秀英
5.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J], 施春晓; 张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三大问题及防止途径
棉花地膜覆盖是以护根为宗旨的栽培技术,具有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期易疯长,中期易倒伏,后期易早衰的三大问题,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防止措施。

一、前期疯长
前期疯长的原因,首先是增温明显,据5月份31天测定,早8时51 厘米地温,盖膜比对照高4℃,中午14时平均高9.5℃,晚8时平均高5.7℃,6月份达到增温高峰。

同时地膜覆盖还较好的改善了土壤墒情,水汽上升到地面受阻,遇冷又凝结为水滴回灌于地面,使水分结露于膜下,还原于耕层,据棉花全生育期调查,20厘米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68%,对照平均为10.37%,盖膜比对照平均高2.3%。

盖膜棉田还较好的保持了土壤理化状态,土壤容重比对照少了0.12克,速效氮、磷、钾比对照多10.7%、7.2%、5.6%。

因此,茎叶生长加速,棉花在初花期主茎日增长量常超过3厘米,表现为植株疯长。

控制棉花疯长,首无要控制肥水,用不浇水的方法,起到以水控肥,减少植株吸收量的作用。

其次要精细整枝,把第一果枝下的老叶和营养枝去掉,中部的三、四张主茎叶去掉一半,以改善光照条件。

其三是捏茎蹲苗,由于主茎顶部木质化程度低,细胞含水量高,分裂活动旺减,对疯长棉株从上向下数第三片叶,轻捏叶下的主茎节间,标准是幼茎出水,发出响声,可使输导组织受损,控制主茎三天不再伸长。

四是全程化控,播前用200PPM的缩节安溶液浸种
8小时~12小时,蕾期亩用一克缩节安加水30公斤喷洒,可控上促下,定向整形,实现早发稳长。

初花期亩用2克~3 克缩节安,加水30公斤喷洒,可优化冠层结构,促进棉铃发育,推迟封垄。

盛花期亩用3克~5克缩节安,加水30公斤喷洒,可抑制赘芽发生,提高铃重和增结早秋桃。

二、中期倒伏
地膜棉中期正处在雨季。

容易发生倒伏的原因,首先是植株根系分布较浅,水平根发达,根系分布呈现上移现象,垂直根一般生长较差,向下扎得不深。

据调查,地膜棉0厘米~10厘米土层的根量占总根量的34%,10厘米~20厘米土层的根系占48%,20厘米~30厘米土层的根系占17%,而露地棉根系分布在各土层分别是15%、35%、49%,因而地膜棉植株自然支撑力较露地棉差。

其次,地膜覆盖棉田,地上部生长量大,茎粗、分枝多、叶面积大,植株鲜重较露地棉增加35%,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失去正常比例,植株重心上移,头重脚轻,遇有大风大雨会失去平衡而倒伏。

另外,覆盖地膜时,为使地膜紧贴地面,常起垄种植,覆盖地膜后,土壤始终较疏松,植株经不住风雨的连续摇摆而发生倒伏。

防止倒伏的措施,提倡平地覆盖,需要起垄也只能起低垄,使根系均匀分布。

并巧用肥水,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控制浇水,做到以水调肥,促进植株稳健生长。

要适当增加密度,由常规的3000株增至3500株~4000株,采用90厘米的大行距,整枝时多留果枝,少留果节,既可增加内围铃和伏桃,又能调整地上部和地
下部的比例,有利于防倒。

地膜棉还要改全生育期覆盖为蕾期揭膜,克服全生育期覆膜的膜心旱和土壤过于疏松的现象,使棉株在自然状态下得到锻炼,促根下扎,也有利于接纳雨水,增加土壤紧实度和提高根系的固着能力,保证棉株壮而不倒。

三、后期早衰
地膜棉后期早衰的原因主要是干旱、缺肥、早发不控、病虫危害等。

地膜棉植株高大,枝叶茂密耗水多,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时,生长受阻,叶色退绿变黄,蕾铃脱落严重。

土壤肥力低,特别是缺钾早衰明显。

一般地膜棉生育期提前10天左右,花铃期追肥偏晚,也会引起棉花早衰。

早发是地膜棉的显著特点,早发不控是地膜棉早衰的诱因,植株旺长,节间拉长,水肥消耗过多,造成后期营养不足,导致早发早衰。

另外,棉花遇到病虫危害,打顶过晚,都有早衰的可能。

针对地膜棉早衰的原因,要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以水调肥,保根发叶,防止早衰。

地膜棉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花铃肥旱年要在盛蕾期追施,正常年在开花前追施,多雨年份适当晚追,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

缺钾棉田在蕾期亩追7.5公斤硫酸钾。

如脱肥严重,可进行叶面喷肥,在100公斤水中加1.5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硼砂,配成混合溶液,在现蕾至花铃期喷施2次~3次,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植株生理机能,早熟而不早衰。

摘除早蕾,为避免地膜棉出现超负荷现象,可在6月下旬摘除6个~8个早蕾,以加强根系及茎叶的营养生长,
搭好丰产架子,使棉花集中结伏桃和早秋桃。

发生红蜘蛛可用1.2%的烟、参碱1000倍液及时防治。

对前期肥水充足的旺长棉田,一定要进行全程化控,促棉稳长,促早熟,防早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