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
民国武术宗师
![民国武术宗师](https://img.taocdn.com/s3/m/dea60072a26925c52cc5bf2c.png)
民国武术大家《黄飞鸿》电影系列,是以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真实人物黄飞鸿为主题的电影系列。
截至2006年,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达103部,黄飞鸿系列电影更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电影系列。
而同样作为电影主题的武学大师,叶问、霍元甲也是公认的武术代表人物。
黄飞鸿比霍元甲年长21岁,黄飞鸿一八四七年出生,而霍元甲是一八六八年出生。
如果说霍元甲二十岁,那么黄飞鸿四十多了,黄飞鸿经历了人生百般磨难,而霍元甲才刚刚起步。
到了二十世纪初,霍元甲成为了一代宗师,正是青壮最光辉时期,黄飞鸿已经六十多了,功力早减弱了。
而叶问达到武学成熟期时,黄、霍二人早已不在人世。
客观角度,三者并没有切磋武艺的机会。
但这三人的“巅峰对决”,必然是一种历史性事件,值得我们挖掘史实,来满足以下好奇的心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则是指比武定胜负容易,拳脚之下见功夫,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了。
我们这里讨论黄飞鸿、霍元甲以及叶问的武功高下,似乎有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是若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线索,似乎还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不过,这三个人不能直接去比较和评价,他们不是孤立的个体,其实他们三人背后就是整个清末民国武林的状态,所以说他们三个之前,首先要说一说那个时代的宗师们。
晚清十大高手排名中,黄飞鸿高于霍元甲百科黄飞鸿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南拳流派洪拳的名家,黄飞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追随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
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记录,李连杰、成龙等著名演员皆扮演过他。
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关于晚清十大高手的排名,当然这个排名也照顾了各个门派的利益平衡,分别是下面这些人: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民国十大教育家传记合集《先生》素材运用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民国十大教育家传记合集《先生》素材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9504fa192e45361166f58e.png)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民国十大教育家传记合集《先生》素材运用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2期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十位先生身影,揭示百年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
书中涉及胡适、蔡元培、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人,将他们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通过故事点滴渐次呈现。
这十位先生已远去,往事亦随岁月尘封,可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为今曰中国教育立下可鉴明镜。
先生们学贯中西,为世师表;以弱身御强世,为国家民族传承与担当。
不仅为高中生写作开拓了宏大殊特的文思视域、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素材,更昭示着经世学问之坐标及自由独立之人格伟力,示范着国师风骨与学人风度。
【先生丰碑】梅贻琦:联大八年寒梅,清华一径新竹。
先生瘦得风骨、默得儒雅,至今回望西南联大的旗帜犹显妖娆。
梅贻琦生前选定把墓穴修在了“十八尖山”,这样在过世之后仍然能日夜守望着北京的清华园。
他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保护住这所大学。
【经典看点】素材关键词:坚守、坚忍、从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被占领,南开几乎被夷为平地。
为了保存中国大学教育的最后一线生机,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决定南迁……1938年5月4日,由各方向辗转跋涉昆明的993名学生再次开课,于是有了中国教育史上如幻境般的短暂奇迹——西南联大……这一时期的梅贻琦,一改过去行事谨慎、不轻率表态的风格,遇事十分果断。
在西南联大时期,梅贻琦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负责驾驶它的责任。
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d27a9bf8c75fbfc67db246.png)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自古以来,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也是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民国时期,那些杰出的人物不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先生”。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上述十位先生,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
请你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综合立意,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以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论证手法,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方向】本题为学生提供“十大民国先生”的真实影像,要求考生萃取其思想精华,借鉴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为同辈的成长提供样本试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组合,展示人文积淀。
人文底蕴类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的一项。
本题旨在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以培养家国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能力方面重在考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什么样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如何继承,如何践行。
【解题】本题沿用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型,是带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材料提供了“梁启超”“蔡元培”等10位“民国先生”的真实画像,特别能唤起莘莘学子对其音容笑貌的美好回忆。
“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是对其历史作用的准确定位;“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是选材的数量限制;“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是限定写作范围及重心;“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是对交流对象的显性规定和表达方式的隐性要求;“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是写作本文的终极目的要求。
