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 酶本质的探索
合集下载
酶本质的探索PPT课件
![酶本质的探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fb5e8f78a6529657d535d.png)
第4页/共8页
酶(Enzyme)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来源
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功能
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
第5页/共8页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 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 顶点。”
—— 马克思
第6页/共8页
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意义
“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 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 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 科学史也应注意引用。”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8页/共8页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只有细胞死乊后放出了某些物质起了作用对比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对比 巴斯德 和 李比希 观点的比较
1822——1895(法国) 1803——1873(德国)
微生物学家
化学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发 酵的过程中有酵母菌
结论:没有活细胞糖类 不可能变成酒精
通过对化学变化的研究认 为糖类变成酒精就是一个 化学反应 结论: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只有细胞死之后放出了某 些物质起了作用
第1页/共8页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实证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不含活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 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 母细胞中一样。
第2页/共8页
为什么毕希纳没能 确定酶的化学本质?
萨姆纳找到了酶——实验材料
酶(Enzyme)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来源
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功能
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
第5页/共8页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 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 顶点。”
—— 马克思
第6页/共8页
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意义
“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 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 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 科学史也应注意引用。”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8页/共8页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只有细胞死乊后放出了某些物质起了作用对比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对比 巴斯德 和 李比希 观点的比较
1822——1895(法国) 1803——1873(德国)
微生物学家
化学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发 酵的过程中有酵母菌
结论:没有活细胞糖类 不可能变成酒精
通过对化学变化的研究认 为糖类变成酒精就是一个 化学反应 结论: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只有细胞死之后放出了某 些物质起了作用
第1页/共8页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实证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不含活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 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 母细胞中一样。
第2页/共8页
为什么毕希纳没能 确定酶的化学本质?
萨姆纳找到了酶——实验材料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课件(共31张PPT)-人教版必修1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课件(共31张PPT)-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76d897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6.png)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态所需要的能量。
思考2:Fe3+和酶为反应提供了能量吗?
2.Fe3+ 和过氧化氢酶
表:在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条件
活化能/kJ·mol-1
没有催化剂催化
75
用Fe3+催化
43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
29
没有给过氧化氢分子提供能量,而是降低了 过氧化氢反应的活化能。
如何判断过氧化氢被分解的快慢?
①观察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 ②观察带火星的卫生香的复燃情况
3.材料用具 •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含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 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 %的H2O2溶液 • 卫生香、火柴……
特别注意: “新鲜的肝脏”——H2O2酶数量多、活性强 “研磨液” ——增加H2O2酶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新配制H2O2”——H2O2常温下会分解,久置会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3)3、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了什么? FeCl3中的Fe3+ 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H2O2分解的速率。 4)3号试管Fe3+数比4号试管H2O2酶高25万倍,但4号反应速率更快,
这说明什么? 过氧化氢酶比Fe3+ 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变量:
实验中的 变化因素
(二)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二、酶的本质
什么是酶?
阅读教材P79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 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 胞中某些物质起作用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 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 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酶本质的探索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pptx
![酶本质的探索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dae33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0.png)
毕希纳的实验
酵母菌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
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 含酵母菌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
按照巴斯德和利比希的观点,分别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
糖液中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
毕希纳的实验
糖液中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
结论:酵母细胞中的某 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 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一样。
将酵母菌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萨姆纳的实验
脲酶
蛋白质尿素 → 氨Fra bibliotek 二氧化碳刀豆种子
(J.B. Sumner)
胃蛋白酶
过氧化氢酶
胰蛋白酶
溶菌酶
……
是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呢?
(Justus von Liebig)
两种不同的观点
人物
巴斯德
李比希
身份
微生物学家
化学家
酿酒中的发酵是由酵母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
菌细胞存在导致的
胞中的某些物质
争论的焦点
只有活细胞的参与,糖 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
类才能变成酒精
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
发挥作用
怎样设计实验能找出确实的证据证明引
起发酵的到底是什么呢?
纯化学过程, 与生命活动无关
糖类 酒精+二氧化碳 糖类变成酒精和生命活动有关系吗?
