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3题型突破篇第5讲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教学

合集下载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文言文阅读 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含答案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五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文言文阅读 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含答案

核心突破三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仔细比对,精准辨析一、认识题型特点,掌握解答步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

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

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

景泰元年,以兵事稍息,得请终制,然由此忤旨。

服除,命供事翰林院,不复与阁事。

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

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

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

阁臣自三杨后,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

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

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

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

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

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

”贤称善,即奏行之。

帝爱时风度,选庶吉士,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

贤以语时。

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

”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

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

”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

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

”语闻,帝意乃解。

五年,得疾在告。

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

是冬,无雪。

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

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乞革其弊,以惠小民。

”帝优诏褒纳。

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

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

并从之。

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

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时颇怀忧。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

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

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语法常识 精要了解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语法常识 精要了解

语法常识精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同现代汉语相比较,总的来看是相同或相近的,但也有一些不同或差异较大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正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学习文言文,就要牢牢把握住这些差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词法与句法上,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词法常识(一)古今词汇的区别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间有少量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间有少量单音节词。

所谓单音节词,就是一个字一个词,如“山”“水”“江”“河”等。

所谓双音节词,一般是两个字一个词,如“憔悴”“执事”“行李”“奈何”等。

古今比较如下:了解了古代汉语常用词汇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就要正确辨识其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时将其准确替换为现代汉语的双(多)音节词。

(二)词汇分类——实词、虚词1.实词(1)概念: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注:古代汉语量词很少,现代汉语量词很多。

)(2)种类:①古今异义词。

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六种。

a.词义扩大: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b.词义缩小:如“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c.词义转移:如“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d.词义弱化: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e.词义强化: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f.感情色彩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贬义。

②多义实词。

把握多义实词,就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是它的引申义;“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坏人的党羽”,现在属贬义词;“莫”的本义是“日落”,“没有”是其假借义。

③通假字。

22版:题型突破五 理解简答

22版:题型突破五 理解简答

题型突破五理解简答——精细筛选,分层概括在2020年山东、海南卷中,文言文在原来选择题、翻译题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简答题。

文言文简答题的出现,意在深入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对考生自身的文言素养要求更高。

此类题型并非新创,在北京、上海、浙江卷等高考试题中屡有涉及,下面结合近两年高考出现的常见文言文简答题进行分类梳理。

命题角度1: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性格品质、心理特点等。

1.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事迹,分析其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政绩(为政)和人品(为人)方面概括。

2.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

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趣等。

3.筛选原文信息并自己加工整合信息。

人物品质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

1.(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

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

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

”遂命方伯公委禽焉。

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

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

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

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

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突破四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导语]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它直接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

如何做到准确理解?除了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文外,还要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最重要的答题方法——比对法。

全国卷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性。

选文全为人物传记,结构大致相同,选项命制特点鲜明。

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后,再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比对答题方法,拿下该题便相当容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

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

试礼部第一。

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

知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

”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

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

迁宗学谕①,轮对,言:“人主之务学,天下之福也。

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

”至若口奏,则又述帝王传心之要,与四代作歌作铭之旨,其终有曰:“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

”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

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

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②涉于诞。

味道对曰:“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

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

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故圣人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

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③以奉其后,则庶乎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宁矣。

”盖讽皇子竑事也。

三京用师,廷臣边阃④交进机会之说。

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浸阔,应援倍难,科配日繁,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