整个试题限制与开放并存,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个人、班级、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
《民国十大先生》好句摘抄
![《民国十大先生》好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4e87e13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2.png)
《民国十大先生》好句摘抄徐志摩1、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3、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
4、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5、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 用来寻你。
6、一切情,不在言语,在心上。
7、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8、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9、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
10、这心里深处的欢畅,这情绪境界的壮旷,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毁不了我内府的宝藏。
沈从文1、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2、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3、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4、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
太冷了。
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5、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6、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7、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8、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9、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
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
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10、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梁启超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4、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6、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7、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8、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民国早期的军阀时代的代表人物
![民国早期的军阀时代的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91d8f740804d2b160a4ec015.png)
一造共和,他秉承袁世凯意旨,联名四十六名北洋高级将领电促清廷退位,并做出进京逼宫的姿态,最终逼迫清帝退位;
二造共和,他在协助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镇压“二次革命”以及强迫黎元洪离鄂赴京之后,站在袁世凯“心腹”的立场上,强硬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称病辞职、拒绝授爵(袁世凯称帝时大封爵位);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吴善于练兵,善于选将,善于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善于临机根据敌情变化做出灵活应对,喜欢迂回攻击敌人后路,注重舆论战,举重若轻,颇有古名将之风。这在呆板、腐化的民国前期军队中可谓难得的一股清流,可以说他在乱世中出头完全是一种必然。
但吴佩孚之所以是吴佩孚,更重要的是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将领,还是一个颇有政治头脑的媒体天才。作为一个颇有抱负的秀才,与其他北洋将领相比,他天生具有一股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抓住国人的心理点,炮制一些令人振奋的大文章、大新闻,以此增加自己的声望和士气,削弱对手的实力。除此之外,吴礼贤下士,善用人才,做事公允,赏罚分明,为人正派,直系能够赢得关内大多数省份,他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
贫苦农民出身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做过兽医当过兵且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面对家乡匪患猖獗成立了保险队靠剿匪起家被晚清朝廷诏安走上仕途在日俄夹缝中虚与委蛇实力不断壮大控制了整个东北成了东北王发动过两次直奉战争最后入驻中南海成为北洋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发动北伐张作霖不敌拒绝日本帮助有条件的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关东军有说是俄在皇姑屯炸死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孙“善战”之名很早就为业内人士注目,但遗憾的是,中原四战之地,强大的势力太多,孙资历太浅,无法自主,一直到东南之地,才终于在乱世中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和霸气。短短三年之内,从一个无尺寸之地的师长成为拥兵二十多万的东南霸主,期间多有精彩之笔,其风采丝毫不亚于古之名将。
黄金时代民国作家 民国著名作家
![黄金时代民国作家 民国著名作家](https://img.taocdn.com/s3/m/9de24d4925c52cc58bd6bec5.png)
六、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 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 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 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 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 月诗社成员。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 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 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 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 年成立新月社。1924 年任北京大学教 授。1926 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 央大学(1949 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 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 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教授。1931 年 11 月 19 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翡冷翠的一夜》。
黄金时代 民国著名作家简介
一、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