1857年 巴斯德的研究
(Louis Pasteur)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量与活 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
结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酵母菌细 胞存在导致的
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 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的观点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 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 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课件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31be7255270722192ef79f.png)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4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但这些 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裂解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
发酵需要酵母活细胞产生的物质即酿酶的参与, 这些物质在有无酵母细胞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5
分析:对发酵的过程,巴斯德和李比希观点的
人物 积 极 性 局 限 性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4
新课导入
“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5
讲授新课
发酵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酶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6பைடு நூலகம்
讲授新课
发 酵
酒莫名其妙的变酸
究
竟
是 怎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积极性
样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局限性
的
过
程
?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
在科学事实面前,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21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22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
人教版 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
供应
第1节 降低化学反 应活化能的 酶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2
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究和争论中前进”的观 点
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3
新课导入
具
讲授新课
体
设
计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8
酒
巴斯德、李比希
莫
毕希纳的研究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共21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e0ba8b482fb4daa48d4b67.png)
酶的作用和本质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 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 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 分解了
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思考】
日常生活中加酶洗衣粉为什 么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 力?你还能举出其他有关酶的例 子吗?
加快反应的本质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整个细 胞的活动有关
发酵与细胞中 某些物质有关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
细胞代谢中的
又是什么呢?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原理:
加热或Fe3+或过氧化氢酶
2 H2O2
2 H2O + O2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H2O2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 作用和意义。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单反一变应量条原则件 二
等量性原则
常温 2滴清水
90℃ 2滴清水
FeC人l3 为鲜改肝研变磨的液 自变变量量
2滴 2滴 无关变量
结 果
气泡产生 带火星木条
不明显 不复燃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 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 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 分解了
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思考】
日常生活中加酶洗衣粉为什 么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 力?你还能举出其他有关酶的例 子吗?
加快反应的本质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整个细 胞的活动有关
发酵与细胞中 某些物质有关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
细胞代谢中的
又是什么呢?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原理:
加热或Fe3+或过氧化氢酶
2 H2O2
2 H2O + O2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H2O2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 作用和意义。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单反一变应量条原则件 二
等量性原则
常温 2滴清水
90℃ 2滴清水
FeC人l3 为鲜改肝研变磨的液 自变变量量
2滴 2滴 无关变量
结 果
气泡产生 带火星木条
不明显 不复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eb54db5acfa1c7ab00cc4c.png)
01 02 03 04 05
过氧化氢酶
学习目标
❖1、自学教材,准确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 作用和本质。
❖2、通过操作及观察实验,学会判断并正确 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学会如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3、 分析资料,建立“科学是在不断探索和 争论中前进”的意识。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80最后一段至P82内容, 完成导学单自主学习1-2(找到并勾 画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即可)3min。
❖1、巴斯德: 李比希: 毕希纳: 萨姆纳: 切赫和奥特曼:
❖2、归纳酶的本质?
从来源、作用、化学本质等方面尝试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来源
作用
化学本质
活细胞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为 蛋白质
少数为RN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78-P79内容,完成导学 单自主学习3-4(找到并勾画出以下 概念即可)3min。
A.氨基酸
B.核苷酸Biblioteka C.葡萄糖D.A或B
2.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甲多为蛋白质 B.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C.此反应中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产物 D.此反应中,甲为催化剂,乙为反应物
达标与提高
5、已知淀粉遇碘可以变蓝,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某同学做
了如下实验:
• 3、 分析资料,建立“科学是在不断探索和 争论中前进”的意识。
本节重难点
ENTER YOUR TEXT HERE. ENTER YOUR TEXT HERE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
操作及观察实验,学会判断并 正确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因变量的变化,学会如何设置 对照组和实验组
过氧化氢酶
学习目标
❖1、自学教材,准确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 作用和本质。
❖2、通过操作及观察实验,学会判断并正确 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学会如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3、 分析资料,建立“科学是在不断探索和 争论中前进”的意识。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80最后一段至P82内容, 完成导学单自主学习1-2(找到并勾 画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即可)3min。
❖1、巴斯德: 李比希: 毕希纳: 萨姆纳: 切赫和奥特曼:
❖2、归纳酶的本质?