”经筵奏事,无日不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

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公开课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公开课
刘裕生平
刘裕发京师,刘穆之掌管内外事务。
十二年北伐战况与结果(姚泓弟降)
十三年北伐战况与结果(斩姚泓,谒帝陵,会文武)
刘穆之死,刘裕北归。
读文知大意
1.苏辙对刘裕南归的态度是什么?2.为什么这样评价?3.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
14. 刘裕为什么没有驻守长安,继续北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原因。
不会抽象概括;不理解题目的含义;答题不会分层。
按规范作答
(2023•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任务。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节选自《百战奇略》)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读懂是王道,找准是关键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简答题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
汝果欲解题,功夫在题外。 ——钱老师
题型解读
自2020年新高考卷起,新增加一道主观简答题。这一题型设置的变化,旨在改变以往高考只注重文言文中“言”的考查弊端,引导考生重视和关注文言文中“文”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推理概括,综合性强,更加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比较 分析
2023
新高考I
双文本
《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附典型试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附典型试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常见题型一: 文意理解、梳理、概括类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

分为“概括人物特点”类和“概括文本内容、观点、主旨”类。

(一)概括“人物特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人物在文中的核心表现;二是词语积累与表达,能否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题干要求的“恰当的熟语或成语”进行表述。

提问方式:根据文意概括人物特点并简要说明答题思路:逐段梳理,不漏要点→提取关键词,概括人物特点→结合事例简要分析➢典型试题回顾要从语义和感情色彩两方面思考,要符合对三人的整体评价:1. 对桓公主要是其治国理政、知人善任的正面评价,也可评价其“野心勃勃”;2. 对管子主要是关于其谋臣角色的评价,可为正面的“深谋远虑”等评价,也可为反面的“诡计多端”;3. 对衡山之君的评价主要从贪婪、短视、不够明智入手,亦可对其弱国处境予以同情理解,但不可给予褒奖。

☆答案须为成语或熟语(熟语:日常使用较频繁,使用习惯和字词组合相对固定的词语。

)【参考答案】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妙算)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1. 准确理解题意中的关键词过人之处是褒义词,程度上区别于一般的特点或者优点,如好学与程门立雪2. 根据题意找到答题区间;3. 翻译并梳理相关语句,对内容进行分类;4. 用能够表述“过人”的词作答。

【参考答案】①善于骑射(勇猛善战),屡经战阵,所向披靡。

(D1)②虚心受教(谦虚受教),折节读书,深通兵法。

(D2)③奋斗不懈(自强不息),出身低微,终成栋梁。

(D3)④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有勇有谋,多有奇功。

(D4、5)⑤率先垂范(仁爱谦让),同劳同苦,深得人心。

(D5)⑥深沉有智(深沉有谋),见机行事,屡建战功。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阅读文意概括分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阅读文意概括分析

命题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 方式 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 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 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 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动与被动 方式等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甲卷第12题D项)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 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原文: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 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 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 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 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
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 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 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 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案 有误。“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中的“主动”错。从 原文来看,应是契丹主动议和,而非宋朝皇帝。选项曲解了人物行为的主
说其中一个
比对 注意选项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 方法 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 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 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 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 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 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 戒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五 主观简答题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五 主观简答题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 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 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 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 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 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 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 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 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 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一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 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说言之哉? 作者在文中对方希则流露出哪些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
题型突破五 主观简答题——精细阅读,准确概括
一、突破六大命题角度,洞晓命题规则 命题角度1:概括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 中的重点、难点。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 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或批判或赞赏或置疑,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用心揣摩。
唯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 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 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唯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 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 乡哉!

2021届新高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三 概括分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三 概括分析

题型突破三概括分析—-善用比对,精准判断全国卷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每个选项均由“概括+分析”两部分构成,主要从人、时、地、事等几个方面设误,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

因此,在分析判断选项表述正误时,应明确设误点,进行针对性比对.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一、从“5个角度”比对、“10个设误点”判断命题“3大特点"“5个角度”比对、“10个设误点"判断①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

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②每个选项均是先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参照下面5个比对角度和10个常设误点,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角度一:比对人物误解形象张冠李戴角度二:比对时时序颠倒空角度1。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分析]根据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