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省怀宁县人。 中国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 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共早期最高领 导人。曾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 晚年定居重庆江津县。
1919 年 8 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 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 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 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 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 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 年在日本被东京 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 文学”课程,于 1951 年返回中国。
民国时的10位大师
![民国时的10位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b3db94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6.png)
民国时的10位大师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
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NO.10 刘文典(1889—1958)研究领域:庄子研究、校勘学、目录学、唐代文化史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云南大学教授。
代表著作:《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斛补》、《三余札记》等知名弟子:吴组缃人物评价:刘文典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庄子研究大师。
其代表作《庄子补正》被陈寅恪称为是能够“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的庄子研究开山之作。
刘文典恃才傲物,狷介无比,继承了民国以来的狂生个性,曾自矜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还不晓得!”NO.9 熊十力(1885—1968)研究领域:儒学、佛学、哲学主要任职: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复性书院、浙江大学等处。
代表著作:《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等知名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人物评价:熊十力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他最大的贡献是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的道德本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儒家”体系,影响深远。
熊十力与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并称为“新儒学八大家”,他本人则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儒家”开山祖师。
NO.8 钱穆(1895—1990)研究领域:儒学、史学、宋明理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教授、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新亚书院创办人兼首任校长、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
![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https://img.taocdn.com/s3/m/e64195a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d.png)
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20世纪初,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代到来,中国市场经济有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市场演变和进化类似,中国市场经济也是从各大城市的精英阶层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有的是继承先辈辉煌而来,如闪耀一时的荣氏家族,但是但部分新崛起的企业家是抓住机遇,勇于奋斗而成。
他们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对政府的相关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企业家大都是实业出身,有着极为浓郁的家国主义情怀,对于我国企业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民国实业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盘点一下,民国时期那些各行业的一些实业巨头们。
当然民国著名实业家很多,类似荣氏家族第二代和严裕棠、张謇、聂云台等实业家,还有刘文彩等富可敌省的商人,在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但是我们并没有将他们列入榜单中,我们只是简单的择选了十位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他们未必就是当时唯十的最顶端的实业家!1、刘鸿生(1888年-1956年)"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刘鸿生,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将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
是中国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实业家,集"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于一身的"企业大王",经营领域遍布轻重工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
以一代人的力量,建立起财富仅次于历经数代人打造的荣氏家族的商业帝国。
刘鸿生少年,家道中落,艰难考上大学,后来因各种缘由而辍学,当过教师,做过翻译,干过销售员,后来开始转运煤炭,赚取了第一桶金。
五四之后,积极投身民族实业,先是设华商鸿生火柴公司,后来又设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中华煤球公司﹑大华保险公司﹑华丰搪瓷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中华工业公司﹑华东煤矿公司﹑中国企业银行等,称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实业家。
关于民国以来国学大师排行榜
![关于民国以来国学大师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ba461b3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7.png)
关于民国以来国学大师排行榜推荐文章热门经典英文歌曲排行榜热度:欧美好听的歌曲排行榜热度:流行的励志英文歌曲排行榜热度:10首经典伤感英文歌曲排行榜热度:好听的女生英文歌曲排行榜热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学院曾有相应的研究机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行第一: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
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一书。
弟子:顾颉刚,赵万里,姜亮夫等排行第二:梁启超上榜理由: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
