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发现了班中总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那么,怎样将数学与生活巧妙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入手,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下面结合本人实践谈谈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一、巧借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动机。
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先巧借生活实际,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几的例子,如:教室里有2扇窗户,我们学校一年级有2个班,小鸭有2条腿、教室里有2块黑板,动物园里有2只猴子等等,最后抽象出2。
由于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
为了让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有多长,可设计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学生有喜欢的活动,如让学生数脉搏、跳绳、写数字、写生字等活动。
通过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收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们有的从书上找到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有的发现有些衣架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发现有些单位的电动铁门上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等,学生觉得生活周围处处有平行四边形,就对它很感兴趣,急于想知道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用到哪些地方,为什么它可以有这么多用处。
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许多的数学知识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
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该如何做到联系生活实际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借用生活实例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
如“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关系”三者数量关系的教学。
二、开展课外活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即能找到其原型。
新课程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
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有这样一道题:4个男同学和2个女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和每个女同学都打上一局,一共要打上几局?如果每两个人都要打上一局,又会要打多少局?或者这样的题:小朋友排成一列做游戏,从前数,小林是第9个,从后数小楂是第6个,这一列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等等。
对于这样的例题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亲身实践一下,或者变换事例,在教室中操作也行。
比如打乒乓球的活动,可改为握手的活动、拥抱的活动;站列的问题可改为坐列的问题等。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生活实践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再比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先统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据是不同的,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度约为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1米,讲台的长大约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各有多少,从而建立几厘米、几米的表象。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2. 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日益丰富,他们对数学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数学教学资源的丰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数学应用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找零等生活场景,学习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1. 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质,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技能。
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并非停留在课堂上,它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和实践。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 运用生活实际例子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物、旅行、运动等,来解释和展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设计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实地调研和观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和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问题,通过这些实地调研和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4. 制定数学生活化课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生活化的数学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实际案例1. 导致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在学习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几何问题,比如房屋的面积计算、图形的测量等。
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运用几何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的应用和实用性。
2. 运用生活实际例子进行教学3. 实地调研和观察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市场上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通过观察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销售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统计知识。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房间的大小,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蛋糕、水果等实物进行分数的切割和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分析。
巧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巧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课堂往往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们总是觉得数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很难理解和掌握。
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设计生动的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那么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也会随之增加。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利用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和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乘法时,可以引入购物和结账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体会乘法的应用和意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还能意识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结合游戏和竞赛,增加趣味性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设计数学拼图比赛、数学运算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竞争、合作和学习,从而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引入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几何学时,可以引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几何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理解几何知识的应用,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四、组织实践活动,增强体验感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在教学测量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实地测量,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测量知识,增强对数学的体验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鼓励创新思维,拓展数学视野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拓展数学视野。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数学实验、探究数学问题,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数学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这样一来,学生会养成主动探究和创新的习惯,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探求欲。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示例:
购物计算: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来让学生学习货币概念、加减法和找零等技能。
让学生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找零的金额,帮助他们理解货币的价值和使用。
餐饮分数: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通过餐饮场景进行教学。
让学生计算菜单中食物的分数比例,例如半份、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并讨论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谱中的配方。
测量与图形:在教授测量和图形概念时,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制图形的活动。
例如,在学校的操场上测量尺寸、绘制平面图,或者在花园中测量植物的高度和周长。
时间管理:教授时间概念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进行教学。
让学生绘制自己的日程表,计算各项活动所需的时间,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安排时间以完成任务。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活动,让学生在数学中学习统计和概率概念。
例如,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或兴趣,并使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
这些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将数学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教学?