【参考译文】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俭约,但嗣父产业很丰盈,他只接受了嗣父的数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为赏析文义而聚会。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3文言文概括分析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3文言文概括分析课件
[分析] (×)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 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他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 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说: 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制止,以后将怎么 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 疆祸害终于平息了。
专题三 文言文概括分析
【考情调研】 新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每个选项均由 “概括+分析”两部分构成,主要从人、时、地、事等几个方面设误, 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人物形 象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因此,在分析判断选项表述正误时,应 明确设误点,进行针对性比对。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 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 的干扰之处。
[选项]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 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 水各族百姓均要求让他留任。
[分析] (×)由“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 郡,不是蜀地。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 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 盗贼四起,鲁芝尽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疆。 升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敬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 要求留下鲁芝。
易错角度3 忽略关键词语,歪曲文意
歪曲 有意歪曲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 考场 文意 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易误 归纳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有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 第5讲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 第5讲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 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 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 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 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对于这类题,首先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 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 留核心信息。其次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 采用的表述方式。
①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 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 法找到原因。②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 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③据果 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 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④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 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 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 的。”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 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 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从此全县 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
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石公 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并 抓捕审讯。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 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 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剥 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 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 治罪。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

高中语文新高考版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件

高中语文新高考版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件
分界) 1.开始读文,初步了解人物。读到“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
时,未必能知道皇帝夸赞何人何事,这时读第3题A选项,会豁然开朗。
2.接着读下去,到了断句题,不必在文中苦苦思考,可以去看试题。通过 比对,发现四个选项实际上只有两处不同,一是“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二是“即出民抵吏罪”。考生可先去看选项相同的地方,了解大意;再根据语 境以及句子结构等,准确断句。
真题解读[202X全国卷Ⅱ,10—1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
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 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
丞。∥[第一层]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
B、D两项。根据语境可知,“出民”和“抵吏罪”是王安中对此案件的两个 处理结果,“出民”“抵吏罪”都是动宾结构,中间应断开,由此可以排除C项 。
答案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举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评价等。因此,一旦传记末尾出现评述性语段,考生需要认真对待,从中体会 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情感偏向。
第三步 锁定原文区间,准确解答试题。 基本疏通文意后,考生要认真阅读试题,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 找到对应之处,锁定每个选项涉及的原文区间,一一比对,揣摩题意,精读原文, 调动知识积累,借助不同题型的解题技能准确解题。

新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三文言文概括分析题讲义含解析

新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三文言文概括分析题讲义含解析

抢分点三文言文归纳剖析题——抓点带面,切片比对抓点带面,找准对应1.通读文章,标明区间。

解题时,先通读选文,掌握粗心。

而后再读选项,把选项和原文相比较,锁定归纳区间。

[ 中心提示 ]2.紧扣“归纳”,着重“剖析”。

就近几年归纳剖析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高考设题状况来看,“归纳”一般不错,错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剖析与在“剖析”。

所以,可依据“归纳”的内容,判断。

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常常以误扰正,以聚焦“剖析”,在所叙事件上下功夫。

假乱真,即在大概正确的状况下夹杂一两处3.留意易错,聚焦高考。

归纳剖析一般从“事不正确的表述作为搅乱。

常有的错误有:张之于人”“事之于时”“事之于地”“事之冠李戴、时地错杂、误解文意,惹是生非。

有无”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设题,何事、何人、何时、何地都是易设误处;曲解文意、错位嫁接、惹是生非、以偏概所有是其常设圈套。

打破点一整体掌握,局部切片整体读文 ( 圈点勾勒处 )重点点剖析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后边的问题。

人物:韦陟。

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样童。

陟甫品行:秀敏异样、风格方整,善文辞。

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

风格方整,善文事迹:辞,书有楷法,一时著名士皆与游。

居丧,①才华盖世——十岁授祭酒,书有楷法,一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

(A 项时著名士皆与游。

对应点 ) 亲朋更往敦晓,乃重申为洛阳令。

宋②恪守孝道——父殁,与弟杜门不出八年。

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③为官有能——擅长鉴裁,铨综公正。

礼部侍郎。

陟于鉴裁尤长。

故事,取人以一④遭人忌恨——李林甫恶其名高,杨国忠忌日试为高低。

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其才。

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迁吏部侍郎,选人⑤刚毅不屈——誓不逃匿,坚卧不出。

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范,擿辨无不⑥忠于国家——斋盟质信,协心戮力,报效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正。