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弟子:徐自摩,蔡锷,胡适,谢国桢等排行第三:章太炎上榜理由:近现代朴学大师,小学大师,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
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
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訄书》、《检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菿汉微言》、《国学讲演录》》等。
弟子: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鲁迅,朱季海等。
排行第四:陈寅恪上榜理由: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父为近代著名学人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诗》传世。
陈寅恪通晓多种语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契丹语,同时他还精晓小亚细亚等多种业已消失的小语种。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https://img.taocdn.com/s3/m/d28cf6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1.png)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如今,我们在尊称男性的时候都称呼对方为“先生”,其实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关于“先生”这个称呼所指的人也不一样。
在古时候,先生这个称呼一般都是指教书人,学生们管自己的老师称之为先生。
但是到了民国近代史上,会把教师、女学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女性称为先生。
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这十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先生吧!1.宋庆龄先生(1893年—1981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1981年5月15日,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5月16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2..何香凝先生(1878年-1972年)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的夫人。
女权革命的领袖,革命家,画家,政治活动家,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近代以来,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看看你认识谁?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多人,实际参加同盟会的只有54人。
在这54人当中,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只有何香凝一人。
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
![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de736b2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a.png)
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把我们的记忆拉回到了近百年前的民国时期。
而在民国,无论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种种人物,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厚重大气,值得仰望。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时局、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也为今日之中国教育立镜一面。
千年前范仲淹先生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望这些先生的背影,追思大学师者之风范与担当。
“古者称师曰先生。
”但在世人的评判标准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配称“先生”。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
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
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时局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一座座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蔡先生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任北大校长时,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
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
他曾想用美育来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胡适儒雅之河,静水流深胡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都颇有研究。
他曾写信:“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
”先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和白话诗,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
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马相伯倾囊复旦,助力东方马先生对复旦情深意重,晚年还募款十万元助复旦购得固定校址。
在他百岁时,上海时尚杂志《良友》登出他的肖像,许多政界名人同声道贺,而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中则写“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概览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dd1650f7aef8941ea76e051b.png)
版本三:为国学大师列名单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 曾植、王国维、 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 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 沈兼士、傅斯年、余 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 一 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 郭沫若、唐君 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 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钱 穆、冯友兰、任中敏、 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梅光迪、马衡、钱基博 、刘 文典、胡小石、蒋廷黻、汪辟疆、翦伯赞 朱师辙、陈中 凡、侯外庐、 张舜徽、欧阳竟无、姜亮夫、王利器、程 千帆、钱仲联、张岱年、启功、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 、南怀瑾、查良镛、钱钟书、梁漱溟
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机构(国立机构:北京 大学国学门)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影响似乎大于建树,下属各学会做的 实在事情比较多,真正具体的国学研究,反做得不尽如人 意。到国学门从事研究的研究生,人数也并不很多,1922 至1927六年之间,审查合格的研究生只有46人。 重要参考书目:陈以爱女士所著《中国现代学术机构 的兴起》一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这是一本征引 资料丰富、学风严谨的著作。