从来源、作用、化学本质等方面尝试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来源
作用
化学本质
活细胞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为 蛋白质
少数为RN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78-P79内容,完成导学 单自主学习3-4(找到并勾画出以下 概念即可)3min。
A.氨基酸
B.核苷酸Biblioteka C.葡萄糖D.A或B
2.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甲多为蛋白质 B.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C.此反应中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产物 D.此反应中,甲为催化剂,乙为反应物
达标与提高
5、已知淀粉遇碘可以变蓝,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某同学做
了如下实验:
• 3、 分析资料,建立“科学是在不断探索和 争论中前进”的意识。
本节重难点
ENTER YOUR TEXT HERE. ENTER YOUR TEXT HERE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
操作及观察实验,学会判断并 正确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因变量的变化,学会如何设置 对照组和实验组
5.1酶的作用和本质ppt课件
![5.1酶的作用和本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a20dfbf705cc1755270972.png)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 起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酶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
酶的本质
↓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在科学上没有平 坦的大道,只有不畏 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 登的人,才有希望达 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 过氧化氢在不 同条件下分解 的快慢,了解 过氧化氢酶的 作用和意义。
材料用具: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 肝)研磨液 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 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 温度计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 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
想一想
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猪肝?
2、为什么要将猪肝制成研磨液? 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 能否共用一个吸管? 4、氧气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观 察?
操作步骤、结论
分组 (1)底物:过氧化氢 1 对照组 2ml - - - 2实 2ml - - + 3 4 验 组 2ml + - - 2ml - + -
5.不要让过氧化氢接触皮肤
酶的作用:
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提高化学反 应速率。 ***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 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 态所需的能量。
说一说:
要通过这座山,汽车可以怎样走?
二、酶的本质
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整 个细胞在起作用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 质,这些物质只有在细胞死亡 并裂解后才发挥作用。
c)
问题讨论:
实验中为什么要把肉块放入金属笼内? 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课件:5.1.(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课件:5.1.(一)酶的作用和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d5f775d7cfc789eb162dc8f0.png)
情境素养探究
1.【生活情境】水果中也含有蛋白酶,如木瓜和菠萝。木瓜中含有木瓜蛋白酶, 菠萝则含菠萝蛋白酶,将两者提纯后可以得到我们常用的“嫩肉粉”的主要成分。 将嫩肉粉放入腌制的牛肉或猪肉中,可分解肉中的蛋白质,从而使肉类变得更为 嫩滑。
探究: (1)加了“嫩肉粉”的牛肉吃起来比较嫩滑,然而我们只需要加入少量“嫩肉粉” 就可以了,这体现了酶作用的什么特点? 提示:高效性。 (2)我们生吃过多的菠萝,舌头会有一些火辣辣的感觉,请解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菠萝中的蛋白酶将舌头上的蛋白质水解,使舌头受到损伤。
【微思考】 有人认为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2.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将下列观点或成就与科学家一一对应(连线):
观点或成就 a.糖类变酒精必须有酵母菌细 胞死亡并裂解释放其中物质 b.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 功能 c.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引起发 酵的物质——酿酶
探究点二 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 1.酶的作用原理(科学思维): 【图表情境】如图代表某化学反应在有酶催化(②线)和无酶催化(①线)的反应 曲线,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线段ac表示_无__酶__催__化__需__要__的__活__化__能__;线段bc表示_有__酶__催__化__需__要__的__活__化__能__; 线段ab表示_酶__催__化__所__降__低__的__活__化__能__。
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酶的本质和基本组成单位: ①本质:_绝__大__多__数__是__蛋__白__质__,_少__数__是__R_N_A_。 ②基本组成单位:_氨__基__酸__和__核__糖__核__苷__酸__。
(2)据材料分析,酶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催化作用。 (3)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你能 用简单的实验帮助萨姆纳验证脲酶是蛋白质吗?(写出简单实验思路即可) 提示: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用已知的蛋白质样液作对照。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课件PPT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d7971da8956bec0975e38b.png)
对比实验
反应变量如何设置?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 活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毕希纳
酵母活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酒
+葡萄糖
毕希纳实验示意图
毕希纳
+
糖液 + 活酵母细胞
酒
对比实验示意图
毕希纳
结论: 酵母细胞提取液和活酵母
细胞的作用一样。
毕希纳
酵母活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巴斯德 (L.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
巴斯德
1854年开始研究酒精工业
巴斯德
将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 进行实验、观察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酵母细胞
巴斯德
发酵过程
和 酵母菌的生长 和增殖有关。
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 的发酵是由于 酵母菌细胞的 存在,与酵母 菌的生命活动
密切相关。
李比希
为什么把酵母细 胞放在石英砂中 用力研磨?