(B 项对朝廷。

应点 ) 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3)概括分析简答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3)概括分析简答题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 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 叙钦。”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犯者辄免 官削爵,不得仕宦。”此议今亦可行。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 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警惕其它题和创新题
一是注意概括情节结构和结构思路题;二要注意创新题。在近几年的一些名校 试卷、重要联考中不乏出现。这类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的思考,对事物得出较为独立的结论,这类 题不同程度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题型概述
文言文简答题是新高考卷中的一种题型。从新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这 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 。 要想准确地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读懂 文言文,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并通过认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整理。 此类题目在解答的过程中,多出现不明命题角度和范围,忽略隐含信息读 不懂相关文段,找不准对应区域,分不出答题要点,不会用自己的话表述,答 案要点不全等失误。
解题方略
1 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标记。
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细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 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2 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方向。
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如概 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 准等。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自然能提高得分值。因此,对这类题,答前预判 可能的分析概括角度极其重要。
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
概括分析简答题
0一1
感知高考
2021-2023年文言文阅读分析简答题题型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以及对内容的概括分析。

这是江苏高考的传统题型,今年进入新课改的山东和海南在高考模拟题中引入了该题型。

根据江苏卷和这次统考的考查情况来看,这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答案分散。

对于这些,我们在备考中应足够重视。

考法1 概括人、事特点[方法指导]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或行为特点,并不是现代文阅读尤其是小说的专利,在文言文阅读中,它也司空见惯,概括分析的方法同现代文的基本一致:①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②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③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

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对于这类题,首先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其次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典题试做](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第1讲[典题试做]”),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

(3分)[尝试解答][技法演示]第一步: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简要概括”“贾谊”“形象特点”。

第二步:梳理归纳文本内容,明确答案要点文本内容答案要点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

少年才学优异。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锐意改革。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因谗言被疏远,但仍心忧朝廷,主张削减诸侯封地。

[答案]年少才学优异,出仕后锐意改革,虽因谗言被疏远,仍心忧朝廷,主张削减诸侯封地。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指传主方祈宜)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

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千万,旁观者皆为之不平。

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以不衔怨于中也。

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不能忍。

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

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

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

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

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

君之祖考尝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

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

卒之岁,年五十有九。

迹其平生所为,可谓淳笃君子矣。

(节选自《封大夫方君传》,有删改) 选文第二段体现了方君作为“淳笃君子”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极节俭,重孝悌,睦亲族,勇担责,乐好施。

【参考译文】先生与人交往无论(对方)聪明还是愚笨、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全都用诚心和他们结交。

有人认为他容易对付,(在经商中)就趁机实行欺诈的手段,以至于他拖欠债务达千万,旁观者都替先生愤愤不平。

先生只是和那些(拖欠债务的)人辨明是非曲直罢了,最终也没有怀恨在心。

至于无故受到蛮横不讲理的对待,先生更是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

先生家自祖上以来多是宽厚仁德的人,他们经商盈利丰厚,能够把获得的利益分给他人。

到了先生时,虽然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在帮助别人解决困急时常常担心自己帮助得不够。

同族或姻亲中有人去世却没有能力安葬的人家,有子女婚嫁却没有能力操办的人家,都受到他的帮助。

乾隆辛未年间遇到饥荒,(先生)在乡里倡导以钱物救济贫苦受灾的人,又捐给惠济仓(救助百姓的粮仓)粮食折合白金达三千两。

郡县鼓励绅商捐资修城墙,(先生)又捐钱将近千缗。

先生的祖父曾经修建祠堂却没有完成,先生认真地完成他的志向,早起晚睡经营谋划,不避阴雨酷暑,劳累过度。

祠堂快要修成的时候,可先生最终病重不起。

去世的时候,享年五十九岁。

考察他平生的所作所为,可以算是品行质朴厚重的君子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字君瑜,世居关中。