第四名:王静安
观堂乃天才,其早年治集部,用功虽浅, 而识则极高,其援引西说,又能自摅所见, 即此已足倾倒天下;便是今日,抱《人间 词话》而称学者,又岂少哉?而其最杰出 处,乃在史学,此亦世人所熟知,不劳吾 再费唾沫矣!
第五名:梁任公
任公亦浅人,其能胜人者,乃在心血 多人数斗,有特过人之弥满精力也。其于 中国学术之贡献,乃在为胡绩溪开路,实 在一极勇猛之先锋大将!
曾植王国维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沈兼士傅斯年余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梅光迪马衡钱基博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梅光迪马衡钱基博刘南怀瑾查良镛钱钟书梁漱溟南怀瑾查良镛钱钟书梁漱溟伏羲黄帝嫘祖女神农尹吉甫仓颉姬昌周文王伏羲黄帝嫘祖女神农尹吉甫仓颉姬昌周文王姬旦周公姬奭召公孔子及七十二贤人孟子及弟子庄姬旦周公姬奭召公孔子及七十二贤人孟子及弟子庄子及弟子老子孙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尸子列子子及弟子老子孙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尸子列子文中子吕不韦屈原宋玉孙膑毛亨毛苌贾谊董仲舒文中子吕不韦屈原宋玉孙膑毛亨毛苌贾谊董仲舒王充桓谭向秀嵇康钟会葛洪慧远僧肇慧能周敦颐王充桓谭向秀嵇康钟会葛洪慧远僧肇慧能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俞樾孙诒让杨守张载二程邵雍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钱穆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梅光迪马衡钱基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梅光迪马衡钱基三赵元任三赵元任四刘师培四刘师培五吴宓五吴宓七王国维七王国维八陈寅恪八陈寅恪九章太炎九章太炎十梁启超十梁启超民国时期思想大师卷民国时期思想大师卷十胡适民国时期文学大师卷
民国十大先生摘抄笔记(3篇)
![民国十大先生摘抄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ea1e2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a.png)
第1篇一、胡适胡适,字希圣,号适之,安徽绩溪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主张“白话文运动”,倡导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的文学、思想、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抄笔记:1.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而不在于享受。
”2. “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要盲从,不要迷信。
”3. “教育者,教人求真也。
真者,真实之理也。
求真,即求真理。
”4. “我们要有批判的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独立的思考。
”5.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文字。
”二、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被誉为“民族魂”。
摘抄笔记:1.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人。
”4. “救国必须先救民,救民必须先救心。
”5. “人生最苦痛的事,是希望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而得到的却不是自己所希望的。
”三、林语堂林语堂,原名和乐,字玉堂,福建龙岩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翻译家。
他提倡“人文主义”,主张中西文化融合,被誉为“文化巨人”。
摘抄笔记:1.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快乐,而不是追求成功。
”2. “真正的文化,是能够跨越国界、时代、种族的。
”3.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道德的人。
”4. “我们要学会欣赏美,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5.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
”四、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
他主张变法维新,提倡“新学”,对我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抄笔记:1. “变法维新,是我国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2. “教育是国家之本,民族之魂。
”3. “我们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要盲从,不要迷信。
”4.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
【转载】民国文化名人
![【转载】民国文化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89cf1e15bb68a98271fefa56.png)
蔡元培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是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
鲁迅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
徐志摩与陆小曼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作为近代女画家,才女陆小曼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话剧。
粱思成和林徽因
梁思成,梁启超之长子,1928年春,他与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结为伉俪。
这是夫妇与泰戈尔合影
丁玲与胡也频
胡也频1924年与女作家丁玲结婚,1930年加入“左联”,被选为执行委员。
梅贻琦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北大四大巨头
1920年3月,春寒料峭中,北大“四巨头”站在了一起。左起: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四人中,除李大蔡元培先生为两度担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当上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
《民国十大先生》语句摘抄
![《民国十大先生》语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ebf872b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6.png)
《民国十大先生》语句摘抄1. 说起民国的先生们,那可真是群星璀璨啊!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座,每一位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比如说蔡元培先生,他就像教育界的灯塔,用他那包容并蓄的理念,照亮了无数青年学子前行的路。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他的这句话,不就像给当时迷茫的教育界打了一针强心剂吗?2. 民国的先生们啊,那都是时代的脊梁骨!胡适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旧思想禁锢的民国。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嘿,你想啊,这就如同在一个沉闷的屋子里突然开了一扇窗,让新的学术空气得以流通,人们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3. 哟,章太炎先生可不得了!他在民国先生的行列里,就像一位武林高手,在学问的江湖里独树一帜。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他对国学的执着,就好像一个守护者对宝藏的坚守,任外界如何变幻,他都死死护住国学的尊严。