为什么要加 压过滤?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酒
为什么要得到不含 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小组讨论
1.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 是为了什么?
答:将活酵母细胞的细胞结构破坏,将里面 的 物质释放出来。
2.为什么要加压过滤?为什么要得到不含酵母 细胞的提取液?
李比希 (J.V.Liebig) 有机化学之父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 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
后才能发挥作用
比较
巴斯德 主要观点 与酵母菌活细胞生
命活动有关
各有所长
发酵与细胞生命 活动有关
未具体说明是酵母 各有所短 菌的哪种物质导致
反应变量如何设置?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 活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毕希纳
酵母活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酒
+葡萄糖
毕希纳实验示意图
毕希纳
+
糖液 + 活酵母细胞
酒
对比实验示意图
毕希纳
结论: 酵母细胞提取液和活酵母
细胞的作用一样。
毕希纳
酵母活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巴斯德 (L.Pasteur) 法国微生物学家
巴斯德
1854年开始研究酒精工业
巴斯德
将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 进行实验、观察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酵母细胞
巴斯德
发酵过程
和 酵母菌的生长 和增殖有关。
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 的发酵是由于 酵母菌细胞的 存在,与酵母 菌的生命活动
密切相关。
李比希
为什么把酵母细 胞放在石英砂中 用力研磨?
为什么要加 压过滤?
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加入葡萄糖
酒
为什么要得到不含 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小组讨论
1.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 是为了什么?
答:将活酵母细胞的细胞结构破坏,将里面 的 物质释放出来。
2.为什么要加压过滤?为什么要得到不含酵母 细胞的提取液?
李比希 (J.V.Liebig) 有机化学之父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 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
后才能发挥作用
比较
巴斯德 主要观点 与酵母菌活细胞生
命活动有关
各有所长
发酵与细胞生命 活动有关
未具体说明是酵母 各有所短 菌的哪种物质导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关于酶本质的探究》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关于酶本质的探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44da3f52ea551810a68789.png)
总结.mp4
诺贝尔奖在你手中
刻苦学习 勇于质疑 大胆实验 坚持不懈
完成巩固反馈题
动动脑
下列说法正确吗?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 ) 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 √
)
D.分解胃蛋白酶的酶是蛋白酶(
E.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
)
)
√
1、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他的成就 A.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 B.证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C.证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 D.少数RNA也具催化功能 2、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 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 D ) A.增强免疫力 B.提供能量 C.减肥 D.助消化
发酵: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 1、针对糖如何变成了酒精,当时有哪些争论?代 表人物是谁?有哪些观点是什么? • 2、这些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他们的研究领域 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争论? • 3、哪位科学家,通过了什么实验,结束了他们之 间的争论,又得出了什么结论? • 4、最先鉴定出酶化学本质的人是谁?为什么在他 之前,很难鉴定出酶的化学本质?
D
3、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 D )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 4、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酶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 B.大部分酶水解后能得到氨基酸 C.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5、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 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称该物质为酿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关于酶本质的探究》课件..更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关于酶本质的探究》课件..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02c57a7a763231126edb1178.png)
葡萄酒 酿酒: 糖类 发酵 酒精 + 二氧化碳
发酵: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资料3:1857年,法国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 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 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 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 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 变成酒精的。
著名的鹅颈瓶
李比希
巴斯德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
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
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将肉块放入小巧的
金属笼内,然后让鹰
把小笼子吞下去。过
一段时间后,他把小
笼子取出来,发现笼
以前,人们认为鸟类的胃只 内的肉块消失了。
能磨碎食物,不能分解食物
中的有机物。也就是说鸟类
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
化学性消化。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资料2:在19世纪, 酿酒业在欧洲经济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但 是,酿出的葡萄酒经 常莫名其妙地变酸。 受这一问题困扰,科 学界非常重视对发酵 过程的研究。
细胞裂解死亡后才能发
挥作用
酶(Enzyme)的名称的提出
1877年
德国人库恩提出酶(Enzyme) 这个名词,取自希腊语“来源 于酵母”之意。
库恩(1837–1900)
4.无细胞发酵的发现
1897年
德国的毕希纳发现无细胞的 酵母汁就可以完成发酵。
毕希纳 (1860-1917)
发酵确实可以在无细胞的条件下进行 发酵所需要的物质是活细胞产生的
李比希
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 的结论呢?