少举进士,授扶沟县主簿,有治绩。

改知虹县。

虹俗尚杂恶,昧利而嗜讼。

公初来,谒守。

守视公少年,易之。

撼以虹治,留公假州局。

公曰:“奉诏书,不敢私自免,试往临之。

苟有可以上关,愿府无见爽相庇赖。

事不枝柱,政无难为矣。

”守颔之,曰:“然。

”既至,严肃闭默,众莫测其端涯。

但密记奸桀,疏捕几辈,白府逐他所。

自是一境平静,以善誉闻。

富人责租,使其奴殴逋者。

公曰:“奴罪当然,教之者主耳。

”并录之。

主惧,匿不出;捕急,其徒计赂人代焉。

至廷下,公曰:“是富人耶?衣冠则尔,其质乃贱隶。

”袒视之,肤革皲瘠,果其家役仆也。

杖去,直得其主而坐之。

自是强宗大姓,俯首蹑地,谓神为公矣。

移绵州罗江县,蜀人柔良畏事,索摩抚,公易虹治,一用清简。

未逾时,县事已告无所设。

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

居甿不识追胥之扰,尽力田事。

新黉舍,聚良子弟,置师教之,亲为讲说义训,使循服,其父兄感泣入谢。

迁屯田郎中,宰相方将汲用,而公遂病至不起,享年五十二。

(节选自《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有删改) 石公治理虹县与罗江县,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答案]石公治理虹县时打击奸邪与豪强;治理罗江县时无为而治,兴办教育。

因为两县的民风不同:虹县的民俗多驳杂而邪恶;蜀人柔弱驯良,胆小怕事。

【参考译文】石公字君瑜,其家世代在关中居住。

年轻时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扶沟县主簿,有政绩。

后改任虹县知县。

虹县的民俗多驳杂而邪恶,(这地方的人)贪图利益且嗜好诉讼。

石公初到任,就去拜谒当地的知州。

知州见石公年轻,于是轻视他,就以虹县难以治理来动摇他,要留他暂且辅助处理州府事务。

石公说:“我奉朝廷诏令,不能为个人考虑不去赴任,我想尝试前往。

如果有需要向上禀报的政务,希望州府不要因见我有了差失就庇护我。

事情如果没有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

”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的。

”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

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

从此全县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

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

石公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

”下令一并抓捕审讯。

主人害怕,藏匿不出。

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

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

”剥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

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治罪。

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

(石公后又)调任绵州罗江县令,蜀地百姓柔弱驯良,胆小怕事,需要安抚,石公改变了在虹县的治理之道,全都采用清静简单的方式。

不久,县府已没有多少政务布置。

官府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

百姓都没见过有催交赋税的官吏来骚扰,都尽力于耕作。

石公新建了学校,召集了良家子弟入学,任用良师教诲他们,并亲自给他们讲授道义,让他们遵从,他们的父兄为此感动流泪,前来致谢。

升任屯田郎中,宰相正要提拔任用他,可是石公却卧病不起,享年五十二岁。

考法2 筛选概括原因[方法指导]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

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应引起重视。

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

②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③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④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典题试做](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第1讲[典题试做]”),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

(3分)[尝试解答][技法演示]第一步:审明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

第二步:梳理归纳文本内容,明确答案要点文本内容答案要点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

天子听信谗言。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文帝不听。

天子改革弊政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贾谊。

[答案]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天子听信谗言;天子改革弊政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贾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节选自《与友人论师书》)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

[答案]①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③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④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参考译文】您跟我不是一天的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

我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

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