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教学?将生活融入数学课堂:借用换算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数学,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而现在,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流露出数学的影子。
如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常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应用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低年级: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多少个?”这类问题简单易懂,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年级:可以利用学生日常购物、出行等经验,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例如:“超市做促销,每瓶饮料5元,买3瓶送1瓶,怎么样才能比较划算?”这类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可以利用图表、数据、模型等,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绘制图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类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参与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应用能力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问题,让学生体悟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依靠案例教学:比如介绍建筑设计中的比例、桥梁建设中的几何原理、股票投资中的概率统计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高学习动力。
组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了解数学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项目式学习:比如,设计一个“城市规划”项目,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交通、人口、资源等问题,并进行模型搭建和方案设计,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思维培养,提升学习效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多不是标准的数学题,需要学生发挥多种数学思维才能解决问题。
数学实践教学课堂实录(3篇)
第1篇一、课堂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数学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以“探索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时间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第2节课三、课堂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课堂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七年级全体学生五、课堂实录(一)导入1.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学生思考并回答。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进行数学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探索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实践环节1.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如购物打折、制作图形、测量距离等。
2. 实践操作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图形、测量距离、计算面积等。
3. 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课堂实践案例1. 案例一:购物打折(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购物时的打折优惠?(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假设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求实际付款金额。
(3)学生汇报:实际付款金额为80元。
2. 案例二:制作图形(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已知边长制作一个长方形?(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和直角器制作一个长方形。
(3)学生汇报:成功制作了一个长方形。
3. 案例三:测量距离(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一段距离?(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卷尺测量教室到走廊的距离。
(3)学生汇报:教室到走廊的距离为10米。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课后反思本次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购物、分水果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书本的长度等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在学习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中,生活实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投掷硬币、扔骰子等游戏来加深对概率的理解。
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游戏,如购物游戏、分水果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
三、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运用的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进行统计,并制作成表格或图表。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密切联系
如何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情景。
避免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的脱节,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水平低,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产生厌学情绪。
现结合我十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就利用同学们感兴趣的过生日分蛋糕来作为导入。
“今天是小猪佩奇的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漂亮的蛋糕,有 6 个好朋友来帮佩奇庆祝生日,你知道她们每人能吃到多少蛋糕呢?”学生们听了我的叙述后都非常感兴趣,一个个都睁大眼睛想要知道答案。
这样我就顺势导入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连。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知。
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为了让他们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之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以及概括,比较和分析等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千克和克》时,提前布三、四、置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寻找,记下它们的质量(净含量),学生会发现,质量单位就在自己的身边,如经常吃的方便面、虾条、牛奶、饮料等包装上都清楚的标有质量,再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克、几克、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1 千克、几千克有多重。
生活中数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解和应用,特制定本教研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理念的认识。
2. 增强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4. 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共X天。
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教师办公室、校园周边等。
五、活动内容(一)开幕式1. 时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0:00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内容:- 校长致辞,强调生活化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 教研部门负责人介绍活动方案和安排。
- 教师代表发言,分享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解。
(二)专题讲座1. 时间:X月X日(星期X)下午2:00-4:00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内容:-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讲座内容涵盖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三)教学观摩与研讨1. 时间:X月X日至X月X日(每天上午)2. 地点:各年级教室3. 内容:- 组织教师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观摩课,展示优秀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案例。
- 观摩课后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分享观课心得,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四)信息技术应用培训1. 时间:X月X日(星期X)下午2:00-4:002. 地点:学校计算机教室3. 内容:- 邀请信息技术专家进行培训,讲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活化数学教学。
- 教师们学习使用数学软件、在线资源等工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小组合作与分享1. 时间:X月X日(星期X)下午2:00-4:002. 地点:教师办公室3. 内容:- 教师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讨论。
小学数学教案生活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生活数学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了解数的大小、大小比较等。
2. 数的运算:加减法的运算及应用。
3. 长度、时间、重量、容量等单位的认识和转换。
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数学,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解决。
三、总结(10分钟):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拓展(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能力。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解决。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以下是几个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案例一:购物预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预算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帮助家长规划一次购物计划。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计算所需支付的总金额,以及如何使用优惠券等。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巩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路线规划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路线规划的任务,让学生设计从家到学校或图书馆的最短路径。
学生需要了解地图上的距离和方向,运用比例尺和坐标系等数学知识,找到最合适的路线。
这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家庭支出统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包括餐饮、购物、交通等方面的费用。
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制作成统计图表,分析家庭支出的特点和趋势。
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提高他们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烹饪食谱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烹饪食谱,包括食材的准备、烹饪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学生需要了解食材的计量单位,如克、毫升等,以及烹饪过程中涉及的数学运算,如时间的计算、食材的配比等。
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案例五:环保志愿者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环保活动,让学生担任志愿者,统计垃圾的数量和分类情况。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这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生活化教学案例的实践,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做饭、还是规划旅行,数学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数学教案。
首先,让我们以购物为例。
当我们去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价格、找零钱,甚至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性价比。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如果我们要买两件商品,一件价格为25元,另一件价格为35元,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的总价是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有50元,我们需要计算我们买完商品后会剩下多少钱,这就需要进行减法运算。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用。
其次,做饭也是一个充满数学的过程。
在做饭时,我们需要控制食材的比例,掌握烹饪时间,甚至需要计算热量和营养成分。
比如,如果我们要做一份蔬菜沙拉,我们需要根据人数来确定食材的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要煮一碗面条,我们需要掌握煮面的时间,以及控制水的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