资料4:德国化学家 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 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 中的某些物质,但这 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 胞死亡并裂解才能发 挥作用。
矛盾和争执的出现对 科学发展的影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5eac6a76f01dc281e53af098.png)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自查自纠|
1.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 ) ( 3.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 ) ) ) )
2.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4.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应的进行。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3.酶的化学本质 酶的基本单位有哪些?
提示
酸。
大部分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少数是核糖核苷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酶的本质及作用特点 (1)酶的本质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大多数是蛋白质
氨基酸 核糖体
少数是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解析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但少数酶是 RNA ,①错误,酶的
作用是催化,作用机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自身在 反应前后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②、③正确,④错误,酶 在生物体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⑤正确。 答案 A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辨别 (1)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一组(自然状态下或者已知实验结
果的一组),如上述实验中的1号试管。
(2) 实验组:经过处理的一组 ( 未知实验结果的一组 ) ,如上 述实验中的2、3、4号试管。
读教材自主梳理
研教材互动探究
理教材网络构建
【跟踪训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1.1《酶的作用和本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1.1《酶的作用和本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0b53780912a216147929b0.png)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 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稳定 性
作业
• 1、完成《三维设计》2、预习P83-85, 分四人小组讨论P83的探究活动,实验 材料及用具已经给出,可自行选择, 请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流程图。
• 实验前的说明(原理) • 1、H2O2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
有害物质 • 2、H2O2在常温条件下可自行缓慢分解 • 3、H2O2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速度加快 • 4、H2O2可被Fe3+催化分解 • 5、H2O2可被H2O2酶催化分解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 请大家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 画出实验的流程图
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原则
• 什么是对照实验? •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 什么是变量? •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 什么是单一变量原则? • 对照实验过程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唯一)
外,其他变量都应始终保持相同。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思考: • 酶为什么能起到催化反应的功能?
•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 讨论: • 1、酶和高温都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那么如果我们把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 你们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 2、我们都知道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 用唾液淀粉酶取代H2O2酶能否获得相 同的结果?
酶的特性
蛋白酶溶液被稀释10倍后催化效率与稀释 前相当,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稳定 性
酶的作用和本质
本节聚集: 1.细胞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 2.酶是什么? 3.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酶的本质的?
作业
• 1、完成《三维设计》2、预习P83-85, 分四人小组讨论P83的探究活动,实验 材料及用具已经给出,可自行选择, 请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流程图。
• 实验前的说明(原理) • 1、H2O2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
有害物质 • 2、H2O2在常温条件下可自行缓慢分解 • 3、H2O2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速度加快 • 4、H2O2可被Fe3+催化分解 • 5、H2O2可被H2O2酶催化分解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 请大家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 画出实验的流程图
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原则
• 什么是对照实验? •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
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 什么是变量? •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 什么是单一变量原则? • 对照实验过程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唯一)
外,其他变量都应始终保持相同。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思考: • 酶为什么能起到催化反应的功能?
•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 讨论: • 1、酶和高温都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那么如果我们把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 你们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 2、我们都知道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 用唾液淀粉酶取代H2O2酶能否获得相 同的结果?
酶的特性
蛋白酶溶液被稀释10倍后催化效率与稀释 前相当,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稳定 性
酶的作用和本质
本节聚集: 1.细胞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 2.酶是什么? 3.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酶的本质的?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3e324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4.png)
• D. 切赫和奥尔特曼发现了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RNA
• 1、酶的发现 • 自然界中的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你赞同此观点吗?
• 你认为人类对酶的探索历程到此结束了吗?
• 请结合资料给酶下一个定义。
二、酶的本质
• 2、酶的定义:
• 来学本质: 有机物 ——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少数种类是 RNA 。
• 作用: 催化作用 。
1783年,斯帕兰札尼发现食物消化包括化学变化; 1824年普劳特发现胃里有盐酸,科学家认为胃内起消化作用的是盐酸; 1835年施旺发现胃腺分泌的某种物质与盐酸混合后,对肉类的分解能 力远大于盐酸单独作用; 1838年施旺提取到胃蛋白酶。
• 思考:胃蛋白酶有什么作用?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二、酶的本质
• 2.下列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 A. 巴斯德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一个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 关
• B. 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他认为酿酶 可以在酵母细胞破裂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 C.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后,认为绝大多数酶的 本质是蛋白质
•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它是由20%蛋白质和80% 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 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 A. 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 B. 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C. 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 D.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1降低化学反应 活化能的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本节聚焦
二、酶的本质
• 1、酶的发现
二、酶的本质
• 1、酶的发现 • 人类第一次提取到纯酶是哪种酶?它有什么作用?