4. 梁启超先生那可是大名鼎鼎啊!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鼓手,总是在时代的前沿擂鼓呐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这话语多有力量啊,就像是对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大喊加油,激励着当时的少年们奋勇向前。
5. 王国维先生呢,他宛如一颗孤独的星,在学术的浩瀚宇宙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对待学问的态度就像热恋中的人对待爱人一样,全心全意,不计付出,哪怕自己日渐憔悴也在所不惜。
6. 马相伯先生,他在民国的先生里,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祖父,总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创办了复旦大学,这就好比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种下了一颗知识的种子,然后精心浇灌,看着它长成参天大树。
“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他的这句自嘲里,满是对国家深沉的爱和无奈啊。
7. 梅贻琦先生,那可是教育界的楷模。
他像一位高明的舵手,稳稳地把控着清华这艘大船的航向。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就像是告诉大家,大学真正的财富不是那些高楼大厦,而是那些有学问的大师们,多么深刻的见解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高山仰止。
他们的素材中可提炼出诸如开放的心态、坚守信念、物质与精神、快与慢、学习与实践,整体上有敬畏大师、从身边做起、个人与国家等观点,可以参考,更可适当延伸。
】
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
(来自微信 2014-04-30邓康延东方教育时报)
【编者按】近日重播的大型纪录片《先生》,再次把民国时期一批有影响力的人物拉入我们的视野。
而根据纪录片内容出版的书籍《先生》和“《先生回来》致敬展”等都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前,让我们一起回望这些先生的背影,追思大学师者之风范与担当。
▲“先生回来”展出的十位民国先生的头像和背影
▲胡适的题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蔡元培的北京大学校长任命状
“古者称师曰先生。
”但在世人的评判标准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配称“先生”。
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
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
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守拙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一座座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蔡先生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任北大校长时,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
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
他曾想用美育来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胡适:儒雅之河,静水流深
胡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都颇有研究。
他曾写信:“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
”先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和白话诗,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
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马相伯:倾囊复旦,助力东方
马先生对复旦情深意重,晚年还募款十万元助复旦购得固定校址。
在他百岁时,上海时尚杂志《良友》登出他的肖像,许多政界名人同声道贺,而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中则写“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
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
”他梦里不知身是客,喊着杀敌,客死异乡。
马先生的百年人生与中国的百年屈辱抗争平行,他倾囊于一个复旦,抬升着东方的希望。
张伯苓:一户南开,教育救国
张先生影像憨态可掬,却是行走江湖的侠士,一生只做南开一件事。
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回国,即筹办南开大学,又创南开女子中学,后办实验小学,在抗战前即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他先后担任校长40余年,培养英才无数。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先生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把教育救国视为一生追求。
梅贻琦:八年寒梅,一生风骨
梅先生瘦得风骨,默得儒雅,至今回望西南联大的旗帜犹显妖娆。
赴美后,他一直紧攥着“庚子赔款”的钱袋子,甘于自我拮据。
实际上,即便当年执掌西南联大,梅太太为了补贴家用也要做饼去卖。
1955年,梅贻琦到台湾新竹筹措清华大学,台湾当局催着要快要大,但他坚持先从研究所一步步办起,许多年后,印证了先生是对的。
竺可桢:风云难测,守拙气象
竺先生是气象学者,1936年危难之际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是一次意外拐弯,却拐出一片别样的风景。
他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貌似苦行僧,眼镜后面的光泽“温厚光辉”。
他谨言慎行,却终究无法挽回当过远征军的儿子死于非命,他能预测天上的风云却弄不懂天下的政治风云。
晏阳初:平民教育,播梦全球
晏先生早年到欧洲办报欲教育知识贫瘠的华工,却在收到一位华工的书信后发现被华工教育了。
他把一家人搬到很土、没有咖啡时就把包谷面弄糊了替代的地方。
抗战初他辅政湖南,先把冗官裁了一多半,民主选举出一些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使湖南成为抗日中坚。
晚年他去非洲、东南亚照样守护花的念想,让联合国也为他致以人类的敬礼。
陶行知:知行造字,大地知晓
陶先生做事就是4个字:身体力行。
他不畏官、不怕穷、不惧难,他喜欢孩子、喜欢顺口溜、喜欢学校,他知道学校能消灭监狱,知识能抗衡独裁,行动能打破专制。
而他还能用知和行造字,再把这个字身体力行地用到自己身上。
梁漱溟:人生辩论,诤言高远
100年前的北平,4位志趣相投的少年,把盏理想后立意:以后不互称大哥二哥,各以短处总结一字相呼,以资警惕。
梁姓同学得名“傲”,演绎了独具风格的一生。
梁先生很早就做乡村建设实验,发动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争取自身的利益,倡导“伦理本分,职业分途”,融汇西方现代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优点。
陈寅恪:暗夜秉烛,自由为上
陈先生治学如暗夜秉烛,喧嚣白昼之后的盲者,午夜抚史,端坐旧藤椅,目光如炬,洞彻史实和现实。
好友王国维自杀时,陈寅恪仿佛也死过一回,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活下来。
他以德式研究的缜密穷究东方文化的博大深远,纸中夹着百万雄兵。
█链接
何谓民国“先生”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民国时的先生们,不擅评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有知识,更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更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回中国致用;热心时政,更能为国家担当。
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
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