最后,规划旅行也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我们需要计算旅行的路程和时间,预估旅行的花费,甚至需要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优劣。
比如,如果我们要去一个城市旅行,我们需要计算从家到目的地的距离,以及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要预订酒店或者机票,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的价格和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比较。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数学教案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做饭、还是规划旅行,数学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教育,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让数学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个贴近生活、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一、在购物中学习数学购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数学在购物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购物时学习比较价格、计算折扣、预算花费等一系列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哪一种更划算;让学生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规划一份购物清单,预算所需花费等。
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家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而在家务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家务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洗碗时让他们测量清洗剂的用量、在整理房间时让他们进行分类和计数、在做饭时让他们进行食材的配比等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家务活动,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而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玩扑克牌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组合与排列的知识;在玩骰子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概率和统计的知识;在玩围棋、五子棋等棋类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数学逻辑和推理的知识。
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旅行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而在旅行中也可以学习到不少数学知识。
比如在旅行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让他们计算旅行路程和花费,让他们了解地图和导航的原理等等。
通过旅行,孩子们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实际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数学认知。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拓展生活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精彩无限
拓展生活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精彩无限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虽然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但同时也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数理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课堂上拓展生活资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拓展生活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精彩无限进行探讨。
一、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活在一个充满问题和疑惑的世界中,数学课堂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书桌、铅笔、操场等,让学生通过测量和比较来感受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以学生身边的场景为例,比如教室的地板、课桌的面积等,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理解面积的概念。
这样做不仅可以延伸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意义。
二、引入数学启发游戏在日常的学习中,数学启发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组织学生玩“猜数字”游戏,通过猜测和推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小练兵”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还可以通过数学趣味竞赛、数学谜题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利用实物教具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物教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实物教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分数时,可以利用分数条、分数盘等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大小关系;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几何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摸索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购物打折、餐厅用餐人数的计算、公交车班次的时间间隔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采用游戏化教学的形式,设计趣味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还可以利用实验、模型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视觉体验感。
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需要持续练习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出现挫折感,缺乏自信心。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教师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化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数学学习心得和体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乐感。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的工作。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数学学习的恐惧和压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又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探索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关键词】生活数学;小学生; 数学课堂;亲历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枯燥?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呢?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既
能用数学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入手,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兴趣。
例如教学乘法时,联系学生上家政课,每人交2元买菜,8人一共多少钱?又如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用生活中常见的“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上下公共汽车”等动态变化场景,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从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1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当天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哪些与数学有关,例如:教学了人民币的认识后,联系班的主题教学“厨匠工坊美食会”的活动进行练习。
我们班同学吃了一碟饺子8元,一碟萝卜糕6元,一碟粟米饼9元,应付多少钱?让学生算出应付的钱数,再到柜台交钱。
教学《认识长方形》后问学生生活中在哪儿有长方形?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
只要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具体事物结合,就更能增强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2优化组合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的紧密。
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想方设法了解它,掌握它。
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进率时,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换钱,出示一元人民币,告诉学生想换成角币请学生帮忙。
虽然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但是学生兴趣很高,学生在换钱过程中掌握了人民币的进率,而且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人民币。
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是自己已经会的,只是没有找到规律。
最后,让学生模拟买卖东西,通过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老师教学时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经历导入新课,传授知识,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气氛,及其实现学生的活动性,自由性。
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
去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也
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一年级学习《统计》一课时,我们从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展开调查和统计,先让学生报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苹果、桔子、香蕉、西瓜、猕猴桃、荔枝、桃子、梨、同时教师将这些水果的图片一一贴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有序地在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下面贴上一个五角星,最后根据每种水果所得五角星的多少,就可以统计出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
通过以上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已被激起,思维随即展开。
2.1亲历做数学过程,学习实践数学
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例如:教学用人民币购物时,联系班的主题教学“厨匠工坊美食会”的活动进行八年级同学在“厨匠工坊美食会”期间,吃了46元,应怎样付钱?有几种方法?让学生直接模拟付钱。
这时,学生个个拿出复印的人民币进行操作,有的拿出20元、20元、5元、1元;有的拿出20元、10元、10元、5元、1元;有的拿出20元、10元、10元、2元、2元、2元;有的拿出4张10元、6张1元。
聪明的学生找出了好几种方法,后进学也能正确付钱。
这样,通过让学生再现生
活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被激起,思维随即展开。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大课堂,亲历学习数学教学过程。
不仅达到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目标,且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2.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生活是与传统教学方式重要区别之一,它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有利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用生活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能“活学”还不够,还要“活用”,使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工具。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例如:讲《乘法计算》时,可以设计:“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回家试一试,给你的房间进行装饰,结合家庭的情况设计一种既美观又实惠的方案”;“你一天饮用多少水?”等等生活问题。
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
特别是像这样开放的练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应用时,联系本学期班的主题“我是居家小主人”进行,我们人人都是家庭的成员,都是家的小主人,应该为家庭做些事,就从搞卫生开始,搞卫生要用到什么?让学生说出搞卫生的工具后指出,我们来计算买毛巾的钱。
一条毛巾8元,买3条毛巾要多少钱?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此之大。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创新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数学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吴蕴苏,《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教学天地,2008年
[2]贺梦索,《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宁夏教育,2008年
[3]廖小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探讨》,时代教育,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