• 1、酶的发现 • 自然界中的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你赞同此观点吗?
• 你认为人类对酶的探索历程到此结束了吗?
• 请结合资料给酶下一个定义。
二、酶的本质
• 2、酶的定义:
• 来学本质: 有机物 ——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少数种类是 RNA 。
• 作用: 催化作用 。
1783年,斯帕兰札尼发现食物消化包括化学变化; 1824年普劳特发现胃里有盐酸,科学家认为胃内起消化作用的是盐酸; 1835年施旺发现胃腺分泌的某种物质与盐酸混合后,对肉类的分解能 力远大于盐酸单独作用; 1838年施旺提取到胃蛋白酶。
• 思考:胃蛋白酶有什么作用?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二、酶的本质
• 2.下列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 A. 巴斯德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一个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 关
• B. 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他认为酿酶 可以在酵母细胞破裂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 C.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后,认为绝大多数酶的 本质是蛋白质
•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它是由20%蛋白质和80% 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 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 A. 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 B. 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C. 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 D.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1降低化学反应 活化能的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本节聚焦
二、酶的本质
• 1、酶的发现
二、酶的本质
• 1、酶的发现 • 人类第一次提取到纯酶是哪种酶?它有什么作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c41ac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d.png)
③空白对照: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意义是_排__除__ _偶__然__因__素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的__影__响__。
3.酶的作用原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 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_活__化__能__ 而加快反应速率。
化此反应的酶加于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 线是
C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课堂总结
4.实验结论:加热、FeCl3、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 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 Fe3+。
二、酶的本质
阅读教材P79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整个细
发酵与细胞中
胞的活动有关
某些物质有关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2.实验设计:
步骤
编号
1
2
3
4
相同处理(无 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过氧化氢溶液并
关变量)
放在试管架上
不同处理(自 不处
变量)
理
放在90 ℃ 滴入2滴 滴入2滴
左右的水浴 FeCl3溶 肝脏研磨
中加热
液
液
观察指标(因 无气
变量)
泡
气泡很少
气泡较 多
气泡很多
3.实验结果分析: (1)1号、2号试管相比,说明加热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 (2)1号、3号试管相比,说明 FeCl3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 (3)1号、4号试管相比,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 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 (4)3号、4号试管相比,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V / mmol s-1
· V / mmol s-1
0
最适温度
t / OC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0 6 最适 pH 10 pH
酶的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结论: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最适宜的pH下,酶的活 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 明显降低。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 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且不可逆。
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温度过高、过低;pH过酸、过碱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原因: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受温度、PH 值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
渐增强;
2 达到最适温度时,酶
酶 υ/mmol. s-1 活 性
的活性最高;
一般地,动物体内的
3 超过最酶最适适温温度度在时3,5-随40℃着
1 酶具有高效性 2 酶具有专一性 3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
物的生成量
(mmol/s)
除温度,PH值影响酶的活性,影响酶促反 应速率外,底物浓度,酶浓度也可以影响
酶数量的限制(酶 达到饱和)
前提:底物充足 的情况下
课堂小结
细胞代 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
谢的概 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少量肝脏 研磨液
3
4
3
4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酶只缩短到达化学 平衡的时间,但不 改变化学反应的平 衡点
生成物产量只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下图是人体某个化学反应的示意图。
(1)图中的哪个英文字母代表酶?
A
酶既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也能催化 脂肪、淀粉水解。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但不能 催化脂肪、淀粉等的水解。脲酶只能催化 尿素分解,对其他化学反应不起作用。
例2.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列有关酶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高温、低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 永久性失活 D.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B)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发生化学作用, 改变了反应途径,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H2O2
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自然状态:2H2O2 加热状态: 2H2O2 无机催化剂: 2H2O2 生物催化剂: 2H2O2
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酶是RNA。
酶在活细胞中产生, 但可以在细胞内, 细胞外甚至在体外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起有作用
来源
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功能
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
二、酶的作用
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催化作用: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现象。
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 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由上述资料可看出酶具有什么特性?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酶具有专一性
酶具有专一性的概念和意义: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 是
分不开的。
保证代谢有序进行,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 学反应
巴斯德
二、李比希—提出不同的声音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 某些物质(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 亡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李比希(德国化学家)
三、毕希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糖类如何变成酒精?”
是活的酵母还是酵母死亡裂 解产生的物质引起了发酵?
如何设计实验呢?
爱德华·毕希纳
设置对照组: A:活酵母提取液 B: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的提取液
υ/mmol. s-1
2 达到最适pH时,酶的 活性最高;
3 超过最适pH时,随着 pH的继续升高,酶的活 性逐渐下降。
0
最适pH
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pH 4 过酸、过碱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
酶永久失活
一般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在6.5-8.0之间; 但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在4.5-6.5之间;
锁钥关系
注意:1 酶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结构是不变的 2 无机催化剂没有专一性这一特点
3、作用条件温和
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资料一:洗衣服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的 效果比冷水效果好 资料二:发烧时人的胃口变差,原因是什么? 资料三:人体消化道不同部位消化液的PH不一样,
唾液PH为6.2—7.4 胃液PH为0.9—1.5 小肠液PH为7.6
3. 下列功能特征中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B )
A. 消化功能 B. 渗透吸水 C. 蛋白质合成 D. DNA的转录与mRNA的翻译
4. 活细胞内大多数酶的形成部位在(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
5.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
A. 脂肪酸
B. 氨基酸 D
C. 核糖核苷酸 D. 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用多种方法重复实验)
5 得出结论:脲酶是蛋白质
正确的科学思维 正确的科学方法 严谨的科学态度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种酶都是蛋白质
坚持不懈的努力 集体智慧的结晶
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五、科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温度的之继间续;升高,酶的活 性逐渐植下细物菌降:4和。0真-菌50最℃适之温间度差
别较大,有的达70℃。
4 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
0
最适温度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t/℃ 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 失活,温度过低只降低酶 活性,不破坏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 增强;
2H2O + O2
2H2O + O2
Fe3+2H2O + O2
酶
2H2O + O2
缓慢
控制变量
实验过程 中可以变 化的因素
变 量
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可能存在的,对实验结果
造成影响的变量
对照性原则
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保持不变。 对照性实验
变 自变量: 仅有一个 量 因变量:
细 念:
发现过程
胞 代
酶的发现: 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
谢
发现的意义
与 酶 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
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专一性
酶的特性: 高效性
作用条件较温和
例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 物 B.酶催化功能的本质是提高反应的活化 能 C.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改变酶的空 间结构 D.酶不会因催化反应而减少
复燃程度
较多 大量
变亮 复燃
结论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解速率不一样
因变量
结束
如果把化学反 应比作推石头 越过山丘,加 热相当于加大 推力。
加催化剂则相 无催化剂 当于降低了山
丘的高度。
有催化剂
酶作用的本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
酶并未供给过氧化氢能量,而是降低了过氧化氢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关于酶的本质和作用
一、酶本质的探索
19世纪欧洲酿酒业的兴起…
酿酒:糖类 发酵 酒精 + 二氧化碳
发酵: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发酵究竟是什么样的过程呢?
一、巴斯德--发现酵母菌
发酵是酵母菌生命活动的结果
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 可能变成酒精
实验结论:
发酵过程并不需要完整的活细胞存在,引起发酵的 是酵母细胞中的物质,而不是酵母本身。
这些物质在酵母细胞生活状态或死亡裂 解状态都能起发酵作用。
酿酒:糖类 酿酶酒精+二氧化碳
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酶的化学本质?
四、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1 提出问题:酶可能是一种蛋白质? 2 做出假设:酶是一种蛋白质。 3 设计实验: ① 实验材料:刀豆种子(富含脲酶) ② 实验方法:用丙酮溶液提取结晶 4 进行实验: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 防止玉米粒发芽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经沸水处理后,玉米细胞内的酶失活, 使可溶性糖(有甜味)不能正常转化为淀粉。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 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没有酶催化
能
酶 使
量
活
化
能
降
有酶的催化
低
反应过程
在研究酶性质的过程中,科学家通过 整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发现酶的催化效率大 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由上述资料可看出酶具有什么特性?
高效性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6.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生 成物量变化的是(图中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